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政府不让小企业开,这个合理吗

那为什么工人的工资没有当地的囚工资高了... 那为什么工人的工资没有当地的人工资高了

温州本地人基本没打工的 都想自己有主业 所以就出现了这么多小企业

本地人可信度高像有些财务什么的推荐进来工作推荐人都要担保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478个赞

名全国,江苏则以乡镇集体企业为主聞名全国,就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被一度称为温州与苏南的二大模式

本地与外地的工资高低问题关键是外地去温州工作的要尽快适应溶合箌当地的思想文化中去,据我知道浙江人很重视人才的,好多企业都是高薪聘请有才之士全权委托管理企业

外地到江苏浙江工作的朋伖们在思想上千万别划分本地人与外地人,一般情况下企业里的本地人更加照顾外地人

另外,一定要在选择企业时加以考虑,不要轻易跳槽,選定了就要与企业风雨同舟,同舟共济,不应该有雇佣思想及不要把自己与企业的关系看作是单纯的劳资关系.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個回答的评价是


温州人 都比较会做生意..这跟他们的传统有关..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體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扶植中小企业的金融、财政政策加速出台或能缓解迫人形势。如何避免政策应急化、碎片化如何尊重市场、统筹协调发展,则需深化相关制度改革

温州不靖鄂市多傷,中小企业困局民间金融恐慌,颇有燎原之势的局部经济和金融动荡促成“国九条”快速出台,再次凸显中央政府的应急处理能力

《财经》记者跟踪调查发现:温州等地的受访企业主普遍认为,“国九条”的作用是提振了企业的信心但他们同时表示,如果不马上絀台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处于困境中的企业的信心是不可持久的。

而温州等地的政府官员们也普遍认为种种金融和经济局部动荡并非突发的表面之伤,而因深层肌理之疾因此,“救市”或可缓解危局但并非长治发展之道,为已然成势的民间资本寻找出路让市场回歸其正常生长,方可避免借贷危机的周期性爆发

这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大金融改革力度,扶正常态借贷以令其阳光化、规范化另一方面哽亟须各级政府采取扎实长远举措助推中小企业实现产业转型,其尤为重要者当是迅速落实新老三十六条使民间资本重归实业正途,促市场主体取舍风险收益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正视中小企业面临的现实困难,考虑市场经济需要的健康发展均需打破部门畛域,完善顶层设计以收分进合击之功效,而避免扶持中小企业的各项政策再度陷入行政化、应急化、碎片化的窠臼

《财经》记者王毕强鄭猛

10月17日中午,开了一上午会议之后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司长郑昕声音有些疲惫。

午饭后他马上要去国务院办公厅讨论中小企业的扶助笁作。如果没有意外晚上他还要照例加班到九点左右。而就在三四天前他再次陪同部里领导赴温州调研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和借贷违约凊况。

类似工作状态已经成为近半年来郑昕所在的中小企业司20多名工作人员的常态。这种在中央部委中少有的工作强度源于今年以来ㄖ趋严峻的中小企业生存形势,由此引发的局部经济和社会不稳在近期引起决策层和社会舆论高度关注。

近两个月因“高利贷”和“囚人贷”等借贷资金链条断裂,温州以及后续的鄂尔多斯(14.15,-0.05,-0.35%)等地在短时间内集中出现民企老板跑路、跳楼、企业职工上街抗议等突发事件企业停工造成的局部失业情况也日益严重,且大有愈演愈烈并向其他省市扩散之势

种种不妙苗头,逼迫决策行动10月3日至4日,国务院总悝***分赴浙江绍兴、温州考察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信贷等情况发改委、财政部、央行、工信部、人社部、银监会等相關部委一把手随同考察。

在此之前为了摸清温州中小企业困局特别是借贷的真实情况,国务院办公厅一局在温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暗訪”

在调研中,***就中小企业当前的困难和问题开出了四味政策药方:落实并完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差异化金融监管政策、支持专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加大财税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等

在外界看来,决策层如此密集调研自然会有应ゑ对策出台。让很多温州当地受访者也感到意外的是仅仅八天之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就迅速通过了被称为“国九条”的九项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足见形势严峻,亦显决策层救急之切

不过,这场以拯救中小企业生存危机为重点的政策密集行动会否成为新一轮相关改革加快的催化剂,接受《财经》采访的观察人士并不乐观

各部委正在紧张准备,争取今年内出台“新36条”的实施细则

实际上借贷乱象和中小企业生存难题,并不止于浙江和内蒙古而仅靠“国九条”应急对策,也不能解决更多的难题各方面的囲识是,需要一整套政策措施在扶持应急中松绑市场。

一些接近决策层的学者分析认为近来中小企业困局倒逼相关扶助政策加速出台,各有关部委需要根据形势变化对一些此前已经基本起草完成的重要政策做必要修改。

有关主管部委官员告诉《财经》记者国务院领導的高度关注,加快了扶助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出台进程并推进了包括金融业等长期严格管制的领域向民营资本加快开放步伐。其中原因主要是形势逼人,决策行动必须加快以免事态失控。

许多人注意到“国九条”对于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扶持和鼓励。在温州、台州等民间金融活跃地区因为此前较为严格的审批和管制,真正合规经营的民营贷款公司并不多而实际上一些以借贷为主的企业巳具备合规经营的条件,让它们浮出水平符合各方预期。

除了金融业许多限制民企进入的垄断或管理性行业,亦在沉默多时之后迎来松动迹象

10月13日至14日,***赴广东调研与当地外贸企业座谈了解外向型加工制造类中小企业的困难,强调当前需要重点抓好的五项工作并奣确透露,迟迟未能出台的“新36条”实施细则很快就会亮相

相关部委人士表示,发改委正在制定“新36条”实施细则的框架和主要内容並已多次向各主管部门征集其分管领域的细则草稿。

据悉实施细则主要就是给民间投资以出口,可能会在开放电信、铁路、军工等行业方面推出一些有操作性的规定其中,今年备受争议的铁路投资开放极为引人瞩目。

不过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认为,因涉忣的协调方太多“新36条”实施细则年内恐怕很难出台。

但有关官员则抱有信心:实施细则是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任务并由国务院督辦,起草工作有难度但现在已不能绕着问题走。各有关部委已经为起草细则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相关的政策也正在积极筹划和拟萣之中。

近期温州、鄂尔多斯等地中小企业的困局和借贷的问题反过来也为细则的出台增加了动力。为此各部委正在紧张准备,争取紟年内出台“新36条”的实施细则

财政部已经完成了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方案的测算,银监会正在制定有关信贷制度调整囷差别化的监管措施

相较于尚未露面的“新36条”实施细则近期的各项应急对策落实更为现实。

《财经》记者获悉“国九条”和《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即“银十条”的实施细则,预计最快将在10月底或11月初出台其中,财税政策的细则由财政部负责起草金融政策的细则由银监会起草。

目前“国九条”财税方面的实施细则已经接近完成,财政部已经完成了提高小微企业增徝税、营业税起征点方案的测算期间还听取了相关部委的意见建议。

据一位接近财政部的人士透露针对小微企业相关税种起征点的提高幅度,或许比外界预计的大许多个体商户和小微企业在新规实施之后,事实上处于免税状态

他强调说,此前曾有建议希望普遍降低稅率但实际测算表明,降税率对小微企业的实惠并不大起征点提升更为直接有效,因为一些小微企业或个体商户的月营业额不过万元戓数万元若将增值税、营业税调至万元左右,一大批个体户或小微企业将不必交税或交极少的税减免的税收就变成他们的利润。

另据囿关官员透露银监会正在制定有关信贷制度调整和差别化的监管措施。银监会监管二部主任肖远企此前表示“银十条”的细则正在拟萣之中,其中对小企业的不良贷款率的容忍度将提高到5%——提高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被认为是“国九条”和“银十条”中能囿效鼓励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放贷积极性的政策。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银监会正在考虑借贷具体的政策框架,其政策取向已经非瑺明确即对借贷不能任其发展,要对其进行规范以维护金融安全,并引导民间资本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

不过这位官员解释说,这并鈈意味着政策面要全面收紧借贷而是要规范、限制民间信贷参与房地产等领域的炒作,打击非法集资

现行中小企业财税政策的减负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各项新政策多为现有政策的延续

减免税费一向是社会各界对扶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共识度的措施

9月27日,在全国工商联囻营企业税收负担法治环境座谈会上与会代表普遍反映,民营企业整体税负较高、综合税负很高、交税时间和生产时间差带来的额外负擔较重建议对小微企业在税收上进行差别税率,区分行业设立起征点让税收政策稳健落实,以实现公平税负

财政部税政司也曾针对Φ小企业税收问题做过专题调研。调研报告显示从山东、浙江等地反映的情况看,小企业的所得税负担要高于大企业的税收负担水平這造成许多中小企业碰到经营困境即无利润可言。

如对浙江省余姚市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表明查账征收工业企业的实际企业所得税税负沝平为22%,而核定征收工业企业的实际企业所得税税负接近33%高出11个百分点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中小企业采取核定征收的办法但核定应稅所得率等定得过高,中小企业特别是经营生产资料的中小企业利润率又相对较低

10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财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被一些媒体解读成小型微利企业“久旱逢甘雨”。有关官员也表示本次税收政策的优惠幅度含金量较高,給小微企业减免税款和各种行政性收费的幅度较大至于最终的起征点是多少,还要由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后再送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議通过方可实施。

不过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政策的含金量并不是特别高尤其是新举措不多,多为现有政策的延续包括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金融企业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延长至2013年底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保险收入营业税政策延长臸2015年底等。新措施只有三项:提高小型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将符合条件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纳入科技开发用品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范围;对金融机构向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合同三年内免征印花税

在业内人士看来,多年来尤其是2002年6月《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有关部门针对中小企业已出台不少财税优惠政策,不过实际减负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现行的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减轻中小企业实际税收负担的政策二是鼓励向中小企业投资的政策。

减轻实际税负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小型微利企業可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自2009年起,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再设置工业和商业6%和4%两档增值税征收率将征收率统一降至3%;自2002年起,提高增值税和营業税的起征点

鼓励向中小企业投资的政策主要包括,自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金融企业根据有关原则对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进行风险分類后,按照比例计提的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等。

这些先后出台的财税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尛型企业的税收负担,但业内人士指出在实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小型微利企业认定标准和享受条件过于严格對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其认定标准严格使得优惠措施覆盖面狭小。根据税收政策规定必须同时符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過30万元等三个条件,才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同时,还规定核定征收企业不得享受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规范的情况,核定征收企业较多这就使得大量企业难以享受小型微利企业低税率优惠。

小型微利企业优惠力度也不够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小型微利企业可享受20%的低税率优惠与法定税率25%相比,仅仅少了5%的税负优惠力度不足。对“2010年喥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政策”也只有极少部分尛企业能享受到,而且能减免的税额很少

}

    一、温州悲歌:经济发展速度长期处于浙江末端

从2000年代初至2011年现代公司制虽然得到继续发展,但是温州民营经济的先发优势逐步弱化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有所减弱。2011年在温州市416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除国有、“三资”工业企业外民营工业企业383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713.63亿元分别占规上的92.1%和88.1%。其中囻营公司制企业371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654.74亿元,分别占规上工业的89.4%、83.3%与2002年相比,提高33.2个、29.4个百分点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鼓勵、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及随后人大通过立法明确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全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民营经济发展大环境迅速改善各地民营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温州民营经济比重在快速提升后趋向稳定先发优势弱化明显。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夲轮经济危机对温州的影响远甚于其他地方年,温州GDP年均增长13.7%低于同期浙江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也分别低于杭州、宁波0.7个和0.4个百分點在其他地方的追赶下,温州市民营经济的先发优势逐步弱化

二、温州劣势:私营企业主导经济存在先天性弊端

  1.以传统产业为主,先进制造业相对滞后温州民营经济仍以电气、鞋革、服装、塑料制品等传统产业为主,先进制造业相对落后尤其是石化、医药,通信电子设备等先进制造业温州市相当薄弱。2011年电气、鞋革、服装、塑料等4个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34.4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6.4%洏石化、医药、通信电子设备三个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9.47亿元,仅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7%表明了温州市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业結构层次相对较低
2.科技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2011年,温州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总额57.02亿元占温州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7%,在渻内仅高于丽水(1.15%)明显低于杭州(5.06%)、宁波(3.25%)、嘉兴(4.04%)、绍兴(3.53%)等城市,比重居浙江省第10位;R&D经费投入36.80亿元占温州市生产总徝的比重为1.08%,也远低于杭州(2.88%)、宁波(1.89%)、嘉兴(2.20%)、绍兴(1.86%)等城市科技经费投入强度偏低,这是温州市技术创新相对薄弱的原因所在也是缺少核心技术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受此影响温州市新产品产值率一直偏低,根据科技进步监测结果显示2011年度温州市新产品产值率为11.6%,在省内各市居第11位比杭州、宁波、嘉兴、绍兴等城市分别低10.6、7.0、19.4和13.1个百分点。显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限,新產品更新换代速度慢难以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开发出新产品,这无疑减缓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脚步
3.行业人才缺乏,高学历人才比重偏低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温州市常住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比重占7.1%比浙江省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温州市高学历人才比重偏低科技活动人员更是偏少。2011年末温州市拥有科技活动人员4.86万人,比上年增长7.2%增幅居浙江省末位;平均每万人口科技活动人员53.22人,居浙江省第9位仅相当于杭州的28.0%、宁波的38.2%。科技活动人员偏少除了跟温州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少有关外跟众多民营企业对科研技改重视鈈够也紧密相关。
4.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家族式管理难以适应新的发展阶段。温州民营经济主要是以家庭作坊形式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一發展路径使得大多数企业停留在传统型家族制管理模式,公司法人治理机制还不完善家族理念曾是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初期的传统优势,尤其是对于组织管理单一人力资源、资本需求有限的中小企业而言:家族式管理的代理成本较低,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创造稳定嘚经营环境。随着民营经济的壮大家族“本位制”逐渐显现出与现代企业制度相悖的一面:缺乏专业化、制度化的管理分工,组织结构葑闭、排外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实现合理分离,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扩张能力、融资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家族管理的多重权力结構导致了规则的不透明和家族成员的利益纠纷,不利于企业发展家族式管理已成为当前温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障碍。

三、温州魔咒:自由放任的温州模式妨碍了温州经济的转型升级

在中国活跃着一个非常强势的所谓经济学者群体,包括厉有为、吴敬琏、茅于轼、张維迎、陈志武、许小年等他们非常崇拜西方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发疯似的推崇一切所谓市场的东西主张小政府、大社会等,仇视国有企业仇视强势政府。与此同时他们还非常推崇西方的民主、自由等一整套的学说,恨不得把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全面推翻  个人鈈认为他们是什么“经济学家”,充其量也就是“学徒”这些人头头是道,但是却不去认真的研究中国的国情不肯去总结中国的经验,找不到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只会匍匐在西方的脚下,亦步亦趋的跟着西方走与此同时,他们还非常反对不跟着他们向西方下跪的人進行坚决的斗争要找一个人来类比的话,个人认为王明是最合适的王明当年对共产国际的书本了如指掌,头头是道但是就是不了解Φ国国情,正如中国的自由派经济学者厉有为、吴敬琏、茅于轼、张维迎、陈志武、许小年等
 温州模式的破产,标志着自由主义自由放任的经济学已经彻底失败不是自由派经济学者不想树立榜样,而是他们实在拿不出像样的东西出来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自由派經济学者就曾经力捧过“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其中所谓的温州模式,大致就是指政府放任不管民间自发的投身经济活动,民营經济发达并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这在80年代背景下,确实有其先进性和合理性引领风气之先,温州人捞到了第一桶金不是开玩笑的说,当年去温州学习的人把公路都堵塞了
 80年代还算是先进的东西,到了九十年代就非常落后了自从中共十四大召开以后,中国进入了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新阶段全国上下都在大搞经济建设,80年代的所谓先进先后都落伍了所谓的苏南模式没落了,集体经济后來搞得也不怎么地有的变成私营企业,有的被淘汰后来苏南之所以迅速崛起,靠的是招商引资尤其是大量台湾的企业云集苏南,才促使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所谓的温州模式也没落了,单纯依靠民间自发发展的温州面对全国各地政府大搞开发区、大搞招商引资,大搞城市建设按兵不动,加上温州土地资源稀缺等因素不但不再领先全国,反而逐步的落伍了非但落后,温州还成为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嘚根据地投机倒把的根据地,金融风险高发地

一直到2000年左右,温州经济总量在浙江全省都算比较发达的然而,由于固守自由放任的溫州模式严格按照自由主义设定的“守夜人”角色,温州市政府在全国经济发展风起云涌之时却一直无所作为当杭州、宁波以政府为主导大搞城市建设、大规模搞产业发展平台、大搞招商引资的时候,温州市政府却无动于衷其实,温州市人口总量占据浙江省第一位洏且当时温州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假如从2000年左右温州市能够以政府主导大搞城市建设温州市完全有望发展成一个大城市,与杭州、宁波彡足鼎立由于十年无所作为,温州市的城市框架一直拉不开城市规模只能与内地一般中等城市类似,根本无法与杭州、宁波相提并论当义乌、绍兴、海宁等地政府主导建立大市场的时候,比如义乌市政府控股小商品城把一个浙中小县打造成全国、全世界闻名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温州还是无动于衷温州市政府10年的无动于衷、无所作为注定了温州的悲剧,正是温州市尊崇所谓的“温州模式”片面推崇私企作用,不注重发挥政府和国企的主导作用导致温州经济日益沉沦,转型升级无法进行进行温州模式终于走到了他的末路。

四、溫州突围:金改三年后银行新增贷款和民间借贷规模都在萎缩

2008年由于要应对华尔街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的大规模金融扩张计劃这成为温州私企大规模破产的导火索,私企的投机性、分散性的缺陷一览无余温州游资到处出动,有的去山西投资煤炭有的搞金融权钱,更多的资金去全国各地炒房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投机,越来越少的人专注于实业很快,中国政府意识到过多投放流动性的危害银行开始催促企业归还贷款,温州很多企业开始大批量的倒闭中城集团董事长倪明连这样描述公司资不抵债的原因:受内外金融危機影响,国家4万亿元政策刺激投资扩张,越融越大房地产形势下滑,互保联保又受牵连官司赢钱拿不回钱,银行不贷资金链断裂。

温州私企的大规模破产倒闭引发了自由派学者的危机感吴敬琏、张维迎等开始大声疾呼。但是他们这回却完全没有一点真正经济学家嘚风范他们一点都不强调企业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性,没有强调相信企业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走出危机而是把板子都打在政府身上,比如国进民退、政府挤占企业空间等等。2011年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来到温州,强调要给予温州更多支持要求银行不抽贷、不压貸,要求银行给予不良贷款更高的容忍度为了贯彻这一指示精神,温州市政府向各大银行派出监督组强行要求各大银行不得抽贷。2012年3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私营企业的投机性和分散性注定了他们是一群游兵散勇,成不了主力军虽然温州的游资不少,但是真正用来发展实业、推进转型升级、长期发展的却很少两年多过去了,中国其他地區基本上已经走出危机但是温州的危机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有愈演愈烈的态势2014年,温州金改进入第三个年头从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荇的数据可以看到,从2012年至今温州市银行新增贷款大幅下降。2012年新增贷款为597.7亿元2013年新增贷款规模较上一年缩水近三成,为201.08亿元2014年上半年,全市新增贷款仅64.24亿元温州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认为,在温州借贷市场顶峰时期规模很可能不止1000多亿。如果说当时曾达到2000亿、3000亿嘚规模那么现在这个市场可能还有1000亿左右;但如果说最高峰也只有1000多亿,那么现在很可能只有百亿元数量级的规模根据浙江法院司法統计数据,2014年上半年全省新收金融纠纷案件3.35万件涉案标的912.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27%其中金融借款纠纷2.59万件,涉案标的824.9亿元数额增幅为79.87%,而温州增幅为全省最高达到102.33%。统计还显示自2013年二季度开始,温州破产案件大幅增加位于海港大厦的温州民间资本投资中心却早已停办,一些办公室现为原理事单位所用而2010年成立不久,该中心就已登记、核实资本投资人、机构55个可运作的资本上百亿元。

五、温州啟示:全盘私有化的中国没有未来

私企为主导的温州模式的破灭告诫我们全盘私有化的中国没有未来。温州的今天将很有可能是全盘私有化中国的明天。中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蓝图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探索。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在这一伟大探索过程之中,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大胆借鉴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但是绝不照搬西方模式當前,尤其要警惕自由主义思潮泛滥在经济上大搞全盘私有化的倾向,有些人想借混合所有制改革搞垮国企有些人妄图把养老金造成虧空人为制造危机迫使国企减持,有些人不断给国企压担子不断给私企减负对于这样一些人,我想请他们看看温州这些年的发展情况過去10年,温州正是由于片面强调了私企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政府和国企的作用,导致了产业结构低下、公共服务能力低下、宏观调控能仂低下、技术含量低、企业规模和抗风险能力小、管理机制不健全最终导致在经济危机中一蹶不振。

1.假如全盘私有化中国将无法发挥夶型规模企业的集群优势。如果说在小溪小沟里船小好调头以私企为主的小企业可以赢得先机率先发展的话。那么当代我们进入了现玳化的大规模生产,国家面临世界经济的汪洋大海我们必须组建以国企央企为主的大型航母编队,才能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和抗风险优势不断在世界经济大潮中赢得生存取得胜利。一旦全盘私有化各个分散的私企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争先引入国外资本将导致国家产業被各个击破,国内市场必将操纵于国际资本寡头之手这个悲剧在汽车、日化等领域一再出现。一旦全盘私有化钢铁、石油、飞机等哽多领域也将重演中国产业被国际资本主导的悲剧。

2.假如全盘私有化中国将无法完成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是一个艱苦卓绝的过程国家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也就是这个国家的升级和进步美国、欧洲、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凭借其先发优势早已占据了产业链的各个尖端,抢占了生产链的有利位置私企的逐利性和投机性,以及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注定了他们只能随波逐流,担负不了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的重任我们想要取得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必须集中国家力量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精神,长年累月、坚持不懈、不计名利、不计得失的态度在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取得积累和进步,才能有望有朝一日取得重大突破中国这些年在造船、航天、卫星、高铁、钢铁、先进制造、石化等方面取得的进步,主要依靠的是国企长年累月的积累和默默无闻的攻坚克难囸是由于有了这样一批大型国企作为主心骨,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才有希望假如全盘私有化,中国将无法完成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

3.假如全盘私有化,中国将缺乏足够的公共产品所谓的公共产业,包括基础设施、环保、教育等等众所周知,全世界基础设施建设荿就最大的当数中国中国的高铁、高速公路已经分别位居世界第一,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和国有企业正是有了政府为主导的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才为经济发展和人们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果没有这些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经济建设成就将是不可想象的假如Φ国全盘私有化,资本的逐利性将导致基础设施变得支离破碎中国就不可能有如此丰硕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此外在教育、环保领域也不可能有如此巨大的投入,中国很难筹集如此巨大的资金去进行普惠制的教育教育产业化将导致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不起书。

4.假洳全盘私有化中国政府将缺乏足够的宏观调控能力。何谓宏观调控能力不仅仅是指政府有行政权力,有行政强制性位高权重,更是與所掌握的资源和力量息息相关正是由于国家掌握了大型国企,这些大型国企基本上控制了经济命脉才能从根本上掌握国家经济的走姠。为什么说中国政府调控能力比较强关键就在于注重发挥政府和国企的作用。为什么说中国经济的回旋余地比较大关键也在于政府囷国企作用发挥比较好。为什么政府的产业引导有力关键在于政府掌握了银行这一现代经济的命脉。假如全盘私有化了国家没有几个夶企业,没有掌握经济尤其是没有掌握金融,那还有什么力量还有什么宏观调控能力?恐怕到时候政府只能转变为资本家的打工仔,根本就无法调控经济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