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发展历程后市会怎样发展

暴跌原因终于找到
后市大盘如何走 : 经理人分享
大盘暴跌逾5%究竟是为什么?11月27日,在IPO重启、融资收益互换业务被叫停、三家券商被立案调查等消息影响下,沪深两市又一次暴跌,截至收盘,上证综指跌5.48%,深证成指跌6.31%,创业板指跌6.48%。笔者认为,投资者对一些正常政策信息做出“利空性”解读,并引发了一些恐慌情绪,是主要原因。为此,需要做一些说明。第一,证监会对三家券商实施立案调查,是维护市场健康秩序的必要举措;一些市场力量将此视作券商股的利空,是片面的。目前,中信证券、国信证券、海通证券被确认遭监管部门立案调查,一些市场人士据此认为券商遭遇到了崩塌式困境。这种认识夸大了事实,尽管一些投行过于追求个体的短期利益,对市场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缺乏责任感,但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长期过程,不会采取风暴式的解决办法。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化解系统性风险,而不应该导致新的系统性风险。昨天,中信证券、国信证券、海通证券已就证监会立案调查的范围作出说明,即在融资融券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违反《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四条“未按照规定与客户签订业务合同”规定之嫌。其目的就是消除市场人士过度的解读。  第二,IPO重启是适时之举,是顺势而为,将为市场注入新鲜血液,不是利空而是利好。一个长期没有新股发行的市场,必然是一个缺乏吸引力的市场。2012年10月下旬至2013年12月,我国股市长时间没有新股发行,不仅阻滞了企业进行股票融资,而且制约股票二级市场的发展。今年六七月间发生股市异常波动,再次导致新股发行暂停,这一状况不能持续下去,恢复新股发行是必然的。第三,中国证券业协会叫停证券公司融资类收益互换业务,被过度解读为“全面收紧对客户融资业务”,也需要澄清。对此,11月29日,中证协进行了进一步说明,即并非叫停“收益互换业务”,叫停的是“融资类收益互换业务”。即使叫停“融资类收益互换业务”,也是坚持稳妥务实的态度,一是停止新增此类业务;二是存量业务可按合同继续履行,但不得延期;三是对于客户的融资需求,可以通过融资融券业务在场内规范进行;四是其他满足客户风险管理等合理需求的场外衍生品业务仍可正常、规范开展。可见,不是不允许搞创新业务,也不是不许搞融资业务,也不是不许搞场外衍生品业务,而是要将各业务板块置于规范程序内,纳入监管视野内,有效控制风险。第四,关于美元12月加息的可能以及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既要关注,也不要无限放大。决定中国股市中长期走势的主要因素还是自身经济运行质量。我国经济基本面继续保持良好,改革红利还将持续释放,这决定了股市中长期将继续上行。美元即使如期加息,幅度将十分有限;并且,美元持续加息的潜力不大。吸引资金的关键还是投资机会和投资环境,在大趋势上,中国不会输给美国。所谓的美元加息将导致资金大幅度回流美国的说法,恐怕只是一厢情愿。第五,股市维稳政策并没有发生逆转性的变化。近期,证监会下发了《关于取消证券公司自营股票每天净买入要求的通知》,有市场分析人士据此认为,股市维稳政策发生了天地大逆转。这是误解。在市场逐步企稳之后,恢复证券经营机构的常态化运营,恢复监管部门的常态化监管,是必然选择。但这并不等于维稳政策不复存在,更不等于维稳措施不再延续。证监会21号公告明确表示,“今后若干年,中国证金公司不会退出,其稳定市场的职能不变”;“当市场剧烈异常波动、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仍将继续以多种形式发挥维稳作用”。这些政策继续有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证金公司的持股情况,也不应该做僵化的理解。随着市场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的变化,维稳的具体措施也应当有所变化。我们注意到,有关券商已明确表态,7月4日21家券商联合公告中“上证综指在4500点以下,在日余额基础上,证券公司自营股票盘不减持,并择机增持”的承诺将继续得到履行。同样,这也将是“动态的履行”。 所有利空消化完毕?机构:进入休整蓄势期
海通称A股进入休整蓄势期上周六,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荀玉根、申浩发表研报称,由于杠杆监管从严、汇率波动压力等负面因素冲击,短期市场步入休整蓄势期,但中期向上趋势不变,从2015年激情走向2016年温情,战略上保持乐观,战术上可利用急跌后的反抽波段操作,中期主战场仍是创新成长,短期关注环保。此外,人民币即将加入SDR,叠加12月美联储大概率加息,人民币短期贬值压力增大,加上IPO重启的短期冲击,流动性短期压力也出现。荀玉根认为,“低利率时代大类资产配置转向股市的趋势未变,目前银行理财20万亿、私人银行10万亿、保险资金10万亿、养老金3.5万亿,估算未来入市的增量资金在3万亿左右。短期关注具备事件和季节性催化剂的环保,巴黎气候峰会召开在即,法国外交部称,已确定有147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将出席,加上国内冬季供暖期北方雾霾严重再成媒体聚焦。尤其是与大气治理、碳减排相关个股,如中电远达、先河环保、菲达环保、雪迪龙、清新环境、神雾环保、理工监测、南方汇通等。”年末政策红包:“供给侧改革”11月10日至18日,前后9天中央4次提及“供给侧改革”,这一概念迅速成为中国经济领域最火的词汇。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经济改革将随之迎来一次不小的变化。与此同时,注册制来临、新三板分层、科创板设立等改革,依然是投资者茶余饭后最为关注的焦点,敏锐的资本市场更是从中“嗅”到了难得的机遇。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国务院及国务院办公厅连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两文,部署消费升级,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培育新供给、新动力,两大文件都明确了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明确称,要推动3D打印、机器人、基因工程等产业加快发展,开拓消费新领域。支持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数字媒体等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消费品发展。猛戳阅读原文
下载最强的炒股资讯APP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长期赞助你的生活。助你不买彩票,也能赶超王思聪,迈向人生巅峰,想养猪养猪,想养鸡养鸡……根本不必剁手。拒绝瞎BB,We can we up,装机(B)必备,不用谢。)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分享到朋友圈
文章涉及知识点
总有一天,你会感谢那些逼你买房的中介
关于特斯拉,你不知道的五个秘密
做出重大商业决策之前,需要谨记五个要诀
关注MBA联考,扫描下载联考神器终于有人把股灾原因和后市走势讲清楚了 _ 东方财富网()
终于有人把股灾原因和后市走势讲清楚了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关于这次股灾,我在国富资本内部一个讨论会上简单讲过一次,今天在这儿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不是证券圈人士,更多是站在一个投资人的视角去看机会和风险。
  6月底这次股灾,对现代中国金融资本市场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对于决策层“是相信市场,还是相信行政力量”这样重大的话题,都会产生影响。可能对接下来很多改革措施推出、监管思路的确定,都会有影响。
  这轮股市上涨的逻辑是什么?
  这一轮牛市,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上升,是合理的吗?是必然的吗?
  这一轮中国股市上升,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也符合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绝大多数企业与投资人的利益与需求。
  中国股市大概有三十几年发展历程,经过几次比较大的起落。这一次长达七年的横盘,从2007年至今积累了上涨的力量。
  提振股市是当前政府经济政策工具箱中少有的“一石三鸟”的手段。首先有利于稳增长。股市通过IPO、定增等方式引导向实体经济,这只能在股市总体向好的情况下才能顺畅实施。
  第二有利于调结构。这一轮调结构,实际上是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的调结构。股市通过定增等方式使资金向优势企业聚集,并通过并购等手段扶强抑弱。高的、离谱的PE倍数是这个事情的一个表现,给人以无限想象力的互联网企业可以有百倍PE,而落后产能越来越不值钱。
  第三是拉消费,股市启动初期是吸金的,资金向股市去,到了中期会把消费拉起来。比如今年5、6月份向好,实际上和股市正相关。
  第四是提精神。经济基本面较一般,增长率在7%左右,下行压力还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调控工具,比如股市,能够既提振信心又实现上面三个效果,这就是好工具。
  这一轮牛市相关部门形成共识、凝聚决心,当然也有其他考量。比如大规模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始之前,把国有股的价值拉起来,这会避免国有资产流失。WTO新的阶段开始了,中美投资协议启动谈判,大规模外资进入之前,把中国的资产价格拉起来符合国家利益。
  从这几个角度讲,这一轮提振股市,在政府层面少有地取得了共识。也有人提出,“并不好啊,特别是这半年实体不振,有效投资不足,好的标的企业不多”。实际股市逆周期有国际先例,美国2009年开始起股市一直在往上涨,股市先于经济周期发动,这是有先例,有合理解释的。
  当然再加上我们的“”、互联网+、亚投行等国家计划实施,也需要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来拉动。因此这一轮股市可以说是政策市、资金市、人心市,符合多数人的意愿。
  股市是从2014年6月中旬左右开始启动,2000点开始;到了今年6月12日的高点5178,一年左右时间涨了250%。这明显是涨疯了。监管部门的希望是慢牛,但是结果变成了疯牛。
  市场出现三个新特点
  我们的监管部门缺乏建设多维度、多层次现代金融市场的理念、方法和经验。监管部门也是人,不是神,谁也不能先知先觉。交学费是必然的。
  6月20日,在青岛中国财富管理年会上,我与高西庆、王波明、刘纪鹏、张慎峰同台。当时我就讲,我们的官方媒体说的有点儿多,监管部门对微观市场干预的有点儿多,而且整个作业有些“粗糙”。“国家牛市”弄不好会出大问题,会落埋怨。一盘好棋也有下糟的可能性。
  这次行情与以前相比有三个深刻变化:
  第一个是对冲工具。以前中国股市没有作对冲工具,单边涨才挣钱,没有应对反向做空的机制和办法。50等产品推出后,单边市变成了双边市。今年6月份金融股指期货日交易量峰值到了2.8万亿。那个信号再清晰不过了,反向工具开始起作用了。而金融监管当局缺少这个意识,因为这种局面以前没有过。
  第二个是加杠杆。股市启动之初为活跃交易加杠杆是可以的,两融是证券界争取了20年才取得的成果。问题是高得吓人的5倍甚至10倍杠杆,完全没有风险意识,不可能不出问题。如何监管杠杆?完全习惯地正向操作,正循环。你越涨我越加,越加越涨,最后加到车停不下来了。然后又不合时宜地撤杠杆,限期完成,不讲方法,一下把这个泡瞬间戳穿了。
  第三个是互联网融资工具的流行和互联网信息传递速度加快。Homs系统把中小股民发动起来加杠杆。网上疯传股民融资爆仓后跳楼的消息,在那段时间可以说是人心惶惶。
  股市到了5000点回调是正常的,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只不过这次回调被这几个动作的连环效果放大,产生了类似多米诺骨牌效应,踩踏事件发生了。大家都开始夺路而逃,就只有两扇门,几百个人在屋子里,当门被挤住,就有踩踏事件发生。
  说什么阴谋论,什么恶意做空,那都是自己给自己解释。什么叫恶意做空?那还有恶意做多吗?只要在规则允许范围内的买卖,还用什么道德评价吗?一位央企领导说“敌对势力是冲着五星红旗去的”,依我看这种情况可能有,但肯定不多。绝大部分是内部力量冲着“红彤彤的毛主席头像”来的!
  若单一来使用,监管层的一些政策、工具都是常规的、合理的。但是多种政策、多种工具、多重效应耦合叠加就超过了其经验范畴。
  面对股灾没有预案,处理简单粗暴。一开始是不重视。证监会先应对,其他部门观望,没形成合力。就像冲马桶,一桶水倒下去就解决问题了。你拿一杯水冲一下,他又拿一瓶水冲一下,表现都挺积极,没有形成合力,达不到临界的那一下。后来开始急了,开始慌不择路,叫停IPO、募到的资金退回,限制股指空单手数等等,有些措施是触碰法制与市场底线的。
  股市接下来会怎么走?
  股市总体还会向上,这符合政府、百姓的根本利益,这一条没变。因此,基本面并不会因为这次股灾改变。接下来几年内,中国股市会以此为经验教训,继续往前走。
  股市向上是大概率事件。这次5100点调整,要比6100点要好,比7100点要好。设想一下,如果真到7100点出了这个踩踏,后果可就更严重了。
  另外中国金融市场太“薄”,涨跌停板制度原始设计是要保护股民,现在变成“坑害”股民。跌停板出不来,卖不了,等于瞬间流动性没有了,这是制度设计需要完善的地方。
  这一次股灾将在中国金融史上占据极其特殊的地位。日,你在北京上走,看到四十岁左右的金融人士,都是一副末日到了的面容,真的心里没底了。因此那时使用什么手段,大家都不会说什么。但我们要反思,要汲取正面的、建设性的经验教训。
  这轮国际金融危机处理有两个要点:去有毒资产和去杠杆化。咱们的有毒资产就是估值过高,特别在、新三板,有些企业估值太高了。要缓缓的去杠杆。
  接下来的中国股市走势将有两大变化方向。首先,走向真正的价值投资,这是技术的进步,继续沿着互联网+的技术进步,加上,这两者会释放出大量的生产力。未来,价值投资沿着技术进步和,向改革要效益。
  其次是投资人结构必须变。现在中国股市以小散为主,太可怕了,据统计,资金量在一万元以下的股民为21%,10万元以下的股民约占60%。只要有这种股民结构在,股市必然会发生暴涨暴跌的市场情绪,因为这里面没有专家,没有价值投资的概念。买股票的目的变成了猜股价涨不涨,押小道消息,在这些方面都应该发生适度的变化。
  最后,个人觉得这次股灾应该学到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市场理念。政府可以在特别情况下介入,但总体上还是要遵循市场的决定力量,要尊重市场、敬畏市场、相信市场。特殊时期的“强力调控思维”也许有其合理性,但一旦滥用,那将是改革的倒退。
  来源:正和岛内参《决策参考》
  口述:国富资本董事长、正和岛岛邻熊焰
(责任编辑:DF075)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股市又暴涨 后市会怎样?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股市又暴涨 后市会怎样?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您当前的位置:
如何解读大盘高开低走 后市会如何运行
发布: | 分类: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最大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专题页面精选
  在房地产新政的刺激下,今日沪深两市大盘均是一个大幅高开的格局,不过开盘后,大盘仅是略作冲高,就出现了快速回落,大盘出现了见光死效应,但是早盘大盘并未完全回补早盘的跳高缺口就又出现企稳回升了,大盘下 ...
如何解读大盘高开低走 后市会如何运行
  在房地产新政的刺激下,今日沪深两市大盘均是一个大幅高开的格局,不过开盘后,大盘仅是略作冲高,就出现了快速回落,大盘出现了见光死效应,但是早盘大盘并未完全回补早盘的跳高缺口就又出现企稳回升了,大盘下方承接力依然较强,只是回升过程中大盘量能逐步萎缩,显示投资者追高热情有所降低,午盘收盘前大盘再度回落。午后开盘后大盘虽再度企稳回升,可是量能并不给力,投资者谨慎情绪增加,午后两点后大盘出现了一波快速的跳水,尾市略有企稳,收盘时,上证综指报收于3747.90点,下跌38.67点,跌幅1.02%,成交7212亿;深证成指报收于13160.66点,下跌32.65点,跌幅0.25%,成交5786亿。今日沪深两市大盘高开低走,是一个冲高回落的格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解读今日大盘的高开低走呢?大盘后市会如何运行呢?
  从今日盘面来看,在房地产新政的利好刺激下,今日地产股大幅高开,不过由于昨日午后地产股已经提前反应了,今日地产股出现了见光死,是一个冲高回落的格局,较大的打击了市场的做多人气 ...全文地址:
本文关键词: &&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推荐的文章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网址: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加入经管之家,拥有更多权限。大盘后市会怎么样走
连续两天在利空传闻下杀跌,今天有止跌迹象,尽管银监会辟谣,但银行股还是萎靡不振,说明市场还是担忧。两市热点是受红眼病影响的医药股,期货创新高的黄金股及小金属股票。量能萎缩,观望气氛浓厚。下周大盘还有向上反弹的能力,但高度有限,逢高减仓,降低仓位。但对成长性预期很好的个股,仍可以坚守,逢低补仓,个股也会走出独立的牛市行情。
在周4变盘日开始的下跌,是自大盘上证2319——2704高点和深证成指8945——11759点牛市第一浪以来的回调。时间在11月中结束,点位上证在2520附近,深成指在10300附近(见图中A点),回调幅度大的个股是前期爆炒的题材股,和大盘银行股,深成指回调的幅度将会比上证深,图中上证箱体的箱底会被打破。在到达A点后,大盘完成回调整理,上证指数随后迎来站稳2700点的大行情。
今天操作:600259已经调整了,盘中做了减仓,逢低再考虑回补,考虑美元贬值,导致大宗商品期货上涨的因素,在19.35买了000962小金属股票。2086这几天缩量下跌,已经到了10日线,走势良好守仓。&&&&&&&&&&&&&&&&&&&&&&&&&&&&&&&&&&&&&&&&&&&&&&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股市发展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