为什么常用有效硫化体系系加工性能较好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4|回复: 1
特种橡胶材料的加工与配合助剂
阅读权限150
主题好友积分
我夲善良的管辖
签到天数: 1225 天连续签到: 2 天[LV.9]以坛为家III
申领前提条件为5威望,对海川热心参与的会员
TA在日08时00分获得了这枚徽章。 []
已提交版主身份信息登记
TA在日11时12分获得了这枚徽章。 []
海川社区常住居民 在海川签到500天 可领本徽章
TA在日16时32分获得了这枚徽章。 []
注册海川吧,与350万海川共分享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l 前言  伴随着我国汽车、电子电气、建筑、交通运输等工业快速发展,促进和带动了我国特种橡胶的应用与开发,近年来年国内特种橡胶生产技术和应用取得较大发展特种橡胶产能与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同时,对其生产、加工及应用的助剂提出更高要求。高性能的新材料需要新型高效助剂的配合,有些加工配合助剂是传统助剂品种,有些则是新型专用的助剂。开发生产特种橡胶助剂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特种橡胶工业的健康发展,同时部分新型助剂发展和利润空间比较大,值得国内橡胶助剂关注。  2 加工与配合助剂  2005年国内氟橡胶生产能力约为3500t左右,国内消费量约为6500t左右,预计2010年国内仅汽车工业对氟橡胶的消耗就将达7500t左右,加上其他领域总需求量将达到11000t左右。  目前全球开发出的氟橡胶硫化体系有三种,1)分子中含有2个氨基的二胺化合物;2)含有2个羟基多元醇化合物;3)过氧化物以及多官能化合物。其中使用最为广泛是多元醇硫化体系,所使用的多元醇只限于双酚AF,同传统的二胺硫化体系相比,多元醇体系具有压缩永久变形小和抗焦烧安全性高两大优点。  氟橡胶加工助剂很多,加入量及其作用也因为硫化体系、氟橡胶类型有所不同,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多元醇硫化体系,因此针对该类硫化体系介绍氟橡胶的部分加工配合助剂。增塑剂,国内通常使用硬脂酸盐或者低分子量的氟橡胶,前者用量不超过2%,后者视要求而定,最高不超过5%,否则会影响胶的性能。防焦剂,当胶料用量大、自动化程度高的挤出和注塑模压过程中容易发生焦烧,因此需要添加一定量的防焦剂,通常选用对硝基苯酚、对硝**、邻羟**和防焦剂NA,用量约为0.4—0.5份,适当量的防焦剂添加不进可以防止焦烧,胶料流动性能和物理性能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促进剂,使用多元醇硫化体系要求促进剂既要求混炼和加工阶段有较好焦烧性能,又要具有较快的硫化速率。目前较好的促进剂为季磷盐类,如1—邻苯二甲酰亚胺基酸基—4—丁基三苯基磷溴化物、双(苄基三苯基膦)亚胺氯化物、三苯基苄基氯化磷等,用量一般为0.4—0.7份,当然也可以使用复合促进剂,除季磷盐外还可以添加季铵盐类,如四丁基苯并噻唑基硫化铵、双肉桂丙撑二胺等。  活化剂,要求既能促进硫化反应,又可以起到吸酸作用,常用的活化剂用氧化镁、氧化铅、氢氧化钙、氧化锌。通常高活性氧化镁提高耐热性;氢氧化钙提高抗压缩永久变形性;氧化锌可以改善耐水性能;氧化铅可以提高耐酸性。氢氧化钙用量一般3—6份,在多元醇硫化体系中选用6份;高活性氧化镁用量为3份,低活性氧化镁最高可以用到15份。活化剂用量过高时候胶料易产起泡。  其他助剂,为了增加胶料强度、硬度、降低伸长率,改善耐磨、耐热、耐撕裂性能,常用使用MT炭黑(中粒子热裂解炉黑)作为补强剂,一般用量为20份,当然也可以添加氟化钙、碳酸钙、高分散性硫酸钡等,混合使用作为补强剂。加入低分子量聚乙烯作为脱模剂使用。  2.2 丙烯酸酯橡胶橡胶 丙烯酸酯橡胶简称ACM,主要用于汽车工业而被誉为&高性能汽车胶&.2005年国内汽车工业对ACM的需求将达到1.25万t/a,尚不包括国内用于出口的密封件制品对ACM的消耗,未来3—5年内将是我国ACM需求的高峰期。预计2010年国内ACM需求量将达到1.5万t以上。  ACM的共聚单体可分为主单体、低温耐油单体和硫化点单体等三类单体,主单体,常用的主单体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2—乙基已酯等;低温耐油单体,主要有丙烯酸烷氧醚酯、丙烯酸甲氧乙酯、丙烯酸聚乙二醇甲氧基酯、顺丁烯二酸二甲氧基乙酯等;硫化点单体,为了使ACM方便硫化处理,其中目前工业化应用的主要有含氯型的氯乙酸乙烯酯、环氧型甲基丙烯酸水甘油酯、烯丙基缩水甘油酯、双键型的3—甲基—2—丁烯酯、亚乙基降冰片烯;羧酸型的顺丁烯二酸单酯或衣糠酸单酯等。目前市场上销售的ACM产品主要是活性氯型产品,活性氯型ACM最常用的硫化剂组成的硫化体系有:1)皂/硫磺并用硫化体系,该体系工艺特点是工艺性能好、硫化速度较快,胶料的贮存稳定性好,但是胶料的热老化性稍差,压缩永久变形较大,常用的皂有硬脂酸钠、硬脂酸钾和油酸钠;2)是N,N’ —二(亚肉桂基—1,6—已二胺)硫化体系,采用该体系硫化胶的热老化性能好,压缩永久变形小,但是工艺性能稍差,有时会出现粘模现象,混炼胶贮存期较短,硫化程度不高,一般需要二次硫化;3)是TCY(1,3,5—三巯基—2,4,6—均三嗪)硫化体系,该体系硫化速度快,可以取消二段硫化硫化胶热老化性好,压缩永久变形小,工艺性能一般,但是对模具腐蚀性较大,混炼胶的贮存时间短,易焦烧。  填充补强剂,ACM是非结晶性橡胶,纯生胶的机械强度仅有2Mpa左右,必须添加补强剂补强才可以使用,试验证明,ACM胶料采用高耐磨炭黑、快压出炭黑、半补强炭黑和喷雾炭黑较好,一般随着炭黑粒子变细,补强性能提高,但是压缩变形也变大。ACM不宜使用酸性补强填充剂,如槽法炭黑和气相法白炭黑等。  油封用胶料是一般是浅色的,所以填充补强剂可用中性或偏碱性的沉淀法白炭黑、沉淀硅酸钙、硅藻土、滑石粉等白色填料,其他产品只起到惰性填料的作用,仅白炭黑具有较强的补强作用。但是白炭黑的pH值会严重影响硫化速度,所以选择白色填料时应小心从事,白炭黑的pH值越高,则硫化速度越快,从而导致交联密度增大;在使用高pH值范围的白炭黑时必须注意混炼时的生热状况,当胶料温度超过150℃时,胶料粘度有急速升高危险,致使白炭黑与ACM在成型后不易牢固结合在一起,因而补强效果不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加入硅烷偶联剂对提高界面结合度是十分有效的,可以使用的为胺类、乙烯类、环氧类硅烷偶联剂,在实际操作中常用硅烷偶联剂KH—550和Si60,用量一般为0.5—3.0份,随着硅烷偶联剂用量增大,胶料的强度和硬度增大,扯断伸长率和回弹性降低。
  为了增加胶料的耐磨性,可以加入石墨粉、二硫化钼、碳纤维等润滑性填料。其中碳纤维用量为5—10份时还可以起到提高胶料拉伸强度和耐热老化的作用,但是应用成本比较高;石墨用量为5—30份,用量过大将影响胶料与骨架材料的粘合性;二硫化钼用量为1—5份,用量较大时候对硫化同样会产生不良影响。  防老剂,ACM本身具有良好的耐热老化性能,考虑到ACM主要制品需要长期在高温和油中使用,一般ACM密封制品工作环境较高温度一般在150℃—170℃,因此需要添加一定量的防老剂,防老剂选择应基于要求在高温条件下不挥发、油环境中不被抽出的防老剂品种。目前国外主要采用是美国尤尼罗伊尔公司防老剂Naugard445和日本Ouchi Shinko公司的防老剂Nocrac#630F,目前国内市场销售的主要是防老剂Naugard 445;该品种是二苯胺类橡胶防老剂,保护橡胶免受热和氧的破坏,是丙烯酸酯橡胶中最好的耐热抗氧剂。  由于进口产品有时购买困难,国内加工企业选用喹啉类防老剂RD、二苯胺类防老剂BLE或者高效对苯二胺类防老剂4010NA和4020,但是由于ACM对防老剂性能要求并不高,主要要求在高温下不挥发、油环境下不抽出,一般防老剂丁、RD和BLE就可以使用,但是这几个品种在150℃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防老化性能,但是当温度达到175℃时候,它们老化性能明显下降,使ACM耐高温性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值得关注的是国内遂宁青龙丙烯酸酯橡胶厂开发的ACM高温条件下专用的橡胶防老剂TK—100,由苯胺化合物等为原料经过多元复合而成,经过大量使用证明防老剂TK—100对活性氯型ACM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老化性能,特别适合在高于150℃的条件下使用;适应于活性氯型ACM所常用的不同硫化体系。  增塑剂,一般ACM添加5—10份聚酯类增塑剂,分析所用增塑剂的效果的方法是,胶料在高温热老化后的重量变化评价高温下的挥发性;胶料浸油后的体积变化确定其被油抽出情况。  润滑剂,ACM在采用开放式炼胶机加工时,需要添加一定量白矿物油、聚乙二醇、甲基硅油等中性润滑剂,都能明显改善胶料的粘棍性,并降低了胶料的粘度,提高流动性,而且对ACM胶料的耐寒性也有良好的作用;尤其是甲基硅油效果更为明显。许多资料报道,单硬脂酸山梨糖醇酐酯作为中性润滑剂,对硫化没有延迟影响,可以改善胶料粘辊性和降低粘度;硬脂酰胺类可以改善脱模性;缩水甘油型环氧树脂不仅对ACM有增塑作用,而且可以降低胶料粘度,改善压缩变形而不影响耐低温和耐油性;少量的低分子量聚乙烯(1—3份)可以提高胶料压出速度和制品表面光滑性,改善模腔中的胶料流动性;在选择润滑剂时候要注意不致影响胶料的自粘性和与金属粘合性,对金属骨架油封胶料至关重要。  防焦剂,ACM与其他胶相比易产生焦烧现象,最常用的防焦剂是N—环已基硫代钛酰亚胺(防焦剂CTP);日本东亚油漆公司推出的防焦剂磺酰亚胺的衍生物对含氯型和环氧型ACM均有好的防焦性能。  其他,在硫化过程中添加三乙醇胺、r—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硫化活化剂,可以克服白黑对硫化的不利影响,缩短胶料焦烧时间,提高拉伸强度和定伸应力等。近年来,许多新型配合剂也不断在ACM胶料中应用,如加工助剂FL(德国KETTLITZ公司产品)、橡胶内脱模剂模得丽955P和分散剂Z—78(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产品)的应用对ACM胶料混炼功率消耗降低、流动性的提高、压缩永久变形性的改善和含胶率的减下都十分有利。 2.2.3 氯磺化聚乙烯氯磺化聚乙烯简称CSM,主要用于防腐领域,另外在汽车和电子电气工业也有广泛应用,2005年国内生产能力约为1万t左右,国内需求约为12000t,预计2010年国内需求量将达到16000t左右。  CSM的物理性能与各种老化性能也按添加助剂种类和用量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硫化体系对其性能影响较大。 CSM的硫化体系种类繁多,具有代表性的硫化体系有,通用制品金属氧化物的配方,如氧化镁硫化体系(用于白色和有色制品,着色性能好,不耐水)、氧化镁/多元醇硫化体系(适用白色或有色制品,耐水油性差)、一氧化铅硫化体系(黑色制品专用配方,耐水和化学性能优越)、一氧化铅/氧化镁硫化体系(黑色产品专用,耐热和耐油性能好)、三碱式马来酸铅硫化体系(电绝缘性、耐老化性、加工性好);特种制品用特殊配方,如环氧树脂硫化体系(耐水、化学品和氧化性好,与金属有极强的粘接性)、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压缩永久变形优异,耐热和油性能好)、马来酸酐缩亚胺硫化体系(拉伸强度好,耐热和油性能优异)。常用氧化镁硫化体系适用于浅色CSM制品的配合,但是硫化胶的耐水性比较差,为了改善这一缺陷,采用水化碳酸氢氧化镁铝类硫化剂有一定效果,虽然没有达到一氧化铅硫化体系的那种防水效果,但是能够符合浅色橡胶制品要求的水准。为了丰富CSM的性能和用途,国外对其硫化剂的研究较多,如日本开发的三硫氢基吖嗪作为硫化剂制备耐焦烧、耐褪色、耐沾污的CSM海绵;以苯撑二马来酰亚胺、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氨水、二硫代氨基甲酸镍为CSM复合硫化体系制备硫化胶,具有良好回弹性、拉伸强度和耐臭氧性;氢氧化镁添加到噻二唑硫化体系中,可以明显提高胶料的抗焦烧稳定性并改变硫化体系硫化速度等;美国开发的新型过氧化物硫化剂F,比其他有机过氧化物的交联效率高、气味小,使用经济、操作安全、焦烧时间长等优点。  CSM最常用的补强剂是炭黑,含细粒子炭黑硫化胶的物理强度大,但是操作安全性、胶料流动特性、硫化胶回弹性等性能比较差,因此一般CSM使用软质炭黑,如快压出炉黑、半补强炉黑、细粒子热裂炭黑等,由于CSM用于制造浅色和彩色橡胶制品,除白炭黑之外,其他无机填充剂具有补强性的很少,大多作为填充剂使用,如碳酸钙、钛白粉等可以使CSM亲和性优良、喷霜少、耐热性、透明性良好,是CSM重要的填充剂。  CSM纯胶配合硫化胶硬度要比氯丁橡胶、天然橡胶等二烯类橡胶高,因此要获得与同硬度的硫化胶要多添加软化剂,一般使用价格较低、相容性好的芳族软化剂;但是对于要求低温性能好的制品或彩色制品,使用酯类增塑剂比较理想;对于要求耐热的橡胶制品,使用高分子量酯类和氯化石蜡比较适宜。
  CSM分子中含有产生老化的活性点很少,因此不添加防老剂也可以获得相当好的耐老化性能,但是为了得当更优异的耐热、耐候性,一般要添加防老剂,通常可以选用防老剂有,如防老剂NBC(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防老剂$00(4,4’ —亚丁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等。  为了防止CSM加工时胶料出现粘辊现象,一般可以添加微晶蜡、低分子量聚乙烯、聚乙二醇、硬脂酸、聚丁二烯和脂肪酸酯等。CSM是一种难以加工的合成橡胶,该胶的混炼胶在焦烧、粘辊及污染模具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焦烧问题,不仅受温度影响,而且湿度也会促进其早期交联,因此贮存混炼胶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温度和湿度问题,另外在CSM硫化特别是注射成型等高温硫化过程中模具污染和腐蚀及产生游离氯和二氧化硫都要特别引起注意。  2.4 氯化聚乙烯  氯化聚乙烯简称CPE,根据含氯量不同,具有从软塑料、弹性塑料、相交弹性体和涂料树脂的聚合物,橡胶型氯化聚乙烯简称CM,近年来我国CPE产能增长迅猛,2005年我国CPE生产能力猛增至35万t/a左右,其中CM生产能力约为3万t/a,产不足需,发展前景较好。  硫化剂,CPE弹性体的分子结构饱和,与仲碳原子键合的氯原子不具备高反应活性,因而CPE的化学活性低,其硫化体系有限,通常采用过氧化物、胺类、硫脲类及三嗪类四种硫化体系。采用过氧化物作为硫化剂时,一般会与多官能团单体(作为共交联剂)并用,常用的共交联剂有: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三乙二醇酯、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酯、氰尿酸三烯丙酯等。胺类一般选用已二酸六次甲基二胺盐和癸二酸六次甲基二胺盐等。硫脲硫化体系,一般选用乙烯基硫脲。三嗪类硫化体系,如三硫代三聚异氰酸,一般不单用,需配用促进剂。  稳定剂,CPE与聚氯乙烯一样,在光和热作用下会析出氯化氢,因而需要采用PVC稳定剂作为CPE的稳定剂,如有机磷酸酯、硬脂酸盐等。  增塑剂,当采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时,增塑剂可用氯化石蜡、已二酸二辛酯、癸二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及低芳烃的石蜡油;而对于用胺和硫脲、硫磺作为硫化剂时候,则采用硬脂酸、石油芳烃类增塑剂。  ` 填充剂,除过氧化物硫化的胶料应用碱性或中性填料外,通常的填充剂如碳酸钙、陶土、炭黑和高岭土;对于浅色胶料,可用硅酸镁、白炭黑等。一般采用高耐磨炭黑、喷雾炭黑与碳酸钙并用作为CPE弹性体的填充体系。  2.5 氢化丁腈橡胶  氢化丁腈橡胶简称HNBR,是丁腈橡胶(NBR)改性产品,不仅保留了丁腈橡胶优良耐油性和耐化学药品性,而且耐寒性和耐压缩永久变形性明显增加,目前在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等领域应用快速增长,目前国内兰化公司有生产装置。  HNBR用的硫化剂与NBR一样,可使用硫黄和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一般选择PetroximonF—40[1,3—双(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促进剂为HVA—2(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可是,用硫黄硫化时因聚合物的主链中需含有双键,所以在氢化率低于95%的HNBR中使用受到了限制。对于氢化率在95%以上的HNBR,即使进行硫黄硫化也难以获得具有足够橡胶弹性的制品。氢化率高的HNBR必须进行过氧化物硫化。与NBR相比,通常因HNBR难以提高交联密度,所以过氧化物的用量也必须为NBR用量的约3-5倍。同时,为提高交联效率,将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或异氰尿酸三烯丙酯(TAIC)等多功能单体作为共交联剂进行并用是非常有效的。可是,添加TMPT时存在有胶料焦烧的问题,因此必须注意对加工温度和成型温度的控制。与硫黄硫化相比,因过氧化物硫化的耐热性和压缩永久变形优良,所以多数是用于模压制品的硫化。  HNBR常用的?抗氧剂为ZMTI(VulkanoxMB2),化学名称为甲基苯并咪唑锌盐;增塑剂是高分子量、低挥发性的TOTM(三辛基偏苯酸酯)和TINTM(三异壬基偏苯三酸酯) 等;据报资料报道在HNBR中掺合聚甲基丙烯酸锌,其强度和耐久性更好。除此之外HNBR其他配合剂种类有,黑和白炭黑等补强填充剂;有机脂肪酸等加工助剂;用于改善加工性能和给予耐寒性的增塑剂;用于发送耐热性和耐臭氧性的防老剂;硫黄硫化时作为硫化助剂的金属氧化物等。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汽车、电子电气、航空航天、建筑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特种橡胶的数量、品种和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特种橡胶产能增长迅猛,但是品种单一牌号少;产品质量不稳定、环保压力比较大;专用的配合剂比较少,基本使用传统的防促剂和加工助剂,对提高特种橡胶及其制品质量十分不利;因此今后国内在完善特种橡胶合成技术的同时,要加快特种橡胶应用技术和助剂配合等方面研究,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特种橡胶制品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上一篇:下一篇:& &
阅读权限20
签到天数: 129 天连续签到: 4 天[LV.4]海川常住居民I
论坛大拿给辩辩真伪应广大朋友们的要求,现将HG-T自控安装图册分享出来关于涡街流量计的口径和流量范围,测量精度,选用安装下有什么讲安全漫画(4.10)看图求解针型阀用处
处理炉管结焦时要将结焦炉管的( [hide=d1]C,D[/hide] )控制到最大(设计值
海川1号QQ群:
海川2号QQ群:
客服电话:0
周一至周五:9:00-17:00
24h客服信箱:
官方微信扫一扫
广告投放&事务
事务联系邮箱:&&
工作日均访客10万人 欢迎您的参与 化工技术交流第一社区,共同学习 共同提高!
版权所有 丰行天下-海川化工论坛 -
Discuz! X3橡胶制品加工常用助剂详解(收藏)!
橡胶与乳胶配合剂材料详解!  1、橡胶硫化体系助剂  在橡胶工业中,习惯把使用目的相同或相关的助剂合称为体系。例如,把硫化剂、硫化促进剂、活性剂及防焦剂统称为硫化体系,因为它们都与硫化有关。  硫化剂包括硫、硒、碲、含硫化合物、有机过氧化物、醌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树脂类、金属氧化物和其它硫化剂;  硫化促进剂包括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黄原酸盐、秋兰姆、噻唑类、次磺酰胺、胺和醛胺缩合物、胍类、硫脲类;  活化剂包括氧化锌、氧化镁、硬脂酸等。  所谓橡胶硫化,就是把具有塑性的胶料转变成为具有弹性的硫化胶的过程,即橡胶分子链在化学或物理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化学交联作用,变成空间网状结构。凡能引起橡胶产生交联作用的化学药品都可称之为硫化剂。  硫黄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用纯硫硫化的硫化胶不仅交联效率和交联密度很低,而且物理机械性能差,所以在胶料配方中一般很少使用纯硫体系。  采用的是一些有机多硫化物(主要品种有TMTD、TMTT、DTDM等)以及有机过氧化物(常用的品种有DCP、DTBP等)。这些硫化剂的使用可以使胶料具有一些优良的特殊性能,如耐热性、耐老化性等。  另外还采用一些合成树脂类物质。硫化剂能将线型的橡胶分子交联成网状结构。  在使用硫黄作硫化剂时,通常要配合一些化学药品来促进其硫化反应,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胶料性能。能促进硫化作用的化学药品称为硫化促进剂。  硫化促进剂常用的品种有:硫化促进剂M、DM、MZ、OZ、NOBS、DZ、TT、TMTT等。目前较好的硫化促进剂为季磷盐类,如1-邻苯二甲酰亚胺基酸基-4-丁基三苯基磷溴化物、双(苄基三苯基膦)亚胺氯化物、三苯基苄基氯化磷等,用量一般为0.4~0.7 份。当然也可以使用复合硫化促进剂,除季磷盐外还可以添加季铵盐类,如四丁基苯并噻唑基硫化铵、双肉桂丙撑二胺等。硫化促进剂能缩短硫化时间、降低硫化温度、减少硫黄用量。噻唑类和次磺酰胺类是硫化促进剂的主体,约占其总量的70%~75%。  凡能增加硫化促进剂的活性,提高硫化效率,改善硫化胶性能的化学药品称为活性剂,常用的有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钙、硬脂酸等。  为了防止胶料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早期硫化现象(焦烧),常常需要加入一些能抑制产生早期硫化的化学药品,即防焦剂,但防焦剂的加入会使硫化速度减慢,导致硫化胶性能变坏,再加上价格昂贵,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很少使用。  抗硫化返原剂是国内外最新的一类助剂,专门用来提高硫化橡胶的抗硫化返原性。抗硫化返原剂既可看作是硫化体系的新助剂,也可以看作是防老化体系的新助剂,它具有保护硫化网络稳定、提高制品耐热氧稳定性和保持普通硫化体系和半有效硫化体系良好动态性能的优点。  2、橡胶防护体系助剂  橡胶或橡胶制品在加工、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会逐渐失去原有的优良性能,以致最后丧失了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之为橡胶老化。  橡胶发生老化的特征:一是在材料外观上发生变化,例如:出现材料变粘、变软、变硬、变脆、龟裂变形、污渍、长霉,出现斑点、裂纹、喷霜、粉化、泛白等;二是在物理性质上发生变化,例如:耐热、耐寒、透气、透光等性能的变化;三是在物理机械性能上发生变化,如扯断强度、伸长率、耐磨性、耐疲劳等;四是在电性能上发生变化。为了防止橡胶的老化变质,通常胶料中都要加入适量的防老剂,因此,凡是能抑制橡胶老化的化学药品都称为防老剂。  通常导致橡胶老化的因素主要有:热氧的作用、臭氧的作用、金属离子的作用、光的作用、机械力的作用等。在轮胎老化方面,由于轮胎在比较恶劣的使用条件下,特别是在机械力、热、光、臭氧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很快就会发生老化龟裂和疲劳老化。  橡胶防护体系助剂包括抗氧剂、抗臭氧剂、抗屈挠龟裂剂、光稳定剂、紫外光吸收剂、有害金属抑制剂、物理防老剂、防白蚁剂、防霉剂等。  防老剂主要有胺类、酚类、杂环类、亚磷酸酯类、防护蜡和阻燃剂等。胺类防老剂包括萘胺系、喹啉系、二苯胺系、对苯二胺系;酚类包括烃化单核酚、烃化双核酚、烃化多核酚;  其它防老剂还有杂环类、亚磷酸酯类;防护蜡包括微晶蜡和地蜡等;阻燃剂包括溴系、氯系、磷系和无机物。苯基萘胺类抗氧剂,如N-苯基-1-萘胺(防老剂甲)、N-苯基-2-萘胺(防老剂丁)性能较全面,用量大;对苯二胺类是最重要的防老剂,性能优异,其代表性品种有N-苯基-N′-异丙基对苯二胺(防老剂 4010NA)、酮胺缩合物,如防老剂 BLE、RD,其抗热氧老化效果好,但抗挠曲老化作用较差。  常用的防老剂主要有RD、NA、防老剂A、D、H、防老剂MB、防老剂DFC-34和物理防老剂防护蜡等。防老剂的品种不同,防护机理也不同,但总的来讲化学防老剂是防老剂本身参与橡胶分子的反应,生成一些比较稳定的化学结构,从而抑制或破坏橡胶在外界作用时的氧化裂解反应或者削弱氧化过程的反映程度而起到防止老化的作用,物理防老剂的加入会在橡胶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薄膜,从而避免了橡胶与氧和臭氧的接触,其本身并不参与化学反应。近年来各国对反应性防老剂的研究开发非常重视,就是因为采用反应性防老剂的硫化胶具有突出的耐久性。  3、橡胶工艺操作体系助剂  橡胶加工助剂主要用于解决高粘度橡胶材料的成型或模压的基本工艺问题,满足短时间低能耗高产出的工艺需求。橡胶加工工艺助剂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应用橡胶加工工艺助剂后,同等作业量可以减少混炼和挤出等工艺过程的作业时间;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出;使加工工艺稳定,产品合格率提高;改善产品的外观和内在质量,提高产品的档次。近年来,随着橡胶加工工艺助剂用量的不断增加,工艺助剂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规模效益及市场竞争的结果使工艺助剂的价格大幅降低,从另一个侧面为橡胶加工工艺助剂的应用带来了可能。橡胶加工工艺助剂可以改善橡胶加工工艺,提高产品品质,使“高品质、低成本、高产出”的橡胶加工目标成为可能;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会有较大的提高。  橡胶工艺操纵体系助剂包括塑解剂、增溶剂、增塑剂、软化剂、均匀剂、润滑剂、分散剂、增粘剂、润滑助剂、隔离剂、脱模剂等。重要的有增塑剂、分散剂、均匀剂、增粘剂、脱模剂和防焦剂。  塑解剂实际上是橡胶高分子链发生氧化降解的催化剂,所以也能对硫化胶的断链起促进作用,因而在再生胶生产中用作再生活化剂。芳香族硫醇衍生物和芳香族二硫化物是塑解剂和再生活化剂的主要类别。  活化剂要求既能促进硫化反应,又能起到吸酸作用。常用的活化剂为氧化镁、氧化铅、氢氧化钙、氧化锌。通常高活性氧化镁可提高耐热性;氢氧化钙可提高抗压缩永久变形性;氧化锌可以改善耐水性能;氧化铅可以提高耐酸性。氢氧化钙用量一般为3~6 份,在多元醇硫化体系中选用6 份;高活性氧化镁用量为3 份;低活性氧化镁最高可以用到15 份。活化剂用量过高时胶料易起泡。  软化剂的作用是改善胶料塑性、降低胶料粘度、改善其他配合剂的分散性。在橡胶工业中,软化剂还包括范围更广泛的各种非溶剂型软化剂,如石油系软化剂、石油树脂、库马龙树脂、松焦油以及天然油脂的硫化油膏等。石油系软化剂的组成随原油的性质不同而异,分类方法也很复杂,按其分子结构分类可大体分为链烷油、环烷油和芳香油三类。石油系软化剂主要用于生产充油丁苯橡胶,此项用途约占石油软化剂的四分之三。  分散剂主要改善炭黑和其它粉料在橡胶中的分散性。能够缩短胶料混炼时间,分散剂作用:1、提高粉料在橡胶中的分散度,提高挤出速度,稳定挤出尺寸,降低挤出温度。2、促进粉料在橡胶中的分散,防止胶料早期焦烧和喷霜。  增塑剂能赋予胶料的柔软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常采用与橡胶有良好相溶性的低挥发性液体或低溶点固体,如邻苯二甲酸酯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类以及低分子量的液体聚合物。  4、橡胶补强填充体系助剂  补强剂和填充剂在橡胶加工中形成了一个体系,总称为填料,意思就是填充橡胶分子间空隙的材料。在橡胶中加入一种物质后,可使硫化胶的耐磨性、抗撕裂强度、拉伸强度、模量、抗溶胀性等性能获得较大提高。凡具有这种作用的物质称为补强剂。填料是橡胶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属粉体材料。填料用量相当大,几乎与橡胶本身用量相当,能赋与橡胶许多宝贵的性能。例如,大幅提高橡胶的力学性能,使橡胶具有磁性、导电性、阻燃性、彩色等特殊的性能;使橡胶具有好的加工性能,降低成本。在橡胶中加入填料能够提高橡胶的体积,降低橡胶制品的成本,改善胶料加工工艺性能,对橡胶制品性能几乎没有影响。  按填料在橡胶中的作用可分为补强性和增容性填料,前者主要作用是提高橡胶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称为补强剂,如炭黑等;后者主要作用是增加橡胶的容积,降低含胶率,降低成本,称为填充剂或增容剂,如碳酸钙CaCO3、陶土等。炭黑有五大类型,40 余种的品种。常用品种有:超耐磨炉黑(SAF)、中超耐磨炉黑(ISAF)、高耐磨炉黑(HAF),通用炉黑(GPF)。在炭黑粒子的表面有些活性很大的活性点,能与橡胶分子起化学作用,生成强固的化学键,这种化学键能沿着炭黑粒子表面滑动,最终产生两种补强效应:一是当橡胶受力作用时产生变形,分子链的滑动能吸收外力的冲击,起缓冲作用;二是使应力分布均匀。这两种效应的结果能使橡胶的强度增强,耐龟裂,从而起补强作用。另外,还有一种白炭黑,化学成分主要是含水硅酸和硅酸盐类物质,常用于制造浅色橡胶制品。  橡胶补强填充体系助剂包括炭黑、白炭黑、金属氧化物、无机盐、树脂等。主要有炭黑、白炭黑、无机补强剂和填充剂以及有机补强剂和填充剂。在典型的橡胶配方中,由于填充剂价廉易得,通常以大剂量添加到主体材料橡胶中,以其庞大的体积和用量增加胶料的体积和重量,从而降低胶料的单位成本。为此,选材时一般考虑天然矿材,经过加工粉碎、研磨到一定细度后投入使用。  补强树脂又名补强增硬树脂,用在需要高硬度、高定伸以及因增加炭黑过多而较难生产的胶料中。  5、橡胶粘合体系助剂  在橡胶工业中,粘合是指橡胶与同质或异质材料表面相接触,靠范德华力的物理作用或键合力的化学作用所产生的结合。通常,把能够将材料相邻表面结合为一体的物质称作粘合剂。实际上,粘合和粘合剂是广义的概念,在叫法上就有胶粘剂、接合剂。  橡胶粘合体系助剂包括间-甲-白体系和钴盐体系粘合剂和胶粘剂,主要有间-甲-白体系、钴盐粘合增进剂、三嗪类粘合剂、浸渍粘合剂和胶粘剂。  子午线轮胎的生产实践表明,钢丝帘线与橡胶之间具有良好的初始粘合性能,但尚不能保证轮胎的使用性能与使用寿命,还要求在老化和腐蚀后橡胶与钢丝仍具有较高的粘合保持率。在橡胶中加入橡胶粘合硫化促进剂,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橡胶与钢丝帘线间的粘合性能,因而橡胶粘合硫化促进剂已成为子午线轮胎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组分。  橡胶与金属硫化粘接问题  粘接工艺上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部分,如果出现问题,都需要查  1、金属基材是不是变化了?  2、金属表面的处理是否出现问题,比如有灰尘、有油?  3、粘接剂是否过期?  4、涂刷在金属表面的粘接剂是否干透了?  5、硫化温度是否合理?  6、橡胶是否发生了变化?  硫化后粘接不好,你要看你涂的胶水是跟着橡胶还是跟着骨架!胶水跟着橡胶走,证明你的金属件处理有问题。如果胶水跟着骨架走,证明你的硫化工艺存在问题,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去逐一排查的,是否胶水失效,橡胶是否存在问题,等等。有些问题找不到原因的时候,需要耐心的逐一排查。直到找到答案为止。  我们骨架的处理方式:高温除油——喷砂——磷化——烘烤——涂胶——固化(仅供参考)  6、橡胶其它特殊助剂  为了增加胶料强度、硬度、降低伸长率,改善耐磨、耐热、耐撕裂性能,常使用MT 炭黑(中粒子热裂炭黑)作为补强剂,一般用量为20 份,当然也可以添加氟化钙、碳酸钙、高分散性硫酸钡等。橡胶其它特殊助剂还有着色剂、发泡剂、消泡剂、增稠剂、膏化剂、湿润剂、乳化剂、稳定剂、凝固剂、热敏剂、抗蹼剂、防腐剂、保存剂、阻燃剂、抗静电剂和芳香剂等。凡加入橡胶胶料用以改变制品颜色为目的的物质通称为着色剂。大多数橡胶产品都着色为黑色、灰色或是白色,这些都是非彩色颜色。  此外,还有彩色颜色,包括如红色、蓝色、黄色、绿色、棕色、粉红色等彩色。橡胶产品不仅可以通过各色颜料混合物进行着色,也可以使用一些非主流颜色的特定颜料,如橘红色、绿色和粉红色,来进行着色。混料着色是目前彩色橡胶制品着色的主要方法,分为混炼法和溶液法两种,其中混炼法又有干粉着色、色浆着色、粒料着色及母炼胶着色等几种方法。橡胶着色不仅赋予产品以美观的外表,还能对橡胶制品起防护作用。若着色适当时,也能吸收某些光线而提高制品的耐老化性能。此外,有些橡胶制品的着色有特殊意义:如救护用橡胶制品的着色,可使目标更加明显;军用橡胶制品的着色,可使目标更加隐蔽。  橡胶着色剂的选择除考虑着色鲜艳、耐晒性、耐久性、透明性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 (1)必须具备一定的耐热性。除少量低温硫化橡胶制品外,绝大多数制品需在110~170℃下经一定时间加热硫化,此时着色剂应不变色;& & (2)对硫黄和其它配合剂(如硫化促进剂、防老剂、软化剂等)稳定性良好。着色剂不应与这些配合剂反应而使制品变色,着色力及掩盖力强,以减少着色剂的用量;& & (3)对橡胶制品的性能(如物理机械性能及老化性能)不应有不良影响;& & (4)必须注意有害金属的含量;& & (5)在橡胶中的迁移性能、在水和溶剂中的渗色性能及对织物或邻近物质的污染性能良好;& & (6)易均匀分散,以提高工效,并使胶料色泽均匀一致;& & (7)细度一般要求100 目筛选全过;& & (8)与食品和人体接触的橡胶制品使用的着色剂必须无毒。此外,还须考虑胶料本身对着色剂的要求,如用于氯丁橡胶的着色剂必须具有一定的耐酸性。一般着色剂的上述几种性能并非全部合乎理想,也非所有橡胶制品对着色剂各种性能的要求都同样苛刻,在具体使用中应根据制品的实际情况加以适当选择。  胶乳生产除使用与干胶加工相似的硫化剂、硫化促进剂、硫化活性剂和防老剂外,还需要一些用于改进胶乳加工性能的助剂,称胶乳专用助剂,如分散剂、乳化剂、润湿剂、增稠剂、凝聚剂、抗泡剂和热敏化剂等。增粘树脂主要用来提高橡胶、尤其是合成橡胶的自粘性。& &常见乳胶助剂详解:  一、凝固剂  是指凡能使高聚物从胶乳中迅速凝固、结块的物质;胶凝剂是指凡能使胶乳从液态逐步转变为均匀的半刚性固体凝胶的物质;而热敏剂是指加入胶乳中后,经过加热后,能使胶乳胶凝的物质。  凝固剂,又分为内部凝固剂和外部凝固剂。内部凝固剂是介入凝块内部。如生产并带乳胶丝,就常用浓度为25%至30%的醋酸或盐酸作凝固剂[醋酸残留小,但挥发性气味大,盐酸挥发性气味小,但残留大],另外,蚁酸和乳酸也可作内部凝固剂。外部凝固剂主要用于离子沉积法,常用的都为二价或三价金属盐及有机胺盐类,如无水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钡[注意:此物有毒性,唯一优点是附着性好,凝胶半成品不易堕滑]、醋酸环已胺等。用以生产各种胶乳手套、各类气象气球、节日气球、胶管、指套及医药卫生制品和胶圈。特别说明,醋酸环己胺是有机凝固剂,该品为白色结晶,有醋酸味,溶于水和酒精。用于浸渍制品,可不用水洗而不会影响其物理机械性能及耐老化性能。一般以10%甲醇、乙醇配成混合液使用,如欲提高胶凝效果,可加少量冰醋酸。  二、胶凝剂  胶凝剂大多被用作海绵制品。胶乳工业最常用于釆用邓录普法发泡胶乳。如硅氟化钾、硅氟化钠、硫酸铵、氯化铵、氧化锌、氯化锌等。  三、热敏剂  1、锌胺络化物。胶乳工业较为常使用的热敏剂。一般都釆用氯化锌与氨水络合而成。由于温度升高至50摄氏度以上时,锌铵络离子便分解出氨,以致最终生成锌离子,并与胶乳中羧酸阴离子形成不溶性皂,使胶乳失去稳定性,从而发生胶凝。  2、聚乙烯甲基醚。该品为非离子型聚合体,溶于冷水,34至35摄氏度沉淀析出。在室温下对胶乳有稳定作用,在高温时能使胶乳胶凝。在使用时,胶乳一定要去氨,PH值控制在9至9.6,胶中要加些平平加'O',在氧化锌存在下,其热敏效果显着。  3、聚醚聚甲醛缩二甲醇。棕色粘稠液体。溶于冷水,水温高于50摄氏度,反而不溶解。5%水溶液浊点为50摄氏度,15%水溶液PH值为2,为天然胶乳用热敏剂。热敏化温度较高,在35摄氏度下,贮存稳定,一般配成15%水溶液使用,适用于浸渍制品。  4、聚丙二醇。无色且粘度低的液体。易溶于水,但不溶于热水。配成25%至50%水溶液使用。胶乳中之氨含量对其元影响,当胶乳PH值大于8.5时,应加一定量的氧化锌。此外,还有聚乙二醇、胰蛋白酶,也可用作胶乳热敏剂。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以上三类化学物质,都能使胶乳产生去稳定作用,胶友们在使用时要分别对待。【乳胶交流,咨询报名:】详情点击: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橡胶硫化体系综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