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了一家物流公司,前期货量较少不能直接发车,走同行家又怕客户鸿涛徒弟鬼鬼被挖走走走什么办法保证时效又能发车不赔

我准备开一家货代公司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_百度知道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执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金融机构办理的_百度知道为什么期货公司每天开盘前给客户发的行情分析 准确率那么低 期货公司分析师 简直是替客户_百度知道亲手把一家公司弄垮是怎样的感觉?
前提最好不是通过伤天害理的手段。
707 个回答
说个好玩的。我老婆淘宝兼职卖鞋,我们这周边有个小镇,大概有几百个鞋厂,辅料配件不计其数,我老婆就从这拿货。有一家鞋厂,就称为g厂吧,厂长就是老g,做的不错,最初工人都是家里亲戚街坊邻居。随着业务扩大开始招工,外地的居多,吃饭成了问题,这些工人中午一顿经常在外面饭店吃,老是有人喝酒,上班就出了好多事。老g无奈空出几个房间,支了个灶台,让他老丈人给做一顿午饭,不收钱,当然不许喝酒。有必要介绍下,老丈人以前是某国营招待所厨师,所以,全厂工人包括亲戚邻居,都不出门吃饭了,原来自带饭菜的都不带了。小镇不大,做鞋子的也认识,周围鞋厂看老g家开伙了,纷纷来商量,给钱代伙,老g本来不想答应,老丈人觉得有钱不赚是傻子……然后就把一栋二层小楼改了食堂。要说这老丈人真的是尽心尽力,经常看见别的厂空地上晒毛皮鞋垫,g厂空地上晒的是萝卜,豆干之类的,每天中午十一点就能看到各大学校食堂那壮观的景象……再然后因为味道真的好,晚饭也做,还是很多人去吃,老丈人带着丈母娘忙不过来又招了学徒打下手,老g接待应酬也不出去了,索性改造了一个仓库开了饭店,这样周围这些老板接待应酬都来这吃。鞋厂?都改造完了哪里还有鞋厂?一一一一以上是原答案一一一一感谢大家厚爱,半月后来补充一些现状。酒店食堂还开着,多方打听到老g和别人合作去了,生产高端鞋垫,好几百一双那种。如果有什么变化……我还会回来汇报的。
之前在一间分公司做总助,进去没多久总经理被总部开掉了,我又当爹又当妈,总经理,助理,客服,销售,运营一把抓,第一年做了7百万业绩,工资一分没涨,年终奖三千块!!!拿了年终奖过完年就开始找工作,新工作工资翻了几倍,前公司想找个跟我一样一把抓的人,没找到,废话谁会像我一样那么傻!后来听说倒闭了,开心。如果要废掉一个人,最好的方法不也是赞美他,纵容他,包庇他吗?-----------第一次收到这么多赞,很开心也谢谢各位的留言。想要强调下就是当时这间公司也不是就我一个人,还有其他员工和总公司其他部门的支持(员工来源五花八门,基本都是老板们的亲戚朋友,做事跟乌一样);也有一些业务outsourcing。之后我有过管理几十个人团队的经验,有点明白为什么有的老板那么不近情理,因为只要你是发工资的,员工的态度基本都会很好,真心也好假意也罢,这会让你产生自己很强大,一切尽在掌握的幻觉;久而久之你觉得你能操控这些人,他们的喜怒哀乐跟你没关系,一切只凭自己心意。我也有点明白为什么会有“不忘初心‘这个成语,这真是太难了,当你领导成千上万人,当你富可敌国,当你受尽冷眼历经磨难之后还能真诚待人待物,确实是需要强大自持力和善良柔软清醒的心!------------为什么不自己开公司?首先,不是你能一把抓就可以开公司的,背景,资源,人脉同样重要。我的一把抓是建立在公司当时有条很强的人脉基础上的。虽然这条人脉不做实际的事情,但是公司打点这条人脉,人脉帮我们摆平外面。后来公司做不下去也是蠢老板要跟这条人脉谈条件 .....我们这行前期还是要投入很多钱,现在的资历和背景也没有能力和这样的人脉平等对话,人家不带你玩,自己也不想瞎往人前凑免得以后尴尬。人的欲望要和自己的力量匹配才不会失控和焦虑。我们活着要努力向前,更要审时度势。
一家公司,在听过老板各种瞠目结舌的神逻辑后。。默默的收集了公司的违法证据,然后把它举报了,嗯,不出意外的突击检查,不出意外的吊销生产许可证。匿了。。————————3月31日的更新先回答下面各位的几个问题:1、我举报的公司属于药企,就是生产你们在药店里经常抓的中药。2、关于老板的神逻辑:逻辑1:国家关于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标准都是扯淡的,完全效仿西方,老祖宗用了那么多年的中药都没问题,凭什么到最近几十年就各种设置标准还要过GMP。首先科普一下:GMP是所有药企都必须过的,保证企业生产的药品符合质量要求,在98年以前,没有强制GMP要求,药物生产没有统一标准规范,导致各个医院炒制,挑选的中药质量层次不一,对同一病症的病理反应也大不相同,甚至在某些大型中药材市场,以次充好,以假当真的事情层出不穷。在98年以后,制定了第一版GMP,以保证药品质量,在2010年制定了第二版GMP。老板的逻辑就是:中药是传统药品,为什么要弄这么复杂,照以前的炮制不好吗?对于这个。。科技是不断进步的,天不是圆的,地也不是方的。逻辑2:中药可以不用检验即可出厂,因为古代没有这么多现代的仪器,也没见出过什么问题。这个。。还是上面的话,科技在进步,自重,自重逻辑3:熏硫是以前炮制方法之一,为什么现在要控制硫?还是先科普一下什么叫熏硫:易腐败的中药,比如黄芪、菊花、银耳、山药等中用硫熏蒸后,可以起到防虫,防腐败的作用,在民国以前甚至新中国建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易腐败的中药都用硫磺熏蒸以防虫防腐,但是现在科技证明,过度熏硫的中药会产生北京雾霾中很常见的东西——二氧化硫,中国药典在2010版增补本中对中药中硫磺含量有严格的要求,一般不得过150ppm。额,至于现在如何保存易腐败的中药。。冰箱,紫外杀虫灯,现代除虫手段多了去了,干嘛非要熏硫?逻辑4:中药土方子能治好西医治不好的病,比如癌症。哦,好吧,中医吹,而且,这些话,经常在员工大会上给我们宣传,但是个例真的能代表整体吗?赶紧辞职保智商。至于答主在哪。。我现在还是在一家制药企业里工作,虽然制药企业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完美,但是,作为一个质量工作人,我必须保证,从我手中经过的每一个批次的药品都是安全有效的。
这个答案在各网站上都看到转载,忍不住想说点什么。关于诺基亚的事情,最著名的两份材料,一份是“燃烧的平台”备忘录,,另一份就是这个答案里提到的“埃洛普效应”,但诺基亚的事情真的和自大没有关系,反而是因为恐惧。不论听起来多么“头头是道”的假说,都有可能不符合最终的真相。而更重要的是,是正视事实,寻找真正的原因。为了让调查更真实,要避免“精英偏见”和“回顾偏见”,既不能只关注领导的观点,也不能只听一面之词。总之,在案例研究里,要有足够全面的认知。 美国管理学会最优秀论文奖,被称为是管理学界的“奥斯卡”奖,曾经有好几篇获奖论文都谈及公司决策过程中的“扭曲现象”,即面对变革时,越想改变越害怕失去已有积累导致给新方向提供的自由度受限。基于这一点,我更倾向于认同INSEAD商学院教授Quy Huy和芬兰Aalto大学助理教授Timo Vuori一起所做研究的结论,即诺基亚的衰落是早已发生的事情,埃洛普只不过是最后一击。他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访谈了76位高管、中层、工程师以及外部专家,发现“组织畏惧(organisational fear)”根深蒂固于诺基亚文化之中:喜怒无常的领导人和如惊弓之鸟的中层——他们不敢说出真相。他们认为,正是因为在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中蔓延的恐惧感使得全公司都具有惰性,这使得它无力应对苹果推出的,改变游戏规则的设备。我们会对最强大脑中背盲棋兄弟的记忆力感到无比佩服。但科学家做测试之后发现,盲棋的记忆力很大程度因为对棋路的了解。而一旦完全不按棋路下棋,棋手的记忆力反而会低于普通人。经验本身并非总能起到积极作用,当置身于未知状况中,人们可能会由于依赖过去的经验和规则而发生误判,犯下错误。越是经验丰富的棋手,奇奇怪怪的下棋方式就越会让他感到混乱。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倾向于靠数据说话,但案例分析恰恰弥补了数据的不足,在具体的案例中我们通过实地的调查研究,会发现一些我们不易察觉到的事件,从而从中发现一些真相。而我们一旦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就会影响调查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以下完全引用自前述的研究报告——由于诺基亚的高任务和以业绩为中心的管理体制,高层管理者非常担心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不能实现他们的季度目标,这也影响了他们如何对待中层经理。尽管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手机需要一个比当时的塞班系统更好的操作系统,以和苹果的ios竞争,也知道研发需要数年,但却害怕在当时公开承认塞班技不如人,因为担心会被外部投资者、供应商以及消费者认为是“失败者”,从而被他们抛弃。一位高管说:“打造一个新的操作系统需要时日。那就是我们为什么不得不坚守塞班的原因。”没有人想要对坏消息有所担当。虽然如此,高层还是在开发新的技术平台上投了资;他们相信这个技术平台能在中期赶上iPhone的平台。因此,高管指出中层经理们的目标不够有野心、达不到高管“期望”的目标,这让中层经理们害怕惹恼了他们。一位中层经理建议同事挑战高管的决策,但他的同事说:“我不敢,因为我上老下小,要养家糊口。”因为害怕高管的反应,所以,中层经理变得沉默寡言,或者只报喜不报忧,提供过滤掉的信息。一位中层经理告诉我们:“信息未能上达。高管都被蒙在鼓里……我记得这样的例子:当我做一个图表时,我的上司告诉我把数点向右移动,这样才不会被骂。然后,我的上司去向高层展示。有些时候,每个人都知道出了问题,但是我们会想,‘为什么要向高管们报告这些呢?它不会使事情变好。’我们会公开地讨论这种两难。”这种普遍存在的恐惧被诺基亚的地位文化强化了。在这种阶等明显的文化里,每个人都想紧紧抓住权力,因为害怕资源被强权者占优,或者被贬谪,如果他们敢于汇报不好的消息,或者表现出他们不是足够的勇敢或有雄心以承担有挑战的任务,很可能会被“打入冷宫”。这种高管害怕外部环境、中层害怕高管的氛围导致高管和中层在诺基亚如何快速地开发新的智能手机以及与iPhone匹敌的软件时产生了理念上的“去耦”。中层经理们不断报告乐观的信号,高管们对驱动他们更努力工作以赶上苹果缺乏足够的危机感。结果,高管唯一做的事情就是不断扩展目标。由于害怕诺基亚会丧失它在全球的领导地位,以及不好看的财务表现,高管们给中层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让他们快速地推出一款触屏手机。他们在访谈中承认了此事。“我们施加给塞班软件组织的压力是不理性的,因为商业的现实是如此迫在眉睫。你必须有东西可卖。”一位高管说。除了言语上的敲打,为了实现更快的业绩增长,高管还对人事部门的遴选工作施压。他们后来承认,他们偏好表现出“我能完成任务”(can do)态度的“新鲜血液”。这导致中层经理过度承诺,但结果都非常惨淡。一位中层经理告诉我们:“越早承诺,或承诺更多,你就能获得资源。它就像搞销售(会承诺的孩子有奶吃)。”高管中缺乏技术能力使得这种情况更加糟糕,它影响了高管在设置目标时评估技术的局限性。就像一位中层经理向我们指出的那样,在苹果高层都是工程师,“在诺基亚,我们把一切都当成生意,用数据来证明谁是英雄,谁是狗熊。然而,苹果是工程师驱动的文化。”高管也承认“(当时的)高层没有真正懂软件的人。”所以,诺基亚最终把注意力和资源不成比例地进行了分配,大力投资于在短期市场,开发手机设备,而对从长远看来可以与苹果一搏的操作系统开发却重视不够。诺基亚高端机的质量开始逐渐下降。2008年,诺基亚发布了它的第一款触屏手机,5800,定价低于iPhone。尽管它在商业上算得上成功,但一年半后,由于软件开发的问题,“成功”就中止了。2010年,号称“iPhone杀手”面市,它有一个触摸屏,比计划晚了一年,但其易用性表现不佳,想在iOS和安卓有序的竞争中赶上的努力也未成功。由于软件方面的失败,新的CEO埃洛普认为对诺基亚来说,从其他公司购买软件更合算,并与微软于2011年结成了联盟,这一举动只是加速了公司的衰落而已。诺基亚的最终没落可归咎于内部政治。简言之,诺基亚人相互掣肘,使得这家公司逐渐丧失了对外部竞争力的免疫力,变得脆弱。当恐惧充斥各个层级,组织中的低阶人员就把眼光转向了内部,以保护资源、他们自己以及他们所在的业务单元,不放弃任何东西,因为害怕会对自己的饭碗造成伤害。高层经理也未能以他们的强力、严苛的办法激励中层经理,而且还陷入了远离真相的黑暗之中。
从老师那里听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某公司招聘员工,招聘信息提到一条:“共产党员不要!”于是记者朋友们表示很感兴趣于是工商局听说了,税务局也听说了,政府也闻风而来,于是各种负面新闻,小道消息,社会舆论攻击......再然后这家企业就倒闭了......那么当初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条要求呢?原因很简单,据悉,该企业原本就有两个共产党员,如果再添,就有必要成立一个党支部,党支部大家都知道,不知道的也可以类比一下学校里的团支部,经常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既然要开展活动,一,占用员工工作时间;二,消耗人力物力。于是某经理就给董事长提建议:“那要不我们干脆不招党员,不就解决了吗?”董事长一想,很有道理啊!于是就签字批准了。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有道理是有道理,但是没必要在招聘启示里写上去啊!大不了面试的时候把党员想办法,找理由刷下去不就好了吗?何必最后落人把柄?这两个是脑子进水了还是怎么?然而经了解事实是......然而经了解事实是......该经理是一个...仇日份子,而董事长是个...日本人...服服——————————————————————————本来是想认认真真讲故事,没想到写成了段子,,还能得到这么多赞,知乎小学生表示受宠若惊。。。看到好多人在评论里讨论故事真假,这个我还真不清楚,是老师上课讲的。觉得是假的大可以当成段子,一笑而过;认为是真事儿的也请不用太过于纠结。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讲的这位老司机,哦不,老大哥,他不仅亲手搞垮了一家大公司,还差点把整个国家经济带到沟里去;他一生享尽荣华,从富商之子沦为阶下囚,再成为法国政府的座上宾;他就是英语Millionaire一词的原型,苏格兰银行家约翰·劳。1671年,约翰·劳出生在一个苏格兰银行家庭,受家庭熏陶,从小他就接触到银行和金融方面的知识,并且尤其擅长数学。17岁的时候,劳的父亲去世了,于是他带着父亲留下的一大笔遗产来到了伦敦。年轻的劳很快就被这座大城市里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吸引了,整日挥霍父亲留下的遗产,饮酒、赌博、玩女人。你以为劳会像一般的纨绔公子一样把钱花光对吗?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他的数学非常好,精通赌博,非但没有把钱花光,反而赢了不少的钱,于是劳的生活更加糜烂了。这种生活一直维持了七年多。七年之痒,累了,倦了,于是劳恋爱了。但是就像每一颗好白菜旁边都守着头猪一样,他爱的那个姑娘身边还有另外一个追求者威尔逊。劳这个暴脾气,不能忍,一言不合就决定要和情敌决斗,于是俩人相约在一个小酒馆里solo。决斗前,劳问他的情敌威尔逊,你还吃点嘛?威尔逊说,饱了。劳说,好的,HASAGI!劳虽然平时吃喝嫖赌,但是颇有李白风骨,尤其是剑术高超。俩人对决,劳口起剑落干净利落地一套EQ闪,一剑下去就把威尔逊给刺死了,大仇得报!沉浸在喜悦中的劳还没来得及跟姑娘一起跑,当天就让伦敦警方抓获了。也不知道是因为威尔逊家里给法官使钱了;还是因为法官以前和劳赌过钱,还差点把裤子都输给劳,反正法官执意要绞死他,但是判决流程出了点问题,耽搁住了。最后判没判不知道,反正就把劳当死囚给关起来了。劳平时出手大方,结交了一批赌徒酒友和花花公子。这些酒友听说他落难之后,敬他是条汉子,就私下里贿赂了狱卒,然后把劳给救了出来。也有一些故事版本说劳的朋友劫了大狱,但是伦敦的监狱,应该没有那么好劫。不管怎样,劳的iPhone6S Plus越狱了。越狱后的劳开始了流亡生涯,他先从英国逃到了法国,并在巴黎勾搭上了一个已婚的富婆凯瑟琳。凯瑟琳当时还没当女警,没有工作压力,于是两个人就开始周游欧洲,在各个国家的赌场玩耍,劳依靠自己的数学才能,想出了一个『必胜的策略』,血洗欧洲各大赌场,积累了不少的财富。当他们到了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的时候,劳见识了当地银行和金融业的发达,于是他花时间认真学习和研究,并根据威廉姆·波特《财富的关键》一书写了一本叫做《组建一个贸易委员会的建议和理由》的小册子。随后他又写了一篇四万字的论文,主张建立中央银行发行以地产或者其他资产作担保的纸币,并且发行的纸币不能超过国家所有土地的价值,探讨以信用为基础的经济的好处。这篇论文为他赢得了声誉,也埋下了日后的祸根。这时候,劳的谋杀罪过了追诉期,于是他带着自己的理论回到了英格兰提交议会,结果议会否决了劳的建议。他们认为通过发行任何形式的纸质货币以加强货币流通,对整个国家来说是很不明智的,那将可能令国家陷入巨大的风险之中。 失望的劳离开了英国,转而向其他欧洲国家推销自己的理论,结果都一一被拒,最后拒绝劳的卢森堡大公告诉他,『我们庙小,容不下您这么大的佛,您可以去法国试试运气』。于是劳就来到了法国。当时的法国,在喜爱奢侈生活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带领下,吃喝嫖赌欠下了25亿利弗尔外债,国家财政走到崩溃的边缘。由于路易十四太能活了,一下子把儿子和孙子全都熬死了,只剩下自己的重孙子路易十五。路易十四去世的时候,路易十五才五岁,因此就由路易十四的侄子奥尔良公爵腓力二世掌管国家成为摄政王,而奥尔良公爵意图夺走路易十五的王位,但是在夺取王位之前,他准备先好好整顿下国家的经济,赢得民心。奥尔良公爵奥尔良公爵于是亟需整顿经济的奥尔良公爵与劳一见如故,劳向公爵陈述了自己的经济主张,公爵此前闻所未闻。但是想到自己刚上台时的众多举措不但没能拯救法国经济反而更加糟糕了,公爵毅然决定支持劳的改革,毕竟经济已经这样了,也不怕再烂点了。很快,劳在公爵的授权下建立了法国首家私人银行通用银行并发行纸币。为了提高人民对纸币的信心,摄政王下令伪造纸币者将被宣判死刑,并且纸币可以用来交税。由于金币银币的价值会由于政府的干预而贬值,而劳发行的纸币却价值稳定,于是人们开始信任纸币,甚至纸币的价值超过了黄金白银等金属货币。很快,全国各地都开始用纸币,凋零的商业开始恢复,国家经济复苏,劳的通用银行也开遍了全国。由于劳的银行拯救了法国,摄政王对他言听计从,劳因此逐渐垄断了法国的烟草销售市场,并取得了铸币权和代征税务权。随后通用银行改名为皇家银行,然后劳向政府提议成立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拥有法国在北美加拿大以及路易斯安那地区的皮货交易特权(我在里写过关于这里的历史),结果政府不但同意了密西西比公司成立,随后又将东印度群岛、中国以及东印度公司的贸易特权给了密西西比公司,还同意其发行债券。不过劳没有采用发行债券,而是将密西西比公司和东印度公司合并为新的印度公司并垄断了所有法国殖民地业务,然后发行新公司股票。他先发行了20万股,每股500利弗尔,并且民众可以用公债来抵,要知道当时因为政府负债累累,人们都不相信政府能还得上钱,500利弗尔面额的公债的市场价格早就跌倒了160利弗尔。而且劳承诺,他公司发行的股票半年后可以按照票面价格赎回;如果持有一年以上,每股派200利弗尔的红利。于是法国民众都疯狂了,因为即便只持有半年,用500利弗尔的公债购买的股票也能稳赚两倍。在法国民众强烈的要求下,新股再次发行,这次一共是5万股,但是有30万人申购,同时旧股票也被炒的节节高,一时间法国陷入了全民炒股的癫狂状态,而劳则成了法国人民最爱戴的人。在民众的进一步要求下,以及为了偿还到期的公债,劳决定再分三次发行30万股公司股票,每股5000利弗尔,年底股价涨到18000利弗尔,涨幅360%。在最后敲定购买人的时候,劳的家被围的水泄不通,甚至有铁匠拿着铁锤待在劳家门口一锤一锤地边干活边等消息。于是他搬到了人民广场上,然后狂热的锤粉又蜂拥而至,甚至有些焦急等待的股民在人民广场吃起了炸鸡。最后劳只能租用加里格南亲王的府邸,才完成了股票的申购。法国兴起的投机浪潮引来了周边国家的资金,而国内的民众面对疯狂的股市,则纷纷跑去银行贷款购买股票。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只要劳发行股票,皇家银行就跟着印纸币,每次增发股票的同时都增发货币,而且劳坚定地认为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增发的纸币→换成股票→最终可以抵消之前的公债。单日,皇家银行就增发2.4亿利弗尔纸币,用于支付之前发行的股票。货币超发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通胀,1719年中,法国通胀率为4%;而半年后的1720年,通胀率高达23%,人们开始发现问题,纷纷抛售股票,劳的公司股票开始下跌。为了重振市场信心,维持股价,劳干了件蠢事,继续印钞票增发纸币来接盘,把股价控制在9000利弗尔以上。这个价位维持了两个月后,劳实在是维持不住了,于是他起草了一道贬值令,让股票从9000利弗尔贬值到5000利弗尔。市场信心瞬间崩塌,所有人都在抛售股票,股价两个月后跌破发行价,一个月后仅为票面价值的1/10。这时候,法国纸币发行量已经超过全国铸币总和的一倍还多,政府宣布纸币贬值一半,法国人民愤怒了,各种冲突和暴力事件频繁发生。纸币已经失去了信用,政府只能收回纸币,重新启用铸币。随着纸币和公司股票迅速贬值,劳在法国是呆不下去了,他被踢出了内阁,财产全都被政府没收,破产的民众在他家门口蹲了半天草丛袭击了他,商店里也到处是讥讽他的漫画。准备逃离法国的时候,摄政王给他准备了丰厚的路费,劳拒绝了。他只带了一颗见证自己成功和辉煌的钻石,除此之外他再无别的金银,因为辉煌的时候他坚信,自己的纸币会让金银退出历史舞台。后来劳移居威尼斯,依然混迹在赌场之中。如果你觉得他从此度过贫穷的一生,那就大错特错了。凭借高超的赌技,他在赌场混的风生水起,他死后留下的遗产中有多达488幅的绘画作品,其中还包括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的作品。法国人得知他死后,给他写下了一篇墓志铭:一位苏格兰名宿安息于此,这位天才的数学家。用神奇的数学法则,让法兰西倾家荡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啊,学好数学是多么的重要啊!
诺基亚的前CEO埃洛普最近又找到工作了。这位明星人物曾经以一己之力将手机界的霸主弄垮,最后以破烂价卖给老东家微软,成就了一段现代木马计的传奇。讽刺的是,无论坊间大众怎样嘲笑埃洛普,此君在科技行业的官位一直坐的很牢,不但光荣的从微软退休,拿到一笔不菲的退休金,转眼又在澳洲电信谋得了一个首席战略官的职位。澳洲电信的领导们甚至高度评价埃洛普:他具备“深厚的技术经验”,以及“对用户期望的天生感觉”。埃洛普有怎样的才华我不太清楚,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在领导们的眼中,诺基亚的锅,并不能简单的背在埃洛普身上。关于埃洛普是如何弄垮诺基亚的,有一个诺基亚的前员工Tomi Ahonen曾经写过一篇颇为轰动的文章。文章认为,在埃洛普上任之前,诺基亚是行业的绝对霸主,虽然受到了苹果的挑战,但是功能机和塞班智能机的业绩仍然在稳步攀升。当时的诺基亚拥有着很好的渠道、品牌优势,只要逐渐完善塞班系统,完全能够保持住这一优势。比如埃洛普接任CEO之后的半年,诺基亚增加的塞班智能机用户是iphone的两倍,利润贡献甚至占到整体的40%。iphone只在高端细分市场有影响力,在大众市场的智能机霸主仍然是塞班。当时的安卓也远未成熟,竞争对手摩托罗拉押宝安卓的结果就是,每一百个用户就会有19个选择离开,相对起来,诺基亚的塞班机更受欢迎。一个业绩良好,发展稳健的支柱业务,实在看不到贸然放弃的必要性。然而埃洛普就任之后,大胆的选择了冒险,放弃了塞班,全盘押注微软系统。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举动,看起来前途未卜,没有逻辑支持。如果不是阴谋,就只能解释为对挑战的过激反应。这种反应,被命名为“埃洛普效应”。该文站在诺基亚中层人员的立场上,认为智能机的潮流并不必然由苹果和安卓主导,塞班也是有很大成功可能性的,完全是埃洛普自废武功所致。对于这种观点,我相信诺基亚的董事会们是不会认同的。首先,当技术变革的潮流袭来的时候,一家企业往往有两种应对方式:一种,是谨慎的做好自己,日拱一卒;一种,是冒险投资,放手一搏。前者,有可能继续生存,也有可能是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就被边缘化了;后者,有可能死的很快,也有可能成功转型,其实并没有人能准确预知。或许,在变革缓慢的传统行业,第一种应对方式是正确的。比如快消品,或者奢侈品,变革的周期以数十年计,企业们有足够的时间去调整战略,适应变化。而在科技行业,变革的周期非常快,每十年就一代,早先的摩托罗拉、爱立信手机、西门子手机、阿尔卡特手机都因为跟不上时代而先后被埋葬了。完善自我就能保证优势?你在逗我呢?摩托罗拉又犯过什么冒险的大错,不过就是转型慢一点罢了,就此深陷在亏损的泥潭中再也没能翻身。失败者历历在目,诺基亚的董事会对于危机感自然有着强烈的认识,对于主动变革的价值也更加认同。但是怎么变革呢,方向有三个:1,与英特尔合作开发meego系统,这个合作从2010年2月开始,2011年9月宣布放弃,还没等正式产品推出就夭折了。这个项目的结果其实是可以预见的。iphone的系统从2004年就开始研发了,到iphone一代上市经历了三年时间,到2010年已经有7年了。挑战者已经打磨了7年时间,飓风已经形成,诺基亚仓促立项的系统在短期内显然难以追上,而时间已经不等人了。2,加入安卓的潮流。安卓系统从2003年开始研发,打磨的时间比苹果系统还长,虽然并不完美,但其开放的理念,无疑更符合时代潮流,也更能得到第三方厂商的支持。3,选用微软系统。其实从一开始,诺基亚就认识到了塞班系统的天生缺陷,将它排除在了选项之外,否则也不会和英特尔合作开发meego。然而,很遗憾的是,meego进展缓慢,难以寄托重任,在这种情况下,也就只剩下安卓和微软的两个选项了。究竟选择已成大势的安卓呢,还是选择刚刚诞生的微软智能系统呢?对于业界的跟随者来说,这个问题是几乎不需要考虑的,但是作为一个行业老大,这个问题就比较纠结了。诺基亚是这么考虑的——如果选择安卓,诺基亚就将泯然众人,第一,将难以和三星、摩托等竞争对手形成品牌区隔,造成利润的下滑,第二,也将丧失了对于产业链的掌控权力。尤其是后者,这是诺基亚作为行业老大,所无法容忍的。如果和微软合作,诺基亚作为行业老大,第一,将获得巨大的议价能力,主导微软智能机的价值链;第二,这将成为诺基亚的独特品牌符号,获得额外的附加利润。至于微软和安卓的技术水平,诺基亚认为差别并不大,以自己行业龙头的渠道优势,完全可以抹平这一点微小的劣势。微软也好,英特尔的meego也好,都是符合诺基亚的一贯利益方向的。只不过经过评估后,诺基亚认为微软的技术比英特尔更成熟。也就是说,在经过全面的利益计算之后,诺基亚的董事会是胸有成竹的,并不认为自己是在冒险,从塞班到英特尔,从英特尔到微软,在他们眼中,已经是一个递进的更优解决方案。至于对埃洛普的选择,应该是在与微软合作的转型决策做出之后才敲定的。换句话说,是诺基亚选择了埃洛普,他们需要一个合适的任务执行者。要知道,作为一家芬兰公司,诺基亚一百多年来,从来没有让一个美国人当过CEO,而这个CEO偏偏还是微软的高管。一切并不是巧合。其实,诺基亚的这种由于身处行业老大地位,因盲目自信造成的失败,在企业史上比比皆是。比如长虹。十几年前,长虹是国产电视行业的老大,当整个行业向平板转型的大潮流形成之后,有两个选择:1,液晶,2,等离子。大部分的企业都选择了液晶,比如TCL、创维、海信、康佳等,只有长虹选择了押注等离子。这个项目投资80亿元,直接将长虹推向了绝境。长虹的投资决定是2007年作出的,决策者是倪润峰的得意弟子赵勇。与倪老大推崇营销的作风不同,赵勇作为接班人,在业界中一向以重视技术著称。正是这个技术偏好,以及对自己行业地位的信心,将长虹推入了大坑。是的,相比起液晶,等离子的技术门槛要更高,价格可以卖的更贵,这是一种巨大的诱惑力。但是,要记住,其实早在2005年,索尼、东芝等日本大牌就已经纷纷退出等离子阵营了,到长虹大举杀入的时候,也就只剩下技术倡导者松下还在坚持了。技术的发展趋势已经很明朗,所有的局外人都看的清楚,但长虹仍然义无反顾的跳进坑里。长虹所中的毒,跟诺基亚一模一样,他相信以自己的行业地位,能够扭转趋势,并借此实现更高的品牌溢价和产业链垄断。然而这并没有发生。每次技术变革,都是一次生死的考验。一般情况下,老二、老三们都会抱团追逐最简单易行的技术路线,顺利度过危机,甚至弯道超车。而老大,犯错的几率则要大得多。他们要么为了保持优势,患得患失保守应对,直至被时代淘汰;要么为了实现更高的利润率,冒险发展门槛更高的“独特路线”。前者是等死,后者是作死,尤其是后者,被外人认为是不可思议的疯狂举动,失败的风险非常之高,但是老大们仍然乐此不彼,因为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能力产生高估。这便是“老大的诅咒”。声明:君临所有文章皆为原创,不抄袭,不转载,无软文,请明鉴。不要再在评论里留言问了。
我没有开过公司,但是我开过咖啡馆啊!并且倒!闭!了!如何倒闭一家咖啡馆,还是很认真地倒闭了?我太有发言权了,讲述下我处处致命的咖啡馆倒闭之路。2013年初,我游荡完回公司,老板跟我说,现在我变得太厉害了,以至于找不到适合我的职位,他临时想到我可以帮他开一家咖啡馆,两全其美。那个公司是做二级电子管的,我质疑这个转型方向有点突然。老板说,他有个文艺青年的梦想,但身为富二代,只能老实做乡镇企业家的儿子。资金全部他出,为了防止他老爸窜出来捣乱,还把咖啡馆落在我名下。老板看着我说,你是空手套白狼,不要有压力。保证不亏就好,另外,我跟朋友去的时候要免单哟,我才有面子。好的老板,是的老板,好棒老板!这就开启了倒闭咖啡馆的第一步:抱着娱乐的目的去做生意。大家看看,咖啡馆的口号有哪些?提倡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给你心灵栖息的绿洲!让灵魂安放吧,不是去咖啡馆的路上,就是在咖啡馆里了!实际上正经开咖啡馆的人,心里头特明白,这些就是广告语,真正的口号是下面:我要养家糊口!认真赚钱才是硬道理!擦那么多家咖啡馆我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如果你开咖啡馆,就为了一个宁静的午后,一个绿植环绕的梦想,我跟你说,你别真砸钱,除非你钱多。当时我觉得开咖啡馆这个事儿应该不难,以前做公司文案,常年拿工资泡咖啡馆。接受任务后,又公费去魔都泡了半个月,各大产区的豆子区别,烘培要点,手冲拉花,我一个不拉都会。可是,我不是咖啡师,也不是顾客,我是负责人啊。倒闭咖啡馆第二步:负责人仅仅是个爱好者,没有经济头脑。负责人的技能点,应该落在选址,经营,宣传这些实际的要素上。判断一个咖啡馆负责人靠不靠谱,只需要问他一个问题:你想做怎样的咖啡馆?我当时的回答是:我想咖啡馆的选址要闹中取静,有个院子,墙上挂满绿色爬藤植物,所有家具用深色原木,风格拙朴,精品为主balabala。看出来没,汹涌澎湃的形容词就肯定不靠谱。没想过程先想好了结果,就容易导致巨大的挫败感。靠谱的负责人起码应该这么回答:我想要的客流量是多少,风格定位是怎样,所以选址会偏向哪边。装修成本和运营成本控制在多少。听起来不激动,但实打实的有计划,还是弹性计划,那么这个负责人不说是优秀的,起码是合格的。接着我开始选址了,作死不停歇。当时我们城市有咖啡馆一条街,学生和文艺青年都爱去那里,店铺有那种纸杯装五块钱外带的,也有种月桂树能坐下来二三十一杯的。我大胆地认为,那边市场已经饱和,不能再开进去。但是呢,又觉得这条街真的好有情调哦,不舍得离它太远,我还想是不是溜达去刺探敌情呢,嘻嘻。所以,我决定租下离这条街两百米的一个独立民居……倒闭咖啡馆第三条:选址不慎。装修过程省略,这个都是可以后面慢慢调整的。不过记住别去买逼格太高的小件,我那时候为了彰显格调,跑去陶艺家那边定了好几套茶具酒具。呵呵,还没开业,就碎了几个。样式好看不实用,最后都拿去养多肉了,那么贵的东西当花盆,呵呵,多肉还都养死了,呵呵,气得我……算了这个不是重点。总之装修,请实用一点!留白!那些稀罕有趣的小玩意儿慢慢会越来越多!后面有得你烦!开咖啡馆最难调整的,就是选址!朋友们!民居啊!不是商用啊!当时什么脑回路才会租那里啊!为什么要选正规的临街商用的铺面,而不是多快好省私密有趣的民用房?一是执照,民用房都不好办。(至于我怎么办的会不会被和谐?总之有个富二代老板就是开了金手指)二是商用的能开厨房……用电还不一样。厨房的重要性相当于储备军,只单做咖啡馆没问题,做好了用不着,但万一单靠咖啡不够,厨房进可做简餐小输出丰富品种,退可蒸煮炸烤做微转型抗攻击。三是商铺的人流就是比私家民房要多!做私家的都想着做出名气,玩酒香巷深。这个办法我也觊觎过,请了文艺圈挺有名气的一位朋友来代言,确实招徕了不少粉丝。但是民居不好停车,再好的东西也挡不过路途的麻烦,这部分资源开头大后面就少。而普通路人的资源就更难开拓。四是民居的纠纷,比同行相争更加麻烦。我为了引流,换过灯牌,因为是民居,被老头老太抗议了。我试过晚上开酒吧,因为是民居,被老头老太抗议了。我悄没声息地弄个涂鸦,因为是民居,连教育部都来了……我擦我老老实实种树卖咖啡好不好?我的玉兰都被老头老太拔走了……所以,选址,就算投入大一点,也最好选择正规明面的,别玩神秘。就是旺铺!就是商场!就是商业街!就是校门口!就是白领聚集地!大家都这么做!别犟!除非你钱真的很多不在乎!因为有金手指,开了一段时间,我还不觉得什么。人来得不多正好,我和店员看书逗猫。咖啡真的不错,也遇到深夜大哭的客人,带礼物拜访的客人。啊,多少温馨小故事!多少青春碰杯的声音!这就是梦想!季度结账了,亏了不少。我高兴地说这个有理由,万事开头难,再说哪有那么快收回成本的。老板发型都乱了,说,我没算前期成本,我讲的是你的营业流水和经营成本,一加,负数。倒闭咖啡馆第四条:不控制成本。为了突出优势,我选的是最好的机器,最好的豆子,能请到的最好的咖啡师。这些不是说不需要,但请控制在你的收益之内。既然是开店,你说出来的“最优”的意思,应该是“在保证我能赚钱的范围内最优。”隐患也爆发了,因为东西好啊,老板就带着生意场上的人常来吹牛,占着位置又不给钱,非常烦人。最后我只接受他的预约,还要求报销成本。给一个朋友面子,给所有朋友面子,就不要看票子了。除了这些,当客人表示喝着喝着饿了,我就找了能送餐的西式餐厅一起合作。问题是……我给送餐的还是菜单价,虽然是合作,享受的是普通客人的待遇。我不是不计较,我是这家合作餐厅味道不错,价格合理,我如此优待,想必他们会铁心跟我站一条船上。然而并没有……真正的生意人,是像我合作的这家餐厅一样,赚你的钱是多赚,赚别人的钱虽然赚少点,也是赚。很快有别的咖啡馆跟他们合作,尽管给的价格低,但他们同样接受。而且因为我们这边很散漫,总是嚷着不挣钱,他们觉得我很好糊弄,甚至会把给我们送餐的时间押后。你看,做生意就是这样,太宽容就是凯子。你可以对自己的自我道德要求高,但不要推及到别人身上,一个也不可以。不可以是店员,不可以是客人,不可以是合作伙伴。我分析完支出方面的问题后,发现,问题又回到第二条,是的,选址不慎。这样自己没办法开厨房,而饮食这块又砍不掉,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后来我吸取教训,换了一家配送的,这是后话。那时候我已经有点挫败了,又冒出了一件事。时间已经是暑期,有个大学女生想来做兼职。暑期学生流减少,对我隔壁那条街有影响,但我这边客流不同,反而比平常忙一些。,我看女生白净斯文,除了拘谨一点都很好,就收下了。为了让她放松,我和店里其他人都告诉她,店里没大没小,让她不要太害怕。女生适应得很快,连跟客人开玩笑拍马屁也学会了。我提醒她注意距离,但没很严肃地跟她说。终于她惹恼了一个客人,客人还发微博投诉。这件事情错在我,是我养成了大家以店为家的感觉,失去了服务性的立场。倒闭一家咖啡馆第五条:“对客人太过热情“。顾客只是过来喝咖啡,见朋友,或者自己处理些事情。他们要的大多数氛围是“不太冷清也不吵“,一种融合在大环境但有小世界的恰到好处。那么对这样的客人,店员最大的热情标准,仅止于记住客人的称呼,客人喜好的位置,他们常点的单品,微笑迎接和友好道别就够了。我们店员大多比较活泼,心情好了还会载歌载舞在门口吆喝,对于大多数害羞的客人来说,这样的举止会让他们害怕,有被冒犯的感觉。说到这里,我也觉得我的例子太过极端,似乎每个禁忌点都犯了。可同时,我也会努力提高餐饮品质,去宣传,花心思搞投影啦,重视反馈啦,一项项改正原本的缺点。没有用,一年半后,收支严重不平衡,净亏损六十多万。老板说,要不你跟我玩户外去吧,还是你想再玩玩。来到了我倒闭咖啡馆的最后一步:缺乏毅力。实际上当时生意已经有所改善,逐步稳定,但要收回成本亏损,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我想从利润里面拿分红,那更加遥遥无期。因为赚钱太慢,很多咖啡馆会转行做西餐厅,做炒饭馆,做衣服,同样是折腾,换个事情还有点新鲜感。因为不把咖啡馆当命啊……本来就不是做生意的料,又没了毅力,我们的咖啡馆,就正式倒闭了。祝大家开张愉快。
我想给大家讲讲我的故事,打下这些字想起过去种种,我忽然觉得我是天塌了都能重新扛起来的人。我开过一个厂子,曾是江浙一带同类产品里最大的一家厂子,它曾是我唯一的理想和所有的心血,但我亲手把它弄垮了。厂子成立是在2002年7月,公司注册资本1580万元,我拥有工厂10%的股份,是法人代表。厂子鼎盛时期,员工上千人,年利润到了九位数。地方报纸还经常报道,说我们上下游关联度高,依靠市场拉动,产品常青,有集创汇、富民、就业为一体的特点。可就是这么个企业,我亲手把它弄垮了。与别人不同的是,是我主动把它弄垮的。而且我知道我必须这么做,哪怕赔上我的所有名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富起来的一批人,其实都是有原罪的。要么是赵家人的政策准入,如大部分险资,如TG的钱袋子美其名曰国企,要么是有内部消息,如某地产的发家史,如股市上庄家,要么是投机倒把钻法律的空子,如莆田,如中国首善,如几个叫得出名字的大佬,总之,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我也有原罪,而且罪孽深重。这个原罪直到厂子被我亲手弄垮才算终结。厂子怎么垮的?四个字——吃喝嫖赌。但稍微动动脑子就知道,资产十几个亿的厂子怎么可能是我一个人吃光败光?吃,吃拿卡要,为了打通销路,沾染了太多不可描述的关系,厂子产权早就不纯了。喝,安插关系,地方企业做大了某些人总是要安插些人事进来,喝一杯酒,分一杯羹。嫖,红灯变绿灯,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也没什么是不可以交易的。赌,都是些手眼通天的人,三分白七分黑,黑钱都变白,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谁愿意自断财路。这个厂子其实污染很大,从准备工段,鞣制工段,到整饰工段,每一步都污染严重 ,其中鞣制前准备工段的废水排放量和排放的污染负荷占总的废水量的70%。脱铬工序和灰碱脱毛废液硫化物严重超标,而生产污水通过深井直接排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周围的老百姓早就出现身体不适、手脚浮肿现象。钱都去打点关系、利润早就落到各家荷包了,哪还能出大几千万的污水净化设备和管道铺排。污染越来越大,但盖不住效益越来越好,心也越来越黑。他们只顾能赚钱就好,哪管他水污了还是得癌症的多了。那执法的监察的都搀和进了一脚利益关系,裁判和运动员都让一家当了,你说还有什么能不敢搞的?那时候我算是明白了一句话,“厂子太大以至于不能倒。”污染大,但是劳动密集,就业带动好,政绩吹的响,利润分得爽。中国到底是个关系社会,有关系是为了没关系,而有关系得靠利益维持。法治?呵呵。那是人死财亡了之后闹大了才找人背锅而已。我只是厂子的名义法人,要怎么弄早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出了事才是我。终于,我决定亲手弄垮这个厂子,他早已不是我一开始希望的样子。于是,举报,停业,整顿,以至于彻底垮掉。我还背负卷钱跑了的骂名,其实谁都知道那个厂只是个空壳子了。真正了解我的员工,其实都知道我并不是个坏老板。这想起当年看的电视剧《聚宝盆》里的桥段,沈万三从朱门酒肉臭,不可一世的首富,变得落魄得都没饭吃,被一个乞丐救济送馒头吃的时候,那个乞丐说起当年某个大富之家将根本没怎么动过的山珍海味都倒掉给乞丐,那才叫好口福,可惜不知怎么那家就倒了。然而只有沈万三知道,那个富贵人家的主人就是他自己,曾经不可一世的自己。啃着馒头的他又是作何感想?如今,我就是这样,吃着自己的老本,消耗自己的名声,既受着苦难,也受着余荫。然而,这个故事里最可怜的,是一个女人,就跟褒姒、妲己一样,她还要一起背负这些罪过,尽管,那个小姨子其实从来不存在。我的理想曾是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如同你们期许着星辰大海。而如今,我成了大众印象里吃喝嫖赌的黑心老板,成了市井地摊文化中最广为流传的文化符号之一,成了广大网民调侃神膜的对象,成了天朝响当当一呼百应的网红。虽然这都并不是我想要的。我唯一的秘密就是,这篇串词的确是我自己亲手写的,为了父老乡亲,为了近千个当初信任我才来投奔我的满怀希望的打工仔们,我愿意成为被馒头蘸的血。我早就说了,我赌上我的名声,而我并不在乎。这是当年的照片————————。
我觉得我丝毫有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不匿。14年10月刚从川F辞职到川A,主要是为了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母亲身体好点以后,总觉得闲着不是事,想回原单位,母亲又死活不干。于是就在川A一环内的某培训机构去当了主管。名义上是主管,实际上是拿着教员的工资,干着主管的差事。去的时候校区连装修都没做好,和其他9个老师一起努力奋斗,把校区弄好了。11月月底开始招生,四天时间全校总共招了四百多学生,答主个人成单量86人。这原本可以是个美好的故事。但随后,从某地来了两个空降兵。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投资人如此的信任这两个人。在缺乏执行校长的情况下,两个级别跟我一样的人,毫无任何管理经验,却在指挥一群经验比他们更丰富的老师。其结果是。这两个人加后面来的一个人,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打压老师业绩,逼走了4个老师;续费跟进话术又跟不上,400多学生最后续费的不足50人。答主凭借一己之力在15年前三个月撑住了两门学科的教学,每个月至少保证了1W以上的业绩量(该校单科一学期单价异常低廉,利润率则大概是70%,提成少得令人难以置信)。也许这又可以是一段动人的佳话。三月下旬,某投资人的老乡的老婆又加入了这个团队,以主管工资担任执行校长。一来又搞垮了刚被答主组建起来的教师团队。答主彻底寒心了。等到答主七月份走人的时候,该校还恶意扣押了半个月的工资。当然答主并没有计较这些。因为,因为答主走人的时候带走了另一个老师,顺便也带走了14W业绩量的学生(成功导致11人退费或取消预约报名)。如果一个东西我再努力也不能拯救它,我一定会亲手毁了它。到现在我也在关注那家学校,我倒不关心它好不好,我关心的是它什么时候彻底关门。据说我走之后到现在,该校没有一个月业绩能把成本收回来,全靠注资。我就看你静静的注资。————o————o————o————手动分割人生中知乎第一次百赞,受宠若惊。决不食言,下面是喜闻乐见的爆照掉粉环节。这是答主在当机构教课时候的照片。15年1月,力挽狂澜之际。这是15年4月参加什么集训会,在招生淡季要检查业绩,本人所在学校不过关,作为学校代表接受惩罚。答主当时真是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去剃了光头,恰好黑色短袖,工作服发的又是蓝色体恤,故而有了这一出(别打110)答主跳槽后继续教日语,这是上课照片。为了挽回一点形象,答主接下来放一张比较清晰的正脸照,弥补之前蹲班房那张给各位造成的伤害。如因浏览本答案照片产生不良反应,请迅速就医。————o————o————o————手动分割居然莫名其妙的300赞了……受宠若惊……我一介匹夫这样的做法居然让大家赞了这么多……所以我说如果过500赞我放一张最新的照片你们会赞上去吗-.-————o————o————o————手动分割你们居然真的赞上去了……我简直受宠若惊……那么我就兑现承诺发近照。知乎上的大家真热情啊。嗯,还是那句老话,别打110。六月五日更目前据答主的前同事表示,学校快毁了。开心。到千赞发福利,谢谢大家。—————————————————————手动分割线在广大网友的助攻下,本回答成功上千-.-下面是说好的福利我知道放张照片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我有干货啊~照片就不发了,上面挺多的,想看照片的请私信。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yy鸿涛徒弟被谁挖走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