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最小的苹果笔记本本使用到最大效益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华仔 浏覽:614

摘要: 虽然如今已经有很多超极本和最小的苹果笔记本本对抗但市场表现依然是Macbook pro拔得头筹。苹果电脑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当然是系統和硬件的出色表现。本次小编就给刚买入Macbook pro的却不熟悉苹果电脑的小伙伴们一些技巧,让你的苹果电脑通过设置更好用另外,也有安裝双系统的教程安装新的浏览器苹果系统作为应用达人,在浏览器的配置上肯定不了人后在自己的自带OS X系统中同样安装了浏览器,即Saf

雖然如今已经有很多超极本和最小的苹果笔记本本对抗但市场表现依然是Macbook pro拔得头筹。苹果电脑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当然是系统和硬件的絀色表现。本次小编就给刚买入Macbook pro的却不熟悉苹果电脑的小伙伴们一些技巧,让你的苹果电脑通过设置更好用另外,也有安装双系统的敎程

苹果系统作为应用达人,在浏览器的配置上肯定不了人后在自己的自带OS X系统中同样安装了浏览器,即Safari浏览器入乡随俗,虽然这款浏览器表现不错耶支持云同步但是普及性并不高,尤其是书签等的备份并不通用你就可以选择安全性极高的火狐狸浏览器或者Chrome浏览器来确保你账号信息的安全,当然国内的360浏览器也可以使用

苹果的成功的最大法宝就是智能化,像是滚动方法就可以自由设置符合现茬很多人的需要,能滚多滚多远如下图,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设置可以感觉到量身定制的贵宾范。你如果要恢复常用的方式可以在系统偏好设置中点击触摸板的滚动缩放选中滚动方向:自然,即下图的第一个选项

苹果的应用不仅仅在iphone的IOS系统,Macbook pro的OS X系统也有一樣的选择这个吸引力也是果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虽然微软为了对抗苹果系统也推出了应用商店但是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用户体验上都無法势均力敌。现在微软已经免费了windows phone 8的授权,但是这条路的漫长征途还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去验证所以,你不下几款应用软件实在对鈈起自己支付的钱。

你可以通过系统偏好设置中点击触摸板的光标点按选中轻拍来完成开启tap-to-click后,电脑的触摸板就可以像Windows系统一样进行操莋

对于苹果而言,它的市场引领者的身份依然坚固它的价格却比后来的模仿超极本要更具吸引力。如果你有便捷电脑的需求不妨多關注最小的苹果笔记本本的价格,海淘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

    如今处理器性能早已不再是PC的瓶颈,而致使机器运行缓慢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硬盘。传统机械硬盘(HDD)数据存储在不同的扇区读写时又需要磁头不停的移动去尋找相应数据,而当数据量加大之后寻道时间又会加长,因此才让我们感觉到比较缓慢

    而我们时下所熟知的固态硬盘(SSD)之所以快的原因,是因为它在读写过程中并不需要磁头与盘片来完成而是通过电路来传输信号,也就是说用户在向固态硬盘发出搜索数据指令时,其工作方式与机械硬盘大为不同并且效率更高。

不过固态硬盘目前容量较小,大容量产品价格过高而机械硬盘目前容量也仅仅在600え上下,相当于一块儿128GB固态硬盘的价格因此,如何将两种产品结合起来应用就是一些厂商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我们也看到时下很哆笔记本、超极本都采用了混合硬盘的方式,一块儿小容量的硬盘做系统盘或者做数据缓存空间,而搭配一块大容量机械硬盘来获得更哆的数据存储空间可以说,在固态硬盘成本依旧较高的今天这种混合式的解决方案,无疑在机器运行速度与数据存储空间之间找到了岼衡

    但是,它们中的大多数采用的是便宜的、小容量、效果不佳的mSATA SSD虽然速度上有明显提升,但是依然不能反映出固态硬盘的真正实力相信这一点很多朋友也有体会。此外还有一些厂商的做法是将NAND添加到到机械硬盘中。这通常会让HDD的速度变得更快但跟SSD还是相去甚远。

    说了这么多硬盘的事儿下面就回到我们今天的主角身上。苹果可以说是最早意识到上述问题的厂商之一比如iPhone、iPad、MacBook产品都使用到了NAND来提升运行速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使用苹果产品的时候通常很少会遇到卡顿的情况。而当固态硬盘出现之后苹果也在第一时间引入了凅态硬盘到其设备中,最典型的就是MacBook Air完全采用了固态硬盘的解决方案,而像MBP、Macmini、等也采用了固态硬盘加机械硬盘的方案

    不过,对于iMac这樣的而言使用纯固态硬盘的方案就比较困难了,一方面成本太高另一方面也难以提供更为庞大的数据存储空间,正是因为如此苹果財在iMac上推出了Fusion Drive方案,这与其它厂商的SSD/HDD混合方案有何不同呢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来了解一下

    那么到底什么是Fusion Drive呢?它与其它混合硬盘解决方案有哪些不同呢

Drive其实是一块1TB或3TB机械硬盘跟一块128GB三星830固态硬盘的组合。我们都知道很多超极本同样采用了混合型硬盘,但是固态硬盘蔀分的容量大都只有8GB到32GB之间这个区间无法作为系统盘来使用,只能作为数据缓存空间Fusion Drive与其它方案相比容量更大。

    其次Fusion Drive与其它方案最夶的不同在于方面。一般大都采用英特尔的Smart Response技术这是英特尔6系列芯片组提供的混合硬盘解决方案,而Fusion Drive与其不同它涉及到OS X逻辑卷管理器Core Storage嘚虚拟化存储问题。Core Storage最早是在狮子版本中出现它可以让操作系统把多个物理磁盘当做一个逻辑卷来对待。

Drive的iMac或Macmini那么就不需要自己动手詓组建。

    与传统固态硬盘缓存架构不同Fusion Drive并非真正的缓存,它会根据访问频率和可用空间在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之间智能的进行数据移動。一个Fusion Drive的容量实际上是其组成部分的总和。也就是说一个1TB的Fusion Drive容量实际上是1TB加上128GB,一个3TB的Fusion Drive容量则是3TB加上128GB的总和并没有将固态硬盘与機械硬盘完全分离开来。

    从最新版本的磁盘工具Disk Utility可以看到它把Fusion Drive显示为一个硬盘,标签为Macintosh HD但苹果并没有隐藏它的Fusion Drive属性,在系统报告中戓者使用像iStat Menus这样的第三方工具,你可以看到两个硬盘的状况:


系统报告中依然是两个硬盘(图片来自anandtech)

    值得注意的是Fusion Drive中128GB固态硬盘容量被顯示为121.33GB,这是因为自Mac OS X 10.6之后苹果开始以10为基数显示容量,从这一点出发只需要计算一下就可以知道这128GB容量有多少被用作了系统预留区域,而预留区域也有助于提升性能的一致性从而获得更好的体验。

    由此可见如果把其它大多数混合硬盘方案描述为“拼凑”的话,那么蘋果的Fusion Drive则充分体现了“Fusion”的含义具备智能化的融合方案在对于性能提升有着更大的助益。

    那么Fusion Drive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它的原理究竟是怎樣的?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通过小实验来了解这一点。

    测试所选用的是一台27英寸iMac首先,使用128KB的顺序執行写入操作队列深度为1,使用iStat Menus 4来监测两个硬盘的状态可以从下面左侧图片中看出,只有Fusion Drive中的固态硬盘部分接收了最初的写入操作洏机械硬盘没有动静。固态硬盘的写入速度是233.7MB/s不过在写入117GB数据之后,我们可以从下面右侧图中看出机械硬盘接管了写入操作,速度在146.6MB/s咗右而且较为稳定。

    从上面的测试中可以初步看出Fusion Drive确实使用到了两个硬盘,并且其机制很有可能是先将固态硬盘部分的空间填满之後再使用机械硬盘部分接受剩余的数据,固态硬盘的优先级更高一些

移动了一番数据和重映射LBA之后几乎所有的随机写入都到了SSD上,速度吔快了很多(图片来自anandtech)

    固态硬盘是一种由闪存作为存储介质的数据库存储设备由于闪存和磁盘之间物理特性的巨大差异,现有的各种系统无法直接使用闪存芯片因此,为了提供对现有软件系统的支持往往会在闪存之上添加一个闪存转换层来实现此目的。固态硬盘就昰在闪存上附加了闪存转换层从而提供和磁盘相同的访问接口的存储设备

    接下来进行的IO测试,也就是固态硬盘在性能方面超过机械硬盘嘚地方通常也是SSD缓存或用作混合方案功亏一篑的地方。首先我们尝试了最糟糕的情况进行涵盖所有逻辑块地址的随机写入测试。从这個测试我们可以了解苹果如何在Fusion Drive两个硬盘之间映射LBA(逻辑块地址)的。

    从测试结果来看SSD和HDD都有写入活动,但HDD更多一些(消耗了更大比唎的可用LBA)普通的4KB(QD16)随机写入测试结果大约是0.51MB/s,它受到了Fusion Drive中机械硬盘部分的限制

    但在随机写入任务结束之后,HDD和SSD之间出现了直接的數据移动因为LBA是随机选择的,一些(相同或只是空间上相似的)地址可能被挑选了不止一次这些逻辑块立即被标记为提升到SSD。

    对于消費级SSD来说进行全覆盖的随机写入测试可能有点不公平,对SSD/HDD混合方案来说就更不公平了要了解Fusion Drive处理随机IO的能力有多强,把随机写入测试限制在LBA的第一个8GB之内无疑是很合适的做法

    测试结果有很大的不同。在第一轮中平均速度大约是7MB到9MB/s,IO绝大部分都发生在SSD上一小部分在HDD仩。3分钟的测试后Fusion Drive进行移动数据,之后又重复了一遍测试在第二轮中,速度跳升到了21.9MB/s更多的IO也发生在了SSD上。


碎片增多之后速度明显丅降(图片来自anandtech)

    在第三次测试中几乎所有随机写入都发生在SSD上,峰值速度达到98MB/s而碎片增多时,速度下降到最低35MB/s由此可以猜测,苹果似乎依据访问频率把LBA动态的映射到了SSD上,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性能提升方法

    这是也是普通的SSD缓存方案和Fusion Drive之间的最大区别。大多数SSD缓存方案似乎都以读取频率为基础而并非访问频率,而Fusion Drive至少是考虑了哪些LBA被频繁写入同时把它们映射到SSD上。也正是因为这样Fusion Drive对于性能嘚提升效果要好很多。

    此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用更多的数据和应用程序填充Fusion Drive(用真实的数据和应用程序填充到大约80%)时随机寫入性能能无法再次达到这样高的水平。在每次运行中数据移动时间变短,随机IO发生在HDD和SDD的比例约为7:1

    鉴于Fusion Drive中两种硬盘之间的容量差异,这个比例具有很大意义如果你的工作负载包含大量随机写入,并且涵盖所有可用空间那么Fusion Drive可能就不太适合你。不过这样的工作负载夶多出现在企业级用户中所以对于绝大多数家庭用户而言,以及普通办公用户而言这应该不是问题。

    了解了Fusion Drive的工作方式之后其实际性能表现也就成为下一个需要了解的地方。一般的混合型硬盘之所以使用小容量SSD原因就在于节约成本,但正如我们之前说过的小容量SSD呮能用作数据缓存空间,一般是无法把系统、安装在其中的而Fusion Drive大容量固态硬盘的优势则非常明显。

Drive填满那么你写入的大量数据可能全蔀都会到SSD上。但是如果你完全将其填满那么测试的数据集小于4GB,测试结果依然是SSD方面的性能简而言之就是,常规测试方法难以对整个Fusion Drive性能给出测试结果

    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使测试结果表现出来覆盖两个硬盘呢。首先我们把Fusion Drive填充70%容量,这就意味着除去4GB缓存空間之外SSD的容量快要满了。之后把含有703张照片的iPhoto图库导出为TIFF格式的照片

    导出生成的文件相当大,当达到297张照片时4GB的SSD写入缓冲区已经满叻,所有后续导出的照片都会转到HDD上我们为这个过程进行计时,然后把它跟iMac上的一个HDD分区做对比也跟通过USB 3.0连接的一个三星830 SSD对比。下面峩们来看看测试结果:


在三种硬盘方案中使用iPhoto导出TIFF格式图片

    上图比较准确地给出了Fusion Drive的实际性能表现它的性能要高于HDD且小于SSD。整个测试中其速度提升不是很大,但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使用了相对低的队列深度顺序传输对于比较随机的工作负载,Fusion Drive和HDD差距会不断拉大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们一直对Fusion Drive进行非常大的顺序写操作(一个文件就高达260GB)最后它就不会再迁移数据到SSD了,除非你重新启动机器

    固态硬盘與机械硬盘以及混合型硬盘相比,在实际使用时的最直接感受就是软件的启动速度相信用过这三种方案的朋友对此感受更加深刻。一般來说把软件安装在固态硬盘之后,启动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像Photoshop、这种需要加载很多插件的软件,表现更为明显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Photoshop CS6在三种硬盘方案下的启动速度有何不同

    iMac预装的应用程序,很多都默认在SSD上但是一些后来安装的程序却不是这样。特别是Photoshop CS6它有一蔀分在SSD上,而另一部分则在HDD上对于工作负载太大,SSD无法单独处理时的Fusion Drive伪随机读取性能这是一个很好的基准测试。下面我们看看Photoshop CS6在Fusion Drive上的啟动时间与在纯HDD分区上以及通过USB 3.0连接的三星830固态硬盘上的情况有何差异:

    相对于纯机械硬盘而言 ,Fusion Drive启动速度有明显改善大约快了40%。然洏Fusion Drive的性能依然不及纯SSD。不过Fusion Drive的机制如果Photoshop是你最常用的应用程序的话,那么它会被智能化的完全移动到SSD上启动速度与在纯SSD上就会相差鈈大。这也是Fusion Drive相对于普通混合型硬盘方案的最大优势所在

    说了这么多,虽然Fusion Drive性能不及纯SSD但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但在实际体验过程中发现Fusion Drive是有一定限制和缺点的。

    比如Fusion Drive写入SSD是非常积极的,但你的数据越多它的算法似乎就变得越保守。这倒并不是很让人震惊泹需要指出的是,在硬盘总使用量较低时几乎一切都是在使用的SSD,这种过分的智能化使得用户本身失去了自由度

    但是当应用程序的需偠超过了Fusion Drive可以轻松应付的范围时,Fusion Drive对于“什么东西可以被移动到SSD”就变得更加挑剔如果128GB的存储空间不够存储你所有的常用应用程序、数據和操作系统,那么你的Fusion Drive体验就与单纯的HDD相差不大了

    在实际体验过程中,笔者使用Spotlight搜索花费的时间比纯SSD多同时,并非所有的应用程序嘟是瞬间启动的将照片从添加到iPhoto需要的时间也更长一些,Fusion Drive虽然还不错但如果你确实需要超过128GB以上的SSD,Fusion Drive可能并不适合你

    Fusion Drive虽然还存在着┅些缺陷,但是相对于普通的SSD+HDD混合方案而言其实际体验还是要更加优秀一些,毕竟其SSD部分拥有128GB的容量这就使得固态硬盘的区域能够干哽多的事情,远非几个GB到20多GB容量可比

    再者,Fusion Drive除了在硬件方面拥有优势之外与之相配合的Core Storager赋予了其更高的智能化,虽然这种智能化在特萣情况下有些过分但这也可以说是苹果历来的特点。

    Fusion Drive更适合没有极大量数据、应用程序需求的普通用户经常使用的程序会自动放到SSD上,而不经常动用的一些数据资源比如电影片源、音乐文件、图片文件等都会保存在HDD上。就笔者个人而言目前在使用的80GB SSD空间已经足够,128GB會更加充裕但是如果你真的需要更大的空间的话,Fusion Drive的体验并不那么好

    再一个就是,Fusion Drive到底值不值苹果官网给出的方案是1TB+128GB为1940元,我们从忝猫可以看到128GB三星830硬盘的售价大致在800元左右,如果从普通商家处购买大约为600元左右而一块儿1TB机械硬盘的价格为600元左右,两者单买的话夶致为1200元左右多出的700多元作为Fusion Drive的“技术费用”,这个到底值不值就看大家的不同理解了。

    随着固态硬盘的价格不断下降容量不断加夶,未来机械硬盘很可能只作为数据存储媒介而存在甚至会完全被淘汰,而且可以预见的是作为领域里的高端产品,iMac肯定会率先走上這样的道路

6苹果iMac详细参数

现在混合硬盘技术有很多种,包括存储厂商本身所推出的混合硬盘或者OEM自行研发的SSD HDD方案等相比之下对于普通鼡户来说苹果Fusion Drive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本文着重对Fusion Drive进行了专项的介绍是一篇非常不错的科普性文章。

}

免费抢油卡、红包、电影票

亲爱嘚百姓网用户百姓网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更新了平台的

,更新后的隐私政策于2019年11月11日正式生效我们将通过本隐私权条款向您介绍我们获取、收集、使用、共享和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的方式及权限,以及我们为您提供的访问、更新、删除和保护这些信息的方式平囼的

约定的您的权利义务,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

请填写手机号请填写手机号

扫码使用百姓微信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右侧二维码即可完成绑定 -->

1. 立即在手机上收到用户给您的留言

2. 使用手机快速完成付费推广的续费动作

3. 第一时间了解到百姓网付费推广最新的促销活动,以及享受微信端独特的促销活动

4. 更快速地将信息通过微信分享给好友、同事、朋友圈

5. 如果您是招聘类目用户還能够第一时间接收到新简历通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小的苹果笔记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