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自由贸易区内香烟中国对东盟进出口货物违法吗

  摘 要: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自然人、法人之间的交往也日益密切,民商事争议也逐"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民商事管辖权冲突及其协调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自然人、法人之间的交往也日益密切,民商事争议也逐渐增多并复杂化。管辖权冲突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民商事交往中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文章主要从分析管辖权冲突的成因入手,总结了协调管辖权冲突的一般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同时也借鉴欧盟的一些作法,提出协调中国与东盟成员国之间民商事管辖权冲突的途径。 中国论文网 /3/view-6227983.htm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欧盟;管辖权冲突   中图分类号:F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8-02   1 管辖权冲突的成因分析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民商事交往越来越频繁,涉外民商事争议也会越来越多。对争议的解决,首先遇到的是管辖权问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例如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以及立法上的差异等,使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民商事管辖权的冲突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   从成因上来看,造成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民商事管辖权冲突的原因与形成其他国际民商事管辖权冲突的原因并无太大差别,主要包括主权、法律和其他方面的原因。   1.1 国家主权原因   主权,即国家主权,是国家的最重要属性,是国家在国际法上所固有的独立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权力。管辖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主权在国际诉讼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各国之间发生的国际民商事诉讼的管辖权冲突,正是国家主权原则发生作用的结果。根据国家主权原则,任何主权国家都有属地管辖权和属人管辖权,而任何主权国家无不各自独立地从自己的主权出发规定本国与他国民商事争议的管辖权规则。依据源于国家主权的司法管辖权,一国法院在行使司法管辖权时也往往会与他国的司法管辖权相冲突,结果是同一人或事会同时受到两个并存的不同司法管辖权的支配,由此可见,基于国家主权而生的不同司法管辖权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分别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各国都独立地从自己的主权出发规定本国与他国民商事争议的管辖权规则。这就不可避免地给管辖权冲突留下了机会与可能。   1.2 法律原因   各国立法的差异性是形成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民商事管辖权冲突的直接原因。由于中国与东盟各国彼此间在法律文化及法律传统上存在差异,以致在制定具体的民商事管辖权规则时各有特色。在东盟十国中,老挝、泰国、缅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越南总体上属于民法(大陆)法系,而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属于普通(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民商事管辖权的传统原则方面也明显地表现出来。即使在各法系内部,国家之间也有可能存在着不同的管辖权制度与特点,从而增大了这个问题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其次,法律上的原因还表现为各个国家在确立本国诉讼管辖权的依据上的冲突,各国基于本国历史传统和保护当事人利益的考虑,对同一国际民商事案件确立了不同的管辖权依据,造成管辖权的积极冲突。再次,各国对同一法律术语所作的不同解释往往也是导致管辖权产生冲突的原因之一。   1.3 其他方面的原因   各国确立管辖权规则,一方面是基于主权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保护本国国民的利益,各国管辖权的确立基本上兼顾了国家的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也正因为私人利益在各国管辖权问题上的突出地位,国际民事案件当事人出于私利或经济考虑挑选法院或一事两诉。各国实体法的规定以及法律选择方法的不同可能导致同一案件在不同国家审理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无疑会吸引当事人优先选择能为他提供最有利救济的法院和法律,以最小的诉讼成本获得最大的诉讼收益。而对于一事两诉这一管辖权冲突的表现形式,在一些国家的法律中也得到了确认,例如缅甸民事诉讼法规定:诉讼正在一个外国进行的事实,并不妨碍本国法院受理基于同一诉讼原因而提起的案件。   2 中国与东盟成员国之间民商事管辖权冲突的协调   途径   在明确了协调中国与东盟成员国之间民商事管辖权冲突的一般原则之后,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总结常用的协调管辖权冲突的途径,并借鉴欧盟的作法,以期更好的找到解决中国与东盟成员国之间民商事管辖权冲突的办法。   2.1 签订区域性条约   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区域经济的形成,使各国在经济上能互惠互利,共同发展,防止国家之间的贫富差异越来越大,有利于促进区域之间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区域一体化程度最高的要算欧盟。目前它正从高度的经济一体化向高度的政治一体化迈进。欧盟不仅在经济一体化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在国际私法的统一化尤其是民商事管辖权规则的统一化方面也卓有成效。从1968年的《关于民商事管辖权及判决执行公约》(简称《布鲁塞尔公约》)的签署,到2000年欧盟理事会通过的《关于民商事管辖权及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的第44/2001号条例》(简称《布鲁塞尔规则》),欧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有关民商事管辖权的规则体系。尽管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只是一个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区域一体化程度没有欧盟那么高,但是欧盟的一些作法对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仍然有借鉴意义。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关于涉外民商事管辖权领域,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管辖权规则体系。但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经济交往的不断深入,不排除签订关于涉外民商事管辖权的协调性条约,形成一套适用于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独特的民商事管辖权的规则体系。   2.2 借助国际公约   借助有关国际公约是解决民商事管辖权冲突的有效途径。我国目前已参加的涉及国际民事管辖权的国际条约有《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和《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此外,在我国与有关国家签订的一系列司法协助协定中,也有关于国际民事管辖权的规定。根据“条约必须遵守”的一般国际法原则和我国国内法的有关规定,我国法院在确定相关涉外民事案件的管辖权时,必须信守上述条约的规定。在目前还没有形成适用于中国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统一的民商事管辖权规则体系之前,如果当事国双方都是某一国际公约的缔约国,而该公约中又有关于国际民商事管辖权的规定,则借助国际条约协调当事国之间民商事管辖权的冲突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作为东盟成员国之一的越南也是《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的签署国,我国也已于1953年参加了该公约,该公约中关于管辖权的规定,如“凡有权向铁路请求赔偿的人,即有权根据货运合同提起诉讼。这种诉讼只能由受理赔偿请求的铁路所属国的适当法院管辖”,这对中越两国相关方面管辖权的冲突起协调作用。
  2.3 有关国家签订双边条约   签订一个统一适用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民商事管辖权规则目前来说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与前景。条约的签订是国家间利益的博弈与妥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通过一个条约来涵盖所有成员国以及民商事管辖权的方方面面是不太可能、不太现实的。但在少数成员国之间,当事双方(几方)通过协商,可以签订双边条约来解决有关问题。这种方式在统一的欧盟民商事管辖权条约出现之前也被使用过,例如仅有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三国缔结的《比荷卢国际私法条约》中便包含有解决三国之间国际民商事管辖权等方面程序性问题的内容。因此,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也可以借鉴和采取这种方式,在一些有关法律法规尚未触及的领域,或是出现只在少数成员国之间才存在的特殊情形时,当事双方可以通过签订双边条约的方式,解决有关问题。   2.4 中国及东盟各成员国自行完善内国法与法院的自由   裁量   目前,在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之间,内国法仍然是各国法院行使民商事管辖权的依据。各国自行决定是否对尚属空白的管辖权依据进行立法,或者在已经存在内国法相关规定的情况下由该国法院自行决定是否采用某一管辖依据。因而,为了避免或减少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民商事管辖权的冲突,应在国际协调原则的指导下,不断完善内国法,完善内国管辖权确定的依据。当案件的事实和诉讼程序与外国国家联系最为密切时,应当尽最大可能地排除内国法院的管辖,并且最大程度地尊重外国法院的管辖权;如果当案件与内国和外国均有密切联系时,应允许案件当事人协商选择有权管辖的法院;当有关案件的主要事实和诉讼程序与内国国家联系最为密切或其他国家排除管辖时,应当确定内国法院的管辖权。   在管辖权冲突的协调方面,自由裁量权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通常各国法院在决定是否对某一涉外民商事案件行使管辖权时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如果各个国家借助法院的自由裁量权,在狭隘的属地主义观念之下一味的强调本国对涉外民商事案件的管辖权,这无疑会激化管辖权的冲突。过于宽泛的管辖依据和滥用自由裁量权不利于管辖权积极冲突的解决,这时需要各国法院完善自我的自由裁量权,对自由裁量权进行适当的限制。不方便法院原则是一国法院行使自由裁量权拒绝行使管辖权的重要方式之一。不方便法院原则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很强的法官随意性。这种随意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法官认定本国法院不方便的理由或依据,二是法官裁量别国法院管辖的适当性或便利性的标准。尽管如此,不方便法院原则仍不失为一种防止或减少管辖权冲突的明智之举。或许,正是因为不方便法院原则本身所具有的中和性,才使得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冲突显得不是很突出,从而寻求解决的可能。中国与东盟国家都可以在立法或实践中借鉴或运用不方便法院原则,综合考虑当事人是否便利参加诉讼以及法院自身审理案件的便利程度等因素,如果自认为不方便管辖该案件,倘若另一国法院对该诉讼同样具有管辖权且这种管辖权更为方便和合适,也符合当事人和大众的利益,则拒绝行使管辖权。   无论中国和东盟成员国是通过自行完善内国法还是通过完善法院自由裁量权的方式来处理,都将对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民商事管辖权的确定及冲突的解决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相林.国际私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2] 李玉泉.国际民事诉讼与国际商事仲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3] 李旺.涉外民商事案件管辖权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4] 刘力.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5] 李广辉.涉外民商事管辖权若干问题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66.   [6] 周颜,丁为群.国际民商事管辖权冲突及完善[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6):72.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4发现相似题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2011届河北省承德市存瑞中学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卷
题型:单选题
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自贸区”启动后,中国和东盟六个老成员国(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之间,将有超过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将从9.8%降低到0.1%,双方关税壁垒逐渐消除。下列关于关税认识正确的是&&&&&&&&&&&&&&&&&&&&&&&&&&&&&&&&&&&&&&&&&&&&&&&&&&&&&&&&&&&&&&&&&&&①关税是国家税务当局依法对准许进出口货物、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②关税是一个国家调节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杠杆 ③中国与东盟之间实行零关税必将促进双方实现贸易平衡 ④关税调整可以调节一国国内市场的供求关系A.①③B.②④C.①② D.③④【小题2】专家指出,“自贸区”的建成能起到“10+1&11”的效果,中国与东盟十国的互补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贸易和投资都将大幅增长,有利于促进“自贸区”经济社会发展。“10+1&11”从哲学上启示我们A.加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促进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B.部分功能制约着整体功能,对整体功能的发挥起决定性作用C.搞好局部,必然促进整体的发展D.优化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关系,能激发各要素的活力,提升系统功能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学年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2周年。按照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中国一件10元人民币的N商品出口到东盟成员国T国的关税为4%,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5。该商品实行零关税后,中国生产N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N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T国的价格用T国的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元
A.50&& 40   B.52&& 40& &  C.40&&
50&&  & D.40&&
52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2015届安徽省高一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两周年。东盟成为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也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境外区域之一。如果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我国企业全部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那么(&&& )
A.人民币可以取代美元,成为第一大贸易结算货币
B.会降低我国企业因外汇汇率的变化而带来的风险
C.我国可以大量发行人民币,以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D.人民币会升值,购买力会增强
科目:高中政治
题型:单选题
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2周年。按照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中国一件10元人民币的N商品出口到东盟成员国T国的关税为4%,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5。该商品实行零关税后,中国生产N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N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T国的价格用T国的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 & &&、 & & & &元A.50 & 40B.52 & 40C.40 & 50 D.40 & 52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学年安徽省宿松县复兴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两周年。东盟成为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也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境外区域之一。如果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我国企业全部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那么(&&& )A.人民币可以取代美元,成为第一大贸易结算货币B.会降低我国企业因外汇汇率的变化而带来的风险C.我国可以大量发行人民币,以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D.人民币会升值,购买力会增强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内贸易的产业内贸易研究
作者:未知&&&&来源:本站原创&&&&&查看:次
字体: ,《东盟区域贸易合作的贸易效应研究》(2002)。  2.Ariff,M.(1991)The Malaysian Economy:Pacific Connections,Kuala Lumpur:Oxford Univ.Press.  3.Balassa,B.(1966)"Trade Performance as an Indicator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in D.Greenaway(ed.),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London:MacMillan.  4.Balassa,B.and L.Bauwens(1987)"Intra-Industry Trade Specialization in a Multi-Country and Multi-Industry Framework",EconomicJournal,Vol.97.  5.Dixon,P.B.and J.Menon(1995)Measures of Intraindustry Trade as Indicators of Factor Market Disruption,CREDIT ResearchPaper 95/13.  6.Grubel,H.G.and P.J.Lloyd(1975)Intra-Industry Trade: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Differentiated Products,London:Macmillan.  7.Imada,P.(1990)Evalua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nn Arbor:UMI.  8.Krugman,P(1981)"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89.  9.Kwan,C.H.(1994)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London:Routledge.  10.Menon,J.(1996)Adjusting towards AFTA:The Dynamics of Trade in ASEAN,Singapore:ISEAS.  11.Michaely,M.(1962)Concentr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Amsterdam: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  12.Petri,P.(1993)"The East Asian Trading Bloc:An Analytical History",in J.A.Frankel and M.Kahler(eds.),Regionalism and Rivalry: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Pacific Asia,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3.Ramasamy,B.(1995)"Trade Diversion in an ASEAN Free Trade Area",ASEAN Economic Bulletin,Vol.12,No.1.</P&&&[2]&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相关论文
&& &推荐期刊
&& &最新论文
&& &热门论文
&&&&&&&&&&东盟自由贸易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东盟自由贸易区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盟进出口贸易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