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初四了,也不知道学习,天天玩手机,物理从60多掉到45分,咋办

热门城市:
A - B - C - D - E
F - G - H - I - J
K - L - M - N - P
Q - R - S - T - W
实录:名师、名人进社区-少儿教育大讲堂(二)
  【唐勇】各位历山名郡()的业主和搜狐焦点的网友们:大家下午好!
  “名师·名人进社区——少儿教育大讲堂”第二站现在开始,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陈教授!
  【陈会昌】感谢搜狐网站、感谢历山名郡给我们提供这样的机会,向在座的各位来宾,特别是和现在网上在线的网民朋友一起关注孩子教育!我们今天上午已经做了一个讲座,下午讲座的内容和上午的内容有点儿不大一样。我上午讲了关于孩子成长教育的第一颗种子,下午我着重讲一下第二颗种子关于孩子的自发性和主动性。
  两颗种子我上午已经讲过,在这儿我重复一下。在我的研究中以及世界其他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两个心理的纬度或者心理方面,我把它比喻成两颗种子。用种子来比喻意思是说这两种东西、这两个心理成分在他们天生的时候就有了。在他们生下来以后的成长过程中,能不能顺利地发芽、开花、结果要看周围给他提供的环境怎么样。其中第一颗种子是干别人让他干的事情,我们让他干的事情当然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完成成年人、家长、老师要求的任务。
  第一颗种子和第二颗种子不是完全矛盾的,它们有共同之处,但是相关性又不是特别大。有些孩子特别听话,但是他缺乏创造性,有些孩子自己的主意特别大,别人的话他不爱听——不听父母的话、不听学校老师的话等等。从中国两千多年来儒家传统看,孩子的第一颗种子听话这个生长土壤比较肥沃。而第二颗种子,我们经常说“枪打出头鸟”,不希望他跟别人不一样,希望他跟别人一样,随大流就好。所以,相对来说,这颗种子的生长土壤相对比较贫瘠。在西方强(,,)调个人的价值,个人的竞争力。比如说美国的民族精神就是竞争和进取。但是中国的民族精神一直到今天,包括党中央提出来的就是“和谐”。和谐和西方的激烈竞争主义完全不一样。美国有一句话说:美国是儿童的乐园,是成年人的战场,是老年人的坟墓。
  用这两颗种子组合在一起我们看一下。两颗种子组合得比较好,那是比较理想的。如果是自己控制力比较强,有很低的主动性,那是小绵羊型的。自己控制力比较差、主动性比较高,是破坏型的。第四种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两颗种子都差。
  最近几年,大家都在讨论诺贝尔奖的问题,拿犹太人和华人做比较。中国人和犹太人的智商是世界各个民族中的,中国的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国家之一。这是一个事实。第二个事实就是华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比犹太人少得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也少得多。这是两个事实,但是它形成了一个悖论。具体我们来看看。
  美国心理测量专家的研究,有很多的数据证明东亚人和犹太人的智商没有显著差别。东亚人和犹太人的智商比欧洲的昂格鲁-撒克逊白种人高5%,比黑种人更高达15-20%。1980年以后,中国中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理化竞赛成绩,经常拿、银牌和铜牌。中国小学生的数学成绩也明显地高于美国中小学生。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陈会昌  但是在1901年到2008年华人获得诺贝尔奖的只有8个人,其中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有6个人,犹太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超过250人,是世界各民族平均数的28倍,是华人获奖人数的40多倍,而华人在全世界总人口相当于犹太人总人口的100多倍。大家知道,以色列只有500多万人口,在美国有600多万犹太人,在世界其他地方还有100多万人口,但是我们华人却有13—14个亿。大家可能听说过在美国东部13州有十几所常青藤大学,是美国教学质量的大学,的就是哈佛大学,还有爱因斯坦待过的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纽约大学等等。在这些常青藤大学中,犹太人占一流教授的1/4,而华人在这些大学里当教授的。在美国航天科学家中犹太人占60%,华人更少。
  这说明什么问题?微软公司华人的职工很多,但是华人员工所担任的职务的是中层领导,更多的人是一些程序员,创造性很强的开发性的技术阶层中,华人的人数也比较少,不如白人多,也不如犹太人多。
  我曾经和我的博士研究生研究了52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发现青少年时代的心理素质、心理特征有六个特征,我归结为六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对自己感兴趣事物的巨大的内在兴趣和高度热情。这是他们获得诺贝尔奖的首要条件。
  第二个特点是不可阻止的自发的学习行为。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小学或者中学的时候自己找书来看、到图书馆,没有人让他去,他自己要去。
  第三个特点是强烈的成长性动机(即自我超越和个人登上的动机),也就是说我成长了、我有本事了,不是和别人相比。第四个特点是这些人从小独立性、创造性、求新、求异性。比如爱因斯坦12岁时,他的姑妈领他看士兵游行,他的姑妈无意中说了一句话:“阿尔勃特,你长大以后一定能够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多么威武、雄壮。”12岁的爱因斯坦竟然说了这么一句话来回应他的姑妈:“我才不愿意成为这种可怜人。”他的反潮流精神没有人教过他,他不玩枪炮、坦克、汽车这些玩具。他不爱玩打仗的游戏等男孩子玩的。
  最后一个特点是勤奋学习,克服困难,自我控制力。
  我们可以从六个特点中看到,其中的前五条都是第二颗种子,只有第六条是第一颗种子——听话、守纪律、顺从社会的要求。
  我今天以培养第二颗种子为主题谈谈怎么样激发和培养孩子身上的那种自发性和主动性。我认为一个孩子学习将来能不能成功,能不能取得成就,听话固然重要,但是他自己对学习有兴趣更重要。
  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我在上初中的时候学俄语(那是60年代初),当时在社会上放的电影几乎是苏联电影,在那个社会背景下,美国电影不可能到中国来的。从电影中看到苏联的社会、文化,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愿意学俄语。感兴趣到什么程度?发下教科书来,几天就看完。当然有最初的学字母、发音的阶段。后来我自己每个星期跑到王府井(当时北京只有一家报刊发行站)买报纸,拿回家以后自己查字典看。到高中的时候,我学习俄语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同学们。老师说:“你别上课了,自己出去愿意干吗干吗。”因为我考试没有问题,俄语的程度比一般的同学高。
  后来我去插队,也就没再上大学。1966年高中毕业以后“文化大革命”我去插队一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我直接报研究生。为什么?那时候报研究生的一大障碍就是外语,但这个外语我不怕。从1966年-1978年12年间我没有再学习,但是我考试第一名。我1966年学的高中外语,1977年研究生考试,成绩特别好。回忆一下,这就是兴趣。我父亲是学日语的,他不懂俄语,家里也没有一个俄语学的比我更好的人,这完全靠我自己。
  现在在中学生中,像这种例子不多。自己在初中,在谁都没有给他压力和指导的情况下,努力地学习的情况不多。
  再举一个例子,江苏有一个物理特级教师,他是我实验学校的老师。他跟我说,说他在初二学习物理,一个学期学下来,期末考试得了60多分。他说特别不甘心,因为他数学学得不错,为什么物理考了60多分。结果就在放寒假的时候,自己把学过的课程又反复地复习,初二下学期一开学物理就上去了,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成绩名列前茅。这件事说明什么?老师教了一个学期不如他自己主动地去学习一个寒假20多天的时间。
  所以,不管是学习也好还是干其他的事情也好,孩子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兴趣非常地重要。当然,我们也不回避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孩子的天性,他的记忆力、理解力怎么样等等。所以,要培养孩子身上的这种积极性、主动性,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天性,他是不是天生地对什么事情感兴趣。
  孩子的内在兴趣是有天然差异的,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兴趣面。我们必须针对孩子的兴趣加以培养,提供适合于他发展的条件。
  孩子兴趣的差异和他心理过程的基本特点有密切的关系。我说的心理过程的基本特点指他的信息加工的能力。比如孩子记忆抽象的材料,数字、外语、单词、数学公式、外语公式记得特别快。另外一些孩子记汉字、记生词、记一篇课文、一个故事特别快,但是他记数学公式记得慢。这是天生的差异。有的孩子好动、有的孩子好静,有的孩子对赛车、击拳很喜欢,有的孩子就爱看琼瑶的小说。
  再就是孩子的遗传时间表不一样。同样在教室学几何,老师讲一遍有的孩子就会做作业了,而且能做对。多数孩子是老师讲一遍做不对,但是讲两遍、三遍就做对了,有的在课外辅导时就能够做对了,这就是中上等的孩子。再就是老师讲多少遍都听不懂。这几种类型的孩子,有一部分孩子压根就不适合学几何,这种非常少,一个班里可能有一个两个,大多数是因为他的遗传时间表不到时间。大家可能都有体会,初二学习代数、物理、化学,刚一开始学特别费劲,但是到初三中考的时候,都觉得容易了。老百姓有一句话叫“开窍了”,这个“开窍”就是遗传时间表到时间了,所以他会学了。
  遗传时间表是谁决定的?是孩子自己决定的吗?不是,是父母给他编的。父母也不是没生孩子之前计划的遗传时间表,是精卵结合的一刹那编的程序。每个人有10万个基因,10万个基因反复组合以后,有的基因掌管着他的记忆力,有的掌管着他对空间关系的认知(几何图形辅助线,还比如左手定格、右手定格等)。一般来说都是好几个、好几十个基因管一件事,这就是在精卵结合的一刹那就决定的。所以,我们的父母应该仔细地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特点,理解他。
  在我们人类史上有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人物,被人说成是人类思想的导师,他是法国人让·雅克·卢梭。在他之前没有人说遗传特别重要,没有人说孩子的天性特别重要。但是卢梭写过一本书,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了“天性为师”,这句话到现在也没有被我们的广大家长接受,也没有按照这种观点去做。
  卢梭在国际上的影响可以通过几个事实来看。法国大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是卢梭说的。俄国的哲学家康德说:“原来我骄傲地设想过知识是人类的光荣,因此我对愚昧无知的人们采取蔑视的态度。正是卢梭打开了我的眼界。这种幻想的优越感消失了,我学会了尊重人。”(当然也包括孩子。)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英国的哲学家罗素,写《西方哲学史》的时候说的,说“康德是世界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一生没有结婚,每天的生活特别有规律,每天早上几点起来,什么时候开始工作,什么时候开始吃饭,什么时候出去散步,非常有规律性。据说,他所住的那个镇上,老百姓都用他走到他们家门口的时间来对表,如果他们家的表不对了,但是康德肯定不会错,那么就是他们家的表错了。就是这么一个人,一生中有三天散步的时间错了,他应该出现而没有出现。为什么?大家一问,他说我正在读卢梭的《爱弥儿》,卢梭的书吸引了他,打乱了他的时间,可见卢梭对康德的影响。其实,从哲学派别来说,他们完全不是一派。康德是纯粹理性派的哲学,而卢梭被认为是情感派的哲学。但是惟一能够打动康德的是卢梭的观点。
  在中国像孙中山、康有为、陈天华、邹容这些都曾经拜读卢梭的书,非常崇拜他。在卢梭的三部代表作中最后一部《爱弥尔》,第一部叫《》,第二部叫《》。第三部作品以一个莫须有的虚构的小孩子为主角,这个小孩子名叫爱弥尔,从出生长到20多岁像写小说一样,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怎么教育他长大。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读过这本书,这本书是一七几几年写的书,到现在二百多年了,已经过时了,但是对于中国的家长来说它一点儿没有过时,不但没有过时,而且你还没有做到他说的怎么教育孩子。所以,后人有一句话说:你把全世界教育方面的书全给烧了,就留两本书,一本是伯拉图的《理想国》、一本是卢梭的《爱弥尔》,只要有这两本书人类的教育园地就是富裕芬芳的。给他这么高的评价,可见他对人类的影响,特别是对西方国家的影响。西方尊重人的价值思想就是来自于卢梭,在他之前是黑暗的中世纪。在卢梭之后才有尊重人、尊重儿童、自由、平等、博爱、生而平等。他的观点就是“生而平等”。在他之前没有人说过这话。
  那么,在你的家里,你和你的孩子之间是平等的吗?
  (图)这是在日内瓦大街上的卢梭纪念碑。他的左手拿着旧社会摧残儿童的雕像,已经被砸得裂开了。在他的右手拿着锁链,他教给儿童砸断锁链,解放儿童。
  在这本书里有一条主线:尊重天性,顺其自然。现在这八个字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后工业社会经历发达之后反思自己的社会问题、教育问题。大多数家长都赞同“尊重天性,顺其自然”这八个字。卢梭说过一句话“天性为师”。这句话很难理解。谁是小孩的老师?是他的爸爸妈妈吗?不是。是他的幼儿园和学校的老师吗?不是。是他自己的天性。他的天性是他的老师。我们做教育者的就是根据他的天性,给他提供最适合他成长的环境、条件。所以天性最初的冲动永远是正当的,是天性造人,而不是人来造人。这个观点我们大多数的教育者包括家长、学校老师思考得不够,现在我们还是认为“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我们一直这么认为:在我的教育之下,只要他努力就能够创造奇迹。大多数中国家长都是这样认为,我相信在座的也是这样认为。实际上,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顺其自然。要永远以本嫩作为教育的指引。幼儿时期应该实施消极性的教育,不强迫孩子学这学那。孩子上学以后要尽量激发孩子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爱好,防止孩子在品德上走向邪恶,防止孩子产生对事物的误解。我们父母的责任就是在孩子心灵周围筑起一道围墙,当然了你不能让他稍微一懂事给他看黄色的照片、黄色的录像,干那些对于我们来说违反社会道德的东西。
  我有一天看过一个广告,这是一个真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样子,穿着一个牛仔的上衣,从他身上搜出12根小枪,一把长枪,腰带上从这头到另一头换全是枪。美国人给孩子提供这样的条件可以找到这样的枪,当然在中国没有这样枪的自由,但是我们有很多其他令人担心的事情。
  卢梭说“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教育的归宿点。旧的教育仅以社会需要做模型,生硬地塑造儿童,使儿童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这是对儿童的不尊重。”我觉得这句话很对。在饭桌上父母考虑给孩子报个什么特长班的时候,孩子竟然在那儿低头吃饭。比如说父母讨论好了,让你学钢琴,你听到没有?孩子说知道了。
  教育方法上,卢梭反对娇生惯养,提倡吃苦耐劳,多锻炼;反对死记硬背,提倡接触实物,在做当中学;反对注入灌输,提倡启发诱导。爱弥尔这个孩子经常到江边去锻炼劳动,干这个活、干那个活,而且对他的教育非常严格,并不是说,顺其自然就不管了,当他有缺点的的时候,惩罚的相当严厉,但是不体罚。就是在他的身边筑起一道围墙。现在我们的父母一方面设计孩子的前程,另一方面又不在孩子身边筑起应该筑起的围墙,对孩子溺爱。
  卢梭说一过句话“儿童在12岁一钱不知文字写成的书是什么,也不要紧,读书求知是青年期理性觉醒时期的事。”这样的话,不用孩子在四五岁学《三字经》、《百家姓》。比如说话让你背一首唐诗宋词,肯定不是在幼儿园学的。假如说是在幼儿园学的,肯定是忘了以后大了又学的,理解了又记住了。或者说在中学的时候也不懂,到30多岁的时候又懂了这个诗词是什么意思。卢梭没有上过学校,全是自学。
  卢梭家庭出身贫穷,他爸爸是修钟表的,但是因为他爸爸有民族倾向,最后被逮捕。就摆脱他舅舅带着他学一些东西。等他长大了,他会学习了,他没上过学居然给人当家庭教师,给人家当仆人。后来他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机遇就是他遇见了华伦夫人(一个贵族的寡妇),他17岁到华伦夫人家里当仆人。华伦夫人当时27岁,卢梭19岁。这个时候,华伦家里有好多好多的书,但是她自己都没看过。卢梭当仆人没事干的时候就看这些书,他后来的成才跟在华伦夫人家当仆人的经历是不可分割的。他写出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跟他当华伦夫人家的仆人是密不可分的。为什么?因为他和华伦夫人有七八年的时间是情人关系。他们晚上在一个床上睡觉,白天华伦夫人出去各种各样晚会的时候,他在旁边伺候华伦夫人。他的第一部著作是37岁写成的,大器晚成。
  教育的结果。卢梭设想的爱弥尔是身心协调发展的新人。他有运动员的身手、有哲学家的头脑,身体健康、感觉灵敏、理性发达、良心畅旺,还具备劳动和谋生能力。他是自然人(自由人,不听别人的摆布),他有知、有能、有勇、有为,有能,能探险,能经商,能从政。
  我跟美国的同行(我跟他一起研究)研究妈妈跟孩子怎么说话。我们研究1岁-2岁的孩子,意外地发现了一个现象。我的同行是美国密西根大学的,我在中国研究中国的父母,他在美国研究美国的父母,拿到一块儿比较的时候发现,妈妈的身上有更多的特点。美国的妈妈经常跟她的孩子说:“Do
think?(你觉得怎么样?)”比如说孩子玩飞机时间太长了,妈妈会说,你觉得玩飞机时间这么长了,怎么样?是不是应该念会儿书了?中国的妈妈说:“别玩飞机了,过来看会儿书。”如果我们中国的妈妈跟孩子说:“你是不是觉得咱们现在该吃饭了?”她旁边的同事可能会说:“你别这么跟他费劲,直接叫他过来。”儒家思想“孺子不可教也”,认为小孩不懂事,天生就让人管。
  我在北京实验中学里,班干部开会,班干部演讲的时候都说一句话:“这学期,我管同学管得不太好。”还有一个班长训斥他们班的同学,翘着二郎腿,我看到以后就笑。班长是女生,被训的是男生。班长这么说:“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你长脑子了没有?你怎么就是记不住我的话?”班长已经从大人那里学会管人了,不尊重人,没把人家看得和他平等。这就是中国的现状。一直到现在,我觉得,虽然很多家长都是尊重孩子,他们都觉得应该尊重孩子,但是一回家,他跟他们说话的时候,就跟班长训练他们班男生一样差不多,我就问密西根大学的专家,为什么我们美国的父母和中国的父母不一样?他回答一句话“我相信,他们都相信卢梭说的是对的”,我没想到,他会这么回答。欧洲的卢梭在美国的父母心中已经深入人心了。为什么?我一查查出原因来,美国大学比如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大家一进大学就读一门名著,在哈佛叫“哈佛经典”。我们看看他们读什么?《独立宣言》、《圣经》,再就是《法规》、《君主论》(世界上印数最多的十大书之一)、蒙田的《随笔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洛克的《政府论》、《教育漫话》、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尔》三本书都在这儿。哈佛建校一百多年,这么多教授评出来最有价值的著作就是这些书。
  我们中国人学什么?学习这些东西吗?没有机会。我们上高中的时候最多是教育部推荐世界名著,大家注意都是文学名著,比如说莎士比亚的、巴尔扎克的文学名著,但是其他方面的名著我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
  尊重儿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近年来,行为遗传学的大量研究证明,遗传对人的智力和个性均有相当大的影响作用。在所有影响因素中,遗传所起的作用无论对智力还是对人格特征都占到了一半左右。这一点我们必须得转变观念。今天上午我就做了一次民意测量,我说你们认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环境、教育起的作用大还是遗传基因起的作用大,大多数人都举手说环境教育起的作用大;还有一些人举手说一样一半。我当问到遗传起的作用大不大,没有一个人举手。这说明中国的错误观念是占有相当的市场的。
  研究结果发现,人的一些生理特征的遗传力。遗传可以管身材高矮的81%,遗传可以管体重的78%。你怎么那么胖?吃多了吧?少吃点儿就能瘦。错!他爸他妈遗传给他的遗传基因让他吃的比别人少,身体也比别人胖,这是因为体重有78%是遗传来的。而且有些人到某一个年龄开始发胖。比如说澳大利亚的女人到一定的年龄也就是三十来岁开始发胖,特别是屁股变得特别大。俄罗斯年轻姑娘漂亮、苗条,但是一长到三十多岁就完了,这是她们整个民族的遗传基因。
  中国北方人和南方人不一样。我到上海读研究生的时候得出一个结论,在上海淮海路、南京路上走,前面一个女的,我没看到她的前面,看到了她的后面,也不知道她多大岁数。当她一回头才发现五十多岁了,但是她的身材非常好。这是江浙一带的遗传基因。再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受遗传性影响比较大,达到了62%、75%和65%。
  学习成绩跟遗传有多大关系?瑞典研究了1000对双生子的学习成绩,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来学习,最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学习历史有60%由遗传决定,学习阅读有30%由遗传决定,学习语文有52%由遗传来决定,学习数学有66%由遗传来决定。
  再就是人格。有的人特别喜欢跟人跳舞,凡是跳舞的场合绝不落下,特别愿意跟人打牌、聚众吃饭聊天,有的人宁肯一个人呆着,跳舞不去、打牌不去、旅游不去,吃饭行,但是吃完就走。这就是外向和内向。遗传占56%。再就是说这个人神经质,情绪大起大落,在家里跟爱人和孩子大发脾气,有的跟同事大发脾气。这是神经质。有的人一点有不神经质,特别稳定,别人骂他他还笑。这是神经质因子特别低,这个遗传基因占多少?占80%。你这个人思想很多都有问题,自己控制力太差了,动不动就流眼泪、发火,这是怎么回事?他忍不住,不是大脑能控制的了。还有就是小孩做作业,有的小孩动不动就抄错题,粗心大意,别人交给的事也忘,这是认真性,责任心差,做事不认真,这种竟然由遗传决定的72%。体验寻求就是喜新厌旧,就是老想找点儿新的体验。这种特点遗传占到38%。
  (图)三个孩子从小在孤儿院里长大,三四岁的时候测他们的智商,一个孩子100,一个孩子70多分,一个孩子60多分。把这三个孩子领养到特别富有的家里,父母也比较有文化。经过两年以后,第一个孩子智商变成150,第二个孩子智商变成100,第三个孩子智商从60多增加到70。大家看,这三个孩子在两年中的变化值,他们经历的过程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智商变化太不一样了。什么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也就是说他们天生的遗传基因决定了他们在后来两年相似的经历中却有着完全不相似的变化。
  刚才我讲了遗传有两种方式:一是限度的能力不一样,二是表现和发挥的时间表不一样。这一点,我也提请大家注意,对自己孩子观察的时候要了解他的这两个方面。
  怎么样算悦纳孩子?要了解孩子的遗传特点,孩子的天资是有差别的,但可以自我补偿,这方面的短处可以由另一方面的长处进行补偿。再就是这是最重要的,你永远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评说孩子的弱点,比如说当着他的面说他胆小、多动、笨。我为什么强调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国的大多数家长都是这样做。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议论孩子的缺点,其实父母是最不应该议论孩子的缺点。如果老师要说说这个孩子脑子忒慢还有情可缘,这是跟别的孩子比较。你家长说孩子慢有什么道理?你和你的爱人给了他50%的基因,他要是笨,源头来自谁呢?来自你自己。所以,你应该指着自己的鼻子说:“这孩子,我怎么给了他这样的基因?”这么说就对了。
  要根据孩子的天性,确定恰当的期望值,提出恰当的目标。前两天我们开国际会议,我跟一个加拿大的专家讨论一个问题。我说:“加拿大的父母认不认为他的孩子只要努力就能够达到父母提出的要求?”他说:“NO!NO!NO!孩子有自己的Nature,加拿大人都知道这一点。”Nature是天性。你问中国的父母孩子努力是不是就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大多数中国的父母会给一个肯定的回答。
  如果你两口子都上的济南大学,让孩子非要上清华大学。我只是举了例子,遗传基因起一定的作用,当然环境也起一定的作用。我只是矫枉过正一下,中国的家长观点大多数是这么看的。最重要的叫“匹配”,意思就是孩子的天生特点是什么样,你就对他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比如说孩子特别敏感,你就别大骂他了,给他使个眼神就行了。”如果有些孩子不大声跟他说话,他就记不住,这时候你就大声地吆喝两句没问题。这就是根据孩子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再讲最后的一条:归根结底把我们的教育观念归为“育才观”和“育人观”。育才观就是注重孩子的“成才”,注重知识、能力、特长的培养,对孩子的人格和社会化相对忽视。孩子最后当一个CEO,家长脸上有光。育人观就是注重孩子的“成人”,根据孩子的天性和兴趣、愿望,促进人格的和谐发展和健康心理的形成。只要快乐就行,至于将来干什么职业,就要看他了,他喜欢干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他高兴就行。
  中国有句话“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觉得这话说得好。还有“人比人,气死人”,如果你跟人横向比较的话,能把你气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对自己是一个宽慰,降低一下对自己的要求,只要生活快乐就行。看到那些有钱的人,住的房子、开的车,看他们骑马、打高尔夫,我不羡慕他们。有钱人有有钱人的烦恼,没钱人有没钱人的快乐,也可能我的快乐比他的快乐还多呢。实际上也是这样,越有钱越烦恼。所以,一定要注意孩子成人,这个人是自由的人、自然的人、快乐的人,发挥了他的潜力,对社会有用。
  先休息一会儿,进入下一个环节。
  【唐勇】从6月份我们就启动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活动,第二个环节就是在我们大活动的前提下,6月份由网民们参与的“关注孩子成长的许愿活动”。在座的网友已经获得我们这次的“愿望之星”奖。我们本来是打算到新华书店换现金购书卡,因为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层次不一样,最后变为购书基金,现金600元。
  感谢大家对我们网站一如既往的支持,感谢历山名郡业主的支持。从6月份到现在长达两周的时间经过万名网民投票选出历山名郡就是其中之一。下面有请陈教授为历山名郡的领导颁奖,谢谢。
“最适合儿童成长的社区”获奖楼盘-历山名郡
  我们跟陈教授长时间的沟通和安排,今天终于可以做客济南,与广大社区朋友以及历山名郡的业主们交流。今天天气比较热,安排在现场的座位不多。搜狐利用我们的有利平台进行网上视频直播,很多的业主在家里观看。
  下一期我们的公益巡讲可能会关注到老年人,历山名郡对这次少儿教育大讲堂做出了很大的支持。下面有请陈教授继续为我们讲。
  【陈会昌】做合格的父母。
  每一个人不是天生都会做合格的父母,而且是在做父母中学习做父母,就是“Parenting”。Parenting就是做父母,Parenting是英语中重要的术语,很多人去研究。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得出:好夫妻。
  1、多交往沟通。双方对夫妻关系有满意感,经常在一起参加双方喜欢的活动。比如说今天参加这样的活动,夫妇两个一块儿来了,这就说明符合这一个条件。两个人一块儿去听音乐会、一块儿去看球特别是一块儿看足球,一块儿看足球的妈妈特别不容易。因为足球场上的观众男的多,女的跟丈夫一块儿去看足球很不容易。在家里看世界杯的时候,妈妈偶尔地陪着爸爸看两场,不懂也跟着起哄起哄,这就是好夫妻,要多交往、沟通。
  2、要向对方表达爱。当然中国人比较内向,不用天天“I
you。”,要用行动表达爱,记住对方的生日,对方过生日的时候要有所表示。
  3、需要的时候要迎合配偶的需求。比如说对方烦恼时,要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给他/她帮助。
  4、建设性地讨论二人关系中的问题。夫妻谁不吵架?但是吵架后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动不动就动手,不回家到朋友家去住,这不是建设性。
  5、对对方的工作表现出兴趣。了解他/她工作的性质,交的什么朋友,他/她的家庭背景,他/她的个人爱好,欣赏他/她的那些能力和成就,提高他/她的价值感。
  作为夫妻,中国的好多妻子能够做到生活上照顾丈夫,但是一提到丈夫工作上成就的时候不说什么话。当朋友们在场的时候,她说一句赞扬丈夫工作上的话,丈夫说“她还是头一次说赞扬我这样的话。”在家里,他说什么话你往他话上说,别丈夫一说话你就让他少说他单位上的话。
  6、互相信任。共同分享心灵深处的感情,保持关系亲密。
  7、原谅对方下的过失,对他/她的过失也要表示理解。要谅解和宽容地对待对方的过失,哪怕这样做对你是不公平的,也不为了达到公平而报复对方。这一点是比较难做到的。大的过失包括什么过失?有的人就认为原则性的事不能原谅他,比如说他对我不忠诚,这样的话跟他离婚。有的人他对我不忠诚了,经过长时间的思想斗争后,想来想去还是宽容他吧。为什么?夫妻生活好多年了,因为这件事分开了,七年之痒,我在家里也穿得拉里邋遢的,也没有什么情调,离了婚孩子怎么办?离了婚就得我自己一个人过日子,这样也不好,干脆原谅他,宽容他。但是这种宽容必须是双方的。一方面表示宽容,另一方面必须表示深刻的道歉。我认为的方案是这样:和解而不是冲突目前。这是佛教里的观点。
  心理学的研究,世界上这么多年的历史一再地证明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途径就是两个字“妥协”。凡是出事的就是不妥协,北朝鲜不妥协,美国对北朝鲜也不妥协,所以一再地出事。现在党中央提出“妥协”,在国内我们要互相妥协,在国际上也互相妥协,当然该不妥协的时候就不妥协。比如说北朝鲜爆炸核武器,我们马上表态“坚决反对”,这就是不妥协。为什么?因为你一赞成北朝鲜炸了,其他人对中国就有意见了。
  夫妻关系的四个敌人:相互批评、相互轻视和蔑视、相互防御各自设小金库,再就是为难对方。
  好妈妈:
  作为一个好妈妈,按照美国、欧洲的标准(不是中国的标准):一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其独立性。外国的小孩从出生到抱回家的那天起,一个人睡一个房间。日本人对孩子也很惯着宠着,我去日本访问的时候,妈妈和孩子坐地铁,妈妈坐在椅子上,孩子站在中间,孩子才四五岁。车一晃荡,孩子摔倒了,妈妈说“起来”,孩子就起来。这是我亲眼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妈妈这样做。
  二是注意孩子的情绪发展,使孩子保持愉快、满足、无忧无虑的情绪状态。在我们国家,爸爸说孩子可能比较少,但是爸爸一说话可能比较听。为什么?因为爸爸不轻易地说,一说孩子就当回事。妈妈经常说,孩子就当耳旁风了。
  三是帮助孩子在社会性方面不断发展,给孩子提供玩具、学习条件和游戏伙伴,指导孩子的游戏和学习。
  四是促进孩子的心理发展,提供各种心理刺激,培养他们的阅读和计算能力。
  五是引导孩子理解事物,使他们在儿童水平上安排自己的生活,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六是爱孩子,跟孩子分享快乐,对孩子说的话感兴趣。
  七是镇定、愉快、有幽默感,经常面带笑容。
  好爸爸:
  一是把孩子看成和自己一样的独立的人,尊重孩子。
  二是努力地去理解孩子的同时也理解自己。
  三是教育子女的着重点放在孩子的成长和自己的发展上。
  四是注重孩子自己给自己提出的目标,而不是我给他提出什么目标,当然我们可以指导孩子。比如说孩子上初中的时候问他:“你长大想干什么?”孩子说:“我长大想当大师傅。”如果你认为当大师傅没有什么不好,可以首先接纳孩子的表述,同时跟他聊聊怎么样去当一个大师傅,跟他聊当一个优秀的大师傅不容易。如果你认为当一个大师傅不符合你的理想,你也要接纳他的思想,然后跟他讨论。如果孩子觉得你挺有道理,也许会改变看法。
  五是从孩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中获得满足。
  六是把做父母看作是一种由自己选择和承担的义务。就是说当初我生这个孩子是我的选择,既然生了就应该抚养、教育他,给他提供良好的条件和责任。
  以上是好爸爸的标准。
  一个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
  一是身体健康,身体发育正常,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是道德方面、社会方面,善于跟别人分享、合作、和睦相处。
  三是自己的心理健康,情绪适应良好,经常保持愉快和满足的状态。
  四是对父母充满爱和依恋,并且有情感的应答。
  五是渴望学习、主动学习、爱提问,爱表达自己的意见,能接受别人的帮助。
  六是在能力和生活态度方面不断地成长进步,逐渐地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
  在座的有小朋友,你们可以自己比比是不是符合好孩子的标准。
  在心理学界父母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权威型”的父母,“权威型”的父母是的父母,我希望你们都成为“权威型”的父母。什么是“权威型”的父母?以社会规则的代言人姿态,经常给孩子提出具体要求,在提要求时和孩子商量。与孩子有心理上的沟通;在学习上给予具体的帮助(不是说作业写完了没有?没有写完快写,这不叫具体帮助。要去看孩子的作业,检查孩子这一周错了多少题,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要跟孩子一起学习。特别是小学阶段,到中学阶段辅导不了了要找人。)关心孩子的社会性、情绪、智力全面发展,帮助孩子实现他自己的理想。
  “专制型”的父母,这种父母不好。“专制型”的父母是高控制、高压力的父母,对孩子提出很高的要求。提要求的时候不跟孩子商量,没商量——我说的话你就得听。为什么?因为我是你妈,不为别的。这就叫“专制型”的父母。跟孩子之间缺乏真正的心理上的沟通,在学习上不能给孩子具体的帮助,希望孩子考高分、上重点,考好大学。为孩子设计未来的蓝图。
  “放任型”的父母也不好。温州有我的实验学校,温州有很多家长是“放任型”的父母,他们自己做生意赚大钱,孩子要多少钱给多少钱,不给孩子提要求,忙于自己的工作,放任自由,听之任之,这种孩子在学校里通常是问题很多的。
  尊重孩子是当前在中国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在我“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发现了这么一个情况:当你问学生“什么是尊重”,对尊重的概念问学生的时候,他就说了:尊重就是支持独立占25%,对人有礼貌占35%左右,平等占8%左右,亲和占6%左右。如果你问什么是尊重父母的时候多了一块“顺从、听话”。尊重父母就是听父母的话。问孩子尊重的时候根本没说听父母的话。
  在中国,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都认为,一个人尊重另一个人要平等,要支持他独立,互相之间讲礼貌。但是说到尊重父母的时候,他们就加上了“听话”。
  我们调查的中学生和小学生中不被尊重的现状:因为受到平等的尊重导致人格与学校适应良好的人占到32%(1/3)。表面上被高度关注。实际上他认为自己没有受到尊重,因为没有受到尊重导致人格与适应能力差,因为没有受到尊重导致他的主动顺从和依赖性的学生占到2/3,未受到尊重导致人格两面性占到2/3。
  我们比照一个具体的例子。北京中关村二小的一个八岁小女孩,我们跟她访谈的时候她说的话。什么叫尊重?这个八岁的小女孩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想,不能强迫别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老师和父母是跟我们不一样的人。我们知识不平等,但是我们对待要平等,因为我是人,他们也是人,应该受一样的对待。这是一个八岁的小姑娘说的话,跟卢梭说的话差不多。
北京育才中学15岁的初三学生说的话。他说:家长和我一直保持很平等的关系,一般做什么决定他们都会先问一下我,如果我有不同意见,他们就会改变他们的想法,把我的想法和他们的想法融合一下,我的家长才做出行动。我觉得谈话的时候最能体现出是否平等,我家长和我谈话都是完全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他们不会把他们的意见强加给我,对我自己能管好的事情从来不去过问,因为他们觉得我能做好这些。对于我的隐私他们也不问太多,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享有的自由。这个学生是班干部,成绩优秀。这是教育成功的个案。
我们看不成功的个案。一个12岁的中学生受到了不平等和压制独立的不尊重的对待。他认为父母总认为要高我们一等,很多事都要强制听他们的,老师认为这样对我们是合理的,同学之间的不尊重也是时时刻刻存在的。
  另一个个案。石家庄某中学初一学生,14岁,学习成绩中等,从小受到父母的打骂。我问他:父母打你对不对?孩子是父母生的,当然可以打。那你和你妈的关系不就变成了主人和仆人的关系?母亲骂我,就是骂错了,也必须给予尊重,因为他是我母亲,不为什么,就是因为她是我母亲。
  访谈结束,天色已黑,路过教室的时候,他说:你看教室像什么?多像一个灵堂,每一个课桌里都放着一个骨灰盒。
  这个孩子在家里不被家长尊重,在学校里不被老师尊重。
  在中国现在学习成绩倒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让所有的孩子都快乐起来,让他们都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喜欢自己的学校,喜欢学习。每天高高兴兴地干他愿意干的事,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这是最重要的。
  少年期心理发展的三大任务。
  这跟今天来的对象不太一样。少年期的心理发展有三个大方面:
  1、要独立,先要和父母疏离。你们总认为孩子是孩子,当他们长大了,首先是他们上厕所的时候把爸爸或者妈妈推出去。原来一起上厕所、爸爸给他洗澡都可以,当他们不愿意的时候,这是疏离的信号。到了初一初二的时候,孩子穿什么衣服、唱什么歌、说什么话、背什么包、骑什么车、看什么书,对他影响的已经不是父母了,而是他的同伴。这一点,家长们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你一定要承认这一点。有的家长甘心情愿承认这一点,有的说孩子长大了,不听我们的了,我们到哪儿去他也不跟着了。但是有的家长不甘心,一位妈妈跟我说:“我从小搂着儿子睡觉,现在他上高中了,住校了,闷死我了。”这是恋子情结。我说你儿子长大以后得结婚娶媳妇儿。她说:“陈教授,你可别跟我说这些了,一想这些我就头疼。”这是典型的恋子情结,这当然是典型的。
  根据我们的研究,初二的女生跟妈妈吵架的最多,初三的男生跟爸爸吵架的最多。到了高中女生跟父母吵架的几率就降下来了,等到结婚生孩子以后明白了,一下子非常爱自己的父母。男孩子没有怀胎十月,男孩子有其他方面的长处,
  2、少年期要成功,必须勤奋、自信。当上二年级的时候,如果你的孩子一小时坐在那儿不动,这孩子勤奋。五年级能坐两小时不动,一直在那儿写作业,这可以说是勤奋。做到这点儿容易不容易?不容易,需要锻炼、需要培养。
  3、要成人,必须知道“我是谁”。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到一同学家,那同学家比自己家阔得多,书也齐全。回家以后他跟父母说:“今天我去同学谁谁家,同学家可阔了。”然后絮絮叨叨说,这时候说得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到初中又到了比他阔的同学家,回到家以后他不说话了,他会想:我父母怎么这么没有本事,我怎么生在这个家。在座的肯定都经历过,不知道“我是谁”。小学二年级不知道“我是谁”,糊里糊涂的;到了初中一二年级的时候,也不知道“我是谁”,但是他知道的不好,所以会产生糊涂的观念。“我是谁”这个观念到什么时候能完完全全地弄清楚?很晚很晚。三四十岁的人里也会有人没弄明白“我是谁”。
  我认识一个人,他四十多岁,一大学女老师。她买房子,订了一个房子是120平米,后来有一天她突然跟我说:“我给退了,我不买那房子了。”我说为什么?她说有一天我到小学的同学家,她家买的房子150平方米。小学时她小队长,我中队长,她买的什么什么小区(当然是好小区),我买的还是大学的安居房,将来我怎么去领她看我们家?我说你还不知道你是谁呢,你买房子是为了自己住的,你买房子不根据你的经济条件,你要面子给别人看。大学生里那种看着别人拿着1500块钱的手机,他自己是300块钱的手机,非要借钱或者给父母要钱买1550元的手机。这就是不知道自己是谁。
  人生有八个阶段,第一个阶段0-1岁,人人对不信任;第二个阶段2-3岁,要形成自主性;儿童期4-6岁,主动性对内疚;小学期7-12岁,勤奋对自卑;青少年期12-20岁,自知之明;成年早期,20-40岁,亲密,夫妻间的气密关系;40岁以后,繁衍感,教育别人,培养别人。不是生孩子,繁殖不是指的生孩子,我指的是教育帮助别人;老年期65岁以后,自我完善,对自己的一生有一个客观的总结,接纳自己的一生,这样他就会乐观地对待自己,发挥余热。
  青年期为什么会产生那种到了别人家里看到别人比自己家阔,回到家后对自己父母产生不满呢?马克·吐温说过一句话,这是他的亲身经历。当我7岁时,我感到我父亲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当我14岁的时候,我感到我父亲是天底下最不通情达理的人;当我21岁时,我忽然发现我父亲还是很聪明的。他父亲聪明不聪明一直在那儿摆着,但是他的认知有不同。这就是在7-21岁之间人格上发生的重大变化。
  3-6岁我就不说了。初中阶段什么叫“我是谁”?认识自我,过去曾经是什么样的人?我现在是什么样的人?我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一定是一个稳定的东西。比如说我过去从来没跟坏孩子在一块儿玩过,那是过去。我现在也不怎么跟坏孩子在一块儿,有一次一个原来学校的同学让我晚上跟他出去玩,我一看他领来那几个哥们儿都不怎么样,是坏孩子,我在他们当中心里可难受了,我觉得不跟他们在一块儿玩。后来他们再叫我去,我不去了。我将来也不会抽烟喝酒干坏事。这就叫自我意识清楚,“我是谁”明白,有稳定性。孩子有几个能达到过去、现在、将来有稳定的计划?很少。在中国大学生中有20%的人能做到这样。
  我小的时候对我父母特别好,因为我觉得父母生我、养我。到十四五岁到别人家,同学的父母不管怎么有能力,他们不是生我养我的人。我的父母再穷,但他们是生我养我的人。等到他们长大以后,仍然这样认为。这样的人在中国有多少?很少。我教的很多大学生往往不提自己的父母,我问他们家是哪儿的?他就开始脸红了。为什么?是贵州、四川山区里特别穷的地方,一提他们的父母就开始转话题,这些人都是自我意识不明确。将来总有一天,他对什么人都没有保留:我小生活生在很穷困的家庭,家里多么多么穷。跟谁都不忌讳地说这些话,就自我意识清楚了。你们三十多岁、四十岁了,自我意识清楚吗?“我是谁”清楚吗?这个问题很复杂。
  到了小学高年级、初中,时间观念必须强。这是“我是谁”当中的第一个。我是中学生,能不能到网吧三个小时?不能。我是中学生,明天7点钟要上学,今天我12点睡觉行不行?不行,明天困,没法上课了。这是时间观念。
  二是自我肯定。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身上那些优点,同时也承认自己身上那些缺点,而不是怀疑自己。
  三是角色扮演成功。角色扮演成功就是在家里做一个好儿子、好女儿,在班上做一个好学生,在篮球队里当一个好队员。
  四是成就感和挫折感,就是当面对困难的时候头脑很清楚。
  五是性别认同感。每个人都会经历性别认同感混乱的时候,我就碰见过这样的。比如头发染点儿色,抱着个破吉他天天弹,还有就是给班上第一漂亮的、第二漂亮的、第三漂亮的连着写信,最后都失败了。还有就是他很优秀,班上的女生都给他暗送秋波。十年后同学聚会,给他暗送秋波的学生就说了:那时候我给你写信你为什么不理我?他说:“我们家能跟你们家比吗?你们家干部,我们家农村乡下的,我哪敢抬头?”后来那男生又说了:“现在咱们都结婚了,我要知道有今天的话,我就能接受你了。”这也是一种性别认同感混乱,他把自己的家庭背景看得比较重要,太自卑了。
  六是权威感的混乱。有的人见到权威感唯唯诺诺,看到头唯唯诺诺,有的人看到头就暗地、明地里反对。
  七是在政治思想方面的自我认同感。比如说在国外信什么宗教,在国内应不应该加入共青团,应不应该入党,应该有什么样的信仰和信念。这对于青年来说也是有这个问题。
  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学生还是学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努力的结果?这个已经有大案要案,一半一半。
  孩子学习好不好是家庭学校教育的结果,还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回答?我认为是孩子自己努力为主,家长帮助、教师教育为辅。不然的话,就不会出现我刚才举的两个例子(我自己学俄语的例子和江苏特级物理教师的例子)。如果说学校和家庭最重要,就不会出现我们这两件事。对于其他的学生,一般来说也是成立的。有的时候对于某些个案,在某种情况之下的一段时间可能家长和学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归根结底,更重要的还是孩子自己的努力。
  家庭教育更重要,还是学校教育更重要(这是把遗传因素排除出去)?你们怎么回答?可能有的人认为家庭教育更重要有人认为学校教育更重要,我认为在学习成绩这个问题上,学校教育更重要。在学习成绩这个问题上,老师有时候起着很大的作用。在我们每个人一生的经历中都会记住几个(不多的,一个、两个、三个)老师对你产生很大的影响。
  怎么样发挥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孩子的兴趣。爱因斯坦在晚年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儿童都具有天富的好奇心”、“对事物的内在兴趣和追求真理的愿望”、“在学校里和在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比如说孩子喜欢玩,因为玩给他带来了乐趣,所以有的孩子玩得特别好,玩好了他就特别快乐。在学校里能给他带来快乐的应该是学习。
  我们看一段我的研究。什么叫做“内在兴趣?”上午我曾经放过一段录像,是关于“听话”。
  这一段是讲第二颗种子兴趣。(视频)这里面的主人公吴某某,现在他长到四岁了,我们把他不认识的三个孩子叫到一起,不是以他为主,而是四个孩子平等,我们观察他们的集体活动。其中有五分钟是现在,叫特殊玩具。这个玩具很有意思是宇宙飞船,1997年在中国市场上买不到,当时我们从加拿大买的。姓吴的对这个玩具很感兴趣,你们看他听讲的行为、动作都跟其他三个孩子不太一样。我们有指标,待会把这个玩具放在桌子上,看谁先抢,抢到以后我们记他们玩的时间,再看他们长大以后什么样。这个时候吴某某开始抢了,这个玩具会发光,会发出航天的命令。然后开始发出命令:我出去,你们就可以抢了。姓吴的开始抢,其他的一个跳舞,一个离得远远的,一个小孩不说话,但是他兴趣挺大的。现在这三个人要跟姓吴的小孩做斗争,姓吴的就跟他们斗。另一个小孩跟姓吴的抢,喜欢跳舞的继续跳舞,一个孩子抢不过来就想算了吧,就出去吧,然后就出去了。另一个孩子没抢过姓吴的,但是一直看着他。出去的两个要出去又被轰出去了,他们抱怨说:“他不给我们玩。”跳舞的就看书去了。这个抢不过的孩子抢不过就看两眼,看两眼再抢,最后抢不过就算了。这个姓吴的一直在玩,不是和他们抢,而且处于自己的兴趣。这个跳舞的孩子对这个玩具没有兴趣,从一开始就跳舞。
  从五分钟的开始就一直霸占着这个玩具,没有给其他的孩子玩。这说明什么?第一,说明他的内在兴趣太强了。第二,说明他的自我控制力太差了,他不跟其他的孩子一起玩,不能给其他的孩子分享。
  如果三年以后还出这么一种场面,他是不是又先抢到了?是不是又霸占了自己玩五分钟。现在我们接着往后看。
  (视频)三年以后(刚刚是1997年,现在是2000年)。现在他长大了七岁多。这次我们叫了另外三个孩子,他还是不认识。穿绿色T恤和白裤子的是吴某某,实验员拿出了一个航天飞机和摇控器,只有一个摇控器。先给他们讲摇控器的使用方法,他们都在看。后来让他们退后站成一排,说“我一走你们就可以玩了。”大家注意,吴某人又开始抢了,他身上的遗传基因使他探索新东西的行为保持稳定。再看看他身上受教育的行为有没有受到影响。他4岁时霸占着谁也不给。
  另一个孩子一直靠在他的身边,意思是说:你玩一会儿就给我玩了。过了五秒钟,这个吴某某就把玩具给了人家。三年的幼儿园没白上,如果他一直霸占着,可能别人不和他玩了。三年的幼儿园老师一直教育要分享,要和别人一起玩。
  穿黑裤子的孩子躺下做伸展运动,这个孩子从小最胆小。他耐住自己的性子,意思是说:让你们三人先玩吧反正你们玩完得让我玩。他眼睛死盯着航天飞机,他看谁第一玩、谁第二玩、谁第三玩。这样的孩子就是想给领导打电话但是不敢打,怕影响领导休息——现在的意思就是说我给他们要,他们不给我多难看。现在时间差不多了,他三人都玩完了,他开始过来要了,别人给了他了。
  孩子真是太不一样了,你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像吴某,不愿意像“黑裤子”。但是万一你的孩子像“黑裤子”怎么办?他就是胆小,别人一抢走他的玩具他就哭,别人和他打架他就哭,告老师去。没关系,这样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学校看成是不爱闹事的,老师对这种孩子表示赞同。第二点是最重要的,这种孩子跟主动性特别强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受影响。所以大家别害怕,接纳自己的孩子。
  上午我提到了三条补充韩愈的“师道,传道授业解惑”是“激趣、启思、导疑”,做父母的一定要做到这三点。激趣:关注、保护、激发孩子的兴趣;启思:启发孩子独立思考;导疑:引导孩子对周围世界产生的疑问。韩愈的都是以老师作为中心——我讲你听。现在我讲的是以孩子为中心,我激发你,你去感兴趣;我引导你,你去提问题,提出问题我能不能回答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提问题。
  最重要的是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什么办法能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就是让他参与、让他实际动手干事。比如说,让孩子管家里的账,让他出去买东西逛超市,真让他一个人去,真让他一个人管账。鼓励孩子发博文、发帖子。鼓励孩子集古币、集邮、集植物标本,这跟他学的生物学、历史有关系。集邮是广泛的什么都有。动手制作机械电子产品航模,这跟他学数理化有关系。带孩子参观水电站、大型基地制造厂,关心世界上型的武器研发,订阅像潜水艇、飞机等这样的杂志。
  我上中学的时候,我好多同学订关于军舰等方面的杂志,订这些杂志的往往是数理化学的比较好的,他钻研看别的书。
  扩大孩子兴趣面的方法:
  1、给孩子提供参与各种活动、经历各种事件的机会。
  2、给孩子介绍古今中外名人学者的事迹。
  3、父母以身作则,提供榜样,对家长的要求比较高,家长的爱好比较广泛。
  4、支持孩子对科学和探索创造的兴趣。
  5、带孩子旅游,“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使孩子学习有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地学习,让他感觉到学习给他带来快乐,学习是有意义的。由于学习成绩好受到赞许、或为了争取某种奖励,都可能使人主动地去学习。像这种我们不是十分鼓励,但毕竟是一种办法。
  使孩子感受成功。一个微小的成功可能推动人争取更大的成功,一个微小的挫折可能会减弱人的行为强度,屡战屡败是最可怕的。做家长的应该每天说一句关心孩子的话,每周至少表扬孩子一次。
  我在成都给八百多个家长开会,在给家长开会之前我先给学生开会。我问学生:“你们的家长认为你表现非常好,对你的行为非常满意,经常表扬你,举手。”一千多个学生有几个举手的。我说:“你的家长认为你做得不好,天天回去都你说不怎么样,批评你,对你恨铁不成钢的,请举手。”“哗”全举手。这说明家长对孩子恨铁不成钢的占大多数。
  后来,跟家长开会的时候我把昨天的情况一说,我说你们对孩子表扬得太少了,对孩子批评太多。你们能不能做到每周表扬孩子一次?这个意思不是说一周表扬孩子一次批评孩子十次,不是这个意思。表扬孩子至少一次,批评孩子尽量少,比如说一周批评孩子一次,表扬孩子一次。每天说一句赞扬他的话,你可以说对他不满意的话,但必须得说赞扬他的话。这个你们能不能做到?我觉得家长做不到。你们想想自己能不能做到?有的家长说:那还不容易,我天天表扬我孩子,孩子就是不怎么样。那是你表扬方法不得当,没有值得表扬的你也表扬,得有值得表扬的地方才行。你别拿他和别人比,你别说“你瞧楼上谁家的孩子比你强等等”,别纵向比较。
  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系统都是连续的,因此学习必须是连续如果中断,会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困难。我每次教育我的孩子,每次期中和期末考试都花两三天的时间给他补课,问他基本的概念,发现他有漏洞。这个漏洞肯定不是老师的责任,老师肯定讲了,而是他漏掉了。我一辅导两天、三天成绩就好,班上前几名。有一次我出差了,他妈妈把这事给忘了,考试成绩就下来了,特别明显。最后我说:这事儿必须得干。美国研究数学学的好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因为小的时候吃父母的偏饭,到了初中以后就不用管了,初中以后他自己有了学习能力,但是小学一二三四年级的时候不行。我的孩子到了初中以后就根本不管他了,他坐在那儿学习三个小时不起来。他在北京101中,是北京的中学之一,初中毕业的时候考前三名,这个成绩可以保送北京四中,今年他博士毕业,留在北师大当老师。这是我自己教育的经历。我觉得这是我对他教育的结果,采取卢梭的那种方式,又顺其自然,又给他设立一个围墙,同时又给他具体的辅导,全面地进行教育。他上小学第二天我就不送他,我说我小时候是这样,你现在也得这样。
  树立正确的知识价值观。孩子必须得回答这几个问题:
  1、知识有用吗?
  2、人有了知识会怎么样?
  3、人没有知识会怎么样?
  4、人为什么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最后要建立理想的亲子关系模式。家长要跟孩子形成一种由价值观、情感和态度构成的关系,使孩子懂得:我的什么行为是家长期望看到的;我的什么行为是父母不期望看到的;我的所作所为是与家长的喜怒哀乐息息相关;爸爸妈妈快乐,我也快乐。这就是一个理想的亲子关系模式。
  我举一个例子,还是我儿子。我儿子初二的时候由太原转到北京,我是北京人在山西插队、读了研究生。在太原工作了10年,后来我调到北师大,同时他调到北京,那时候他上初二。他在太原上重点中学,他转到北京应该转重点中学,我是北京101中学毕业的,我太太也是101中学毕业的。我找到我认识的101中学的老师,他说:名额都满了,交钱。我说:校友也交钱?他说:校友也交钱。当时是交2000块钱,我不是交不起2000块钱。但是我试探着问儿子:“2000块钱是大钱,咱是交钱上101中还是上清华园中学?咱们一分钱都不交,你自己考101中呢?到高中还有一年,你考101中。”后来我儿子不说话,他想了半天以后说:“爸,你让我想想吧,初二时,就自己想想。”第二天他跟我说了,他说:“爸,我想了半天,您还是给我交钱吧。”他当时没有说给我交钱去,他想了一天后才说,这说明他做了思想斗争的,到底是上101中,还是上清华园。后来上了101中,他一去,第一个学期下来之后就当了班长。学习在101中一下子就上去了,他天天把2000块钱的单据放在桌子的玻璃板底,看着这张单据。到初三,他不考三名吗?考试完了成绩一出来他打电话,拿起电话他哭着跟我说:“爸,我考全校第三名。”
12500元/㎡
18500元/㎡
15800元/㎡
32500元/㎡
平均价格 : 12500元/㎡
位置 : 花园东路与凤凰路交汇处
热线 : 400-099-0099 转 19258
12500元/㎡
平均价格 : 32500元/㎡
位置 : 山师北街8号(山师附中东侧)
热线 : 400-099-0099 转 19053
32500元/㎡
最低价格 : 18000元/㎡
位置 : 工业北路与开源路交汇处东南
热线 : 400-099-0099 转 19073
18000元/㎡
最低价格 : 18500元/㎡
位置 : 旅游路延长线北金鸡岭热源厂东
热线 : 400-099-0099 转 60072
18500元/㎡
平均价格 : 14000元/㎡
位置 : 经十路与韩仓河西路交界口路北
热线 : 400-099-0099 转 63032
14000元/㎡
平均价格 : 14500元/㎡
位置 : 花园路与洪楼南路交汇处西南
热线 : 400-099-0099 转 12167
14500元/㎡
平均价格 : 15800元/㎡
位置 : 凤凰路与旅游北路交汇处东行约300米
热线 : 400-099-0099 转 61950
15800元/㎡
平均价格 : 8700元/㎡
位置 : 明水双山西路2399号
热线 : 400-099-0099 转 19095
平均价格 : 14000元/㎡
位置 : 经十东路与临港南路交汇处北行200米路东
热线 : 400-099-0099 转 19161
14000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京ICP证030367号}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