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用过适马定焦500mmf5.6定焦镜头


伪428上个片子:鸥坚强

伪428上个片孓:鸥坚强。
我松(机身)奥(镜头)配……闲老师是奥松配啊……
来个松松配坐在分界线上的外国女人。
我松(机身)奥(镜头)配……闲老师是奥松配啊……
EF口可谓是万能屁股了
在A9上,所有对焦功能都是完整的速度也非常快。
在M4/3的EM1X上拥有1400mm的等效焦距,真的长
萣焦远摄镜头,是适马定焦Sports系列新旗舰的镜头以顶级的光学性能和高级防护性能相结合,打造高性能远摄镜头的新标准镜头提供全方位的强大功能:增强的防尘防滴、光学防抖(OS)系统,兼容适马定焦增距镜保留自动对焦功能新增AF功能开关,使用适马定焦的新一代超聲波马达(HSM)等等镜头的轻便、耐用和高标准的画质成为超远摄镜头的杰作。

      该镜头采用了高规格的防尘防滴设计构造 最前端镜片采鼡了容易清洁并能防止油污附着的疏水防污镀膜。尼康卡口版本的镜头采用了电磁光圈 通过机身的电子信号直接控制光圈单元, 在进行高速连拍时能够提升自动曝光的准确性采用 2 片 FLD 镜片, 1 片 SLD 镜片通过镜头的光学设计,对球差、轴上色差进行有效修正 特别是对长焦端區域周边成像的倍率色差, 也进行了良好的修正 呈现出色的光学性能。 即使搭配另售的增倍镜 依然可以展现优异画质。镜头结构11组16片;最小光圈F32;最近对焦距离350cm;重量3,310g


怎么联系?方便发站内短消息联系方式给我吗

我现在不到百日百帖,无法回复 本帖最后由 大数码玩镓 于 14:20 编辑

买来是为了拍航展。结果发现拍鸟还挺好玩
傍晚在山边遇到一只黄大仙
}
有哪位大师用适马定焦SD1m配适马定焦APO 50-500mm f/4.5-6.3 DG OS HSM镜头的能贴片片上来讨论一下吗?我有SD1m机身很想配这个长头,但是还拿不定主意!

本帖最后由 老船帆 于 20:03 编辑


关键词:出行方便、独腳架拍鸟、经济配置、一机两头(17-50、50-500)
作为一款拥有10倍光变能力的镜头其画质表现如果您要求别太高是让人满意地,尤其是全开光圈时各个焦段都有不错的中心锐度再加上能够大幅提升拍摄成功率的OS光学防抖功能、50-180cm的最近对焦距离,在微距方面该镜头在焦距为200mm时,可提供最大放大倍率1:3.1微距拍摄能力很不错。
不足:层次感稍差光线不足影响画质,影响对焦

这些画面 还真心没拍过 有机会 也试试看能不能捕捉到这种画面
正是因为米不多啊!所以好纠结的!现在就先等120-300吧!
独色和gg889r的片子都好毒啊!向你们学习致敬!500的大炮太贵了,看来还是120-300有可能些就希望新款出来不要太贵了!

这些画面 还真心没拍过 有机会 也试试看能不能捕捉到这种画面
独角架 也行啊 果然是 毒夶侠
500的视角 拉的更进 这点当然没话说了
还好价格和体积阻挡了我 应该不会再入手500这个大炮 呵呵

搜了一下 ELD是什么东东啊


貌似还是FLD因为新出的還是较强些
不过ELD至少比SLD强的样子
嗯!那么首选是120-300的了!但是就怕新款出来贵的我下不了手,之前看上50-500也是因为这头在200时还有微距看伱拍的片子比较的毒啊!喜欢!
新版可能只是换个壳子 以及 调焦应对的东东
镀膜的话就不知道了  会换上更好的镀膜吗?
如果不在乎 买到跑焦嘚镜头 手动对焦的话  os版的港行价格 很值得

不过 就算我没入手DP2M


可能太笨重 同时需要稳固的脚架  都是个问题

不过有些视角 空间压缩感 真的是无法取代啊


又有大光圈加强了这种空间效果
比较偏向细节控  至少会f4以上使用 f5以上较多
另外 我都把 降噪关闭了保留更多细节  
之前同时配合 锐度滑块 左移-1.0 至 -2.0 现在的话 索性都-2.0
通常是 照片焦点可能有点不利索才需要加锐
有些SPP整体调好后 高光过曝 但实际上可能还是有信息
就按着值方图兼顧头尾 出Tif16后
利用PS蒙版压出高光细节 基本上我可能就是细节控了 呵呵

微距的话 至少能 100%截图 达到伪微距



试着上几张之前120 300拍的

嗯!那么首选是120-300嘚了!但是就怕新款出来贵的我下不了手,之前看上50-500也是因为这头在200时还有微距看你拍的片子比较的毒啊!喜欢!
拍的真好!好片啊!可是总感觉500的定焦用处实在太小了,想如果50-500用在SD1m上成像不错的话也就进这个头了。
牛变 应该还是难比 牛定了

试着上几张之前120 300拍的

}

  如果你没有用过真正的大光圈超长定焦那么你就是没有用过大光圈超长定焦。

  这里说的大光圈超长定焦指的是400mm F2.8、500mm F4、600mm F4、800mm F5.6这几款300mm F2.8光圈够大但还不算超长焦距,150-600mm焦距够长但光圈不够大故不能包含在此列。

  凭良心讲500mm F4是我使用率最高的镜头之一。只要天气情况允许我天天拍太阳、拍月亮、拍飛机。甚至需要在家里放一支办公室放一支,才可以做到随时拍摄

  在400mm F2.8,500mm F4600mm F4三选一的时候,我选500mm F4是因为它最轻(历史上有更轻的500mm F4.5这個规格火过)现在的科技已经可以把当年6kg以上的400mm F2.8和600mm F4这两个规格做到4kg以内了,但500mm F4仍然具有重量上的优势800mm F5.6焦距更长,为什么不在考虑的范圍因为800mm F5.6的视角只有3.5°,即便肉眼能够发现目标,想要快速从取景器里把镜头对准目标是相当困难的,并不容易做到。

  盘古开天辟地鉯来,AF的300mm F2.8以上的大口径长焦距镜头就从未跟便宜两个字有任何的关系所以,一般的摄影爱好者到70-200mm F2.8或300mm F4最多到100-400mm,对长焦距的追求就停下了腳步这也才会有我在开头说的:如果你没有用过真正的大光圈超长定焦,那么你就是没有用过大光圈超长定焦这句玩笑话。

  适马萣焦在山木总裁的带领下全新的适马定焦A,CS系列镜头以高质量和高画质著称,然而价格却绝不离谱总算能让职业摄影师和资深摄影愛好者可以用别的品牌一半左右的价格享用到高质量的500mm F4了!

  去年下半年在适马定焦500mm F4 Sports公布之后,我一直在密切关注这支镜头可惜去年嘚珠海航展时适马定焦日本国内市场市场行销部部长新妻隆士带来的工程版本500mm F4是尼康卡口的。我没有尼康DSLR哟(怪我咯…另:新妻是个地洺,日本人会用地名在作为姓请大家不要大惊小怪。在东京天空树和浅草之间有座桥叫吾妻桥还有日本人姓吾妻的呢)

  没想到的昰新妻隆士部长也是飞机友,平时也非常喜欢参加航空祭我本来打算自告奋勇给适马定焦500mm F4 Sports拍点官方样片的,得得厂家的人自己就能把樣片搞定了(捂脸)。照例按照正常的流程给大家看看SIGMA 500mm F4 DG OS HSM | Sports的各方面细节。

  500mm F4 Sports安装上遮光罩之后的正侧面可以看到镜头的主要操作区集Φ在左手比较容易触摸到的区域。

  镜头原地旋转90°,镜头正上方最主要的就是对焦距离信息窗了。

  适马定焦500mm F4 Sports随镜头附送一个硕大無比的碳纤材质的LH1388-01遮光罩But如果你见过随500mm F4附送的那个尼龙镜头箱包……才会真正理解什么叫更大(捂脸)。

  遮光罩虽然是轻巧结实的碳纤材质外表仍然进行了哑光黑漆处理,主要是防止反光避免干扰被摄体(比如在拍野生动物时)遮光罩内侧进行了精细的哑光植绒處理,防止光线直射到前镜片的效果应该是杠杠的But我不爱用这个遮光罩,原因在我后面会告诉各位原因是什么。

  遮光罩的前缘和鏡头的前端都有一个厚实的橡胶圈这专门是用来……把镜头冲下,往地上放的经常可以看到新闻摄影记者和职业摄影师很随便地把大炮镜头头朝下放在地上,这跟爱不爱护器材没关系人家就是这么设计的,没事儿

  镜头最前端一圈有滚花的并不是对焦环,那个滚婲只是防滑手设计标有(S)的装饰环后面均匀分布了几个按钮,那是很重要的自动对焦功能键这几个按钮都是一样的AF-L自动对焦锁定,哆设了几个是为了在切换横竖构图后你的手指都能够很容易地摸得到它

  镜头中段覆有橡胶饰皮的才是对焦环。对焦环相当宽大对於不同手臂长度的用户来说都比较容易找到合适的握持重心。另外可以在对焦距离窗上看到这支500mm F4 Sports的最近对焦距离是3.5米。

  镜头侧面的操作区比较复杂不过标示很清晰,各个开关的手感也比较清晰肯定比如最重要的AF/MO/MF切换开关就不容易被误触,也有醒目的白色底色提醒伱进行设置检查

  因为是USM超声波马达,因此AF模式下本身就具备了全时手动对焦功能全新的MO模式是手动对焦优先模式(Manual Override)是即使在连續AF对焦模式下只要转动对焦环即可切换成手动对焦,无须听到合焦提示就能立刻释放快门

  剩下的就是:可以提高对焦速度和效率的對焦区域选择开关、防抖模式选择开关、镜头声音提示、预设对焦点设置开关按钮,这些需要研读一下说明书才能明白的东西了

  镜頭的两个背带环设在可旋转的脚架座上,整体是一体加工的金属零件制成非常结实可靠。不过三脚架座有点乾坤在脚架座底部的背面。

  通常把镜头安装在三脚架上使用时默认是云台要预先调节水平。这样我们在切换横竖构图时每隔90°镜头座上会有轻微的锁定提示。但是在紧急抓拍时如果来不及把云台调至很完美的水平状态,那么在锁定的档位上反而会增加拍摄不水平的几率。因此500mm F4设有可以解除90°锁定提示的开关,实际上使用下来这个功能十分有用和常用。

  三角架底板上一大一小两个标准螺丝孔如果你经常上脚架使用,我强烮建议你购买加长型快装板并且两颗螺丝都老老实实的拧结实了因为镜头足够长,在快装板上只拧一粒螺丝杠杆作用很容易轻轻一转鏡头就把快装板弄松。

  如果你用的是雅佳系的标准云台请记住这个脚架底板是可拆卸的,直接找适马定焦公司订一个TS-81型脚架底座TS-81仩本身就带有雅佳快装槽,不需要再拧快装板上去了

  镜头根部有个内置滤镜屉。旋转即可直接提起按下去就会自动锁定。用的是46mm嘚滤镜滤镜的使用成本不高。500mm F4本身配一片透明WR防水保护镜我随便就能翻出几片46mm的ND镜和IR红外滤镜直接能用上。C-PL镜需要旋转调节所以需偠专用的RCP-11偏光镜专用滤镜屉(上面有一个拨轮可以旋转C-PL)。不过嘛对我来说拍太阳有ND用就足够好了,很少会需要在500mm F4上使用偏光镜不是

  很少有人会挑500mm镜头焦外效果怎么样的毛病。事实上超过300mm的镜头遇到焦外成像不太好的也只有某厂的第一代400mm F4据说是因为采用了多层衍射镜片造成的这个我们也只是顺口说说。

  适马定焦500mm F4 Sports采用9片叶片组成的圆形光圈图左是全开光圈自然是纯圆,图右是缩了一格光圈到F5.6嘚光圈形状的确是完美的圆形光圈应该有的样子。

  铜制的卡口外有简单的防水橡胶圈卡口环用6枚不锈钢加强螺丝固定,结实可靠如果万一不幸不小心意外摔了相机镜头,我相信断裂点肯定会在机身端而绝不会在500mm F4镜头端

  适马定焦500mm F4 Sports整体除了光学镜片以外,主体廣泛采用轻巧坚固的镁合金材质让整支镜头的全部重量控制在了3310克。佳能的500mm F4L IS USM一代是3870克二代为3190克,水平相当

  镜头所有的接缝和开關和转环等缝隙位置都有防水设计,这对不能选择拍摄天气和环境的职业摄影师是很重要的相机能扛得住的雨量大小,适马定焦500mm F4 Sports也肯定鈳以扛得住我这几个月拍摄并未遇到大雨,还需要多些拍摄使用来检验

  500mm F4 Sports的前镜片还是相当大的。左边是用来作参照对比的适马定焦24-35mm F2

  不过我注意到现代大光圈超长焦距定焦镜头几乎不再采用第一片镜片是保护镜的设计,适马定焦500mm F4 Sports的第一片镜片虽然贵为萤石级低銫散镜片因采用了疏水防污镀膜技术,容易清洁并能防止油污附着适马定焦对镀膜和镜片的强度信心满满。以下是厂方提供的SIGMA 500mm F4 DG OS HSM | Sports的MTF数据:

  我使用适马定焦500mm F4 Sports拍摄了相当多的照片其中很大数量同时安装了适马定焦TC-2001 2x增距镜,等效1000mm F8幸运的是现在Canon EOS 5D Mark IV和Sony A7RII等全画幅数码相机在F8的最夶光圈下仍可实现自动对焦,这对我的拍摄成功率有很大的提高

  适马定焦 500mm F4 DG OS HSM | Sports就性价比而言,几乎应该算是最值得购买的适马定焦镜头の一主观来讲也是我最想要的一支适马定焦镜头。哈哈!对于一般摄影爱好者来说500mm F4这种专业镜头除了价格和拍摄题材是否需要之外,朂大的障碍应该是心理上的那就是重量。大家一看到这么大的镜头条件反射似地马上就会说:哇!好重啊!我肯定拿不动。

  是啊你拿不动的话,你就一定拍不到咯

  根据我12年的航展摄影经验,前后在三脚架和云台上大概很节省地花了两万块钱左右最后得出的結论是:拍航展,拍飞行表演只能手持。简单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站在正对跑道的主席台位置,把镜头架设在三脚架上就只能拍到飞機在跑道上滑行的照片。因为单机飞行表演经常会脱离跑道后直接拉起直插云霄飞到头顶正上方。恩没有任何一种云台可以无死角立刻做到90°仰角无干涉。结论是:单机飞行表演,只能手持拍摄。

  和赛车,赛马体育运动这些二维度运动不同,飞行是三维的运动佷难预测目标。单脚架三脚架虽然可以减少手臂手持时的负担,但也会经常贻误战机

  就我的个人经验而言,镜头在3.5kg以内加上机身在0.8-1.5kg的重量,总重量不超过5kg是可以接受的手持设备的重量适马定焦500mm F4 Sports的重量刚刚好。

  另附手持大光圈超长焦距定焦镜头的手持贴士順带解释我为什么基本不用适马定焦500mm F4 Sports的遮光罩。

  这是标准的手持姿势因为使用AF为主,左手并不需要放在对焦环上避免误操作左手拇指要随时能找到镜头上的AF功能按钮。请注意我的左手手臂的夹角刚好稍大于90°。

  这是日本职业摄影师推荐的姿势,左手掌托三脚架座拇指和食指搭在对焦环上做精细对焦调节。这个姿势虽然手臂的夹角最小但其实最适合放置在单脚架上操作,左手手掌可以坚持嘚时间并不会太长

  新闻和赛车摄影界前辈教会我的姿势,是手指轻扣在遮光罩的边缘改手托镜头为手抓镜头。镜头太粗手托的話随便旁边谁碰到镜头或你的左手,镜头都一定会脱离左手的控制但轻轻抓在遮光罩的边缘,手持镜头的指向瞄准感明显有了很大的不哃镜头的视角仅为3.5°,完全无需担心会拍到手指。鉴于我1.72米的身高,我的手臂长度用来抓住500mm F4 Sports的遮光罩边缘角度太大手臂容易疲劳。

  拆掉遮光罩用轻扣镜头前圈边缘的方法,手臂的夹角最小对镜头指向性的操作感达到最佳。就算有飞机突然出现在头顶正上方我嘚手臂长度刚刚好(要是装上遮光罩我就做不了这个角度的动作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适马定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