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经济开发区属于哪个区的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地址:东营市东城府前大街59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0东营市质监局开发区分局 &鲁ICP备号-1
电话: 传真: E-Mail: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山东省服务窗口
所在位置:&&&&&&&&&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10年3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22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之一,是山东省科学发展示范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正在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面积417平方公里,已完成配套面积80平方公里。  近年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东营市市委、市政府“火车头、增长极、先行区、主战场、新空间”的发展定位,确定了“产业发展集群化、产城融合一体化、城市功能高端化”的发展思路,加快园区转型升级,着力推动主导产业优化提升、新兴产业聚集扩张、现代服务业加速突破、新城区扩量提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规划建设了主体产业区、东八路东产业园、临港产业园、空港产业园四大产业园,重点培育有色金属压延及深加工、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石油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和智能装备制造四大新兴产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2013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27.6亿元、工业总产值1501.5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1亿元、进出口总额48.4亿美元,在商务部公布的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中排名第39位。今年1-4月份,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23.6亿元、工业总产值513.5亿元、进出口总额18.7亿美元,分别增长15.6%、19.2%和28.6%,实现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5.6亿元。  为加快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开发区围绕园区、片区、产业、企业、项目五个层面,制定实施了“三、七、三、十二、二十”转型升级计划,着力打造主体产业区、东八路东工业园、临港产业园三个千亿级园区,建设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园、科技企业加速器、生物医药产业园、汽车产业园、府前街金融商务聚集区、莒州路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广利港保税物流中心七个特色片区,集中突破有色金属压延及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智能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培育方圆、天信、高原等十二家骨干企业,重点推进二十个重点项目。力争到201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00亿元、工业总产值350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亿元,迈入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  
& &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市。黄河从东营入海,黄河三角洲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一个独特的三角洲,是继珠江、长江三角洲崛起之后,东部沿海正在崛起并能够带动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又一大河三角洲。东营市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处在东北经济区至中原经济区和京、津、塘经济区至山东半岛经济区的交汇点上,是黄河经济协作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东营港、广利港、飞机场和规划建设中的黄东大铁路、环渤海高速路和均设在或穿过开发区,距济南、青岛、天津、北京分别为2、3、4、5小时的路程,距机场、火车站和海港仅0.5-1小时路程。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东营市城市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
& & 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路桥建设,已建成城市道路50条,通车里程185公里,桥梁44座;二是公交系统建设,建成公交站点226个,候车亭53个,开通公交线路16条,日运行180个班次,运行里程4000公里;三是路灯建设,建成路灯6096基,亮化道路104公里,安装箱式变压器86台;四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建成交通信号指挥系统76套,冲闯红灯自动拍照系统28套,路口T型路三角牌21块,路口十字路三角牌118块,路口道路交通道路指路牌105块;道路护栏20000米。
& & 城市管网建设。一是城市供热及管网建设,已建成热水锅炉房2座,装机总容量112兆瓦,供热能力116万平方米,建成热力站12座,热网设施22.8万米。二是城市供水及管网建设,采用三方合资方式建成自来水厂1座,原水供水能力20万立方米/天,净水供水能力15万立方米/天,建设DN1400原水输水管线19千米,建成DN1000配水管线约12千米、DN600配水管线约3.3千米;建成DN110以上道路主管网93872米。三是城市雨污水管网建设,建成雨污泵站9座,在建雨水泵站2座,雨水泵站汇水面积3582公顷,雨水设计流量约88.25m3/s,污水泵站汇水面积1840公顷,污水设计流量约4.67m3/s;建成雨水管线约25.7万米,污水管线12.5万米。四是城市通讯设施建设,建成通讯弱电管网150千米,通讯机站45处;五是城市燃气设施及管网建设,引进华润燃气与黄河燃气两家燃气公司经营管道天然气业务,年最大供气能力为2400万立方米。六是电力设施建设,建设了泰和光伏电厂和大唐风电电厂;建成4座110KV公用变电站,区内最大负荷276MW,网供电量15.61亿千瓦时;建成10KV高压走廊线路45条,线路总长度234.26千米,配电变压器577台,容量310.675MVA。
& & 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一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处理厂2座,日处理污水12万吨;二是城市环卫及其附属设施建设,建成地上及地下垃圾箱19个,安装环保果皮箱103个;实现道路保洁面积达400万平方米,机械化清扫率达90%以上,生活垃圾集中清运率达100%,日均清运垃圾60余吨。
& & 园林绿化建设。已建成城市绿化总面积约600万平方米,建成千岛湿地公园、悦来湖公园、丽日湖公园3座,并已全部向市民开放。
超出数据库限制,请重新添加数据,content_id=1496
& &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8家、高新技术企业33家,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43家,过10亿元企业9家,过50亿元企业3家,过100亿元企业5家,方圆、鲁方2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方圆、鲁方、天圆、高原4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 &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协调推进的原则,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环境友好型工业方面,着力打造有色金属压延及深加工、新材料、石油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四大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四个新兴产业。有色金属产业集聚了方圆、天圆、亨圆、金圆等骨干企业,集中实施了方圆技术装备孵化及示范生产基地项目、金鑫年产2万吨高性能电子铜箔和年产2万吨新型铜合金框架新材料压延铜箔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推动产业向深加工、设备制造、技术服务等高端领域延伸,2013年被批复为&全国铜及铜材知名品牌示范区&;新材料产业以盐化工新材料和电子陶瓷材料为主,以氯碱为龙头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初步形成了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精细化工相衔接的盐化工循环化产业链,依托国瓷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子陶瓷技术打破国外垄断,打造中国先进、高端的电子陶瓷新材料产业园区;石油装备产业初步形成以高原石油装备为龙头,集研发、制造、服务、内外贸于一体的门类齐全、产品配套的较为完整的多元化产业体系,目前区内建有全国唯一的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6个,高新技术企业7家,专利260余项,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目前拥有广汽吉奥、俊通、东方曼三个整车项目,大力发展发动机、变速箱等高端汽车零部件项目,目前吉奥SUV已成功下线,轿车项目获批建设,俊通、东方曼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快速发展,将建设全国重要的SUV、轻型车和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电子信息产业拥有科达半导体、沃飞电子等骨干企业,重点实施了科达加速器、裸视3D电视等重点项目,产业规模正在迅速扩张;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以智能化、自动化、成套化为主攻方向,引导现有装备制造企业向高精尖延伸,推进了华辰数控机床、3D打印及风洞测试等项目的建设,争取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生物医药产业成功引入了力达医药港、亦度生物新型生物疫苗、佛思特透明质酸及谷氨酰胺等项目,力争打造国内医药研发创新能力强大、成果转化集中、服务手段丰富、园区环境优美的知名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新能源产业以太阳能光伏产业和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为核心,目前正在加快推进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产业园,打造国内先进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 &履行省人才工作宣传小组职责,负责全省人才工作宣传的宏观指导和协调;制定全省人才工作宣传计划,协调各新闻媒体,加强人才工作和优秀人才典型宣传;负责全省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负责组织实施&齐鲁文化英才&评选工作,联系一批优秀宣传文化人才;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加强与党外人才的联系,发现、培养、选拔、推荐党外优秀人才;会同有关方面制定实施非公有制经济和新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政策和意见;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参与研究制定全省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研究提出人才队伍建设有关机构编制政策规定并组织实施;负责省级有关部门人才工作机构、编制等事项的审核与调整,对市、县人才工作机构、编制等业务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探索研究有利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机构和编制使用办法并组织实施;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负责联系科技工作者,引导科技人才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发挥作用;负责组织实施&山东省青年科技奖&、&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参与全省科技人才发展的政策制定;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负责将人才资源开发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负责了解掌握全省重点区域和服务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会同有关方面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参与制定落实创业人才支持政策;参与定期开展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与发布;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负责研究制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联系一批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组织指导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参与制定落实创业人才支持政策;参与企业领域&泰山学者&、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组织实施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负责研究制定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等人才工程的组织实施;负责组织实施省属高校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协调组织高校领域&泰山学者&、创新团队等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负责研究制定全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联系一批优秀科技人才;负责科技人才成果转化工作,组织重大科技攻关,推进产学研结合;负责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杰出青年基金、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等的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省属科研单位、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协调组织科研院所领域&泰山学者&、创新团队等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负责制定落实为我省高层次人才提供居留、出入境及其他便利的政策;负责为国家&千人计划&、&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等外籍引进人才(经省级人民政府或国家部局及部门推荐)及其随迁外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办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多次往返签证;负责协调具有中国国籍的引进人才(华侨应取得回国定居资格),不受出国(定居)前户籍所在地限制,在省内就业地城市落户;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负责研究制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负责全省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和选拔工作,联系一批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负责制定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政策;负责人才工作经费保障、拨付使用、管理监督等工作;负责研究制定会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会计高端人才的选拔、培养与跟踪服务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改善和提高优秀人才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有关政策措施;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负责全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综合管理,牵头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政策;负责&两院&院士、&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推荐、选拔和管理服务工作,联系一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负责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综合管理工作,牵头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政策;负责省首席技师等推荐、选拔和管理服务工作,联系一批优秀高技能人才;拟订留学回国人员来我省工作的政策并组织实施;协调组织各类园区做好海外人才引进等工作;负责制定人力资源流动政策、人力资源市场和专业性人才市场建设和管理工作;责定期开展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与发布;负责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待遇落实,组织各类高层次人才开展服务社会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人才资源统计制度;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负责研究制定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深入推进新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绿色行动&,负责全国优秀农村人才、中华农业英才、省乡村之星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申报、推荐和管理服务工作,联系一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农业科技、经营、管理等方面人才培养、引进和管理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负责商务人才队伍建设和各类商务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负责研究制定全省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制定实施文化艺术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实施齐鲁文化名家工程、文化行业高技能人才评选培养工程;联系一批优秀文化艺术人才;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负责研究制定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卫生领域重点人才工程的组织实施,联系一批优秀医学领军人才;负责组织实施省属医疗机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参与省属医疗卫生单位&泰山学者&、创新团队等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各类优秀人才的医疗保健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负责推动我省对外人才交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外国专家管理服务和出国培训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负责研究制定省管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双百人才工程&组织实施工作,联系一批优秀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负责协调组织全省企业领域海外人才引进等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省管企业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人才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办法,做好人才资源统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与发布工作,发布人才统计信息;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负责调查研究引进华侨华人人才工作情况并提出政策建议;负责指导、推动涉侨人才合作与交流;负责对华侨、港澳同胞及海外留学人员的联络、接待等友好交往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金融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工作;研究制定金融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制定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政策,积极为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等提供投融资服务;牵头开展金融人才队伍建设课题调研;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证&&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科学院 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当前位置: >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国&东营&政府门户网站 www.  来源:市史志办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保护视力色:
【概况】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日由省级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设立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通知》(鲁政办字〔号),确定设立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省政府派出机构,规格为副厅级,委托东营市管理。配备主任1名、副主任3名;工作机构按照精干原则在8个以内设置,副处级规格。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省“科学发展示范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被列入全省唯一一家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正在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区规划控制面积417平方公里,已完成配套面积55平方公里;引进建设过亿元项目258个,完成投资1117亿元。  2012年,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黄蓝国家战略实施和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按照年初确定的思路目标推进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①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299.9亿元,增长18.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17.5亿元、利税133.5亿元、利润80.5亿元,分别增长29%、31.1%和28.8%;实现国地税收入19亿元,增长16.8%;实现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3.6亿元,增长25.3%;实现进出口总额47.1亿美元,增长46.6%,其中出口2.8亿美元,增长64.2%;实际利用外资4003万美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②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在全区开展“项目兴区”行动,筛选确定60个重点项目集中推进,其中工业项目42个、服务业项目8个、基础设施项目10个,至2012年底,已有天信光伏太阳能电池片、亨圆铜业高精铜材等15个项目建成投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7亿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展专业招商、高位招商和以商招商,新批准进区过亿元项目28个、过10亿元项目5个、外资项目5个,总投资194亿元。③产业聚集步伐加快。围绕“四主三高”产业定位,加快产业优化升级。铜压延及深加工、新材料、石油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分别突破700亿元、250亿元、100亿元和50亿元;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三个新兴产业引进落地一批重点项目。全区产值过亿元企业39家,过10亿元的17家,过50亿元的8家,过100亿元的3家,方圆公司产值突破5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28家,高新技术产值657.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49.9%。
【载体建设】 ①产业发展载体方面。全面启动12平方公里生态工业园开发建设,实施总投资14亿元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新建道路20条44公里,桥梁7座,回填土方750万立方,协调收回油田土地7500亩,争取建设指标3050亩;已有总投资120多亿元的17个项目准备入驻,预计园区全部建成后可吸引投资280亿元,年可实现产值850亿元。启动2平方公里的莒州路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设,对24家企业实施集中搬迁,收回闲置土地1000余亩;引进海尔日日顺广场等一批重点项目,月星集团、燎申集团等城市综合体项目即将签约。实施沂州路、运河路整体改造工程,完成改造面积5.8万平方米,入驻品牌业户200余家,成为中心城商业街区改造的亮点。推进临港产业区建设,完成广利港港区总体规划编制,2013年全面启动港口、业主码头和配套区建设。②科技创新载体方面。着眼于提升区域科技服务能力,重点推进“生态谷”、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年创业基地、软件园、创意园、黄河三角洲标准技术服务中心等平台建设,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科技部现场验收。全区规范化科研机构达到47家,博士后工作站2家,孵化器面积11万平方米。③投融资服务载体方面。制定出台促进金融业加快发展的7条政策意见,加快推进中央商务区开发建设,全区金融机构有9家,另有20余家金融机构签订入区协议,各项贷款余额260亿元。
【生态文明建设】 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为抓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得到改善。①抓好节能减排。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金茂、华泰2个热电项目完成脱硫DCS升级改造,完成55家规模以上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工作,规模以上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率85%。全区万元GDP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7%以上,完成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年度减排任务。②加强环境保护。实施公共环境改造工程,对重点污染源和敏感地带实行网格化监管,全区空气污染指数二级天数保持在85%以上,污水排放达标率100%。加大环境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实施开发区污水处理厂8万吨/日提标改造工程,滨海新材料园环境监管中心投入运行。③加大绿化投入。聘请天津泰达园林设计院编制重点路段景观设计,投资8000余万元实施沂河路、方圆2#支路、府北路、东六路等道路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32万平方米;加快千岛湖湿地工程建设,已完成湖区开挖、绿化基槽整理、驳岸抛石等工作,完成投资2000万元;启动悦来湖景观工程建设,黄河入海风情广场、海之门广场、悦来湾等工程全面展开,完成投资1200万元。
【社会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①加快民生工程建设。实施双限房、老旧小区水电暖路改造、金水市场改造、社区服务中心、东凯幼儿园等便民实事工程。全区500套“双限房”和100套公租房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超额完成;金水社区完成改造面积2.8万平方米;东凯幼儿园顺利开园,东凯小学实现扩招,全区适龄儿童入托入学率100%。②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广泛宣传发动,设置固定文明宣传牌68个、悬挂文明标语600余幅,制作发放文明宣传手册1万余册,营造创城氛围。成立开发区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大队和7个服务支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人次。集中开展“五城联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落实网格化管理,城区面貌显著改善,在省、市组织的测评中均名列前茅。③抓好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加大打黑除恶力度,投资3000万元建设社会治安视频动态监控系统,组建特警巡逻队,全区两抢案件和盗窃案件比上年同期下降60%。做好信访工作,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全区信访总量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8%。抓好安全生产,推进安全发展示范园区建设,健全基层信息员队伍,保持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加强市场和食品药品监管,确保群众消费安全。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要求,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建工作水平得到整体提升。①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着力抓好理论武装工作,组织机关干部集中学习十八大报告、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的重要讲话,学习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和姜杰书记《担当成就伟业》重要讲话,提高政治坚定性、敏锐性,增强大局意识、担当意识。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创先争优落到改革创新上,通过各个层面的改革创新,推动整体工作创一流。围绕提高服务水平创先争优,在服务窗口设立“党员示范岗”,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点评、亮评议,接受群众监督;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和协同联动审批,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公、全程式代理”,提高审批效率。围绕重点工作创先争优,在重点片区开发、招商引资、金融创新、土地清理等方面创新方式方法,破解发展瓶颈,提高工作成效。围绕转变作风创先争优,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在机关全面实行课题化设计、项目化管理、工程化推进、台账化督查、绩效化考核“五化”管理模式,推动工作提速增效。③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以扩大覆盖、规范管理、发挥作用为出发点,采取单独建、联合建、依托建、挂靠建等多种方式加快组织建设,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达到45个、党员342名,党组织覆盖面95.9%。④做好党管人才工作。全面实施“人才特区”战略,制定《关于支持企业人才培训及引进人才的实施意见》等11项政策措施,每年列出专项经费,推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采取合作开发、成果转让、技术入股、岗位聘用、项目聘用、任务聘用和人才租赁等灵活方式,拓宽发挥人才作用的渠道。2012年,开发区共引进经认定的高层次人才30余名,帮助许敏第博士、须颖博士入选国家第七批和第八批“千人计划”,赵宝军博士入选“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在省商务厅组织的全省国家级开发区人才工作考核中,连续两年获得第三名。
【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班子建设,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凡是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干部任免等事项,都召开班子会议集体研究决定;班子成员之间讲大局、讲原则、讲感情,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形成团结共事的良好氛围。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提拔9名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到领导岗位,优化干部资源配置;做好干部培训工作,组织80余名机关干部赴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进行轮训;加快高素质人才引进,公开招考30名工作人员,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到1/3。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班子成员、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廉政责任书,并向社会做出公开承诺;建立廉政风险排查制度,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发现问题加以纠正;严格财务管理,整合成立政府采购中心,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和集中采购;加强廉政教育,开展家庭助廉、读书思廉、活动倡廉等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叶红)
Email推荐:
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先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然后同时按下“CTRL”与“ENTER”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大力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