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头里的美元可以自动换美元兑人民币今日汇率

  假设我有62000元人民币存在账上,假设汇率刚好6.2,我将62000全部换成美元,此时在我银行户头里,对应的人民币余额为0,美金余额为10000.  假如我将这10000美金回到国外去或者取出来自己放在家里,此时我人民币余额和美金余额都为0,很显然银行已经注销了62000人民币,但央行是否注销这笔钱,还请专业人士来回答,个人感觉应该是要销帐,如果不消,这笔钱是被谁享受了呢?  假如换汇后不动,等汇率到了6.5,我又换成人民币,现在我账上人民币余额为65000,比先前多出3000,显然这3000不是我劳动挣的,个人认为是央行多发行的3000元,因为汇率是由他定的。如果汇率是6.0,我要用钱不得不换,那么我账上人民币余额为60000,比先前要少2000,个人认为,这才是在注销人民币。因为这一过程,央行手中那10000美元没有变,人民币却少了2000.  个人认为,如果每对应的存款数字对应一分白花花的银子,如果换美元,无法确定央行是否会销毁对应的纸币。很显然,M2&M0,不存在纸币被销毁。因为,用不着。如有不对,烦请非专业人士指正。
楼主发言:20次 发图:0张
  会注消的,不注消就通胀。你只讲到你和央行少了个外资,如果央行手上只有1万给你,外资怎么办?  
  理论上应该注销,实际上如何处理就不知道了。  但是从现在的一些数据来看,恐怕没有注销。
  实际上没有注销  
  @mmchen168
09:35:00  理论上应该注销,实际上如何处理就不知道了。   但是从现在的一些数据来看,恐怕没有注销。  —————————————————  只要知道换一分就少一分进口就可以了。管它消不消的,年年印刷央行都可以申请专利了  
  @富躲深山穷出闹事 1楼
09:11:33  会注消的,不注消就通胀。你只讲到你和央行少了个外资,如果央行手上只有1万给你,外资怎么办?  -----------------------------  拿资源,劳动去换!因为高科技产品我们没有。
  @mmchen168 2楼
09:35:41  理论上应该注销,实际上如何处理就不知道了。  但是从现在的一些数据来看,恐怕没有注销。  ---------------------------  公布的数据是外汇一直在增加,表明一直在发货币。理论上凡是不能直接进口的产品和服务都会是通胀的。
  @幽灵麒 3楼
09:37:36  实际上没有注销  -----------------------------  注销的是数字,比如美元现汇和现钞。汇只是记录,现钞是实实在在的货币。正如一位网友讲的M2提款权那样。
  应当会注销或是收归央行处理,要不然就拿一万美元来回换不就通胀了吗
  当年进来1美元我们印10元人民币,现在我们6.5元就换一美元,就算销了,还留下三块五  
  @非常动物i 8楼
10:20:28  应当会注销或是收归央行处理,要不然就拿一万美元来回换不就通胀了吗  -----------------------------  应该是这样,有人说不会注销,感觉说不通。
  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支撑一国货币。美元是以美国军事,金融,高科技为后盾。人民币以资源,劳动力为支撑。所以想取代美元,目前还不可能。
  @kui楼
10:29:26  当年进来1美元我们印10元人民币,现在我们6.5元就换一美元,就算销了,还留下三块五  -----------------------------  银行给我们的是6.5,如果央行给银行的是10,银行不是赚翻了。如果是央行自己用,没必要。
  @kui楼
10:29:26  当年进来1美元我们印10元人民币,现在我们6.5元就换一美元,就算销了,还留下三块五  -----------------------------  05年,和现在比是这样。
  是不是注销 真的很难说,也许没有注销,还在市场上流通,所以最近开始通胀了
  @枫涟观澜 14楼
10:39:53  是不是注销 真的很难说,也许没有注销,还在市场上流通,所以最近开始通胀了  -----------------------------  但是猪肉价格是这几年最低价。如果没有注销,那笔钱在谁手上?
  如果是08年按1:8美元进来,现在按1:6出去,的确多出2元人民币。
  不会注销了,除非外汇储备减少.还有通过借贷派生大量M2.只有通过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进化注销.
  @banlong 17楼
10:46:17  不会注销了,除非外汇储备减少.还有通过借贷派生大量M2.只有通过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进化注销.  -----------------------------  外汇汇出去,美金取回家,人民币没有注销,这笔钱到那里去了呢?银行贷款派生的M2确实相当于发货币,但这些贷款大都去了政府和国企,但政府和国企的钱,老百姓只能挣到很少的部分。个人感觉银行注销美元所对应的人民币在天量信贷面前也只是个小数字。
  这边你换10000美元,注销62000人民币。银行那边马上贷款10万,所以银行用不着不销毁,因为他有更好的方式来增加M2。
  @e   理论上会实际上也是会注销的,不注销冥币就会贬值,除非央行放弃联系汇率的外币绑定制,采用浮动汇率。业主可以在金融机构通利用汇率波动炒作冥币获利,因为那是个赌场,但业主要携带大量外币出过几乎不可能,因为有外汇管制。
  @coodian2000 20楼
11:37:02  @e  理论上会实际上也是会注销的,不注销冥币就会贬值,除非央行放弃联系汇率的外币绑定制,采用浮动汇率。业主可以在金融机构通利用汇率波动炒作冥币获利,因为那是个赌场,但业主要携带大量外币出过几乎不可能,因为有外汇管制。  -----------------------------  谢谢!应该是要注销。上次有个人以大神的口气说不注销,最近也看到有人说不注销。但在注销,这笔钱到哪里去了?他们拿不出让人信服的数据和出处。他们认为央行有滥发货币的倾向,个人感觉应该是国家通过投资发展GDP才是元凶,
  应该减小投资拉动GDP的份额。准确的说应该是重复建设,面子工程,豪华政府大楼等。因为修这些工厂有大量的信贷出来,二是这些工程对社会发展没有太大用处。
  比如湖北的亿元政府大楼。
  央行回购不是做这个事情的么?
11:00:36  这边你换10000美元,注销62000人民币。银行那边马上贷款10万,所以银行用不着不销毁,因为他有更好的方式来增加M2。  -----------------------------  应该会注销,银行也需要用人民币买美元。其实关键问题不再这6.2万,而在于因货币系数多发的18.6万M2,要怎么消灭它们才是问题,要不汇率会贬的很难看。
11:00:36  这边你换10000美元,注销62000人民币。银行那边马上贷款10万,所以银行用不着不销毁,因为他有更好的方式来增加M2。  -----------------------------  应该会注销,银行也需要用人民币买美元。其实关键问题不再这6.2万,而在于因货币系数多发的18.6万M2,要怎么消灭它们才是问题,要不汇率会贬的很难看。
11:00:36  这边你换10000美元,注销62000人民币。银行那边马上贷款10万,所以银行用不着不销毁,因为他有更好的方式来增加M2。  -----------------------------  应该会注销,银行也需要用人民币买美元。其实关键问题不再这6.2万,而在于因货币系数多发的18.6万M2,要怎么消灭它们才是问题。
11:00:36  这边你换10000美元,注销62000人民币。银行那边马上贷款10万,所以银行用不着不销毁,因为他有更好的方式来增加M2。  -----------------------------  @ht6202 25楼
15:02:31  应该会注销,银行也需要用人民币买美元。其实关键问题不再这6.2万,而在于因货币系数多发的18.6万M2,要怎么消灭它们才是问题,要不汇率会贬的很难看。  -----------------------------  以政府投资带动GDP增长的方式,恐怕很难。
  @e   央行不是银行
  @implosion 29楼
15:11:54  @e  央行不是银行  -----------------------------  嗯,但放贷款的是银行。
  @implosion 29楼
15:11:54  @e  央行不是银行  -----------------------------  @e楼
15:12  嗯,但放贷款的是银行。  ------------------------------  央行只是个机构,不放贷款,不接存款。没有银行性质。  央行有多少人民币没有什么意义
11:00:36  这边你换10000美元,注销62000人民币。银行那边马上贷款10万,所以银行用不着不销毁,因为他有更好的方式来增加M2。  -----------------------------  @ht6202
15:02:31  应该会注销,银行也需要用人民币买美元。其实关键问题不再这6.2万,而在于因货币系数多发的18.6万M2,要怎么消灭它们才是问题,要不汇率会贬的很难看。  -----------------------------  @e楼
15:11:02  以政府投资带动GDP增长的方式,恐怕很难。  -----------------------------  华尔街答应吗?
11:00:36  这边你换10000美元,注销62000人民币。银行那边马上贷款10万,所以银行用不着不销毁,因为他有更好的方式来增加M2。  -----------------------------  @ht6202
15:02:31  应该会注销,银行也需要用人民币买美元。其实关键问题不再这6.2万,而在于因货币系数多发的18.6万M2,要怎么消灭它们才是问题,要不汇率会贬的很难看。  -----------------------------  @e
15:11:02  以政府投资带动GDP增长的方式,恐怕很难。  -----------------------------  @ht6202 32楼
15:20:43  华尔街答应吗?  -----------------------------  看来中国经济已经被殖民了。
  @幽灵麒
09:37:36  实际上没有注销  -----------------------------  @e楼
10:14:04  注销的是数字,比如美元现汇和现钞。汇只是记录,现钞是实实在在的货币。正如一位网友讲的M2提款权那样。  -----------------------------  人民币现钞只占人民币货币存量的很小一部分。大概5%左右吧。收不收会现钞,跟注销人民币没关系!!
  @幽灵麒
09:37:36  实际上没有注销  -----------------------------  @e
10:14:04  注销的是数字,比如美元现汇和现钞。汇只是记录,现钞是实实在在的货币。正如一位网友讲的M2提款权那样。  -----------------------------  @killor007 34楼
15:50:46  人民币现钞只占人民币货币存量的很小一部分。大概5%左右吧。收不收会现钞,跟注销人民币没关系!!  -----------------------------  如果没有注销,那笔钱在哪里?
11:00:36  这边你换10000美元,注销62000人民币。银行那边马上贷款10万,所以银行用不着不销毁,因为他有更好的方式来增加M2。  -----------------------------  @ht6202 26楼
15:07:14  应该会注销,银行也需要用人民币买美元。其实关键问题不再这6.2万,而在于因货币系数多发的18.6万M2,要怎么消灭它们才是问题,要不汇率会贬的很难看。  -----------------------------  央行会注销的。这是肯定的。因为这些钱没有人来接受。也就是你美元账户增加了,自然你的人民币账户就减少了。央行又不能拿这些钱来买东西,也不能另建账户存起来。  如果存起来的话,就等于这个银行的存款无故增加了。  央行调控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利率、准备金率、回购、国债。  哪一个方法都比不注销有效的多。
  @幽灵麒
09:37:36  实际上没有注销  -----------------------------  @e
10:14:04  注销的是数字,比如美元现汇和现钞。汇只是记录,现钞是实实在在的货币。正如一位网友讲的M2提款权那样。  -----------------------------  @killor007
15:50:46  人民币现钞只占人民币货币存量的很小一部分。大概5%左右吧。收不收会现钞,跟注销人民币没关系!!  -----------------------------  @e楼
15:53:52  如果没有注销,那笔钱在哪里?  -----------------------------  所谓注销,就是你的美元账户增加,人民币账户减少!!如果人民币账户不减少,你就发了!!
  楼主:e 时间: 10:35:55  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支撑一国货币。美元是以美国军事,金融,高科技为后盾。人民币以资源,劳动力为支撑。所以想取代美元,目前还不可能。  ---------------------------------------  既然人民币不能取代美元,那你们天天在网上猴急什么?此地无银三百两
  楼主:e 时间: 10:35:55  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支撑一国货币。美元是以美国军事,金融,高科技为后盾。人民币以资源,劳动力为支撑。所以想取代美元,目前还不可能。  ---------------------------------------  @短线突击 38楼
16:03:12  既然人民币不能取代美元,那你们天天在网上猴急什么?此地无银三百两  -----------------------------  谁天天?
  贷款都是有利息的,换美元对应该注销的却是基础货币。两者差别很大。  
  假如我将这10000美金回到国外去或者取出来自己放在家里,此时我人民币余额和美金余额都为0,很显然银行已经注销了62000人民币,但央行是否注销这笔钱,还请专业人士来回答,个人感觉应该是要销帐,如果不消,这笔钱是被谁享受了呢?
  不知道,  
  中国三季度末外汇储备3.89万亿,比二季度末减少1000亿,这还是在三季度外贸顺差极好的状态下的外汇储备流失,速度太快了。(主流财经媒体还每天不停谈到,即期汇率美元结汇盘太大了,人民币有升值压力)这下直接现原形了。  -----------------------------  9月份对外服务贸易逆差945亿美元!!!!!!!!!!!!!!!
  以前中国人民币是紧盯美元进行印刷的,就是把外汇储备当锚,现在外资开始流出,印出来的多余人民币却没有收回,通货膨胀本来就要开始了,结果最近再次大搞高铁,疯狂增加信贷投放,开始了无锚印刷,不知道明年通胀会疯狂到什么地步。。。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我可以这样操作吗?把卡里的钱换成美元,然后刷卡消费时会自动换成人民币结算。_百度知道
我可以这样操作吗?把卡里的钱换成美元,然后刷卡消费时会自动换成人民币结算。
主要是看卢布大滑有点怕。
提问者采纳
当地刷卡如果是透支的会以当地货币结算后,结账时可以进行选择,加国还要再从美元折算成人民币(不合算),只能付现金了你可以把当地货币换成美元,和你换不换美元没关系,但假设你是在国外并透支,然后还款时以入账日的人民币金额结算(如果用的是银联卡),就以美元结算。如果不透支;如果用的是VISA卡。如果你是双币卡,在银行入账日的汇率换算成人民币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刷卡消费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迷局中隐藏出路:试析中国经济政策走向&-真看不懂
迷局中隐藏出路:试析中国经济政策走向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WIDTH="15" HEIGHT="15" ALIGN="absmiddle"
ALT="迷局中隐藏出路:试析中国经济政策走向&-真看不懂"
TITLE="迷局中隐藏出路:试析中国经济政策走向&-真看不懂" />转载&#9660;
7月初在群里发言基础上做的一个整理。
聊点干的,基本上屡清了未来至少2-3年党国的脉络了,想听吗?
虽然各方面已经有了各种显现,但是直到最近大大表态做大做强国企,我们才能真正的能了解他们终极的思路,因为党国过往的经济政策里有很多矛盾,很难屡清它的主线,不过现在基本清楚了,今天要写的东西较多,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的思路。
我上学的时候,看过一本书叫《财政与金融》,财政是主体,金融是手段,所以问题的主线在中国的财政问题上。我们以前一直没有看清这个问题,就是未来党国的财政政策将怎样展开,看不清这个,一切无从谈起,所以今天我们就紧紧的围绕党国未来的财政政策展开这个话题。
首先做一个大胆的假设,重庆的黄市长下一个阶段有可能调任到副总理的职位上,因为未来的财政政策手段非常有可能就是重庆模式。下面我就要讲,黄奇帆在重庆做了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黄奇帆在重庆做大做强了国有企业,怎么做的呢?
黄的做法第一步,就是将政府债务分成两部分,第一部份就是具有回收能力的债务,或者叫能产生现金流的债务。比如政府的公共型投资,这里就有很多了,比如水,电,煤,汽车,地铁,水陆码头,车站,旅游观光,等等,只要能产生现金流的政府债务,一律打包为平台公司,从政府债务中剥离出去。而且这些能产生现金流的公司实际上如果经营好的话,要比你把钱存到银行要稳定的多,因为存到银行你的利息收入无法对抗通涨风险,而投入到上述地方,可以水涨船高,获得稳定的利益。所以现在重庆市搞的3P投资就是政府先将有能力获得现金流的债务剥离(这里就有很多私货了,没有私货就没有激励机制),引进民营资本投入到后续建设,然后民营企业可以和政府利益分成。这里有个特点,就是这一类的债务是以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做担保的,而随着城市的人口聚集效应越发显现,这类的公司都会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这是黄做的第一步。这个思路我们在2014年底做选股分析的时候,在我们群里是提到过这种思路的。
政府剥离上述债务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对于政府的总债务来说,你能借多少债,实际上你的财政收入是你的隐性担保。如果你能把一部分债务剥离,对于你政府来说就是什么呢?你的负债率会明显下降,你的负债率下降了,你就可以借更多的钱。
投资,消费,出口,三架马车里政府最喜欢哪个呢?
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空间能选择哪个呢?只有投资。
出口需要外部环境,比如说你搞产能输出的外部风险是很大的。往东走海上,有人拦着你,往西去,呵呵,实际上你是白送钱(参考相关博文巨变的世界:左冲右突的中国)。而中国无法完成产业升级的现实就决定了你无法从人家的锅里把肉夹走,那么全世界都通缩的现状,你的出口萎缩是必然的,而且你的成本也在增加,稍微没有点竞争力的外贸企业都会被淘汰,何况扩大。所以继续扩大出口这条路是死的。
那么消费呢?我们说过,我们回顾中国历史,中国经济的发展史无论是左还是右,都遵循着一条汲取的主线(参考背景相关博文私解简明文革小史),所以依靠消费,像美国那样的依靠消费来拉动经济是不可能的,我们是一条汲取路线,老百姓有钱才能消费,老百姓有钱吗?没有啊。没有钱消费个屁?所以只能回到投资上,而投资靠谁呢?大大明确提出来了:“做大做强国有企业”。
国企投资是近似于财政支出,那么什么是财政政策呢?我先去上根香,我们今儿慢慢聊。
****************************************************************************************
做大国企容易,国家肯投资就好了,但是怎样做强国企呢?实际不是没有办法。我们举一个栗子来进行说明。谁知道断桥铝和lowE玻璃的?作为现代比较高端的建材,这些东西也许只能在浦东的高端住宅上才有应用。但是你到德国或者日本去看一下,这些都是普及的民用产品了。中国市场上,断桥铝窗从节能的角度来看是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的,包括lowE玻璃(内部充入惰性气体,通过玻璃表面的特殊涂层做到可以隔热和降低紫外线辐射的一种高端玻璃)。今年我山上房子安装铝型材窗户,发现中国现在的民营市场上,东西真的是越做越烂,越做越便宜,为啥呢?老百姓没钱啊。那有好东西吗?不是没有,你做不起,因为有钱的人少,所以那么点好东西的价格就非常高。但是呢,我们从成本的角度来说,你断桥铝再牛逼也是铝,你lowE玻璃再牛逼也是玻璃,只要市场有量,价格就能下来。
所以只要国家给予市场补贴,很多人会更换更好的断桥铝和lowE玻璃,为什么呢?道理太简单了,先不说舒适了多少,第一节能的钱就把你那点投资补回来了。第二国家给你补贴,老百姓都想占便宜,给补贴谁不要,比如以前的断桥铝+lowE玻璃是市场价800元/每平方,现在国家给你补贴一半,你看有多少人要换的。中国这么大,哪怕每年有1/100的家庭去申请这个补贴,都能把中铝救了。
再来说钢材,据传黄市长曾说过要改建筑标准法,加大钢筋的使用量,钢筋粗一圈,那重量上可不是粗一圈那么简单的,最少增加钢材使用量的10%不止吧,如果更改中国的建筑法规,钢材的消耗量就会上一个台阶。我们说了,去库存是去那些民营企业的库存,去产能是去那些民营企业的产能(见相关博文暂不公开)。只要把民营的企业搞死,中国的产能就基本平衡了,何况,政府欠民营企业的债务,也因为债务主体的消失而消失了,一举两得的政策,干嘛不做呢?把过剩产能的民营企业搞破产=政府债务消失。这是政府降低债务的第二个法宝。我估计很多包工头如果没有顺利转型到3p之中去的话,将来可能就没有了,这是大势所趋。但是你们知道,对于政府来说,或者对于社会来说,那些曾经的包工头,很多不是有原罪就是在土地拆迁过程中暴富起来的,在中国官场的腐败利益链条里,一直是充当打手角色的,所以灭了这些人,也算是顺应了天道,老百姓只会是拍手称赞。
第三个,就是债转股。很多国有企业一直以来承担了国家的经济意图,它的投资本身就是一种财政政策的方向。比如说利比亚的投资失败了记到谁头上?俄罗斯的油买贵了记到谁头上?全国没有产生效益的高速公路的账记到谁头上,那些闲置的体育馆,展馆,这些东西政府还是背了好多好多债务的。所以债转股是一个好东西,它可以有效降低政府,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债务。不过,这是一个有点无赖的游戏,国有企业欠银行的钱还不了,银行就变成了企业的股东,问题是银行是谁的呢?它到底是国家的,还是股份制的?呵呵,中国的事不能认真,反正你到银行借了钱还不了是不可能让银行给你转成股份的。在西方,如果金融公司这么干的话,那家金融公司早就破产清算了。但是在中国不会,社会主义就是好。(不过也很难说资本主义国家都是一身清白,你比如雷曼之后的美国,还有泡沫经济后的日本,都是通过国家财政买入坏账的方式为银行补充了资本金,从而避免了金融危机。)
综上所述,
第一,剥离地方政府债务。
第二,搞死私企赖账,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第三,债转股(国企,见关联博文暂不公开)。
由此,我们会发现,钱原来是可以这么玩的,我们原以为这个国家欠了辣么多债务,怎么可能再扩大投资了呢?但是当我们具体分析了上述这几种可能之后,你就会发现,做大做强国有企业,还真不是瞎说说的。这上面我提到的三个措施,如果在全国展开的话,政府会没钱吗?国企会没钱吗?
但是这还只是财政政策的基本面,并不全面,财政政策应该是一个可以循环的政策,我先去擦个地,回来我们接着聊。
**********************************************************************************************
我记得曾经聊过日本的财政政策(见参考博文阳明心学影响下的日本财政政策),它泡沫经济后,房价硬着陆后,日本出台了日本特色的财政政策。小鬼子是这么玩的,它首先通过财政赤字(也就是政府借债),把钱发到了国内的低效部门,哪些部门呢?修路的,搞基础设施建设的,还有很多比如福利部门,养老院,教育啊什么的,这些对于政府来说都是不赚钱的买卖,政府为什么要将财政投入到这些低效部门呢?原因就是就业,只有保障社会充分就业,才能保障社会的稳定。低效部门的劳动者在获得政府的财政支出后(工资),他们也要花钱啊,买吃的,用的,如果省省还能买辆小车什么的。这样经过日本民间的再分配,几个来回,这钱就回到了那些相对来说比较高效的跨国企业的手里了,比如一个小老百姓的每月支出大概是,要买保险吧,要还月供吧,要买菜吧,要买电视机,洗衣机吧,这样几个来回,这些钱就回到了日本的保险公司,各类金融机构,买个菜后面都没准有伊藤忠的影子,还有那些日本比较知名的制造业企业当中,这些回到大企业的钱又去哪里了呢?答案是参与到了全世界资本布局当中去了。所以日本经济发展停滞了20多年,但是它一直是充分就业+货币价值坚挺。
中国政府将资源向国有企业集中,我们就推测,它未来的财政政策,第一,还会增加无效或者低效部门的投资。上面三个减债的措施,就是为了继续无效和低效投资腾出空间,比如说农民进城和随之而来的城镇化,继续扩张的国内高速道路网的建设等等,从而来保障比较充分的就业。第二,通过民间消费将资源进一步的向国有企业集中,也就是做强国有企业,让中国的国有企业参与到海外布局当中。从这个结构来看,我认为基本上就能把握住中国未来的财政政策的走向:就是通过对低效部门的补贴(财政赤字),在保障就业的同时,将资源进一步的向垄断国有企业集中,从而展开国有企业的海外资本布局。
往海外投资看你往哪里投,如果你往高效的国家投资,你可能会比较失败,但是如果你往低效的国家投资,没准你还比较高效呢。世界上就那么几个发达国家,你往那里投资而能成功的概率几乎就木有,而且也罕见成功的案例。所以中国的国有企业未来投资的方向还在一带一路上,那全是低效国家。所以中国在这个方向的投资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一带一路,重中之重在于东南亚,南亚,非洲的人口可以无缝对接中国的低端消费品,从而解决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一路上那几个国家,我指的是向西那几个欧亚内陆国家,对于中国来说更多的是能源保障,而不是低端产品的倾销市场,因为根本没有人口作为支撑。我看南海问题就如同当年英国看广州的禁烟运动一样,大英帝国没有产品倾销地的话,白银的循环链条也就无法衔接起来,没有白银(货币),当时的英国经济会面临深刻的通货紧缩,没准它也要做供给侧改革,来缩减过剩的产能。
*********************************************************************************************
接下来聊房子,聊房子之前我们要聊会金融作为铺垫。
大家可能知道,这两年农村信用社还有邮储银行,还有一些资质不是很好的地方银行都在补充资本金(群里发言后不久就传来了邮储银行和锦州银行去香港上市的消息。国家还是很照顾自己的嫡系的,国内IPO几乎被叫停,但是要为自己的嫡系找出路)。怎么补的呢?就是让自己员工买,各地不一样,甚至可以贷款买,美其名曰内部价。农村信用社或者邮储系统一直是我国金融最薄弱的环节,资产质量差,有很多贷款都收不回来,所以呢,补充资本金的实质就是那个存贷比考核,你要想不让那个收不回来的贷款变成不良资产就要继续放贷,而继续放贷的基础就是你要有足够的自有资本,所以向自己的员工集资,美其名曰内部价,实际上就是补充资本金,使得不良贷款不至于暴露。(到香港上市补充资本金也是同样的道理)
债转股就会面对这样一个麻烦,它正好是补充资本金的反向操作。也就是一旦开始给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的话,银行就会面临着本金减少的问题,而本金减少就要从社会上回收贷款(缩小资产负债表)。我们在金融上看,就会看到银行会做什么呢?终止贷款,惜贷,能不借你钱就尽量不借你,能把你的贷款收回来就尽量把你的贷款收回来,你们要知道啊,这是针对民企的部分啊。当然这么做也能达到我们刚才说的几个目的,第一去了民间的产能,第二把民间的企业逼死。
对于房地产来说,外部获得金融输血的环境变差,所以你想房地产行业很好,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呢,这里还有几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就是如果房地产价格崩溃,对于银行来说,自己也就死了,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办法,即不让房地产价格崩溃,而且金融系统还要缩贷。怎么才能做到呢?我猜会有几种配套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锁死成交量。
第二,政府建立房地产金融公社。
第三,加强城镇化的力度。
先说第一个,锁死成交量,也就是锁定了价格。比如我们以前说过,最主要的几个城市,它的房子已经不是居住功能而变成了金融资产,所以它的价格崩溃的话,会引发整体性的金融危机。只要我们将二手房的首付比例提高到8成(现在这个市场价格,将二手房的成交比例提高到5成就可以了),马上将成交量锁死,你想卖都卖不出去,这样就不会造成金融动荡(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这里我们不得不说一下去年底开始的北上广深这波行情的深层原因。
我们以前曾聊到过,央企买地导致了面粉昂贵,从而带动了去年底开始的这波行情。但是这里面实际上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就是去年底开始的人民币贬值趋势,导致了大量的资金游离于正规监管渠道跑到了北上广深,也就是地下钱庄的交易平台设在了上述几个地方。不知道群里的人有没有通过黄牛换汇的经验?比如你在中行门口通过黄牛换美元,操作程序是他先给你的户头上存入美元,你再把人民币给他,这样你就不用担心假钞的问题了。地下钱庄的操作也是类似,因为你换的头寸巨大(内地有钱人,贪官洗钱等等),它会为你在海外的户头里打入美元,你确认后在北上广深的平台上给它们存入人民币。这样一来,上述地区的人民币暴增,我也是最近才看到有关资料,据说北上广深在去年底以来的人民币储蓄余额暴增了数万亿。数万亿的现金从去年底以来堆积在了北上广深又是怎么导致房价也暴涨的呢?你们知道国内最聪明的有钱人中,现在流行一种做法,叫什么呢?【债务人民币化,资产海外化】,说白了就是借人民币的钱,然后换成外汇购买海外资产。这么做实际挺损的,就是将来把债务这一堆烂摊子留在国内,然后人家可以随时拍拍屁股走人。大家注意,是借债哦,借人民币,不是小借,是上亿规模的借。然后通过地下钱庄这个渠道在香港换成了外汇,然后又去了巴拿马成立了公司,再然后没准人家就在伦敦金融城里喝意大利咖啡了。
借钱就不会嫌多,那么这么多钱泡在北上广深,你只要能利用杠杆原理,炒高几套房子还是个事吗?几万亿的资金+杠杆,而且人家就挑价高的炒,你北京的那种500万以下的房子人家都看不上。所以啊,去年底中国的房子就和2014年底行情开始的股票市场一样失控了。炒高房价的目的,在于从银行抵押借款,无论是你有存量房还是你也是有贷款要还的房,反正这么炒你肯定能解套了。关键词,债务人民币化。这里还有有一个小细节,从地下钱庄走到香港的钱不会冲击中国央行的外汇储备。为什么呢?这个账面上根本就不是从中国金融系统中换的,怎么会走它的账面呢?
首先第一步是货币以几万亿的规模聚集到了北上广深这样的地下金融平台。虽然是地下的,但是人民币都趴在各大银行的账户里呢,银行如果不能顺利的把他贷出去,那这巨大的利息怎么支付?
正好国家号召去地产库存,所以这巨大的货币潮流和房子走到一起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而我们知道去库存,只有在涨价中才能完成。这是去年底上述地区房价暴涨的基本面。其中金融杠杆,尤其是场外配资也发生了很大的作用。举个栗子。假如我就有一套房子100平,我13年买入的时候是单价3万一平。首付2成,也就是首付了60万。我现在想卖卖不出去,然后我找来一个死党(街边流浪汉都行),告诉他我给你出首付120万(2成),你到银行贷款600万买我的房子(交易过于简易化了,只是为了说明原理)。这样交易下来,我实际支出60+120万,还有2-3年的贷款利息,我能赚到多少钱呢?本来是卖不掉的房子,反而赚到了很多钱,至于死党将来能不能还钱,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债务人民币化,而资产海外化是关键中的关键。多啰嗦两句场外配资,在场外配资这些极端短期的炒作当中,是滚动操作的,房子根本没有使用价值,他们只关心一点,就是你的区位能不能支撑足够高的房价,而且单体房子的总价越高越好,人家甚至都不乐意看你的房型。所以当你把北上广深楼市去库存和人民币贬值和地下钱庄联系起来看的话,你就能理解为什么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上述地区的房价可以翻倍。
不仅是场外配资,还有两个重要的因素我们要探讨一下,难道这巨大交易里,就没有真实的成交量吗?我认为有,去年底有两拨重要的购买力加入到了这个过程。
首先我们闲聊一下去年的股灾。
我们知道中国的股民基本户差不多在1亿左右,前年底去年初这波行情里,我们假设有1/100的人使用了杠杆,而我们再假设股市中总有赚钱的人,一般认为是1/10。那么我们大概能估计出去年的股灾之后,大约有10万人成功的胜利大逃亡,而且这些能够配资的人,应该是赚的盆满钵满。当然我们理解中国国情的话,我们猜测这些人中的至少半数以上可能来自于老鼠仓或者关联交易,一个徐翔只是一个替罪羊,真抓的话能抓的过来吗?所以从时间上,我们看到了一种非常完美的衔接,股灾过后,房地产市场快速启动。要知道,这些配资的能量很多人都是赚到了几百万,几千万规模的,这些人不把他们赶进房地产市场,难道要他们去冲击人民币汇率吗?时间对接的堪称完美。
还有一部分地方的土豪,这部分土豪有点小金库啥的,他们也预感到了某种危机,就像当年逃避战乱似的,他们想把自己的资金安排在更安全的地方,出于这样的考虑,他们选择了北上广深,这个相对数虽然不是很多,但是聚集起来的话也是非常庞大的规模。当然,这里头也有很多土豪是为了避税什么的原因,毕竟去年中国税务工作者太能干了,追缴税务欠款,预收税款,搞的土豪心理面慌慌的。所以买进“租界”的地皮避税,和跟当地政府部门哭穷几乎变成了同义词。我估计这也是相当大的一部分力量。
这两股力量促成了北上广深真实的房地产交易基础,而同时开发商利用场外配资来解套,甚至和地下钱庄的洗钱业务互相勾结起来,上演了本世纪最凶猛彪悍的房地产泡沫大潮。。。
为什么只有极少数城市的房地产价格飙涨?它的真实原因我想就是我今天的推断。这里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这些资金进入的都是高端地产,老百姓的房子不是他们炒起来的,只是因为它们炒高了蛋糕最顶端的奶油,所以才显得蛋糕整体都高了。国企高价拿地,只不过是上演了一出双簧来掩盖真实的问题而已。否则大家就会问?为什么房价这么高?你能告诉那些在股市中倾家荡产的股民们真实的原因吗?你能告诉中国的老百姓北上广深云集了几万亿等着随时夺门而出的游资吗?北上广深的烟花已经开的非常绚烂了,2017年也快到了。本人几年前就曾说过,2017年就是这波资产泡沫的最高点。大家别只关心房子,我们今天讲的重点不在房子,而在未来中国的财政政策,来探讨很多问题,比如,外储。。。歇一歇,我们继续聊外汇储备。
**********************************************************************************************
我们刚才说,地下钱庄出走的外汇并不影响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也不影响它的外汇储备。因为你不是从央行手里换的,央行没有把美元卖给你的话,它的外汇储备,至少从表面上看是没有减少的。
但是呢,我们知道从地下钱庄走的外汇呢,至少有n千个亿美元了。你在香港的户头上增加的是美元或者港币,但是地下钱庄手里拿着n万亿的人民币。地下钱庄除了收取手续费之外,难道它会看着自己的人民币贬值吗?
做外汇的都知道,如果你能提供避险工具(外汇期货交易平台),那么你就可以对自己手头持有的货币做对冲避险安排。央行干涉人民币汇率,它也要上新加坡或者伦敦这样的海外市场用真金白银买入人民币,否则海外人民币和你国内的人民币利差过大的话,就给所有的世界游资提供了套利你的机会。中国央行,虽然没有对地下钱庄汇出境外的人民币提供兑换,但是它要对流出到海外的人民币头寸进行买入,这要不断的消耗中国央行的外储。人民币贬值程度的大小,实际上就取决于这里。因为实际上你有很多的人民币在和地下钱庄的兑换过程中,已经退出了流通,而你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没看见。大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你市场中突然多了几万亿的“假币”。中国房地产泡沫没有破灭的真实原因是因为市场中这些本该退出流通的货币(相当于地下钱庄发行的假币),支撑了这个泡沫。这些个“假币”相当于中国银行向市场中提供了多少次流动性呢?没有地下钱庄,中国央行需要将退出中国的货币要冲减外汇储备,并同时要么快速的下调汇率,要么快速的向市场中提供流动性(降息降准),而这两种结果往往是相辅相成的,都会导致人民币快速的贬值,这样的话,北上广深的房价泡沫也会随之破灭。现在这样大家都好,央行不断的给地下钱庄提供补贴,然后货币也不用退出流通,相当于地下钱庄帮央行向市场中注入了几万亿的流动性,房价不但不会爆破,反而扶摇直上,而且还去了房地产的库存,减轻了银行的债务风险,天底下真有这样的好事?
所以我们还要回到未来的财政政策上,才能窥见答案。我们上午说过了,中国的财政政策是什么?【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然后通过政府的低效投资保障就业,同时通过某些个国企去搞一带一路。中国建国数十年来,从来没放弃过强国梦,强国而无富民就意味着“汲取”,无论是左也好,右也罢,只是养鸡和杀鸡的区别。养鸡是为了下蛋,杀鸡是为了吃肉。当然,这里你也可以高大上的说,是为了中华文明的崛起。到世界上装逼是需要本钱的,我们围绕这个它即将展开的财政政策来看的话,总需要有人来买单。逃得了股灾的人,未必能逃得掉房灾。
**********************************************************************************************
接着我们聊汇率。人民币会贬值吗?
这些天我都琢磨了很长时间了,昨天才基本理清了思路。确实有很多互相矛盾的问题,如果不是大大发声做强做大国企,我还真的没转过弯来。货币控制不住,怎么才能实现中国政府这一远大的财政政策呢?所以我们知道,锁死流动性是中国政府必然的选择,就是降杠杆。我们原来说北上广深的房子如果均价300万一套的话,需要将二手房的首付比例提高到8成,现在如果是单价500万的房子,我估计只要将首付比例提高到5成就能锁死了。有价无市是中国政府在房地产政策上最好的选择。即锁死了民间无法控制的疯狂的流动性,又能维护汇率的稳定,而且在政治层面也会获得道义的支持。我怎么想都是觉得没有比这个方法更好的方法了。也就是通过极大幅度的提高了“交易费用”,导致交易困难,从而降低了货币的流通速度,这样市场中的货币少了,货币自然就值钱,值钱的货币就没有内在贬值的压力。
比如,我们说一个传统企业,通过政策让你的环保达标非常的困难,也就是增加了你的交易费用,你将会把很多钱花在你根本不乐意花的地方,这样交易费用就极大的增加了。再比如说,一旦锁死房地产价格后,我开征房产税(怎样开征房产税是个技术活,见相关博文暂不公开),也就是以后再买房子,不仅是买那个房子,而且同时还要买交税的义务,这样也会造成交易困难。总而言之,只要增加交易环节的税收或者费用,社会总体的交易水平会迅速下降,同时货币流速也随之下降,这样货币虽然很多,但是我们在新的财政制度设计下就会看到:
1,货币流速下降了。
2,货币持续不断的向国有企业集中。
而且,货币向国有企业集中的速度和货币流速的下降正相关。
MAO的时代是没有通货膨胀的,理论上货币乘数可以为1,也就是金融机构没有任何借贷行为,一切公有,或者说完全的计划经济下,这不是不可以实现的。这说明了什么意思呢?就是M2还有扩大的余地,只要国内物价保持稳定。&中国古代就没有银行,以前的国有企业的时代都是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和财政部直接拨款。90年代初的时候,才把拨款改贷款的,【拨改贷】以后,就是通涨,通涨再通涨。所以说,问题在于货币供给总量和周转速度两个方面。只要在制度上设计一种提高交易费用的方法,那么货币周转速度会迅速下降。&当然,这个货币周转速度快速下降也会导致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比如社会雇佣啊什么的,但是这个要先下来,然后党国会通过它的国企或者地方政府,加大修马路牙子的力度,修下水道都够玩好多年的。财政肯定有很多要花钱的地方,也就是我说的,财政这个时候就要向低效率部门倾斜来保障社会就业,这样过剩的产能也可以消化了。关键是次序,如果房地产价格还高高在上,社会中还存在大量货币还左冲右突的话,你是不敢做这样的财政政策安排的,因为那极有可能引发极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和更快速的人民币贬值。所以,只有先圈住国内货币这个流量,说不好听了,就是要先圈住一批高“颜值”的人,才能不对整个的金融系统造成伤害。
总而言之,如果能把房地产这头怪兽圈住了,人民币的币值就稳定了。这里有个逻辑关系,人民币如果贬值幅度过大的话,意味着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就要做出总调整,无非就是进口和出口,人民币贬值过快,会带来出口的增长,反而导致人民币稳定。同时人民币贬值的过快的话,意味着进口成本的增加,人民币就会减少进口,这也会导致进口成本的下降。总之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体系下,本身有一套符合它的能力的自我平衡系统,也就是人民币均值。能给人民币带来危机的只有它庞大的房地产泡沫,解决了这个问题,人民币就算是守住了。
中国政府之所以在楼市调控这个问题上,一再退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怎么才能有效的锁住货币这条怪兽而不伤及自身。现在大大告诉我们了,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我们就知道答案了。大大并不想再拖了,他认为可以用其它手段来解决问题。
那怎样解决城市百姓的住房问题呢?尤其是一线城市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呢?我提到了住宅金融公社,这个有点像美国的两房,怎么做呢?政府以折扣价买入那些卖不出去的商品房,然后以出租的形式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政府甚至会动员房地产企业建设租赁用住宅。虽然这样的住宅回收周期长,但是相当于房地产企业为自己买了一个30年的长期国债。在经济通缩状态下,30年的长期国债的收益率其实还是很不错的。在老龄化背景下,30年国债具有了现实意义。
在那些三四线城市,则主要以农村城镇化为主,就是还要加大农民进城的力度,这样不但那些卖不出去的房子有了出路,而且政府还可以通过水电煤气长期的获得利益。农民进城了,政府赚钱了,土地也集中了。而且最关键的是大家都有了工作,该装逼的还可以继续装逼,老百姓有口饭吃,你说这得多感谢党的恩情啊。
&&我自己判断,“刮浮财”怎么也够党国消耗个几年的了,股票市场上转移了几十万亿,再加上房地产上再转移个个几十万亿,愁啥呢?本群不做道德批判,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本人都想尽最大的超然的姿态来看待这个客观的经济。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说了算的,看党国继续劈情操吧。今儿就聊这些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元兑人民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