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华银河北华银集团正规吗?

  2015年7月2日,交易中国网站刊登《青岛华银工商更名三个月仍披青岛交易中心马甲》一文,就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于4月7日变更为现名后,仍然使用原名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名义进行经营活动一事进行跟踪报道。

  当日,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致电交易中国,要求删除该文。我方表示,如果该文有误,愿意删除并致歉。如该交易中心有充分使用原名的理由,我方愿意补充入该文进行澄清。但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无法提供合适的理由,仅一味要求删除,甚至对我方进行威胁,最后为我方拒绝。

  7月3日,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在官网发布声明,声明中声称我方刊登此文是为获得广告业务。就此交易中国声明如下:

  1、交易中国网站刊登的《青岛华银工商更名三个月仍披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马甲》一文证据链完整,全文描述客观、公正,不包含任何评判性和带有倾向性的语句,不存在恶意报道事实;

  2、交易中国在7月2日之前从未与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联系过,更不存在业务推广行为,该交易中心声明中所提及的均为捏造;

  3、交易中国要求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公布声明中提到事件的证据,如我方致电该交易中心的的电话录音。如该交易中心不能提供录音,也可以提供7月2日之前,由我方固定电话或我方业务人员个人移动电话拨打该交易中心的通话记录;

  4、如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不能公布相关证据,交易中国认为该交易中心的声明涉嫌以抹黑我方声誉的方式转移公众注意力,达到混淆是非的目的。此行为已对我方的声誉构成诽谤,我方保留进一步追究该中心法律责任的权利;

  相关报道1:《青岛华银工商更名三个月仍披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马甲》

  2015年4月7日,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在青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保税区分局登记的企业注册名恢复为原名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然而三个月过去,青岛华银仍以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名义从事经营活动。

  进入青岛华银的官网上可以看到,官网左上角交易所名仍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联系我们”中也标明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进入青贵所公告栏目,第一页共有六条通知,最新的公告《关于美国独立日提前休市的通知》,落款仍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

  根据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注册号为367这家企业已经于2015年4月7日由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更名为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2014年10月17日,该企业由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更名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

  此前报道,2015年3月25日,青岛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局局长荣光通过自己的博客称,青岛市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在遭到2014年的央视“3·15”晚会曝光之后,绕开他本人,通过青岛市工商局某副局长将公司名称变更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荣光称,这一改名行为违法,他要求纠正未果,因而申请辞去企业注册局局长职务,改任非领导职务。有媒体于4月初进行追踪报道。4月5日,青岛市工商局就此事回复称,经调查,青岛市工商局有关责任人员在办理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变更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的企业名称过程中,政策把握存在问题。青岛市工商局已责成市局企业注册局和有关责任人依法尽快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办理名称变更登记。

  4月6日,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发布《关于近期媒体质疑的情况说明》,称早在2013年12月4日,就向青岛市工商局提起名称变更申请,并不是网传的“企业被曝光后更名”,不论是名称变更的审批手续,还是名称变更的流程,均不存在违规违法。荣光事件与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的更名没有任何关系。但4月7日,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恢复原名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

  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国务院令第628号)第二十六条第一项规定,“使用未经核准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责令停止经营活动,没收非法所得或者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青岛华银连续三个月使用原名已经涉嫌违法。

  相关报道2:《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恢复原名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

  据媒体报道,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已经2015年4月7日恢复原名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

  2014年10月17日,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经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名称变更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但是2015年3月25日,青岛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局局长荣光通过自己的博客称,青岛市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在遭到2014年的央视“3·15”晚会曝光之后,绕开他本人,通过青岛市工商局某副局长将公司名称变更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荣光称,这一改名行为违法,他要求纠正未果,因而申请辞去企业注册局局长职务,改任非领导职务。澎湃新闻4月初进行追踪报道。4月5日,青岛市工商局就此事回复澎湃新闻称,经调查,青岛市工商局有关责任人员在办理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变更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的企业名称过程中,政策把握存在问题。青岛市工商局已责成市局企业注册局和有关责任人依法尽快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办理名称变更登记。

  相关报道3:《青岛华银遭央视315曝光后改名,企业注册局长“请辞抗议”》

  原标题《青岛公司遭央视315曝光后改名,企业注册局长“请辞抗议”》 源自澎湃新闻

  近日,青岛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局局长荣光所写的一篇文章在网上广为流传。在文章中,荣光称,青岛市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华银”)在遭到媒体曝光之后,绕开他本人,通过青岛市工商局某副局长将公司名称变更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荣光称,这一改名行为违法,他要求纠正未果,因而申请辞去企业注册局局长职务,改任非领导职务。

  青岛市工商局方面回复澎湃新闻称,确有青岛华银改名一事,在此过程中,有关责任人员政策把握存在问题,青岛市工商局正在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分。该局称,荣光的辞职申请青岛市委组织部还未研究,荣光目前仍是企业注册局局长。

  4月4日,涉事企业青岛华银称荣光言论不实,如有人转载或扩大此言论传播范围,将通过司法途径维护权益。

  荣光则对澎湃新闻表示,希望此事到此为止,拒绝就此事进一步接受采访。

  企业遭曝光后改名,官员、律师均称违法

  澎湃新闻查阅相关网站发现,荣光的文章最早于3月25日发布在自己的博客上,后被转载到各大论坛。文章中称,青岛华银在遭到媒体曝光后,通过青岛市工商局某副局长绕开身为该局企业注册局局长的荣光,改名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在2014年的央视“3·15”晚会上,青岛华银旗下的会员单位遭到曝光。央视报道称,青岛华银旗下会员单位青岛银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将投资者的亏损资金作为收益与代理商分成。业内把这种亏损叫“头寸”,跟手续费不同的是,客户的所有亏损,交易所并不截留,而是全部返还给会员单位,最终由会员单位和代理商按协商好的比例分成。此外,该公司所用的交易软件,允许后台控制修改客户下单的价格。

  3月17日,青岛市工商局对青岛银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网络监督检查,发现其官网对公司经营资历等宣传内容涉嫌虚假宣传,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处罚款20万元。

  荣光文章称,遭到媒体曝光后,青岛华银动用了众多的关系网,要求工商局将其企业名称中的“华银”二字去掉,由“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更改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荣光称,这一改,就会使大众误以为它具有青岛市政府的背景,“至少会误认为它最正规。”

  荣光称,先后有基层政府、市政府部门用红头文件给青岛市工商局来函,要求满足青岛华银(改名)的要求,青岛市工商局也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予以拒绝。

  但该公司工商注册资料显示,2014年10月17日,青岛华银成功变更名称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荣光在文章中称,2014年11月18日,有上访人员到注册局询问,他才知道青岛华银已经改名成功。荣光称,青岛市工商局某党委成员、副局长绕过他,指使个别工作人员为企业办理了名称变更。荣光指出,此次名称变更违法。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十条规定:企业有正当理由可以使用本地或者异地地名作字号,但不得使用县以上行政区划名称作字号。澎湃新闻了解到,青岛属于副省级城市。

  山东平元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小荃对澎湃新闻表示,青岛华银改名“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的确违反了上述法规。

  企业注册局局长申请辞官抗议

  荣光称,获知消息的当天,他便找到青岛市工商局主要负责人汇报,请领导予以纠正。“领导当我的面批评了具体办理的工作人员,并要求其予以纠正。但违法登记过去三个多月,一点纠正的迹象也没有。”

  他在文章中表示,自己已经58岁,“生不起那么多的气喽!既然管不了,索性就不干了。”

  2015年2月2日,荣光以重病为由,向青岛市工商局党委递交了辞去领导职务、改任非领导职务的申请。荣光称,自己辞去领导职务之后,仍然要为纠正错误登记而努力。

  青岛市工商局就此事向澎湃新闻回复称,目前,荣光仍为青岛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局局长。2014年年底,荣光以口头形式提出因身体原因申请改任非领导职务,未获同意。2015年2月2日,荣又以身体原因为由,以书面形式向市工商局党委递交了《关于改任非领导职务的申请书》,其辞职申请未提与青岛华银改名有关。2015月3月23日,青岛市工商局党委研究同意将荣光的申请按程序报青岛市委组织部。目前,青岛市委组织部尚未研究。

  目前,荣光博客上的博文已经删除。他发表文章称,问题已经受到组织上的重视,相关问题正在得到纠正,并希望朋友们停止转发已被其本人删除的博文,也不要再转发相关微信。

  荣光向澎湃新闻表示,希望此事到此为止,并拒绝就此事进一步接受采访。

  涉事企业:荣光言论不实、恶意诋毁,已道歉

  青岛华银的工商注册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12月1日,法定代表人为张春亮。该公司官网介绍,该公司主营业务为贵金属现货的销售、贸易及其相关配套服务。

  澎湃新闻查阅其工商注册信息发现,除了改名之外,该企业还曾改变过经营范围。

  2014年05月28日,该公司将经营范围从“黄金、

的销售及相关配套服务”变更为“黄金、白银的销售及相关配套服务;铂金、钯金、镍、铜、铝及其矿产品、金属原料的现货批发零售;燃料油(仅限重油、渣油)的国际贸易、转口贸易、区内企业之间贸易及贸易项下加工整理;物流服务(不含运输);一般经济信息咨询服务、商务咨询服务;网络信息技术开发及技术咨询;计算机软硬件开发、技术服务、培训服务;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国内广告业务;自有资金对外投资”。

  这次变动使得该公司的经营项目增加了八项,从一家单纯进行黄金、白银销售及配套服务的企业,成为涵盖贵金属销售、国际贸易、物流服务、信息咨询、网络、广告及投资等多种业态的公司。

  4月4日,青岛华银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经与荣光沟通,他已删除相关网上“不实言论”,并对自己发表恶意诋毁言论的行为表示歉意。如有人继续转载该不实言论并扩大传播范围恶意诋毁、中伤该企业商誉,他们将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青岛市工商局:更名存在问题,将调查追责

  4月5日,青岛市工商局就此事回复澎湃新闻称,经调查,青岛市工商局有关责任人员在办理青岛华银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变更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的企业名称过程中,政策把握存在问题。青岛市工商局已责成市局企业注册局和有关责任人依法尽快为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办理名称变更登记。

  此外,该局党委已责成当时批准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办理变更登记的市局分管负责同志和具体经办人员作出书面检查,并于4月3日调整了市局该分管负责同志分工,具体经办人员调离现工作岗位。

  青岛市工商局称,已成立由市局纪委书记任组长,市局监察室、人事处和法规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调查小组,对青岛贵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办理变更登记过程中,市工商局工作人员有无违纪违法行为进行深入调查。一旦发现存有违纪违法行为,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后续工作进展情况,青岛市工商局将及时公开发布。

}

清华导引商品交易中心的客户通过青岛中晟财富投资了一种青商油的产品,投入了5万元,最近仅剩下了2900元。经过维权,青岛华银协调青岛中晟财富分3次退给他3万元。客户李先生继续维权,要求退还所有投资。对此,中晟财富喊冤称顾客敲诈。

  原标题:青岛华银交易中心客户5万投资剩2900 维权后退3万

  近日,青岛平度的李先生向媒体反映,他通过会员单位青岛中晟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青岛中晟财富)在青岛华银商品交易中心(下称青岛华银)投资一种叫青商油的产品,投入了5万元,最后仅剩下了2900元,后来,他加入了知名的北京“刚爷”维权群,得知大宗商品的操作,开始维权,最终,青岛华银协调青岛中晟财富分3次退给他3万元,7月26日,拿到第三次退款7500元后,李先生又开始维权了,他认为“这是一场骗局”要求退还所有投资。

  网上遇“美女”诱惑刷信用卡投资青商油

  2015年8月份,一个名为“王晶晶”的QQ号主动加李先生好友,“先是和我聊股票,后来聊了几天,她就话锋一转,说股票不好做,让我做一种叫青商油的大宗商品交易,说很赚钱。”李先生并未为之所动,但这名网名叫“王晶晶”的人每天都跟他鼓吹赚钱,并且给他发盈利截图,经常打电话或者发消息询问要不要投资青商油。

  李先生说,他开始并不知道这名叫“王晶晶”的人是做什么的,后来我查询得知,她的电话号码是跟宽带绑定的,宽带的用户名叫李志庆,是青岛中晟财富负责人,而青岛中晟财富则是青岛华银会员单位。

  “被她每天发的盈利截图,以及鼓吹盈利上百万吸引了。她告诉我投资青商油当天就可以交易,买涨买跌都能赚钱。”李先生说,他未抵挡住诱惑,2015年9月份,在与“王晶晶”聊一个月后被介绍给一名邢姓业务员,“这名业务员也是青岛中晟财富的,我把身份证复印件和银行卡号发给了他,就在青岛华银开了户。”

  开户第二天,这名邢姓业务员与“王晶晶”就不断给李先生打电话,让他投入资金。在对方连环攻势下,李先生虽然手头没钱,但还是从信用卡中套现3万元,投进青岛华银账户。

  李先生完全不懂交易规则,“王晶晶”此时又站出来,说可以带他一起操作,可没想到,李先生用了50倍杠杆操作几天,投入的3万元就只剩下了1万元左右,“我每次都只买一手,大概五六千元,后来我才知道她喊反单,不管我买多少,都得赔进去。”李先生说,之后“王晶晶”并未罢手,仍然继续让他投资,10月1日,禁不住诱惑的李先生又套现投入2万元。然而到了10月10日左右,账户上只剩下了2900多元。

  青岛华银会员单位出于人道主义退给3万

  撤出投资后,李先生一直认为是自己运气不好,直到2015年12月,从媒体看到关于大宗商品的报道,他这才恍然大悟,“这是掉进了对方陷阱中”。

  2015年12月31日,李先生到了青西新区青岛中晟财富,要求退还他5万元投资。“一名贾姓经理接待的我,最终没给我处理。”

  “我投资之初,这个就叫原油,后来改名叫青商油,后来我查了资料才知道,商务部曾开过发布会,未批准任何一家交易市场从事原油、成品油交易。”李先生说,青岛华银正是在那之后,将原油改为了青商油。“就是换汤不换药,名字虽然改了,但骗局还在继续。”

  李先生说,除了业务员喊单等行为之外,他还想弄清楚青岛华银是否为现货交易,交易中有无交割单,交割地在哪?以及青岛华银使用的中国建设银行E商贸通,是否属第三方存管业务?

  李先生说,2016年5月份,迫于主管部门的压力,青岛华银交易纠纷调解中心一名叫陈平生的经理出面进行调解,但并未给他解释疑惑。“5月份,他们让我到中铁青岛中心的45楼青岛华银给我调解,让我跟青岛中晟财富签了协议,说是出于人道主义退给我3万元。”

  “既然退钱,就先拿着,我始终要求全部退回。”李先生说,迫于急需用钱,他暂且答应了签订协议,这3万元拿到手后,在继续追索剩下的投资款。

  5月31日,李先生收到第一笔15000元退款,6月20日,第二笔7500元退款也到了账,7月26日,李先生收到了第三笔7500元退款。“现在我就要剩下的17000元投资。”

  青岛中晟财富喊冤称顾客敲诈

  对于李先生索要剩余17000元的投资,青岛中晟财富接受不了。“我们这是投资,看到朋友在别的平台退钱,他也来找我们退,最后青岛华银出面调解,我们出于人道主义退了3万元。”青岛中晟财富的负责人李经理说,他没想到李先生拿到退款之后,仍然会继续索要剩余的17000元。“我们这有他当时签的协议、保证承诺等资料,约定都写的很清楚。”

  李经理再三强调,这笔钱本来不该给李先生,出于考虑其母亲治病,才给他退了3万元,“他一开始张口就要10万,我们本来没有给他退钱的义务,他这样是在敲诈勒索。”

  信网从双方签订的慈善救助决定中看到,2016年5月25日,青岛中晟财富与李先生协商,在他签订《保证书》当月月底支付人民币15000元,并在次月分两次,每次支付7500元。如果李先生未按约定完成《保证书》内容,青岛中晟财富有权拒绝支付,如果违反,则有权要求李先生返还已接受的款项。至于保证书是何内容,青岛中晟财富和李先生并未提供。

  正是有这样的协议,李先生在拿到全部3万元退款之后,才继续追索剩余的17000元。对于李先生提及的疑惑呢?青岛中晟财富的李经理并未置评。

  而青岛华银企宣部的何经理则称业务问题由滕飞副总裁负责,不过,信网多次尝试联系滕飞副总裁未果。

  值得一提的是,信网利用李先生的账号登录青岛华银的软件平台,试图查看相关资金信息,发现从2015年8月至今的汇总报表、历史资金流水、历史订货单等数据均空白一片。至于原因,也未得到青岛华银方面的回应。

}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2004年经中国保监会批准成立的专业保险代理机构,总部位于青岛崂山,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全品类保险直营服务。主要代理各家保险公司健康险、意外险、旅游险、女性健康、少儿险、财产险、团险等业务。

代理各家保险公司健康险、意外险、旅游险、女性健康、少儿险、财产险、团险等业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北华银集团正规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