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工合作的客观归责理论基础是什么,研究区域分工的理论主要有哪些

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研究综述
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研究综述
摘要:二战后至今的60多年,是分工取得较快发展的时期。尤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产业分工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笔者在研究这些新型分工现象时,结合以往分工领域的研究,将分工划分为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并将当前出现的分工形式界定为新型区域产业分工。阐述了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的来源、类型及特征,认为在新型区域产业分工条件下,地区专业化和产业关联将发生相应的变化。新型区域产业分工是分工研究的一个新方向,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与之相关的研究文献,笔者对其进行了述评,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设想。关键词:新型区域产业分工;地区专业化;产业关联;分工研究动向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56-04 收稿日期:一、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的提出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分工在促进劳动生产率增进方面表现出巨大的作用,同时,分工本身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但是,分工只能是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下子从自给自足跳到极高的分工水平(杨小凯等,2000)。从分工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部门分工,也叫产业间分工,它是在农业、工业和商业之间的分工;第二是产业内分工,即不同区域可能选择同一个产业部门,但其产品种类存在差别,也可称为产品间分工;二战后至今的60多年内,是分工取得较快发展的时期。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分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种新的分工现象开始出现:同一产品的生产分散到多个地区进行,各个区域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工序甚至模块进行专业化生产。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出现了这种分工形式。例如,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等都市圈内,大都市中心区着重发展公司总部、研发设计及营销等;大都市郊区和中等城市侧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其他小城镇则专门发展一般制造业和零部件等配套产业。这种在特定区域内出现的新型分工不但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而且提高了区域专业化水平,加强了区域间产业关联。可将其称为分工发展的第三阶段。从产业间(或部门间)分工、产业内(或产品间)分工向产业链分工的发展,是分工不断深入和细化的过程。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是分工发展的前两个阶段,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将其称为传统分工。以产业链为主要形式的分工。称为“新型”区域产业分工,并加以界定,即新型区域产业分工是产业在区域间分工的一种形式,它表现为特定产品从研发、制造到销售服务等一系列过程中,不同工序或区段在空间上产生分离,从而形成一种跨区域的产业链分工状态。它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区域和产业分工的发展趋势,既可以在国内不同区域进行,也可能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的形成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区域间流动性加强使产业链环节在技术上和空间上达到了可分离的要求;二是同类工序或环节在特定区域形成规模集聚,使得区域专业化产生的经济效应得以实现,即区域专业化满足了经济可行性要求。二、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的类型及特征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的出现是分工发展史上的一次变革,它与以往的分工形式有较多不同特点。专业化又是与分工密不可分的另一方面(盛洪,1992)。分工发展的第一阶段,产业间分工或称为部门间分工,形成了部门专业化,这一次分工的界限明确,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对此做出了解释;分工过渡到产业内分工或产品间分工,即在同一产业内部由于产品差异产生了分工和贸易往来,由此形成了产品专业化,新国际贸易理论通过规模经济等要素的引入对其进行了解释。当前出现的新型区域产业分工,主要以产业链分工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了区域的功能专业化,模块化分工可以作为产业链分工的特例。见表1。在以上对分工类型的归纳及其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新型区域产业分工主要有两方面特征:(一)新型区域产业分工体现了分工程度不断加深。新型区域产业分工是发生在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分解之上的,它是产品间分工在垂直分工程度上的进一步深入和细化。由于技术进步以及市场条件的不断完善,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将研发、设计、原材料加工、中间产品生产、制成品组装、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进行垂直分解,分散到不同企业和区域进行;同时,产业链分工还表现为水平方向的扩张,即在同一区域内或相同环节上企业数目不断增多,形成更多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与合作态势。(二)新型区域产业分工具有跨产业的特点。新型区域产业分工跨越不同产业,而不局限于同一产品内的纵向分解。例如,产业链的上下游可能跨越制造业、服务业甚至第一产业也参与其中。产业链的运作,不但要求不同环节选择优势区域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更强调各个环节不断地进行沟通与协作,最终完成整个链条生产与服务活动。“随着分工的演进,信息将更加分散地分布于不同的专业中,信息不对称程度与分工一同增长,分工的演进可能强化竞争,并使竞争模式越来越复杂”(杨小凯等,2003)。产业链在分工合作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了跨产业的融合。三、新型区域产业分工下的地区专业化与产业关联(一)新型区域产业分工下的地区专业化形成。分工的发展带来了产品多样化和地区专业化。产品多样化满足了人们需求的丰富性,地区专业化则可以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地区专业化(Regional specialization)是“各区域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有时是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一部分”(列宁,1960)。在新型区域分工的格局下,一个地区不需要构造完整的产业部门或一个产品,只要抓住产业链的某个环节,就可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如果把企业活动的各个区位都看成是一个地区,那么企业安排不同环节的生产活动可能产生如图2中“▲”所示的结果;某些密切相关的产业配套或关联活动也可能在同一个地区,如图2中“△”所示。生产经营条件要求相似的环节逐渐在一定的区域逐渐集中,产业链分工便加剧了区域专业化的形成。(二)新型区域产业分工下的产业关联在新型区域产业分工下,产业链不同环节或一些模块可以分散到不同区域,但要形成最终产品或服务,这些分散的环节必须通过一定的关联方式来整合。概括有三种类型:1 企业内部关联。从产业组织的空间分布来看,产业链各环节呈现出“大区域分散,小区域集聚”的特征(张辉,2004)。但这些分散环节如果在一个企业内部完成,其关联方式则为企业内部关联,即垂直一体化。目前,通过企业内部交易的一体化方式主要存在于一些特定产业,如生产过程连续性较强的冶金、铸造业,或企业内部协调成本较低的初级加工制造业。2 市场交易。通过市场机制维系产业关联的方式。即生产经营的投入一产出通过市场交易实现。部门之间或产品之间直接通过市场来实现的交易较多,如工业与农业的关联。但对于产业链环节间的关联,完全通过市场的情况比较少见。因为产业链环节不像部门或产品间那么容易分离,而且不同环节生产的往往只是中间产品,即使模块化阶段也做不到彻底的市场交易。完全市场交易仅限于实现了标准化的一些生产环节或工艺阶段。3 网络关联。在企业和市场之间事实上并不存在一条清晰的界线,而是大片模糊的中间地带。在产业关联方式中,更多的是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组合,威廉姆森将其称为介于市场和企业科层间的混合模式,也称为“网络组织”或“企业网络”。新型区域产业分工更多的是通过外包、转包、特许经营等契约形成这种“企业网络”。产业链环节间具备了信息共享、战略协作和合作竞争三个基本要素,便可以共同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对用户的要求及时做出反应和调整。形成产业链的整体竞争优势。四、与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相关的文献研究述评从目前资料来看,最近几年,涉及到对新型区域产业分工这种现象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不同的学科领域的研究角度差异很大,而且国内和国外研究也存在较大差距。(一)国外研究1 国际贸易研究领域国外对产品内分工(产业链分工)已有一些理论分析,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随着海外组装、外包生产方式的出现,学者开始对生产环节的多国家配置进行了研究。Dixitand Grossman(1982)曾考察多区段生产系统如何在不同国家进行分配,并建立了理论模型。Jones and Kierzkowski(1990)研究了“生产过程分离并散布到不同空间区位”的分工状态,将其称为“零散化生产”。Ardnt于1997年首次提出产品内分工的概念,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后来Jones(2001)等人提出了“技术说”,认为技术进步是推动产品内分工的重要原因。并认为对于劳动力丰裕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可以通过参与劳动密集工序的生产而获利。Dear-dorff(1998)则提出“壁垒说”来解释产品内分工。他认为产品内分工本来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某些壁垒的存在会阻碍它的发展。Deardorff(2005)认为,可以借鉴已有的贸易利益理论来分析产品内分工可能带来的贸易利益。一些相关的实证研究也取得了有意义的成果。Arndt(1997)利用国际贸易常规分析技术,对全球外包和转包等现象进行了研究。Feenstra(1999)等选取美国年的数据进行回归,结果表明:外包和高技术资本品投入都会对非生产性工人的工资产生影响,高技术资本品对工资率的影响较大。Feenstra(2003)将外包分为垂直一体化和垂直分离化两种形式,分别置于激励理论和产权理论下进行研究,并采用中国年出口加工业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Amighini(2005)通过分析1991年和2001年中国ICT(信息通讯产业)的RCA指数和NET指数,对中国参与ICT产业产品内分工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ICT产业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优势明显,而在技术密集型产品和零部件的生产上仍处于劣势,但差距正逐渐缩小。2 区域经济研究领域在区域经济领域,研究动向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的实证研究开始增多,应用性特点明显;二是研究地域单元的选择由国家向地区和城市单元过渡。国外学者早年主要以国家为地域研究单元,研究国家之间产业的分工问题。克鲁格曼等在20世纪90年代运用区域基尼系数衡量国家的专业化程度,并试图发现国际分工的新趋势(Krugman,1991)。然而,以地区为地域单元研究产业链分工更有现实意义。目前,对美国和欧洲地区的文献研究较多。Bruelhart(1995)用就业数据比较了美国和欧洲制造业在年地理集中的变化情况。Dalum(1996)等对OECD国家的专业化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Durantouand Puga(2002)以城市为单元,将产业研究与区域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用就业数据比较了美国都市在年部门专业化和功能专业化的变化趋势,认为在产品内分工逐渐加深的条件下,城市职能分化在加剧。(二)国内研究1 国际贸易研究领域近年来,我国国际贸易领域的学者开始了与新型分工相关的研究,他们主要将其称之为“产品内分工”,以区别传统的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或产品间分工)。中国期刊网上目前大约有十多篇关于产品内分工的文章。卢峰(2004)最早指出产品内分工是一种更为细致深入的国际分工形态。关于产品内分工与产业内分工的关系,卢峰认为二者有着本质区别。田文(2005)在这一问题上则持相反观点,认为产业内贸易与产品内贸易是有交集的,并做了具体分析。在实证研究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相关的成果。田文(2005)探讨了中间产品贸易的计量口径。他将Feenstra(1997)和Hummels(2001)提出的产品内分工的计量方法进行了比较,认为Feenstra的计量口径较为合理,即以一个国家进口的全部中间投入品作为测量产品内贸易的指标。张纪(2006)以笔记本电脑行业为例,采用卢锋(2004)的产品分类方法,参考Hay和Morris(1991)模型框架,建立成本和利润函数,对笔记本电脑生产环节的市场结构对收益分配的影响作了检验。2 区域经济研究领域我国区域经济领域的一些学者较早涉及到了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现象,但大多只是描述和归纳,未作深入的论证或度量。他们对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的研究思想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第一,在全球化背景下,从国际分工角度提出新型产业分工和中国(或某些区域)面临的机遇问题。例如: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型产业分工,特别要重视全球性产业链和地区性产业链对传统分工理论的挑战(魏后凯,2001);为了推进中部地区更快融入全球化、适应国际分工的新形态(产业链、供应链等),以中部6省省会城市为中心,有必要亦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群或大都市圈,为企业进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提供相应的平台(陈栋生,2005)等。第二,在国内区域分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群的研究领域中,体现了有关产业链分工和网络关联的思想。例如:规模经济、分工经济和网络联系被认为是产业集群所共有的竞争优势的三个重要来源,所以集群的收益递增速度必然大于其周围非集群区域的收益递增速度(李小建等,2004);针对大都市区面临的种种冲突尤其是产业冲突问题,推进都市区内部基于产业链分工基础上的新型分工体系的形成,是消除和缓解产业冲突的有效途径(魏后凯,2007)。(三)简要评论从国内外与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相关的研究来看,其成果主要集中在近10年左右。总结为五方面特点:(1)目前来看,虽然对这种分工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对它的特征,尤其是与以往分工不同之处的探讨已受到重视。(2)分工的影响因素是重要的研究领域。然而比较优势、规模经济等因素依然被认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技术、贸易壁垒等原因也受到了重视。但究竟什么是推动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的源泉,有待进一步探讨。(3)对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的度量提出了一些方法,但还需随着对分工特征及影响因素的深入认识而改进。(4)目前国际上有些学者试图在传统分工的框架下,通过一些条件的改变,对分工的新现象重新诠释,但尚未形成统一的研究体系。(5)由于缺乏对企业的微观分析和经验数据的支持,目前多数研究仅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从对以上文献综述也可以看出,国际贸易领域对分工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其产业特性,而区域经济领域则重视空间特征的分析。新型区域产业分工是一个新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必须将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使研究的结论更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编校:书明)
延伸阅读: &
上一篇:下一篇: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空间组织研究
资源上的互补性、产业结构的差异性以及产业水平的空间梯度决定了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从分析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基础条件出发,对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空间组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实施产业合理空间定位、差异化发展、梯度转移等分工合作战略;将泛珠三角划分为4个产业分工合作功能区并进行产业空间组织;设计5条产业合作通道,并进行了相应的园区配置;同时还对重点产业提出合作指引.研究旨在从宏观层面形成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战略安排与空间组织方案,微观上则落实为重点建设项目的空间布局安排,为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提供科学可行的指导.
YANG Li-juan
CHEN Wei-lian
作者单位:
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70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基金项目:
国土资源部试点项目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图文】3区域分工理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区域分工理论
上传于||文档简介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件
大小:326.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研究--《吉林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研究
【摘要】:
本文所选论题为“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研究”。围绕此选题,主要运用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的贸易分工理论、地区专业化和部门专业化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价值链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协同发展理论、交易协调理论,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两大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切入点,在对我国现行跨行政区的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实践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明确了一国范围内区域产业分工与区域合作的内涵;提出了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及类型的分析框架,阐述了各不同模式类型的基本含义、主要特点及其适应性;分析了影响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因素及作用机理;在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评选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中,构建了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选择模型,以层次分析法为支持,探寻了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的评选方法,并以东北经济区为对象,对东北经济区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的评选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探讨了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以上研究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分工、实现东北经济区产业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有用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决策依据,同时在关于跨行政区的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选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8【分类号】:F127【目录】:
0.1 选题的背景15-18
0.2 选题的意义18-22
0.3 研究的内容22-23
0.4 研究的方法23-24
0.5 研究的技术路线24-26
第1章 相关研究现状与述评26-51
1.1 对分工、合作的认识及分工与合作的关系研究26-35
1.1.1 关于分工的相关研究26-30
1.1.2 关于合作的相关研究30-33
1.1.3 关于分工与合作的关系研究33-35
1.2 有关分工与合作产生的内在动因35-38
1.2.1 基于差别动因的分工与合作产生的相关论述35-36
1.2.2 基于经济利益动因的分工与合作产生的相关论述36-38
1.3 关于区域分工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38-41
1.3.1 区域分工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分析39-40
1.3.2 区域分工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40-41
1.4 关于分工与合作的模式的研究41-47
1.4.1 关于分工模式的研究41-44
1.4.2 关于合作模式的研究44-47
1.5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47-50
1.5.1 在分工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进一步探讨的内容47-49
1.5.2 在合作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进一步探讨的内容49-50
1.6 本章小结50-51
第2章 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基本理论51-75
2.1 相关“区域”的界定:经济区、行政区、省域行政区51-55
2.1.1 经济区51-53
2.1.2 行政区域与行政区经济53-54
2.1.3 本文对论题中“区域”的定义54-55
2.2 “产业”的界定55-61
2.2.1 三次产业分类法55-56
2.2.2 国家标准分类法56-57
2.2.3 要素密集度分类法57
2.2.4 战略地位分类法57-59
2.2.5 生命周期分类法59-60
2.2.6 生产流程分类法60-61
2.3 区域产业分工及其内涵61-66
2.3.1 自然分工、劳动社会分工和劳动地域分工关系61
2.3.2 区域产业分工的内涵61-66
2.4 区域合作及其内涵66-72
2.4.1 区域合作的内涵66-70
2.4.2 区域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70-72
2.5 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及其内涵72-74
2.6 本章小结74-75
第3章 我国四大经济区产业分工与合作及基本启示75-97
3.1 泛珠三角经济区产业分工与合作75-81
3.1.1 泛珠三角经济区产业分工及其模式75-78
3.1.2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状况及其模式78-81
3.2 长三角经济区产业分工与合作81-86
3.2.1 长三角经济区产业分工及其模式81-82
3.2.2 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及其模式82-86
3.3 环渤海经济区产业分工与合作86-90
3.3.1 环渤海经济区产业分工及其模式86-87
3.3.2 环渤海经济区区域合作及其模式87-90
3.4 东北经济区产业分工与合作90-94
3.4.1 东北经济区的界定及其重要意义90-92
3.4.2 东北经济区产业分工与合作现状特征92-94
3.5 基本启示94-96
3.6 本章小结96-97
第4章 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及其类型97-125
4.1 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模式内涵97-98
4.2 区域产业分工模式及其类型98-110
4.2.1 区域纵向产业分工模式98-104
4.2.2 区域横向产业分工模式104-110
4.3 区域合作模式及其类型110-117
4.3.1 以合作主体划分的区域合作模式110-112
4.3.2 以结构安排不同划分的区域合作模式112-113
4.3.3 以行政干预性划分的区域合作模式113-114
4.3.4 以空间结构划分的区域合作模式114-115
4.3.5 以求偿性角度划分的区域合作模式115
4.3.6 以服务为核心角度划分的区域合作模式115-116
4.3.7 以实际目标追求划分的区域合作模式116-117
4.4 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模式及其类型117-121
4.4.1 市场交易关系形成的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模式117-119
4.4.2 产业链上企业组织关系形成的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模式119-120
4.4.3 产业主体的相关关系形成的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模式120-121
4.5 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类型构成121-123
4.6 本章小结123-125
第5章 影响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因素及作用机理125-151
5.1 影响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因素体系125-135
5.1.1 地域因素126-130
5.1.2 经济因素130-132
5.1.3 地区科学技术水平因素132-133
5.1.4 人文社会因素133-135
5.2 影响因素对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作用机理135-148
5.2.1 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动力机制和形成机理135-141
5.2.2 影响因素对区域产业分工的作用机理141-145
5.2.3 影响因素对区域合作模式形成的作用机理145-146
5.2.4 影响因素对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作用机理146-148
5.3 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交互作用148-150
5.3.1 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相互促进148-149
5.3.2 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内容和范围的相互协调149-150
5.4 本章小结150-151
第6章 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评选理论与方法151-177
6.1 评选的总体原则151-154
6.1.1 科学发展观原则151-152
6.1.2 充分利用资源原则152
6.1.3 差异性与优势互补原则152-153
6.1.4 产业的关联和效率性原则153
6.1.5 区域经济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原则153-154
6.2 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评选模型154-156
6.2.1 选择流程154
6.2.2 评选流程中各阶段主要内容154-156
6.3 区域优势评价方法156-174
6.3.1 评选的基本内容及指标体系157-166
6.3.2 指标权重值确定——层次分析法166-172
6.3.3 计算各评价区区域比较优势评价因子分值172-173
6.3.4 对结果排序并进行分析评价173-174
6.4 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评选174-176
6.5 本章小结176-177
第7章 实证研究:东北经济区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评选177-217
7.1 地区比较优势差异分析177-186
7.1.1 区位优势状况分析178
7.1.2 自然资源禀赋状况分析178-183
7.1.3 地区基本条件差异分析183-186
7.2 综合经济产业优势差异分析186-197
7.2.1 综合经济实力差异分析186-187
7.2.2 生产要素密集度结构分析187-189
7.2.3 产业结构专门化程度的分析评价189-192
7.2.4 产业区际联系的分析评价192-194
7.2.5 区域产业梯度与要素集中度的分析评价194-195
7.2.6 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的分析195-196
7.2.7 区域经济外向度的分析196-197
7.3 经济体制和制度状况及产业结构绩效差异分析197-199
7.3.1 经济体制和制度状况差异分析197-198
7.3.2 产业结构绩效差异分析198-199
7.4 各评价区综合分值计算及总体评价199-207
7.4.1 各评价区总分值的计算200-205
7.4.2 各评价区因素分值比较及总体评价205-207
7.5 东北经济区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选择207-216
7.5.1 总体判断和框架思路207-208
7.5.2 东北经济区产业分工模式选择208-212
7.5.3 东北经济区区域合作模式选择212-216
7.6 本章小结216-217
第8章 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217-233
8.1 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运行机制217-226
8.1.1 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作用机制218-221
8.1.2 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实现机制221-223
8.1.3 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保障机制223-226
8.2 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实现的措施保障226-232
8.2.1 提高和增强区域经济主体的市场运作能力227-228
8.2.2 创立制度化的多层次组织机构,逐步形成制度性协调机制228-230
8.2.3 加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实现信息传递和物资流动无障碍230-231
8.2.4 完善区域发展统一规则,构建利益平衡和行为激励的合规公约231-232
8.3 本章小结232-233
第9章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233-240
9.1 基本结论233-237
9.2 主要创新性工作和成果237-238
9.3 研究展望238-240
参考文献240-25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259-260
致谢260-261
摘要261-265
Abstract265-26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罗黎平;;[J];经济地理;2011年08期
宋德军;;[J];技术经济;2011年08期
何天祥;;[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年11期
成德宁;廖加固;;[J];学习与实践;2011年07期
王媛;王文琴;方修琦;魏本勇;李东哲;;[J];资源科学;2011年07期
成德宁;;[J];经济学家;2011年08期
高自省;;[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6期
郭晓晓;;[J];中国外资;2011年12期
任伟娇;;[J];中国品牌与防伪;2011年09期
王雷;;[J];钟表;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魏后凯;;[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对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的新思考”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盛况;刘贵利;晏群;王新峰;;[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李万;;[A];第五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交流会暨全国技术预见与科技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刘力;;[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方创琳;;[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钟水映;;[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武海峰;;[A];推进制造业强市与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研究论文集[C];2005年
李军;;[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于树江;戴大双;王云峰;;[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于明言;;[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岳平 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研究所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研究室主任$$  徐香梅 深圳商报驻京记者;[N];深圳商报;2005年
任相国 孙君
王砚才;[N];德州日报;2009年
周晓东;[N];江淮时报;2011年
解砚辉 刘志非;[N];张家口日报;2010年
魏梦杰;[N];上海证券报;2011年
时晓玲;[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章小琴;[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贵州日报报业集团“茶博会”报道组;[N];贵州日报;2009年
;[N];成都日报;2010年
范峥;[N];江阴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阳;[D];吉林大学;2008年
于挺;[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李明中;[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杨磊;[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李金勇;[D];复旦大学;2005年
程玉春;[D];四川大学;2003年
肖淼;[D];复旦大学;2005年
陈云;[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鞠晓伟;[D];吉林大学;2007年
蒋永雷;[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牟丽明;[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任方旭;[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康懿;[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刘勇俊;[D];重庆工商大学;2008年
姜媛媛;[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张永开;[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刘西锋;[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丛静;[D];山东大学;2005年
孟睿;[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于超群;[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客观归责理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