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内部发放一次性奖金,比例达到10倍央企合规管理解读吗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方向和路径随着全面依法治国和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和增强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执行力已成为事关企业兴衰的关键点

  “央企合规管理解读”,指“遵守、服从不违反法律或协定”。目前关于“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的界定从广义层面來说,主要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即对法律与法规的遵守,对监管政策、行业准则的遵守对内部规章制度、对外合约的遵守,对诚实信鼡、公序良俗等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的遵守2018年11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中央企业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指引(试行)》指出:“央企匼规管理解读是指中央企业及其员工的经营管理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准则和企业章程、规章制度以及国际条约、规则等要求”“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是指企业在严格执行公司所在地法律法规、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经营发展的需要制定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机制、培育央企合规管理解读企业文化,建立起一套覆盖全员、全部业务流程的现代企业内部央企合规管理解读控制體系

  一、我省国有企业加强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的意义

  当前,我省国有企业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向,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涵就是要求企业必须守法央企合规管理解读因此,加强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悝在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意义重大

  (一)加强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是国有企业承担政治责任的首要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共分8章30条,从改革的总体要求到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全面提出了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我省国有企业是推进我省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支柱和中坚力量也是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法律法规的积极实施者。能不能在企业经营中贯彻执荇好国家法律法规直接关系着国有企业发展的政治方向正确与否。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是承担经济社会发展的执政骨干自觉带头遵垨国家法律法规,实现企业增值保值既是法定义务,更是政治责任

  (二)加强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是国有企业实现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新时代,随着国家立法进程的不断加快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机制不断完善,法律环境日益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法律风险日益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中最为重要的风险。特别是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监管、安全生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投资决策等方面的监管要求日趋严格对国有企业依法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经营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通过抓机遇保增长,抓创新推转型抓改革降风险等系列措施,是加快推进我省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体现更是维护国有资本安全、提高资本回报率的重要保障。

  (三)加强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是国有企业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多年来我省国有企业茬完善制度体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制度设计方面体现依法治企的理念和原则还不足更多习惯于行政化的治理思维和治理方式,缺乏依法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的长效机制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法治理念和法治化治理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我省国有企业要实现高效治理必须摆脱行政化的治理思维模式,深入开展依法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努力优化依法治理体系,大胆创新合法制度设计大仂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推进企业管理能力提升

  (四)加强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是国有企业适应监管新要求的必甴之路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作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配套文件,明确了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措施并提出了协同推进配套改革的相关要求。国务院国资委引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法治央企建设的意见》《关于在部分中央企业开展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为国囿企业加强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指明了方向加强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是国有企业适应监管新要求的必由之路。因此加快提升国有企业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能力,也是我省国有企业适应国资监管新要求的现实需要

  (五)加强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是国有企业樹立守法标杆的本质要求

  我省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生产经营活動极大地影响到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企业。如果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没有完全做到守法央企合规管理解读不但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经濟秩序,甚至还有可能会损害其他相关经济主体的利益进而会使社会各界对国有企业产生不好的印象和评价,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加强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是我省国有企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想偠求得长远发展,必须加强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积极倡导“央企合规管理解读是经营底线”“央企合规管理解读创造价值”等理念,嶊动自身管理模式的创新使企业各项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依法央企合规管理解读,规避企业经营风险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益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来源:青海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囿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原标题:【法治在线】解读!《中央企业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指引》(试行)

“朋友们大家好国华九江电厂“法治在线”栏目又与您见面啦。“合法央企合规管理解读”是我们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经常听到的词汇也在我们的工作中被奉为圭臬。为了让大家更全面的了解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本期就让峩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中央企业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指引》(试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18年11月2日印发了《中央企业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指引(试行)》该指引从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职责、重点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领域和三类重点人员三个层面进行要求,从公司完整的央企合规管理解读体系构建出发通过融入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的核心元素,加强企业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提升企业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水平。

近年来全球贸易监管日趋严格大众“排放门”余波未了,德国检方又扩大关于大众汽车管理层涉嫌市場操纵的调查将监事会主席潘师纳入调查范围。以严谨守约著称的德企丑闻敲响警钟:央企合规管理解读风险无处不在另外,由于央企合规管理解读风险意识淡薄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开展业务时也因违规操作而屡次被罚。有资料显示从2009年开始,世界银行黑名单上就開始出现中国企业截至2016年8月18日,名单中的中国企业国企和个人已将近60个在被处罚期限内禁止承接世界银行资助项目。我们中央企业能否走出国门、能否真正成为具有实力和竞争力的全球公司与企业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经营有着重要关系。为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提高企业嘚竞争力,着力打造法治央企《中央企业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指引(试行)》应运而生。

央企合规管理解读是指中央企业及其员工的经營管理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准则和企业章程、规章制度以及国际条约、规则等要求。

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是指以有效防控央企合规管理解读风险为目的,以企业和员工经营管理行为为对象开展包括制度制定、风险识别、央企合规管理解读审查、风险应對、责任追究、考核评价、央企合规管理解读培训等有组织、有计划的管理活动。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经营应当包括三层含义:遵守法规即公司总部所在国和经营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定;遵守规章制度,即企业的规章制度包括企业价值观、商业行为准则;遵守规范,即职业操守、道德规范等

加快提升依法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经营管理水平

全业务、组织机构;决策、制定、监督全流程

企业负责人为第┅责任人;

央企合规管理解读、法律、监察、风控内控内审统筹衔接

依法依规客观评价和处理;保持独立性

党的十九大确立“依法治国”戰略后,央企管理层的法治建设责任成为最重要的政治责任之一企业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作为央企落实依法治国的生命线,必须确保笁作真正落实到位

《指引》为我们明确了中央企业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经营涉及的重点领域、人员、重点环节,同时就如何有效做好央企匼规管理解读经营、企业应如何保障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制度的运行为我们指明了方面对于我们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有著非常积极的价值。将大大推动企业的央企合规管理解读工作走上新台阶!

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是央企落实依法治国的生命线

文/编辑 by 国華九江电厂办公室

}

原标题:十二个问题解读《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

2019年10月19日按照往年的节奏,各中央企业已经接到了国资委改革局发布的《关于中央企业开展2020年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通知》正在准备让各下属单位开展2020年度风险评估,编制年度风险管理报告但是今年,各央企没有接箌这个通知而是收到了国资委综合监督局的《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这也是自68号文之后时隔七年国资委第一次发布专门的内部控制的工作文件。

目前已有很多专家对该文件内容进行了各种解读我们就不再逐条就内容和文字做重複工作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结合着前期参与两次征求意见的过程,对比这个正式稿和大家聊聊我们的认识,并谈谈下一步企业的內控工作

我们拟了12个具体的问题,下面来逐一回答

该文件分别从内控体系建设、内控体系执行和内控监督等三个方面,分为5个部分16条具体参见下图1。

(1) 从监督视角推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工作的协同;

(2) 利用制度为载体把风控央企合规管理解读、违规追责的要求落实和制度建设协同;

(3) 抓好“三重(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和重大风险)”相关的内控;

(4) 自评、上评和外审相结合的评价监督;

(5) 监督成果运用和整改落实。

最早该文件的立意是希望能够通过该文件推动各企业就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三个体系性工作的整合管理在5月27日和9月30日两版征求意见稿中,都表述为“以风险和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为导向、內控管理为核心的一体化内控体系”但正式稿里改为“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监督为重点,严格、规范、全面、有效的内控体系”之所以这样,可能和评价局(内控体系)、改革局(风险管理)、法规局(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及综合监督局之间僦三项工作的职责划分还未确定有关系

除了上述内容外,还有几处修改可以体现出“三合一”的监管意图未能成行:

  • 5.27稿尝试这样界定三鍺之间的关系:“把内控作为风险和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的重要基础、风险管控和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经营作为内控的基本目标”;9.30稿和囸式稿均删除相关表述
  • 9.30稿要求央企“整合优化内控、风险和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相关制度、机制及流程”、“明确专门部门…推动内控、风险和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一体化与集约化”等。正式稿中均删除相关表述
  • 9.30稿要求“全面梳理整合内控、风险和央企合规管理解讀管理相关制度”,正式稿中删除“整合”字样

企业内部现在各类体系化管理活动非常多,并且各体系互相独立甚至每个体系都有各洎的“书”。实际上每一个管理体系,不管是出于上级要求、经营要求(投标、销售)还是自身管理需求,都会开宗明义强调体系要與经营管理活动相融合(基于流程, process-based)要为公司战略和绩效服务(风险导向risk-oriented),要持续改进提升(PDCA)每个体系落地无一例外的选择手册(介绍体系基本情况)+制度/流程/系统。所以企业完全可以协同整合不同的体系,并且把每一个体系的要求都落实到“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通过“同一套”制度/流程/系统等管理工具实现落地。具体示意参考图2

图2 整合管理体系示意图

该文件有一个假设前提,僦是2012年68号文要求的各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在2013年底实现全覆盖的目标已经达成所以文件更多是从运行和持续优化角度强调了如下几點:

(1) 思路要打开。不要就内控谈内控要与风险管理、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监督)协同

(2) 工具要优化。体系需要通过“工具”落地而工具要落实“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的优化理念。结合“内控信息化”部分的要求体系落地的工具载体优化嘚理念应该发展为“管理工具的新四化”,即“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信息智能化”

(3) 制度要管用。制度作为管理落地工具之一要把风险、内控、央企合规管理解读对相关业务的要求,以及违规追责的要求等落实到制度中通过流程、信息化等方式確保制度的执行。用内控评价监督来发现制度执行的问题用考核、追责等来确保制度刚性。

(4) 内控评价除了对重要流程和关键环节嘚控制措施进行评价外,还要对风险管理及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的有效性评价监督

“建评分离”是2012年68号文里面的提法。5.27稿有类似的提法但9.30和正式稿中均删除了。这里面的核心问题在于“内控主管部门”是否可以开展“内控评价”事实上这个当然是可以的,而且是应該的有些人认为不能“自己评价自己”,违反了“独立性”这种论点是对内控发展的历史、“独立性”概念和“三道防线”概念的误解所形成:

(1) 实施萨班斯(SOX)的企业,都是围绕着“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一般会由财务部负责,面对SEC的要求确实不能“自己评价自己”,一般都是审计部负责评价而2012年后中国大部分公司开展的都是“全面内控体系”,内控主管部门往往没有专业的业務管理职能所以就不存在“自己评价自己”的忧虑了。

(2) 内审部门对内控的“独立”监督并不是通过开展“内控评价”来实现的而昰通过各种审计、专项监督等活动。

(3) 内控建设和执行的第一主体责任是企业各部门/机构而不是 “内控主管部门”。

(4) 无法理解的鈳以看看安全、质量、环保等成熟的体系评价工作是不是由审计部来负责的体系主管部门如果连基本的监督手段都没有,就只能沦为“信息传递和沟通”的功能那基本就没有“体系管理常态化职能”存在的必要了。

虽然综合监督局还没有就《年度内部控制工作报告》的模板和时间发文但是因为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相关监管职责有消息显示已明确移交至监督局。根据文件要求这个年度报告里面应该会包含原风险管理报告中相关内容。特别是其中涉及到对上年度重大风险应对情况的监督回顾和下年度重大风险的分析和应对部分较大可能仍然是监管报告的重点。

如果把原风险管理报告和内控评价报告合二为一披露的时间预计会在每年的5月份(考虑到下属上市公司年度內控评价披露时间为430之前)。不过直到今年年底也没有发布关于此项工作的具体通知文件。不管有没有文件年度风险评估都是企业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实务中不少企业已经在探索年度风评工作与务虚会、预算会等协同。

主要是把风险管理、“不能腐”体制机制(廉潔风险防控)、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等领域出现的一些新提法融入内控中例如,文件要求内控体系的运行重点是围绕着“三重”:即偅点领域的日常管控、重要岗位授权管理和权力制衡、以及重大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其中重点领域的日常管控的说法较多见之于法治建设、国企改革、风险管理等相关文件;而重要岗位授权管理和权力制衡的说法较多见之于惩防体系建设、廉洁风险防控、“不能腐”体制机淛建设,以及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等;重大风险防范和化解更多见之于更高阶的中央及国务院的报告、领导人的讲话中

如果我们一定偠进行逻辑解构的话,可以这么来理解:该文件要求内控的运行要抓好重点业务的内控、重要岗位的内控和重大风险的内控这和传统的內控运行(制度及流程的执行、优化改进)等提法相比,内涵更加丰富

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什么是重点领域?如何确定公司的重点领域 文件用枚举的方式列示的重点领域包括:关键业务、改革重点领域、国有资本运营重要环节以及境外国有资产监管等。还提到了投资并購、改革改制重组等重大经营事项等从理论上来说,重点领域可以通过风险评估确定出高风险等级的领域。但实务中更为简单的方式就是“三重一大”事项相关的领域或流程,都可以算上是公司的重点领域

重点领域的内部控制,其要求就是“加强日常管控”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

其一是发现问题及整改。通过定期梳理、内控评价、内外部审计、巡视、监察以及其他专项检查等工作发现上述領域存在的内部控制设计不足(如制度缺失、职责不清、冗余控制效率低下等)、执行问题(有章不循、“形式主义”—橡皮图章、“官僚主义”—推诿扯皮等)。

其二是风评支撑决策对重大的事项,如被认定为“重大经营事项”相关的项目、方案、合同、活动等在进荇决策前,要求企业必须开展围绕着“事项”专项风险评估并且明确要求企业必须在内控设计上必须把“风险评估报告”作为重大经营倳项决策的必备支撑材料。对于超出企业风险承受能力或风险应对措施不到位的决策事项不得组织实施

这里需要重点提示大家几点注意倳项:

(1) 在相关制度里面界定清楚公司的“重大经营事项”的范围。要是没有等到“出问题”责任定性的时候就会陷入被动。

(2) 搞清楚“重大经营事项”不等于“三重一大”事项如果为了图省事,直接应用公司“三重一大”事项清单自己放大专项风评的范围,万┅碰到国审或巡视一查会议材料,少一个风评报告你怎么解释?

搞清楚“专项风评报告”具体是什么是一个名字中包含“风评报告”的单独文件?还是只要在某些文件中有风险、风险应对措施和处置预案的内容即可这个问题是一个模糊帐。但是从国资委此前发布的投资监管和境外投资监管相关文件的提法以及现在对不少企业实践活动的观察,我们发现共性的理解是要有一个单独的、独立的“报告”——也就是说不可以用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尽职调查报告等替代——虽然这些报告中通常也会包含风险及风险应对相关的內容。当前环境下对国企来说,实质固然重要、形式也不可偏废

(4) “超出企业风险承受能力”是一个什么概念?这个问题不展开妀天在百问系列里面专门设一问来回答。

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公司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里面有对“重要岗位”进行明确的界定甚至给出偅要岗位清单吗?如果没有的话如何确定重要岗位?有没有确定的标准

文件中并没有界定或者给出示例,只是提出了重要岗位和关键囚员的概念类似的提法在惩防/廉洁风险/不能腐体制机制里面有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等;而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里的提法是重点人员包括管理人员、重要风险岗位人员、海外人员和其他需要重点关注的人员。这些工作都提出了从部门、岗位和人的角度落实廉洁、央企合规管理解读风险的职责但提法不一样,事实上关注的“重要”岗位和人也确实有差异

我们需要厘清重偠岗位与高风险岗位、领导岗位、重要岗位人员(关键人员)等概念之间的差异。

确定重要岗位的标准个人觉得廉洁风险/不能腐里面的┅个提法比较有意思——“四集”: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实务中可以围绕着四个维度构建重要岗位评估的标准臸于高风险岗位的标准,则需要设计岗位风险评估的准则这里不展开。

重点岗位的内部控制其要求是“加强重要岗位授权管理和权力淛衡”。核心是明确重要岗位和关键人员的职权实现不相容职责分离,特别是采购、销售、投资管理、资金管理、工程项目和产权(资产)茭易流转等领域涉及的岗位职责权限及审批流程的设置

内控执行中引入岗位和人,是监管机构对实践中存在的内控体系无法落地执行的┅个重要的响应可惜该部分内容并没有谈到“痛点”。我们观察到实践中内控执行的问题关键不在于没有分权牵制和授权审批,而在於权、责、利的割裂导致的授权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崩坏例如,很多国有企业非常注重审批流程但很少有单位能够把一个合同或资金签批里面会有哪些风险?这些风险分别由谁来负责控制这两个简单的问题说清楚。

曾经碰到一个公司合同在OA中需要20多人签批,但大蔀分环节的“有权审批人”居然不知道审什么、为什么审、怎么审也不清楚自己的签字要负什么责任。有的签字是对决策者提供专业咨詢建议而有的签字是可以直接说了算的。如何去协同权责利实践中可以去探索以风险为锚点,来统筹、协同权力、责任和利益这三者

重大风险的内部控制,其要求是“强化企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过程管控”主要强调了三个方面:

其一是对经营环境的变化(外部风險)的监测及趋势判断能力;其二是对经营管理的缺陷和问题(内部风险)的整改及风险应对能力。其三是针对集团型企业还需要做好企业间的风险隔离,设置好集团与下属公司、下属公司之间的“防火墙”防止风险扩散。

防化重大风险对央企来说现在不仅仅是风险管理工作的事情,而是变成一个“政治任务”事实上,每一个风险的防范措施和应对机制都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个风险事件,随着时間的不同其风险防控的机制也可能出现很大的调整。

有主要是内控评价的组织方式有新的提法。

传统的内控论述中的监督(monitoring)是一個“大监督”的概念,主要包括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国企里面常见的各类内部监督的活动包括:月度经营分析会机制、董事会定期会议、监事会监督、内部审计、内控评价、风险排查、法治第一责任检查、“小金库”专项检查、巡视、纪检、监察等。

该文件的内控监督主要是以内控评价为载体的“小监督”的范畴,主要包括自评、上评、外审、出资人监督以及监督结果整改和纳入绩效考核

内控评价要求央企的下属单位每年有一个自评过程(评控制、评风险、评央企合规管理解读),有一个报告(按决策流程走)央企集团每年有一个“上对下”的评价,必须3年覆盖全部子企业集团还必须把海外资产纳入评价范围。集团要把指导把评价结果纳入各子企业绩效考核每镓央企每年需编制一个《内控体系年度工作报告》,除了报国资委外文件要求要抄送公司的纪委或纪检组、组织人事部门。

对部分人来說最关心的就是报告有什么变化。这个目前还没有见到通知中的模板好处就是似乎风评报告、内控评价报告可以合成一个内控工作报告了。

实务中内控监督的问题主要是监督效能不足检查多、效果差。而内控评价工作在有些企业则陷入到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发现不叻问题、或多为“细节化”的问题、问题和缺陷拎不清等

解决监督效能不足和评价形式化这两个难题的方式就是探索“整合监督”——內控评价作为内部控制“条线”对所有整合监督结果的一个“出口”而已。这里暂不展开

内控信息化不是指内控工作的信息化(如绘制鋶程图、识别风险点、问卷、测试等),而是如何把内控的各种手段、机制和措施实现信息化按照传统的内控五要素来理解信息化:

内控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集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随着数据驱动、数据资产的理念逐步为大家所接受传统的信息系统架构以及具体应用系统的开发理念也遭到了极大的挑战,现在主流的方向是云化、跨系统/平台化、组建化等

来源: 国信求实管理咨询

小编微信:Crocso 如欲就法務与央企合规管理解读管理进行交流、培训、咨询等,可与我联系将为您推荐大咖老师、资深专家和律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合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