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和龙市林业局怎么样合同那管理

,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南部,地处

毗邻,北与龙井、安图两市县搭界,南与

隔图们江相望。人口314995人(2011年末),其中多数是朝鲜族,占总人口的51.53%。面积5068.62平方公里(2013年)。

2015年,和龙市实现生产总值54.5亿元。

和龙市素有"歌舞之乡"、"金达莱故乡"的美誉。

1883年,清朝政府与

签订《吉林朝鲜商民贸易地方章程》,“和龙峪”一名始见于《章程》中,“和龙”

的腹地,是联合国拟定的图们江域大“金三角”中方的一个支点。东直距中俄边境仅60公里,直距

2017年12月,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八家子镇、福洞镇、头道镇
图们江风光游览区,圆池,仙景台

乾享元年(982年):设辽东京招讨司,和龙属长白山女真部率宾府。

收国元年(1115年):女真建金朝,和龙归海兰路总管府。

五年(1233年):和龙隶属元朝辽阳省开元路。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努尔哈赤征服图们江流域,和龙属后金。

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和龙市全境属长白山封禁区域。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和龙所辖区域属于珲春协领。

七年(1881年):解除封禁,始设恳局,和龙一带属南岗招恳局。

清光绪十年(1884年):清政府在和龙峪设通商局,属珲春副都统管辖。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2月:清政府在和龙峪设分防厅,隶属于延吉厅。

清宣统二年(1910年)4月:清政府将和龙峪(龙井市智新乡)分防厅改为和龙县,归吉林省东南路分巡兵备道管辖。

民国三年(1914年)6月:撤东南路,设延吉道,和龙县归延吉道管辖。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3月:伪满洲国成立,此后设伪间岛省,和龙县属伪间岛省。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月:伪和龙县公署由大砬子(智新)迁至三道沟(今和龙城区),和龙县辖智新、德新、三合、月晴、光开等5个村划归延吉县,从延吉县划进矿城(龙水、福洞)、和新(现卧龙以西)、西城、 头道、东城等5个村。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8月和龙解放,9月,和龙县临时政府成立,属延边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和龙县政府成立,隶属于吉林省政府。

1949年9月:和龙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于吉林省人民政府。

1952年9月:延边朝鲜族自治区成立,和龙县归属于自治区。

1955年12月:延边朝鲜族自治区改为自治州,和龙县归属于自治州。

1956年4月:和龙县人民政府改为和龙县人民委员会。

1968年2月:和龙县人民委员会被夺权,成立和龙县革命委员会。

1980年10月:撤销和龙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和龙县人民政府。

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和龙县改为县级市,仍归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管辖。

和龙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南部,地处

东麓,图们江上游北岸,东与

接壤,西与安图县毗邻,北与龙井、安图两市县搭界,南与

咸境北道、两江道隔图们江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28°22′42″~129°24′17″,北纬41°59′44″~42°57′15″。和龙市境南北长约100公里,东西宽约70公里,呈不规则柞叶状,总面积5068.62平方公里(2013年),境内国境线长164.5公里。

和龙市地处长白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西部多高山峻岭,西高东低,南岗山脉横亘中部。境内海拔一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086座,西部的甑峰山为最高峰,其海拔高达1676.6米。中北部河谷盆地海拔500米,最低250米。地貌类型分为山区、丘陵、台地、谷地、河谷平原。

    和龙市属中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区,可划分为四个气候区:一区为温和半湿润气候区,亦称"平原中熟水稻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沿河流域,属平岗河谷平原;二区为温凉半湿润气候区,亦称"半平原、半山区中早熟粮豆区",主要包括龙城、土山子盆地及山间谷地;三区为温冷湿润气候区,亦称"山区早熟水稻薯麦区",主要包括南部和西部山间丘陵、河谷地带;四区为冷凉湿润气候区,亦称"寒冷薯麦杂粮区",包括西部、南部山地地带。

    和龙市大陆性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5.6℃,极端最高气温36.2℃,极端最低气温-31.5℃,年平均日照2387.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573.6毫米,初霜期9月23日,终霜期3月7日,无霜期138天左右。冻结期最早11月5日,解冻期最早3月12日,常年风速3.3米/秒。

截止2013年,和龙市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37种,占延边州已发现的矿产资源的41.57%。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22种,其中金属矿产8种,非金属矿产11种,能源矿产2种,水气矿产1种。有煤、金、银、钼、铜、铁、铝、镍、滑石、浮石、花岗岩、玄武岩、大理石、矿泉水等资源。

2013年,和龙市森林覆盖率达82.2%。用材树种有

、胡桃楸、黄菠萝、柞树、枫桦、白桦、色树、椴树、山杨、紫椴、刺楸等53种,活立木总蓄积量6907.91万立方米。

2013年,和龙市土地总面积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公顷,占总面积的94.52%(其中耕地面积37176.37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7.76%,园地面积2250.04 公顷,占0.47%,林地面积 公顷,占91.23%,牧草地面积573.69公顷,占0.12%,其它农用地面积1995.42 公顷,占0.42%);建设用地面积7439.26公顷,占总面积的1.47%;未利用地面积20405.17公顷,占总面积的4.03%。

2013年,和龙市天然草地18.3万公顷,其中牧业用草地39550.3公顷。牧业用地包括林下草地15273.5公顷,疏林草地10911.4公顷,灌丛草地7560.4公顷,沼泽草地364公顷,草甸草地4550.9公顷,人工改良草地890.1公顷。草地零散多样化,具有优质牧草300多种。

    和龙市地表水主要来源为江河径流,地下水主要为裂隙水。境内主要有

    三条河流。水资源分为南北两片,南片为图们江流域,北片为海兰江流域。在海兰江支干流流域建有龙门(亚东)、石国、松月水库。和龙市河道全长1335.7公里,水域面积59平方公里。2013年,和龙市水资源总量14.66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2.54亿立方米。

截止2013年,和龙市境内已查明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近300科600多种,其中鸟类50余科300余种;兽类20余科100余种;鱼类10余科20多种。其中

、黑鹳、梅花鹿等为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猞猁、鸳鸯、大天鹅、马鹿、香獐子、青羊、黑熊、棕熊等为国家二级珍稀保护动物;野猪、东北兔、雏鸡、林蛙等为省级重点保护动物。

截止2013年,和龙市已查明的

共有200多科,2000多种。用材植物树种主要有53种,其中红松、钻天柳、水曲柳、黄菠萝等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刺楸为吉林省一类重点保护植物;红皮云杉、花曲柳、胡桃楸、紫椴等为吉林省二类重点保护植物。药用植物有115科980种,其中刺五加、黄芪、天麻等为吉林省二类重点保护植物;人参、平贝母、草苁蓉等为吉林省三类重点保护植物。

截止2013年,和龙市食用植物有300多种,食用果实植物20多种,其中野大豆、松茸等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薇菜、蕨菜、山海棠等为吉林省三类重点保护植物。蜜源植物280多种,其中紫椴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饮料植物已被利用的有10多种,其中山葡萄、笃斯越桔等为吉林省三类重点保护植物。香料植物有近120种,其中玫瑰为吉林省一类重点保护植物。观赏植物近300种,主要有

2011年末,和龙市户籍总人口254995人,比2011年初减少2890人。2011年出生人口1143人,死亡人口175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13‰,自然净减人口614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73718人,占总人口的37.8%;非农业人口121277人,占总人口的62.2%。汉族人口91886人,占总人口47.1%;朝鲜族人口99944人,占总人口51.3%。男性人口97889人,占总人口50.2%,女性人口97106人,占总人口49.8%。

和龙市有汉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苗族等11个民族。除汉族外,10个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和龙市总人口的53.12%,其中多数是朝鲜族,占总人口的51.53%,其他民族占1.59%。

中国共产党和龙市地方组织。中国共产党和龙市委员会(简称中共和龙市委)早期建立于1930年8月13日,时称中共延(吉)和(龙)中心县委,隶属于中共满洲省委。1931年8月,中共东满特委决定将延(吉)和(龙)中心县委划分为延吉、和龙2个县委,中共和龙县委下辖平岗、三道沟、开山屯、大砬子4个区委,隶属中共东满特委。中共和龙县委建立伊始驻大砬子(又名和龙峪,今龙井市智新镇),1932年5月移驻药水洞,年末迁至渔浪村抗日游击根据地,1934年底迁至车场子抗日游击根据地。1935年2月,中共东满特委决定撤销中共和龙县委,中共和龙县委书记曹亚范调任中共东满特委秘书长,其他人员并入中共东满特委安图县工作委员会。

1945年10月,中共延边委员会决定组建中共和龙县临时委员会。11月,撤销临时委员会,正式恢复建立中共和龙县委员会,隶属中共延边地委,驻和龙镇(今和龙市)。先后有:云青、方德鑫、李信德、黄仁、孙盛春、崔锡麟(朝鲜族)、许允道(朝鲜族)、金兴烈(朝鲜族)、孟繁贵、金明(朝鲜族)、麻金龄、秦玉江、蔡忠录(朝鲜族)、罗昌珍(朝鲜族)、崔万福(朝鲜族)、全长松(朝鲜族)、全平先(朝鲜族)、韩昌镇(朝鲜族)、具雄风(朝鲜族)、朱哲洙(朝鲜族)、李景浩(朝鲜族)、金寿浩(朝鲜族)任中共和龙县委、市委书记、第一书记或主持市委工作。现任市委书记

2011年,和龙市实现生产总值4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0年增长16.6%,增速比2010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亿元,比2010年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24.9亿元,比2010年增长27.4%;第三产业增加值13.2亿元,比2010年增长6.1%。和龙市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万元,达到21982元,比2010年增长18.6%。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3.3:50.3:36.4调整为11.8:57.7:30.5。三次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率分别为3.8%、82.8%和13.4%。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工业经济拉动经济增长13.8个百分点。

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54.5亿元,增长7.5%;财政收入达到5.93亿元,增长5.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亿元,增长1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亿元,增长4.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600元,增长8.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增长12.2%。

2011年,和龙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08783万元,比2010年增长5.6%。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443公顷,比2010年增长0.6%。粮食总产量接近历史最好水平,达101375吨,比2010年增长18.5%。

2011年末,和龙市大牲畜存栏数24543头,比2010年增长3.4%。其中牛存栏数24448头;猪存栏数19276头,比2010年增长5.5%;羊存栏数7544只,比2010年增长5.5%。2011年肉类总产量4896吨,水产品产量达149吨。2011年实现林业总产值44599万元,比2010年增长2.8%。

2011年,和龙市工业增加值完成230081万元,比2010年增长30.7%,占GDP比重为53.3%,比2010年提高8.5个百分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82.7%。和龙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37047万元,比2010年增长67.8%。其中市属工业597908万元,增长74.2%。2011年,和龙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5576万元,比2010年增长77.7%,其中市属工业493748万元,增长85.8%;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39783万元,比2010年增长47.3%,其中市属工业38916万元,比2010年增长48.6%;实现利税总额53938万元,比2010年增长41.1%,其中市属工业52179万元,比2010年增长42.5%。以天池矿业、天池选矿、庆兴煤业等企业为代表的采矿业实现总产值311033万元,比2010年增长51.8%,占市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超过五成,达52.0%。

2011年,和龙市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5亿元,比2010年增长8.6%。

2011年,和龙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0851万美元,比2010年增长38.2%。其中进口总额8307万美元,比2010年增长75.2%;出口总额2544万美元,比2010年下降18.2%。在进出口贸易中,延边天池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全年进出口总额达7556万美元,占和龙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的69.6%。

2011年,和龙市共接待游客22.5万人次,比2010年增长19.0%;实现旅游总收入1.4亿元,比2010年增长32.1%。

2011年末,和龙市共有小学校29所,在校学生5837人,专任教师805人;普通中学19所,其中初级中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16所,在校学生3534人;高中3所,在校学生1740人;普通中学校专任教师931人;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546人,专任教师108人;幼儿园21所,在园儿童2617人,专任教师171人。

2011年,和龙市广泛开展科普集中宣传和送科技下乡活动,累计参加人数1000多人次,发放资料10000余份,举办各类培训班30次,聘请专家20余人次,培训农民科技骨干和专业技术人员700余人。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先后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新成果40余项,引进各种优良品种30余个。年内共编制国家、省、州项目14项,争取项目资金425万元。

2011年末,和龙市拥有文化馆1座,文化站8个,公共图书馆1座,博物馆1座,电影放映单位1座,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30900户。2011年内成功举办百年县庆和建党90周年庆典活动;组织系列文化广场演出25场;组织文化“下乡”演出69场;参加了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

2011年,和龙市举办了和龙市速度滑冰比赛;举行了“中国体育彩票杯”万人长跑活动;举行了和龙市首届“起亚杯”足球联赛;承办了全州短道速滑比赛、小学生足球夏令营和全州“起亚杯”足球联赛决赛阶段的小学生组的比赛;在城乡普及了广场健美操。

2011年末,和龙市拥有卫生机构17个,卫生技术人员538人,其中执业医师170人。医院、卫生院10个,实有床位602张。

2011年,和龙市共确定新农村合作定点医疗机构15家。2011年内参合农民达到54782名,参合率为97.3%,比2010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农村常住人口应保尽保。2011全年住院报销患者人数4118人,门诊报销患者人数12660人,共有17479人次享受到了合作医疗带来的优惠政策,共补偿金额1041万元。

2011年末,和龙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6783人,实际缴费人数43241人,占参保总人数的92%,共收缴养老保险费18259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82%,比2010年同期增收6762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25444人。截止2011年末,共为和龙市27315名离退休人员拨付养老金35049万元,比2010年增加8124万元,养老金发放金额首次突破3.5亿元大关;为519名失业人员累计发放失业保险金144万元。

2011年末,和龙市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7297人,比2010年增加2263人,参保率已达到82%。有12346名农民群众已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比2010年增加1004人,累计发放养老金893万元。

2011年末,和龙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000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129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782人;抚恤、补助优抚对象总人数1084人;拥有光荣院1个,敬老院4个,收养人员473人,农村福利服务中心4个,收养人员419人。全年民政事业费实际支出9559万元,增加584万元。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5580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及农村社会救济1334万元,救灾支出357万元。

2011年末,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4099人,比2010年增加720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4130人,增加1100人;公伤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6546人,增加2536人;生育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8631人,增加3611人。2011年医疗保险支出金额7509万元,比2010年增长34.9%。

2011年,和龙市公路货物周转量20700万吨公里,比2010年增长7.7%;旅客周转量21748万人公里,比2010年增长4.5%。和龙距延吉机场仅70余公里。

铁路可通达龙井、延吉、通化等地。

多在元宵、端午和中秋等节日举行。伴随着有节奏的踏跳,身着彩裙的朝鲜族少女,优美地在空中表演

旋转、空翻等各种动作。

朝鲜族一般分为儿童、少年、壮年三个级别比赛,由少年摔跤开场。比赛双方穿上特制的摔跤服,右腿上扎一束白带子,各自将左手套进对方的带里,右手抓住对方的腰带。比赛时,双方各右膝跪地,左膝弯曲,右手搂住对方左肩,从背后抓住对方腰带,左手紧抓对方腿带。裁判员发令后,双方同时迅速站起,猛摔对手。无时间限制,以摔倒对方为胜。一般采取三局二胜制, 经过多局较量后决出获胜者。人们常选一头肥壮的黄牛作为奖品奖给优胜者,比赛结束时获胜者牵着黄牛在锣鼓声中绕场一周。

制作简单,便于人们娱乐,又带几分惊险和刺激,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尤其是受到朝鲜族妇女的喜爱。 朝鲜族妇女荡秋千的场面常常令人叹为观止。荡到最高时,秋千的绳几乎与地面平行,而且站在踏板上的姑娘们裙袂飘飘,宛如仙女下凡。荡秋千不仅能使她们的服饰得到充分展示,而且让她们内心的喜悦得到充分的释放,因此朝鲜族秋千被认为是最能展现朝鲜族女性美的体育项目之一。

是一种朝鲜族传统的乐器组队形式,由长鼓、鼓、大锣、小锣四种乐器组成。四物乐的乐器虽简单,但反映的正是朝鲜族人民在劳动中创造快乐的精神和传统纯朴的民风。

每逢年节、老人寿诞、小孩生日、结婚庆典等重大喜庆的日子,

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它是将蒸熟

的糯米放到槽子里用木槌捶打制成,故名“打糕”。打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糯米制作的白打糕,一种是用黄米制作而成的黄打糕。食用时切成块,蘸上豆面,白糖或蜂蜜等,吃起来筋道,味香。

朝鲜族爱吃狗肉,认为吃狗肉可以清热解毒,还认为狗肉在夏天吃最好,因为天热出汗消耗体力,吃狗肉能补充营养。用狗肉来烹制菜肴,是朝鲜族烹饪中的一大特色。朝鲜族用狗肉为原料可以做出许多高雅美味的菜肴,如沙锅狗肉、狗肉火锅,以及各种汤菜。其中最负盛名的还要算是狗肉火锅了。狗肉火锅的烹制,独具特色,带有浓厚的民族风味。

冷面主要原料有荞麦粉、小麦面和淀粉,也有用玉米面、高梁米面和士豆淀粉的。加以牛肉汤或鸡肉汤,然后在面条上放一些胡椒、辣椒、牛肉片、鸡蛋、苹果片、香油等调料。

国际风景旅游区依托冰雪、雾凇、森林、湿地、历史、民俗等资源,包括光东村、众鑫米业、百年酒

业、西古城遗址、龙头山古墓群、龙门水库、青龙渔业、金达莱村、老里克湖、东北红豆杉古树观光风景区、青山里战迹地、松月水库等旅游资源。

东麓中朝边境线上,距长白山北坡山门35公里,距崇善56公里。2002年12月,和龙林业局在广坪林场建立了图们江源国家森林公园,辖区面积12636公顷,主要包括图们江源和图们江大峡谷两大景区。

以原始森林生态为亮点,在茂密的阔叶红松原始林中,蕴藏着峡谷溪流、暗河瀑布、高山湿地、道庙遗址、仙人湖、枫叶谷、紫杉王、岳桦树、睡佛、云海等景点,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季有大面积的野花和山野菜;夏天茂密的森林和溪流是一个极好的避暑度假地;秋季到处是鲜艳夺目的枫叶和如诗如画的五花山;冬天则是林海雪原和森林雾凇。

国际风景旅游区包括圆池、图们江源头、前哨(钓鱼台)、红旗河漂流、古城里口岸、军舰山、李旭诗碑、虎岩观景区(眺望朝鲜茂山)、南坪口岸、仙景台风景名胜区等旅游资源。

1972年出生于吉林省和龙县,是家中第三子,其父罗昌珍曾任和龙县县委书记。最初就读于和龙县胜利小学,1984年全家搬至延吉市,转进

北山小学就读。初中就读于延吉市第六中学。高中二年级上学期从延边二中退学。

罗辍学后曾做过卖二手书、倒卖走私车之类的生意。后因经济压力,决定去英语培训机构当讲师,并苦学英语。2001年正式当上北京教育培训机构

学校的英语讲师。罗在新东方任教期间,有学生将其讲课内容录音下来并上传至互连网。其言论经网友汇总,以“老罗语录”之名于网络上传播,罗因此成为网络名人;并于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登上百度年度搜索风云榜2006年6月,罗永浩从新东方辞职。

(1937.5~),女,朝鲜族,吉林省

、中国舞蹈家协会顾问,中国编导学会学术委员,获“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称号。是集表演、创作理论为一身的当代著名中国朝鲜族舞蹈家,表演创作的《长鼓舞》、《响板欢歌》、《顶水舞》等十三个舞蹈在国际、国内的比赛中获大奖。

  • 1. .知县网[引用日期]
  • .和龙市网站[引用日期]
  • .中国统计信息网[引用日期]
  • 5. .国家民委[引用日期]
  • .和龙市网站[引用日期]
  • .和龙市网站[引用日期]
  • .和龙市网站[引用日期]
  • .和龙市网站[引用日期]
  • .和龙政府网[引用日期]
  • .和龙政府网.2016年4月8日 [引用日期]
  • .和龙市网站[引用日期]
  • .和龙市网站[引用日期]
  • .和龙旅游[引用日期]
  • .创业邦[引用日期]
  • .中华民族文化网[引用日期]
}

提醒:下面提供的地点信息、电话可能已与实际情况不符,请您注意,以免误导您的出行。

  • 信息更新时间:2018年9月8日
  • 所属分类:区县级行政机关

和龙市林业局附近的公交站:

附近1公里内没有公交。

和龙市林业局附近的公交车:

附近1公里内没有公交。

自驾去和龙市林业局怎么走:

请输入您的出发点,帮您智能规划驾车线路。

  • 出行提醒:和龙市林业局在和龙敦银村镇银行附近(西方向52米左右)。

和龙市林业局附近的热门地点

  • 从地铁站到和龙市林业局怎么走啊?

  • 从购物中心到和龙市林业局有地铁吗?

  • 请问一下,我在和龙市林业局,怎么换乘地铁去景点啊?

  • 和龙市林业局的位置很准确,赞一个!

我的看法(20-2000个字)请勿发表反动,色情,暴力等信息

}

【概况】八家子林业局(八家子林业有限公司)位于吉林省东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地跨和龙、安图两市县。始建于1948年。现总经营面积155966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44392公顷,森林覆盖率93.14%。职工9816人(约2006年),其中全民职工4079人,集体职工3337人,离退休职工2400人。下设32个基层单位。

【2010年代码及城乡分类】:

名称: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八家子林业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龙市林业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