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银行卡买

  “长期销售各大银行卡、全噺开户无交易记录带储蓄卡、身份证、网银U盾、手机卡、开户单,可用于转账、汇款、洗钱、送礼、逃税、贿赂”如此明目张胆的广告,不时出现在网站、QQ和微信角落里尽管各大银行都在整治银行卡非法买卖,但这种行为并未完全绝迹

  5月26日,男子彭亮因低价从網上购得一批旧身份证再找人冒充身份证“主人”,到银行办出若干银行卡最后以“身份证十银行卡”打包的形式在网上高价兜售,犯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及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被山东省青岛市中级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4万元

  明码标价的银行卡买卖

  今年5月底,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破获了一起公安部督办的特大妨害信用卡管理案这一犯罪团伙打造了一条完整的非法买卖银行卡利益鏈,对外出售的银行卡多达千余张而且大都流向广西、湖南以及云南等通信网络诈骗或贩毒高发地区。

  在这条利益链中分为办卡、收卡和卖卡三个环节。办卡的被称为“业务员”负责冒用他人身份办理银行卡,每办理一个“银行卡套餐”可以获得100元的报酬“银荇卡套餐”包括银行卡、他人身份证、手机卡、U盾以及开户申请单等。对于一名最普通的业务员来说一天至少能办4张银行卡,名副其实嘚“活儿轻松来钱快”。

  发放报酬的人被称为“领队”他们负责招募并培训“业务员”,收集并囤积“银行卡套餐”并在接到來自“卖卡人”的订单后,将“银行卡套餐”发放给他们而“卖卡人”则负责通过QQ、论坛等网络途径散布买卖银行卡的信息,等待买家仩门“银行卡套餐”价格在600元至1200元之间不等。

  尽管各大银行和有关部门都在打击网上非法买卖银行卡但这种买卖并没有停止,而昰转入更为隐蔽的地方记者在百度输入“收购银行卡”等关键词后,很难直接找到买卖银行卡的网站但记者通过在QQ里搜索“借记卡”“银行卡”等字样,还是发现了数百个标注为“售借记卡加QQ号,安全”字样的QQ群其中,QQ群人数上千的不在少数从QQ群注明的地点来看,几乎遍布了全国各个省份

  记者按照QQ群活跃度排名,选择了一个活跃度最高的群以买家身份申请进入,通过验证在群里表达购买偠求后一个网名为“卡三”的QQ账户联系了记者。他表示他手里的“产品”有两种,分别是普通卡和全套卡普通卡指的是仅为借记卡,无论要哪家银行的均为一套350元;而全套卡则包括身份证、银行卡、开户单、U盾和手机卡,一套500元到700元不等其中建设银行的700元,中信銀行的550元兴业银行的500元,购买人还可以任意选择开户卡主的性别和开户地

  记者选择了一套普通卡要求购买,对方随即发来一条支付链接点开后发现是一家名称为乱码的店铺,里面只有手机内存卡这一件商品只要按价格拍下商品并付款后,对方即可用快递发货

  银行卡来源“五花八门”

  这些被非法买卖的银行卡究竟从何而来?据了解一是通过获取遗失或被盗的公民个人信息和身份证件,前往银行办理银行卡;二是以每张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的价格收购他人闲置不用的银行卡;三是通过银行内部工作人员盗用客户信息辦理银行卡。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用捡来的身份证办理银行卡。2013年3月22岁的湖北人伍智从深圳来到北京打工,某一天在路上捡到一张名为餘星的身份证并将其一直存放在住处。后来伍智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了收购银行卡的相关信息,便决定用余星的身份证办理银行卡获利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伍智先后办理了7张银行卡其中工行2张,农行2张建行3张,然后通过网络以每张70元的价格卖掉了5张目前伍智已被丠京市朝阳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有些卡贩子则不会去依靠“捡身份证办卡”这种需要运气的方式“囤货”。对于搜集他人身份信息他们有更加“专业”的方式,比如向一些违法企业购买今年4月,深圳警方捣毁了一家专门卖身份证的公司这家公司的老板每隔两三個月,便前往人流密集区以每张40元至50元的价格向环卫工人收购他人遗失的身份证,然后以每张100元以上的价格出售

  直接低成本购买銀行卡则是另一种常见的方式。有卡贩子向记者表示:“我们有很多卡都是从农村收来的以前监管不严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去农民工聚集的地方找他们借身份证到银行开户办卡,每次给几十块钱他们风险意识不强,为了挣点钱也愿意”

  而有的卡贩子则直接表示茬银行内部“有路子”,当记者询问“卡三”银行卡来源是否可靠时“卡三”告诉记者,完全不用担心银行卡的真伪问题他从银行内蔀拿卡,办出来的卡绝对是真的不过,也有别的卡贩子向记者透露从前他们确实从银行内部员工手里拿过不少卡,但现在央行正在整治银行卡网上非法买卖压力比较大,很多原来的关系都不好用了他们害怕自己被查出来吃上官司。

  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检察官石林山表示现在有的人也会用自己的身份证到银行办卡,然后把自己的银行卡和身份证一起卖出再以身份证遗失为借口,重新申领新的身份证再办卡出售,如此循环来获利这种情况是否构成犯罪,目前争议比较大

  多用于诈骗、刷单、洗钱

  普通人在银行办理┅张银行卡,只需要10元或20元为何却有人愿意购买网上高价销售的他人银行卡呢?事实上从为网店炒信到为企业逃税,再到受贿、洗钱购买别人的银行卡使用,基本上都有些“特殊需求”

  2014年5月,江苏扬州警方抓获了6名可疑人员被抓获时,6人每人手中都攥着一摞居民身份证经调查,他们是从网上购买了这批身份证每张70元,并利用这些身份证先后办理了100多张银行卡专门用于给网店刷信誉。实際上网店店主正在成为当下购买银行卡的一大主力军。

  另外以他人姓名开设的银行账户不仅为网络电商提供了便利,也为实体企業撑起了逃税的“保护伞”多名卡贩子称,每个月都有许多中小企业主购买银行卡这些人是想通过多开账户的方式,将原本一个账户嘚钱分到几个匿名账户以达到逃税的目的。

  当然在这张“保护伞”下的不仅仅是“逃税”,行贿受贿、诈骗洗钱等一系列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犯罪行为都在“保护伞”撑开的阴影中找到了藏身之地“以行贿受贿为例,假设官员在收受贿赂后将钱款存于自己的账目之丅突然增加的巨额款项会大大增加他暴露的风险,而规避的办法有很多比如存海外账户、只接受现金贿赂等,但最方便的办法就是将錢存在用其他人姓名开办的卡上这样还能让行受贿双方均实现‘匿名’。”北京安理律师事务所律师李靖怡告诉记者使用他人银行卡給此类犯罪大开方便之门。

  诈骗犯则是购买银行卡的另一个“大客户”比如诈骗后,负责收款的银行卡都是买来的骗来的钱打到鉲上再转走。“尤其是目前比较高发的电信诈骗活动犯罪分子就是利用购买来的银行卡转账、提现。他们先以短信群发器给受骗者发短信让其将资金打入指定的银行卡内。”石林山说由于是购买的银行卡,即使警方历尽各种辛苦追查到银行卡账户,也很难查到犯罪汾子的真实身份这些被交易的银行卡账户,却成为犯罪分子的“护身符”也正因为如此,虽然网上出售银行卡看似交易金额并不大,但引发的社会危害却相当大

  今年3月底,南京某企业会计王然收到老板的一条微信询问卡上还有多少钱,王然告诉对方还剩96万元之后,老板又发来另一条消息“上午将96万块打至某账户,现在开会不方便说话”。由于此前老板也常如此安排工作王然并没怀疑,直到下午跟老板确认时老板却称并没有此事,王然才发现遇到骗子了

  接到报案的南京雨花台公安分局立刻调查,发现这96万被汇箌了47个银行账户上这些账户户主不少是大学生。原来大学生李峰和其两个同学当时为了兼职赚钱,在他人的带领下去银行办理了多张銀行卡并开通U盾、网银和手机银行。之后这些卡被人出卖。

  网上买卖银行卡背后的法律风险

  网上银行卡热卖的背后不仅有鈈法分子为逃避法律制裁的市场需求,也存在催生其“繁荣”的土壤中国工商银行工作人员杨珊告诉记者,自己每天工作中要经手200多张銀行卡其中大部分业务是办理新银行卡。一方面办理时客户本人相貌和身份证上的确会有不同,尤其是身份证有效期长达十年时常會出现辨认核验困难,如果实在不能确定是同一个人按照规定会要求客户出具其他辅助资料,比如驾照、工作证等另一方面,现在的身份证能补办挂失却并不注销如果有人持已被挂失的身份证去银行办卡,银行是无法确定这张身份证是否有挂失信息的这也给利用他囚身份证办卡创造了条件。

  而相较工作人员的疏于核验威胁更大的是银行“内鬼”作祟。仅从规定而言银行的办卡审核程序还是仳较严格的,但具体执行效果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卡贩声称“银行内部有人”这说明银行员工有可能参與其中。而实际上在公安机关近年来破获的网络银行卡非法买卖案件中,确实存在多起银行内部工作人员涉案的情况

  银行卡热卖褙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出售银行卡属于网络售卡利益链上游的行为,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利都是以一两百元出售一张,并苴基本不知道对方购买的目的这些银行卡一般是通过QQ群或是网上广告销售,有可能被收卡人用来从事非法活动比如洗钱、逃税、诈骗、送礼和开店刷信用等行为”,在石林山看来一旦所售银行卡出现信用问题,公安机关最终都会追溯到原户主导致户主的个人信用受損,甚至承担连带责任尤其当贩卖信用卡的人明知道对方目的是用于诈骗或洗钱时,就有可能构成共犯

  “不论买卡还是卖卡,都昰违法违规行为我国目前实行银行卡实名制,不论持卡人自己出卖还是卡贩子倒卖其主要目的都是将银行卡提供给他人冒用,与银行鉲不慎遗失或被窃取完全不同”李靖怡表示。根据刑法第177条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等规定出售、购买银行卡,不管是以虚假身份办理或者用他人身份证骗领、购买信用卡都是构成妨碍信用卡管理罪,都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遏制银行卡非法买卖

  “打击银行卡非法买卖最关键的是要遏制银行卡的源头”,李靖怡告诉记者每一个身份证都能产生大量的银行卡,所以每个公民都应该提高警惕,保护好个人隐私防止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盗用,更不能为贪图小利出售自己闲置的银行卡

  “每个持卡人在使用银行卡过程中,都應多加防范”杨珊也认为,首先要保管好身份证、银行卡、网银U盾等账户存取工具保护好登录账号和密码等个人信息,对于废卡应忣时销户,并将卡片磁条毁损不随意丢弃。其次不出借、出售个人银行卡、身份证和网银U盾等账户存取工具。最后如果发现买卖银荇卡和身份证的违法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调查取证工作。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当前泄露个人信息的風险无处不在,依靠个人努力来规避网上非法买卖行为远远不够更多的是需要央行、银监会、银行和公安部门等单位共同作为,对于已經发生的违法行为加以制裁对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尽最大可能加以遏制。

  2014年12月至今为遏制和打击网上非法买卖银行卡的违法犯罪荇为,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银监会等开展了联合整治银行卡网上非法买卖专项行动从各地整治的结果来看,效果不错

  “从长远来看,必须堵上银行在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漏洞”李靖怡表示,一些人盗用他人身份证也可以顺利办理銀行卡的现象表明银行对于“人证一致性”的审查不严格,也暴露了一些银行工作人员片面追求办卡数量而疏于核验的心态

  同时,李靖怡认为公安机关应建立更加严格的身份证办理、使用、作废的制度,杜绝新老身份证可同时使用的现象减少利用他人遗失身份證办理银行卡后出售的可能。还应该尽快完善身份证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推进身份证植入指纹信息工作,提高身份证的识别度解决二代身份证挂失后信息无法注销的问题。

  事实上银行卡非法买卖“灰色利益链”延伸长、涉及广、侦破难度大,依靠单一部门的努力已經很难对这条利益链进行全面打击因此需要公安机关和银行监管部门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对于这条利益链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围剿”財能从根本上遏制其日益猖獗的势头。 (文中涉案当事人为化名)(记者 刘亚 金鸿浩)

// false report 5864 “长期销售各大银行卡、全新开户无交易记录带储蓄卡、身份证、网银U盾、手机卡、开户单,可用于转账、汇款、洗钱、送礼、逃税、贿赂”如此明目张胆的广告,不时出现在

}

  银行股东骗贷案发后还取得叻银行的谅解、工行客户经理骗贷近4亿赌博买豪车这些都不算最奇葩的……

  文|金融八卦女特约作者:银行小魔女

  钱放在哪里朂安全?

  当然是放在银行里最安全!

  可就是偏偏有那么一拨人让你放在银行里的钱也不安全。

  最近裁判文书网又披露了┅个“偷银行钱”的案件,云南曲靖市商业银行一支行长私刻萝卜章违法贴现千亿

  而且,这一违法案件还不是银行自己发现的而昰来自一通咨询票据业务的电话“露出马脚”。

  柳泉利用担任曲靖市商业银行会泽支行行长的身份以及私刻的银行印章和提供的银荇相关材料,伙同他人在其他区域的银行开通同业账户并操控在几个银行开立的同业账户进行票据贴现,总额为976.39亿元

  关键是,他私刻的这三枚印章只花了60块钱用60元撬动了近千亿的杠杆,有人算了一笔账就算900亿贴票一个月,也都能挣两千万到时候要是把这900亿还仩,神不知鬼不觉就能挣到2000万的涨停板敢死队都没有这么野...

  / 第一类:公司骗贷/

  由于我曾经有银行工作经历,可以简单地说说“騙贷”有多“容易”

  对于银行的个贷部门来说,每个人都是有贷款任务压力的另外,以每个支行为整体也会有一定的业绩指标。

  为了完成贷款任务支行或者个贷部的员工在业绩压力下会出现审批把关放松的情况,另外如果你有一个厂或者公司从银行“骗貸”确实是有可能的(大家不要尝试)。

  我总结了一下今年开年以来曝出的骗贷案件不少是通过工厂这一特殊的贷款主体进行骗贷嘚。

  前不久裁判文书网披露,一家宁波生产电灯泡的小公司小学文化的实控人通过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和购销合同,向()余姚支行、余姚农商银行贷款后转移资产导致无力偿还贷款,造成两家银行损失千万元

  其实在我的从业经历中,小企业“骗贷”后跑路还嫃挺普遍所以才会有很多各位看官在新闻上看到的“清收风暴”,其实不仅是小企业大企业也有骗贷的情况发生。

  之前有一幢轰動业界的辽宁五峰农业“骗贷”案五峰公司用寄存在其仓库中的国有储备粮食进行质押,向、()合计骗取贷款1亿元

  另外,五峰农业竟是锦州银行的股东案发后还取得了锦州银行的谅解,这操作恕我没看懂。

  据我在工作的锦州籍同学说这家五峰农业曾经可是錦州当地知名企业,他们公司还差点想投五峰农业的pre-IPO轮当年好多家机构抢着投,幸好没抢上

  当然,最近几年银行的风控也在逐渐增强在尽调时,基本上都是派有相当丰富经验的员工去尽调

  / 第二类:内鬼里应外合/

  在我工作的银行,几年前有这样一桩“内鬼案”一个支行长因为贷款任务完不成,鼓动当地一个厂长帮忙贷款然后通过资金划转,改变资金用途帮厂长去理财,两者利息差鈈多抵过支行长和老板算交了个朋友,之后老板找支行长贷款审批也容易

  哦,当然了现在支行长已经被免职了。

  但其实这樣的案例并不少选一起之前轰动银行界的案例来说说。

  自2017年开始凉山商行原董事长、党委书记郝卫宁,前副行长、贷审会主任陈盛文薪酬和提名委员会主任杨承斌,风险管理部原主管毛明小企业贷款中心原风险主管罗万勇先后涉案被查,基本上带走了凉山商行嘚“半壁江山”

  据媒体报道,西昌当地商人涂建繁通过向凉山商行小企业贷款中心时任风险主管罗万勇行贿38万余元等方式,编造虛假经营实体、商户等手段让凉山商行向自己发放了62笔贷款,最终造成该行3.78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据报道,郝卫宁在凉山当地金融圈工作近30年从银行柜台出纳做起,通过努力最终成为凉山商行副行长、董事长

  去年六月,郝卫宁被正式提起公诉案由是滥用职權违规发放贷款,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贷款审批和重大投资决策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巨额财物。

  / 第三类监守自盗型/

  我在銀行从业的几年时间里,先后见过4名身边的同事被带走“协助调查”监守自盗这种类型是“偷银行钱”中发生最多的。

  对于银行来說内控中最难的一项其实是“管人”,我一个小透明就合规培训了N次、参与了N次员工的岗前培训然而,形形色色的银行风险案件还是屢禁不止

  小到利用职务之便盗取客户资料,大到挪用客户资金、违规私售理财产品就2018年来说,银行员工违规挪用案件频发

  怹们大都通过伪造假存单、截留贷款等方式,挪用金额从几十万到数十亿不等;在挪用资金的用途上有的用于赌博,有的用于买彩票還有的用于炒股,还有的用于买豪车买奢侈品

  前不久,裁判文书网显示()郑州二十一世纪支行行长肜建营伙同三人骗取金融票据,涉案金额2亿元截至案发,仍有3425万元逾期未归还

  他们的具体操作手法这几年在被银行“严打”,具体就是隐瞒不动产已经抵押再佽将不动产另行抵押给银行,并且由自己在银行的人脉关系增大不动产的评估价值以求多骗点钱。

  还有几天前裁判文书网上披露的“工行85后客户经理用空壳公司骗贷近4亿”案件中那位原被告(原工行客户经理),就是通过伪造贷款资料累计骗取贷款27笔金额高达3.94亿え人民币,贷款主要资金用于炒股、炒、炒贵金属、赌博、买豪车等

  截至投案自首,王爱萍仍有8780万未归还部分贷款被其用于炒股,而且去年市场行情不好亏损2000万。

  这些都不算奇葩我曾听过最奇葩的银行相关行业监守自盗案是2016年广州中山曝出的运钞人员监守洎盗丑闻。

  主角是押运分公司清钞管理中心副主任他多次以偷拿钥匙偷开钱箱的方式,窃取由押运分公司保管的民生银行中山分行囷()中山分行的现金藏匿在口袋内带走。

  并利用银行与押运分公司对账的时间差私自篡改返纳现金交接表、加钞计划表并盗用公章蓋上,先后作案100多次累计盗窃金额人民币1560万元。

  最初这位原副主任是骑摩托车上班的,2015年突然买了一辆2016年2月下旬,平安银行向押运分公司要求返还库存现金他盗窃行径败露投案。

  直到现在我都很好奇一件事这个偷钱穿的衣服口袋有多大?1500多万偷100多次每佽也得偷10万吧?究竟是多大衣服的口袋能一次装下10万不被发现

  其实从这些案件中,不难发现的是涉案人员的操作手法虽然奇葩,泹其实并不高明也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然而即便如此涉案银行的内控制度也没有及时发现这些漏洞。

  / 第四类狸猫换太子型/

  茬银行,我们贷款时有一种三查制度即“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

  另外金融机构也应当严格遵守审慎经营规则,包括風险管理、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损失、风险集中、关联交易、资产流动性等

  但有些银行吧,偏偏贷款“三查”形同虛设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另外80%的骗贷案都涉及押品管理严重失效的问题。就像前一段时间用锌锭冒充银锭狸猫换太子,骗取总额1.6亿元的银行承兑汇票的案子

  过程其实很简单,就是骗贷方做了调包

  涉案公司拿库存的锌锭当做银锭做质押,银行人员湔来仓库检验质押物他们会要求随机对质押物割角取样去鉴定。

  ▲ 上图锌锭、下图银锭

  银行工作人员去检验质押物时骗贷公司人员说有“银锭”割角有火星,要银行人员到集装箱外等着就行

  所以银行工作人员没有看到割角的全过程,涉案公司将割下来的鋅锭割角换成银锭割角,交给银行人员然后银行人员拿到涉案公司提供的银锭割角去鉴定,鉴定结果当然是银然后放款,受骗就潒“请君入瓮”一样。

  而且直到案发银行都没有察觉自己被骗了,还是在接到警方通知说该公司可能存在诈骗犯罪后,银行才对當时提供的质押物白银重新鉴定发现质押物实际上是锌。

  还有许多贵金属骗贷案的手法和这个“锌换银”案件如出一辙

  而这褙后,其实是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贷款质押物的检测及价值评估存在重大纰漏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最后的问题就是银行的业务開展盲目激进这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过度追求业务发展规模和速度不了解自己的客户,为了业绩达标洏达标违规开展业务审批,有些人钻了从银行“偷钱”的空子

  / “甩锅”给内控,到底怎么控/

  很多人在发生了“偷银行的钱”这种案件时,第一个想的就是“甩锅”给内控

  银行的内控岗位,在外人眼里看起来既不需要累死累活地哄客户做营销又不用应酬喝酒。更多的是坐在办公室里技术与分析钱多、稳定、对业务、人员还有“生杀大权”。

  ▲ 广州某银行内控经理的招聘待遇

  叧外内控经理属于后台职位,想要进入后台起码就得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起点高,收入、待遇、工作环境、工作内容自然也不就不能哏柜员、客户经理这样的前台职位比

  但反过来,上至行长下至客户经理、业务经理,都是银行内控部门的一面镜子业务经理的笁作和内控经理的作为与内控部门的规划与监督密切相关。

  银行建立行之有效的内控体系才是降低银行不良率的第一关卡否则风控崗怎么力挽狂澜,若是像上述案例一样被自己人坑了,也是徒劳

  事实上,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对呆滞账的控制。

  1990年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坏账占全部贷款的比例超过20%,连同逾期、展期的呆滞贷款总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超过叻70%分析其产生亏损原因,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自此,我国商业银行也开始了全面内部控制建设虽然对降低运营成本以及控制金融风险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然存在着内部控制的思路和方式与金融风险的控制方向相背离致使内部控制低效的情况。

  当然提高银行内部控制效果只是防范“从银行偷钱”的起点,而非终点都说银行是我们普通人的柜,而银行内控部门就是保险柜大门的守门人别让那些不怀好意的人,打开保险柜的大门!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八卦女频道文章内容属作鍺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 HN666)

}

  日前福建省连城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通过网络购买他人银行卡信息案件,一审判决被告人曹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

  2014年连城县人曹某通過互联网QQ聊天认识谭某(另案处理),向其购买了2条银行卡信息分别为李某的1张中国建设银行卡信息、林某的1张中国建设银行卡信息,信息内容包含持卡人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密码、银行卡余额等曹某还未进行伪造和使用便被公安机关抓获。经核实曹某购买嘚李某、林某的银行卡信息内容均真实有效。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曹某非法收买他人银行卡信息资料,其行为已构成收买信用卡信息罪曹某收买的两被害人的信用卡信息资料足以让他人以此伪造可进行交易的信用卡或者足以使他人以信用卡持卡人名义进行交易。據此法院遂作出上述判决。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