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好认识供应商商的质疑

原标题:怎样理解“潜在认识供應商商”

《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办法》(财政部令第94号)第11条规定“潜在认识供应商商已依法获取其可质疑的采购文件的,可以对该文件提出质疑对采购文件提出质疑的,应当在获取采购文件或者采购文件公告期限届满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提出”那么,什么叫做潜在认識供应商商其内涵实质是什么?

潜在供应商是具备资格和技术条件的认识供应商商

政府采购所指的潜在认识供应商商是具备某个项目的投标资格和技术条件的厂商或代理商之所以被称之为“潜在认识供应商商”,是指不确定其是否有意愿前来投标如果其之后参加了投標活动,就是投标人;不参加就是潜在认识供应商商。这是从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可能性的角度而作出的考虑

但现在业界有一种声音,认为“潜在认识供应商商”包含着所有存在意义上的认识供应商商理由是94号令并没有明确规定潜在认识供应商商必须具备某个项目的資格和技术条件,只要是依法获取招标文件的均可以进行质疑。应该说实践中存在不少从事某行业业务,但又不具备资质的企业比洳某些认识供应商商除了主业以外,还承揽了很多“副业”以IT业界为例子,很多代理商还做起房屋、电梯、锅炉的销售代理而且还做嘚像模像样,但是他们多数并不具备“副业”生产厂商的生产资格和技术条件但他们可以通过向这些生产厂商获取授权。

那么对待这樣不具备某项目资格或技术条件的潜在认识供应商商怎么办?对其针对采购文件提起的质疑应当受理吗应该说,目前在法律层面是找不箌拒收依据的

决的办法有一个,那就是在招标文件中阐明“本项目只针对符合资格和技术条件的认识供应商商”这样做并没有触犯《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20条有关对认识供应商商歧视和差别待遇的禁止性规定,又可以将这些“副业”认识供应商商排除在外

“潜在认識供应商商”是遵纪守法的认识供应商商

94号令第11条没有界定潜在认识供应商商质疑的资格条件,但是作为法律赋予认识供应商商的一项救濟权利潜在认识供应商商提出质疑的本身应具有相关的基本条件,这是不容置疑的当前,党和国家在治理经济领域特别是招投标领域嘚力度相当之大打击了一批扰乱市场秩序的不法认识供应商商,这些认识供应商商有的被禁止参与政府采购活动长达数年那么像这些認识供应商商具备依法获取招标文件的资格吗?

作为潜在认识供应商商应该是遵纪守法的认识供应商商,而非不讲信用、破坏政府采购秩序的不法认识供应商商所以实践中,收到潜在认识供应商商对招标文件的质疑后应该先通过相关信用网站搜寻该认识供应商商的守法情况,或者通过监管机构了解认识供应商商的守法情况如果该认识供应商商确实存在违法的情形,则可以告知其质疑不被受理要从鈈同维度上营造违法违规行为成本很高的氛围,起到对所有政府采购认识供应商商的警示作用进而促进政府采购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潛在认识供应商商是依法取得招标文件的认识供应商商

94号令第11条对潜在认识供应商商获取招标文件必须“依法”何谓“依法”?

一是通過网站下载有的网站或许需要认识供应商商提供相关的证照上传方能下载,但有的网站认识供应商商可以直接下载无须要提供其他资料,均应视作“依法”状况

二是通过到代理机构的服务窗口领取纸质的招标文件,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一般集中采购机构属于免费提供,而社会中介代理机构需要付费

三是认识供应商商之间相互获取也是一种途径,但这种方式在合法性上存在争议

以上除第三种获取的方式外,其他两种获取方式均被认为是合法的招标文件获取方式那哪些情形是非法获取招标文件的方式呢?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斟酌:

一昰获取的招标文件与公开的招标文件存在本质差异

二是认识供应商商采用相互复制的方式,招标文件新旧不一使获取的招标文件零零散散不完整。

三是认识供应商商用原来的招标文件替换现在的招标文件使其张冠李戴。

来源:开封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

即将于9月1日实行的《浙江省政府采购认识供应商商质疑处理办法》(浙财采监[2012]18号以下简称《办法》),对政府采购认识供应商商质疑及处理实践中时常遇到的一些法规政策不够明确、认识不够统一的典型问题作出规定

即将于9月1日实行的《浙江省政府采购认识供应商商质疑处理办法》(浙财采监[2012]18号以下簡称《办法》),对政府采购认识供应商商质疑及处理实践中时常遇到的一些法规政策不够明确、认识不够统一的典型问题作出规定令業界印象深刻。然而浙江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管处相关负责人接受《中国政府采购报》记者采访时,谈得最多的则是《办法》所体现的質疑处理遵循的三大核心价值理念这似乎再次印证,技术层面的每一次突破背后往往有着强大的理念支撑。

“开门”收质疑最大程喥地保护认识供应商商的质疑权,是《办法》体现的第一大核心价值理念

细读《办法》,从质疑资格、时限、方式和处理等多个条款规萣为认识供应商商质疑大开方便之门如《办法》允许委托质疑、允许对质疑书进行修改补正、要求书面告知质疑人不予处理的理由、允許认识供应商商在质疑无故受拒后直接向财政部门提出投诉等。“一般情况下对采购结果的质疑,质疑时限自采购结果公告之日起计算但《办法》进一步规定,如果采购组织机构没有将采购结果书面通知认识供应商商那么质疑时限自认识供应商商实际知道采购结果之ㄖ起计算。此外认识供应商商认为采购过程不当可能影响采购结果的,可以在采购结果公告前提出质疑”该负责人举例说,“再比如說《办法》明确了3种质疑方式直接递交、传真、邮寄,并且规定对于上述方式提出的质疑即使不符合质疑条件,也应当书面告知杜絕了被质疑人以各种理由拒收质疑的情况。而且不管被质疑人有没有收到,只要在质疑期届满前质疑书已经邮寄或传真成功的不视为過期。”

“从上述条款不难看出《办法》处处为保护认识供应商商的质疑权着想,充分尊重认识供应商商的质疑权”该负责人说。诚信质疑

与此同时《办法》提倡诚信质疑,将诚实信用原则作为认识供应商商质疑的重要原则

为了充分体现这一原则,《办法》除要求認识供应商商质疑实行实名制外还要求质疑人必须是直接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认识供应商商,并与质疑事项存在利害关系同时,出于對采购项目和各方当事人负责任的态度《办法》要求对采购文件的质疑,应当在采购响应截止时间之前提出

一旦发现认识供应商商存茬虚假、恶意质疑的,将被列入不良行为记录视情况在政府采购指定媒体上公告。

“在我们拿出诚意‘开门’收质疑的同时我们希望認识供应商商也能做到诚信质疑。”该负责人说“诚信质疑本身是政府采购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一部分。”质疑是纠错程序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是我们将质疑看作是纠错程序,并希望它能充分发挥纠错的作用”该负责人说。

如《办法》规定质疑人书面要求撤囙质疑的,被质疑人可以终止质疑处理但如果发现被质疑项目或有关人员存在违法行为的,则要报告给财政部门而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現则是《办法》第29条,经对质疑事项的审查认为采购文件、过程存在问题,可能影响采购结果的视项目进度及问题是否可改分别作出處理,如未到采购截止时间的要求对问题进行改正;采购响应已截止但结果尚未公布的,问题可以改正的要求改正后继续开展采购活动问题不可改正的要求重新开展采购活动;采购结果已公布但合同尚未签订的,要求改正后重新确定并公布采购结果问题不可改正的要求重新开展采购活动等。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当采购文件、过程存在问题时,我们希望通过认识供应商商质疑来帮助有关部门对采购活动进行纠错而这种纠错倡导的是‘有限重来’,即通过纠错和修正来解决存在的问题”该负责人说,“假如不在质疑环节对问题进荇改正一旦进入投诉环节,根据财政部第20号部长令的规定将可能意味着整个采购活动要从头再来。”该负责人强调将问题解决在质疑环节,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同时也保护了质疑人的权益。该负责人举例说“再比如说《办法》明确了3种质疑方式,直接递交、传真、邮寄并且规定对于上述方式提出的质疑,即使不符合质疑条件也应当书面告知,杜绝了被质疑人以各种理由拒收质疑的情况而且,不管被质疑人有没有收到只要在质疑期届满前质疑书已经邮寄或传真成功的,不视为过期”

“从上述条款不难看出,《办法》处处為保护认识供应商商的质疑权着想充分尊重认识供应商商的质疑权。”该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办法》提倡诚信质疑将诚实信用原則作为认识供应商商质疑的重要原则。

为了充分体现这一原则《办法》除要求认识供应商商质疑实行实名制外,还要求质疑人必须是直接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认识供应商商并与质疑事项存在利害关系。同时出于对采购项目和各方当事人负责任的态度,《办法》要求对采购文件的质疑应当在采购响应截止时间之前提出。

一旦发现认识供应商商存在虚假、恶意质疑的将被列入不良行为记录,视情况在政府采购指定媒体上公告

“在我们拿出诚意‘开门’收质疑的同时,我们希望认识供应商商也能做到诚信质疑”该负责人说,“诚信質疑本身是政府采购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一部分”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是,我们将质疑看作是纠错程序并希望它能充分发挥纠錯的作用。”该负责人说

如《办法》规定,质疑人书面要求撤回质疑的被质疑人可以终止质疑处理,但如果发现被质疑项目或有关人員存在违法行为的则要报告给财政部门。而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现则是《办法》第29条经对质疑事项的审查,认为采购文件、过程存在问題可能影响采购结果的,视项目进度及问题是否可改分别作出处理如未到采购截止时间的,要求对问题进行改正;采购响应已截止但結果尚未公布的问题可以改正的要求改正后继续开展采购活动,问题不可改正的要求重新开展采购活动;采购结果已公布但合同尚未签訂的要求改正后重新确定并公布采购结果,问题不可改正的要求重新开展采购活动等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当采购文件、过程存在問题时我们希望通过认识供应商商质疑来帮助有关部门对采购活动进行纠错,而这种纠错倡导的是‘有限重来’即通过纠错和修正来解决存在的问题。”该负责人说“假如不在质疑环节对问题进行改正,一旦进入投诉环节根据财政部第20号部长令的规定,将可能意味著整个采购活动要从头再来”该负责人强调,将问题解决在质疑环节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同时,也保护了质疑人的权益

  • 本报记者 周黎洁 通讯员 张旭东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嶂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礻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认识供应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