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手机上作个大学生小额贷款哪里最可靠广告,怎么能发在手上,

济南12名大学生做兼职被骗 替他人买手机自己还贷款
嫌疑人和学生签订的协议书。(视频截图)
大学生贷款还款指引。(视频截图)
嫌疑人被抓。(视频截图)
  3月12日讯 近日,济南市历下区公安分局破获了一起诈骗案件,嫌疑人招聘大学生,利用大学生零首付分期付款购买手机和电脑产品,承诺支付大学生一定费用。12名大学生签订了协议,结果上当受骗。
  济南的大学生小王告诉记者,他本来想做兼职赚点钱,结果钱没赚到,反而欠了银行的钱,&1月7号(买手机),2月7号收到的(催款短信)。&
  小王说,他经过同学介绍,找到了一份工作,不用干活,只需要替人担保购买一部苹果6的手机就能拿到一笔钱。当时那个招聘小王的人承诺每个月由他来替小王还钱,直到接到银行催款的短信,小王才知道上了当,马上报了警。
  很快,民警就抓获了犯罪嫌疑人郭某。据了解,郭某今年27岁,是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人,在济南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郭某利用在校大学生通过零首付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到苹果6手机,然后再将手机转手卖掉。为了让学生相信,郭某还帮几个大学生还了一个月的贷款,但是从那以后,就没有再偿还过大学生们的贷款了。由于分期付款都是大学生用自己的信息办理的,还钱的责任就落到了受骗的大学生身上。
  据了解,从1月初至今,郭某一共欺骗了12名在校的大学生,买了11部苹果6手机,还有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大学生小王告诉记者,现在剩下的贷款得自己来偿还,每个月701元钱。据民警介绍,目前银行追款的话,还是需要学生先还钱,下一步的法律责任问题,警方通过法院判罚再认定。
延伸阅读: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4,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2,诚邀合作伙伴。
[责任编辑:黄鹏伟、穆楠]
手机安装浏览更多山东资讯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长沙一高校学生陷“贷款购手机”骗局,40多人欠下37万元(组图)_网易新闻
长沙一高校学生陷“贷款购手机”骗局,40多人欠下37万元(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现在,很多网络贷款平台都推出了专门针对大学生购买苹果手机的贷款,让大学生可以0首付贷款购买苹果手机。然而,这种网络贷款现在竟然成了骗子行骗的工具。一些无良的骗子疑似和手机店联手行骗,以每次给几百上千元的好处费为诱饵,诱骗在校大学生贷款购买苹果手机,但手机却没有真正交给大学生本人,留给他们的只有债务。
  湖南经视《经视大调查》栏目10月12日报道,长沙某大学一所学校,受骗贷款购手机的学生就高达四十多人。每人分别被人诱骗贷款购买了一到三台不等的苹果手机,总共买了66台,每台的市场价都在六千多元。办完贷款购机手续后,手机没拿到,却背负了一身的欠款,总欠款额度已经达到了37万。
  还款日期到了,还款人失踪
  大学生小唐是该校第一个参与贷款买手机的。小唐说,其实他们的本意根本就不是买手机。当时,另外一所学校一名叫小吴的女生找到他,声称某个网络贷款平台推出了贷款购买苹果手机的业务,到处拉人来办虚假的手机贷款。为了完成业务量需要“刷单”,到处拉人来办虚假的手机贷款,刷一单可以得到1000元的好处费,而手机不会交给同学,贷款也不需要同学来偿还,大家可以纯赚好处费。在对方的鼓动下,小唐不但自己办理了贷款,还带领大量同学一起参与。
  这些同学都被带到了长沙赛格数码城和国储电脑城里的指定手机店里,进行身份信息登记。
  目前,这所学校已经有40多名同学参与刷单,每次赚了三百到一千元不等的所谓好处费。刚开始几个月,还会有专人来偿还贷款,但最近,这些大学生却发现事情不妙。
  一些同学发现,除了自己学校的四十多名同学,其他大学也有大量学生落入贷款陷阱,人数估计达到上百人。
  眼看着还款日期到了,同学们纷纷接到了催促还款的信息,但当初承诺还款的人却早已不知去向。
  办理贷款的就是手机店老板
  记者辗转找到了给小唐介绍业务的小吴。  面对这些受骗的同学,小吴显得很不耐烦,只是一再声称自己也不知情,不知道自己上线的真正地址,现在电话也打不通。经过了多次约谈,小吴终于答应出面,帮助同学们寻找还贷经理的下落。
  随后,小吴让这些受骗的同学去找手机店的老板。记者陪同大学生来到赛格数码广场二楼的这家手机专柜,这时,受骗的同学小唐发现,这个手机店的负责人,其实就是当初给他们办理分期贷款的人。
  据同学们反映,这些同学被带到这家手机店贷款购买手机后边,又稀里糊涂把手机交给了手机店的负责人,最终自己只留下一大笔贷款。
  分期贷款平台曾接到不少举报
  除了分期乐,人人分期、瑞银等十几家手机分期贷款平台都出现了类似骗局,这些骗局绝大部分都发生在长沙赛格数码广场的一家手机柜台,同时记者注意到,国储电脑城的一家手机柜台也牵涉其中。那么,那些网上放贷的贷款平台又是否知情呢?
  记者首先来到了办理贷款购手机业务的分期乐长沙分公司,工作人员声称,他们曾接到不少大学生的投诉举报。
  一些学生家长认为,作为贷款平台,理应对贷款者进行把关,并做出风险提示,现在贷款平台上骗子横行,平台甚至沦落为了行骗工具,这些贷款平台本身究竟有没有进行把关,实在让人质疑!
  受骗大学生已经向长沙警方报案。
  律师表示,这些受骗大学生为了几百元好处费,竟然轻易交出个人资料,拿给陌生人去贷款,其风险意识之弱,实在让人吃惊。(来源:教育家)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借贷小广告无孔不入 “校园贷”侵袭大学校园
“无需担保、无需抵押、当日放款……”在一些大学校园里,类似的信息充斥在微信朋友圈、QQ群和校园论坛里。
借贷公司通过发小广告的方式,向在校大学生提供贷款。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甚至两三万元。借贷公司将“不再开口跟别人借钱,保全了面子,得到了钱”,向大学生抛下诱饵。
2009年银监会下发通知,分年龄段叫停银行向学生发放信用卡的业务。此后,传统银行信用卡部门很难进入大学生金融借贷市场。但随着近几年网贷平台的异军突起,大学生的借贷需求有了新的出口。
校园贷的现状如何?大学生借来的钱去向何处?密集侵袭大学校园的校园贷,也在一些不良贷款平台的高利贷中凸显隐忧。
借贷小广告无孔不入
北京东部的一所大学校园中,借贷小广告已屡见不鲜。“手续简单,流程快”、“利息低、无抵押”等信息常常出现在手机短信以及QQ群中。
“专为学生解决资金问题!分期付,分期还,期限长。”类似的借贷信息充斥在王晓(化名)的手机与电脑中,“很多都是说拿着学生证、身份证,不用抵押,马上就能打款。”
北京晚报记者联系多家互联网借贷平台,看到很多公司在醒目位置打出“无需任何手续”等字样。多家平台销售人员称,只需要将学生证、身份证、学信网拍照上传,并提供出借款人和父母的联系电话,无需本人到场,只需用手机操作,就可以贷款几千甚至几万元。
一家借贷公司称,该公司只针对在读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开放学生贷款产品。需要借款的学生只需要进入网站,填写一下自己的个人信息,提交贷款申请即可。
王晓曾通过一家借贷公司向借贷平台借了3000元。“因为想买个手机,家里给的钱都花完了,没钱了又不太好意思跟家里说。”王晓便想到了常常出现的借贷信息,打算先填补上窟窿再说。
王晓在网络中填写了学籍认证、父母等信息后,第二天便通过了审核,所借钱款打入了支付宝账户中。“跟别人借钱总是说不出口,也不敢跟父母说。”王晓说,多数同学利用互联网借贷平台分期付款或是贷款的目的大多是购买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一名借贷平台销售人员表示,互联网借贷平台瞄准大学生市场,因为部分学生比较爱慕虚荣,热衷于一些新款电子产品。“新款的苹果手机、平板电脑等都是他们追求的。而旅游、教育培训、学驾照也是大学生贷款的一个去向。”
步入分期贷款死循环
今年年初发布的《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6》中称,2017年中国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将迎来高速发展期。其中,超过67%的大学生认可并接受分期消费,33%不认可分期消费的大学生中仍有78%的人进行过分期消费。
王晓的同学小马在借贷平台分期付款买了一部苹果手机,目前已经还款15期,共还款金额已近7000元,但仍有近3000多元未能偿还。“就是在买的时候没有算利息,也不太懂,听着贷款销售说的不多,但是一共算下来就非常高了。”
小马加入了一个大学生借贷QQ群,每天都有借贷信息不断从群里发出,小马也开始萌发了借钱的想法。“这样贷款来的钱,感觉上幸福来得有点突然,一下子可以去买自己想买的东西。”但是每期还款的时候,却让小马有些难受。“一些同学都有因为还不上了,因为逾期而被贷款平台通知父母或者学校的经历。”小马说,在借贷平台的QQ群里,许多同学都是禁不住诱惑而进入了分期贷款的死循环中,用信用卡的钱去还借贷平台的分期贷款这种方式很常见。“生怕出现了逾期,各种催款的电话就来了,特别烦。”
中国矿业大学的小吴,每月父母给她的生活费为2000元。“应该还可以,不买太贵东西的话够花。”
不久前,喜欢摄影的小吴看中了一款单反相机,小吴开始通过借贷平台购买相机。“每个月都攒下一些钱,我想自己慢慢攒钱还,不想伸手找父母要。”小吴说,在向借贷平台借款后,因为还有信用卡,便过起了拆东墙补西墙的生活,陷入了“还钱、透支、又还钱”的循环中。“有的同学为了还贷款,又向别的贷款平台贷款,这样的做法风险就比较大。”
一些校园贷沦为高利贷
2009年银监会下发通知,分年龄段叫停银行向学生发放信用卡的业务,不准银行对大学生发放透支额在1000元以上的信用卡,以此为防止大学生在求学期间背上沉重债务。此后,传统银行信用卡部门很难进入大学生金融借贷市场。
而就在大学生信用卡退出校园后,互联网金融开始抢占这块“蛋糕”。在许多高校中,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信用贷款的广告铺天盖地地出现。
北京晚报记者以学生身份,与一名贷款销售经理取得联系,对方称可以提供的贷款额度是1000元至30000元,分期为12期,可以延长至18期。利息需要看借款人为本科还是专科,同时需要看是什么类型的大学。每月利息在4至8个点。如果逾期,每天要收取还款金额的0.5%作为滞纳金。销售经理表示,在北京的很多大学中,都有该公司的业务。
多家借贷平台都声称公司设在北京或在北京有分公司,但是均无法提供办公地点。“我们在北京已经做了一年多了,成功贷出了很多业务。” 一名互联网公司贷款平台销售经理说,该公司向大学生借贷的金额不超过5000元,时间为半年至一年。还款按照每月的本金分期与利息加在一起,利息按贷款额度和时间不同也有区别。“大学生的信用还比较好,还款也比较及时。不还款的情况出现得比较少。”
记者以购买一部苹果手机需要分期贷款,向5家互联网贷款平台进行询问,还款期为12期,其中年利率最高的一家贷款平台利率达到了26%,最低的利率也在14%。
一家贷款平台销售经理表示,在高校中,有学生兼职作为业务拓展人与催债者的角色。负责发放广告,向办理贷款的大学生解答问题;在出现未还款情况下,还要进行催债的工作。也有一些贷款平台的利息被称为服务费,许多大学生并不知道,实际上这种校园贷便是成本非常高的贷款,年息会达到30%。
不良借贷平台“挖坑”
在大学生信用贷款繁华背后,风险与隐忧也在凸显。
北京京禧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洋认为,在互联网金融进入校园后,一些不良互联网金融借贷平台也给大学生挖了一些坑。一些互联网金融借贷平台隐瞒或模糊实际资费标准及逾期滞纳金、违约金等条款。贷款门槛低,同时声称低息的贷款,但是在计算方式上却暗藏玄机,导致不少校园贷的年息高达20%以上。“绝大多数依靠父母支持的大学生,一旦出现了还款问题,催收还款的时候,一些手段会让大学生压力非常大,最终导致压力过大出现消失甚至自杀的情况。”
一名互联网贷款平台工作人员称,大学生数量庞大,每年都会有新生加入。目前的大学生消费观中对于一些品牌商品,尤其是电子产品有攀比的心理。“贷款的数额不高,又是大学生,都跑不了,就算学生没有还款能力了,还能找到家长,从放款的安全性上来说是很高的。”
刘洋表示,对于互联网借贷平台业务,应严格资格审核,清除不良平台。同时,应明确出借贷平台利率、逾期后果等信息。对于向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大学生实施较为大额的借贷,借贷平台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避免高利贷、诱导贷款以及提高授信额度而导致学生陷入“连环贷”陷阱。相关部门对校园消费金融态度不明确,在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类似金融机构打着金融创新等名号的校园贷甚至高利贷变得毫无阻碍。“作为成年人,大学生也应该量力消费。不要因为攀比等心态,而导致出现了超前透支消费,最终成为一些不良借贷平台的猎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大学生轻信小额贷款广告 为7000元欠下8万元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 周丹 黄士峰)轻信小额贷款广告,谁知这是噩梦的开始。直至昨日,大学生小邹的家长才知道,孩子欠了8万多元。
昨日,来自荆州的邹先生介绍,他儿子在武汉一高校读大学,目前在家过暑假。前不久,荆先生接到个陌生来电,称小邹欠了其1万多元,他和儿子核实后,转账还清了这笔债。
没过几天,邹先生又连续接到催款电话。细问下儿子才说,他找十几家小额贷款公司借了钱,加上利息、逾期滞纳金等,共欠了8万多元。一怒之下,邹先生动手打了儿子,儿子随即离开家,已有5天没音讯了。
楚天都市报记者联系上小邹,他说自己找了家数码店打工赚钱。他讲述了欠钱经过。
去年9月,小邹到武汉读大学,想课余做点修手机的小生意,但没本金。在寝室楼道上,他看到了一个小额贷款广告,于是来到广埠屯,提供了身份证和学生证,签了一份分期付款5256元买手机的协议。但他并没拿到手机,业务员仅转给他3000元。
第一次贷款后,不断有其他公司打电话来。小邹禁不住诱惑,又贷了5000多元,用于进手机壳等,拿到手的有4000元。可是,找他修手机的都是同学,不好意思收钱,而进的手机壳等又卖不出去。
为了还债,小邹继续贷款,有的是分期,有的相当于高利贷,滚到了8万多元。而他拿到手的钱,只有前两次的7000元,后面贷的款都去填窟窿了。如今,他很后悔。
记者联系上其中两家借款公司,他们证实了小邹借款的事实,并称小邹已多次逾期未还款。
听记者转述后,邹先生说,儿子借款时填了他和妻子的电话,但当时并无人来核实。他以务农为生,妻子打零工,这笔钱是个巨大的开支。马上新生又要进校了,他想请本报提醒广大学生,切勿轻易借款,也希望学校及时清除这类小广告。
(作者:周丹 黄士峰&&编辑:周婵)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大学校园充斥贷款广告 “校园贷”为变相“高利贷”
来源:作者:陈力
原标题:大学校园充斥贷款广告 调查发现:"校园贷"为变相"高利贷"
  大学校园充斥贷款广告
  3月27日,记者来到菏泽学院,在路面上、公告栏、雕塑上均发现了“校园贷”广告的身影。既有直接提供“大学生贷款”的小广告,也有打着各类分期消费名义的网络信贷广告,内容可谓五花八门。
  “消费贷、助学贷、平安易贷”,在一个提供“大学生贷款”的小广告上,对方宣称“无任何前期费用,仅凭身份证、学生证最快当天拿钱”,并留有微信和电话。“你们是不是给大学生提供贷款?能提供多少金额?利息是多少?”记者以学生身份拨了过去。一男子在电话中称,他们就是为大学生提供贷款服务的平台,并且不需要任何抵押,只需要身份证明就可以了,贷款金额和利息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大一和大三的额度就不一样,利息也不同。
  随后,对方通过微信给记者发过来一张顾客申请表,需要填大概30多项,比如申请金额、学校名称、学历层次、所在年级、每月生活费和支出情况、学信网账号和密码、父母联系电话、单位和住址,是否在其他平台贷款等,同时还需要提供最近4个月的通话详单。这名男子特别提醒,要注明什么时候给谁打电话方便,这样会方便和加速审核,尽快拿到贷款。
  网贷平台“抢滩”校园
  与贷款小广告不同,校园内各类分期购物平台、P2P以及电商三种类型平台成为“校园贷”的主要提供者,而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不少大学生也都有使用校园贷进行分期消费的经历,各类分期消费贷款在校园的潜力不可小觑。
  在 “春季大学生分期购物节”,正品行货iphone6S原价5288元,现价4188元;“新人特权”3000元取现金免息,秒到账,再免费送20元话费”等诱人的广告比比皆是。
  牡丹晚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这些广告背后,是一大批类似于爱学贷、分期乐、趣分期这类平台的身影。这类平台主要以大学生客户群为主,通过为大学生提供分期消费贷款或小额现金贷款。2009年银监会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学生发放信用卡。各大商业银行停止针对大学生发放信用卡,这给了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成长土壤。
  那么,校园贷的盈利模式是怎样的呢?业内人士透露,主要的利润来源有两块,一块是贷款给学生的利息、服务费、手续费等收入;另一块来自供应端的商品价格差价,“这些平台一般采购量比较大,可以从供应商那里拿到比市面上优惠的价格”。
  宣称月息0.99%,实际年利率超过20%
  “校园贷”产品经常打出“利率低至0.99%每月”甚至“零首付、零利息”这样的噱头,但实际的贷款资金成本并不低。理财规划师张鹏告诉记者,分期消费或者分期现金贷款一般是以等额本息的方式还款,表面上看每月还的利息相对本金利率不高,但实际上本金每月在递减,如果换算成每月还息到期还本,实际的年化利率“还是比较高的”。
  以一家分期平台推出的手机为例,爆抢价5688元,月供为293.32元起,分24期还款,表面上看每月仅需支付“服务费”56.32元,一年利息只需675.84元,年利率11.88%。但由于本金每月都在减少,按实际使用资金成本测算,资金成本超过了20%。
  虚荣心作祟,贷款容易还款难
  韩立(化名)在我市某高校读大一。来自普通工薪阶层家庭的他每月生活费不足千元,除了伙食费,再加上需要买一些学习资料,基本所剩无几。看着周围一些同学都拿着名牌手机、平板电脑,他羡慕不已,也想赶紧换换“装备”,可是单靠每月那点生活费哪里够?
  去年底,通过校园内的广告,他在一家分期付款网站上注册成为会员,并分期付款购买了一部名牌手机,为此他多付了将近400元的利息。拿到手机的他觉得在同学面前很有面子。然而虚荣心背后,还款的压力却让他吃不消,本来就拮据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最终不得不硬着头皮向家里求援,一次性还清了欠款。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大学生敢花钱却又没钱花,收入主要靠父母,集体生活又让他们不自然地就会互相攀比,彼此模仿。学生们的家庭条件各不相同,有钱人家的孩子毕竟是少数,于是不少大学生就选择信贷类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校园贷”之所以有市场,主要是看中大学生群体有着旺盛的购买力和与之并不匹配的资金来源。
  大学生应提高警惕
  对于校园贷款行为,大多数受访家长表示坚决反对。“孩子没有稳定收入来源,月供怎么还?万一为了钱走上歧途怎么办?最终害的还是我们家长。”市民王女士表示,这种额度很小的贷款,虽然每笔还款数量不大,很容易让大学生忽视自身的财务风险,他们的自控能力相对比较弱,不排除部分学生是为满足虚荣心或者互相攀比而提前消费,应该进行抵制。
  “大多数人知道,无论是信用卡还是网上借贷公司,逾期还款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影响信用记录、收取利息和滞纳金,如果超过一定金额就会被起诉。”菏泽某银行客户经理侯伟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校园贷”广告已经引起我市各所高校的关注,并开展集中清理行动,同时查清来源,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教育,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切勿盲目消费。
  几天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郑旭用同学的信息在网络平台贷款买彩票,欠下60万元无力偿还跳楼身亡的悲剧引发震动。而在菏泽各高校中,“校园贷”已经兴起。“无需担保、不用抵押、取现金秒到账,零利息零手续费……”的网络信贷广告充斥着校园,宣称为大学生消费、创业等提供各类资金。那么,“校园贷”真如商家所说“无门槛、无利息”吗?牡丹晚报记者昨日进行了深入调查。
(来源:牡丹晚报网络版)
欢迎关注“南方新闻网”公众号(微信上长按二维码识别 )
编辑:汤云佩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额贷款哪里最可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