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广州四大馆建设进展”招标 艺术中心3方案全被否

清远市文化设施“四大馆”评审有纠结(图)
清远市城市馆与博物馆方案效果图。资料图片  14日上午,在清远市规划委员会会议上,清远市文化设施“四大馆”竞赛方案中的清远市城市馆与博物馆、科技馆与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的方案三均获得优先方案。作为四大建筑最具地标性的文化建筑“艺术中心”三个方案均未获得通过,将重新进行招标,且规委会成员形成一致意见,认为其功能设置不合理,最终会议通过改成纯粹的演艺中心。
  南方日报记者 陈步上
  方案抢先看
  清远城市馆与博物馆 优选方案三特色
  该方案认为,该馆场地位于城市界面与景观界面的交汇处,因此设计打通两者界面,将城市馆中间打通形成开放的全天候活动的公共空间,提供从城市街道到生态湖的通道同时,又为市民提供了交流。该方案将屋顶绿化,采取双层幕墙,半室外绿化中庭,生态式地下覆水采光顶等手法运营。
  建议:将建筑档案馆放入城市馆
  评审组专家认为该建筑体量较大,建议将部分功能移植于地下、半地下空间,以减少建筑体量。
  规委会成员朱希从清远气候角度建议将北门位置做适当调整,“该方案为南北空间方向,清远冬天是西北风,北门正对风口,不利于内部空间环境”;委员吴定移建议将建筑档案馆放进该馆,“现在房产、建设档案缺场地,而且和城市馆主题相契合”。
  科技馆与青少年活动中心 优选方案三特色
  该方案在完整的建筑形体中,植入七彩星球,由星球辐射出不同建筑性质的空间节点,打破以往封闭的、同质化和模式化的空间,通过将科技馆与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临时展厅、素质拓展、娱乐体验等功能置入公共内街中,营造多样化的空间体验。景观绿化从景观层面不同标高的底层架空公园、内部中庭、景观平台、屋顶花园等,营造出立体、多层次的岭南园林景观,创造出有地域特征的建筑性格,体现岭南文化。
  建议:铝板穿孔屋顶不利于台风季节维护
  评审组专家认为该方案在功能布局、交通流线方面是统筹考虑的,公共空间互通公用,难以分开独立运营,建议设立统一的管理机制,共同维护管理,分开管理将会破坏现有建筑形态及功能布局,降低建筑趣味性。
  此外,该方案对地形改动大,建议临湖面降低建筑高度,降低压抑感,并通过如景观平台、屋顶花园或其他手法加强建筑与湖面的对话关系;此外,屋顶设计需优化,铝板穿孔屋顶过于轻巧,不利于清远台风季节的建筑维护。
  清远市图书馆 优选方案三特色
  整体体现岭南地域气息,分别从低层架空、空中庭院、立体绿化、立面遮阳等手法适应岭南独特气候。立面开洞设计还创造了一系列富有趣味性的半室外空间,可为参观者提供室外阅读、聚会交流、品茶论道、欣赏美景的公共场所,创造一种阅读和交流不再局限于封闭的阅览空间之中。
  不过,在讨论图书馆三大竞赛方案时,成员意见不一致,在方案一和方案三选择比较“纠结”。委员钟华山认为从整体协调性来看,方案一比方案三更好,且规模体量合适,但内部功能设置太简单。而方案三功能设置较好,但体量大,且和科技馆建筑及文化公园协调性不足。许多委员也同意这一意见。从投票结果看,选择方案三的票数虽然过半,但仅比方案一多出了6票。
  建议:突出文化交流意义
  清远市市长、规划委员会主任江凌总结认为,按照传统理念来设计图书馆,预计很难吸引人前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后,人们可以直接在家实现电子阅览,对图书馆功能、作用、理念都必须调整,因此图书馆设计难度大。
  他认为,现在很多地方的图书馆承载一个重要内容是文化交流,包括一些讲座、文化沙龙等活动。因此,当先设计必须在这些新的功能上进行详细研究。
  美术馆拟并入博物馆 艺术中心改为演艺中心
  据了解,由于对“艺术中心”三大方案均不满意,评审组专家在审议时均放弃了第二轮投票,建议重新调整。众多委员也认为,艺术中心作为“四大馆”中最应该有的地标性却没有很好体现出来,因此对艺术中心方案不投票,要求重新招标。
  委员吴定移还提议把美术馆放到博物馆或者图书馆,对此获得了众多委员响应。“美术作品、艺术品,往往价值较高,对安保要求、环境要求更高,和博物馆要求一致,也在和博物馆内藏品在艺术上有一定共同性;同时和艺术中心的艺术培训、演艺功能等有很大区别。”因此会议上最终形成统一意见,即将艺术中心改为演艺中心,再整合艺术培训等功能。
  关于规模
  四大馆体量较大?
  会议上一些委员认为四大馆规划规模较大,尤其是博物馆、科技馆,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是否能有效利用提出了疑问。“我在一些其他城市去看过发现,有的博物馆体量太大,四楼空置。”委员吴定移为此提议要考虑尽可能整合各项功能,同时增加人流。另一些委员建议,适当减少规模体量。
  委员王培根建议方案最终不应该偏向骨架跨度大的设计,如果按照现在体量可能投入20亿元都搞不定四大馆。资料显示,目前四大馆总建筑规模约18万平方米左右。
  对此,江凌要求,在确定初步方案后,规划部门和中标单位沟通,充分论证规模体量是否较大的问题。
  关于风格和景观四大馆和文化公园应为一个有机整体
  委员建议,不但要充分考虑四大馆之间的协调性,还要和周边环境有机融合。对此,专家组评审建议,遵循大环境、小建筑格局,建筑布局应充分考虑现状地形与周边环境,使建筑与环境有机融合,城市馆与博物馆宜方正,科技馆宜活泼。
  目前,“图书馆”和“科技馆与青少年活动中心”两组方形建筑形状相似,总体仍重复,无法营造自由、活跃、丰富、感性的文化空间氛围,临湖湖面宽过长,遮住了沿城市道路的景观实现,因此建议其中一建筑需作较大改变,并建议艺术中心采用曲线设计。
  同时一些委员建议,部分建筑首层的开放空间可设置公园配套服务设施,将四大馆与公园打造为一个整体。
  关于成本功能整合要充分考虑
  前期建设成本和后期运营成本是本次规委会上委员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谈及科技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委员张仁建表示从建筑外形喜欢方案三,建议功能分开,因为科技馆和青少年宫群体还是有很多差别,但后期运营成本很大,建议预留一些空间做商业来弥补。委员江汝平认为该方案外部空间转化大,建造成本大。另外一些委员担心场馆大,且人流不足,造成场馆闲置。
  江凌总结,四大馆必须充分考虑成本控制,包括建造成本、运营成本,适当的时候还要预留部分商业。至于后期运营,江凌坦承建是一个问题,建起来后又是一个问题,尤其是人才,“市民对文化场馆有期待,但建起来后考虑运营、使用,现在必须提前谈,有些场馆如演艺场馆、艺术展馆,如何提高使用效率,可以考虑引进一些传播公司,利用他们的资源进行巡回演出、展览,降低成本,也能降低票价,吸引更多市民。”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南方报网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文化“四大馆”招标 艺术中心3方案全被否
文化“四大馆”招标 艺术中心3方案全被否
清远日报
清远燕湖新城
城市规划委员会以无记名方式票决最优方案,将对艺术中心进行重新招标;城市馆与博物馆、科技馆与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中标方案公布,中标单位皆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清远日报讯 见习记者黄培 记者吴明 继日前公开展览“四大馆”竞赛设计方案后,昨日上午,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城市规划委员会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四大馆”最优方案。除艺术中心三组方案均被否决需重新招标外,其余三馆现场公布中标单位。三个最优方案普遍存在建筑体量大等问题,下一步将在最优方案基础上,整合多个方案优点和规委会意见,进行深化设计。市长江凌在会上表示,上半年将完成初步设计,9月底具备招投标条件。1月10日,清远市城乡规划局邀请7位国内知名建筑学院教授、建筑师,以及使用专家对四大方案进行专业评审,与会专家经过详细讨论以及两轮记名投票,形成最终推荐顺序。并给出专家评审意见。据丘成杰介绍,专家评审意见在规委会上作为重要参考,但多属大方向性意见,细节内容等仍需规委会进行讨论。昨日上午,规委会对“四大馆”概念性设计方案的投票结果,与专家推荐方案一致,并对地上地下空间的统一考虑、各馆之间停车场的整体设置、运营成本等诸多细节进行详细讨论。四大馆中标情况城市馆与博物馆 方案三中标:易集聚人气城市馆与博物馆方案三功能分区、流线组织清晰明确,相较方案一、二更优。通过中央庭院将城市街道广场与湖区联通,实现建筑与环境的有机衔接。中央庭院的立体化设计,既便于观赏人流的组织,也形成丰富的室内景观空间。建筑外部台阶或中央庭院直达屋顶,将其打造为24小时全天候的观景平台与休闲茶座,比较有创意,且容易为场馆聚集人气。如何增加人流?江凌特意指出,较多市民可能仅参观城市馆一次,应注重日后运营。方案一功能布局、流线组织较为合理,将水体引到博物馆内部庭院,不利于文物保护,博物馆需恒温恒湿。着重考虑了建筑形态、建筑立面设计,整体形象简约大气,容易形成地标性建筑,但与广州博物馆建筑形态过于类似。科技馆与青少年活动中心 方案三中标:主题贴近青少年方案三不少委员一致认为其设计比较出彩,特色鲜明,建筑内部具有科幻感,七彩星宫、科技银河的设计构思与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主题较贴切。将自由的曲线空间与规整的方形空间组合在一起,外方内圆,内外穿插,形成多个灰空间。通过上下贯通、交错叠加的中庭、采光井等建筑手法营造出了多层次、新颖丰富有趣味性的建筑空间。委员们讨论时指出,应兼顾外表与内部的实用性。方案一设计过于不成熟,专家组评审时予以零票。方案二造型立面过于普通,四个体块分的过碎,整体性不强。方案三屋顶采用较为轻质材料,在台风季节建筑维护困难较大。管理上可能有一定困难,考虑管理机制问题。体量需进一步论证,当时未统筹考虑地上地下空间。馆建成后地运营问题也不可忽视,清远博物馆内容较为单薄,可考虑做临时展厅。图书馆 方案三中标:实用性强图书馆的方案一和方案三,是令专家组和规委会最为纠结的两个方案。方案三外部规整,内部灵活,在功能方面实用性、适用性比较强,基本无大硬伤。在建筑首层引入城市书街功能,并通过公共长廊与室外公园连通,增强了图书馆的开放性与活力。方案二从建筑形态上与方案一形成对比,建筑追求高大、壮美立面处理充分考虑了岭南特色,处理手法比较成熟自然。首层、架空开放性较好。其体量、体形和建筑外墙与科技馆相近,容易形成较为明显的竖向轴线。江凌说,第一种方案设计理念新颖、亲近,设计手法欠缺。方案三设计保守,但设计手法成熟。图书馆的设计难度最大,在互联网影响下,电子图书流行,其承担很大一部分功能是文化交流、传播,包括讲座、文化沙龙等。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理念设计,较难吸引市民。既要有传统东西,又注入新的东西。艺术中心 三组方案全部否决:将重新招标艺术中心的三组方案,规委会和专家组并不满意,未达到预想效果。规委会最终决定,邀请多家实力设计单位,尽快重新进行招标。规委会一致认为,图书馆等三大馆设计方正,艺术中心是唯一最有发挥余地,最需要成为地标性建筑。方案设计当作为标志性建筑,彰显艺术品位。方案一设计独立,但太过方正,艺术类建筑更多要求自由灵动。方案二、方案三风格并不符合。艺术中心融合美术馆、大剧院、艺术培训基地三大功能,设计具有一定难度。重新招标后,将调整城市设计方向,建筑形态和功能布局或做出局部调整。
清远燕湖新城微信公众账号最新文章:
相关推荐: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侵权麻烦邮箱联系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宁德四大馆动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