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搞基建,为什么非要"自带员工 二战德军中的中国人吧

中国人搞基建,为什么非要“自带员工”?
中国人搞基建,为什么非要“自带员工”?
中国在非洲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不仅仅是西方的“围观群众”对这些事情缺乏了解,连中非两国人民都对彼此知之甚少。为了填补中非两地跨文化交流和对话的不足,促进中非之间的关系向着良性发展,Eric Olander和Cobus van Staden开创了中非项目(The China Africa Project)这个新媒体交流平台。Eric Olander是一位有着25年广播记者经验的新媒体人,曾在亚洲,非洲,美国和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工作生活。普通话十分流利,并在香港大学的国际公共事务系拿到了硕士学位。Cobus van Staden是一位南非的新闻工作者,也是一位学者。现在南非的知名研究型大学金山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研究中日媒体在非洲的发展状况。中非项目的网站不仅收集、整合中国参与非洲建设的各类咨询,还经常回答一些网友提出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不会公开地问一些容易引起争议、可能被解读为政治不正确的问题,尤其是涉及种族、权利和文化方面。但是中非项目的两位编辑没有回避,他们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尽可能的提供一个深思熟虑的、合乎情理的回答。中国和尼日尔建筑工人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摄于2016年2月一位来自加纳首都阿克拉的Facebook用户抱怨道:每次我经过中国的建筑工地,看到在那边工作的中国工人,我就要被气死了!为什么他们非得带自己的工人来?那么多加纳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中国人这么干,对加纳来说根本毫无帮助!Eric是这么回答他的:我想,如果在加纳或者任何非洲大陆上的国家做个民调,这事一定是那些不满中国的非洲人最大的“怒点”。我非常理解你们的愤怒来自何处: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显示,48%的加纳年轻人是失业状态。所以,你们理所应当地认为,加纳政府和中国公司签订基础建设项目合同的时候,会想方设法把必须雇佣当地工人写进合同里,对吗?让我来说一下这个事情的另一面吧。首先,当加纳政府和中国政府达成一个基建合作项目的意向时,这个基建项目压根就不是一个旨在“增加工作机会”的项目。无论是修路、建桥或者是别的什么基础建设,这些项目都是你们自己的政府认为是必须要有的基础设施。这些项目不是援助工程,甚至不完全是西方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里做的那种传统的“发展工程”。它们只是单纯的生意,纯粹的买卖。加纳人说,我们需要一条路。中国人说,我们可以修一条路。中国做基建工程承包的生意之所以在非洲以及其他的发展中市场里如此成功,是因为中国的报价比本国或其他国家的项目竞争者们要便宜差不多一半。像加纳这种国家,通常来说项目的预算十分有限,那么“中国价格”就是中国企业能够赢得投标的原因。当然,“中国价格”是基于中国企业们那一套完整的综合系统,包含了融资、工程建设技术和材料来源等多个环节,劳动力资源也是决定性因素之一。但是,必须要搞清楚,我们要讨论的是哪一类型的劳动力,以及中国自其本国进口的劳动力又是哪一类型。有些中国的基建企业解释过,在当地寻找工程师和项目主管要花去太多的时间,同时增加项目的预算。因此,中国企业必须带自己人来承担核心的专业管理工作。这种解释应该是可以被接受的,而最大的争议恐怕是非技术性工人,也就是那些被非洲领导人轻蔑地说成是“手推车夫”(Wheelbarrow pushers)的工人们。如果说,中国连非技术性工种都不愿从本地聘用,而非要从中国进口,那么的确是很难被原谅,尤其是在失业率如此之高的加纳。但是……实际上,中国自其本国进口非技术工种的问题被过分夸大了。我不知道你究竟是经过了哪里的工地,在哪里看到了那么多的中国工人;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在中国公司承包的建设项目中,中国自己的非技术性工人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已经有很多的调查证明,中国承包的基建项目里,大部分被雇佣的非技术工人都是当地人。我很能理解你的感受,你的国家失业率那么高,就算中国工人比例再小,只要看到他们在你的国家工作,你就会感到不爽。但是,退一步看问题非常重要。你需要搞清楚,这些项目是为了国家必须的基础设施,而不是为了促进就业率,更不是援助工程。Eric的回答可谓有理有据,客观公正。技术工种加纳人力所不能及,所以我们自带骨干。而非技术工种,中国公司愿意尽量雇佣本地工人。然而,中国和加纳毕竟是在做生意,而非搞慈善。若是加纳政府无法负担雇佣本地人造成的高成本,中国公司也是爱莫能助。加纳人民对Eric的回答尚未作出回应,倒是有不少美国、英国的“吃瓜群众”跳出来“义愤填膺”了。以下内容非战斗人员请回避……美国丹佛网友Thomas Weeks:可能是加纳政客拿了回扣?英国网友Sam Oysterin:说不定中国工人是免费劳动力呢?说不定这些工人都是中国政府送来的劳改犯呢?我没说一定,但不排除这个可能性。对于脑洞清奇的英国网友Sam,我们应该体谅他。毕竟他看不懂十八届三中全会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自然“理所应当”的不知道我国三年前就废止了劳动教养制度。不过,有一点错误他实在是不应该犯,他不能把每个国家都想的和英国一样,有把犯人流放到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历史传统。纽约“热心”网友Anita Noad:重要的基建让中国人做,援建才给加纳人?这样的话,加纳人根本得不到有用的培训,他们将一直是“非技术工种”。理智的外国网友是这么回答她……法国网友Victoria Veah:培训是加纳自己的事,提高就业也是他们自己的事。如果他们自己不投资本国教育,没有别的国家有义务去做。泰国网友Sermsak Songsiridej:为啥他们失业率高?是找不到工作还是不想找?工作非得由中国承包商提供?……几年以前,几个太平洋岛国的人也是对中国hin不满,因为中国人太拼太努力,破坏了他们早已习惯的闲散生活。还有外国“热心网友”认为中国和非洲的生意是“欺行霸市”“以次充好”。特别是一位身在纽约心系非洲老家的网友Nicole Roach:这个交换一点都不公平。中国得到了无限的资源,而仅仅用一些破烂建筑来换。这些便宜货建成的设施几年后就会倒。Excuse me?向中国泼这种脏水,我是忍不了。什么叫获得无限的资源?什么叫中国建设的破烂建筑?!我们中国企业是从非洲买资源,和过去的葡萄牙、荷兰、英国殖民者不一样,我们从未占人国土、夺人矿藏。“破烂建筑”?纽约好几个桥梁、地铁都是我们中国企业修的!出问题了吗?仅2010年,中国承包商就在美国获得10亿美元的合同。中国在美最大的建设公司是中建美国分公司(CCA),总部就在纽约。仅这一个公司,就在美国各地承接了100多项公共建设和私有开发项目,包括七所公立学校、公寓大楼以及纽约城内外的大型交通基础设施。中国靠着建廉价的破烂货能得到今天的成就?你仿佛是在逗我发笑。就算摆事实,讲道理,我们“热心”的纽约网友Anita Noad还是不依不饶:啥桥?啥建筑?能给个链接吗?就算是真的,那你们用的是美国劳工还是中国的“手推车夫”?既然人家问了,还用了“手推车夫”这么极具侮辱意味的词,那么我们也应该带上中建美国的官网地址回答一下:中建只是其中一个在纽约的中国公司。如果你是真心想研究这个事儿,网上随便找找一大把,当然,前提是你要能放下对中国的偏见。况且,美国司法程序里的基本逻辑就是:谁质疑,谁举证。我强烈建议你好好读读这篇文章。不用加纳本地劳动力是他们政府付不起更多的预算。中国人只!做!生!意!中国没义务对加纳的贫穷负责,毕竟加纳的穷一部分是由殖民史造成的。西方有些国家大概需要负责吧。至于美国,只要美国政府愿意多拿钱,中国公司当然很愿意雇佣你们美国的“手推车夫”。不得不说,中非项目实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新媒体平台。我将持续关注这个网站,说不定后续还能将更有趣的讨论带回来。
发表评论:
馆藏&18595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有什么事是你来到法国之后才知道的?
有多少就说多少!越多越好!
1一些无关痛痒的小细节:根据多年混游泳池海滩的观察:法国男人JJ不大,半数包皮过长,女人平胸很多,不乏手术丰胸者。来法国之前,望文生义的以为SM是sexual maltreatment的缩写!来法国后才知道,S是萨德主意性施虐,M是玛索赫主意:性受虐。为什么用SM纪念这两人呢?法国的Sade侯爵不简单,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乌托邦主意哲学家,业余爱好不羁放纵爱风流,可谓法国的西门庆(金瓶梅版),在监狱和疯人院笔耕不辍。代表小说《索多玛120天》被意大利人拍成电影,曾列为20世纪十大禁片之首。因此被认为施虐变态文学的创始者,无独有偶奥地利作家Masoch擅长描写被虐癖情节,就成了受虐注意的代言人。来法国以后才知道SM这个不齿的abreviation是为了纪念这么两位重口味文豪。跟他们一比,兰陵笑笑生简直弱爆了有木有。(我这里有索多玛小说原本,要不要摘抄几段呢?)======甩节操结束======下面说正经的=======列个目录先,(不)想看那个可以直接拉到(跳过)有些部分确实太长:2文化方面(2.1文学2.2电影2.3饮食2.4时尚2.5语言)3经济政治(3.1农业3.2战后复苏3.3法德合作3.4法国跟日本穿一条裤子)4法国退出北约,战后军工鹊起2文化方面:因为中国人百年以来崇德意志黑法兰西的传统,都认为法国在科技工业方面不行,我们先假设承认这个观点。但是法国的文化成果璀璨,应该不会有反驳证据了吧。这可以体现在文学、影视、时装、饮食各个方面,哪怕对于更强的美德也能文化输出,对于弱小的亚非直接文化殖民。评论里有人提到动画片,解释下丁丁历险记和蓝精灵都是比利时的。2.1文学角度来说诺贝尔文学奖数量世界第一,这是英美德饿都不及的。法国人好读书,地铁上人手一本小说袁腾飞也说了。和德意志人的意识流小说不同,法国的文学作品中要么就是融汇了里程碑式的哲学思想,如存在主意,要么就是细节的刻画中包含着生活哲理和历史写照(窃以为包法力夫人项链描述了资本主义早期中产阶级拜金女不做死就不会死的故事,和今天中国有点像,口可口可!)2.2电影的发明者Lumiere兄弟就是法国人,该国对这一文化的传承也不错。哪怕五万人一下的小镇总会有个电影院,而且也少不了theatre。很多法国电影80年代就进入中国,喜剧大师福奈斯的《警察结婚记》《大逃亡》《总统失踪记》小学时候就在cctv6看过。让雷诺、大鼻子情圣等一些列演员也在中国脍炙人口了。PS法国电影我擅长,想听更多解释的等赞上300了再补充,这里举一个例子。如题所问,《天使爱美丽》的情节有太多都是来法国以后才明白的,在中国看过,巴黎生活过五年以后,再看明显不一样。它融合了太多法国本土文化元素,以至于很多生活细节只有融入其中才能发生共鸣,大量台词在翻译之后也就失去了本意。这个电影的基调是伤感和幽默交融,伴随着每个伤感对心灵的撞击,都有一丝幽默的鸡汤来缓解。比如电影一开头,爱美丽童年缺少父爱,每次得到父亲拥抱心跳加速,被军医父亲检查时认为心功能不全,这种最初的误解就奠定了父女长久的感情隔阂。值得注意的是,该片叙述的很多家庭情感问题都是法国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典型,而非个例。小时候,母亲被自杀的人砸死了。台词还特别诙谐,说是一个魁北克乡下妇女,来巴黎朝觐的时候,选择在这个城市的圣地终止自己的一生,以幽默的方式讽刺下北美人同时提升了巴黎的逼格。也反应了自杀率高也是法国的社会问题。这部电影之所以获得诸多奖项,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对生活细节的描写也惟妙惟肖,比如她的母亲喜欢花样溜冰运动员的裙子,喜欢用脚擦地板,喜欢整理自己的包包、爱美丽喜欢煎蛋的时候打碎上面一层皮,这样常见的碎碎念,就能以那种浪漫的方式在影视中诠释。而那些形形色色的邻居们,其角色也不是信手拈来,各自荒诞古怪的人生也分别代表了巴黎市井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独居了20年的老人,足不出户五年未见爱美丽一面,整天陶醉在绘画与摄影之中,心地善良的帮助杂货店的傻伙计。相信很多留学生也见过,法国有太多的孤寡老人,和子女存在代沟,养老院盛行,这甚至早在半个世纪前,文豪加缪或诺奖的《局外人》里,在前殖民地阿尔及利亚都阐述了法国的舶来品养老院。而在这部电影里,也只好用艺术的人生,来掩盖其孤独寂寞。马德莲大妈是个寡妇,丈夫早年贪污带着情妇逃走客死他乡,马德莲把丈夫的宠物狗做成了雕塑,这个看似让人捧腹大笑的镜头,也有深层的含义。一方面法国人的确对宠物情有独钟,更重要的是,她的悲剧,也反应了法国普遍的婚姻危机,出轨与不忠增加离婚率,可不是连总统都有情妇。当然,你也可以称之为浪漫:)爱美丽在卫生间的墙下,偶然间发现一个铁盒,里面装着五十年前的玩具。而当年住在这里的顽童,如今已经古稀耄耋。平淡的生活中,发现这样一个亘古的生活印记,这其中的惊喜对国人来说已经成为奢侈。在今日中国的大兴土木之下,很少有这样的老房子。而巴黎人乔迁新居的时候,完全可以搬进一个1100年历史的老楼,过去十个世纪的业主都成为历史的积淀,这何尝不也是一种浪漫。 2.3饮食方面,米其林评级不就是做轮胎的企业弄的,至于中餐法餐哪个更好的月经贴,知乎已经有好多了。说多了难免撕逼,咱就小撕一下,法餐的文化输出极其成功,在全球都成为精致典雅的象征,不论在波士顿还是湾区,情侣小聚法餐馆总比吃左宗棠鸡更适合。而且在前殖民地,尤其是文化空白的非洲地区,法餐模式在当地长期传承了下来,法棍依然热火于越南。2.4时尚方面,奢侈品化妆品服饰不仅在中国风靡,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是法国logo出镜率最高。有人说法国工业不及德国,对错姑且不论。法兰克福机场化妆品免税店,清一色的兰蔻护肤品迪奥爱马仕香水。至于奢侈品包包时髦服装那真的是一本万利啊。以爱马仕为例,2014年改变了战略,决定成都店面以后不再开店。因为他们知道中国人不会去门店买爱马仕,索性让你们去法国本土购买或者代购好了,就让门店做广告宣传。美剧《绝望主妇》银行家箱包全部是LV,刘若英《粉红女郎》万人迷站的柜台是Dior,这已经是十年前的影视剧了,《少年派》电影里主角出生于法属印度,小
学时候特地给了教材《L'etranger》一个特写,就是加缪的《局外人》。即使前殖民地越南,都对
法棍以及法国建筑保有一种留念,上海最发达的文物建筑最多的几个区,是不是都是法租界。二战的时候,美国征兵,就拿解放巴黎旅游为诱饵,把很多脑残阿甘骗
上船了。2.5语言方面,法语法国的孩子注意了:据说法语精确性高,所以作为外交语言,比如08奥运10世博主持人都是法英中的顺序。十年以前,中国的外语学习气氛是日韩为主,德语大行其道。目前法语的流行程度已经超过了德语。其他国家也是如此,《生活大爆炸》里这四个逗逼谁都会法语,没事都拿这个来装逼。Donc on peut en conclure que la fran?aise est un outil magnifique de Zhuangbilité, mais parfois l'abus inconvenant aurait un effet de Doubilité, et jamais se fait passer pour l'épreuve de Vachebilité有人说法国人英语很差比德国人差,贫僧不全赞同。中学开始普遍教授两种外语,从难度来说意大利语最容易,西班牙语次之。实际上的确西班牙语最为流行,但是
一流的高校里都是德语选修人数最多,可以说法国的好学生都是学德语的。当然他们的选择范围极其广泛,中文课已经进入很多大学的外语课程,只可惜没有生意,
流行度还远不如日语。一方面很多人学中文难了改日语,另外在学校的时候各大外语老师推销课程时候,佐佐木大婶广告基本就两句话:1我们比汉语简单2巴黎有
其他日本学生来语言互助交流,日本人学法语的都是女生哦。。。。Cap ou pas Cap,心动了不?尤其不能接受法语因为拉丁语系,因此不如德语跟英语相似这种观点,GRE红宝书,一大堆英语词汇词根都是法语源,我自己举个例子,下面这段话用英法德三种语言表达,并且同英语相似的德法单词划线,看看究竟哪个更像英语(ps请忽略我的语法错误),内容上是中国的小城故事,不偏颇德法任何一方文化:德语版Bei kühlen Abend , die Kerl unseres Kindergartens auf Strohmatte liegend, sahen oft der Meteorit in den Himmel fliegen,irgendwann sogar zu explodieren zerbrochen.Doch mit der Nutzung der Klimaanlage, kommen immer weniger Menschen
aus. Das zweite Mal danach sah ich einen so sch?nen Himmel, war es 19
Jahre sp?ter, auf einer belgischen Autobahn, wo die Erkennen von
Richtung durch Grosser B?r erm?glich war. Doch eine damalige Empfindung
erinnerte mich an die in der Grundschule gelernte Geschichte von
Zhangheng, der auch in seiner Kindheit von Grosser B?r begeistert, war sp?ter einen Grossen Astronom geworden. Aber wenn Sterne in unserem Horizont verschwendeten, bedeutete der Heimatstadt für uns Reisender nür eine enfernte Erinnerung und in der Zukunft zu verblassen.法语版Lors du soir frais, les camarades de jardin d'enfant s'allongeant sous les saules, voyait souvent le météore fr?ler le ciel, voire frappé explosivement, dont nous nous réjouissions infiniment. Malheureusement avec la popularité de la climatisation; de plus en plus de gens se contentent de s'en profiter, les étoiles parsemé des ciels se voient débusqué de la civilisation industrielle. La deuxième fois que je voyais un tel bel ciel, c'était 19 ans après, dans l'autoroute Belge, nous identifions la direction en faveur de la Grande ourse. Ce qui me rappelait tout d'un coup l'histoire d'astronome de Zhangheng que nous lisions à l'école, qui était devenu un grand scientifique, en s'inspirant de l'étoile du nord à son enfance. En regardant en arrière notre pays natal, s'il n'y a pas de ciel bleu dans l'horizon des enfants, leurs rêve s'obscurit probablement. S'il il n'y a plus d'étoiles éclairant la vie, pour les voyageurs dérouté, la ville natale ne lui vaut que dans le souvenir et peu en avenir.即使有句法错误, 词汇对比没有问题,其中与英语类似的法语词汇26个,德语词汇9个,大概三比一。意思如下:乘凉的夏夜里,小伙伴们躺在垂柳下,时常看到流星擦过夜空,甚至有陨石撞出的天女散花。可惜之后空调普及,乘凉的队伍偃旗息鼓。此后再看到
那样的璀璨星空,已经是十九年后的比利时,高速公路上望着狮子北斗即可辨认方向。伊时顿然想起小学课文里的张衡,恰是童年受到北斗的启发,才成为伟大的天
文学家。而遥想故乡,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再也看不见,如果孩童的世界里连蔚蓝的天也没有,他的梦也将是灰色的。没有星星点灯照亮家门,对于迷失的游子,故
乡恐怕只有回忆再无未来。3科教方面:跟中国不同,中国越是教育环境好的,越是很早就出国留学;法国上流社会非特殊原因根本不留学英美,基本都是读prepa考GE,法国phd学历不受重视。更多的细节可以查看这个问题3从经济政治方面,法国比我之前想象中强大很多:3.1农业极其附属产业:法国虽然国土不大,但是土壤肥沃,种什么长什么,农业产量超过所有欧洲国家。考虑到算葡萄支撑的酿酒,植物香料转化的化妆品护肤品香水‘,深海捕鱼,雅漾依云这样的天然山泉城市,皮革(很大程度依靠前殖民地摩洛哥)支撑的服装名包,农业附属产值更大了。3.2战后经济:国家战略方面,跟中国历程极其相似,
二战之后,竭力搞那种举全国(甚至前殖民地)之力才能办成的巨型项目,达索、米其林很多家族企业都坐德国通敌之罪,受到国家管制。一个叫做Corps
d'armement的机构,在五十年代丧心病狂的吸纳科技精英,一心一意搞核武器和导弹战斗机。七八十年代,走的几乎就是社会主义道路,企业国有化大行其道,电力交通高速公路收归国有,兼并私企。这一趋势在社会主义党总统密特朗上台之
后,国企收购达到高潮。Bettencourt家族十分惧怕密特朗,这个名字中国人可能不熟悉,但是他们家的企业欧莱雅大家一定知道,就怕被密特朗充公了,一度尝试将欧莱雅总部迁往苏黎世,做成瑞士外资企业。3.3德国合作方面,虽然跟打了200年战争,阿尔萨斯省主权五次易手,但是多数法国人没有特别恨德国人,反而抓紧一切机会黑英国人,尤其鄙视舌尖上的大阴蒂国,电影里也屡屡刻划出基腐特色。虽有世仇历史,政治经济层面与德国交好,EADS, Airbus等航空企业法德联手演主角,西门子博世等德国老牌企业在法国有重要分号,GDF圣戈班阿尔斯通也大量进驻德国。3.4法国人如何日本人穿一条裤子?中国人都了解1870s年代中法战争,但是很少有人了解1864年下关战争,这好比日本的鸦片战争。美法荷把日本先揍了一顿,不平等条约允许法国驻军日本。之后的20年里,法国先后给日本排出三批军事教官,培养日本陆军海军。当然,也接纳了大批日本留学生。日本骑兵之父秋山好古,毕业于法国圣西尔军校,日俄战争中歼灭俄罗斯哥萨克兵团,后为日本陆军大将。1884年,一个毕业于毕业于Ecole Polytechnique(这个学校出了不少跟中国有缘的人,比如中法战争海军中将孤拔歼灭福建水师,自己也挂了,霞飞将军的名字命名上海淮海路)的法国工程师Louis-Emilie BERTIN的海军工程师,抵达日本,为日本海军建造了第一艘军舰,并协助建设海军军工体系,Bertin计划直接导致了随后日清战争和日俄海战的胜利。法国海军强奸福建水师的时候,请东乡平八郎领着自己的军舰在一旁观战,以中立国身份,看着刘铭传被爆菊,这为之后的甲午战争预习功课。这时候的法国在日本的海港也有驻军,可以随时调遣。日俄战争,法国拒绝俄国波罗的海舰队进入印度支那修整。日本1940年进驻越南,法国还没投降呢,怎么办呢,先谈判,同意封锁蒋介石。然后可能是细节原因发生了一点冲突,双方死了数百人,然后天皇道歉,请求和平解决。因此之后五年里,虽然维希征服投降,越南一直归属法国管辖,日本只是驻军,就这样穿一条裤子了。但是到了1945年不行呀,美国海军还是抢滩登录,当然了法国也把一些掉队的美国残兵伞兵收起来,走两面派,德国投降以后,日本为了避免腹背受敌,终于进攻法国人了。北方的几千法国逗逼越境逃到广西云南了,蒋老头子赶紧收编。日本投降以后,因为美国人不喜欢戴高乐,本想让老蒋接管越南。可是东北已经祸起萧墙了,干脆还是让这几千名法国逗逼回去管理越南吧。如果说二战的时候阵营双方的德国和中国互通有无什么的,那日本和法国也扮演了这样的一对基友,不单单在越南。虽然战败,但是法国的军工,尤其是陆军辎重产量质量都是强于德国的,波尔多港口每天都有大量的货船把原料工业半成品源源不断送往日本,而英国人呢这时候就开始派别动队炸法国货船。当然这些英国人也挺逗逼的,看一个纪录片,12个人的小组深夜偷渡到法国,在海里三分之二的人都翻船淹死了,剩下四个人上岸第一件事。。。。。是先烧水煮一壶茶喝喝,炸法船的事情先拖延一下。。。3.4法美关系,虽然说美国独立战争中,法国功不可没。但是二战之后,法国跟美国关系很差,美国人很讨厌戴高乐,二战期间就想扶植其他领袖取而代之,当然戴高乐也极其讨厌美国人。“我是中国人,何必学英文,不懂ABC,照样能做社会主义接班人”这样的思潮同样发生在七八十年代法国,当时人人抵制美国文化,拒绝学英语,直到苏联解体的一刹那,很多人才拿起英语书。在北约华约之间扮演大国形象,鼓吹魁北克独立,率先于早期孤立的中国建交。4法国退出北约,战后兵工业鹊起。因为戴高乐一直跟美国人不爽,不满他们在欧洲设置核基地,于1966年退出北约。此后的40年里,基本就是自己扛着两大阵营的压力单干的。苏伊士运河战争以后,苏联开始核威慑落单的法国,因此决心一定要早出自己的核武器。因为没有参与冷战,猪湾事件以后,条约限制较晚,继续可劲造,因此至今核武器保有量世界第三。除核武器之外,也建立了自己完备的军工体系,safran Thales Dasault MBDA DCNS几家公司包括私企,都有自己绝活。不论完整性还是现代化水平都超过中国(有人说中国好多武器偷偷的不亮出来,我想说法国自己偷偷研
究的无人机和卫星图像导弹定位精确系统本国人也很少知道,也别问我为什么知道),某些精尖领域远超俄罗斯,之前也卖武器给北约敌对国家。1997年卖导弹给李登辉,2010年加入北约以后还是卖军舰给俄罗斯,阿根廷战争一开始,用法国导弹打沉三艘英国军舰。可能中国人还停留在二战的印象里,今天法国的军事力量超过多数中国人的印象,海外驻军十万以上,特地是机动性强,尖端武器多,适应小规模快速作战。虽然不能像美国那样全球化部署基地,但是同样有全球作战能力,要说跟谁一对一,拉支机动部队远离各自本土,到南极洲附近PK单挑,除了美英能跟他斗斗,俄国都不行。1997年澳洲nouvelle
calenonie殖民地暴乱,本土正忙着希拉克总统选举,照样24小时把远征军投放到两万公里以外。 法国的政治影响力超过英国和德国,大半个非洲依然是他的势力范围,法国企业掌握多半非洲的油田矿山港口。英国的经济服务业转型已经导致大量工业离开本土,德国工业虽然百花齐放,但是仅仅是略强于法国,并不是强很多。相反法国的Airbus大飞机还有达索等几家私人飞机公司,EDF Areva核电,Total Schlumberger Perenco几家石油,Air liquide 的火箭液化气,以及军工武器公司,这些国家战略项目企业,产的都是寡头垄断硬通货,欧洲确实无出其右者。政治军事很容易引起撕逼,坐等折叠。
邀。在法国里昂学习生活了两年。去过巴黎好多次,也去了南部和里昂附近一些地方,比如 Annecy, Grenoble, Nice, Canne, Avignon 等等。法国真的有很多地方是跟我去之前的想象不一样的。先写一些吧。1 法国人不是很浪漫但是比较文艺一听到我从法国回来,大家都会说,哇!法国人都好浪漫啊!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回应这个问题。我觉得法国人普遍很「文艺」,但是不是那种我们通俗意义上想的「浪漫」。「文艺」是指的他们生活的很大一部分跟文学艺术相关,比如:去参观博物馆,看各种各样的音乐舞蹈演出,等等。城市的角落遍布被艺术影响的气息,包括各种店面的装饰,城市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等等。你很少会在法国听到别人阴阳怪气地夸某个人「你好文艺啊!」,因为尊崇文学和艺术已经到了他们的血液当中,他们不会去评判一个人因为选择文艺而放弃金钱的生活方式。可能是因为生活的压力的确没有在国内这么大,法国老百姓也没有像国内人民那么非要「出人头地不可」。所以在法国有很多文学艺术的基金和项目,资助文艺从业者生活下去。而我也在法国看过很多不知名人士的展览和演出,他们都在很坚持地做自己的事情,并且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已经不只一次听过,在国内搞文艺的人是最没有生存空间的人。至于法国人是否「浪漫」,这个我觉得见仁见智。2 法国人(至少是法国学生)真的很重视吃,但是并不是经常大餐的。《普罗旺斯的一年》已经很明显地表现出了法国人对美食的重视。他们为了好吃的餐厅甚至不惜驱车几个小时。但是我到了法国以后才发现,法国学生大部分时候还是吃的非常简单,比如就是三明治啊,沙拉啊,面包啊。去吃大餐是很偶尔的。所以在法国第一年会很瘦,因为自己厨艺不好真的是硬伤。后来认识了一些大厨们!体重嗖嗖上来了!哈!3 法国人是外表冷,但是内心很火热的记得有个比喻说:美国人是樱桃,欧洲人是核桃。在美国很容易交到朋友,刚认识的美国人都好像跟你认识很久了一样,但是欧洲人是慢热的,一旦认识你以后,他们也会很真心地维系感情。比如这次我回欧洲,和很多人五年没见了,但是 Facebook 一发 message,还是一下子有好多人都说:要见,要见。感动。还有好多,想起再添加吧。答案已经拖了太久,先发咯。
房客可以赖着房子不交房租而不受惩罚。租房子要有连带担保,没有的话只能租收入1/3以内的房子。以及石棉是公害。
奢侈品管理专业=代购专业
我首先想到的是法国公寓都有专门的马桶间,里面只有马桶,最多还有一个洗手池,和用来洗脸洗澡的卫生间是分开的。经常是细长一条,顶头一个马桶,简直是诱发幽闭恐惧症的绝佳场所。
想到了就随便补充,这是一道很好的题目,可以聊的事情很多,但是希望这题不要变成讨论中法差异,也不要变成讨论法国是怎样的一个国家,而是多说一些关于法国奇闻异事=====================041115继续更新=======================今天更新点相对严肃的内容,争取写到100条,哈哈。16,捐款有税务减免,后来知道好像大部分发达国家都有类似的税务政策,而且国内其实也是有的,只不过在政策的落实没有跟上。10年海地地震的时候我通过fondation de france捐过20欧,当时也完全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没想到两个月后居然寄了张12欧的税票给我,说可以用来抵税。当时其实是蛮震撼的,因为很容易就联想到国内08年汶川地震中国红会的乱象。17,我看到有人谈到了书。刚刚来法国的时候确实是非常震撼的,地铁车厢内都是手捧文库本阅读。不过其实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通勤时间进行阅读的人可以说是越来越少,玩手机的越来越多。18,法国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就是市场的集中化,什么意思,在任何市场,竞争往往是在几个巨头之间,然后到处都是大型连锁,所以你会发现在巴黎所有的centre commercial基本的铺店基本都是差不多的。拿电子产品举例,在法国买电子产品线下就只有fnac,前几年还有surcouf,现在基本不是被并吞就是倒闭。买家电就只有Darty,只有Darty可以提供上门安装白色家电的服务(法国人工费极高,铺设一个全法的家电维修安装网络是一笔巨大的投资。)。我个人的感觉就是法国人的生活很难逃出CAC40。这个市场集中化的结果就是生活变得异常不用动脑子,也没有货币三家的这种考虑。19,来讲一讲我目前的行业吧,邮政业。我刚来法国的时候是被信件的使用频率所震撼到的。纸质信件在速度上肯定是被其他通讯方式所完爆的,所以从大趋势上讲,总有一天信件这个东西会被完全淘汰的。但是直至今日,信件仍然在法国人生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前段时间曾经parlement想通过一个议案将总统选举电子化,但这个议案遭到左右两派的反对,因为哪怕今天电子化的普及率可能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九,但国家仍然不能保证人人都有电脑可以上网投票,所以信件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仍然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从留学生生活的角度来说,刚刚来法国的同学常会有一个误区,经常会抱怨什么事情都要约rdv,要么拿着一堆材料去caf去警察局排队,然后碰一脸灰。然而事实上,在法国很多admin的事情最快的解决方式就是寄信。(重要的事情寄个挂号信,到时候就算和有关部门撕逼也有凭有据。)==================================================================1,最早在国内常看到一些鸡汤文讲国外人怎么守秩序怎么不乱穿马路。到了巴黎发觉这种文章恰巧是“外国月亮圆”的YY。相反的,在中国千万不能乱穿马路。每次回国都差点在斑马线上被撞死。不被撞死就是被急刹车停下的司机下来骂成狗。(有同学表示没有看懂,意思就是,在国内过马路要小心奕奕,在巴黎过马路大摇大摆各种乱穿根本没人敢念你,行人就是爷,机动车就是狗,在国内则是相反的情况)2,法国人不吃培根(Bacon)。3,巴黎没有便利店(我刚刚来的时候是完全没有,不过现在有carrefour city和monop',不过感觉和上海的全家还是天差地别的)。4,法国人基本不喝百事可乐。5,法国没有信用卡这个概念。百分之90的地方都能刷卡,哪怕是一两欧。6,点咖啡如果不加说明则默认是expresso,在国内则默认为美式。7,买不起office的人大有人在。所以公立大学开课都是教open office,只有比较有钱的高商才开microsoft office的课。8,对法国人来说,文凭非常重要,文凭是重要的职场天花板之一。解释一下,这里说的文凭天花板基本和外国人是没有关系的,我所说得文凭天花板是指法国政界商界的金字塔顶是全部被巴黎三所高商还有X centrale等排名靠前的工程师学校所垄断的。这也是法国推崇grande école精英教育的结果。9,冬天基本没人穿羽绒服。10,咖啡馆是便宜到不行的平民消费。11,所谓住巴黎在法语中是指住小巴黎,如果你住93,94省就不算是巴黎。12,在巴黎生存只要会讲中文就可以了。有同学问为什么,是因为华人圈已经可以提供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一切服务了,最牛逼得一点是,这是一个完整的经济生态圈,比方说在巴黎做水饺外卖的中国大妈,客户只有中国人,经济上完全自给自足。13,巴黎大街上的疯子极多,感觉缺乏管理,我很想知道国内是怎么把精神病人管起来不放出来的。我家République地铁站门口有个疯子,每天早上在地铁口用不知道什么唱法唱歌,震耳欲聋,我现在不听到他得声音就感觉早上没喝咖啡一样。今天我老婆跟我说现在Chatelet地铁站又有个新人,每天在一个拐角处自己作这个动作:一天做7个小时,而且完全是处于一个自我陶醉的状态,也不在身前放碗要饭。14,讲到巴黎地铁了,巴黎地铁通道里的卖艺者都是持证上岗的,个人感觉有不少卖艺者音乐素养都是非常可以的。推荐几个,Duroc站在13号线和10号些交界处有一个手风琴者,用手风琴重新演绎古典作品,可以说是用一把手风琴拉出了一支交响乐队,感觉非常有水平。Hotel de ville站,也有一个手风琴者,拉得是古典音乐现代流派的作品,不过作品数量比较少,来回几次听都是同一只曲子。Republique站有个很厉害的吉他手,带圆帽,电吉他弹布鲁斯很有味道。Chatelet站的话,由于站大,音乐家很多,而且非常多元化,我映像最深得是有一支作俄罗斯音乐的乐队,可以听到战斗名族战歌大合唱,震撼力爆棚。进车厢的卖艺者就是无证卖艺者了,水平就非常参差不齐。坐11号线的时候有个老人常常会唱Imagine,大概是11号线上我唯一给过钱的车厢卖艺者。15,突然莫名其妙想到Halal,对的这个词怎么发音,请跟我念,哈拉了,哈啦了(哈的时候再点小舌音),是不是瞬间感觉楼下小阿附体了。Halal就是清真食品。这我在国内也知道的,兰州拉面谁没吃过嘛。但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糖果也有Halal的就是这货:后来我知道,不仅是糖果,基本上所有得食物都有Halal的版本。所以,不是说好Halal只是栽杀肉畜的时候不流血嘛?你告诉我糖果怎么个Halal法?他们说,这是大师开过光的糖。
1 贴面礼亲两下、三下还是四下,看人和地方,其实是很随意的2 罢工,是真的罢工3 逃票,也是一种运动4 地铁上确实不少看书的5 鸽子遍地跑,俺不怕被烤6 早上,大街小巷都沉浸在咖啡的香气里,尤其是南法7 salades选择很多,一份就可以吃的很饱很美很营养8 爱上铁塔,需要过程,它真的很美
1 报纸上说法国男性平均性伴侣16个,女性平均4个按这个比例,女性人数是男性的若干倍,或者绝大多数男性不直。有次在酒吧闲聊,我还问起旁边的法国人,这个比例有点失常啊。结果这哥们指了指他旁边的亚洲女友...
对了,这个法国人是个络腮胡,他和亚洲女友建立关系以后,第二天大家发现他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不要问我为什么,大家调侃他的时候我也没反应过来。2 这边的人出乎意料地矮150+,160+比比皆是。太出乎意料了,每次看到这类问题都忍不住吐槽。3 每次起雾霾所有公共交通就免费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我碰上5次了4 烟民很多
女性烟民在车站和路上很常见,数量上看起来比男性还多,而且年龄分布广泛,从中学生到老妇人。不过烟民还是很自觉的,不会在室内吸烟。5 路上常常遇到要烟的小年轻(小混混)
估计他们是烟瘾来了吧。这些人有时候会付钱,但不知道是不是都会付钱。有我国烟民在大街上抽烟,旁边的老外花三毛钱管他买一根过过瘾。
欧洲烟贵。很常见的是买烟丝自己卷,因为这样便宜。常常有留学生带几条烟过来卖。06年前后有个广东人在巴黎业余倒腾国产烟,两年后在广州买了三套房。6 冬天长裙、红唇、光腿、不穿袜几乎是法国大妈的标配
腿真抗寒啊,也不怕关节炎。羽绒服也很少见。我冬天是保暖衬衣加羽绒服,都是国内买的,每次回国更新。这边衣服短粗短粗的。7 年龄越大对外表越讲究
大街上的年轻人打扮很不讲究,从穿着到化妆都是。很多年轻女性不太化妆,甚至不太注意护肤。面对面的时候明显看到脸上的死皮,连基本的保湿都不做。有少部分很小就开始化浓妆。
巴黎那边不熟,不知道是不是不太一样。8 好多梨形身材
应该跟饮食习惯有关系。很多妹子坐着的时候光看脸还挺好的,站起来腰和屁股很吓人。真的很吓人。能坐死你的样子。9 常常有法国人问你吃不吃狗肉
我来法第一个月就被新认识的法国朋友们问了三次。不过他们都只是好奇。
有次回家遇到院子里一个遛狗的老太太使劲招呼她家狗,以我一知半解的法语水平,至少能听懂...chinois... 另外一混迹法国多年的中国人听到前面遛狗的老头使劲撵他家狗,快跑快跑后面有中国人。这汉子冲过去回头对老头亮出獠牙,俺们更爱吃人肉。10
一比较发现国内治安真好啊
偷鸡摸狗抢劫作奸犯科的阿拉伯人占绝大多数。国人有各种昵称:阿人,小阿,半黑,神灯,绿绿...11 公会力量超级强大
国企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罢工是不扣工资的,私企不知道,我还专门问过法国人,他们也不知道,猜测说私企取决于老板。12 甜食太甜了
甜食很普遍,而且甜的要命,在法国我基本拒食甜食了。很多女生倒是蛮喜欢。另外法国吃辣的人不多。13 充满小偷和尿骚味的巴黎相较而言,维也纳要聪明多了,欧洲公厕一般收费,但是维也纳男性小便免费。.... 有空再继续
1. 脏 脏 脏!!! 巴黎公共场所的脏完全超乎我的意料,就在上周,和同学吃完火锅,从Grand Boulevard 上地铁,车厢的座椅上居然有一大摊屎!!! 当时看见真的快要吐出来了。 大街上,广场上,整体都比较脏。不过我还是蛮喜欢巴黎 :)
。。。2. 法国男人的腿好细 好细 好细。。。。而且他们很喜欢穿各种紧身的衣裤,还有不少人偏好颜色特别鲜艳的裤子。3. 法国女人极少极少穿颜色鲜艳的衣裳。。我觉得法国男人的骚气指数要完爆女人。4. 政府的办事方式,完全凭借办事员工的心情,可能你去几次,都能得到不同的答案。所以办事前一定要在官网上查清楚,打印出来拿着,以便随时指给他们看。5. 艺术无处不在。去音乐厅听古典,去剧院看场歌剧,去博物馆,去画廊,这些都是很正常很普遍的休闲活动,与装逼完全无关。6. 学校里,很多人喜欢使用铅笔。 用格子纸做笔记,然后钉在一起。7. 学校里,会对所有学生的成绩张榜公布。(这在国内大学应该是不可想象的吧)8. 走关系现象非常严重。。。找工作,找实习都是这样,各种七大姑八大姨校友全都上9. 游行的人并非都是为了反对某些政策,有些人去游行单纯是为了热闹好玩,有趣~10. 其实法国人并不讨厌英语,只是由于法语发音的影响,很多人的确英语说得差11. 法国的肯德基远远少于麦当劳。 肯德基里大部分都是黑人,肯德基的分布也远小于德国 荷兰等欧洲国家。12. 对法国人提起中餐,春卷总是不能缺少的。13. 法餐是很好吃的,前提是你必须去很精致的餐厅,比如米其林餐厅。14. 上火车的时候不需要检票,一般都是出发后,列车员在车上再捡,如果是TER,也可能没有检票。(经补充,TER需要在检票机上自己刷票。。这条大意就是如果你没票,也完全可以上车,没人拦着。。)15. 邮政行业发达,寄信这种在国内快要消失的行为在这里非常普遍。 16. 法国外省的大部分中餐馆是东南亚人开的,而巴黎的大部分日餐厅是中国人开的。17. 走在街上可以不用看车,随便走,车看见行人都会停下来。这点在外省更加普遍。18. 找实习,找工作,基本上不会有人问你的成绩GPA(除非是找博士课题或者一些实验室里特别偏研究的岗位),但是学校非常非常重要。19. 法国人传统上很喜欢在室外吃饭,中午很多人会买了食物在公司附近的公园,广场或者教堂前的台阶上坐着吃饭。天气好时,有院子的法国家庭也常常在院子里摆桌子吃饭,另外街边很多小酒馆也都在室外设有座位。20. 传统的法国家庭吃晚饭的时间一般比中国晚不少,一般在7点之后,8点开始比较常见。21. 夫妻,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大量使用礼貌用语,譬如爸爸对女儿说:请你帮我把这个杯子递过来好吗? 谢谢22. 法国人比较哈日,喜欢日本动漫的法国年轻人小孩子非常非常多,另外很多法国人觉得日餐很高端很健康很上档次。23. 不存在蹬式厕所,至少我来了3年,从巴黎,到小镇,从南法,到布列塔尼,从阿尔萨斯到比利牛斯,从来没有见过等式的厕所,所有卫生间都是坐便器
太多了,全是重塑三观的。0,中国人的历史常识只有中国人知道,法国人的历史常识全世界都知道。1,法国人(德国人也是,好像欧陆都是)用手数数,是大拇指1… 数到十要两只手。2,法国人普遍不认识Alizée和Hélène Rollès; 认识的人觉得她们比较垃圾。
法国人普遍不认识Backstreet boys, Avril Lavigne.
法国白人普遍不喜欢Hip Hop 和 rap。他们更喜欢60-80年代的英美摇滚乐队。当然他们也都认识法国的摇滚乐队,但是不是特别喜欢。3,法国黑人很多,阿拉伯人很多很多,他们被视为是法国人的一部分。而亚裔不是。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德军服役的中国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