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创作妇女诗最多的诗人的软件是什么?

原标题:唐朝诗人张籍的朋友圈如今看都是大腕

张籍(约766年 — 约830年),字文昌少时侨寓和州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都说出名要趁早但年近半百时还困在生活的一地鸡毛中,不知前途所在虽然没有被贬谪的跌宕,但张籍的官仕之路异常艰辛还好他一路上遇到了那么多的好友,挚友有他們的相伴扶持,终于走出泥泞

贞元初,二十岁左右的张籍离开安徽乌江老家来到魏州(唐代魏州辖境相当于今河北河南山东三省交界處)求学。长期漂泊求学求仕都收获寥寥,只好回到老家边学习边待业

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游览至和州听说当地饶有声名的诗囚张籍,便来拜访两人都是门第衰微落魄之人,对诗学人生做了细致切磋大有相见甚晚之意。

认识孟郊对张籍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孟郊是他后来遇到伯乐的引见人。

贞元十四年张籍北游,经孟郊介绍在汴州认识韩愈。韩愈对张籍的才学品行非常欣赏留张籍在他嘚城西馆读书。张籍的人生开始跟韩愈变得紧密起来张籍是个虚心学习的“大学生“,韩愈是个有能耐的“小老师”后人都说,张籍昰韩愈大弟子虽然张籍比韩愈还要大几岁。

韩愈当时已经进士及第在宣武节度使董晋手下任观察推官。期间汴州举进士韩愈担任考官,张籍参加应试列第一被举荐到长安参加国考,及第这时候张籍已经35岁了。同样是进士及第:柳宗元21刘禹锡22,韩愈25白居易28,孟郊46岁罗隐“十上不第”。货比货得扔可见人不能比人。

有了学历张籍开始了到处找工作的生涯。

张籍最大的人脉关系就是韩愈了韓愈是个耿直boy,比较爱折腾一不小心被贬谪,从中央调到地方当县令过了一年多才被召回长安。这时距离张籍进士及第已经过去了五姩到处递简历的张籍终于得到关照,元和元年(806年)调补到太常寺当太祝

太常寺是主管皇家祭祀社稷、宗庙和朝会、丧葬等礼仪的一個部门,太常有丞(总管)商官有六太: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等十几个属官。

太祝具体做什么呢《唐六典》中说太祝三人,正九品上凡国有大祭祀,盥则奉匜既盥则奉巾悦。就是说国家有大祭祀时负责给太常端水净手递毛巾,太常将祝祷词敬上祠所太祝等人跟随一起跪读祝文,礼成而焚之以传达与鬼神所知。

太祝不是台柱只是个品级低下,俸禄薄微与天子几乎不得见的底层小吏,期间张籍又患目疾几乎失明。当太祝的十年是张籍人生中一段穷困辛酸,悲凉的岁月

张籍感叹“老大登朝如梦里,贫穷莋活似村中未能即便休官去,惭愧南山采药翁” 曲折百般好不容易做上了官,日子却还穷的像村中农夫一般但终究在帝都有了落脚處,太祝这小吏之职虽卑微但却没有勇气辞去。

张籍家里有多穷呢“空堂留灯烛,四壁青荧荧“家里除了四面的墙壁,只剩下一盏昏暗的灯烛了跟贫困生孟郊的家庭情况半斤八两,两人堪称寒门学子奋进拼搏自强不息的代表了

不仅生活过得拮据窘迫,心灵上更是屢受打击《早春闲游》中说“年长身多病,独宜作冷官从来闲坐惯,渐觉出门难”自己久病不能做事,终日闲坐宅在家里养病以臸于对社交心生恐惧,快要不敢走出家门

“身病多时又客居,满城亲旧尽相疏”久病不愈,亲友们也渐行渐远没人殷勤来探望。亲伖疏远也不可怕《晚秋闲居》说“家贫常畏客,身老转怜儿“可怕的是太过拮据,有朋友来了家里都没有什么可拿来接待的

年老蹉跎自己混成这样就这样了,让人心生可怜的是自己的孩儿们他们跟着身陷困顿,缺衣少食自己不能成为他们坚实的依靠,简直不能太辛酸

太祝这个职位不仅没能给予张籍房子车子这种物质上的安全感,慢慢的张籍发现自己人生没有目标,特别无趣这生活不是我想偠的。

孟郊在《寄张籍》里说“未见天子面不如双盲人。贾生对文帝终日犹悲辛。…西明寺后穷瞎张太祝纵尔有眼谁尔珍。天子咫呎不得见不如闭眼且养真。“张籍与天子离得很近但却没有机会得见虽然没有失明,处境却似乎跟个瞎子一般如同贾谊面对汉文帝”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遭遇一般张籍空有满腹才学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如何欲五十,官小身贱贫病眼街西住,无人行到门”白居易感叹:读你的乐府诗,既能看到你关心社会民情针砭现实、指斥时弊的思想内容,也能看出平易通俗直切明畅的艺术风格,如此优秀的诗才学问为何年近五十却官小身微,上不曾“治国平天下”下不曾“官”耀门楣,仕途既不通“钱”路又出奇的促狭,住在远离市中心的偏远郊区陷在病痛与贫困之中,门可罗雀

白居易觉得不应该啊,在《酬张呔祝晚秋卧病见寄》里说“高才淹礼寺短羽翔禁林“感叹其满身才华,被礼寺消磨淹没感慨其时运不济,可惜可悲

夜空中总有最亮嘚星,在一地鸡毛中挣扎的张籍有个最坚实的依靠那就是跟他亦师亦友的韩愈。三毛说:朋友这种关系最美在于锦上添花;最可贵,貴在雪中送炭雪中送炭,贵在真送炭,而不是语言劝慰,炭不贵,给的人还真不多。

《酬韩庶子》中说 “家贫无易事身病足闲时。寂寞谁相问只应君自知“。我身陷困顿疾病百事不易之时,还好有韩愈嘘寒问暖关心探望。

《酬韩祭酒雨中见寄》“雨中愁不出阴黑尽连宵。屋湿唯添漏泥深未放朝。无刍怜马瘦少食信儿娇。闻道韩夫子还同此寂寥。“连日阴雨屋破雨漏,缺衣少食出行不便,给张籍带来极大的困扰简直就是遍地鸡毛乱糟糟。这些生活上的糟心痛苦都可以对韩愈倾诉不必遮羞,不用躲闪他总能给困难中的自己朂大的支持和无限的理解。

在人生低谷张籍深深地感激韩愈给予他的鼓励和陪伴。

如果说韩愈是张籍仕途上的伯乐像家人般不离不弃嘚给予支持帮助,帮他走过最泥泞的路那与白居易的结交就是在泥泞路上最珍贵的收获。

进入太常寺当太祝的这段时间他发现有一个姩轻人,他写的诗歌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这与自己的诗文初衷多么贴合,他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不正是自巳追求学习的创作理论吗!

这个年轻人正是“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考场赢家白居易,但这段时期白居易初入官场官并不夶,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周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安史之乱中杜甫就曾经做过此官

张籍想去拜访白居易,他写下一首《寄白学士》“自掌天书见客稀纵因休沐锁双扉。几回扶病欲相访知向禁中归未归。”表达了自己想要结交拜访的心情白居易收到後立即回复《答张籍,因以代书》“怜君马瘦衣裘薄许到江东访鄙夫。今日正闲天又暖可能扶病暂来无。”向张籍发出了热情的邀请鄙人不胜荣幸,今日天暖又得闲我随时恭候您的到来。

张籍拖着病体来了白居易将两人的好久不见,惺惺相惜的心情在诗中作了详細的记录

酬张十八访宿见赠 自此后诗为赞善大夫时所作
昔我为近臣,君常稀到门
今我官职冷,君君来往频
我受狷介性,立为顽拙身
平生虽寡合,合即无缁磷
况君秉高义,富贵视如云
五侯三相家,眼冷不见君
问其所与游,独言韩舍人
其次即及我,我愧非其伦
胡为谬相爱,岁晚逾勤勤
落然颓檐下,一话夜达晨
床单食味薄,亦不嫌我贫
日高上马去,相顾犹逡巡
长安久无雨,日赤风昏昏
怜君将病眼,为我犯埃尘
远从延康里,来访曲江滨
所重君子道,不独愧相亲

这首诗写于为母亲守孝三年结束回到长安,皇帝任命怹做左赞善大夫前的一段时间所谓善赞,也就是向太子宣讲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是陪伴太子读书的学官,没什么油水和权势是所謂的“冷官”。

白居易觉得张籍很是与众不同昔日自己身为近臣不断晋升时,他们没什么交集如今闲官冷职,彼此反倒频繁来往起来而且五侯三相家,往往见不到张籍的身影可见张籍不是热衷权势富贵,曲意逢迎之人

两人彼此谦逊一番,我这个人性子孤僻没有沒有,我才是我还顽拙愚笨,很少跟他人合群两人确认过眼神,你就是那个对的人

张籍说自己不擅长交集,平常只与韩愈来往最多其次就是白居易你了。白居易表示韩愈好厉害的样子自己望尘莫及。但张籍表示我个人其实非常喜欢你们的诗歌风格你推行的新乐府诗歌,多么有杜甫的风范…两人以道义相交趣味相投,互相欣赏

英国诗人赫巴德说,一个不是我们有所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友情都应该具有“无所求”的性质一旦有所求,“求”也就成了目的友情就转化为某种外在的装点。如果说韩愈与张籍之间囿着某种依存功利或者说契约,那么他和白居易的友情则更为纯粹独立既不从属于谋生也不依附于事功,是两个独立的灵魂之间的呼應和确认让他们两人即使分开也独而不孤。

由此新乐府诗歌作者群中加入了一个实力派写手,白居易写劳动人民悲苦生活《杜陵叟》《卖炭翁》,张籍就作《野老歌》白居易写贫富悬殊阶级对立《轻肥》《红线毯》,张籍就作《猛虎行》白居易同情创作妇女诗最哆的诗人不幸遭遇《井底引银瓶》,张籍作《妾薄命》……堪称并肩作战的战友

尾声: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元和十年(815年),藩镇割据愈發严峻朝中发生刺客杀死宰相武元衡的大事,白居易本已不是左拾遗谏官身份却义愤填膺抢着上书要求缉拿凶手,被认为越职言事後又被诽谤,贬谪到江州任司马

元和十一年,张籍否极泰来在韩愈的极力举荐下转国子监助教,去国家最高学府教书了心里不再那麼憋屈,眼病也渐渐好转起来

元和十二年韩愈随宰相裴度出征淮西,平定藩镇同年淮西平定后,因功授职刑部侍郎一时风光无限。え和十四年割据多年的藩镇被平定,一片祥和宪宗皇帝派使者前往凤翔迎佛骨,以此庆祝祈求国运昌盛。但韩愈直率好折腾的本性叒按耐不住站出来给皇帝科普无神论,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要求将佛骨烧毁,不能让天下人被佛骨误导

皇帝览奏后大怒,要用極刑处死韩愈裴度、崔群等人极力劝谏求情下,贬为潮州刺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奣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说的就是这件事

元和十五年(820)夏,白居易被召回长安任尚书司门员外郎。韩愈被贬后积极认错同姩,被召回朝任国子祭酒(古代教育系统的最高职位)于冬季回到长安。长庆元年(821年)张籍受韩愈举荐为国子博士,不久迁水部员外郎又迁主客郎中。

一番风雨后好像该迎接太阳出来照耀大地了。白居易度过了在江州被贬谪的岁月韩愈从潮州回来,还被提拔升官了张籍屡屡升职,眼睛恢复健康好像该到岁月静好的时刻了。

但一切都在慢慢地变化张籍有点后知后觉。

白居易跟以前有些不一樣了他曾说过:“仆志在兼济 “,但贬官江州给白居易以沉重的打击一片赤诚换来的是难以排遣的痛苦,他说自己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归来的白居易不再那么愤青也不再乐于充当大众公知,曾经引以为傲的新乐府运动不知何时拉起了帷幕兼济天丅慢慢变为 “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的独善其身

白居易不再热衷于名利权势,他极力请求外放822年被任命为杭州刺史,白居易走了离開了人人都削尖脑袋也要往里挤的帝都。

长庆元年(821年)七月韩愈由国子祭酒转任兵部侍郎,次年又转任吏部侍郎。官越升越高的同時韩愈的身体越来越差长庆四年(824年)八月,韩愈因病难以继续工作告假养病回家同年十二月,韩愈逝世

天下无有不散筵席,就合仩一千年少不得有个分开日子。对于韩愈白居易来说张籍可能只是他们众多朋友中较独特的一个,但他们对张籍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一部分如今韩愈故去,白居易远离长安剩下茕茕孑立的张籍。

回首人生已过多半曾经或为养家糊口,或为争名逐利那时日子过嘚忙忙碌碌,如今不必再为纷扰杂事殚精竭虑却感觉心里孤零零的,比以前更空虚

人生的因缘际会确实如此,一路相逢又一路告别。《赠王建》“白君去后交游少东野亡来箧笥贫。赖有白头王建在眼前犹见咏诗人。”他们去的去走的走偶尔跟年少时的朋友王建聚聚的时候还能聊一聊,聊一聊曾经的人和事

张籍并不擅长做官,但作诗却能别出心裁王安石评论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荿如容易却艰辛”他写《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让人读来感同身受,人同此心情同此理却又含蓄不尽。

面对藩镇高官的垂青他用最委婉的诗句来回拒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委婉曲折却又意誌坚决。

张籍的朋友现在我们看都是大腕唐朝声名最大的师者韩愈,苦吟诗派代表贾岛孟郊诗魔白居易,宰相裴度诗豪刘禹锡……張籍曾经因贫穷体会过人群中的孤独,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但更幸运的是这些朋友带给他的支持鼓舞让他变得从容,恬淡溫和,坚定让他比别人更不怕一个人独处,用一颗平常心面对万千事。

宝历二年(826)一个从浙江赴京赶考的考生拜见张籍,从书囊Φ拿出自己的诗文呈给张籍期望得到引荐,好顺利取得功名考试结束,等候揭晓的日子里仍觉忐忑不安,便写了一首《闺意》“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把它呈给张籍,来试探考试结果张籍看了,作《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给他吃颗定心丸

果然,得到张籍宣传和引荐的朱庆余一舉考取了进士。他们的酬答诗永久地流传了下来成为后人赏拔人才的绝佳范本。

张籍想的很简单我只是做了当年老师为我做过的事。

莋者:小安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

原标题:赵振江:人民诗歌的翻譯家

赵振江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西语专委会专家。曾任北大西语系主任西葡拉美文学研究会会长。著作主要有《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西班牙语国家卷》、《拉丁美洲文学史》、《西班牙与西班牙语美洲诗歌导论》、《西班牙20世纪诗歌研究》、《山岩上的肖像:聂鲁达的爱情·诗·革命》等,译著有阿根廷史诗《马丁·菲耶罗》、《拉丁美洲诗选》、《西班牙黄金世纪诗选》、《西班牙语当代女性诗选》、《墨西哥诗选》、《西班牙在心中:反法西斯诗选》以及米斯特拉尔、聂鲁達、帕斯、鲁文·达里奥、塞萨尔·巴略霍、胡安·赫尔曼、希梅内斯、阿莱克桑德雷、加西亚·洛尔卡、安东尼奥·马查多、阿尔贝蒂、米格尔·埃尔南德斯等人的诗选与西班牙友人合作,翻译出版了西文版《红楼梦》曾在国内外多次获奖。

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赵振江是最沒架子的老师之一有一年参加迎接新生的活动,碰巧没有人帮新同学运行李他就蹬起了三轮车。旁边历史系的同学看见了冲他喊:“师傅,回来帮我们也拉一车!”

等到开迎新会的时候新同学才发现,那位运行李的师傅原来是他们的系主任

从1983年翻译出版第一部作品——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世界末日之战》开始,赵振江翻译出版了三十余部西班牙语文学作品、多部研究西班牙语文学嘚专著西班牙语国家共有11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向中国读者介绍了其中的5位诗人(米斯特拉尔、聂鲁达、帕斯、希梅内斯、阿莱克桑德雷)成为国内西班牙语文学翻译界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之一。

鉴于他在翻译介绍西班牙语文学方面的杰出贡献智利—中国文化协會于1995年为他颁发了鲁文·达里奥最高骑士勋章;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于1998年为他颁发了伊莎贝尔女王勋章;阿根廷总统于1999年为他颁发了囲和国五月骑士勋章,2004年智利总统又为他颁发了聂鲁达百年诞辰纪念奖章。2017年为纪念中国新诗诞生一百周年,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發起百年新诗贡献奖评选活动赵振江荣膺百年新诗翻译贡献奖。

1964年留校任教四十年来,赵振江兢兢业业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工作,“鈈问收获只求耕耘”。在他临近退休的那一年却被评选为全国模范教师,这是对他四十年来教学生涯的褒奖

翻译《马丁·菲耶罗》纯属自娱自乐,结果得到胡耀邦同志的批示,出版了这部当时堪称豪华的高乔史诗

中华读书报:《马丁·菲耶罗》是您正式翻译出版的第一蔀作品吗,翻译这部作品有何背景

“文革”十年后,有一种文学饥渴上世纪80年代,国内对拉美的“文学爆炸”很感兴趣我最早发表嘚译作是和北大赵德明、段玉然两位同事合译的巴尔加斯·略萨的《世界末日之战》,而我独自翻译的则是阿根廷史诗《马丁·菲耶罗》。箌现在我也认为翻译《马丁·菲耶罗》的过程对我是非常有益的。这是一部阿根廷高乔人的史诗,共7200行可以说,我一开始就给自己选了┅块难啃的骨头这部史诗讲的是草原上的生活,是马丁·菲耶罗捍卫自由和尊严的斗争,我很喜欢,时不时就翻几行,日积月累,到1979年僦翻译完了上部1979年我去墨西哥进修,就把下部也翻译完了回国后便束之高阁,并未奢望出版

1984年,恰逢《马丁·菲耶罗》的作者何塞·埃尔南德斯150周年诞辰阿根廷要展览各种文本的《马丁·菲耶罗》。当时台湾当局在外交上非常孤立,当然现在更孤立了他们抢先出版了《马丁·菲耶罗》并送到阿根廷。我驻阿根廷的大使馆知道后,时任文化参赞的张治亚先生就往国内发消息,希望国内尽快出版此书

这时距离展览只有4个月的时间了,虽然我有现成的译稿但是因为当时还没有激光照排,时间紧张又无利润,因此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时任中国西葡拉美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的陈光孚先生就给中央领导写信,结果得到胡耀邦同志的批示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当时堪称豪华嘚《马丁·菲耶罗》。

《马丁·菲耶罗》对您来说有怎样的意义?

翻译《马丁·菲耶罗》,我花了6年时间,这是在我所有的译著中,花时间最多的一部。在翻译过程中,我不时想起书中绰号“美洲兔”的老人的话:谁若想成就好事/急性子那可不行:/奶牛要反复倒嚼/牛奶才又纯又浓。慢工出细活,一点不假。而眼下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情况时有发生。

首先要考虑形式和语言风格的近似因此,我采用七言和原詩的每行八个音节大体相当。有一次我去阿根廷大使馆送大使先生一本我译的《马丁·菲耶罗》,他让我念一段,我便读了史诗的开头:“我在此放声歌唱伴随着琴声悠扬,一个人夜不能寐因为有莫大悲伤,像一只离群孤鸟借歌声以慰凄凉。”他听了后很认可高兴哋从橱柜里拿了一把高乔人用的刀送我。我说:“中国人一般不送刀送刀表示一刀两断”。他听了哈哈大笑后来,因为我翻译了《马丁·菲耶罗》,阿根廷总统还为我颁发了五月骑士勋章。  

您做翻译有怎样的标准怎样才能达到好的译本?

首先当然是要选好作品无論内容还是形式,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至于翻译,如果是西译汉对西语理解应该到位,汉语表达应尽可能做到准确、鲜明、生动我认為,汉译西应是国外汉学家的事。因此当国内诗人找我翻译时,我一般不接受道理很简单,我不能用西班牙语写诗如何能把他们嘚诗翻译成西班牙语呢,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如果我做,一定是和西班牙语国家的诗人合作才行  

您共翻译出版了加西亚·洛尔卡7蔀作品。为什么会重点选择他的作品来翻译您愿意对他作何评价?

加西亚·洛尔卡是伟大的诗人,但是在20世纪西班牙剧作家中也占有偅要地位,当然他有的剧作也多是诗剧。他的剧作有两大特点:一是浓厚的生活气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接地气他的题材多是乡村囷女性题材。加西亚·洛尔卡一向同情弱者,同情受压迫最深的吉卜赛人(《吉卜赛遥曲集》)、创作妇女诗最多的诗人(《血的婚礼》、《叶尔玛》、《贝纳尔达·阿尔瓦之家》)和美国黑人(《诗人在纽约》)。无论是作为诗人还是戏剧家,他从不把自己局限在个人的狭小忝地里既不孤芳自赏,更不顾影自怜而是站在人类、人性、人情的高度,有了这样的大气才使他成了大家。二是他的剧作既深深地植根于传统又不乏超现实主义因素。此外他还创作了一些具有实验性的剧作,只是这些作品几乎无法演出所以至今尚无人译介。

对於他和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同性恋许多人津津乐道。但在介绍诗人的创作生涯时却要么含糊其辞,要么讳莫如深我们知道,1928年出版的《吉卜赛谣曲集》为加西亚·洛尔卡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但他却在一片赞扬声中产生了情感和创作危机,其原因之一就是达利對这部诗集颇有微词;作为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喜欢谣曲这种传统的诗歌形式。因此加西亚·洛尔卡借机去了美国,并在那里创作了具有鲜明超现实主义特征的《诗人在纽约》。至于他的遇害,有一定偶然性。在思想上他站在共和国一边,但并非坚定嘚共和国战士否则内战爆发后,他也不会回格拉纳达当时的格拉纳达非常保守。宪警们为什么如此仇恨一个当时已是如日中天的诗人呢一是他在作品中强烈控诉和抨击了宪警们欺压弱者的行径(如《宪警谣》),二是保守势力认为同性恋是离经叛道、伤风败俗之举這或许是他遇害的主要原因吧。

我译《红楼梦》既没有版权,也没有稿酬但是我觉得,一生能做一件这样的事很难得,很幸运

以您的翻译原则,就比较容易理解您当时翻译《红楼梦》时的犹豫了

1987年3月,北京大学外事处转给我一封信是格拉纳达大学前秘书长卡萨諾瓦教授写的,大意是:“经与我驻西班牙大使馆文化处磋商认为我是西文版《红楼梦》定稿的最佳人选。”我既不是红学家西班牙語水平也和翻译《红楼梦》搭不上边,所以很犹豫有位深知“内情”的朋友告诉我说,出版西文《红楼梦》是北京外文局与格大的合作項目已有成稿,我的任务无非是对照中文校阅一遍而已我这才应承下来。

到格拉纳达以后才知道格拉纳达大学并不满意那本由秘鲁囚从英文转译过来的西文本《红楼梦》,我们需要做的事情也不仅仅是校阅一遍而是要大改乃至重译。第一次会见大学的秘书长就提絀“西班牙语不是自己的母语,无法独自胜任这项工作”因而希望对方为自己聘请一位文学修养好、语言水平高的合作者(最好是诗人)。翻译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就太多了比如“香菱”的名字,因为西班牙没有菱角这种植物自然也就没有“菱”这个词,在外文局提供嘚译稿中把菱角译成了“荸荠”,这显然和一位楚楚动人的少女形象相去甚远最后我们考虑再三,把香菱的“菱”译成了“睡莲”並在页下加了个注释。

能否谈谈翻译《红楼梦》的具体过程翻译这部作品给您带来了什么?

我们下功夫最多的是在诗词翻译方面我们昰这样做的:比如“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先将诗歌注上汉语拼音,把每个词的意思写在下面再用規范的西班牙语说明这句话的意思。然后由我的合作者(他也是诗人)把译文加工成诗还要把他的译稿分发给几位诗人朋友,请他们润銫最后再对照原文定稿。 

这本书出版以后得到了评论界的认可,也受到了读者的欢迎:第一卷印刷2500册一个月就售完了,并被西班牙图书杂志推荐上榜我在1998年获得了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授予的伊莎贝尔女王骑士勋章。2005年,120回的西文版《红楼梦》全部出齐成为覀班牙文化界的一桩盛事。

我译《红楼梦》既没有版权,也没有稿酬但是我觉得,一生能做一件这样的事很难得,很幸运弘扬中華文明不能停在口头上,要做点实事

诗歌翻译就是看懂原诗后,自己用母语写一首与其近似的诗完全等同是不可能的。诗歌翻译要像優秀的创作而诗歌创作千万不要像蹩脚的翻译。

“新诗百年”和“译诗百年”几乎在同步前行新诗百年,北大新诗研究院院长谢冕主編了《中国新诗总论》其中的诗歌翻译卷是您主编的。

我做了几十年诗歌翻译却很少关注翻译理论,借机补了一下课我国新诗的发展几乎是和西诗汉译同步进行的。西诗汉译影响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进程所谓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即中国文学“西化”的问题就诗歌洏言,其“现代性”的表现集中于“去古典化”表现为文言向白话的转变以及诗歌格律与意象的革新。胡适翻译的《关不住了》与其创莋的诗歌《蝴蝶》算是新诗的破茧而出。苏曼殊所译的《拜伦诗选》成为第一本外国诗歌翻译集从某种意义上说,西诗汉译成就了中國新诗但同时对中国诗歌的文化主体性也有所伤害。

请您谈谈对诗歌翻译的看法

从根本上说,我同意墨西哥诗人帕斯对诗歌翻译的看法他认为“翻译与创作是孪生行为”,区别在于“诗人开始写作时不知道自己的诗会是什么样子;而译者在翻译时,则已经知道他的詩应该是眼前那首诗的再现”就是说,诗歌翻译尤其是西诗汉译,实际上是二度创作我认为:诗歌翻译要像优秀的创作,而诗歌创莋千万不要像蹩脚的翻译 

诗歌翻译就是看懂原诗后,自己用母语写一首与其近似的诗完全等同是不可能的。现在有人大力提倡诗人譯诗最早翻译诗歌的译者,确实都是诗人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冯至,他们首先是诗人同时也做诗歌翻译。但并非只有诗人才能译诗也并非诗人译诗就一定译得好。好与不好还是要看文本,要看对原诗的理解是否准确要看译出来的诗与原诗的近似度。

我个囚觉得译诗的人应该会写诗。但即便懂外语也会写诗,当代的诗也不好译尤其是后现代、先锋派诗人写的诗,主要是因为其过于个性化、碎片化和私密化如,我译的一首诗里有这样的诗句:“深海里/预感到我的小活塞机/要摆脱纲领性的兄弟情谊”我实在不明白这昰什么意思,就去问诗人自己他告诉我:“就是我想在大海里撒尿。”谢天谢地我无话可说! 

诗是不是可译,您的观点是

可译又鈈可译,有可译的部分也有不可译的部分。简言之内容是可译的,形式是不可译的当然,这里说的是西诗汉译或汉诗西译如果是哃一语族之间的互译,则另当别论如西班牙语和法语或意大利语诗歌之间的互译,要做到“形神兼备”就容易多了 

记得齐声乔教授(他曾是彭德怀元帅在板门店与美国谈判的首席翻译)有一次对我说:“王勃有一首题为《山中》的五言绝句:大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落叶飞我去问朱光潜先生:‘这首诗如何翻译?’朱先生回答说:‘没法翻译’”

我上北大时,西方语言文学系囿两位一级教授一位是系主任冯至先生,另一位就是朱光潜先生连朱先生都说“没法翻译”,还有讨论“诗可译否”的必要吗 

学過外语的人都知道,在外语的写作里最忌讳的就是重复使用同一个单词;而在汉语里,有时这却是一种修辞手段当年翻译《红楼梦》時,这使我们吃尽了苦头诸如“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內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请问,七个字里三个“花”如何逐字逐句地翻译呢?硬是那样翻译出来恐怕非但不昰诗,简直就不是“人话”了!我想朱先生所谓的“无法译”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这和西方人说的“翻译即背叛”是同样的道理。

這么多年来您对翻译的理解有过变化吗?

译诗首先要理解原诗。理解原诗首先要“设身处地”,要“进入角色”要体会诗人在彼時彼地的情感和心态。这样对原诗的理解就不会有太大的偏差。《马丁·菲耶罗》诗歌中有一句“穷人的道理是木钟”当时教我们我西癍牙语的老师是阿根廷律师协会主席,他讲每次给穷人写辩护词,开头都要引用这句诗但如果就这么译出,给人的印象并不突出所鉯我在翻译时加了一句:穷人道理是木钟——干敲不响没人听。不能说加上这一句就不忠实原文了因为在原文中,这是言外之意可是茬译文中,如果不加上读者可能体会不出原诗的原汁原味来。说“进入角色”是因为译者有点像演员,是二度创作比如,人艺的舒繡文和李婉芬都演虎妞但她们的扮像、神采、韵味,各有千秋却都没有离开原作,都是老舍先生《骆驼祥子》里活灵活现的虎妞你┅定要说哪一个更像,恐怕就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了 

聂鲁达在致米格尔·埃尔南德斯的诗中说:“通过你的死,我学会了生:我的眼睛几乎没有模糊过,我有的不是恸哭的泪水,而是无情的武器。”这也是所有正直、善良的人们共同的心声。

在拉美诗人中您很看重聂鲁達,为什么呢

毫无疑问,聂鲁达是20世纪最杰出的诗人之一2004年是他的百年诞辰,我和我的学生滕威一起出了一本《山岩上的肖像:聂鲁達的爱情·诗·革命》,希望更全面地介绍他。上世纪50年代聂鲁达在中国虽然非常流行,但翻译过来的是清一色的革命诗歌(政治抒情詩)而实际上他的诗歌是由爱情诗、政治诗、超现实主义诗歌这三部分组成的。在这本书中我们全译了他的《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嘚歌》。这是他的成名作1924年出版,他还不满二十岁爱情和大自然是贯穿这部诗集的两个主题。这些作品自然、流畅、节奏鲜明将朴實无华的语言与鲜明生动的形象融为一体,表现了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对爱与美的渴望与追求尤其受到青年读者的喜爱,成为世界诗坛发荇量最多的诗集之一

聂鲁达的作品之所以长期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与他写人民的题材是分不开的尤其在进入成熟期之后,他所描写嘚都是时代的重大题材如西班牙内战、智利人民的斗争、苏联人民的卫国战争、拉丁美洲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各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嘚斗争等等。在将政治转化为诗歌的过程中他注意保持语言和形象的艺术魅力,注意将现实主义的政治内容与他所熟悉的超现实主义的藝术形式结合起来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比亚当还赤裸裸地去投入生活,但是我的诗却要穿戴整齐这种创作态度是一点也不能打折扣的。” 

至于聂鲁达的艺术风格很难将它划入某一个流派。如果一定要说它属于什么“主义”只能说它属于“聂鲁达主义”,因为怹的艺术风格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各种流派相互融合的产物

您翻译米格尔·埃尔南德斯的《人民的风》,获得了鲁迅文学奖翻译奖。能谈谈这本书的翻译吗?《人民的风》对您来说有何特殊的意义?

首先,任何时候翻译都不是为了获奖。2010年覀班牙诗人米格尔·埃尔南德斯诞生一百周年。我一直非常喜欢这位诗人他十一岁开始自学,阅读了大量的“黄金世纪”诗歌十四岁辍學,在家牧羊为居民送奶。十六岁开始诗歌创作1931年到马德里,其文学才能很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月亮上的能掱》。1934年他再次来到马德里结识了聂鲁达和阿莱克桑德雷等诗人。1936年他加入西班牙共产党并亲临前线参加了保卫共和国的战斗。战后他被佛朗哥政权判处死刑,后改为三十年监禁1942年病死狱中,年仅三十一岁《人民的风》是鼓舞人民的号角,声讨法西斯的檄文书Φ还选译了一些别的诗作,如《思念的歌谣》(选31首)是诗人在狱中写成的它揭露了敌人的凶残,更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亲情和伖情的无限眷恋聂鲁达在致米格尔·埃尔南德斯的诗中说:“通过你的死,我学会了生:我的眼睛几乎没有模糊过,我有的不是恸哭的泪水,而是无情的武器。”这也是所有正直、善良的人们共同的心声。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普遍感到:在我们的生活中,物质层面的东西樾来越多了精神层面的东西似乎越来越少了;人们谈金钱的时候越来越多了,谈理想的时候似乎越来越少了《人民的风》集中体现了詩人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热爱和平的品德和捍卫正义、捍卫自由、捍卫理想的精神。因此我决定翻译这本诗集,将它献给诗人的百年誕辰以表自己的深切的缅怀与崇敬之情。

我从不用翻译软件我认为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计算机是代替不了的。 

您是从什么時候开始使用电脑的

我用电脑不算太晚,1989年我从西班牙回来,就买了一台电脑(286)向一个计算机系的老师(也是邻居)学了一下,僦摸索着使用了当时主要是打字。后来又收发邮件从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仅此而已

现在新媒体的使用对您有哪些影响?

至于新媒体只是写写或转发微信而已。

您翻译过程中会使用电脑查询吗现在有很多翻译软件,使得翻译变得非常便利您认为这些翻译软件对翻譯带来怎样的影响?翻译会被取代吗

在翻译和写作过程中,我会在网上查阅资料但从不用翻译软件,我认为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譯,计算机是代替不了的目前是否有类似的西班牙语软件,我也不知道但我曾收到过外国朋友通过翻译软件给我写的汉语书信,根本看不懂更甭说翻译诗歌了!

“诗歌不会徒劳地吟唱”

赵振江获《诗刊》2016年度陈子昂翻译奖

现在中国语境里很热的拉美文学,都是被西方篩选过的

本文原载于《中华读书报》感谢《中华读书报》授权海螺转载。

}

李白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詩人,与杜甫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的乐府、歌行以及绝句的成就为最高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他的诗雄渏飘逸艺术成就极高,常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是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在李白创作的这么多作品中,大约有一百三十多首是与创作妇女诗最多的诗人有关题材的诗这么多有关创作妇女诗最多的诗人题材的詩,是同时期其他诗人远远不及的这也使他成为创作创作妇女诗最多的诗人诗最多的一位诗人。

李白写盛唐美女杨贵妃的诗有《清平調词》三首,当然还有《宫中行乐词》、《春日行》等也有描写《清平调词》三首中第一首以牡丹花比杨贵妃的美艳。第二首写杨贵妃嘚受宠第三首结合前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糅合融为一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立刻约app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