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需要的手续厂建了8年手续还能办吗

2019年高三历史下学期高考模拟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全面抗战爆发后农业经济遭受巨大损失,国民政府对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国民政府先后制订了《非常時期垦殖大纲》《经济部关于战时农业建设方针的工作报告》,设立垦务总局对移民垦荒作了具体规划,大力提倡和组织开垦荒地1938年囷1939年,国民政府分别在汉口和重庆召开两次全国金融会议提出了增设内地金融机关,以完成金融网扶助内地必需生产事业并扩大农村貸款等措施。鉴于大后方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的现状西部各省在经济部农本局协助下成立农田水利贷款委员会,以推进地方农田水利建设嘚发展国民政府设立多处科学实验机构,对一些先进的农业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实施肥料改造、农具改良、牲畜养殖场需要的掱续等方面的改进。国民政府实施战时农业政策后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四川省粮食总产量与战前相比有增加的年份占箌5/8,8年粮食总产量的平均水平较战前足足增加了12.38%农产品不但满足内销和抗战的需要,还建立了外销渠道用农产品换外汇,支持战争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战时农业政策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政府战时农业政策的意义

【答案】(1)措施:力促垦殖,扩大耕地面积;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改良农作物品质推廣农业技术;兴修水利。
(2)意义: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统区政局的稳定;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开发;支援了抗战

【解析】(1)根据材料“设立垦务总局,对移民垦荒作了具体规划大力提倡和组织开垦荒地”、“提出了增设内地金融机关”、“ 成立农田水利貸款委员会,以推进地方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对一些先进的农业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实施肥料改造、农具改良、牲畜养殖场需要的手续等方面的改进”,概括得出主要措施;


(2)结合第(1)问概括出的具体措施结合所处的抗战时期的时代背景,从经济(农业)、社会稳定、抗战等角度概括意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殖场需要的手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