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ipad怎么购买软件了微软的软件如何注销?

解密微软“失去的十年
今天,苹果公司仅靠iPhone获得的收入比微软所有产品加在一起的收入都多。名利场杂志作家Kurt
Eichenwald试图这个美国公司史上最大的疑团——解密微软“失去的十年”。
他追溯了公司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荒唐决策”,称它们蠢到足可以成为“商学院的失败教学案例”。他的分析建立在几十次访谈和大量公司内部数据(其中包括大量公司高层的内部邮件)的基础上,为斯蒂夫鲍尔默掌权时期的微软确诊。
衰落原因一:员工评级制
微软的衰落始于制度,而这个制度就是员工评级,即要求每一个部门都将员工划按一定比例分成最好,好,一般和差。
请你注意“按一定比例”这个词,这不仅仅是绩效考核,而更重视“比例”。
Eichenwald说到,“如果你在一个10个人的团队里,你来的第一天就知道,无论大家的水平怎么样,努力与否,总有2个人会获得Top的评级,7个人只能是中等,而1个肯定是差评。”
明白了么?这样的制度带来的是什么?看看这些前雇员怎么说。
一个前软件开发工程师说,“人们不再关心怎么打败竞争对手,人们关心的是如何内斗。"
前微软工程师Brian
Cody说:“我是不是一个好的工程师(在评定过程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不能在其他经理面前混个脸熟。”
以下为《eWeek》所列举微软丧失其业界领先优势的10大原因:
1、其他办公软件冲击&
微软Office办公套件是该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另一项为Windows操作系统),微软每年
利润的一大块就是来自Office业务。然而随着其他在线办公软件的出现,微软在办公软件市场的优势地位遭到了极大挑战。当然就近期而言,Office仍
将保持其主导地位。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转用在线服务,他们也会考虑转向网络版办公软件,如谷歌Docs等替代产品。除Docs之外,谷歌
还向消费者提供其他多样化网络服务。如此一来,谷歌Docs抢走微软Office市场份额,其实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2、必应市场份额有限
不可否认,微软搜索引擎必应(Bing)市场份额正快速增长,但仍远远落后于谷歌。这对微软而言就
是个大问题。搜索引擎是文本搜索广告的入口。使用某家搜索引擎的用户越多,愿意在该搜索引擎投放广告的广告主数量也就越多。道理就这么简单。就目前而言,
由于谷歌搜索用户量基数庞大,意味着大量广告资金流向了谷歌,而不是微软。如果今后必应能够蚕食谷歌部分市场份额,则部分广告主也会转投微软广告平台。但
近期内发生这种现象的可能性很小。
3、谷歌继续壮大
谷歌一直维持了业务高增长势头。除其搜索和网络广告业务外,谷歌正大力进军手机服务业务领域,并
计划在美国组建高速无线宽带网络,同时还计划推出其规模庞大的数字图书服务。目前谷歌盈利能力鲜有其匹,谷歌股价令微软心生羡慕。如果谷歌业务规模继续壮
大,对微软而言就是烦:越强大的谷歌就是越危险的谷歌,对此很明白。
4、苹果iPhone坚不可摧
微软正遏尽全力杀入手机服务市场。但苹
果发布iPhone智能手机后,使微软进军手机服务市场的计划遭遇了极大挑战。尽管微软今年计划推出两款Kin智能手机和Windows
7手机平台,但预计这些努力将无法对iPhone构成实质性威胁。苹果iPhone已成为全球手机市场的“香饽饽”,随着iPhone市场份额的增长,将
使微软进军手机服务市场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5、进军娱乐市场失利
微软一直希望“染指”娱乐市场,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就游戏业务领域而言,微软当前市场业绩
非常不错。但在手机娱乐业务领域,微软的进展速度远没有达到原先预期。在个人媒体播放器市场,当以苹果iPod占据优势。虽然微软Zune音乐播放器也受
到部分微软“粉丝”的追捧,但其市场影响力远远不及iPod。在音乐播放器业务领域,微软将永远无法赶上iPod,或许微软应考虑完全退出便携式媒体播放
器市场,否则只能是浪费更多资金。
6、IE浏览器份额急剧下滑
微软IE浏览器全球市场份额曾高达90%以上。上周美国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Net
Applications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IE全球市场份额已跌破60%大关。导致此结果的部分原因是:欧盟要求微软向欧洲Windows用户提
供除IE之外的其他浏览器选项。
此外,越来越多的网民意识到,其他非IE浏览器或许
能够提供更好的安全保护,性能也更为稳定。如果这种趋势进一步加剧,IE将彻底失去其曾经“一统江湖”的绝对优势地位。
7、平板电脑引领未来
苹果上月初发布其后,意味着平板电脑时代的大门已正式开启。而iPad上市的同
时,微软却拿不出能够同iPad相抗衡的产品。这对微软来说无疑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通过,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 (Steve
Jobs)再次向世人证明,他有能力首先向市场上推出最新创意的科技产品,并获得大量外部开发者的支持,同时在该新兴业务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而微软却向世
人表明:面对苹果推出的新产品,微软只能是束手无策。平板电脑为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微软已错过了大好机会。
8、桌面软件重要性下降
仅仅数年前,桌面软件还占据着优势地位。但如今市场格局已经完全不同。时至今日,消费者和企业用户 正逐步转用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服务。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愿意使用网络服务;个人用户也意识到,软件的未来实际上取决于互联网的发展。这种发展趋势,对微软而言将是
重大打击;但对谷歌而言将是获得更多利润。
9、Windows Mobile手机操作系统遭受打击
Windows Mobile曾一度成为微软的核心业务之一。微软Windows
Mobile的战略思路是:使大量原有企业用户也能使用该手机平台,以提高企业用户员工的工作效率。但加拿大智能手机制造商RIM在其黑莓
(BlackBerry)智能手机中提供了性能更好的解决方案,从而导致Windows
Mobile市场份额开始下滑。随后苹果iPhone横空出世,使处境本已艰难的Windows Mobile雪上加霜。
10、微软今不如昔
如今的,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微软。假如回到数年前,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Bill
Gates)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说哪家公司能够引领科技产业的创新步伐,那这家公司肯定就是微软。盖茨还会放出这样的狠话:“我们是业界最好的
技术团队,大家都知道这一点。”
时至今日,微软已经没有了放出这种豪言壮语的底气。
微软已经不再是业界领先者,该公司对此也非常明白。微软对谷歌、苹果等竞争对手皆存畏惧之心。这种害怕竞争对手的心态,从来不会在占据市场优势地位的公司身上体现出来。
微软的机会
10:17 作者:张昊来源:
评论()T|T二维码
据国外媒体报道,Windows Phone
Marketplace上发布的应用程序数量已经超过了5万个,这远远超出了外界早期的估计。这个数据来自于关注微软手机产品的网站All
About Windows
Phone,该网站还同时强调,达到同样的规模Android花费了19个月,而iOS则花费了12个月。
微软在11月中旬宣布应用程序达到4万个时,每天新增应用程序数已经达到了165个,而现在更快,为265个。据IDC
11月的报告显示,开发人员对微软Windows
Phone设备的兴趣度提升8个百分点至38%,而iPhone是91%,Android手机则是83%。
其实这个数据并不足以说明问题,毕竟这5万个应用多是从苹果和谷歌应用商店里适配过来的,缺少精品级的应用就是力证。但即便如此,微软的Windows
Phone系统还是如此令人期待。
我们都认为微软已经是一个“迟缓的巨人”,但谁都无法否认它的盈利能力。要知道,微软的净利润和谷歌的总收入相当。但经过与Netscape的那一战后,也许是挣钱太容易了,微软在互联网领域总是不愠不火。“那个时候的微软是一个极具破坏力的疯子,而现在,我们生活得都太安逸了。”我总是听到微软人对过往的怀念。
其实微软已经错过了两拨平台转移的机会。第一次是谷歌的出现,严格意义上讲,谷歌是一家软件公司,但它对行业的颠覆在于它重塑了整条利益链。之前以微软为代表的软件厂商更多的是通过销售license来盈利,而谷歌则使用流量变现。这几乎可以认为是互联网启蒙的标志,因为未来数年,除去电子商务之外的互联网模式都在采用这种方式。而在同期,微软依然在卖license,也难怪,想想它和美国军方的订单动辄都超过5亿美元。
第二次则轮到了乔布斯。其实APP
Store的模式并不算新,2G时代的SP已经做出了它的雏形,就像中国移动的梦网。但到了iPhone上,苹果换了一种玩法。其实道理一样,依然是重塑利益链条。之前的中国移动和AOL都把分成模式定为7:3,渠道永远拿的要比开发者多得多。在这个环境下,关系远远超出了产品本身,再完美的产品也会因为缺少渠道而死去。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内容资源同质且稀缺。
所以说,乔布斯构建了一整条生态链,它的核心是公平和共存。他把分成比例颠倒过来,鼓励开发者去创新。因此,才有了APP
Store的生机盎然。而微软这时在做什么呢?不好意思,它还在卖license。
很难不去怀疑微软的技术断层问题,即便是臆想,它对移动互联的认知也应该不如谷歌和苹果。那么微软的优势在哪?
一方面是自身,Windows 8采用了共同的内核,也就是说Phone版本和PC版本的适配将不是问题。所以,Windows
Phone系统有可能是和PC交互体验最好的系统,而且基于Windows的PC已经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东西。
还有诺基亚,虽然它也迟迟老矣,但深厚的底蕴让用户们依然翘首以盼。这一年多来,我们看到了它的专注和它的舍弃,谁晓得,它会不会凭着一款手机,又满血复活呢?
最后是竞争对手的缓慢。有意思的是,现在反过来了,Android变成了积重难返。前期的野蛮开放给现在埋下了地雷,如何构建安全、统一用户的体验,如何保护和最大化开发者的利益,都够佩奇头疼一阵子的。所以说,微软有很多机会。
说微软正在衰落,反对的人大概会不少——怎么会呢?一年730多亿美元的销售业绩,200亿美元的利润、PC操作系统的王者、办公套件的统治者,是衰落的样子吗?起码,其CEO鲍尔默是绝对不同意这种说法的。
但是,当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微软时,微软衰落似乎已经成为事实。
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看微软的现状。
先从传统的互联网应用——搜索引擎说起。
据报道,微软在搜索引擎上已经花了80亿-100亿美元,但还在亏损,其市场占有率是多少呢?笔者能查到的数据是2012年7月份的,其市占率是16.1%。
其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就更低了,而谷歌2012年的收入达到500亿美元, 且绝大部分是搜索引擎带来的收入。
真正让微软恐惧的,应该还不是差距本身,
而是投入这么大的资源, 经过多年追赶,套用马云的一句话说,“拿着望远镜才能看到谷歌的后背”。
据CNN报道,从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苹果手机 一项收入就超过了微软公司的全年收入。市场上针对微软的统计,虽然数据各有不同,但没有超过3%的,谷歌的安卓和苹果iOS占了90%左右。
据报道,被微软寄予厚望的Windows
Surface手机,在花了近5亿美元的广告费后,在发布的第一个月内,卖掉近400万部,但苹果的iPhone
5在上市的第一天,卖了近500万部,更令微软郁闷的是,苹果基本没花什么广告费且是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否则销售数据将更为惊人。
想想看,就在十几年前,苹果公司象乞丐一样接受微软的救助,今天,苹果把微软打得几乎连还手之力都没有,这世界变化真叫快。
再说平板电脑市场,据IDC 公司的统计结果,iOS占53.8%的市场份额,而谷歌的安卓占据了42.7%.而微软才占可怜的2.9%。
如果说PC时代,微软是绝对的主角的话,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现在微软扮演的只是匪兵甲乙的角色,连配角都算不上。
笔者认为,上述IDC公司对平板电脑市场的预测,对微软而言,都可能是乐观的。在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四年到五年的预测太长了,想想五年前,诺基亚如日中天,而今似乎在向破产的方向大踏步迈进。
我们再来看看风起云涌的云计算领域,由于云计算方向众多且不是单一的产品,目前可以说还处于军阀混战状态,但公认的领先者是亚马逊、SaleForce、苹果和谷歌。
有人估计,仅EC2就有45万台服务器在运行。在IaaS方向,领先者是Amazon和OpenStack。
在PaaS方向上,谷歌 ,VMware是重量级选手,而微软只是众多玩家之一。真正让微软寝食难安的是,云计算的理念,是以服务为主导的,而微软两大下金蛋的鸡:windows操作系统和办公套件,
都是以产品为导向的。
谷歌的Google Drive可以免费使用,对谷歌的收入不会造成负面影响,却有正面作用,但微软却无法让Office免费而不对收入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当一切都在云端完成时,操作系统也不再重要,离开了操作系统和办公套件,微软还剩什么呢? 目前,微软其他的产品线,不是亏损就是对收入只起辅助作用。
让我们把时针回调到1995年,当Windows
95发布时,电脑发烧友彻夜排队,就是为率先买到盼望已久的正版新操作系统,那种狂热,一点不亚于今日“果粉”对苹果的追捧。为什么二十年不到的时间,微软从信息行业的领跑者变成追赶者,而且是落后好几圈的追赶者?
下面,我们就为微软把把脉,或许可以探知一二。
一、行业的变化
从产品到服务
笔者曾看到一个有关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的报道,说他早在70年代,就认识到世界上有两种东西人们越用越上瘾,一个是毒品,另一个就是软件。这样的认识,在70年代绝对是远见卓识。
他早在80年代,就已经意识到,卖软件不比卖硬件赚钱少,因为软件的边际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就确立了微软的定位,即软件企业。同时注定了以产品为导向的商业模式。所以,尽管Expedia是微软内部发展起来的,
最后微软却把它甩出去了事,因为Expedia
是服务为导向的互联网企业。当以产品为核心的思维模式,碰到以服务模式为特征的互联网时,总是不合拍,这是微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落后的原因之一。
也许windows系统太成功了,导致微软一再错失在其他技术领域领先的大好机会。早在1998年微软工程师就开发了一款具有革命性的产品:
一种电子书原型,当这款产品呈现在比尔盖茨面前时,却被拒绝了,因为其用户界面与Windows不同。
当我们谈论软件产品时,首先是功能和质量,然后就是销售,据笔者个人的体会,软件在上个世纪90年代甚至更早时,其许多功能还不能满足需求,至少微软的办公套件如此,但到90年代后期,基本功能全有了,从Office2000起,我个人觉得已经没有必要升级了,事实上,Windows
XP是2001年发布的, 现在仍然有近40%的用户在用。由此可见,对功能的追求,已经不是多数用户的重点。
令许多人诟病的是,微软经常在它的新版产品更改用户界面,用户经过许多痛苦,才能适应新界面,这种对用户体验毫不在意的行为,体现的是微软的傲慢,而傲慢的背后,体现的是思维方式和垄断的地位。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软件行业功能饱和的困境,即:该有的功能都有了,只好在用户界面上做文章。
不考虑用户体验是互联网产品的忌讳之一,微软却一再犯这样的错误,如果不是因为其在操作系统和办公套件的垄断地位,恐怕仅此一点,就会导致许多客户流失。
我们前面说过,软件产品的边际成本近似于零,这固然给软件厂家带来丰厚利润,但软件产品有另外不利的一面,就是没有磨损和折旧,如果我觉得功能足够,十年前和十年后用起来是没区别的。所以微软原来的产品模式,即使没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其赚钱的困难也会逐渐加大,因为用户越来越不愿意升级。不知这是不是微软也要介入硬件的原因。
如果说互联网是偏重于服务模式的话,原来软件的产品模式已经过时,云计算的兴起,更加速了这一转变过程。在2000年左右出现的网络服务技术为软件作为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然而,这种转变,光有技术是不行的,必须有思维模式的转变才行:
互联网思维是:
开放和免费、眼球、“长尾”、用户体验、快速、服务等。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互联网没有收费服务,但思维模式是不一样的。
软件思维模式是:产品,功能,服务和销售。一个互联网产品可以免费,然后靠广告赚钱,但软件产品做不到,凡是免费的软件,即使靠服务赚钱,也是辛苦钱,而且业务的可扩展性很差。
这是许多开源软件公司很难做大做强的原因。想想看,RedHat出现已经多少年了就知道了。微软也曾开发过许多互联网产品,但大多体验不佳,都只是延续了Windows界面或用软件思维开发互联网产品,比如,微软曾是最早开发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公司,但只不过是Windows的缩微版,毫无新意,白白错过了大好时间。
从功能到体验
很多人都在用微软的hotmail,但据comScore的统计,现在使用Gmail的用户,几乎是使用hotmail的两倍,要知道,微软从hotmail的创始人花了将近4亿美元买来的时候,谷歌还没诞生呢。
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微软不愿在这个免费产品上投入资源,更主要的原因是用户的体验极差。
从根本上说,微软原来单纯的软件思维和商业模式和它所处的垄断地位是导致它落后的第一个原因。但苹果公司也卖产品,为什么苹果可以如日中天,而微软却衰落了呢?
主要原因有三:
苹果或乔布斯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契机,与已经近三十年老的PC领域相比,这可以说是全新的机会,苹果抓住了,微软却错过了。
乔布斯对用户体验的重视,在大科技公司的CEO中,几乎无出其右。
苹果是软硬结合。
二、微软的文化与管理
美国知名记者Kurt Eichenwald 去年发表了对微软进行的追踪调查和研究结果,他认为,微软落后的原因有三:
员工评级制,导致员工不是集中精力在工作和创新上。
错过电子阅读,一个移动互联网的很好起点。
错过社交网络。
据文章介绍,2003年,一位MSN
Messenger年轻的工程师曾注意到,他在大学的朋友登陆AOL的AIM即时通信服务后,大部分时间都挂在上面,原因是可以随时在上面发布状态和更新信息。这位开发者说:“这其实这就很像Facebook发展的方向。人们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聊天,而是随时更新或查看好友的活动状态。”
当这位年轻开发者向其上司提出MSN
Messenger缺乏短信功能的意见后,其已到中年的上司对此嗤之以鼻,并表示不明白为何年轻人没事时老喜欢在AIM中打上几个字。
乔布斯认为,当一个技术公司由销售人员经营后,工程师就不会被看重,工程师也就失去了创造的激情,所以微软有这样的文化和管理机制也就不令人惊讶。
此外,微软错过这样的机会,也和其掌舵人有很大的关系。下面我们就简单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三、掌舵人:比尔盖茨和鲍尔默
盖茨无疑是个天才,鲍尔默也精明过人,为何微软却错过如此多的机会?
其实,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想想看,那些倒掉的大公司的掌舵人,又有哪个不是精明过人的?他们从职场的阶梯一步步爬上来,不知要战胜多少聪明的对手,克服多少困难,但却眼睁睁看着公司在自己手里衰落,他们当然不会无动于衷,就像现在的鲍尔默一样,使出浑身解术,想挽狂澜于既倒。但为什么很多都不成功呢?
我觉得,除了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以外,是掌舵人缺乏洞察力和判断力,他们或许曾经有过这样的能力,就像比尔盖茨一样,但却渐渐地失去了。
当年,盖茨对软件的认知,远超过同时代的大多数人,但当互联网来临时,他也许认为这是一场淘金运动,他只要卖给淘金者水和铲子,微软就发财了。所以,当网景的创始人公开向他挑战时,他利用微软的强大资源和在PC的垄断地位,很快就灭了网景,但他没有充分意识到,互联网和软件业是不同的,他没有看到,软件需要从产品向服务的转变,需要从功能向体验的转变,即使看到了,也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
所以尽管微软是最早做智能手机系统的公司之一,却变成了追赶者。因为微软的早期智能手机系统,用户体验太差了,引不起消费者的兴趣。
洞察力和判断力,本质上说,更是一种直觉上的能力,和精明或聪明不在一个维度上,当乔布斯听到一个朋友说出门必带三样东西后,立刻判断手机市场是一个大金矿,于是砸重金秘密开发出iPhone,要命的是,乔布斯不仅有洞察力和判断力,他还有超强的想象力。很快就把智能手机的霸主RIM和诺基亚打得满地找牙。
我们可以这样说,乔布斯是工程师型的商人。而比尔盖茨和鲍尔默更接近纯粹的商人。
我们再来看看鲍尔默的表现,当苹果推出iPhone手机时,鲍尔默在2007年曾嘲笑着说,“iPhone没有机会在市场中获得很多市场份额“。
鲍尔默在同一年还曾表示,“iPod的确是热门品牌,但苹果不是。”在旁观者看来,鲍尔默对行业及竞争对手的判断,像喝醉了的酒鬼一样可笑。
鲍尔默没有能力洞察市场的走向,同时把微软带入正确的方向,几乎在所有的新领域,微软都成了追赶者而不是领军者。所以乔布斯判断,只要鲍尔默还在掌舵,微软就不会有什么起色。
微软会东山再起吗?
前面列了许多微软正在衰落的事实并分析了导致其衰落的原因,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微软会破产吗?这样的问题,现在问也许太早,因为微软还有优势,下面简单分析一下:
一、虽然PC机市场在发达国家开始呈现萎缩迹象,但在发展中国家,其市场还在增长,微软凭借其在PC市场的垄断地位,还可以开拓新市场。
二、微软还在盈利,还有强大的盈利能力,营收还在增长,还有强大的现金储备。
三、微软在企业软件产品线还没有像样的对手。
四、微软落后的领域,其行业还处在早期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云计算。
五、有些产品微软还有领先优势,比如XBox,
但微软原来赖以打败对手的优势在新的对手面前正在逐步丧失,而它落后的原因还都存在。因此,笔者判断微软面临的挑战会越来越大,最大的一种可能是若干年后,微软已经变成无足轻重的公司。
微软今天面临的一些困境,也是许多传统软件厂商面临的困境。因为目前软件产业发展到了一个从产品到服务的新阶段,单纯的软件企业不去改变将无法生存,但单纯的软件服务化也不足以应付将来的挑战,因为随着开源免费软件的发展,很多软件将会以免费服务的形式出现。
因此,软硬结合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另一趋势就是向平台化模式转型,变成一个互联网公司。
我们总结一下,现在的IT业,正在发生着以下转变:
1产品到服务的转变
2功能到体验的转变
3PC到移动的转变
4封闭到开放的转变
5互联网协议一统江湖
6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笔者认为,作为任何一个技术公司,该记住的信条是:“没有最新,只有更新”,否则就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当然,只有创新是不够的,柯达发明了数字照相机,但数字照相机却成了埋葬柯达的铲子。信息产业革命,现在仍然可以说才刚刚开始,它对人类社会的重新塑造,对诸多产业的颠覆式影响,犹如早晨的六七点,太阳刚刚跃出地平线,热度还在后面呢!
如果说传统互联网是电脑的互联,那么社交网络是人与人的互联,而移动互联网更是使人与人互联如虎添翼。而物联网则是超越了电脑与电脑和人与人的互联,变成了物与物相联。下一步将是人与物的“链接”了,到那时,千里眼,顺风耳不再是神话,依目前的技术发展速度,这一天的到来或许不会超过二十年。这是几句题外话,我们会专文讨论这一话题。
第一财经周刊:为什么谷歌快微软慢?
14:02:09 | 源自:第一财经周刊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09.30/93 | 书签:
最近Android用户最关心的一件事可能就是三星宣布Galaxy
S不升级Android4.0了。因为大部分手机不能升级到最新系统是Android用户最纠结的一件事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Google去年5月份联合数家手机厂商和运营商发布了一个公告,承诺18个月内新旧用户都能升级到最新系统。三星这下算是把这个联盟瓦解了。
不过这事不全是三星的问题,细说起来还是Google自己惹的祸。从2008年10月发布了第一个官方版本以来,Android已经发布了9个重大的版本。与苹果iOS增加新功能的版本更替不同,Android每次版本更新基本上都是修改各种Bug。
在跟随苹果推出手机操作系统这件事上,Google表现得像是个冲动无比的年轻人:看起来没有做好准备,仓促地推出了一个非常不完善的玩意。以佩奇和谢尔盖这种Geek的角度,他们应该会预见到现在的问题,但他们为什么还要如此冲动呢?
1985年的比尔·盖茨恐怕会很理解他们。当时苹果推出了大受欢迎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但只能在价格昂贵的苹果电脑上运行,于是市场中的其他电脑公司便需要一种类似的操作系统。那是一个稍纵即逝的巨大机会,操作系统本身也许并不需要太好,但需要的是速度:尽快推向市场,尽快成为大部分电脑厂商的首选。
2007年上市后大火的iPhone又在智能手机市场提供了一个同样的机会。Google实际上是在以微软当年的方式抢占智能手机市场,目前Android设备的激活量已超过2亿。据comScore的数据,Android占了智能手机操作系统47%的市场份额。实际上如果不统计苹果,Android占了65.8%的市场份额,其次是RIM的23%,微软只有7%。
那么这么做会有哪些好处呢?
消费者。普通消费者其实对操作系统并不挑剔,他们想要的只是一部价格公道的智能手机。而大部分的消费者都是第一次真正使用智能手机,这意味着消费者本身对操作系统也投入了学习成本。只要新的操作系统不是好得惊天动地,消费者较少会投入更多精力适应新的操作系统。
厂商。手机厂商同样也已经在Android这个平台上投入了太多的成本,Android手机已经成为大部分手机厂商的核心业务,企业内部的资源、人力和外部的营销、推广资源都在围绕Android运转。即使有一个更好的手机操作系统免费提供,手机厂商恐怕也比较难将主要精力转移出去。
开发者。开发者的选择更是简单:要么为赚钱最多的平台开发,要么为用户最多的平台开发,前者是核心业务、现金流,后者是未来。相对于消费者和厂商,开发者面对的是三个选择,而不是两个。开发者通常都是小规模的公司和团队,它们恐怕更难分配资源到新的平台上去。
既然速度对于手机操作系统的成败如此重要,那么微软为什么这么慢呢?虽然早在2003年就推出了手机操作系统,但微软2010年才推出了基于触屏的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直到去年10月底才发布了第一款重要的产品诺基亚Lumia 800。
实际上根本的原因在于微软错过了追求速度的时机。直到2009年初,微软才发现原有的Windows
Mobile框架不理想,采用新架构重新开始设计了Windows
Phone,2010年推出第一个版本已经是很快的速度了。而之前Google已经抢先推出了虽然问题不断但还能应付的Android系统。等到Windows
Phone第一个版本出来的时候,Android势头已经大好,市场上显然已经不需要另一个仓促推出的手机操作系统了:如果以这种方式与Android竞争,微软没有胜出的机会。所以微软的选择只能是用更多的时间,做一个更加完善的操作系统与Google竞争。所以说,并不是Google喜欢仓促做粗糙的东西,而微软喜欢慢工出细活,不同的时机造就了企业间不同的策略,商业就是这样。
以下是文章全文:
几乎和其它所有创业公司一样,建立初期需要应付各种突发事件、惊慌的进行合同谈判、解决法律纠纷。
让人吃惊的是,几乎所有的好运气都站在了微软这一边。
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Paul Allen)在他回忆录《有想法的人》(Idea
Man)中对微软建立初期给出了独到的见解。
艾伦称,他和比尔·盖茨(Bill Gates)在微软建立初期都做过很多重大决定,但是公司还有很多好运气伴随。
我们看过《有想法的人》后节选了几个能够让微软从一个小创业公司迈向年营收超600亿美元的软件巨头的重大事件。
起于一个杂志广告
Altair 8080微型计算机的广告
1974年,艾伦在上大学时抽出了一部分时间住在了距离盖茨更近的马萨诸塞州,他想着怎样开启自己的编程生涯。他看到了一则有关介绍Altair
8080微型计算机的广告,并把它拿给盖茨看,两人立即就想到他们可以编写适用于Altair的BASIC编程语言。
拿到首个合同
Altair制造商MITS CEO爱德华·罗伯茨给了他们首个合同
盖茨于是让艾伦联系Altair制造商MITS CEO爱德华·罗伯茨(Edward
Roberts),并告诉罗伯茨他们有一版即将写完的BASIC编程语言。罗伯茨放言称,如果谁能首先拿着可运行的BASIC编程语言找到他,谁就会得到合同。
盖茨和艾伦疯一样的工作了8周,然后艾伦来到阿尔伯克基,向罗伯茨展示了他们的BASIC语言,并且顺利运行,于是他们拿到了合同。
规范合同帮助他们赢得关键官司
规范合同帮助他们赢得关键官司
盖茨和艾伦认定他们编写的BASIC语言不只限于Altair计算机,并它授权给了其它计算机制造商。
当Altair计算机表现不佳后,罗伯茨十分失望并取消了两份有关BASIC语言的授权合同,于是他决定将MITS出售给Pertec,后者当时认为他们同时购买了用于Altair计算机的BASIC语言授权,包含源代码。微软突然意识到他们唯一收入来源遇到了危险。
幸运的是在微软和MITS签订的合同中有一条附加条款,那就是MITS需要尽其所能的推广微软软件,否则协议就无效。
艾伦回忆道,罗伯茨在签合同之前根本没有阅览过合同。微软最终大获全胜,并且获得了BASIC语言的所有授权,这包括了可以向任何人出售BASIC,并获得全部收入。
较早进军日本市场
较早进军日本市场
当微软还是一家小公司时他们就开始关注日本人市场,微计算开始在日本迅速发展。微软雇佣了一位名叫西胜彦(Kay
Nishi)美女销售经理,后者也在1979年为赢得了一份NEC大合同。盖茨和艾伦经常到日本出差,日本高官也定期把最新的8位计算机带到微软在西
雅图的总部。他们其中的一些人还尝试偷拍竞争对手的机器照片。
日本市场合同使得微软成为上世纪80年代无可争议的微电脑软件语言提供商,但是盖茨却抵制成为索尼等日本公司的独家合作商,他希望能够更加广泛的授权BASIC语言。
拒绝罗斯·佩洛特(Ross Perot)的收购提案
他们拒绝了罗斯·佩洛特(Ross Perot)的收购提案
1979年,微软接到了亿万富翁佩洛特的收购提案,佩洛特此前建立了数据处理公司EDS,并拥有Perot Systems。
盖茨拒绝了收购提案,并向佩洛特写信称,微软将在1980年将应收增长一倍,超过200万美元。微软当年实际营收达到了240万美元。
艾伦会见蒂姆·帕特森(Tim Paterson)
蒂姆·帕特森
微软在向8位计算机授权BASIC语言领域做的非常出色,但是最终被说服迈向16位计算机。1979年,艾伦接到了一个叫帕特森的的设计师,后者主要设计16位计算机的原型机。此次合作并不十分重要,但开启了微软未来研究方向。
蓝色巨人抛来橄榄枝
蓝色巨人IBM抛来橄榄枝
到1980年时,IBM决定再也不能忽视微型计算机市场了。他们采用与小公司合作的方式快速进入这个市场。IBM高管秘密要求微软开发16位BASIC以及其它用于IBM首款PC的编程语言。
IBM还向微软要求提供开发16位BASIC语言的人才,微软将这些人派往了Digital
Research,后者几乎完成了16位版本的CP/M系统。
微软意外获得IBM系统合同
意外获得IBM系统合同
当IBM决定与Digital Research签订合同时突然发现后者创始人盖里(Gary
Kildall)正在出差,盖里的妻子和公司合伙人Dorothy与IBM进行了谈判,不过他们拒绝了IBM提出的保密性协议,并要求签订数字合同。
于是,IBM又重新选择了,要求微软为其开发16位操作系统。
微软获得廉价系统授权
获得廉价系统授权
来自西雅图Seattle
Computer帕特森告诉艾伦他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名为QDOS的16位操作系统。当时盖茨在接到IBM的系统订单时起初并不打算接受,但是他意识到如果IBM找不到合适操作系统,微软也将失去所有合同。
于是微软与西雅图电脑总裁罗德·布鲁克(Rod Brock)签订了授权协议,微软花费2.5万美元获得16位系统授权。
IBM同意微软保持专利权
IBM同意微软保持专利权
微软在与Altair早期合作中积累了经验,那就是不能太依靠一家公司,所以当他们与IBM签订DOS合同时就放弃了高额独家授权费,转而要求获得向其它厂商授权DOS的权利。
当时处于反垄断调查中的IBM接受了微软的合同,并向微软支付了43万美元的系统使用费和咨询费。
艾伦很早就意识到电脑应该具备很多应用
艾伦很早就意识到电脑应该具备很多应用
1979年,在微软与IBM达成合作之前,艾伦在纽约的一个交易会上看到了一款名为VisiCalc的会计软件,不过它只能运行在使用
的处理器电脑上。艾伦意识到VisiCalc将帮助苹果销售更多电脑,并想要打造一款可以帮助微软系统在苹果机器上运行的硬件。
不过他当时认为个人电脑不会流行,除非它具备了图形界面和有用的应用。
最伟大的一次雇佣
查尔斯·西蒙尼是微软最伟大的一次雇佣
1980年,一个来自Xerox公司的研发人员查尔斯·西蒙尼(Charles
Simonyi)联系到了微软,并要求进入产品研发部门。艾伦看过他的简历受感到十分震惊,他曾经就职Xerox知名研发实验室,后者发明了图形用户界面、鼠标和激光打印机。
微软雇佣了西蒙尼,他开发了一款名叫Office的产品,该产品目前是微软的第二大收入来源。
西蒙尼在2002年离开微软,软件巨头也给了他1.3%的股份,他后来也成为了首位太空旅客,分别在2006年、2008年进行了两次太空之旅,为此他向俄罗斯航天局支付了2000万美元。
通过艾伦对微软早期的描述我们很难相信能有今天的成就。截止到日的财年:
· 微软拥有89000个员工
· 年销售额达到625亿美元
· 年利润188亿美元
· 总资产达到861亿美元(包括368亿美元的现金和一些短期投资)
令人惊讶的是从创业公司到现在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都是操作系统和一些商业软件,两大最初的产品线:
·Windows操作系统每年营收184亿美元,运营利润130亿美元。
·Office和其它一些商业软件每年营收186亿美元,运营利润118亿美元。(晓明)
记得有文学作品里这样描述人生:宁愿犯错,也不错过。因为错过是一辈子的遗憾,而犯错总有明白的一天,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至少努力过、探讨过,知道这个方法行不通,也就没有遗憾。所以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错过。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同样如此,今天有个机遇摆在面前,进一步可能前程似锦,也可能粉身碎骨,这就看企业领导者是否有足够的胆量去抓住这个机遇,任何机遇都是与挑战并存的,没有风险的机遇是不存在的,当机遇来临的时候,就是天时、地利的时候,这时候要成功,缺少的唯一因素就是人和,也就是人的因素,包括企业的领导者和所有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如果领导者勇敢地抓住了机遇,到结果却失败了,那一定是人所犯的错,机遇本身是没有错的,如果成功了,那就是一次完美的抓住了机遇的过程。失败了,对一个企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可能让一个企业从此以后一蹶不振,最后惨败收场,得到这样结果的企业不是一个强大的企业,真正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企业是不怕挫败、越挫越勇的,失败了,就总结原因,吸取惨痛的教训,寻找另外的突破口从头再来。事实上,不论成功还是失败,企业都应当总结经验,不因成功而得意忘形,也不因失败而垂头丧气,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而面对机遇却无动于衷的企业,也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停步不前,最终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另一种是看到竞争对手抓住机遇获得成功以后才幡然醒悟,于是赶紧寻找新的突破口弥补自己落下的一段,并且企图赶超竞争对手。然而市场的发展速度之快是令人惊讶的,有时候仅仅是落后一小时就会造成一百年也赶不上的后果,这时候,错过机遇就成为企业永远的痛。
  现任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说:没有巨额投资搜索引擎是微软严重失误!一手缔造了财富神话和微软的比尔·盖茨也犯过不少错误,其中最大的错误就是错过了搜索业务,也因为他错过了这个机遇,才成全了Google。在早期的互联网搜索市场,微软意志不是很坚定,提供技术的公司很多,微软就大多采用了合作的方式。最早同微软合作的是Inktomi,后来这个公司被雅虎收购了;之后微软又选择了Overture,但没过多久,Overture也被雅虎收购了;在中国,微软最早的合作伙伴是3721,同样,3721还是被雅虎收购了。这样的际遇就像一种游戏,雅虎在中间画了一个圈,微软想冲进去夺垒,但每次刚用脚踩倒圈线,都被雅虎打得缩回去。而Google也是通过同样的方式成为全球搜索的老大的。
  搜索引擎的历史要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说起。最开始的搜索引擎是1990年由Montreal的McGillUniversity学生AlanEmtage、PeterDeutsch、BillWheelan发明的Archie,一个FTP搜索引擎,用户必须输入精确的文件名搜索,然后Archie会告诉用户哪一个FTP地址可以下载该文件;1994年美籍华人杨致远和DavidFilo共同创办了Yahoo(雅虎),建立的目录搜索引擎,迎合了当时人们上网最直接的需求:知道上网后可以去哪些网站;随后出现了许多网页搜索引擎,包括Lycos、Infoseek、Altavista、Inktomi等,但最让人瞩目的还是1998年由LarryPage和SergeyBrin设计的Google,Google引入PageRank的网页排序技术,在互联网信息爆炸式增长的背景下,较好地解决了网页相关性问题。Google推出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很快成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而且在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世界第一品牌。
  随着Overture竞价排名广告的产生,搜索引擎成了互联网的一个金矿。据资料表明,2003年的全球收费搜索服务市场的规模达到20亿美元,接近整个网络广告市场25%的销售额。预计到2007年,搜索引擎市场将以每年将以35%的速度增长,整个搜索引擎市场的规模将达到70亿美元。直到2004年,微软都没有任何行动,难怪微软CEO鲍尔默说:没有巨额投资搜索是微软严重失误!在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一次多么令人惊讶的机遇之后,比尔·盖茨决定改正这个错误。
  在收购计划失败之后,日,微软推出了其搜索引擎试用版。并且号称将在未来5年内,战胜Google公司的互联网搜索技术,将其广告业务营业额翻一番,赶上并最终超过Google公司。然而计划归计划,真正做起来并非如想象中那般容易。Google的强大技术支持和在全球已经建立起来的巨大市场并不是说赶超就能赶超的。它的主页面的简单、搜索的快速、分类化搜索、信息的浩瀚、它不用图片、不添加虚假广告链接……这种种做法都是违背传统搜索引擎执业理念的,但是每一项都成为了Google的成功原因和独特的优势,从而成为全球大部分互联网用户钟情的搜索工具。
  Google让人们知道了搜索引擎是如此万能。以至于现在微软只能学习Google,Google推出了附在IE上的Google搜索栏,微软也推出了MSN搜索栏;Google有新闻搜索,微软也会有NewBot;Google有回答问题的GoogleAnswer,微软也有AnswerBot;Google有讨论组搜索,微软就有搜索Weblog的Blogbot。
  在Google的强大技术能力下,微软似乎只能沦为一名学生,而要赶超Google,更加是难上加难的事情。而现在,距离微软推出搜索引擎已经接近两年的时间了,Google依然稳稳地站立在全球搜索引擎的老大地位,微软错过了最佳时机,现在想要在短期内赶超竞争对手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想要在将来的某一天赶上,也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的,因为Google也没闲着,所以说这一天或许永远都不会到来,或许会在若干年后的某一天。
  在全球两大软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竞争中,可口可乐就因为没有抓住机遇而在2005年被一直处于老二地位的宿敌百事可乐赶超,成为到目前为止可口可乐历史上最大的失败。
  2004年《福布斯》杂志“全美最有价值公司品牌”中,百事公司以561亿美元位列前十名,首次超越一直以品牌价值为傲的可口可乐;日,可口可乐的股票市值以979亿低于竞争对手5亿,首次被宿敌百事可乐超过,从而痛失保持了一个多世纪之久的“可乐之王”桂冠。
  可口可乐1886年诞生,百事可乐1898年诞生。它们口味接近,营销模式相似,同样历史悠久,经年的激烈的竞争,造就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数十亿美元的品牌价值,衍生出惊人的商业文化,不断变换的包装设计,以及千变万化的营销方式,无不引领着营销潮流。
  一个多世纪以来,可口可乐一直是全球软饮料的老大,然而随着品牌价值与股票市值的先后不敌百事可乐,这位百年巨头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自己失败了,至少目前尚站在失败的地位。市场竞争是残酷也是公平的,可口可乐终于为近几年没有抓住市场机遇而付出了沉重代价。
  早在20世纪,就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运动、健康和休闲的世纪。尽管在碳酸饮料领域,可口可乐依旧稳坐头把交椅。但与之相比,百事可乐旗下品牌则更为多样化,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国际知名品牌就有十多个。2004年年底,可口可乐当时上台不久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内维尔·艾斯戴尔就公开承认,人们对肥胖的担忧是其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他指出,可口可乐对消费者更健康饮食习惯的需求一直都反应迟缓。但是百事可乐早在20世纪末就已经开始着手针对这个问题调整自己的商业布局。而可口可乐恰恰错失了这个机遇,因此导致2004年在品牌价值上、2005年在股票市值上先后输给了百事可乐。
  1998年,百事可乐就收购了Tropicana,此举为公司生产健康食品,并提高产品品质提供了新的机会。随后,公司又收购了桂格公司(QuakerOatsCo.),因此获得利用麦片和米饭制作休闲食品的新技术。2005年11月,百事可乐再以1.3亿美元的价格拿下欧洲知名食品商莎拉-李公司。
  目前,休闲食品为百事可乐贡献的收入已占公司总营也收入的半壁江山,包括可乐在内的软饮料销售收入份额只占了近2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可口可乐80%的收入依旧仰仗碳酸饮料。这样一来,可口可乐的核心事业,恰好也是业绩负成长最为显著的业务。过去5年,可口可乐销售平均增长2.3%,而百事可乐则高达7.5%。可见,百事的创新和多元化经营已经取得巨大成功。
  在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纷纷从含糖饮料转向更健康功能饮品的时代,百事可乐率先抓住了转型机遇。而可口可乐在死守固有阵地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拓展新市场的许多机会。现在,可口可乐终于意识到这一点,正努力步百事的“后尘”,大力开发“美汁源”果汁、“Powerade”运动饮料和“达萨尼”瓶装水等非碳酸饮料,但此时的市场早已为百事所抢占,销售业绩一直不甚理想。
  当然,可口可乐也不会轻易言败。自艾斯戴尔掌舵以来,公司产品策略几经调整,并已经取得不小成绩。然而,较之百事可乐,可口可乐显然已经错失发展多元化道路的先机。正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现在的可口可乐只有努力迎合消费者的喜好,并且努力发现市场机遇,快速采取措施抓住机遇,百年巨头的跌落多少让人觉得惋惜,但是毕竟只是稍稍落后,能不能真正成为明日黄花还不是谁能够下结论的。
  在国内饮料行业,2002年以前,一直的冠军都是汇源果汁,这家淳朴的企业一直引领着中国果汁的发展方向,可是今天的果汁老大已经成为统一,那汇源究竟失去了那些机会呢?
  汇源最大的失误就是失去了PET市场,一直以来,过分依赖纸质包装、倡导健康概念的汇源,忽视了携带方便、忽视了时尚一族的心理研究、忽视了中国市场最具有消费能力的白领阶层,使统一很快以美丽的包装和广告攻城掠地,“多喝多漂亮”,让模糊的健康变成了时尚生活方式,很快市场迅速膨胀,用生活方式打击健康,统一就这样取代汇源坐上了果汁饮料的头把交椅,对于汇源,失去的不仅仅是市场,而是一个时代,一个时尚自由的时代!
  而我们熟知的一些企业,例如杜康、例如兰陵、例如狗不理,他们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也有强大的的影响力,他们为什么市场表现很一般,他们失去了哪些机会呢?我们经过多年分析认为,他们最大的失误就是失去了对市场的敏感,失去了对顾客的切身关注,失去了灵活的反映机制,这也许就是老字号或者国营企业的悲哀吧。
  俗话说,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不可能一辈子不犯错,而企业是由人创造的,因此任何企业也都不可能永远都正确,总有失误的时候。一次没有抓住机遇,或许会带来永远的痛,但是企业应该痛定思痛,积极采取措施来挽救失误、弥补过错,随时掌握各方面信息,等到下一次机遇来临时快速、正确地抓住机遇,方为上上之策。
  没有永远不犯错的企业,也没有过不去的困难,关键是要在痛苦中发奋前进,任何企业都有重振雄风和辉煌的那一天。失去一次机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一辈子的机会,关键还是一个态度问题,只有摆正改正错误的态度才是发展之道,所以说,态度决定一切,并不只是针对个人的至理名言,针对企业也是。
最终的结局是,按照Eichenwald的说法,”数不清的员工因为这个制度选择离开”,“这个制度摧毁了微软”。
大公司的衰落史中总少不了因为自高自大,有眼不识未来趋势性产品,从而擦肩而过的桥段,微软的案例中也不乏这样的“亮点”,而且还不止一次。
衰落原因二:错过电子阅读
微软的一个技术团队早在1998年就开发了一款电子阅读器原型产品,但当技术团队把方案提交给比尔·盖茨时,立刻被他否决了,他认为这不符合微软的传统。“他不喜欢那个用户界面,原因是不像Windows。”曾经参与该项目的一位程序员回忆道。
什么叫“不像Windows”呢,一位微软Office部门前主管对Eichenwald说,“真正的问题在于触摸屏”,“Office是为键盘设计的,不是为触控笔和手指设计的。”
微软高管称,该公司对Windows和Office的过度忠诚屡次导致其未能迎合新兴技术。“Windows就是上帝——一切都要以Windows为准。”这个技术团队的创始人Steve
Stone对Eichenwald说,“对部门中一些有权有势的人来说,是否在移动计算中提供比PC更清爽的用户体验并不重要,正是他们扼杀了当时的项目。”
而被扼杀了项目也就算了,在不差钱的微软,研发团队竟然还要为利润患得患失。
“参与该项目的团队不再直接向盖茨汇报工作,而是被编入了专门为Office开发软件的主要产品团队。”
Eichenwald称,“很快,这样一个原本负责梦想和创意的团队,却要为利润患得患失。”
Stone说:“我们已经不能再集中精力开发对消费者有用的技术了,而是要整天思考‘如何赚钱’这样的问题。”
衰落原因三:错过社交网络
另一个案例是关于错过社交风潮的。
Messenger的一位年轻开发者发现,同事的孩子可以用AOL的AIM发布状态更新,微软的产品却不具备这一功能。“正是这一趋势造就了Facebook,人们可以在某个地方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种持续的意识流。”他对
Eichenwald&说,“AIM的主要作用不是聊天,而是随时查看好友在做什么。”
当他向老板提出Messenger缺乏短信功能时,那个老男人反驳了他的担忧:他不能理解年轻人为什么会在乎区区几个单词。“他完全不理解,”那位开发者说,“正是因为他不知道或者不相信年轻人对这类应用的使用方式,我们才对这一趋势视若无睹。”
虎嗅编辑注:当我读着名利场的这篇文章的时候,脑子里不断浮现出几个月前和一个在索尼工作多年的日本朋友的谈话,两家巨头在衰落的道路上几乎如出一辙,各种人事制度,各种错过风潮,欢迎对公司历史感兴趣的你为我们增加观察的角度和纬度,提供更多的观点。
那些年微软错过了N多机会,大公司的通病,难以放下既得利益,用取得过去辉煌的思维去看未来多半是行不通的,微软的错过成就了apple,apple错过的才能成就下一家
这个错过桥段还将不断地上演,Sony如此,RIM如此,Nokia如此,我们最近在网站上对这些公司多有关注,但是感觉越来越雷同,这是商业社会的新陈代谢
11月7日凌晨,一亿多Messenger(简称MSN)中国用户突然收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微软公司发布公告称,从明年第一季度开始将在全球停用MSN,改用整合后的Skpye.MSN中国方面声明则称,中国MSN服务暂时不在此次合并范围中。
  虽曰“暂不包括”,实乃已经放弃。这场波及如此规模用户的暂停服务事件,在网上居然没引起什么波澜。作为一个十几年的忠实用户,我也没什么忧伤。讨论中,淡定甚至活该是主旋律。
  因为MSN自己先抛弃了它的用户,所以它自然被用户抛弃了。想当年MSN凭借操作系统捆绑和友好体验,成为最受欢迎的IM(即时通讯软件)。尤其在外企、白领阶层中,MSN风靡一时。彼时,还是从模仿ICQ起家、鼓捣的小老板,用腾讯QQ的人则被认为是土包子。
  2年后,微软放弃MSN黯然退场,对转型互联网一直找不到北。而腾讯凭借以QQ软件为核心的产品帝国大杀四方,雄踞中国互联网头把交椅多年。腾讯市值一路狂飙摸高4703亿港元,位居世界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为什么IM屌丝完美逆袭高富帅?首先,大公司非核心业务VS小公司单点突破必败。微软的现金牛是windows系统和office应用软件系列,IE浏览器、浏览器的首页、首页的默认搜索都并非重心。战略和执行力都有一搭没一搭,因此客观上成就了网景、雅虎、谷歌一个个互联网霸主。当大公司不care、那些小公司却搏命做好,用户自然流向了后者。这个现象也曾经发生在蓝色巨人IBM身上。前浪死在沙滩上,这正是IT产业不断推陈出新的魅力所在。
  其次,在互联网时代漠视用户需求的产品必死,不管“爹”是谁。MSN的服务器固执地设在,因为海底电缆等原因一再中断,但拒绝改变。因此造成传输文件的不便也不在乎,MSN甚至曾关闭了SPACE空间日志服务。当我几年的一下注销时,我发誓不再用MSN,果断迁移QQ!因为,它尊重并能满足我的需求。不要以美国公司水土不服为借口,谷歌的Gmail凭借不断创新,让多少极客成为忠实粉丝,人家也经常无法访问!在互联网时代,一个不尊重用户体验的产品必须死掉,不管爹是谁、腿多粗。
  尽管比尔1995年就先知般地预言了互联网勃兴的《未来之路》,但微软却实实在在地错过了随后爆发的互联网黄金十年。IM不敌老二腾讯,搜索成就了老大谷歌,现在推出Being补课;浏览器干掉了网景,却被Chrome最近在全球超越,在中国也被搜狗双核高速浏览器和360“安全”浏览器不断蚕食。
  我觉得,微软总是试图复制软件行业的“大公司赢家通吃”规则,却总被互联网行业的“小公司单点突破”规律干掉。一个企业的基因,往往来自其赖以成功的路径。转基因是很难的,DNA决定了很多事情。除非有远见的强势人物才能驱动,就像再造IBM的。
  显然,微软并没有放弃互联网,这是他不得不迎难而上的大转型。从MSN并入Skpye来看,我判断有两大内幕。
  第一个,就是瞄准移动市场。既然已失守PC互联网,必须豪赌刚刚起来的移动互联网。实际上,“移动”已成为华尔街最热门的关键词,因为这关系到未来整整一个时代!腾讯被追捧,与微信已成气候有直接关系;称Facebook战略以移动为重,让股价大涨7%.Skpye作为语音平台,显然是比MSN更好的移动枢纽。
  第二个,打通封闭体系做完整体验。据外媒报道,新版Office已经附带Skype.对个人,购买Office
365家庭高级版后将获60分钟/per
month的Skype积分,可用Skype拨打全球座机或手机。对企业,Lync用户能看到在线状态,与Skype上任何人即时通讯或拨打电话,未来还将增加聊天功能!
  令人玩味的是,以语音入口Siri下注移动端、垂直封闭产业链,这正是苹果教主的战略。微软去年收购skpye,今年用其打通微软产品。学习先进战略没什么不好。
  MSN已死,Windows永在。不必惋惜,这是商业进化论的选择。
  错过互联网黄金十年,就别再错过移动互联网的白金年代,一切才刚刚开始。
微软失去的机会
作者: 发表于:
看到最近一年里面Google目不暇接的产品,有的时候会暗暗的微软惋惜。
现在Google的很多成型的产品,都在微软雄心勃勃的规划中出现些身影,却最终随着一些产品部门的解散而烟消云散。
2001年三月19号,微软.NET发布后的一年后,一个秘密的项目浮出水面,内部代号叫做Hailstorm(冰雹),大名应该是叫做(好像没有多少人知道的)。
以前单机的操作系统提供像file.open("c:\\test.txt")这样的API来存取本地文档,而Hailstorm希望成为互联网的操作系统,它提供的API让应用程序可以存取互联网上的数据。它提供身份验证,提供个人存储,提供支付等等各种各样叫做building
block的服务。
就好像从文件,到网络,从图形,到声音,凡是个人电脑提供的功能,Windows都提供了API给第三方开发一样,Hailstorm这个宏达的计划就是把互联网上的基础服务做好,提供给予SOAP的接口,让大家对互联网编程。
直到现在,这个想法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瑰丽的构想,是一个有前途的方向,不过老实说,当2001年看了具体的接口的时候,还是很有些失望。微软渐渐失去了在DOS时期的简洁高效的作风,变得臃肿和难于理解。
(想想吧,一个可爱的居然涵盖了DOS的几乎全部功能!这种风格,我最近在身上反而看到了影子)
Hailstorm团队最终被解散,无数没有完工的API和没有正式发布的也就埋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而以用户数据为中心的应用和轻量级API在此之后的5年里面,不断由Google发布。
Google最近推出的是一个和微软Office竞争的产品。其实按照微软的的安排,微软内部和Office竞争的产品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已经成型,代码名是NetDoc(好像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当时上千人的团队的目标,就是和Office团队争分夺秒的竞争,提供一种可以在线的,用浏览器就可以编辑文档,编辑Excel的新型的应用,最终可以击败Office。结果,一年以后,NetDoc没有在内部打败Office,Office团队发布了Office
XP,而NetDoc团队没有来得及发布他们的产品而被取消。一个就在指头尖的产品就这样流产了。5年以后的2006年,Google收购了Writely,推出了这样的产品。
重要的是做出来
市场上的竞争就是这么残酷,主意不值钱,产品值钱,获得市场认可的产品最值钱的。
微软在2000年的时候,资源已经太多了,多到可以组织起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软件开发团队,而用“工程”的方式投入很多人,共同开发大型软件项目;而Google却可以用微软曾经用过的“艺术”的方法来,用很少的人来做出产品。前几天,和大学的一个朋友在北京吃饭。他离开微软去了Google,做出了一个产品,叫做Google
Calendar,他们组,7个人。嗨。这种小团队作风曾经是微软的一贯作风,现在却不是了。
面对互联网,微软失去了太多的机会。
我所知道的微软,至少在Bill
Gates做CEO的时代,永远有着强烈的愿景支撑。他的愿景永远足够高远,远到总在提出之后的二三十年才有实现的可能。
A Computer on Every Desk in Every Home
“每个家庭的每个桌子上都有一台电脑”,这是微软从75年到95年的愿景。这是个伟大的想法。这个目标,直到今日还没有完全的实现,但是已经和70年代几乎没有任何人家里有“计算机”这中庞然大物不是同一个时代了。
Information at your finger tips
“信息在你指尖“,这是微软一个最不知名的一个过渡期的愿景,只存在于95年到2000年短短的5年。显然微软虽然成功的在和网景争夺浏览器的大战中漂亮的完胜了,却在追求Information
fingertips的过程中,被互联网的大潮甩在了后面。后来整整15年的互联网风云变幻中,微软怎么努力,也没有得到与自己体量相近的位置。而这个愿景,被Google一步一个脚印的给实现得差不多了,一个微软在95年没有想到的细节是,information不仅仅在指尖,而且在搜索框的后面。本来,“Information
at your fingertips" 和 “organizing world information"两种说法本身很相近。
Empower People, Any Time, Any Where, on Any Devices
这是微软从2000年开始使用的新的愿景。这个愿景,怎么看,怎么像是刚刚推出了iPhone,
iPad的苹果的愿景。“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在任何设备上”这个愿景,也一定会有很多优秀的公司帮助实现。
提出一个伟大的愿景是容易的,实现要难得多。而只有实现以后,人们才会记得这个公司曾经提出过这个愿景。
Posted by Jian Shuo Wang at June 20,
环球企业家:微软与Google世纪之战
10:02:55 来源:  
  如果无意将商业史简化——比如将微软错过搜索引擎崛起大潮简单视为行业规则改变,而这家老牌公司开始松懈——谷歌崛起故事的一个重要价值不在于其传奇色彩,而在于,它是在何种方法论指引下,壮大自身同时避过了微软对全行业的虎视眈眈。
也许,微软和雅虎真的需要更长的时间权衡这场交易背后的战略意义,以及它究竟应该值450亿美元、500亿美元,还是更多。也许,这家仍统治着操作系统市场、历三十年而弥新的软件霸主,真的可以进行一次“昂贵,但完美的收购”,与互联网上唯一可与谷歌相提并论的品牌水乳交融,并像鲍尔默给雅虎股东的信中所说的那样,实现“规模效应”、“增强研发能力”、“提高运营效率”、创造“新兴用户体验”。但真正有意义的问题只有一个:未来的几个月乃一年,属于谷歌的时间会就此停止吗?
至少对于微软和雅虎而言,时间已经静止太久了。人们记忆所及,微软在2.4亿美元投资Facebook之前的一次互联网领域的胜利,还是10年前击败网景的导航者浏览器。而雅虎,上一次被视为网络业霸主,大概是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碎前夕。正是在这莫名缺失的十年中,谷歌从斯坦佛大学的两名肄业生的宠物程序,变成了一家最高时拥有2000亿美元市值的“下一个微软”。
而时至今日,最让微软忌惮的事情发生了——看上去,谷歌已不动声色地全方位地动摇了微软生存的根基,Android从侧面出其不意地瓦解了微软移动操作系统的合理性;它同时凭借“云计算”的攻势,让一切与计算相关的事情都绕过收费的软件,而通过互联网进行。
如果无意将商业史简化——比如将微软错过搜索引擎崛起大潮简单视为行业规则改变,而这家老牌公司开始松懈——谷歌崛起故事的一个重要价值不在于其传奇色彩,而在于,它是在何种方法论指引下,壮大自身同时避过了微软对全行业的虎视眈眈。
众所周知,自1975年成立以来,微软对于软件及周边行业的侵略性从未减少过。正如关于甲骨文公司创始人拉里埃里森的传记EveryoneElseMustFail里说:这家位于西雅图雷德蒙的巨兽最独特的本领是“压制小公司的创新能力”。通过有效的学习与强有力的执行,微软将数以百计的同行击溃。而微软这种高进攻性曾让太多竞争对手几乎丧失了与其竞争的勇气。比如曾在升阳和Novell两家公司与微软有过多年竞争经验的施密特(EricSchmidt),在担任谷歌CEO之前曾对媒体表示,“只是谈及微软已经对我的健康不利”。
谷歌是如何超越所有前辈的命运的?至少从必要条件上,可以被列举的部分包括:有意识地改变游戏规则(它从不涉足微软最擅长的领域,即“销售软件”),持续夯实自身的技术及管理基础(在谷歌之前有哪家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如此受外界关注?),从不主动将自己称为挑战者(至今依然如此)。这让2004年微软逐渐将谷歌视为最大竞争对手后,依然无法压制对方。
而从微软的角度,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微妙的变化正在发生。奇虎董事长周鸿对《环球企业家》表示,他关注微软多年来,盖茨主导公司对竞争对手发起攻击前都是极为低调的,就像1995年时撰写《互联网大浪潮》(Intenettidalwave)等内部通信时,即使微软已经统治了桌面操作系统,但盖茨仍让公司像创业者一样从零开始思考问题。但近年来,鲍尔默治下的微软从没有真正放低姿态,他会公开嘲笑谷歌是“只会一招的小马驹”,说“Facebook才有活力,谷歌已经没有了”(请登录.cn参看《独角戏》)——即当微软始终以一种批判性眼光看待对手,它究竟有多大的动力完成一场自我革命呢?
“谷歌射中了我们的靶心”
2003年12月,比尔·盖茨在浏览谷歌招聘页面时,发现上面并没有太多关于搜索引擎类的职位,相反地,它正在招聘大量操作系统设计、编译器优化、分布式系统结构设计等工程师——众所周知,这些通常是微软需要的核心人才。盖茨不免心生疑虑:难道谷歌要对外发布一套操作系统?
“我们真的有必要注意这帮家伙了”,在给全体员工的邮件中,盖茨写道:“他们似乎在做一些与我们竞争的事”。
这是典型的盖茨式担忧。此前的28年里,他用了太多时间和全世界争夺操作系统市场。苹果、IBM、Novell甚至网景都多多少少给他带来了一些麻烦,但这些强劲的挑战也让反复证明着,只要电脑存在,操作系统始终是这些空洞盒子的灵魂。
看上去,谷歌很像“又一个挑战者”。这家成立不过5年的公司,正在成为一颗超新星。在当时,遍布全球的网络用户都已习惯用谷歌搜索自己的种种疑问,而且,虽然没有明确披露财务数字,谷歌的收入正在高增长之中,已经不是硅谷的秘密。
其实,就在2003年秋天,微软曾动过收购谷歌的念头——这是微软一贯常用的手段。不幸的是,微软很快发现,它需要对全世界解释:收购一个完全建立在Linux操作系统上的搜索引擎,它如何与Windows实现兼容?显然,彼时微软并不能轻易解决这个问题。2003年9月,对资本市场冷淡的谷歌一反常态地默认了上市计划,使它迅速成为人们预期中2004年资本市场的一颗明星。
一个合乎逻辑的推论:一家已经取得了不错成就、且展现出蓬勃生命力的公司,怎么可能不进军这个行业的中心地带呢?如果谷歌开发一款免费、简单、开放的操作系统,并把大量软件和网络应用捆绑在上面,它对微软的杀伤力是可想而知的。
微软迅速拉响了红色警报。2004年1月,在世界经济论坛上,盖茨首度公开表达他对谷歌崛起的忧虑:“谷歌射中了我们的靶心”——盖茨虽未明言“靶心”即是操作系统,但忧虑是前所未有的。
相应的,谷歌的暧昧态度耐人寻味。它从不承认自己要开发一款开放给公众使用的操作系统,但它常用的说法,比如“我们只考虑用户的需求”,也太像欲盖弥彰。
问题是,谷歌要做什么?它对外的说法是,公司的目标是“让全世界的网络用户随时随地获取所有所需信息”,谷歌似乎有明确的战略,但一向以阳光面孔示人的谷歌对此讳莫如深。一直到2006年,创始人之一布林还在表示:“我们尝试很多事情,因为无法确认什么是下一阶段最受欢迎的产品,所以我们尝试很多帮用户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另一个创始人佩奇更为实在:“我们不谈战略,我宁可让人们认为我们晕头转向了,也不愿意知道我的竞争对手们知道我们的方向”。
显然,这是从历史中习得的经验。当你被比尔·盖茨视为竞争对手,无论你是否会染指操作系统,你都危险了。微软并非一家小心翼翼守护自己地盘的公司,它的扩张性才是真正可怕的:任何一个被充分看清的巨大市场都可能成为微软的下一战。
因此,这家在外界看来“野蛮生长”的谷歌,内部进行着极其周密的战略部署。
首先,谷歌要使微软仍认为操作系统是“皇冠上的珠宝”。小心隐藏着战略的同时,谷歌也用各种渠道释放了一些烟雾:它内部开发了名为Goobuntu的操作系统,或者,谷歌将和沃尔玛推出一款使用谷歌操作系统的超低价电脑……
这一“声东击西”之计的核心是:谷歌找到了自己的战场。搜索引擎和网络广告两块业务让它看到了微软没看到的东西,这包括中小企业的营销需求隐藏着一个数百亿美元的巨大市场,更关键的是,谷歌已经多少看到了信息网络化的可能性。换言之,未来一切的计算能力、信息应用和服务,都将通过互联网免费地提供给用户。对于微软来说,这才是真正颠覆性的:互联网颠覆桌面,免费的网络应用颠覆收费的软件。
同时,谷歌极为富有远见地积累着各种长期竞争力。在绝大多数公司将搜索引擎视为算法问题时,Google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硬件问题,即存储整个互联网的成本和能力,决定着搜索引擎公司的长期竞争力。因此,它大量招募硬件人才,并成为了全球每年服务器产量最大的公司。它还开发了大量的应用程序,比如谷歌文件系统(GoogleFileSystem),实现廉价、庞大、高容错,高性能的存储。还有可以让一个程序并发的跑在数万台电脑上的程序框架Mapreduce,可以让任何年轻工程师立即操控数万台电脑一晚上处理到庞大的数据计算,以及巨大的存储结构Bigtable。
拖延与反击
2005年3月初,在微软工作了16年的微软.NetMyServices的首席工程师马克·拉克斯基(MarkLucovsky)悄然从微软离职,并加盟谷歌。要知道,拉克斯基是Windows核心设计师之一,它曾主要负责WindowsNT执行、内核、Win32runtime以及其它关键部分的设计。拉克斯基的“叛逃”让鲍尔默在办公室内将椅子狠狠地摔在墙上。
彼时,谷歌是否会开发操作系统已经是个次要问题,首要问题已经变成了谷歌触及了微软一直引以为傲的人才池。盖茨曾经有个观点,微软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投资银行高盛,因为它才真正分流了本应属于自己的人才。2005年时,似乎谷歌也成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人才争夺机器了,它天价且不停增长的股票,它那闻名全球的福利体系,以及它时刻流露出的酷劲都太像另一个微软了。
微软开始酝酿重大调整。日,微软在旧金山启动了“Live”战略。比尔·盖茨声称,现在是“Live”软件的纪元,在促成新一代计算机的诞生方面,微软将扮演重要角色。微软制定计划开发两类网络服务,针对消费者的WindowsLive和针对中小企业的OfficeLive,两者分别是微软Windows和Office软件的网络版。善联想者不免追溯到10年前——日,盖茨启动“互联网战略日”宣告网络浪潮来临,推出InternetExplorer浏览器与Netscape竞争并最终击败对手。10年以来,这应该是微软在互联网领域最重要的战略了。
负责深化“Live”战略的,是2005年刚加入微软的雷·奥兹(RayOzzie),2006年6月,他接替了盖茨首席架构师的职位。一个月后,在微软与分析师的沟通会上,奥兹发表了“PC时代即将终结”的惊世言论:“上一个时代,是个人计算机时代,微软自然会从PC的思考角度出发。但现在我们进入了新时代,一个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时代”。显然,奥兹已经切中了谷歌未来战略的要害:推动信息产业和科技成长的,不再是任何一种固态的装置,更是互联网。
微软改头换面了?似乎如此。人们不会忘了10年前微软那场“互联网革命”,正是由于Windows既得利益的阻碍,最终导致盖茨对互联网领域的“入侵”仅以InternetExplorer的胜利宣告结束,并裹足不前。这次,盖茨宣称微软进入了“Live”时代,似乎有了比MSN更完整的互联网战略,但是,致命的事实是,“WindowsLive”的名称本身就显示了:微软的互联网战略仍然是捆绑Windows和互联网。正如微软CEO鲍尔默接受《环球企业家》专访时不断重复的,微软的互联网战略,“我们仍然要强调Windows,Windows,Windows”。
而在2006年底接受本刊专访时,微软首席研究师克瑞格·蒙迪也特别强调说:“微软和Google、雅虎这些公司的差别是,遗传上以及既有资产上,Windows、WindowsCE和服务器产品都是平台提供者。”
即使是坚信PC时代即将终结的奥兹,也不得不顾及盖茨和鲍尔默们对Windows的本能依赖。尽管用户已经可以在网站上创建网页、搜索信息、定制新闻和在线交流,微软也尽量通过用户免费并依靠广告收入,取代向用户收费的商业模式。但当被问及微软为什么没有提供在线文字处理等应用软件时,奥兹犹疑地回答微软“在看有没有这个可能性,这将分流传统Office产品的销量”。但奥兹认为,微软还是会冒一些风险。尽管,比尔·盖茨和微软最担心的是:这个面向软件开发商而创建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新操作系统会威胁到Windows操作系统。
把微软完全“互联网化”的执行力,仍是困扰这个庞大软件帝国的难题:组建新的广告和搜索平台后,组织架构的调整从未间断,2006年9月微软内部重新调整组织架构后,广告和搜索被置于放在了平台和服务集团(PSG)里面——其中的“平台”即是指Windows桌面和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这就意味着,微软的互联网战略和战术,仍然都严重依赖Windows的资源。
而WindowsLive相关业务,在平台和服务集团内部又分别由在线服务和Windows商业集团,广告和出版解决方案集团,以及搜索、门户和广告集团三个子集团负责,子集团间人员不断更迭,从名称上亦可看出,彼此的界限反复定义不清,角色和功能自然不能清晰。更混乱的是,WindowsLive的研发又归属于另外一个子集团。这意味着事实上,Windowslive想借助Windows的既有优势,竟需要跨部门调用资源,甚至将搜索引擎和广告结合起来,也需要跨部门的疏通。
幸好,谷歌的进攻显得并不那么凶猛。2007年之前,除了搜索引擎,它真正颠覆性的作品只有两款:2004年愚人节推出的2G大的电子邮箱Gmail,和2005年的地图系统GoogleEarth。此后,它只是推出了无数小产品。其中唯一值得微软重视的是类似Office产品线的作品:在线日历GoogleCalendar、工具和网页版试算表GoogleDocs+GoogleSpreadsheets——终于进入微软最为敏感和畏葸不前的地带。不过,一如以往,谷歌仍始终不承认这是对微软的进攻。
这一次,谷歌也没有撒谎,即使在2006年底将自己的全部在线办公和应用软件打包为“GoogleApps”,但这仍算不上真正的进攻——它们远非谷歌的利器。
而微软却无法安之若素。即使全面拥抱Live也念念不忘Windows的微软始终认为“互联网为中心”不过意味着把操作系统搬到网络上——谷歌Apps的推出使他们仍然在恐惧并等待那个属于谷歌的操作系统。另一面,“WindowsLive”并没有带给微软互联网业务更好的时光:2005年2月MSN搜索业务尚且占据整个搜索领域市场份额的14%,两年后,重新打造的WindowsLiveSearch的市场份额却只有9.6%。
但到了2007年初,微软发现谷歌的操作系统越来越具象了——不是坊间流传的那些拼图,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但它似乎在另一个战场上:移动设备。
继苹果宣布推出iPhone之后,谷歌破天荒地对外表示,它们同样希望开发类似的东西。起初,它被一些谷歌的拥趸称做“Gphone”。然而施密特称,谷歌和Apple正在“联手做越来越多的事情。我们拥有相同的目标,相同的竞争对手”——于是,它被普遍理解为一款针对微软的移动操作系统。更多迹象能证明这一点,甚至追溯到两年前:2005年5月,谷歌收购为移动设备提供社会化网络软件的Dodgeball,8月收购移动设备软件提供商Android.,还有一家小公司:提供便携式图形引擎的Skia。
微软会本能地护紧WindowsMobile——属于微软的移动操作系统。2007年2月刚刚发布的WindowsMobile6.0已经开始支持HTML格式邮件的接收和移动版WindowsLiveMessenger的文件传输——看上去,它越来越看重互联网的作用了。另一方面,WindowsLive数百亿美元的投入换来的是颗粒无收,使微软不得不将更多的赌注置于在线广告之上。在2007年3月谷歌以31亿美元收购网络广告公司DoubleClick之后,5月微软以60亿美元收购网络广告公司aQuantive。
2007年11月,传说中的谷歌“操作系统”浮出水面。但它并非一款通常意义上的操作系统——谷歌推出“Android”平台,并联合30多家电信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制造商和芯片商成立了“开放手机联盟”,它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移动设备综合平台,包括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换而言之,它拥有移动电话工作所需的全部软件,任何参与者都能在开放的环境中开发与共享应用并从中获益。用谷歌的话说,它能创造更多“不可知的服务”。
这意味着:开发移动操作系统的成本降至最低,它成为移动通信生态链中最廉价的环节——甚至免费,更甚至手机已经不需要一个像WindowsMobile那样的操作系统。而谷歌,它仍可以靠收取Android平台的广告费来获得收入。显然,数年之间微软对此毫无准备。你似乎可预见WindowsMobile的未来了——某种程度上,它是谷歌第一次正式的对决,出其不意,具有毁灭性。
谷歌同时发起了第二次真正的攻击,武器是“云计算”。
2007年12月,谷歌CEO施密特揭晓了曾经迷惑微软和很多用户的答案:谷歌Apps与操作系统无关,它不过是谷歌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更大计算能力的一个步骤。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计算是复杂而不可靠的。如果谷歌能够通过Web提供计算服务,将是一次真正的体验改进。其实,这种被称作“云计算”的技术是谷歌一切计算和服务的基础。你终于知道谷歌为什么要在数年之前即准备如此强大的后台能力了——谷歌数据库即是“云存储”,谷歌的搜索引擎就是云计算初期的服务产品……这种计算模式下,计算业务将不再局限于个人桌面和企业计算中心,而可以成为一种依托于互联网处理的服务。
对微软来说,这是真正的宣战书,它解构了一切需要安装的软件,尤其是Windows。如果真的像谷歌的预言那样,一切计算、应用和服务都将发生在遥远的数据中心中的服务器,你可以通过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手机和PDA访问这些服务的话,Windows还会在哪里呢?
Vision中提到的新技术的突破都是从消费者市场开始的。而且跟企业市场并没有互相的关联,Google和苹果都不是企业软件市场的重量级选手。
微软的成功经验是统一消费者市场和企业市场的软件。OS就是这样成功的,因为Windows
XP的内核都是Win2000的。但是这样的成功并不一定能复制到互联网和掌上设备上。MSN
Messenger的成功并没有推动OCS。而.NET
CF相对硬件普及程度来说,有点过于超前了。Winmo手机也没有推动平板电脑。
企业市场中的SQL,Exchange,SharePoint确实还是不错的,按照CRM的市场推广和ERP的开发趋势,未来应该能够在行业软件中有重要的份额。可是微软在回身加强消费者市场的时候,在企业市场的努力也有所退缩,逐渐退回到平台提供者的角色,而不是继续扮演解决方案供应者的角色。微软在每一个领域都很出色,不过作为一个整体,好像最近几年都没有发挥什么统合优势。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ad 购买软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