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消费习惯影响需求需求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重要提示:看了本文的人还对以下公司做了评价!
不要在厂端来看还是不错的。…
2016浅析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作用
更新时间:&&&&&&&&
来源:网络&&&&&&&&
【看准网()】经济论文频道小编搜集的范文“2016浅析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作用”,供大家阅读参考,查看更多相关论文 ,请访问经济论文频道。
 [摘 要] 消费需求是经济学中永恒的核心话题,历来为经济学界和经济理论家所关注。消费的机理表明,消费运行的良莠,对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和功效,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分析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原因,及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影响对我国今后经济的发展具有警示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 消费需求 经济 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过高,因而经济进一步发展受外部影响的风险也就越大。特别是欧美国家的经济出现衰退,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逐步显现,从而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促进消费需求,可以保持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地持续发展,使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同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更直接、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这决定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在经历了出口拉动、投资拉动后,不可避免地要选择消费拉动。扩大内需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破解内外困局的必然选择,并且现在有了更为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经济连续1年保持了高增长态势,人均GDP也从几百美元增涨到了2美元,居民的消费能力较之十年前有了很大增强。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美元是消费结构升级的临界点,这预示着我国消费增长空间巨大。   一、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1.消费是经济整体增长的最终动力。众所周知,投资、消费、外贸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俗称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我国外贸已进入高成本时期,出口率已拉升35%的上限。一是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巨额贸易顺差造成了经济运行的风险,不断的外贸摩擦日益凸显,不仅给出口贸易的增长带来了压力,同时也给人民币升值造成了压力;二是投资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且引发了人民币汇率不够稳定的国际压力。因此,扩大外贸出口的拉动作用已难有作为,拉动效应惟有依靠扩大内需。毫无疑问,投资是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但从长久来看,投资如果得不到消费的导向和支持,投资结构和投资规模就难以优化,经济效益就得不到保障和提高,消费的需求效应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和最关键的动力源。在目前出口、投资增长过快的情况下,消费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呼之欲出。消费历来就是GDP增长的主导因素(在我国通常占6%左右,国外这一比率更高达7%以上),消费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GDP .6%的增长点。   2.消费具有独特的检测机制和反馈功能。消费是度量经济运行效率和效益的“测量器”,又是引导经济运行不断改善的“指示器”。从再生产一次循环看,生产是“起点”,分配与流通是“中介”,消费是经济运行“终点”。前三个环节的功效评价,显示在终点环节之上,消费显示和检验着经济运行的总效果。但从动态的循环看,消费又是下一循环的“起点”和“先导”,它引导着下一循环的投资方向、发展的结构和规模,通过“看不见的手”(市场),传达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并通过“看得见的手”(宏观调控),调整和改善运行功效,为下一次运行的优化提供依据。   二、我国消费需求的现状   目前消费需求在宏观经济趋势向好的背景下,23年以来却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消费率由23年前的6%下降到目前的3%左右。虽然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近年来保持较高增长,但居民消费增长缓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最终消费额年均增长速度长期低于GDP增长速度。1952年~2年,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我国最终消费额年均增长7.1%,增长25.5倍;同期GDP年均增长7.7%,增长33.4倍。消费率增长慢于GDP增长。即便是在人均GDP已超过1美元的23年,在人均GDP已达173美元的25年,消费率不仅没升,反而下降。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2年以来,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由1.3%提高到处31.3%,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仅由9.7%提高到13.3%,增速明显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3.消费率大大低于历史同期的国际平均水平。国家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25年,我国年均消费率为4%~5%,而世界各国消费率大致在6%~8%之间。我国比世界水平大约要低2%~3%。   三、消费需求滞后的原因   1.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长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7%~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8%~9.6%而对应同期我国我国国民经济增速在8%~11%。   2.收入差距扩大,有效需求不足。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在我国于2年已超过.4的国际警戒线,达.417。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结构呈金字塔型,64%左右的人属低收入者和中低收入者,这些居民有消费欲望却无支付能力,形成不了有效需求。最可怕的是,由收入分配秩序混乱导致的收入不公,使一部分利用权力致富的人集聚了相当多的财富。这些人手中资金虽多,但由于不是企业家,不会将聚敛的货币财富用于投资,且职务消费又使他们无须自付消费,结果造成相当多的资金游离于再生产过程之外,形成不了实际消费需求。   3.农村消费市场启动缓慢。从城乡居民消费构成看,1998年~23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比重由47.9%下降到41.4%,6年下降了6.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1个百分点。   4.由改革引致的未来不确定因素增加,居民即期消费减少,预防性储蓄增加。随着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项改革制度的深入,居民很难准确地预期自己的未来收入、收益率和能够享受到的社会福利数量。加上近几年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使人们对经济的预期不明确,对收入的预期下降。为防范意外、疾病,预备养老、子女教育、购房等,老百姓不得不压缩、削减当前的消费开支,大量储蓄,“积谷防饥”。转贴于 看准网
  四、提高消费需求的措施   1.充分发挥财政的收入再分配职能,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继续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村负担。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农村的教育、卫生和文化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应该尽一切可能考虑减轻农民的交费负担,特别对一些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中央政府可以优先考虑由中央财政来承担一些地区的公共服务,如基础教育和基本医疗等。   2.尽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非常有限,要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医疗、养老、失业保障体系,扩大保险覆盖面,减少城乡居民的因病致贫现象,减轻子女的养老负担,防止因失业致贫群体的出现。有条件的地区应率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加强各级政府对教育、医疗的救助,从支出的角度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增加即期消费。   3.加快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尽快制订出台改革方案。提高国内生产总值的个人分配系数,也就是加大经济发展成果向个人倾斜力度,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从而增加有效需求。建立起明确的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各项福利制度改革,实现职工福利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管理。同时,尽快完善其他各项经济体制改革,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和人们对经济预期的不明确,提高未来收入的预期。   4.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城乡居民的就业。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经济的转移,千方百计扩大城乡居民的就业。就业乃民生之本,对低收入阶层和农村居民来说,收入的来源主要是劳动性收入,而获取劳动性收入的主要途径就是就业。   5.加快消费信贷发展的步伐。通过大力发展和规范消费信贷,可以将广大消费者的潜在购买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产品大量生产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   扩大内需归根到底是要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这既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客观要求,也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客观要求。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特别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同时,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表明,消费需求对经济的稳定增长和良性循环具有决定性作用。一国要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就必须保持合理的消费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也屡次出现“过热—调整—再过热—再调整”的经济波动,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贸和投资拉动有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必须通过各种经济手段,增大居民的收入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从“不愿消费(高收入者群体)”、“不敢消费(中收入者群体)”、“不能消费(低收入者群体)”变为“乐于消费”、“敢于消费”、“能够消费”,从而收到投资与消费“双拉动”的政策效应,实现经济运行高速、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促进消费需求提高消费率是扩大内需的必由之路(上)[J].领导参阅,22,(9)   [2]王子先:世界各国消费率演变的趋势、比较及启示[J].求是,26. (4)   [3]安体富 王海勇:我国公共财政制度的完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5,(4)   [4]朱庆芳:影响我国消费需求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领导参阅,25,2)   [5]陶 涛: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加快消费信贷发展 转贴于 看准网
看了这篇文章的还看了
  入团志愿书范文1 敬爱的团支部: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我作为一名满十四周岁,生在新...…
  第一篇:800字的入团志愿书范文 敬爱的团支部: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同每一名中学生一样,有着理想和抱负,向往着美好的未来,而这需要有一个指路的明灯,团组织就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航标,所以我迫切要求加入共青...…
尊敬的团组织:   我是x班的,在班里任职xx,成绩在班上排xx,在上学期期末考试里得全班第x名。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一件光荣的事,因为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共产党的助...…
【摘要】社会保障制度是国民经济的稳定系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日益增大,但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在中小企业的实行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其经济发展速度,寻求问题所在是解决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问...…
摘要:关于大型国有企业是否适合实行MBO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本文介绍了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结合一些案例就大型国有企业难以进行整体MBO的原因进行了剖析,给出了大型国有企业实现MBO的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MBO;定价;融资;MPAAbstract:The p...…
论文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链接合作QQ: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论文我国统计年鉴中1997年-2014年的相关消费经济数据,利用所学的专业软件SPSS与Eviews6.0对数据进行统计与线性回归分析,从分析结果可知:我国居民的消费总量与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是
摘要 毫无疑问,因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已经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就,而且我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近年来我国进入新的经济形势和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背景下使得国内经济压力不断扩大,因此要想实现强大的中国梦就必须快而稳地发展经济。基于目前我国的经济情况,发展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平均消费支出,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拉动经济增长。本文通过我国统计年鉴中1997年-2014年的相关消费经济数据,利用所学的专业软件SPSS与Eviews6.0对数据进行统计与线性回归分析,从分析结果可知:我国居民的消费总量与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是具有正相关关系的,本文针对此分析结果,就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4506
关键词: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请找qq324^9114六@维(论]文.网
Becaus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our country's economy has made considerable achievements, and China's economy has been among the world top. Bu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entry into the new economic situation a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acing the complex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makes the domestic economy pressure increasing, so if you want to achieve a strong Chinese dream you have to fast and steady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o raise the average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of Chines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nd narrow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consumption growth.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in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the related economic data of consumption, with the major software SPSS and Eviews6.0 on data statistics and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from the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e consumption of residents in our country and our country economy growth i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is analysis,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 on how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请加qq324'9114六/维(论!文^网
Key words:Residents' consumption;economic growth;empirical analysis
摘&&& 要Ⅰ
AbstractⅡ
㈠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㈡ 国内外1
二、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分析3
㈠ 我国居民消费现状 3
㈡ 我国经济增长现状 5
㈢ 关系分析& 6
三、实证分析7
㈠ 数据选取及处理 7
㈡ 线性回归分析 7 &
㈢ 实验检验 9
四、结论与建议11
㈠ 结论 11
㈡ 建议 11 &
参考文献14
致&&& 谢15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㈠ 研究背景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国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也相应的得到提高,因此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也同步提高是毋庸置疑的。根据我国近年国内经济运转情况,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有待提高,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消费还没有赶上发达国家,从而阻碍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我国经济发展由传统发展模式逐渐向新的结构模式发展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发展的并不是很顺利。中国作为拥有庞大人口的经济大国,无论从现在的经济环境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动力是不能缺少居民消费的,所以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总量来带动经济增长是实现强大的中国梦的途径之一。 请找腾讯来自六\维!论"文\网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改变经济环境,坚持发展经济的高效率与高质量,有利于经济可持续的稳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来实现的,直接导致了我国目前产能过剩、污染严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局面。因此在将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够再一味地依赖出口和投资,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会使我国经济容易受外部冲击和阻碍我国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平稳快速的前进,所以想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平衡好三大经济发展支柱的关系,而不可以盲目地但追求发展速度。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分隔线----------------------------
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等理论和方法及计算机数学实验技术建立...
论文以消费者信心指数作为投资者情绪的代表,实证分析投资者...
摘 要:本文围绕水资源短缺风险的评价与预测问题进行了讨论...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论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刺激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逐渐发生变化,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环境,研究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势在必行。文章对我国消费需求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作者单位:
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应急处置中心,辽宁 沈阳,110000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启动居民消费需求 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经济毕业论文-_2016年硕士生毕业论文_本科生毕业论文_绝想日记网
启动居民消费需求 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经济毕业论文-
查看:983701
摘 要:“十一五”期间扩大消费需求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就显得非常必要。从制度变迁的视角进行分析,提出居民收入减少或不确定、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消费支出预期降低、居民储蓄倾向的提高四个因素影响着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需求;制度变迁;经济增长      1 制度变迁的内涵及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      1.1 制度变迁的含义   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过程,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更优、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制度变迁本文特指经济制度的变迁,是一种经济制度代替另一种经济制度的过程,或者说一种经济制度被另一种经济制度所取代的过程,具体指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1.2 制度变迁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制度因素是被忽视并被排除在分析范围之外的,要么将制度视为已知的、既定的因素,要么将制度作为“外生变量”,通过各种物质生产要素的变化去说明生产率的变化和经济增长情况。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思(Douglass C.North)在研究中重新发现了制度因素的重要作用,他的新经济史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使其在经济学界声誉雀起,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并因此获得了199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制度变迁是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制度因素而非其他因素,正如诺思所说的那样:“制度在社会中起着更为根本的作用,它是决定长期经济绩效的基本因素。”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制度变迁过程,是一场深刻的制度革命。这种经济双重转轨的复杂性决定了制度变迁的艰难性和渐进性。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制度变迁的总体思路是正确的,制度变迁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我国目前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便是例证。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 。笔者在此仅从制度变迁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视角谈谈自己的观点。我国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居民的消费规模和消费质量得以提高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消费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家庭的消费增幅缓慢,居民的消费行为也相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变迁因素使得一些居民收入减少或不确定,影响居民的即期消费需求。   随着制度变迁的不断推进,我国进一步加大各项事业的改革力度,但这些改革措施仍存在不完善之处,比如说包括下岗失业等在内的诸种改革成本相当一部分由个人承担,一些居民收入增幅连续几年下降。尽管从总体上说,我国的居民收入在不断的提高,但是,国企改革、企业破产等一系列因素也造成居民下岗不断增加,部分居民的收入没有增加,反而减少。这些问题将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于1957年提出了“持久收入假定”的消费函数模式。他认为只有持久收入和持久消费之间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Cp=kYp,其中Cp为持久消费,Yp为持久收入,k为常数。根据持久收入假定,消费者只有有了稳定的、长期的收入(来源),他们的现期消费支出才可能超过其现期收入,也就是消费者能够或者可以超前消费。由于部分居民考虑到收入的减少和收入来源的不确定性,居民的消费更加谨慎,即期消费也呈下降趋势。通过图1可以清楚的看出我国平均消费倾向呈不断下降趋势。      (2)制度变迁因素使得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影响居民消费需求。   制度变迁的过程导致了居民收入分配方式与收入分布结构发生变化。总体而言,这种收入分配体制在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然而,与此同时,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迅速扩大,这意味着不同人群受益于经济发展的程度存在差异,而且一部分人群并没有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这表明在收入分配过程中,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各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尤其是收入调节及再分配机制的缺乏,使得分配结果的不平等变得越来越严重。从我国当前实践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从基尼系数来看,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1978年我国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33,这说明我国当时属于个人收入差距比较小的国家;1995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36,在2001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就越过0.4的国际警戒线, 2005年上升到0.496(见图2)。从图2可以清楚的看出,我国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②从城乡收入差距来看,根据国家统计部门的调查,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为2.36∶1,1985年为1.72∶1,1999年为2.65∶1;从这三个比值上可以看出,1978年至199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先缩小后又扩大的趋势。③从地区收入差距来看,1980年东部地区职工的收入要低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收入水平最低。大约到1989年前后,东西部地区的职工收入基本持平。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收入差距逐渐拉开,到1997年东西部地区的职工收入比达到1.4∶1;农村收入差距则从1980年的1.46∶1扩大到1997年的2.5∶1。④从行业收入差距来看,从2000年到2004年,收入最高的行业与收入最低的行业的平均工资差距扩大了1.6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到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的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到10倍之间。
上一篇: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一篇:中国经济学目标、困境与趋势探析
支持(983701)
上一篇:下一篇: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 记住曾经绽现的万种风情 在记忆即将淡漠的时候 来把这些重新回味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08号
绝想网友交流QQ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费习惯影响需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