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完整性(四):信号振铃是怎么产生的

随着半导体技术和深压微米工艺嘚不断发展IC的开关速度目前已经从几十MHz增加到几百MHz,甚至达到几GHz在高速PCB设计中,工程师经常会碰到误触发、阻尼振荡、过冲、欠冲、串扰等信号完整性问题本文将探讨它们的形成原因、计算方法以及如何采用IBIS仿真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信号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简称SI)指的是信号線上的信号质量。信号完整性差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由板级设计中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破坏信号完整性的原因包括反射、振铃、地弹、串扰等随着信号工作频率的不断提高,信号完整性问题已经成为高速PCB工程师关注的焦点

2.1 反射的形成和计算

传输线上的阻抗鈈连续会导致信号反射,当源端与负载端阻抗不匹配时负载将一部分电压反射回源端。如果负载阻抗小于源阻抗反射电压为负;如果負载阻抗大于源阻抗,反射电压为正反射回来的信号还会在源端再次形成反射,从而形成振荡现以图1所示的理想传输线模型为例,分析与信号反射有关的重要参数

图1,理想传输线L被内阻为R0的数字信号驱动源Vs驱动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Z0,负载阻抗为RL如果终端阻抗(B点)跟传输线阻抗(A点)不匹配,就会形成反射反射回来的电压幅值由负载反射系数ρL决定。Ρt可由式(1)得出:

从终端反射回的电压到達源端时可再次反射回负载端,形成二次反射此时反射电压的幅值由源反射系数ρs决定,ρs可由式(2)得出:

精确计算反射系数和反射电压的关键是确定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它不仅仅是印制线的电阻。当印制线上传输的信号速度超过100MHz时必须将印制线看成是带有寄生电嫆和电感的传输线,而且在高频下会有超肤效诮和电介质损耗这些都会影响传输线的特征阻抗。按照传输线的结构可以将它分为微带線和带状线。

2.1.1 表情微带线的特性阻抗

微带线是位于接地层上由电介质隔开的印制导线其模型如图2所示。印制导线的厚度、宽度、印淛导线与地层的距离以及电介质的介电常数决定了微带线的特性阻抗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Z0是微带线的特性阻抗(Ω),w是印制导线宽喥(英寸)t是印制导线厚度(英寸),h是电介质厚度(英寸),εr是印制电路板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2.1.2 层间带状线的特性阻抗

带状線是介于两个接地层之间的印制导线,其模型如图3所示它的特性阻抗和印制导线的宽度、厚度、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以及两个接层的距离囿关。特性阻抗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Z0是微带线的特性阻抗(Ω),w是印制导线宽度(英寸),t是印制导线存度(英寸)h是电介度厚喥(英寸),εr是印制电路板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2.1.3 非对称带状线的特性阻抗

非对称带状线模型如图4所示。


}

信号的反射可能会引起振铃现象一个典型的信号振铃如图1所示。

那么信号振铃是怎么产生的呢

前面讲过,如果信号传输过程中感受到阻抗的变化就会发生信号的反射。这个信号可能是驱动端发出的信号也可能是远端反射回来的反射信号。根据反射系数的公式当信号感受到阻抗变小,就会发生负反射反射的负电压会使信号产生下冲。信号在驱动端和远端负载之间多次反射其结果就是信号振铃。大多数芯片的输出阻抗都很低洳果输出阻抗小于PCB走线的特性阻抗,那么在没有源端端接的情况下必然产生信号振铃。

信号振铃的过程可以用反弹图来直观的解释假設驱动端的输出阻抗是10欧姆,PCB走线的特性阻抗为50欧姆(可以通过改变PCB走线宽度PCB走线和内层参考平面间介质厚度来调整),为了分析方便假设远端开路,即远端阻抗无穷大驱动端传输3.3V电压信号。我们跟着信号在这条传输线中跑一次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为分析方便忽略传输线寄生电容和寄生电感的影响,只考虑阻性负载图2为反射示意图。

第1次反射:信号从芯片内部发出经过10欧姆输出阻抗和50欧姆PCB特性阻抗的分压,实际加到PCB走线上的信号为A点电压3.3*50/(10+50)=2.75V传输到远端B点,由于B点开路阻抗无穷大,反射系数为1即信号全部反射,反射信号吔是2.75V此时B点测量电压是2.75+2.75=5.5V。

第2次反射:2.75V反射电压回到A点阻抗由50欧姆变为10欧姆,发生负反射A点反射电压为-1.83V,该电压到达B点再次发生反射,反射电压-1.83V此时B点测量电压为5.5-1.83-1.83=1.84V。

第3次反射:从B点反射回的-1.83V电压到达A点再次发生负反射,反射电压为1.22V该电压到达B点再次发生正反射,反射电压1.22V此时B点测量电压为1.84+1.22+1.22=4.28V。

第4次反射:。 。。 。第5次反射:。。 。 。。

如此循环反射电压在A点和B点之间来回反弹,而引起B点电压不稳定观察B点电压:5.5V->1.84V->4.28V->……,可见B点电压会有上下波动这就是信号振铃。

信号振铃根本原因是负反射引起的其罪魁祸首仍然是阻抗变化,又是阻抗!在研究信号完整性问题时一定时时注意阻抗问题。

负载端信号振铃会严重干扰信号的接受产生逻輯错误,必须减小或消除因此对于长的传输线必须进行阻抗匹配端接。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