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普及镜头知识 镜头油润啊 德味 油润都是什么意思

德味经典镜头 蔡司100微距促销送礼品
&&&&泡泡网镜头频道4月6日&卡尔蔡司Makro-Planar T* 2/100 ZE镜头为口版本微距镜头。采用卡尔蔡司T星镀膜,色彩油润德味浓重。镜身采用金属打造,做工精细手感极佳。镜头体积为76×89mm,滤镜口径为67mm,重660克。
&&& 该镜头的内部结构为8组9枚镜片,属于经典的Planar (普拉纳)结构。具有9枚光圈叶片,光圈范围是F2-22,焦外迷人。这支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为44cm,也具备1:2放大倍率,是一支标准的中焦距微距镜头,也可作为人像头使用。目前这只镜头的价格为12890元,并赠送包机布一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卓美网(北京市宣武区马连道路11号摄影器材城四层南区101号/102号 400-672-93787 在线服务QQ:)。■
卡尔·蔡司(ZEISS)&Makro-Planar T* 2/100 ZE 12890元 送包机布一块 卓美网(北京市宣武区马连道路11号摄影器材城四层南区101号/102号 400-672-93787 在线服务QQ:) 镜头产品报价& 卡尔·蔡司(ZEISS)镜头产品报价
(本文来源:泡泡网
相关微博推荐
alt="果宝儿" src="/image?w=48&h=48&url=http%3A%2F%%2Fimage%3Fw%3D80%26h%3D80%26url%3Dhttp%253A%252F%252Fos.%252Fcommon%252Ftinyava.s%253Fhost%253Dpoppyaileen%2526type%253D1%2526rnd%253D0.3907">
alt="燕子" src="/image?w=48&h=48&url=http%3A%2F%%2Fimage%3Fw%3D80%26h%3D80%26url%3Dhttp%253A%252F%252Fos.%252Fcommon%252Ftinyava.s%253Fhost%253Dyanzivision%2526type%253D1%2526rnd%253D0.407">
alt="刘言菲" src="/image?w=48&h=48&url=http%3A%2F%%2Fimage%3Fw%3D80%26h%3D80%26url%3Dhttp%253A%252F%252Fos.%252Fcommon%252Ftinyava.s%253Fhost%253Dw-m-j520%2526type%253D1%2526rnd%253D0.69783">
alt="二手艺" src="/image?w=48&h=48&url=http%3A%2F%%2Fimage%3Fw%3D80%26h%3D80%26url%3Dhttp%253A%252F%252Fos.%252Fcommon%252Ftinyava.s%253Fhost%253D874qq%2526type%253D1%2526rnd%253D0.4277">
alt="漫雪狂" src="/image?w=48&h=48&url=http%3A%2F%%2Fimage%3Fw%3D80%26h%3D80%26url%3Dhttp%253A%252F%252Fos.%252Fcommon%252Ftinyava.s%253Fhost%253Dgasbie%2526type%253D1%2526rnd%253D0.642976">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数码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860条
评论1415条
评论1383条
评论1300条
评论1290条
网易数码产品图片推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闲聊镜头的立体感、层次感和空气感
发表时间: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 晋山晋水
责任编辑: 黑眼圈
  某日,和朋友谈论对镜头的认识,论及什么是空气感?回首近年来把玩过的各类镜头,谈些粗浅认识,不一定准确,纯属个人理解。
  空气感、立体感、层次感都描述摄影的常用语言,准确来说,是描述镜头的。一个好的镜头,最基本的描述和判断是分辨率、色彩。佳能的L头与非L头,最大的区别是色彩,L头色彩浓厚。如果是德国镜头,比如蔡司和徕卡,色彩有俗称的德味,简而言之,就是色彩想在油缸了泡过一样,油润发亮。佳能镜头里,色彩最具德味的是35L。对着红色的凳子、家具拍一张,这种色彩感觉非常明显。
  分辨率,这个概念比较普及,无需多谈。简而言之就是分辨细节的能力,直观感受就是锐度(实则和锐度也不完全一样)。镜头的大光圈,f1.4、f2.0的分辨率通常不高,最高是f5.6,用f1.8和f5.6拍一拍,很明显看出分辨率的不同。佳能的狗头和L头、变焦和定焦、大光圈和小光圈,分辨率都有明显不同。
  有朋友指出,分辨率和锐度是不一样的。确实,两者相关但有不尽相同。这里再加以详细论述这个问题。
  先引用网友的一段话:一般来说镜头表现的微反差和整体反差是互相制约的,怎么理解微反差和整体反差这两个概念? 简单地说,整体反差就是一个物体的&轮廓&, 微反差就是&细节&,整体反差决定了一张照片的锐度,高锐度镜头拍出来的照片似乎看上去非常清晰,但不难发现,层次的过渡和细节的分辨的缺失导致微反差不足使得片子生硬缺乏层次,不耐看。
  真正论述的比较详细的是荷兰Ewin huts,在《Leica M镜头,他们的灵魂和秘密》一书中。为方便阅读,个人作了编辑:
  锐度,可以看成物体的整体反差。分辨率,有的地方也称为解析度。锐度与分辨率(解析度)相关,但有不尽相同。
  反差的定义是&一主体的最暗部与最亮部区域的相对明度&。这包括实际的主体、或者是负片、或者相纸、幻灯片在内。
  大自然中,全白的物体大约反射99%的光线(最亮部),而全黑的物体表面(如黑色法兰绒)大约反射1%的光线(最暗部),两者的明暗比为0.99。 理论上的反差值最高为1.0。如果两者的反差比下降到0.7,表示全黑的物体反射的光线较多或全白物体表面反射较少光线。反差降到0,则表示全白或全黑的物体表面都反射出一样的光线,结果形成一个平均的灰色,以致于无法分辨哪一个是全黑物体,哪一个是全白物体。同样的,如果这物体是线条或点的话也是一样。所以我们就很清楚地可以知道:反差越高,我们就越容易分辨线条和点的差别。
  高反差一定是与高解析度相关的。解析度的定义是&在一定空间中能够分辨为清楚单一线条或单一点的能力&,又称为&空间频率&(spatial frequency) 。空间频率的大小,由一厘米(mm)长度内能&挤下&多少对线条(一黑一白)来计算。空间频率为10,表示在1mm的长度内,可以纪录10条黑白线条,每一条线的宽度为0.1mm,又可以称为5对线条(即5 linepairs/mm)。
  就光学像差这方面来看,造成镜头反差高低的因素是什么?
  除了耀光之外,还有许多原因会影响到镜头的反差表现。造成反差降低的最常见原因,是镜头的镜片群表面中有不正常的光线反射。镜片越多,所造成的乱反射现象就可能越严重。另外一种反射是来自于镜筒内部,如果没有做好加工处理,也有可能造成光线的乱反射。
  但是反差降低,有一种更重要的原因,却很难解释。一般而言,在任何一个镜头系统中,都有数个以上的&锐利度平面&(planes of sharpness)。其中包括最高解析度平面、最佳反差平面。光学设计者必须从这几种因素中选择一个高反差以及&适当解析度&(注意不是最高解析度)的折衷设计。如果采用了最高解析度平面设计,光线能量(以粒子角度来看)会过度集中在某一点(core),而在周围形成一圈大而逐渐模糊的光晕(halo)。结果反而造成影像的反差降低(有兴趣的玩家可以在暗室使用可调整光束大小的手电筒观察一下)。
  采用&最佳反差平面&的设计时,光线会在焦平面上形成一个直径比&点&稍大的区块(spot),但是边缘却会比较平整,也比较没有模糊的光晕出现。这种设计的反差就会比较高,但相对的&点&会比较大,也不能记录最细微部分的细节。相对而言,高解析度的设计虽然能记录最细微部分细节,但却因为反差太低超过人眼的极限而无法被辨识。不管怎样,稍微偏移平面,就能够得到最佳反差以及&适当的&解析度,在细节部分也能维持肉眼可见的清晰。
  原帖链接:
周关注度:8241
周关注度:6989
周关注度:6326
周关注度:6241
周关注度:6879
周关注度:6573
周关注度:6541
周关注度:6357悬赏300积分|
剩余155积分
常常听这个词,但具体意思实在没弄明白,请大家指教,帮顶5米,上图10米,解释得详细、具体又精彩的20米!大家学习学习,米不多,不够的话不补,相信大家不介意的,感谢啊!
器材党,我拍照,我快乐!欢迎光临
http://yykkr..cn
.cn/images/bbs4/logo/.jpg
没用过蔡司的头,不懂的人路过帮顶!
悬赏报酬: 5积分
17:06:04 修改
“德味”是什么意思&(转自蓝天摄影网&作者:天地悠悠)A:德味就是当你花20000买了一个镜头,拍出来的照片,和4000的对比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很大的区别。那么2总是有区别的,区别在哪里呢?就在“德味”譬如说,Nikon的28/1.4,10000多的时候,很少有人说它有德味的,涨到18000以后,德味就越来越浓了。&&&&&&&&&&&&&&&&&&&&&&&&&&&&&&&&&&&&&&&&&&&&&&&&&&&&&&&&&&&&&&&&&&&&&&&&&&&&&&&&&&&&&&&&&&&&&&&&&B:最大特征——浓烈泛黄,但不是亮黄,颇似陈黄,很有中世纪的色彩!仔细瞅瞅之下,却不似黄,而是由一层层绵延不绝的中间色彩集合而成,层次的过渡致密无间,远看泛黄,近看或者放大就不觉得了。再就是浓郁之中的通透,所谓黑中有黑,白中有白,绝非那种死黑死白。C:焦内锐但不是太锐焦外柔但不是太柔亮部泛黄介乎明黄与土黄之间暗部泛紫比酱紫轻点的紫由于亮部和暗部存在对比色的偏***况所以有一种像油画绘画技法的感觉现场感强D:拍彩色时:色彩有种克制的感觉。不过火,不张扬。成像细致。反差适中。说到&油润。我想是成像细腻和明暗中的对比造成的。是对比度。不是反差。成像耐看,厚重.E:色彩和层次过镀自然,锐中有柔,柔中带锐,平衡感好,绝对不是傻锐和夸张的色彩表现。&&&&其中的A项是开玩笑,但也反映着很多人的心理,色彩有时具有主观性,有时价格却又在左右人的心理,所以会出现A的现象,我只是想图示B以后的各项。&先说“浓烈泛黄”,下面的这张照片用的就是Carl&Zeiss&1.4/85&ZF镜头拍的牵牛花,乍看确实里面有黄色的东西,但细看似乎又无。色彩层次过度相当细密。这时我们可能要问了,说了这么多,那么德头都有哪些呢?UU&当然也说不全了,只能大致分类吧。&&&&大体上分为西德东德与日本的三类——什么日本?对了,日本也有德头的一个派系呢,除此之外还有新加坡,台湾零星的生产。主要是东西德国。&&&&西德的镜头最正宗了,当然也是目前售价最高的,我所知道的有卡尔蔡司,施耐德,莱卡三大品牌,这些之外还有如enna,福伦达,禄莱,斯坦海尔等。东德的呢,最主要的当然也是卡尔蔡司(标志时带有Jena),潘太康,梅耶(后来变成了潘太康了),&传统东蔡一般指的就是Carl&Zeiss&Jena,当然也包括Meyer与Pentacon在内了,这其中的Pentacon(潘太康)是最为物美价廉的,是玩家不错的选择。&&&&康泰时是西德蔡司的产品,但后来在日本也设了厂,专门生产C/Y卡口的镜头,是高品质的象征。而现在的很多蔡司镜头都由日本的确善能来代工,所以血统也并不正宗了。如果从卡口上讲,德头最多的就是M42与EXA卡口,多之又多的是M42螺口镜头,尤其以东德的镜头最多。而这种头几乎可以支持现在的一切卡口数码相机,尤其EOS通用性很好,加用一个转接环就可以正常使用。&&&&C/Y口如果想用到尼康相机上就得改卡口,加用转接环无限远不会合焦,尼康是很让人失望的卡口,没有哪个德国镜头可以通过转接环来使用,无限远全不可以合焦。此外还有些PB(德国百佳),QBM(禄莱)卡口,这两种口不看好,相面距太短,就是改口都很难改成功了。&&&&可是,我们就是弄来了M42的镜头了,可怎么能用呢?这事儿其实很好办,如果你使用的是EOS系列的机身,那么这事儿很好办,只要弄一个M42-EOS接环就可以了,如果你使用宾德相机,也可以用一个小小的接环就能正常使用。OM当然也可以通过接环来使用了。可是尼康AI就不好办了,原因很简单,相面距太长,只能改镜头了,不然无限远不合焦,只能当微距来使用。
悬赏报酬: 30积分
德味估计就是“德国色调”的意思。。。这是我的理解啊。。那么这种色调有什么区别?简单说就是德国出的镜头,和***这些镜头的色调差吧。。。德国的片子味道比较浓比较重。。。&这跟德国的风情/文化有关,咱就不多说了。。&譬如人像,德国的一些镜头出来的片子(我是说原片啊)会比较偏黄红的深色调。。。。估计就是这意思吧。仅供参考。
悬赏报酬: 10积分
搞不懂。来学习,
悬赏报酬: 5积分
只会用自动头,只用笔记本看照片的人,这辈子都不会了解什么是德味,只知道讽刺挖苦,但自己的照片就那副德行,只有傻锐和搞笑的奶油~~~~
悬赏报酬: 5积分
相 机 烧 颗 头 ~~~~
山 地 玩 根 叉 ~~~
所谓的德微就和油润感同样的道理,知道德头和日头,尤其是N的头最大的区别在于什么?!因为NIKON早期是为战地记者提供支持,而那个时候因为印刷技术不成熟,所以需要高锐利和高反差的照片来弥补缺陷,但高锐利需要付出很大代价,所以N的头会将反差提高,增加锐利感,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明锐度;要增加反差,要做的就是让强光更容易通过,以及让弱光不容易通过。但这样做的结果也很明显,就是分辨率和层次过渡极为不佳,低象素的照片上效果不错,但一到高象素,问题就明显了,而且层次过渡生硬,就是我们往往说的:傻锐再说德头,给我的感觉是,分辨率很高,即使达到100%,仍然不觉得局促,但反差却不高,层次过度自然不生硬,德头设计使弱光容易通过,反而比较抑制强光的通过,这样可以做到压光,而且暗部细节丰富,也就是说,可以让照片达到更好的层次以及宽容度。至于色彩,不同品牌的镜头有不同的风格,就算是同一品牌同一型号,因为设计、年代以及各个原因,色彩有所不同是很正常的,不带D的5018和带D的色彩都是不一样的,是不是说老头更头德味?!!
悬赏报酬: 20积分
相 机 烧 颗 头 ~~~~
山 地 玩 根 叉 ~~~
照片是同一天拍的,都是原片,不同的镜头之间大家可以对比下,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用笔记本的人看不出来很正常,不用怪自己的眼睛~~~N&5014&&&&F2.8ZF&8514&&&F2.8N&5014&&&&F2.8ZF&8514&&&&F2.8
悬赏报酬: 10积分
21:06:31 修改
相 机 烧 颗 头 ~~~~
山 地 玩 根 叉 ~~~
Re:[爱德华艾力克,1楼]&以下是引用&爱德华艾力克&于&15:49:42&在1楼的发言:&常常听这个词,但具体意思实在没弄明白,请大家指教,帮顶5米,上图10米,解释得详细、具体又精彩的20米!大家学习学习,米不多,不够的话不补,相信大家不介意的,感谢啊!
看看好久沒有上來的狐李的帖:油潤,算一條吧?
悬赏报酬: 10积分
22:24:08 修改
&&&&玩音响时用来评价一套设备的音质,经常会谈到该声音偏“英国声”或者说偏“德国声”。镜头看样也是如此?但德国人给人们的印象是做事严谨,产品讲究表里如一
悬赏报酬: 5积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求德味镜头介绍!手动,转接均可。我用索尼大法a6000_微单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42,304贴子:
求德味镜头介绍!手动,转接均可。我用索尼大法a6000收藏
最近看了一关于蔡司32 1.8的贴,德头油润的感觉让人回味无穷!我用套头16-50,还有一个国产屌丝手动头中徕35
1.8,习惯了手动的感觉,现在请大家介绍一下德味镜头,最好定焦大光圈,我是虚化狗,平时主要拍小孩,人文类题材
微单相机排行榜 百联商城,食品大狂欢,生鲜随心订,甄选进口商品,一键下单,优质商品到你家!微单相机排行榜,百联专业的综合网上购物商城,正品低价,品质保证!
以下是国产中徕室内,晚上拍的,光圈全开,感觉不够锐利
现在ps几乎无所不能还是钻研一下ps调色比较靠谱
德味用lr 分分钟就行,中来的焦内你还感觉不锐的话,看下是不是你没对上焦
多加几个灯吧,光线不好什么头都是浮云,拍娃a6k加e50是最适合的
日系德味 美能达或者直接蔡司老头,潘太康之类的
E24转接潘泰康50 1.8东蔡35 2.4东蔡50 1.8康泰时50 1.7
八枚玉啊满满的徳味
微单, 京东IT数码大牌惠战,强悍来袭,&购&大牌够朋友!京东品类全,折扣狠,送货更快,享受快乐购物就上JD.com!
肖特 A.Schacht Ulm Travenar 90mm f/2.8
原生m42口西德顶级人像镜,原生m42口,,非exa改口来的,大多数单反/微单都可使用。镜头评价:做 工:★★★★☆ 有着所有德镜的严丝不苟,16叶银光圈即使到最小状态依旧圆到令人发指,档位精细清晰,调焦手感如丝,(但我更喜欢大姑妈)!小巧玲珑,做工精良,但也因此有个缺点就是镜筒太薄,容易损坏。解 像:★★★★☆ 试过你就知道顶级德镜的毒,色彩浓烈,超强反差。但论细节锐度和现代日镜相比还是稍弱。特 色:★★★★☆ 拥有肖特自成一系的焦外和色彩,和别的镜头感觉会完全不同。稀有度:★★★☆☆ 当年流量应当不小,但由于其很高的收藏和使用价值,买主很难会想要出掉.性价比:★★★☆☆ 相比起蔡司徕卡,还是比较具有性价比的一枚。
蔡司 天塞 CarlZeissJena Tessar 50mm f/2.8 斑马版 M42口镜头评价:做 工:★★★★☆ 非常细致精准的做工,缺点是设计上比较精简,没有A/M开关,调焦限位杆只有一根。解 像:★★★☆☆ 锐度还行,反差比较好。天塞与现代双高斯标头有截然不同的风格。特 色:★★☆☆☆稀有度:★★☆☆☆ 比起35 3.5较难见。性价比:★★★☆☆ 最便宜的蔡司...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没有设计有a/m开关,转接时需要使用有顶板的转接环。
蔡司 骗可乐 CarlZeissJena Pancolar 50mm f/1.8 黑铁MC版 M42口名镜,表三宝,冬菜三剑客之一。蔡司最值得入的镜头之一。与planar基本同款,使用了镧系玻璃,成为冬菜色彩的代言。网上很多评论和样片,不再做多介绍。黑铁版多层镀膜,比斑马版优质很多,值得选择。镜头评价:做
工:★★★★★ 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地方,机械性能非常好,最近对焦达到了0.33m左右,接近1:3的放大率,完全可以成为一支微距。不过镜筒略粗,突出的并非精致感。解
像:★★★★☆ 色彩华丽,锐利而细节良好。缺点是全开会有明显的紫边,焦外二线性严重。特
色:★★★☆☆稀有度:★★★☆☆ 黑铁版较斑马版少。性价比:★★★☆☆ 冬菜三剑基本上是蔡司中性价比最高的镜头。被誉为穷人的神器。不过和大量日头比起来。。。似乎还达不到最优性价比的选项。
Meyer-Optik Gorlitz Primoplan 58mm F/1.9镜头评价:做 工:★★★★☆ 白银镜筒,保持了战前的高水准的精细做工,不过阻尼脂容易干涉,出现旷量,镜片由于工艺原因,也会存在大量蔡司泡对成像有细微的影响。解 像:★★★☆☆ 小M的成像非常不好控制,全开焦外会极其散乱,结构设计有严重的球差,导致大光圈成像稍肉,边角很差。但另一方面,收到f4以后能体现出很高的中心锐度,色彩表现艳丽,但光线控制能力却一流,高光处有很大的收缩,保持了丰富的细节。成了一种艳而不俗的独特风格。在大光圈时,需要有相当的磨合程度方能发挥其究极的威力,能成就任何如梦似幻的场景。特 色:★★★★★ 有别于在世的所有一切标头,拥有最为独特的鱼鳞焦外/高光控制/色彩过渡。稀有度:★★★☆☆ 存世量较少,50年代中后期被斑马50 1.8取代。性价比:★☆☆☆☆ 缺乏性价比的典型镜头,但有得一枚仍旧是任何老境控的所求。作为梅耶的代表镜头,小M的评价太多了,总结起来就是这是一颗拥有独特风格,极难以驾驭的镜头。另外百度其名号“光控大师”也能看到大量此头的样片。
Meyer-Optik Gorlitz Oreston 50mm F/1.8 斑马版梅耶标头,做工性能好于潘太康继承版.镜头评价:做 工:★★★★☆ 整体扎实,和蔡司斑马时代类似,调焦固定装置是两个带弹簧的子弹头,这点比蔡司的单限位还好些。解 像:★★★★☆ 这颗镜头在小M的基础上有不小的改善,颜色比较纯,中心锐度非常高,甚至好于pancolar,但边缘锐度下降厉害,整体评价应该还是比不上蔡司的那颗。后来的潘太康50 1.8完全是这一颗的copy,除了做工变烂。但依然被认为是最有性价比的德标。特 色:★★★☆☆ 梅耶标头自成一系,在planar结构满天下的情况下,算是很独特的存在。味道十足。稀有度:★★★☆☆ 存世量较少,后期潘太康的版本,又或者潘太康产的打着梅耶标志的版本反而非常多。性价比:★★★☆☆ 比起潘的标头,这颗因为做工和稀有度,价格就上去了,性价比中规中矩。在蔡司改进小B为pancolar时,梅耶也改进了自己的小M成了50 1.8,后期梅耶被合并,潘太康完全照搬了镜组结构,大量生产,于是就成了可能是数量最庞大的德标。镜头中心锐度很高,以至于有人吹嘘得很厉害(比如这个:)认为好于所有日系标头,实际上也没有那么好,边缘上差pancolar还是有一定距离。焦外和小M一样会旋转,这个倒是很有味道。
蔡司 CarlZeissJena Sonnar 135mm f/4 exa口黑胶片版镜头评价:做 工:★★★★☆ 蔡司一贯用料扎实而严谨的方案,不过这个镜头有个bug,光圈全开时无法调焦到微距的距离,这个是设计上就是如此,不知是蔡司有意为之,还是设计缺陷。第二个不太满意的是冬菜单反头都比较黑大出,看j-11那身段那才是小巧玲珑啊。EXA版做到了1m的对焦,基本算是135中非常近的距离了。解 像:★★★★★ 可论为完美,sonnar真135典范之作。特 色:★★★★☆ 有明显的蔡司味,sonnar的平像场,低色散,过渡柔和都包括在其中。不过这头收光圈的话成像不会明显变得更好,这也是sonnar的特点了。稀有度:★★★☆☆ exa版的sonnar,更多见的是白银m42版。性价比:★★★★★ 不想解释的直接满分.....sonnar 135 4是一只神奇的镜头,其本身并不是真sonnar结构,而是改进过的4片3组。不过sonnar 135 4最后确成了蔡司的代表之作,仿品无数,以至于蔡司在sonnar 135 4之后的所有135mm都使用了sonnar标示。 比起黑铁时代的sonnar 135 3.5,f4的这一只其实更具有sonnar的原味和性价比。根据不同的镜身,exa版比较大,但也有最好的机械性能,m42白银版则中庸.
斯坦海尔 steinheil 135mm f/3.5 exa口 白银版镜头评价:做 工:★★★★☆ 这个头的机械做工确实没得说,但镀膜工艺就.....解 像:★★☆☆☆ 全开比较软,色彩偏黄,色散很明显,收到5.6后好转。和同规格的sonnar差距挺大,白有了那么大块前镜片。特 色:★★★☆☆ 稀有度:★★★☆☆ 比较少见,所以价格也高。性价比:★☆☆☆☆ 正常价位在2k左右,抚摸级的东西。
Enna 90mm f/2.8
黑铁版 exa口 镜头评价:做 工:★★★★☆ 基本和斑马时代设计保持一致,有enna中长焦独有的前大后小的手榴弹外观,比起同期的蔡司等黑大粗,镜筒相当小巧精致,不过略显皮薄。前组对焦的结构略显缩水。解 像:★★★★☆ 反差略低,颜色清郁脱俗,细节良好,过渡柔和。相当适合高反差环境和人像描写。特 色:★★☆☆☆稀有度:★★★★☆性价比:★★★☆☆ 由于不常见,可能以低价出现,这时这种德系中焦算是非常超值。enna是西德副厂之一,有过35 1.9等名镜,同时也做代工。不过后期产品线混乱,做工水准俞低,甚至有部分加入了塑料镜筒。代工品不少不写厂名,导致很多产品难以区分。白银和斑马时期的镜头是其巅峰。enna的镜头清新柔和适合人像描写,可能因为这一点,使其迎合市场丧心病狂的同时生产过85mm 90mm 95mm 100mm 等好几个f/2.8的人像镜头。镜组4片4组,看得第二片很豪华,没有胶合片使其反差更低但是色边更少。
德味镜头?蔡司CP2电影头不来一套么,有E口原生哦
蔡司三剑客之一 CZJ flektogon 35mm f/2.4 黑铁红mc版镜头评价:做 工:★★★★★ 这支镜设计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设计了1:2微距,最近对焦距离达到0.19m,使得35 2.4又被冠名为万能军刀。解 像:★★★★★ 冬菜没有像别的厂上来就设计f2 f1.8光圈的35头,因为但凡这样的头,全开都是个摆设,35 2.4在35 2.8的基础上又扩大了一点点光圈,并保持了全开锐利,色彩浓郁的特点,出片反差较2.8有大幅度提升,唯一缺点是风格略硬,全开色边现象比较突出。特 色:★★★★☆ 唯一存在的35 1:2微距,军刀非浪得虚名。稀有度:★★☆☆☆性价比:★★★☆☆ 近完美的素质使此头价钱居高不下较贵。
蔡司三剑客之二 CZJ Pancolar 50mm f/1.8 斑马版
m42口冬菜最具代表性的镜头(之一),网上很多评论和样片,不再做多介绍。镜头评价:做 工:★★★★★ 做工较于黑铁版更加优秀,内部设有大量负责的联动装置,可以精细调节镜头的每一个动作,比如光圈环左右的限位,光圈环收缩程度微调,镜芯光轴微调,无限远微调等等,每一样都需要人工精细的调校,一看就能感觉到当时德头人工拼装的一丝不苟,这和日头每一个部件都确定形状,最后简单批量拼装完工是完全不同的。解 像:★★★★★
中心全开极锐,紫边现象和解析力都直观胜于黑铁MC版,逆光也并没有因为单层镀膜而反差降低。色彩保持了冬菜一贯的浓郁。某柴负责任的说这是某柴玩过的1.8级别标头里解像最出色的一枚。特 色:★★★☆☆稀有度:★★☆☆☆性价比:★★★★☆ 也许并没有三百左右的日头具性价比,但是不足千元的价钱和近完美的性能是绝对值得收入的。
蔡司三剑客之三
CZJ Sonnar 135mm f/3.5 黑铁红mc版 m42口镜头评价:做 工:★★★★☆ 蔡司的一贯良好做工,有良好的最近对焦距离,黑铁版略显黑大粗,缺点是光圈联动容易在抖动中松脱以及光圈容易侵油两个缺点使这个头常出现光圈障碍,调焦螺纹直接做在外壳上,容易因为磕碰而导致调焦不畅。解 像:★★★★★ 可论为完美,sonnar真135mm典范之作。特 色:★★★★☆
一代名镜,结构多被效仿。稀有度:★☆☆☆☆ 出货量非常大,现在仍旧还是最常见的135mm老镜。性价比:★★★★☆ 本来是极具性价比的镜头,唯一可惜是近几年价钱被炒高了.....
威达 28mm f/2 ai口 (k13)威达 28mm f/2 md口 (k12)镜头评价:做 工:★★★☆☆ 看着还行,但是有一些比较糟糕的细节:比如,镀膜易损坏,镜筒失圆的情况容易发生。另外一个比较严重的就是:这个镜头光圈100%(你没看错)会出现漏油情况,如果你遇到一个光圈无法开合的28 2,基本上是因为漏油太多把叶片粘死了。解 像:★★★☆☆ 中心锐度很好,全开中心也有相当不错的锐度,但别的没太多亮点,颜色比较干,色差处理不太好,对不同色彩的解析度有很大差异,红色容易出现解析不清,而紫色容易溢出形成紫边。全开时边角很差,场曲明显,中心对到无限远位置时,边缘可以才对到前方两三米处。收光圈均有改善。优势是有f2的光圈,因此这个镜头并不适合风景人文的拍摄,发挥大光圈优势,使用距离人像/小品忽略边角问题才是运用方法。特 色:★★★★★ 这是一个神奇的镜头,独一无二的浮动镜组设计,夸张的场曲,多变而戏剧性效果的放射形焦外,使这个镜头有很大的品鉴价值。它可能能出9张烂片,但总有一张,会带有你想不到的奇效。性价比:★★☆☆☆ 比28 2.8至少能贵上3倍,在日头中算卖得很高的了。md口k12状态:成 色:★★★★☆ 无磕碰,有轻微擦挂痕迹,后口有少一颗螺丝。机械状态:★☆☆☆☆ 不太好,调焦环比较瑟,光圈环非常紧,但都是可调的。光学状态:★★★★☆ 通透,有微微小痕迹,基本上找不出什么瑕疵。ai口k13状态:成 色:★★★★☆ 比较新,但前口有一个磕碰,已经修复。机械状态:★★★★☆ 光圈调焦正常,手感很好,但前口磕碰了,对上滤镜有一定影响。光学状态:★★☆☆☆ 前片有些擦不掉的指纹一样的油迹,不知道是怎么弄上去的,估计是油粘上去了很久没有擦就被镀膜吸收了...可能会对成像产生微小影响。------------------------------------说来威达28mm有好几档光圈的,28 1.9 , 28 2 , 28 2.5 , 28 2.8后面两个规格太低没有什么好说的,28 1.9太贵,没太多人接触到。而28 2这一颗,据说是继承了28 1.9的衣钵,由kiron代工推出的缩减版。淘宝常见价格八九百,属于值得一玩的系列。首先要表示这颗镜头并不止一个版本,据资料记载,kiron制造的至少有以下三个版本存在K12:- Vivitar 28MM 1:2 AUTO WIDE-ANGLE No. 22xxxxxx ?55MMK11:- Vivitar 28MM 1:2 WIDE-ANGLE NO. 22xxxxxx ?55MMK13:- Vivitar 28MM 1:2 MC WIDE-ANGLE NO. 22xxxxxx ?55MM另外还有28xxxxxx的Komine产的微距版,不在某柴本节讨论范围之内k12版应该是28 1.9的直系后代,因为28 1.9具有浮动镜片和爆炸焦外两大特点,而某柴手上这支同样据说这两样特征。什么是浮动镜片呢,传统镜头的对焦系统是靠前后移动整个镜片组来达到对焦的目的,这样做的瑕疵就是一个镜头结构并非在所有对焦距离上都工作良好。普通镜头的镜组设计一般针对50倍焦距来优化,其他距离的话,就会打折扣,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专门的微距镜头,因为其镜组结构是按照微距放大时的距离来优化的。而浮动镜片,就是对焦过程中,镜头会调整镜组、镜片间的距离,达到针对不同距离优化的特点。另外这种要和前片对焦区分开来,前片对焦是天塞结构移动前镜片达到对焦的目的,其目的并不是为了优化成像。带有浮动镜组的k12版28 2的具体设计方案是:设计三组螺纹,其中镜头后组和镜筒间使用两组(即传统镜头设计),前组镜片再加上一组,并和前两组联动,使调焦过程中,前后组的距离动态运动。威达这个设计可以说是相当超前的,但是受限于当时的装配工艺,实际上这个浮动镜组多半只是个噱头,因为装配过程中没有结构来校定装配前组和后组的距离是否刚好对于对焦位置是优化的,加上威达都交个各种代工厂生产,估计最后的效果堪忧,这也就是为什么28 1.9/28 2出了名的根据对焦距离会产生有各种奇奇怪怪的焦外的一个原因吧。针对爆炸焦外这一点,某柴专门说一说:一早就有人相传28 1.9的爆炸焦外28 2也会带有,但是不少人也认为28 2不带这个特性。如果你的28 2是浮动镜组设计的版本(k12),那大可能上,他会是带有爆炸焦外的。如果是传统设计的版本的话(k11,k13),那基本上不会有这种焦外了。附一段老外的对比测试:Tested both the multicoated (K11) and the earlier single coated (K12) version. The earlier version has a much longer focus throw (3/4 turn instead of 1/4 turn) and a rotating front. The K11 is an exact copy of the Kiron 28mm f2.0. Comparing the two lenses by their appearance, the front and rear elements of the K12 are wider then those of the K11, so it is not just the coating that differs. The results of my photo
-the sharpness of the K12 surpasses that of the K11, especially from f5.6 to f16. There the K12 is super sharp edge to edge with a very good contrast. At lower apertures (f2.0-f4) the contrast of the K11 is better, probably due to the multi coating, and the K11 shows a bit less glow & less CA at f2.0. Within the glow (around highlights/ white objects) the K12 still is sharper. The corner sharpness of the later (K11) version is slightly disappointing. It never gets as sharp as the center, while with the earlier version I'm simply impressed with the sharpness allover the frame. Starting at f4 the corner sharpness of the K12 is clearly better. -The colours of the K12 are cold compared to the multicoated K11. Adding an UV filter will make them a bit warmer. -The depth of field at longer distances is narrower with the K12, it has better bokeh. Using the same f number on the K11, more objects in the foreground/ background seem to be in focus, while the focused area of the K12 really 'pops' out. I ended up selling the later version, even when it was in a mint condition. By no means it is a bad lens and I don't think I had a bad copy, I simply prefer the older version. I'll test it against the Pentax K 28mm f3.5 later, very curious...Read more at:
搬运完成,楼主自己选吧
pentacon 28/2.8rollei 50/1.8便宜的德味
楼上复制来的一堆奸商软文,楼主可别信,德头各家的成像特点还是千差万别的,徕卡的层次感和油润,蔡司的色彩,施耐德看似平淡实则华丽,福伦达的妖冶,罗敦斯德的厚重,恩那的肤色表现,等等,喜欢什么风格自己做决定,多上茶片坊去看看大神们拍的片子
有预算就想办法搞个CONTAX G21/28af环调节困难就不必须了
contax 25/2.8的色彩最出名,50/1.4也不错,现在跌到2000出头很白菜了。其实比镜头更最重要的是天气好
你用中徕镜头的时候,相机按键正常吗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味 油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