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oc闪充充电器多少钱,高通3.0,那个充电快一点?

近些年来,电池技术的发展并没有跟上手机性能的发展,生物电池、燃料电池这些产品都还处于实验室状态,距离大规模民用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目前,技术上还是只能依靠电池体积的增加达到电池容量的增加。评论但电池容量的增加带来的,就是充电时间变长。标配充电器充电电流也随之增加,主流充电器的充电电流从&600mA&到现在主流的&1A~1.2A&,增加了近一倍。也因为电池容量不同,相同的充电器,相较于&iPhone&,安卓机器往往要花费更多时间充电。更快的充电速度将会带来两个问题:充电中电池发热和电池寿命降低。但这样的充电速度会让“剩余电量少于&50%&就心慌”者们坐立不安,主流安卓机器需要至少一个小时才能够冲超过&50%&的电。厂商们也开始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评论小技巧:充电速度可以这样大致计算:电池容量/充电电流。打个比方,一块&2500mAh&的电池可以换算为&2.5Ah,如果充电电流是&1A,那么充电时间就是&2.5Ah/1A=2.5h,即为&2.5&小时。事实上由于充电器的输出往往小于标称值,并且最后过程为涓流充电等因素,充电时间会长于理论时间。高通&Quick&Charge&(以下简称&QC)评论为了提高充电速度,高通推出了&QC1.0&技术,在满足高通芯片组并搭配特定内核的前提下,手机最大可以接受&5V&2A&的输入,从而使充电速度大大提高。随后又推出的&QC2.0&技术在骁龙&800&及以上&CPU&,并搭配相应电源管理芯片时,可以接受最高&12V&2A&的输入,通过增大输出功率,从而提高充电速度。但高通并没有给出关于如何控制温度和电池寿命的技术细节。评论高通测试用机电池为&3300mAh,普通充电采用的是&5V&1A&输入,QC1.0&采用的是&5V&2A&输入,&QC&2.0&采用的是&9V&2A&输入。但到目前为止,尽管手机硬件上已经有不少机型支持高通的&QC2.0,包括&HTC&One(M8)&,小米&3&联通版等,但充电器方面,即使在万能的某宝上也找不到支持&QC2.0&的充电器。虽然高通的&QC&在工程样机上表现优异,但实际应用上,由于配套充电器的缺失,反而实用性不够强。OPPO&闪冲技术而在遥远的大洋彼岸,有另一家公司在快速充电技术上走出了实用化的第一步。与高通不同,&oppo&采用的是增加充电电流从而增大充电功率,进而增加充电速度。相对于高通的普适性,这个技术则是结合了更多&oppo&自主研发的技术。评论oppo&的闪冲技术是通过电池多出来的触点对于电池进行并联充电,简单点可以理解为,闪冲是同时对几块电池进行充电,从而降低单块电池的充电电流,延长电池寿命。得益于&oppo&与上游厂家的良好关系,电池和充电器都是进行了单独的定制,从而使电池能够承受相对较大的电流输入。来自&oppo&论坛的电池测试显示,得益于这种新技术,&find7&在充电过程中电池发热在可控范围内。评论在室温大约在&25&度左右的环境下,闪冲过程中&Find7&最高温度没有超过&35&度,比普通电池充电温度稍高。但在潮湿闷热的南方夏天,电池温度仍然值得关注,如果散热环境不太好,电池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依然会对电池寿命产生影响。此外由于输出功率相对较大,&Find7&的充电器并不像其他品牌充电器一样盈盈可握,而是接近一个便携无线路由器的大小。为了充电速度而牺牲体积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目前还没有黑科技可以缩小充电器体积。总结快速充电上,高通早已制定了标准,并在手机产品中有了硬件支持,但并没有推动配件厂商对于&QC2.0&的支持,距离大规模实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相较于高通,&oppo&已经有了实用性的产品,并在一定能程度上成功将其推广。我们希望,这种脚踏实地的创新能够多一点,再多一点,而且不仅在中国,也要走向世界。
系统管理员
该楼层已被屏蔽 |
技术上还是只能依靠电池体积的增加达到电池容量
我是有充电强迫症的人
对我这种少于70%就心慌慌者来说更加期待这种技术。
这个很难说的,坐等
太平洋回帖半天不显示出来,站长:&服务器缓存问题”,卧槽这服务器也太垃圾了吧
卧槽 签名图片呢 叼距老母
系统管理员
该楼层已被屏蔽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新一代高通3.0 快充技术,充电到底还能有多快?-微众圈
微众圈,我的微信生活圈!
微信扫一扫阅读
新一代高通3.0 快充技术,充电到底还能有多快?
摘自公众号:发布时间: 21:59:39
近日,高通在 MWC(Mobile World Congress,世界通讯大会)上展示了自主设计架构的微处理器骁龙 820 信息。它拥有 14nm 的制程工艺,支持 LTE Cat.10 标准与三载波聚合,下载峰值速度高达 450Mbps,支持双通道 LPDDR4-1866 内存,GPU 则为全新的 Adreno 530,据称相比过去性能提高 40%,而功耗则降低 30%。然而这些都不是我们今天关注的重点:今天我们的重点是,从 3.0 版本的「快速充电」技术看看,「快充」一步一步是怎么走过来的。前快充时代:快充诞生早在 Nexus 4 的时代,就已经有了高通给出的 快充(Quick Charge)1.0 方案,对于这个快充 1.0 方案,大家其实非常地熟悉,运用得很广泛,只是听上去很玄乎。说到快充 1.0,就不免提到一些「古老的事实」――众所周知的是,手机电池的输出电压是 3.7 V 到 4.0 V 之间,充电器的输出电压大都是在 5V 左右,功率是等于电压乘以电流的,充电器输入的功率是一定的。那时受到电池的输出电压限制,充电器输入的电压在 4V 上下,手机能够承受的输入电流也是一定,所以必定有一部分的功率是要损耗在充电器上的。这样你会发现,充电时,充电器是会比较烫手的。而快充 1.0 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手机电池可以承受的输入电流调高,使得,这样,损耗在充电器的功率得以利用,充入到手机之中去。另外,快充 1.0 的作用并不止于次。当时能够给手机充电电源输出电流的范围很广,从几百 mA 到 1800mA 都有。比如,电脑的 USB 口最大输出电流为 500mA 左右,如果手机拉取的电流超过这个数值,那么电脑则进入电流输出保护状态,停止输出电流。所以快充 1.0 还需要做的是识别电源的输出电流。总的来说,快充 1.0 完成的工作一共就两项:1、调高了手机对于高电流的承受能力,使得它能够接受充电器高电流的输入,缩短充电时间。2、识别不同的电源输入类型。快充时代:高通的答卷为了解决手机续航的问题,各大手机厂商都纷纷采用了大电池的策略。大电池虽然便捷,但要命的是充电时间过长。以 快充 1.0 为基础的快充 2.0 的技术也应运而生。在解释快充 2.0 原理之前,让我们先复习下,高中物理知识,以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手机电池的容量即为储存的能量 W,根据 W=P(功率)? T(时间),我们可以知道,如果要缩短手机充电的时间 S,只能提高输入的功率。P(功率)=U(电压)? I(电流),但是由于手机电池的电压是稳定在 4V 左右的,所以实际输入进手机的充电打压是基本固定不变的。所以想要缩短手机充电时间,只能在输入电池的电流 I 上下功夫。给手机充电的设备是由 USB 线和电源适配器,也是就是我们常说的「充电器」。由于市面上的 USB 线品质良莠不齐,未必能够输出高电流,而且高强度的电流输出对于线材的损耗较大,加上需要兼容前代产品的充电技术,所以快充 2.0 并没有选择直接增加充电器输出电流的方式,来缩短充电速度,反而是在外部设备上,保证输出电流不变,通过增加充电器的输出电压,来增加充电器的输出功率。看到这里,笔者相信一定会有好奇的读者,会拿出自己的快速充电器看看上面印的小字,所以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电流不变,指的并不是充电器电流维持在前几代的 1A 的输入电流,而是得益于快充 1.0 的广泛运用,几乎所有的手机电池都能够承受 2A 左右的输入电流。而在手机端,搭载了快速充电 2.0 的手机设备通过内部芯片的调解,将高电压低电流,转换为低电压(4V 左右),高电流。这个调整的过程,是在手机内部完成的。所以整个快充 2.0 技术的实现,是需要高电压电源适配器,以及手机芯片的支持。不过,由于快速充电的模组内置,所以快充时,手机的发热量将会十分可观。简而言之,快充 2.0 大幅度加快了手机充电的速度,并且给予了其他厂家实现快速充电的两条思路。后快充时代:群雄逐鹿当然说到高通的快充方案,我们一定避开不了 OPPO 这家手机厂商。「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各位读者的疑惑也随着电视广告语铺天盖地而来,为何这个国产厂家如此自信?在补完高中物理知识之后,笔者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够理解 OPPO 的「VOOC 闪充技术」背后的原理吧?VOOC 闪充技术采用的是与高通快充 2.0 相反的思路,它采取的是,充电电压 5V 不变,直接提高输入电流的方式,提高充电效率。所以,OPPO 快充手机需要专用的充电线,专用的充电线(如图)将快速充电的模组外置,从而降低了手机在快速充电时候的发热。一旦涉及到快速充电,手机厂商的设计思路大致都是基于上述两种解决方案。除了高通的快充 2.0,OPPP 的闪充,当然少不了另一大芯片厂商联发科,它们拿出了快充方案是 Pump Express Plus,与两家厂商不同的是,它采用的快充技术原理较为复杂,简而言之,充电的时候,输入的电压和电流都会随着电池内部电阻温度等等状态而变化,从而实现充电方案的「最优解」。关于更加详细的分析,请点这里。(P.S. 说明涉及到许多电器知识,慎点)坐不住的老牌劲旅德州仪器,它们拿出的快充解决思路「MaxCharge」,则是通过单独分离快充处理器,而不是被绑定处理器上,从而使得手机在充电的过程中,毋须调动处理器。同时,由于充电是在单独的处理芯片上,德州仪器可以在处理器上增添更多的管理模块,优化手机快速充电的过程,均衡手机充电速度和发热的问题。不过,德州仪器拿出的这套方案,更加「疯狂」――最大支持 14V 和 5 A 电流的输入。这回轮到高通紧张了,因为早在 快充 2.0 版本的时候,由于其可观的发热量,造成了负面影响,似乎一直萦绕不去。所以,骁龙 820 搭配了新的「快速充电 3.0」,也加入了电压调控技术,被称之为「最佳电压调控技术」――Negotiation for Optimum Voltage(INOV),它能够根据手机的状态,随时调解充电电压,这与联发科的快充技术有些许类似。这次 3.0 版本的快充,支持以 200mV 增量为一档,提供从 3.6V 到 20V 电压的灵活选择,一招一式都旨在提高充电效率,减少功耗损失,以期减少为大家所诟病的发热问题。各大厂商的快速充电技术,如雨后春笋,迸发出来。不过,快速充电虽好,但发热量可观――无论是过热问题是在手机上,还是充电器上,当用户摸到那滚烫的设备之时,总会惴惴不安。目前各个厂家开发的快速充电协议,都在优化发热这个问题。笔者相信,不少读者心理还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iPhone 什么时候会搭载快速充电呢?点击图片,阅读更多关注「极客之选」微信帐号,回复「免费得」试试看
微信号:GeekChoice扫描下载MIUI论坛APP
经验3722 米
在线时间8 小时
版本6.10.20
机型小米手机3/4 WCDMA版
签到次数28
MIUI版本6.10.20
MIUI因你更精彩
经验1839 米
在线时间131 小时
版本6.10.20
机型小米手机3/4 WCDMA版
签到次数24
MIUI版本6.10.20
通过手机发布
未来的小米必须充电一分钟,通话十小时
经验4592 米
在线时间36 小时
版本6.10.13
机型小米手机5
签到次数45
MIUI版本6.10.13
这个之前不是说过了吗?很明显oppo的更快,一个3.0快充,一个4.0闪充。没得比
经验1303 米
在线时间1 小时
版本6.9.29
积分 14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45 积分
积分 14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45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5
签到次数17
MIUI版本6.9.29
经验6026 米
在线时间242 小时
版本6.10.27
机型小米Note
签到次数221
MIUI版本6.10.27
高电流的策略,充电速度的确也不错,应该比高通强
经验1557 米
在线时间1 小时
版本6.5.31
积分 17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7 积分
积分 17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7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5
MIUI版本6.5.31
经验1810 米
在线时间76 小时
版本6.10.13
积分 19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4 积分
积分 19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4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4电信4G版
签到次数98
MIUI版本6.10.13
oppo的充电器是5v5a 小米的是 5v2a 9v 1.5a 12v 1a 显而易见
经验116 米
在线时间1 小时
版本6.5.26
积分 1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6 积分
积分 1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6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3/4 WCDMA版
MIUI版本6.5.26
实际上呢,很多米粉并没有想过这些人是小白鼠,只是被语言魅力所迷惑了。所以他们对这些尝鲜者,特别是特殊组的伙伴有着强烈的恨意,认为他们占了名额,可以享受又快又美的MIUI8,可以早早的装逼等等等等。当然了,MIUI8肯定是不错的深受大家喜爱的,不然大家会那么热情的当体验者,但是它的美好,绝对不是现在这个处于内测期间的版本。让我们看看它现在的不好:
经验1071 米
在线时间5 小时
版本6.5.26
积分 11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867 积分
积分 11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867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4 电信4G版
签到次数51
MIUI版本6.5.26
经验2353 米
在线时间4 小时
版本6.9.13
机型小米手机3/4 WCDMA版
签到次数34
MIUI版本6.9.13
OPPO的这个技术
………………忽悠
小米手机2终身荣誉勋章
小米手机2终身荣誉勋章
小米手机1终身荣誉勋章
小米手机1终身荣誉勋章
已关注微信
关注腾讯微博
已关注腾讯微博
关注新浪微博
已关注新浪微博
MIUI 100周
100周发布纪念勋章
Copyright (C) 2016 MIUI
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34号 | 京ICP证11050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ppovooc闪充充电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