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购置环保设备购置申请和安全设备购置申请,由于它们使用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有朝一日快意恩仇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会计制度上有关固定资产的收入均记入“营业外收入”,
有关支出均记入“营业外支出”,就是一种规定。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s——精品文档,值得购买和收藏!!!!!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多项选择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中级会计-固定资产
中级会计-固定资产
第三章 固定资产
《中级会计实务超级基础》
考情分析:本章属于基础性重点章节,其内容与企业日常工作息息相关,同时又具备相当的可考性,一般可以同资产减值、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所得税、借款费用、合并报表等内容相结合,或者考察自建的固定资产的核算等。其本身也包括大量的考点,可作客观性题目考察。2007年考察了客观题目,2008年除客观题目外,还考察了一个计算题目。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知识点1:固定资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一、固定资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非房产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四项目的,注意,没有以销售为目的!!)(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在实务中,判断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主要判断与该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到了企业。与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是指由于经营情况变化造成的相关收益的变动,以及由于资产闲置、技术陈旧等原因造成的损失;与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的报酬,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使用该资产而获得的收入,以及处置该资产所实现的利得等。通常,取得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是判断与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转移到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所有权是否转移,不是判断与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转移到企业的惟一标志。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企业虽然不拥有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但与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转移到了企业(承租人),因此,符合固定资产确认的第一个条件。(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必须取得确凿证据,但是,有时需要根据所获得的最新资料,对固定资产的成本进行合理的估计。比如,企业对于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需要根据工程预算、工程造价或者工程实际发生的成本等资料,按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办理竣工决算后,再做调整。(调整成本,不调整折旧)(注意,联系会计估计变更的规定,参看第16章的内容。)知识点2:固定资产确认的具体应用二、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具体应用(注意客观题目)对于购置的环保设备和安全设备等资产,其使用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是有助于企业从相关资产获得经济利益,或者将减少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因此。对于这类设备,企业应将其确认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同一企业可以对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历年试题:2006年判断题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的,应当将各组成部分分别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 【参考答案】√对于工业企业所持有的工具、用具、备品备件、维修设备等资产,施工企业所持有的模板、挡板、架料等周转材料,以及地质勘探企业所持有的管材等资产,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管理和核算。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通常确认为存货,但某些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需要与相关固定资产组合发挥效用,例如民用航空运输企业的高价周转件,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练习题:判断1、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通常确认为存货,但某些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需要与相关固定资产组合发挥效用,例如民用航空运输企业的高价周转件,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 【参考答案】:√2、企业购置的环保设备和安全设备等资产,由于它们的使用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所以企业不应将其确认为固定资产。( ) 【参考答案】:×【解析】:企业购置的环保设备和安全设备等资产,虽然它们的使用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是有助于企业从相关资产获得经济利益,或者将减少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对于这些设备,企业应将其确认为固定资产。同时,所确认的这些资产的价值与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之和不能超过这两类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总额。三、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成本,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这些支出包括直接发生的价款、运杂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等,也包括间接发生的,如应承担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算差额以及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对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确定其初始入账成本时还应考虑弃置费用。(一)外购固定资产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外购固定资产分为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和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两类。1.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相关支出直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知识点3:外购固定资产的特殊考虑3.外购固定资产的特殊考虑(1)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例3-3】2007年4月1日,甲公司为降低采购成本,向乙公司一次购进了3套不同型号且具有不同生产能力的设备A、B和C。甲公司为该批设备共支付货款7800000元,增值税税额1326000元,包装费42000元,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假定设备A、B和C均满足固定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公允价值分别为2926000元、3594800元、1839200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1)确定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包括买价、包装费及增值税税额等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9168000(元)(2)确定设备A、B和C的价值分配A设备应分配的固定资产价值比例=7;()=35%B设备应分配的固定资产价值比例=7;()=43%C设备应分配的固定资产价值比例=7;()=22%(3)确定设备A、B和C各自的入账价值A设备的入账价值=5;35%=3208800(元)B设备的入账价值=5;43%=3942240(元)C设备的入账价值=5;22%=2016960(元)(4)编制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A     3208800        ——B     3942240        ——C     2016960    贷:银行存款       9168000(2)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摊销金额除满足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外,均应当在信用期间内确认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教师补充:分期付款方式购买资产,且在合同中规定的付款期限比较长,超过了正常信用条件(通常在3年以上),视为融资。历年试题:2008年判断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购买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的,应当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其成本。( )【参考答案】√【解析】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2007年CTA考试单选当企业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则该资产成本确定的基础应是( )。A.实际支付的价款B.该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C.购买价款加上相关税费D.购买价款的现值【参考答案】:D【解析】如果购入固定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如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则应按所购固定资产购买价款的现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或“在建工程”科目。练习题:单选1购入固定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如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所购固定资产购买价款的现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或“在建工程”科目,按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A、未确认融资费用 B、财务费用 C、递延收益 D、营业外支出 【参考答案】:A【例】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购货合同,从乙公司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大型机器设备,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90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530000元。合同约定,甲公司于2007~2011年5年内,每年的12月31日支付2106000元。2007年1月1日,甲公司收到该设备并投入安装,发生保险费、装卸费等7000元;2007年12月31日,该设备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共发生安装费50000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假定甲公司综合各方面因素后决定采用10%作为折现率,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1)2007年1月1日,确定购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包括购买价款、增值税税额、保险费、装卸费等购入固定资产成本=5;3.=(元)  借:在建工程           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长期应付款            银行存款        7000(2)2007年度发生安装费用50000元  借:在建工程   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3)确定未确认融资费用在信用期间的分摊额,见表3—1*尾数调整。(4)2007年12月31日,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结转工程成本、支付款项2007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46575.2 )×10%=(元)  借:在建工程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借:长期应付款      2106000    贷:银行存款       2106000(5)2008年12月31日,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支付款项2008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6000)-(
)] ×10%=(元)  借:财务费用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长期应付款     2106000    贷:银行存款      2106000(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知识点4: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规定1.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企业通过自营方式建造的固定资产,其入账价值应当按照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确定,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机械施工费等。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不能抵扣的增值税税额、运输费、保险费等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并按照各种专项物资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属于工程物资,并设明细,如大型设备,材料物资等)工程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应将该项工程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必要支出结转,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工程完工后剩余的工程物资,如转作本企业库存材料的,按其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转作企业的库存材料。存在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应按减去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转作企业的库存材料。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工程物资,减去保险公司、过失人赔偿部分后的差额,工程项目尚未完工的,计入或冲减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工程已经完工的,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或营业外收入。借:在建工程(营业外支出)&&& 其他应收款-个人、保险公司&&& 贷:工程物资练习题:判断1、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该项目的工程物资盘盈应当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 【参考答案】:×【解析】: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该项目的工程物资盘盈应当冲减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企业的在建工程项目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取得的负荷联合试车过程中形成的、能够对外销售的产品,其发生的成本,计入在建工程成本,销售或转为库存商品时,按其实际销售收入或预计售价冲减工程成本。借:在建工程&&& 贷:对应的成本费用支出如果已经销售了,则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贷:在建工程如果转为库存商品,则:借:库存商品 (售价)&&& 贷:在建工程销售时候:&&&&&&&&& &&&&&&&&& 结转成本:借:应收账款&&&&&&&&& &&&&&&& 借:主营业务成本(售价)&&& 贷:主营业务收入 (售价)&&&&& 贷:库存商品历年试题2004年单选:在建工程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试生产产品对外出售取得的收入应( )。A、冲减工程成本 B、计入营业外收入C、冲减营业外支出 D、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参考答案】A练习题:单选某大型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进行联合试车发生的费用,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 )。 A、长期待摊费用 B、营业外支出 C、在建工程 D、管理费用 答案:C解析:工程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因必须进行试运转而形成的、能够对外销售的产品,其发生的成本,计入在建工程成本,销售或转为库存商品时,按实际销售收入或按预计售价冲减工程成本。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按估计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按有关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会计估计变更)。(结合日后事项掌握)思考:“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按估计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按有关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体现了哪个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由于正常原因造成的单项或单位工程报废或毁损(注意,不是整体),减去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等赔款后的净损失,如果工程项目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计入继续施工的工程成本;如果工程项目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管理费用,不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营业外支出。如为非常原因造成的报废或毁损,或在建工程项目全部报废或毁损,应将其净损失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练习题:判断1、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非正常原因导致的单项或单位工程报废,应将其净损失计入在建工程的成本。( )【参考答案】×【例3-4】2007年1月,丙公司准备自行建造一座厂房,为此购入工程物资一批,价款为250000元,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425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1~6月,工程先后领用工程物资272500元(含增值税税额);剩余工程物资转为该公司的存货,其所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领用生产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32000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购进该批原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5440元;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有关劳务支出35000元;应支付工程人员薪酬65800元;6月底,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假定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1)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  借:工程物资    292500    贷:银行存款    292500(2)工程领用物资  借:在建工程    272500    贷:工程物资    272500(3)工程领用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37440    贷:原材料                   3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440(4)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劳务支出  借:在建工程            35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35000(5)计提工程人员薪酬  借:在建工程     658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65800(6)6月底,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     410740    贷:在建工程     410740(7)剩余工程物资转作存货  借:原材料               17094.0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905.98    贷:工程物资              20000注:原材料为2.17=17094.02(元),增值税为 20 000÷1.17×0.17=2905.98元历年试题:2008年计算题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相关的增值税额不能抵扣),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公司在生产经营期间以自营方式建造一条生产线。2007年1月至4月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1)购入一批工程物资,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额为34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2)工程领用工程物资210.6万元。(3)工程领用生产用A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00万元;购入该批A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额为17万元;未对该批A原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应付工程人员职工薪酬114万元。(5)工程建造过程中,由于非正常原因造成部分毁损,该部分工程实际成本为50万元,未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应从保险公司收取赔偿款5万元,该赔偿款尚未收到。(6)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其他支出40万元。(7)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进行试运转,领用生产用B原材料实际成本为20万元,购入该批B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额为3.4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他支出5万元。未对该批B原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工程试运转生产的产品完工转为库存商品。该库存商品成本中耗用B原材料的增值税额为3.4万元,经税务部门核定可以抵扣;该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不含增值税)为38.3万元。(8)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9)剩余工程物资转为生产用原材料,并办妥相关手续。要求:根据以上资料,逐笔编制乙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答案】(1)借:工程物资 234     贷:银行存款 234(2)借:在建工程 210.6     贷:工程物资 210.6(3)借:在建工程 117     贷:原材料——A原材料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4)借:在建工程 114     贷:应付职工薪酬 114(5)借:营业外支出 45     其他应收款 5     贷:在建工程 50(6)借:在建工程 40     贷:银行存款 40(7)借:在建工程 25     贷:原材料——B原材料 20       银行存款 5借:库存商品 38.3  贷:在建工程 38.3(8)借:固定资产 418.3     贷:在建工程 418.3(210.6+117+114-50+40+25-38.3)(9)借:原材料 20[23.4/(1+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23.4/(1+17%)×17%]     贷:工程物资 23.4(234-210.6)2.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一般了解)通过出包方式建造的固定资产,其入账价值应当按照建造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确定,包括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在安装设备支出以及需分摊计入的待摊支出。(三)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知识点5: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规定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其所有权最终可能转移,也可能不转移。企业与出租人签订的租赁合同应否认定为融资租赁合同,不在于租赁合同的形式,而应视出租人是否将租赁资产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承租人而定。如果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则该项租赁应认定为融资租赁;如果实质上并没有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则该项租赁应认定为经营租赁。在租赁业务中,租赁资产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与所有权的转移并不一定是同时发生的,租赁期届满后,如果承租人购买了租赁资产,则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否则,租赁资产所有权一般不转移给承租人。在判断租赁类型时,不应以租赁资产所有权是否转移给承租人为标准。(实质重于形式)企业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虽然在法律形式上资产的所有权在租赁期间仍然属于出租人,但由于资产的租赁期基本上包括了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承租企业实质上获得了租赁资产所能提供的主要经济利益,同时承担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因此,承租企业应将融资租入资产作为一项固定资产入账,同时确认相应的负债,并采用与自有应折旧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计提折旧。为与企业自有固定资产相区别,企业应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单设“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属于固定资产科目下的二级科目,编制资产负债表是仍归到“固定资产”项目中,附注中单独披露。)1.租赁期开始日的会计处理1)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通常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会计分录为:借: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 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长期应付款(最低租赁付款额)2)初始直接费用的会计处理承租人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租入资产价值。会计分录为:借: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将(1)和(2)的分录合并:(教师提示:不鼓励采用这种方式)借: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直接费用)&&& 未确认融资费用(倒挤)&&& 贷:长期应付款(最低租赁付款额)&&&&&&& 银行存款等(直接费用)3)履约成本如果支付的租金中包含履约成本,按履约成本金额,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履约成本是指租赁期内为租赁资产支付的各种使用费用,如技术咨询和服务费、人员培训费、维修费、保险费等。承租人发生的履约成本通常应计入当期损益。结论:履约成本的金额不应当包含在长期应付款中。2.租入后的会计处理1)每期支付租金费用时借:长期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2)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承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当期的融资费用。会计分录为:借:财务费用&&&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分摊率的确定具体分为下列几种情况:(1)以出租人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赁资产入账价值的,应当将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2)以合同规定利率作为折现率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赁资产入账价值的,应当将合同规定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3)以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赁资产入账价值的,应当将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4)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的,应当重新计算分摊率,该分摊率是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折现率。知识点6:租赁资产的折旧期确定及期满时处理3)租赁资产折旧的计提借:制造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补充:确定租赁资产的折旧期间时,应视租赁协议的规定而论。如果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即可认为承租人拥有该项资产的全部使用寿命,因此应以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寿命作为折旧期间;如果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后承租人是否能够取得租赁资产的所有权,则应以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寿命两者中较短者作为折旧期间。4)租赁期满的会计处理(1)不归还,取得所有权借: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2)归还:借:长期应付款&&&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注意:此时的长期应付款,也就是该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知识点7:担保余值与未担保余值补充:担保余值与未担保余值担保余值,就承租人而言,是指由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就出租人而言,是指就承租人而言的担保余值加上独立于承租人和出租人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资产余值,是指在租赁开始日估计的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就承租人而言的担保余值,属于承租人的负债,因此应当计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范畴。未担保余值,是指租赁资产余值中扣除就出租人而言的担保余值以后的资产余值。由此可以看出,未担保余值是从出租人的角度而言的,是没有担保应由出租人自身负担的那部分余值,其风险由出租人承担,这部分余值能否收回没有切实可靠的保证,所以,在租赁开始日不能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一部分。【例3-7】2006年12月1日,甲公司与乙租赁公司签订一份矿泉水生产线融资租赁合同。租赁合同规定:租赁期开始日为2007年1月1日;租赁期为3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2000000元;租赁期届满,矿泉水生产线的估计残余价值为400000元,其中甲公司担保余值为300000元,未担保余值为100000元。该矿泉水生产线于2006年12月31日运抵甲公司,当日投入使用;甲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折旧,于每年年末一次确认融资费用并计提折旧。假定该矿泉水生产线为全新生产线,租赁开始日的公允价值为6000000元;租赁内含利率为6%。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该矿泉水生产线归还给乙租赁公司。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1)2006年12月31日,租入固定资产最低租赁付款额=200×3+30=630(万元)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5;2.×0.8396=5597880(元)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5597880(元)未确认融资费用=97880=702120(元)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5597880    未确认融资费用          702120    贷:长期应付款           6300000(2)2007年12月31日,支付租金、分摊融资费用并计提折旧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结果如表3—2所示:*尾数调整应计提折旧=(0000)÷3=1765960(元)  借:长期应付款   20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0  借:财务费用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制造费用    1765960    贷:累计折旧    17659602008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5597880+-2000000) ×6%=(元)2008年及2009年支付租金、分摊融资费用并计提折旧的账务处理,比照2007年相关账务处理。(3)2009年12月31日,归还矿泉水生产线  借:长期应付款           300000    累计折旧            5297880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5597880历年试题:2004年单选承租人对于租赁过程中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 )。A.管理费用 B.财务费用 C.营业外支出 D.租赁资产成本【参考答案】D2007年单选甲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N设备,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为93万元。甲企业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手续费,律师费等合计为2万元。甲企业该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万元。A.93 B.95 C.100 D.102【参考答案】B【解析】: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企业应在租赁期开始日,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加上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所以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93+2=95(万元)。2007年CTA考题单选:丁公司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设备一台,租赁合同规定租赁期满该设备的所有权归丁公司。租赁开始日该设备的原账面价值为348万元,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与其公允价值均为319万元,另发生运杂费8.5万元,安装调试费14.3万元,租赁合同签订过程中发生的业务人员差旅费1.2万元。该设备租赁期为6年,同类设备的使用寿命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4万元。若丁公司对该设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则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A.42.225 B.42.375 C.43.000 D.56.500【参考答案】B【解析】融资租赁中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该计入租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本题中发生的业务人员的差旅费用属于初始直接费用的核算范围,应该计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中。故固定资产入账价值=319+8.5+14.3+1.2=343(万元),因为租赁期满后丁公司获得该设备的所有权,所以应该按照该设备的使用寿命8年计提折旧。故每年应计提的折旧=(343-4)/8=42.375(万元)。知识点8:经营性租入资产的处理如果一项租赁在实质上没有转移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那么该项租赁应认定为经营租赁。在经营租赁方式下,由于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在实质上没有转移给承租企业,因此,承租企业不需承担租赁资产的主要风险,其会计处理比较简单,不需将所取得的租入资产的使用权资本化,相应地,也不必将所承担的付款义务确认为负债。历年试题:2004年计算(一般了解)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于2002年1月1日从乙租赁公司(以下简称乙 公司)租入—台全新设备,用于行政管理。租赁合同的主要条款如下:(1)租赁起租日:2002年1月1日。(2)租赁期限:2002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在租赁期满后将设备归还给乙公司。(3)租金总额:120万元。(4)租金支付方式:在起租日预付租金80万元,2002年年末支付租金20万元,租赁期满时支付租金20万元。起租日该设备在乙公司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公允价值为500万元。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甲公司在2002年1月1日的资产总额为1200万元。甲公司对于租赁业务所采用的会计政策是:对于融资租赁,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对于经营租赁,采用直线法确认租金费用。甲公司按期支付租金,并在每年年末确认与租金有关的费用。乙公司在每年年末确认与租金有关的收入。同期银行贷款的年利率为6%。假定不考虑在租赁过程中发生的其他相关税费。要求:(1)判断此项租赁的类型,并简要说明理由。(2)编制甲公司与租金支付和确认租金费用有关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1)此项租赁属于经营租赁。因为此项租赁未满足融资租赁的任何一项标准。(2)甲公司有关会计分录:①2002年1月1日, 借:长期待摊费用 80   贷:银行存款 80②2002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60   贷:长期待摊费用 40     银行存款 20③2003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60    贷:长期待摊费用 40      银行存款 20思考:经营租入的产成品仓库,发生的租金,如何核算?知识点9:存在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四)存在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对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确定其初始入账成本时,还应考虑弃置费用。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目前明确规定需要考虑弃置费用的:1.核电站核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等义务;2.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油气资产的弃置费用。对于这些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企业应当按照弃置费用的现值计入相关固定资产成本。注意:一般工商企业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报废清理费用,不属于弃置费用,应当在发生时作为固定资产处置费用处理。历年试题:2007年判断企业固定资产的预计报废清理费用,可作为弃置费用,按其现值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并确认为预计负债。( )【参考答案】:×【解析】:一般工商企业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报废清理费用,不属于弃置费用,应当在发生时作为固定资产处置费用处理。【例3-8】甲公司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一套化工产品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寿命为15年。根据有关法律,甲公司在该生产线使用寿命届满时应对环境进行复原,预计将发生弃置费用2000000元。甲公司采用的折现率为10%。甲公司与弃置费用有关的账务处理如下:(1)2007年12月31日,按弃置费用的现值计入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原价=5;0.2394=478800(元)  借:固定资产  478800    贷:预计负债  478800(2)2008年12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利息计算见表3—32008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费用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财务费用   47880     贷:预计负债   47880历年试题:2008年单选某核电站以10 000万元购建一项核设施,现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在使用寿命届满时,为恢复环境将发生弃置费用1 000万元,该弃置费用按实际利率折现后的金额为620万元。该核设施的入账价值为()万元。A.9 000 B.10 000 C.10 620 D.11 000【参考答案】C【解析】该核设施的入账价值=10000+620=10620(万元)此题分录为借:固定资产 10 620&&& 贷:银行存款 10 000&&&&&&& 预计负债 620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中,还应包括企业为取得固定资产而交纳的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等相关税费。企业购置计算机硬件中所附带的、未单独计价的软件,应与所购置的计算机硬件一并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五)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1.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分别按照本书“第八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十一章债务重组”的有关规定确定。补充:盘盈固定资产的成本。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在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处理前,应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固定资产折旧不考虑减值的情况下,对同一项固定资产,无论折旧方法及年限如何选择,计提的折旧总额是一致的。考虑减值的情况下,对同一项固定资产,无论折旧方法及年限如何选择,计提的折旧总额及计提的减值准备总额之和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对各期损益的影响金额。(一)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应考虑的因素(1)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2)预计有形损耗或无形损耗;(3)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资产使用的限制。知识点10:固定资产折旧范围(二)固定资产折旧范围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按照规定单独估计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练习题:单选下列固定资产中,应计提折旧的是( )。 A、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设备 B、闲置的设备 C、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设备 D、经营租赁租入的设备 【参考答案】:B【解析】:固定资产无论是否使用,均应计提折旧。但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无论是否交付使用,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认为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当采用与自有应计折旧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资产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使用寿命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练习:多选下列有关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折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应采用与自有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 B、应采用与自有资产不相一致的折旧政策 C、应根据租赁合同有关规定确定折旧期间 D、不必根据租赁合同有关规定确定折旧期间 【参考答案】:AC【解析】:在融资租赁方式下,计提租赁资产折旧时,承租人应采用与自有应折旧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并根据租赁合同的规定来确定租赁资产的折旧期间。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计提折旧。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额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练习题:多选下列项目中,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 )。 A、因季节性等原因而暂停使用的固定资产 B、因更新改造等原因而暂停使用的固定资产 C、企业临时性出租给其他企业使用的固定资产 D、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参考答案】:ACD(口误)【解析】:按照规定,除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更新改造等原因而暂停使用的固定资产,因已转入在建工程,故不计提折旧。知识点11: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补充:固定资产折旧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2.工作量法历年试题:2007年CPA考试单选甲公司20×7年2月1日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为17万元。购买过程中,以银行存款支付运杂费等费用3万元。安装时,领用材料6万元,该材料负担的增值税为1.02万元;支付安装工人工资4.98万元。该设备20×7年3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甲公司对该设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7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A、9万元  B、9.9万元 C、11万元  D、13.2万元【参考答案】:B【解析】: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100+17+3+6+1.02+4.98=132(万元),从20×7年4月份开始计提折旧,20×7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132/10×9/12=9.9(万元)。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例】甲公司某项设备原价为12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假设甲公司没有对该机器设备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年折旧率=2/5×l00%=40%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20×40%=48(万元)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20—48)×40%=28.8(万元)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120—48—28.8)×40%=17.28(万元)从第四年起改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额=(120-48-28.8-17.28-120×4%)/2=10.56(万元)历年试题:2003年考题某企业2002年11月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原价为498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万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该固定资产2003年应计提的折旧额是( )万元。A.98.6 B.119.52 C.185.92 D.192.56【参考答案】D【解析】第1年 (2002年12月~2003年11月) 498×40%=199.2(万元);第2年(2003年12月~2004年11月)(498-199.2)×40%=119.52(万元);2003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99.2×11/12+119.52×1/12=192.56(万元)。2004年单选:某设备的账面原价为5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预计净残值为4%,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该设备在第3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元。A、5250元 B、6000元 C、6250元 D、9000元【参考答案】A4.年数总和法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年折旧率用递减分数来表示,将逐期年数相加作为递减分数的分母,将逐期年数倒转顺序分别作为各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例】甲公司某项设备原价为12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假设甲公司没有对该机器设备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按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年数总和为:1+2+3+4+5=15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20×(1-4%)×5/15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20×(1-4%)×4/15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120×(1-4%)×3/15第四年应提的折旧额=120×(1-4%)×2/15第五年应提的折旧额=120×(1-4%)×1/15【例】某企业2007年8月20日自行建造的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建造成本为74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08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A.160 B.224 C.240 D.192【参考答案】B【解析】2008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740-20)×5/15×8/12+(740-20)×4/15×4/12=224(万元)。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核算:1.基本生产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制造费用,并最终计入所生产产品成本;2.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3.销售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销售费用;4.未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补充:1)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2)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额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练习题:多选下列固定资产中,企业应当计提折旧且应当将折旧额记入“管理费用”科目的有()。 A、车间未使用的固定资产 B、车间不再需用的固定资产 C、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 D、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固定资产 【参考答案】:ABC【解析】:上述各项中,A、B、C均应当计提折旧且折旧额应当记入“管理费用”科目,所以A、B、C均正确。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固定资产,虽然也应当计提折旧,但折旧额一般应当记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知识点12: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等的复核(四)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等的复核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如果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如果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如果固定资产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企业也应相应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例】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B.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C.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D.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和折旧方法【参考答案】A 补充:减值准备对累计折旧的影响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应当在剩余使用寿命内根据调整后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和预计净残值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历年试题:2007年CTA考试单选甲公司20×6年12月投入使用设备1台,原值为500000元,预计可使用5年,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7年年末,对该设备进行减值测试,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为350000元,尚可使用年限为4年,首次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确定20×8年起折旧方法改为年数总和法(净残值为0)。20×8年年末,对该设备再次进行减值测试,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为250000元,尚可使用年限为3年,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不变,则20×9年对该设备应计提的年折旧额为( )元。A.7200 B.105000 C.120000 D.125000【参考答案】:B【解析】:20×7年末固定资产账面净值=000÷5=400000(元),由于20×7年末可收回金额为350000元,故应计提减值准备=000=50000(元)。20×8年应计提的折旧=5;4/(1+2+3+4)=140000(元),20×8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000-(元)。由于20×8年末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为250000元,大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210000元,由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所以20×8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210000元。20×9年应计提的折旧=5;3/(1+2+3+4)=105000(元)。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知识点13:固定资产资本化的后续支出(一)资本化的后续支出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如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将该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待更新改造等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以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不是会计估计变更,视同新的资产)【例3-10】甲公司是一家从事印刷业的企业,其有关业务资料如下:(1)2006年12月,该公司自行建成了一条印刷生产线并投入使用,建造成本为56800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固定资产原价为3%,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2)2009年1月1日,由于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现有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已难以满足公司生产发展的需要,但若新建生产线成本过高、周期过长,于是公司决定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改扩建,以提高其生产能力。(3)2009年1月1日~3月31日,经过3个月的改扩建,完成了对该印刷生产线的改扩工程,共发生支出268900元,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4)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7年9个月。假定改扩建后的生产线的预计净残值率为改扩建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3%;折旧方法仍为年限平均法。(5)为简化计算,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公司按年度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1)200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两年间,即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发生前,该条生产线的应计折旧额为550960元[5;(1—3%)],年折旧额为91826.67元(7;6),各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为:借:制造费用   91826.67&&& 贷:累计折旧   91826.67(2)2009年1月1日,该生产线的账面价值为元[568000—(5;2)],该生产线转入改扩建时的账务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生产线  568000(3)2009年1月1日~3月31日,发生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账务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    268900    贷:银行存款    268900(4)2009年3月31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将后续支出全部资本化后的生产线账面价值为元(+268900),其账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生产线      贷:在建工程       (5)2009年3月31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其应计折旧额为元[×(1—3%)];在2009年4月1日~12月31日9个月期间计提折折旧额为61320.90元[÷(7×12+9)×9]在2010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7年间,每年计提折旧额为81761.20元[÷(7×12+9)×12]。每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为:  借:制造费用   81761.20    贷:累计折旧   81761.20如果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将替换的部分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同时终止确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实务中,如果企业不能确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可将替换部分的成本视为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练习题:单选1、A企业2003年12月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原价为6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2007年1月该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的某一主要部件进行更换,发生支出合计400万元,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被更换的部件的原价为300万元。则对该项固定资产进行更换后的原价为()万元。A、210  B、1000   C、820   D、610 【参考答案】:D【解析】:对该项固定资产进行更换前的账面价值=600-600/10×3=420(万元)加上:发生的后续支出:400万元减去:被更换部件的账面价值:300-300/10×3=210(万元)对该项固定资产进行更换后的原价=420+400-210=610(万元)判断题:1、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应当终止确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 【参考答案】:√【解析】:固定资产准则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应当终止确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例】1998年12月,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建造的营业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投入使用,并结转固定资产成本 1800000元。该营业厅内有一部电梯,成本为200000元,未单独确认为固定资产。2007年1月,为吸引顾客,甲公司决定更换一部观光电梯。支付的新电梯购买价款为320000元(含增值税税额,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另发生安装费用31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旧电梯的回收价格为100000元,款项尚未收到。假定营业厅的年折旧率为3%,净残值率为3%。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1)2007年1月,购入观光电梯  借:工程物资   320000    贷:银行存款   320000(2)2007年1月,将营业厅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营业厅的累计折旧金额=5;3%×8=432000(元)借:在建工程   1368000  累计折旧    432000  贷:固定资产   1800000(3)2007年1月,转销旧电梯的账面价值旧电梯的账面价值=;(7;1800000)=152000(元)  借:其他应收款  100000    营业外支出   52000    贷:在建工程   152000(4)2007年1月,安装新电梯  借:在建工程   351000    贷:工程物资   320000      银行存款    31000(5)电梯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投入使用  借:固定资产  1567000    贷:在建工程  1567000知识点14:固定资产费用化的后续支出(二)费用化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支出只是确保固定资产的正常工作状态,通常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等,不得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处理。在具体实务中,对于固定资产发生的下列各项后续支出,通常的处理方法为:1.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费用。(管理费用或者销售费用)2.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3.如果不能区分是固定资产修理还是固定资产改良,或固定资产修理和固定资产改良结合在一起,则企业应当判断,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是否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如果该后续支出满足了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后续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否则,后续支出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4.固定资产装修费用,如果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装修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并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单设“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在两次装修间隔期间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如果在下次装修时,与该项固定资产相关的“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仍有账面价值,应将该账面价值一次全部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练习题:单选1、企业生产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发生的下列支出中,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是( )。 A、购入时发生的安装费用 B、发生的装修费用 C、购入时发生的运杂费 D、发生的修理费 【参考答案】:D【解析】: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和日常修理费用,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不得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处理,注意生产车间发生的修理费也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判断题1、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和日常修理费用,通常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金额较小时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金额较大时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处理。() 【参考答案】:×【解析】: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和日常修理费用,通常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得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处理,车间、管理部门发生的修理费用均记入“管理费用”科目。【例题3-12】2007年1月25日,甲公司对所属一家商场进行装修,发生如下有关支出:领用生产用原材料40000元,购进该批原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6800元;辅助生产车间为商场装修工程提供的劳务支出为14660元;发生有关人员薪酬29640元。2007年12月26日,商场装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交付使用,甲公司预计下次装修时间为2018年12月。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决定对该商场重新进行装修。假定该商场的装修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该商场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6年;装修形成的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为1100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1)装修领用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46800    贷:原材料                 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800(2)辅助生产车间为装修工程提供劳务  借:在建工程          1466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14660(3)发生工程人员薪酬  借:在建工程       2964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9640(4)装修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装修  91100    贷:在建工程          91100(5)2008年度计提装修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因下次装修时间为2018年12月,大于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6年,因此,应按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6年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    15000    贷:累计折旧    150002009年、2010年计提装修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同2008年度。(6)2010年12月31日重新装修 借:营业外支出        46100   累计折旧         45000   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装修 91100知识点15:租入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5.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比照上述原则处理。发生的固定资产装修费用等,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在两次装修间隔期间、剩余租赁期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三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历年试题:2006年单选2005年1月1日,乙公司采取融资租赁方式租入一栋办公楼,租赁期为15年。该办公楼尚可使用年限为20年。2005年1月16日,乙公司开始对该办公楼进行装修,至6月30日装修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共发生可资本化支出100万元;预计下次装修时间为2012年6月30日。乙公司对装修该办公楼形成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年限是()。 A、7年 B、14.5年 C、15年 D、20年 【参考答案】A【解析】发生的固定资产装修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在两次装修期间、剩余租赁期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三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本题两次装修期间是7年,为较短者,装修形成的固定资产应按7年计提折旧。6.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例题3-13】2007年8月20日,甲公司对采用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一条生产线进行改良,发生如下有关支出:领用生产用原材料24000元,购进该批原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4080元;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线改良提供的劳务支出为2560元;发生有关人员薪酬54720元。2007年12月31日,生产线改良工程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交付使用。假定该生产线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6年,剩余租赁期为5年;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1)改良工程领用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28080    贷:原材料               24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080(2)辅助生产车间为改良工提供劳务  借:在建工程          256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2560(3)发生工程人员薪酬  借:在建工程    54720    贷:应付职工薪酬  54720(4)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交付  借:长期待摊费用   85360    贷:在建工程     85360(5)2008年度进行摊销因生产线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6年,剩余租赁期为5年,因此,应按剩余租赁期5年进行摊销。  借:制造费用    17072    贷:长期待摊费用  170722006年综合题1、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为华东地区的一家上市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 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乙公司2003年至2006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03年12月1日,乙公司购入一条需要安装的生产线,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 注明的生产线价款为10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0万元;发生保险费2.5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 (2)2003年12月1日,乙公司开始以自营方式安装该生产线。安装期间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实际成本和计税价格均为10万元,发生安装工人工资5万元,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该原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2003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当日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13.2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4)2004年12月31日,乙公司在对该生产线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 乙公司预计该生产线在未来4年内每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0万元、15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2009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以及该生产线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形成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为200万元;假定按照5%的折现率和相应期间的时间价值系数计算该生产线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该生产线的销售净价为782万元。(5)2005年1月1日,该生产线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12.56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6)2005年6月30日,乙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该生产线进行改良。当日,该生产线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在改良过程中,乙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122.14万元。 (7)2005年8月20日,改良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并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10.2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05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未发生减值。 (8)2006年4月30日,乙公司与丁公司达成协议,以该生产线抵偿所欠丁公司相同金额的货款。当日,乙公司与丁公司办理完毕财产移交手续,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假定2006年4月30日该生产线的账面价值等于其公允价值。 要求: (1)编制2003年12月1日购入该生产线的会计分录。 (2)编制2003年12月安装该生产线的会计分录。 (3)编制2003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会计分录。 (4)计算2004年度该生产线计提的折旧额。 (5)计算2004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的可收回金额。 (6)计算2004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7)计算2005年度该生产线改良前计提的折旧额。 (8)编制2005年6月30日该生产线转入改良时的会计分录。 (9)计算2005年8月20日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该生产线的成本。 (10)计算2005年度该生产线改良后计提的折旧额。 (11)编制2006年4月30日该生产线抵偿债务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参考答案】 (1)借:在建工程 1 172.5   贷:银行存款 1 172.5 (2)借:在建工程 16.7   贷:原材料 10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   &&& 应付职工薪酬 5 (3)借:固定资产 1 189.2   贷:在建工程 1 189.2 (4)2004年折旧额=(1 189.2-13.2)/6=196(万元) (5)未来现金流量现值=100×0.9524+150×0.9070+200×0.8638+300×0.8227+200×0.7835 =95.24+136.05+172.76+246.81+156.7 =807.56(万元) 而销售净价=782(万元) 所以,该生产线可收回金额=807.56(万元) (6)应计提减值准备金额=(1 189.2-196)-807.56 =185.64(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85.64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85.64 (7)2005年改良前计提的折旧额=(807.56-12.56)/5×1/2 =79.5(万元)   借:制造费用    79.5    贷:累计折旧    79.5(8)借:在建工程 728.06   累计折旧 275.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85.64   贷:固定资产 1 189.2 (9)生产线成本=728.06+122.14=850.2(万元) (10)2005年改良后应计提折旧额=(850.2-10.2)/8×4/12 =35(万元) 借:制造费用   35  贷:累计折旧   35(11)2006年4月30日账面价值=850.2-35×2=780.2(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780.2   累计折旧 70   贷:固定资产 850.2 同时,借:应付账款 780.2   贷:固定资产清理 780.2 历年试题:2005年单选(修订后)9、2004年4月1日,甲公司经营租入的某固定资产进行改良。2004年4月28日,改良工程完工,发生资本化支出120万元;完工后该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剩余租赁期为2年,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6年;采用直线法摊销。2004年度,甲公司应为改良工程发生的支出应摊销的金额为( )万元。A.15 B.16.88 C.40 D.45【参考答案】:C【解析】:2004年度,甲公司应为改良工程发生的支出摊销金额为(120/2)*8/12=40万元。2005年多选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有()A.固定资产进行日常修理发生的人工费用B.固定资产安装过程中领用原材料所负担的增值税C.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专门借款利息D.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净损失【参考答案】:BD【解析】:选项A计入到管理费用中;选项C计入到财务费用中。
第三节 固定资产处置
一、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报废和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固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予以终止确认:(一)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二)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二、固定资产处置的处理知识点16:一般固定资产处置(一)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固定资产处置一般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例3-15】甲公司有一台设备,因使用期满经批准报废。该设备原价为186700元,累计已计提折旧177080元,已计提减值准备2500元。在清理过程中,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5000元,残料变卖收入为6500元。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7120    累计折旧     17708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500    贷:固定资产     186700(2)发生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3)收到残料变价收入  借:银行存款    65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6500(4)结转固定资产净损益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562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620(二)其他方式减少的固定资产知识点17: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对其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使预计净残值能够反映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但不得超过其账面价值。原账面价值高于预计净残值的差额,应作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持有待售固定资产从划归为持有待售之日起停止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因为已经不符合固定资产定义)。【例】某项固定资产原值100万元,已提折旧7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20万元,现准备将其出售。假设该设备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2万元,则不调账;如果该设备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5万元,则计提5万元的减值损失,调整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5万元,即调整后的预计净残值为5万元。账务处理:借:资产减值损失 5&&&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此时固定资产有关信息如下:固定原值100万元,已提折旧7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25万元。练习题:判断1、固定资产从划归为持有待售之日起停止计提折旧和减值测试。( ) 【参考答案】√【解析】教材原文规定多选题1、关于固定资产处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固定资产满足“处于处置状态”条件时,应当予以终止确认 B、固定资产满足“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条件时,应当予以终止确认 C、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对其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 D、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参考答案】ABCD【解析】固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予以终止确认:(1)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2)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知识点18:盘亏固定资产处理补充:固定资产盘亏的会计处理固定资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亏的固定资产,按盘亏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时,按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历年试题讲解历年试题:2007年CTA考试多选下列有关固定资产的会计事项中,不需要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的有()。A.在用固定资产转入改扩建工程B.毁损固定资产C.出售固定资产D.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出固定资产E.盘亏固定资产【参考答案】:AE【解析】:选项A直接转入在建工程,不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选项E,批准前的处理: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固定资产批准后: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务损益不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2004年单选:下列各项中,经批准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是( )。A、计算差错造成的存货盘亏 B、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盘亏C、管理不善造成的固定资产盘亏 D、工程建造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参考答案】C2007年CPA考试多选下列有关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固定资产盘亏产生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B.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发生的支出计入当期损益C.债务重组中取得的固定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及相关税费之和入账D.计提减值准备后的固定资产以扣除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为基础计提折旧E.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高于重新预计的净残值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参考答案】:ABCDE2005年计算题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为注册地在北京市的一家上市公司,其2000年至2004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1)2000年12月12日,丙公司购进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350万元,增值税为59.5万元,另发生运输费1.5万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该设备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5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2001年12月31日,丙公司对该设备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预计可收回金额为321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后,该设备原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保持不变。(3)2002年12月31日,丙公司因生产经营方向调整,决定采用出包方式对该设备进行改良,改良工程验收合格后支付工程价款。该设备于当日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4)2003年3月12日,改良工程完工并验收合格,丙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25万元。当日,改良后的设备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8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16万元。2003年12月31日,该设备未发生减值。(5)2004年12月31日,该设备因遭受自然灾害发生严重毁损,丙公司决定进行处置,取得残料变价收入10万元、保险公司赔偿款30万元,发生清理费用3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收付,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要求:(1)编制2000年12月12日取得该设备的会计分录。(2)计算2001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3)计算2001年12月31日该设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4)计算2002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5)编制2002年12月31日该设备转入改良时的会计分录。(6)编制2003年3月12日支付该设备改良价款、结转改良后设备成本的会计分录。(7)计算2004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8)计算2004年12月31日处置该设备实现的净损益。(9)编制2004年12月31日处置该设备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参考答案】:(1)借:固定资产 411(350+59.5+1.5)  贷:银行存款 411(2)2001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411-15)/10=39.6万元(3)2001年12月31日该设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411-39.6)-321=50.4万元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50.4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0.4(4)2002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321-15)/9=34万元(5)编制2002年12月31日该设备转入改良时的会计分录:借:在建工程 287  累计折旧 73.6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0.4  贷:固定资产 411(6)编制2003年3月12日支付该设备改良价款、结转改良后设备成本的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25   贷:银行存款 25 借:固定资产 312   贷:在建工程 312(7)2004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312-16)/8=37万元(8)处置时的账面价值=312-27.75-37=247.25万元处置净损失=247.25-10-30+3=210.25万元(9)编制2004年12月31日处置该设备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247.25    累计折旧 64.75     贷:固定资产 312  借:银行存款 1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  借:银行存款 3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  借:固定资产清理 3     贷:银行存款 3  借:营业外支出 210.25     贷:固定资产清理 210.252008年CPA考试单选甲公司自行建造某项生产用大型设备,该设备由A、B、C、D四个部件组成。建造过程中发生外购设备和材料成本7320万元,人工成本1200万元,资本化的借款费用1920万元,安装费用1140万元,为达到正常运转发生测试费600万元,外聘专业人员服务费360万元,员工培训费120元。20×5年1月,该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因设备刚刚投产,未能满负荷运转,甲公司当年度亏损720万元。该设备整体预计使用年限为1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A、B、C、D各部件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的公允价值分别为3360万元、2880万元、4800万元、2160万元,各部件的预计使用年限分别为10年、15年、20年和12年。按照税法规定该设备采用年限平均法按10年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其初始计税基础与会计计量相同。甲公司预计该设备每年停工维修时间为15天。因技术进步等原因,甲公司于20×9年1月对该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以新的部件E代替了A部件。要求: 根据上述材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4至8题。4.甲公司建造该设备的成本是( )。 A.12180万元B.12540万元C.12660万元D.13380万元【参考答案】:B【解析】:设备的成本=20++360=12540(万元)5.下列关于甲公司该设备折旧年限的确定方法中,正确的是( )。A.按照税法规定的年限10年作为其折旧年限B.按照整体预计使用年限15年作为其折旧年限C.按照A、B、C、D各部件的预计使用年限分别作为其折旧年限D.按照整体预计使用年限15年与税法规定的年限10年两者孰低作为其折旧年限【参考答案】:C【解析】:对于构成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如果各自具有不同的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从而适应不同的折旧率或者折旧方法,同时各组成部分实际上是以独立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因此,企业应将其各组成部分单独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6.甲公司该设备20×5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是( )。 A.744.33万元B.825.55万元C.900.60万元D.1149.50万元【参考答案】:B【解析】:A部件的成本=12 540÷(3 360+2 880+4 800+2 160)×3 360=3 192(万元)B部件的成本=12 540÷(3 360+2 880+4 800+2 160)×2 880=2 736(万元)C部件的成本=12 540÷(3 360+2 880+4 800+2 160)×4 800=4 560(万元)D部件的成本=12 540÷(3 360+2 880+4 800+2 160)×2 160=2 052(万元)甲公司该设备20×5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3 192÷10×11/12+2 736÷15×11/12+4 560÷20×11/12+2 052÷12×11/12=825.55(万元)。7.对于甲公司就该设备维修保养期间的会计处理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维修保养发生的费用应当计入设备的成本 B.维修保养期间应当计提折旧并计入当期成本费用C.维修保养期间计提的折旧应当递延至设备处置时一并处理D.维修保养发生的费用应当在设备的使用期间内分期计入损益【参考答案】:B【解析】:设备的维修保养费属于费用化的后续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8.对于甲公司就该设备更新改造的会计处理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 A.更新改造时发生的支出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B.更新改造时被替换部件的账面价值应当终止确认C.更新改造时替换部件的成本应当计入设备的成本D.更新改造时发生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予以资本化【参考答案】:A 【解析】:更新改造时发生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予以资本化,故不能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选项A不对。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设备购置费的组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