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发展质量,走好新型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路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潘海生:新型城镇化道路应该怎样走
02:35 &&来源:学校时报
&&编辑:Spider&&
原标题:新型城镇化道路应该怎样走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本问题。从现代化发展规律看,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上千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新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走好新型城镇化道路,如何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是值得深思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中国的城镇化,是要追求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让更多农村人口过上城镇居民的生活,享受到与城镇居民相对均等的公共服务作为城镇化终极目标。据资料显示,我国有52.6%左右的人口已实现城镇化,应当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速度是很快的,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们更要看,这52.6%左右的城镇化比例中,有18%左右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即1/3。这样的城镇化率显然是不科学的。中国的城镇化,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要让更多的农村人口,能够享受到城镇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我们搞城镇化,广大农村人口得不到发展成果,享受不到城镇化带来的美好生活,那么,这样的发展速度,这样的城镇化,是不科学的。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建设城镇,另一方面要引导优质资源面向小城镇。政府要鼓励和支持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以及交通、通信、水务、养老等资源创新发展模式,采取集团化管理、连锁式经营、市场化运作,互惠互利,向中小城镇延伸。我们的城镇化,不仅要追求速度,更要讲究质量,因此,当前我们着重要在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上下功夫,稳步推进,让那些在城镇工作的农民工真正享受城镇化带来的成果。中国的城镇化要实行分类指导,不同地区要采取不同的战略,选择不同的路径,选用不同的发展模式。具体讲,就是我国东南包括一部分中部地区,人口密集、产业聚集。这一区域的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武汉、杭州等国际大都市,人口基本饱和,再扩大无论是土地资源、水资源、还是交通资源,都已承受不了。因此,这些城市主要是在&精&上下功夫,让这些城市真正起到接纳国际先进科技、信息技术、高端人才、金融等桥头堡和洼地作用。而吸纳农业人口的功能,主要放在中小城镇。要大力发展县及县以下中小城镇,发展中小城市群,走就地城镇化的路子。尤其像浙江这样人多地少,产业密集、县域经济发达的省份,完全可以走就地城镇化的路子。另外,我国西北部广大地区,地广人稀,产业分布密度不够,难以实现就地城镇化,就应当大力发展县城及地级市城市、省城等为主,走大中城市为主的路子。中国城镇化的不同地区走不同的路径、选择不同模式,需要国家层面分类指导,采取不同的指导方针和不同的政策导向。没有区别,就没有政策。国家对东南(部分中部)省份和西北地区省份,在城镇化问题上,应当采用不同的目标要求,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对东南包括一部分中部省市,要用政策引导他们积极发展好中小城市,对西北部省市区,要鼓励他们精心发展好几个大中城市。比如国家目前的土地政策,还有九年制义务教育经费政策等,都不利于人口集聚。类似的政策应当改进。都应有不同的具体政策措施。中国城镇化推进中,要破除行政等级观念,把城市的&市&,还原于本来的涵义和内容,而不是一个行政等级的概念。要根据实际情况认定城镇化的标准,不能仅仅从人口多少、地域面积大小来界定。看一个地方是不是城市化了,主要是看其是不是达到了城市化水准。浙江温州等地,要求建立镇级市,就是对那种以行政理念对待城市化的一种反思和冲击,有其合理性,应当值得中央层面思考。国外有的市就几万人。前几年,浙江湖州市有位政府领导去国外友好城市考察,向对方介绍说湖州市在浙江省是个小市,只有200多万人口,人家外国人听了傻了眼,老外说200多万人还是小市啊,殊不知,我们这200多万人口的&市&,是包括了非城市人口,是行政概念上的&市&。推进城镇化,要着眼于依托产业的发展。没有产业的跟进,城镇化就容易造成&空心化&,吸纳不了广大农民进城镇就业。实践证明,以产业带动城镇化发展才有生命力。当前,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李克强总理指出,服务业就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目前,我国尚有许多服务业领域需要我们去大力拓展。比如养老产业尤其是养老服务业,空间很大,还需要各地着力培育发展。养老产业可以说是一个朝阳产业。据了解,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市场需求大约一万多亿,就业岗位数千万个。仅浙江一地,到2020年,按1∶4比例,即1个护理员照顾4个老人,全省就需要护理人员280万左右。许多国家把发展养老产业、尤其是养老服务业,作为应对危机、解决就业的主要举措。贵州省提出把贵州打造成全国的养老基地,此举如果成功,不仅解决大量就业人员,还可为贵州创造上亿GDP。浙江省近期出台政策,护理专业毕业并与养老机构签订5年以上契约的,本科生补助4万元,专科生补助2.6万元,中专生补助2.1万元。这些举措,旨在扩大就业,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对于推进城镇化具有积极作用。推进城镇化,要探索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拓宽民间资本的准入领域和渠道,激活社会资本,用市场化的办法建立新型的城镇建设投入机制。要改进我国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在公共服务方面的事权和财权,界定好政府公共服务边界。这方面也要打破政府大包大揽、无所不能的观念,发挥市场作用和民间力量的作用。例如,城镇建设中的一些交通设施,娱乐设施、包括一些医疗、养老服务等设施,甚至教育事业,都可以制定政策,探索吸取民间资本投入的办法,解决好推进城镇化建设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打破搞城镇化就靠卖土地的旧框框、老办法。更何况现在不少城市政府手上已没有多少土地可卖了。推进城镇化,要统筹城乡、兼顾好农村的发展。决不能形成一边繁荣昌盛,一边破败衰落的畸形城镇化。所谓新型城镇化,我的理解,其中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不能靠剥夺农民、牺牲农村为代价,而是要城乡互动,比翼齐飞。各地政府,都要学会&两手抓&,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的发展,把农业、农村的发展作为城镇化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农村发展了,粮食这个基础稳定,农副产品供应充足,才能更好地推进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才不会有后顾之忧。要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在制订好政策的基础上,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发展农业;要从公有制实现形式上、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如何相适应上,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说清楚当前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探求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途径,走出一条有适度规模的、集约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农业产业化新路子,推进农业稳定、健康发展;要寻找和研究一些平台和抓手,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上一篇:&&下一篇:
&&投稿:baoliao@kaixian.tv&&合作:webmaster@kaixian.tv
1、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2、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4、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5、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宁波如何走好新型城镇化之路
核心提示:在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却长期困扰着我国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如何破除这些障碍,走好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率快速提升 提高质量正当其时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3%,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用60年时间将城镇化率从10%提高到50%,而同样的改变,欧洲用了150年,拉丁美洲用了210年。
经历过几十年高速发展后,今后我国城镇化将会呈现什么特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建所所长尹强认为,未来全国城镇化率的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而区域内经济、人口联系将进一步增强。尹强分析说,随着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以及劳动人口数量下降、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意愿将下降,这将是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之一。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目前已到了通过转型提高发展质量的阶段。
结合自身发展实践,宁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剑侯对此表示认同。王剑侯介绍说,宁波城镇化率已接近70%,城乡收入比为2.03∶1,低于全国、浙江省平均水平,在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尽管基础良好,但宁波也面临外来常住人口多、城市可持续发展压力大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在东部发达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提高城镇化质量正当其时。
宁波市发改委主任柴利能在研讨会上说,宁波在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城镇力推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提高创新发展能力,为提高城镇的产业集聚能力、协调城乡发展步伐,奠定了重要的产业基础。下一步如何走好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包括宁波在内的很多地区需要考虑的问题。
尹强表示,从全国来看,城镇化进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土地扩张过快,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发展过度依赖投资,投融资渠道却比较单一,市场化程度仍较低;公共服务仍不完善,进城转移人员留不下问题依然严重;资源过度向大城市聚集,中小城镇发展面临较大阻力;部分地区盲目追求城镇化发展速度,将城镇化率作为政绩考核指标之一。
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阎勤说,当前城镇化面临的这些问题表明当前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仍处于低质量发展阶段。在经济进入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速的时期,转变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粗放的发展方式,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提高城镇化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家发改委文化产业所所长陈喆认为,新型城镇化进程提质,要高度重视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互动关系和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业态,推动产业和城镇化的双转型;要注重城市空间拓展与农村人口转移及素质提升的协调发展,扩大社会各界共享资源的空间,打造多层次、多领域的公共服务平台,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社会管理提供机会。
&四化&协调推进 打好城镇建设&组合拳&
今年3月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年)》明确提出,要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至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至45%左右,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等目标的完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规划指出,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国家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为未来几年的城镇化建设指出了明确的发展路径,也为破解城镇化建设中的问题提供了&药方&。根据规划,新型城镇化建设绝不单是靠建设新城拉动投资,而将是一个包含多项内容的&组合拳&。
如何提升发展质量,走好新型城镇化道路?阎勤认为,首先要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进城人员待得住、留得下。城镇化最重要的是人的集聚,而人口城镇化慢于土地城镇化也是近年来城镇化建设中的&顽疾&之一。在阎勤看来,留住进城人口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让他们获得平等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权利,其中核心环节就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服务,既需要相关部门转变思想,也需要在制度安排方面逐步进行改革。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强产城融合是题中之义,也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表示,城镇化进程中如果土地开发过快,而没有引进相关产业,缺乏产业支撑,城市的资源集聚能力就会削弱,将会形成&空心城&,这是很多地方都面临的突出问题。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产城同步布局甚至产业发展优先,以产兴城,从而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慈溪市委副书记、市长施惠芳说,从慈溪市的城镇化建设经验来看,产业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基础。施惠芳介绍说,慈溪市坚持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齐头并进,投资建设文化商务区、新兴产业集聚区、科教园区等主题园区,提升城市生活服务功能和经济发展功能,建成产业融合发展的城市经济产业平台。实现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城市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同步。
伍江说,过去几十年,我国的快速城镇化是在粗放的土地利用模式上完成的,这种情况目前仍然存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的兴建,亟须大量土地资源,而我国的土地增长空间又非常有限,因此,需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土地利用方式走向集约化,让有限的土地资源产生更大效益。
中国智慧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客服热线:400-
客服邮箱: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8号C座如何走好新型城镇化之路(1)(组图)
document.write("")
发帖人:陈中禹
光明日报·论苑
在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却长期困扰着我国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如何破除这些障碍,走好新型城镇化道路?
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宁波在统筹城乡一体化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不久前,光明日报社与宁波市人民政府在慈溪市联合举办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研讨会,与会专家以慈溪市周巷镇为例,通过分析周巷镇城镇化的做法,对当前城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
光明日报记者 张进中摄
城镇化率快速提升提高质量正当其时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3%,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用60年时间将城镇化率从10%提高到50%,而同样的改变,欧洲用了150年,拉丁美洲用了210年。
经历过几十年高速发展后,今后我国城镇化将会呈现什么特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建所所长尹强认为,未来全国城镇化率的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而区域内经济、人口联系将进一步增强。尹强分析说,随着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以及劳动人口数量下降、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意愿将下降,这将是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之一。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目前已到了通过转型提高发展质量的阶段。
结合自身发展实践,宁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剑侯对此表示认同。王剑侯介绍说,宁波城镇化率已接近70%,城乡收入比为2.03∶1,低于全国、浙江省平均水平,在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尽管基础良好,但宁波也面临外来常住人口多、城市可持续发展压力大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在东部发达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提高城镇化质量正当其时。
宁波市发改委主任柴利能在研讨会上说,宁波在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城镇力推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提高创新发展能力,为提高城镇的产业集聚能力、协调城乡发展步伐,奠定了重要的产业基础。下一步如何走好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包括宁波在内的很多地区需要考虑的问题。
尹强表示,从全国来看,城镇化进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土地扩张过快,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发展过度依赖投资,投融资渠道却比较单一,市场化程度仍较低;公共服务仍不完善,进城转移人员留不下问题依然严重;资源过度向大城市聚集,中小城镇发展面临较大阻力;部分地区盲目追求城镇化发展速度,将城镇化率作为政绩考核指标之一。
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阎勤说,当前城镇化面临的这些问题表明当前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仍处于低质量发展阶段。在经济进入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速的时期,转变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粗放的发展方式,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提高城镇化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家发改委文化产业所所长陈喆认为,新型城镇化进程提质,要高度重视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互动关系和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业态,推动产业和城镇化的双转型;要注重城市空间拓展与农村人口转移及素质提升的协调发展,扩大社会各界共享资源的空间,打造多层次、多领域的公共服务平台,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社会管理提供机会。
“四化”协调推进打好城镇建设“组合拳”
今年3月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年)》明确提出,要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至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至45%左右,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等目标的完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制图:杨君
规划指出,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国家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为未来几年的城镇化建设指出了明确的发展路径,也为破解城镇化建设中的问题提供了“药方”。根据规划,新型城镇化建设绝不单是靠建设新城拉动投资,而将是一个包含多项内容的“组合拳”。
如何提升发展质量,走好新型城镇化道路?阎勤认为,首先要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进城人员待得住、留得下。城镇化最重要的是人的集聚,而人口城镇化慢于土地城镇化也是近年来城镇化建设中的“顽疾”之一。在阎勤看来,留住进城人口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让他们获得平等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权利,其中核心环节就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服务,既需要相关部门转变思想,也需要在制度安排方面逐步进行改革。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强产城融合是题中之义,也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表示,城镇化进程中如果土地开发过快,而没有引进相关产业,缺乏产业支撑,城市的资源集聚能力就会削弱,将会形成“空心城”,这是很多地方都面临的突出问题。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产城同步布局甚至产业发展优先,以产兴城,从而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慈溪市委副书记、市长施惠芳说,从慈溪市的城镇化建设经验来看,产业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基础。施惠芳介绍说,慈溪市坚持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齐头并进,投资建设文化商务区、新兴产业集聚区、科教园区等主题园区,提升城市生活服务功能和经济发展功能,建成产业融合发展的城市经济产业平台。实现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城市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同步。
伍江说,过去几十年,我国的快速城镇化是在粗放的土地利用模式上完成的,这种情况目前仍然存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的兴建,亟须大量土地资源,而我国的土地增长空间又非常有限,因此,需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土地利用方式走向集约化,让有限的土地资源产生更大效益。
国家领导人在任时,往往公务繁重,退休之后不再承担具...
热门关键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