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手机WF手机信号显示e移动互联网

您的位置:
WiFi万能钥匙:也许是移动互联网最后的野蛮生长│特写
作者:KUMA
  ▲ Akira Image / 摄,来自网易摄影
  一个月来,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以「共享新经济」为主题,走访了 10+ 家初创公司,以及 IDG资本、光速中国、元璟资本等相关投资机构,带来一手好料和最新的思维方式。
  这是我们的第 10 篇报道。
  根据猎豹全球智库截止日的最新统计显示,2016年中国市场上排名前十的 App 几乎已经全部归于 BAT 旗下。
  ——除了 WiFi 万能钥匙。
  它的功能非常简单:打开软件——找到附近的已经被共享的WiFi——连接上网。
  不管从装机量,还是活跃度来看,作为一款 WiFi 共享工具,它仅次于腾讯的两大杀手级社交 App,排名全榜第三。
  截止2016年6月,WiFi万能钥匙全球总用户量突破9亿、月活跃达5.2亿,用户分布在全球223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可连接热点4亿,日均连接次数超过40亿次,公司已经保持连续4年盈利。
  WiFi万能钥匙背后的公司叫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掌门集团之下。老实讲,它是一款相当神秘,而且充满故事的产品。
  说它神秘,是因为WiFi万能钥匙是从盛大创新院孵化出来的,并且是时任院长陈大年自己提出的项目。
  陈大年是谁?盛大集团陈氏二兄弟之一,陈天桥的弟弟。
  ▲连尚网络( WiFi 万能钥匙)创始人兼 CEO 陈大年
  说它充满故事,又因为这是一个几经波折的项目。三度濒临解散却又起死回生,成为盛大创新院留给移动互联网的一大念想。
  为什么我们要在当下来分析 WiFi 万能钥匙?——因为它几乎是中国式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缩影。
  享受智能手机的红利、趟过广告流量的浑水;跟随2015出海的浪潮、转入大数据掘金的未来。
  更传奇的是,通过盛大创新院,它还连接着中国最早一代互联网企业家的身影。
  在这个创业故事越发无聊,走量而不走心的时代,我们庆幸还能见到这样生生不息的创业理想,以及许久不见的野蛮生长。
  温馨提示:余下正文长度约5400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急着上班的同学可以先转发朋友圈收藏。
  Part 1 - WiFi万能钥匙的成长密码
  李磊的老家是河北唐山的农村。有一次回老家,他的一个亲戚兴冲冲地拿出手机凑到跟前。
  “哥,给你看个特别牛逼的软件。可以免费联网,叫 WiFi 万能钥匙。”
  李磊差点没笑趴下。他回了一句:“你知道这软件是谁做的吗?”
  2011年,从清华工业设计系研究生毕业后,李磊以校招「四大牛人」之一的身份进入盛大集团。机缘巧合来到 WiFi 万能钥匙的项目组。而现在,他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自打 WiFi 万能钥匙的用户量开始爆炸式增长之后,李磊碰到类似的「推荐」已经有过好几次了。想来并不奇怪,碰到好用、好玩的软件,谁都想在朋友面前装一次逼。
  WiFi 万能钥匙乘着智能手机增长的东风,顺利成为拥有9亿用户量的超级 App ,背后的成长密码也无非是(行业通用的)这四条。
  能不能装逼:这个是口碑传播和新用户增长的关键;
  是不是高频强需求:天气是强需求,但是不够高频,一天瞄一眼足矣;
  是不是长时间需求:脸萌、足记是好产品,但头像会懒得换,大片会拍腻;
  (隐藏属性)愿不愿意付费:付了钱,再烂也得咬牙用。
  Part 2 - 创新院与第一行代码
  WiFi 万能钥匙真正的起点是在盛大创新院。
  盛大创新院其实是盛大集团在2008年设立的一个内部研究院。据说,它以高出同行 50% 至 100% 的工资招募大量互联网的科学家,孵化未来的项目。
  最鼎盛的时候,盛大创新院中每天都会出入很多私家车。许多科学家不管经过什么车,都会敲车窗,然后往里面递企划书,极有可能这样就会拿到天使投资。
  陈大年是盛大创新院的院长。2008年,他刚经历完带领盛大游戏分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敲钟时刻。为了寻找「赚钱」之外的人生意义,创办了盛大创新院。
  创新院中一度有 50 多个产品在同时研发,不起眼的 WiFi 万能钥匙并没有享受多少好的待遇。毕竟连接 WiFi 这件事,对科学家来说是无关痛痒的,大家更喜欢高逼格的产品。
  比如当时有一款数字指纹识别系统,可以给每一篇文章编写数字指纹。只要发现有人抄袭,马上就有人报警,还会主动联系索赔,解决了困扰学术界的一大难题。
  不过,与很多项目是经过头脑风暴诞生不同的是,WiFi 万能钥匙是陈大年提出的项目。
  ▲WiFi万能钥匙轮值总裁张发有
  很多年来,现任WiFi万能钥匙轮值总裁的张发有一直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普通的程序员。
  来到盛大后,张发有先在家庭娱乐事业部工作,做类似 Xbox 那样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因为那个时候,陈天桥判断家庭娱乐会是未来的消费入口。
  后来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因为理念超过了现实(主要是网速),家庭娱乐中心的项目最后夭折了。
  正巧这时,盛大创新院副院长郭忠祥找到他,说是创新院有个叫 WiFi 共享的项目,要不要试一下。「空窗期」的张发有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老郭当即非常高兴,让他去找项目负责人。
  顺着指引,张发有来到一间很大的办公室。进门后竟然是一个套间,秘书在外边办公。他困惑地往里走了两扇门,才来到陈大年的办公桌前。
  张发有这才恍然大悟,原来 WiFi 项目是院长亲自提出的。当时,陈大年对他画下的「大饼」是:WiFi 共享的目标,是让天下所有人都可以免费上网。
  事实证明,郭忠祥推荐给他的并不是一份美差。
  张发有刚刚加入项目组的时候,团队尚且有产品和技术两个人。结果他入职后的两个月内,产品和技术都走了。
  这个实在不能怪他们,因为盛大创新院的 slogan 就是「每个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其实在这两位仁兄离开之前,已经有两拨团队整体离开了。大家实在是对研究如何连接 WiFi 提不起兴趣。
  如果换作其它产品,WiFi 万能钥匙可能就此陨落了。幸运的是,陈大年本人十分坚持。最终,这个项目等来了张发有,他为今后的 WiFi 万能钥匙写下了第一行代码。
  ▲WiFi万能钥匙联合创始人李磊
  差不多在张发有做出产品 demo 之后,李磊从盛大的总裁办调入了项目团队。
  总裁办工作的一年时间里,李磊主要协助负责盛大在移动端的布局。实际上,盛大在很早就提出了移动战略,当时投资了早期的安智市场、墨迹天气、虾米这样的先行者。那时,创新院还鼓励程序员都去学安卓开发。
  因为业务的关系,李磊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和创新院打交道,还管过两三个产品,像是文件管理器、流量节省大师,还有手机同步助手。
  没过多久,他正式加入了 WiFi 的项目。虽然产品已经有了 demo,可那却是一个完全属于程序员的产品,没有任何界面设计可言。
  清华大学工业设计研究生毕业的李磊见状,有点忍无可忍,他一手揽下了 UI 设计和运营的两大重任。
  结果呢?玩转 3DMax 建模的李磊完全搞不定跨领域的平面设计,好多人看到产品就问:这界面是谁设计的?这么丑!
  盛大创新院差不多在2012年解散了,但是陈大年依旧没有放弃这个项目。他带着张发有和李磊为核心的 Wifi 万能钥匙成立了新公司——连尚网络,后来连同其它几个项目,一同并入掌门集团。
  Part 3 - 只做「连接」这件事的前三年
  在公司独立后,陈大年把办公地点搬到一个位置偏远,且被废弃的居委会里。这就像一个独特的文学意象:代表着 WiFi 万能钥匙不为所知,独立发展的三年。
  这三年中,有两个关键词可以概括公司的发展——慢且专注。
  从第一版 App 诞生以来,WiFi万能钥匙在很长时间里几乎只解决一个问题——连接 WiFi,甚至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被研发团队拆解成了 12 个步骤。
  这 12 步里的第一步是探测信号。
  张发有发现,如何判断一个信号是不是真的足够让用户上网,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可能人们想当然的以为三格信号比两格信号强,其实真实情况复杂得多。
  他和李磊找了大量的机器做适配工作,研究如何匹配才能达到一个最优的算值。有时因为用户位置的关系,信号始终不够好,他们直接在软件中提示用户,可以往某个方向走几步就能连上了。
  后来,他们开始给信号贴标签。虽然同一地点有很多 WiFi 备选,但通过一些历史数据可以看出来,有些 WiFi 的速度很快。
  这时候,他们就标注一个「极速」。然后这个 WiFi 的连接率就会大幅飙升。
  这仅仅是第一步探测信号,但恰恰是用户的绝对刚需。做好了,可以成为产品快速从市场脱颖而出的关键。
  有一次某品牌发布了一款新型号的手机,结果公司隔天就收到很多该型号手机的用户反馈,意思是 WiFi 连接成功率极低。张发有立马组织技术人员排查原因,发现是 App 和手机的 WiFi 模块不兼容。
  想了半天,他们直接给厂商打了电话,最后解决了问题。
  除了解决连接的问题,陈大年以「慢且专注」的态度还否定过一些初创团队不合理的计划。
  因为缺少专业的UI 设计师,WiFi 万能钥匙的 1.0 版本和 2.0 版本界面都很土。刚巧,那段时间国内的 App 流行起了换皮肤的功能。
  初创团队望着那些瞬间五颜六色(杀马特)的 App,心动了。向陈大年提建议要不要加入换肤功能,后者瞬间拍死了这个想法。
  还有一次是2013年,WiFi 万能钥匙的日活已经达到 1000 万了。在那个智能手机刚刚开始普及的年代,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数据。毕竟,据称大众点评当时只有 400 万的日活。
  团队一看,App 已经超越一些老牌本地服务公司了,就开始琢磨商业化的事情。这个想法同样被陈大年驳回了。
  不过,陈大年的理由非常振奋人心:这是一款能够爆发的产品,天花板远远不止 1000 万,谈商业化实在太早!
  Part 4 - 与生俱来的流量和盈利
  虽说不急着考虑商业化,但其实在坐拥巨大流量之后,WiFi 万能钥匙早早地就盈利了。
  一开始的时候,WiFi 万能钥匙就像任何早期产品一样,与有意投放广告的 App 联系,然后用一整个页面组成一个「百宝箱」(多么熟悉的名字)。
  不过,李磊很快发现这类广告有两个很大的问题。
  第一是这些 App 的质量无法保证,大多火速烧一阵钱就消失了,反而留下WiFi 万能钥匙来背锅。
  第二就是广告主都在扣量。
  因为最终的注册安装激活都由对方说了算,导致广告主普遍会把实际的导流量说得低很多,最严重达到 70%。
  刚开始人少,李磊还没时间管这事。直到第一年年底他开始反思这种合作的问题。刚好那年他去外边参加了不少会议和活动,听说业内成立了两个广告联盟:百度主导的百度联盟和腾讯主导的广点通。
  简单来说,就是由联盟来联系广告主,再对接给各个流量平台,这样就回避了平台和广告主扯皮的情况。
  李磊立马和两家都签订了协议,他打得算盘是,哪个联盟给的单价高,就把流量给谁多一些,完全是手动迁移。
  可过了一阵,他发现两家的单价开始不约而同地降低,简直像商量好的一样。结果还是和之前扣点差不多。李磊也够狠,一气之下索性都停掉了合作。
  「把这块收入切掉,我们不要了。」
  结果,两大联盟当然不舍得眼睁睁看着这个流量怪兽逃走。于是,大家开始坐下来协商,保证一定的单价,就这样又维持了一段时间。
  到后来,市场越来越规范。2015年底,出现了技术驱动的移动广告平台。
  它在后台接入了百度联盟、银城、快果这样的广告联盟。一旦流量平台有了新的广告位,它让各个联盟自己竞价,价高者就可以获得流量。
  这么一来,算是彻底解决了扣量的问题。整个2016年,WiFi 万能钥匙的流量广告收入几倍增长
  Part 5 - 关于安全的质疑
  龚蔚对于「黑客教父」这个说法非常头疼,因为对许多人来说,「黑客」是一个模棱两可的词语。他更愿意叫自己安全从业人员。
  ▲WiFi 万能钥匙首席安全官龚蔚
  1999年,龚蔚率领黑客组织「绿色兵团」成立上海绿盟信息技术公司,开始了在互联网信息安全领域的工作。后来,他还先后就职于外资企业ISS (中国)、CA 软件(中国)创建安全事业部。
  与此同时,龚蔚很早就知道陈大年,早到那时候还没有 QICQ,更别提什么 QQ 了。那时候,他在上海热线下一个叫 Delphi 的聊天频道认识了陈大年。
  (注:Delphi 是一种编程语言,虽然现在用的人不多,但在当年非常火。)
  一直以来,他的梦想不是做什么教父,而是希望在信息安全领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不过,直到2015年,他越来越意识到,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安全领域,不管是做甲方还是乙方,视野都显得太窄了。
  龚蔚渴望一个更大的平台。
  巧合的是,随着用户量级越做越大,WiFi 万能钥匙惹来了很多争议,而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性。不管是连接一个陌生 WiFi,还是把自己的 WiFi 分享出去,不少用户都在后台询问,自己的隐私会不会泄露。
  因为十几年前埋下的伏笔,2015年,龚蔚正式宣布加入 WiFi 万能钥匙,出任首席安全官。
  他一进入公司,带着过去 20 年的经验,马上从业务层面开始设计安全防范的对策。总体来说,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是事前,用户在连接一个 WiFi 之前,提前判断是否有潜在的风险,在浏览列表给出提醒;
  第二是事中,时刻检查连接的环境是否安全,启用一条独立的安全隧道,来加密个人信息;
  第三是事后,安全团队与众安保险达成合作,启动了安全险机制。只要用户用了事前保护,如果还是被窃取了信息,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可以申请理赔。
  只不过这一年半以来,WiFi 万能钥匙还没有收到过理赔申请。
  Part 6 - 未来属于场景化
  当连接成功率超过 75%,同时网络安全也有保障后,张发有觉得可以做一些其他尝试。除了继续坚持深耕「连接」,团队开始尝试个性化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巨大的「升级」,意味着 WiFi 万能钥匙从工具软件向内容分发升级。
  随着第一版发布,内容阅读量直接破了千万,这给张发有吃了一颗定心丸。
  不过,单单就内容还是不够。内容可以增加使用时长,但变现逻辑仍旧是流量广告。WiFi 万能钥匙最海量的数据是 LBS 地位的,用时髦的话说——就是场景。
  团队很快就意识到了流量变现实现突破的关键。
  如今的消费者假如出现在购物中心,广告主根本不知道他们具体在哪里。不过一旦连接上 WiFi 以后,就可以判断他们是在喝咖啡还是吃饭。这时候及时推送一张优惠券,很难定义这是广告还是服务。
  同样,大数据可以判断用户出门在外还是在家,后者情况下就可以推荐上门的 O2O 的服务。
  服务是现成的,而大数据的作用在于个性化的相关推荐。
  内容逻辑同样适用在场景化思维中。如果系统判断用户在互联网公司,就可推送更多科技财经相关的内容。在家里则是娱乐和八卦。
  换言之,场景化的横向是内容,纵向是服务,一切基于用户的 LBS 大数据。这是属于 WiFi 万能钥匙的未来。
  Part 7 - 分享和互助的文化母体
  李磊手机里最活跃的一个微信群,还是那群盛大创新院的老同事。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每天都聊得热火朝天。
  WiFi 万能钥匙的公司守则里写着:当公司和家庭出矛盾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家庭。2017年,公司给每个员工放了一个月的假期,专门用来陪家人和孩子,享受天伦之乐。
  考虑到不少人是农村出身,只身跑来大城市打工,公司给他们的父母单独发一分公司。父母拿到的「工资」分别占据子女收入的 10%。当然,这笔钱是另外算的。
  这时候,有些父母就会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要好好干,这家公司真的很有前途。
  李磊和陈大年共事多年,他对这种公司文化再熟悉不过。
  陈大年曾经也是拼命三郎,但最终吃苦的还是自己的身体状况。从那之后,他对工作的态度就变了,也是从那时孕育出了盛大创新院的母体文化。
  现代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员工的善意。
  从盛大创新院继承下来的分享、开放、互助以及目标性,这些是可以超越 996 工作制,让公司能够在市场中竞争的武器。
  写在最后
  感谢每一个在碎片化时代,还愿意读完长文的你。
  寥寥数千字,其实还是很难把一个 9 亿用户体量,中国第三大 App 给讲清楚。
  但邦哥已经从产品的需求点、创始团队,以及产品的几大要素试图还原 WiFi 万能钥匙的本来面貌。
  不可否认,它背后有着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有着陈大年这样身经百战,不可多得领导者把控方向,或许这会让 WiFi 万能钥匙变成无法被复制的孤案。
  然而,整个团队在核心功能点的探索、产品设计上的克制,还有远大的创业愿景,这些可以成为每个创业者学习的对象。
  时代总会变化,移动互联网也好、新零售也罢,甚至是人工智能,每一个现象级入口开启的时候,想想这些基本理念,你就离成功又进了一步。
(转载请保留)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15428人阅读
不多说了,直接看代码, NB人会懂的!
package com.example.
import android.app.A
import android.content.C
import android.database.C
import android.net.ConnectivityM
import android.net.NetworkI
import android.net.U
import android.os.B
import android.telephony.TelephonyM
import android.text.TextU
import android.util.L
public class NetType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 Called when the activity is first created. */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CTWAP = &ctwap&;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CTNET = &ctnet&;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CMWAP = &cmwap&;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CMNET = &cmnet&;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NET_3G = &3gnet&;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WAP_3G = &3gwap&;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UNIWAP = &uniwap&;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UNINET = &uninet&;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TYPE_CT_WAP = 5;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TYPE_CT_NET = 6;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TYPE_CT_WAP_2G = 7;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TYPE_CT_NET_2G = 8;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TYPE_CM_WAP = 9;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TYPE_CM_NET = 10;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TYPE_CM_WAP_2G = 11;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TYPE_CM_NET_2G = 12;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TYPE_CU_WAP = 13;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TYPE_CU_NET = 14;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TYPE_CU_WAP_2G = 15;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TYPE_CU_NET_2G = 16;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TYPE_OTHER = 17;
public static Uri PREFERRED_APN_URI = Uri
.parse(&content://telephony/carriers/preferapn&);
/** 没有网络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TYPE_NET_WORK_DISABLED = 0;
/** wifi网络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TYPE_WIFI = 4;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int checkNetworkType = checkNetworkType(this);
Log.i(&NetType&, &===========elpas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start));
switch (checkNetworkType) {
case TYPE_WIFI:
Log.i(&NetType&, &================wifi&);
case TYPE_NET_WORK_DISABLED:
Log.i(&NetType&, &================no network&);
case TYPE_CT_WAP:
Log.i(&NetType&, &================ctwap&);
case TYPE_CT_WAP_2G:
Log.i(&NetType&, &================ctwap_2g&);
case TYPE_CT_NET:
Log.i(&NetType&, &================ctnet&);
case TYPE_CT_NET_2G:
Log.i(&NetType&, &================ctnet_2g&);
case TYPE_CM_WAP:
Log.i(&NetType&, &================cmwap&);
case TYPE_CM_WAP_2G:
Log.i(&NetType&, &================cmwap_2g&);
case TYPE_CM_NET:
Log.i(&NetType&, &================cmnet&);
case TYPE_CM_NET_2G:
Log.i(&NetType&, &================cmnet_2g&);
case TYPE_CU_NET:
Log.i(&NetType&, &================cunet&);
case TYPE_CU_NET_2G:
Log.i(&NetType&, &================cunet_2g&);
case TYPE_CU_WAP:
Log.i(&NetType&, &================cuwap&);
case TYPE_CU_WAP_2G:
Log.i(&NetType&, &================cuwap_2g&);
case TYPE_OTHER:
Log.i(&NetType&, &================other&);
* 判断Network具体类型(联通移动wap,电信wap,其他net)
public static int checkNetworkType(Context mContext) {
final ConnectivityManager connectivityManager = (ConnectivityManager) mContext
.getSystemService(Context.CONNECTIVITY_SERVICE);
final NetworkInfo mobNetInfoActivity = connectivityManager
.getActiveNetworkInfo();
if (mobNetInfoActivity == null || !mobNetInfoActivity.isAvailable()) {
// 注意一:
// NetworkInfo 为空或者不可以用的时候正常情况应该是当前没有可用网络,
// 但是有些电信机器,仍可以正常联网,
// 所以当成net网络处理依然尝试连接网络。
// (然后在socket中捕捉异常,进行二次判断与用户提示)。
return TYPE_NET_WORK_DISABLED;
// NetworkInfo不为null开始判断是网络类型
int netType = mobNetInfoActivity.getType();
if (netType == ConnectivityManager.TYPE_WIFI) {
// wifi net处理
return TYPE_WIFI;
} else if (netType == ConnectivityManager.TYPE_MOBILE) {
// 注意二:
// 判断是否电信wap:
// 不要通过getExtraInfo获取接入点名称来判断类型,
// 因为通过目前电信多种机型测试发现接入点名称大都为#777或者null,
// 电信机器wap接入点中要比移动联通wap接入点多设置一个用户名和密码,
// 所以可以通过这个进行判断!
boolean is3G = isFastMobileNetwork(mContext);
final Cursor c = mContext.getContentResolver().query(
PREFERRED_APN_URI, null, null, null, null);
if (c != null) {
c.moveToFirst();
final String user = c.getString(c
.getColumnIndex(&user&));
if (!TextUtils.isEmpty(user)) {
if (user.startsWith(CTWAP)) {
return is3G ? TYPE_CT_WAP : TYPE_CT_WAP_2G;
} else if (user.startsWith(CTNET)) {
return is3G ? TYPE_CT_NET : TYPE_CT_NET_2G;
c.close();
// 注意三:
// 判断是移动联通wap:
// 其实还有一种方法通过getString(c.getColumnIndex(&proxy&)获取代理ip
// 来判断接入点,10.0.0.172就是移动联通wap,10.0.0.200就是电信wap,但在
// 实际开发中并不是所有机器都能获取到接入点代理信息,例如魅族M9 (2.2)等...
// 所以采用getExtraInfo获取接入点名字进行判断
String netMode = mobNetInfoActivity.getExtraInfo();
Log.i(&&, &==================netmode:& + netMode);
if (netMode != null) {
// 通过apn名称判断是否是联通和移动wap
netMode = netMode.toLowerCase();
if (netMode.equals(CMWAP)) {
return is3G ? TYPE_CM_WAP : TYPE_CM_WAP_2G;
} else if (netMode.equals(CMNET)) {
return is3G ? TYPE_CM_NET : TYPE_CM_NET_2G;
} else if (netMode.equals(NET_3G)
|| netMode.equals(UNINET)) {
return is3G ? TYPE_CU_NET : TYPE_CU_NET_2G;
} else if (netMode.equals(WAP_3G)
|| netMode.equals(UNIWAP)) {
return is3G ? TYPE_CU_WAP : TYPE_CU_WAP_2G;
} catch (Exception ex) {
ex.printStackTrace();
return TYPE_OTHER;
return TYPE_OTHER;
private static boolean isFastMobileNetwork(Context context) {
TelephonyManager telephonyManager = (TelephonyManager) context
.getSystemService(Context.TELEPHONY_SERVICE);
switch (telephonyManager.getNetworkType()) {
case TelephonyManager.NETWORK_TYPE_1xRTT:
// ~ 50-100 kbps
case TelephonyManager.NETWORK_TYPE_CDMA:
// ~ 14-64 kbps
case TelephonyManager.NETWORK_TYPE_EDGE:
// ~ 50-100 kbps
case TelephonyManager.NETWORK_TYPE_EVDO_0:
// ~ 400-1000 kbps
case TelephonyManager.NETWORK_TYPE_EVDO_A:
// ~ 600-1400 kbps
case TelephonyManager.NETWORK_TYPE_GPRS:
// ~ 100 kbps
case TelephonyManager.NETWORK_TYPE_HSDPA:
// ~ 2-14 Mbps
case TelephonyManager.NETWORK_TYPE_HSPA:
// ~ 700-1700 kbps
case TelephonyManager.NETWORK_TYPE_HSUPA:
// ~ 1-23 Mbps
case TelephonyManager.NETWORK_TYPE_UMTS:
// ~ 400-7000 kbps
case TelephonyManager.NETWORK_TYPE_EHRPD:
// ~ 1-2 Mbps
case TelephonyManager.NETWORK_TYPE_EVDO_B:
// ~ 5 Mbps
case TelephonyManager.NETWORK_TYPE_HSPAP:
// ~ 10-20 Mbps
case TelephonyManager.NETWORK_TYPE_IDEN:
// ~25 kbps
case TelephonyManager.NETWORK_TYPE_LTE:
// ~ 10+ Mbps
case TelephonyManager.NETWORK_TYPE_UNKNOWN:
&&相关文章推荐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169248次
积分:1806
积分:1806
排名:千里之外
原创:38篇
评论:60条
(1)(1)(1)(1)(1)(4)(1)(2)(1)(1)(1)(3)(4)(1)(2)(1)(20)100%互联网手机测试之WiFi信号实测_网易手机
100%互联网手机测试之WiFi信号实测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对于手机流量不足,且喜欢用手机上网冲浪的朋友来说,其手机的WIFI信号接收能力强弱与否非常重要,看、玩、聊QQ都需要靠它来实现。因此WIFI信号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用户的各种上网体验。接下来笔者对这款热门-100%互联网手机进行WIFI信号测试,下面一起来看看。
  测试设备与环境:TL-LINK单线器
  100%互联网手机测试环境:家中
  测试环境平面图示:
  测试点A为100%互联网手机和无线路由器同在房间,测试距离为0.5米,信号显示为-40dBm,右下角满格信号状态,如下图所示:
  B测试点为房间,与路由器隔了一堵墙,墙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阻碍的系数比较大,加上该测试点与路由器距离约5-6米,信号显示为-54 dBm,右上方角信号格显示三格,虽然距离间隔远了,但是100%互联网手机WIFI性能表现依旧抢眼。如下图所示:
  光看WIFI信号图,没什么说服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测试点B,100%互联网手机打开优酷视频,是否够快,是否够流畅。笔者我打开优酷HD软件,播放高清晰版本的法网狙击,该视频打开速度为2-3秒左右,非常快,没有出现任何的卡顿现象,大家知道的最近法网狙击是热播剧,在高峰时期播放速度会有所影响,但从看测试的结果来看,100%互联网手机表现非常不错,视频能够流畅打开。下图为测试过程中的实拍图。
  继续测试,笔者来到距离路由器较远的C点,该点距离路由器8-10M左右,和路由器间隔一堵墙,依旧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阻碍较大,接收信号的难度系数比之前B点大多了,但是信号并没有锐减非常厉害,依旧停留着绿色优质信号区内,信号显示为-59 dBm,如下图所示:
  打开优酷视频进行测试,在C点,100%互联网手机播放视频依旧很流畅,没有出现卡顿现象,而且下方缓冲的进度条走动也很快。
  接下来在楼梯口区域D进行测试,楼梯口区域与路由器隔了1堵墙,距离约12-14米,中间还有很多家具墙体阻隔,经过测试信号显示为-79dBm,右下角信号格显示为一格,但打开网页的速度仍然非常快,没有影响到流畅度,下图为打开实拍图。
  经过上述实际测试可以看出,100%互联网手机的WIFI性能是相当给力的,及时长距离,多堵墙,也能很好接收到信号,流畅播放优酷高清晰视频。好了,WIFI信号测试就到这里了,下次笔者把我对100%互联网手机使用体验心得分享给大家,同时也希望测试和心得能够给大家对购机有所帮助。
本文来源:手机中国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