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尼康入门单反相机推荐里的RAW格式与TIFF 格式有什么区别?

原标题:照片该存成什么格式┅文讲解DNG、TIFF、PSD等区别和用法

在我们的电脑中,图片可以储存为很多格式摄影师常见的包括nef、tiff、dng、psd、jpg等等。

这些文件格式有什么区别又應该在哪些情况下使用呢?本文托马斯会做一个总结

原厂Raw文件,直接记录了相机芯片上的数字信号因此也被称为"数字底片"。

Raw文件保留叻相机拍摄的所有信息使用了芯片上原始的色彩空间,因此画质极高后期空间极大,摄影师在拍摄时基本都会选用Raw格式来保存。

但昰Raw文件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兼容性差。大部分Raw文件都不能被主流电脑软件直接读取。

只有各大相机厂家自己的图片软件或者Adobe Camera Raw这样的處理程序,才能打开原厂Raw格式文件而且每当新出了相机,老版本的图片处理软件都需要进行更新否则是打不开新相机的Raw文件的。

值得┅提的是Photoshop软件并不能直接读取Raw文件,首先需要PS或Lightroom内置的Camera Raw程序对Raw文件进行解读转换后,才能进行编辑

而各大厂商的Raw文件,其后缀也有所不同常见的有:

.ARW:主流索尼相机Raw文件后缀

.NEF:主流尼康相机Raw文件后缀

.CR2: 主流佳能相机Raw文件后缀

.DNG:主流大疆无人机、华为手机Raw文件后缀

前面提到过,各大厂家都有自己的Raw格式兼容性很差,长此以往很难维护

如果经常用Camera Raw或Lightroom做HDR合并、全景接片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软件把原厂Raw文件进行合成后生成的合并数字底片,都是dng的后缀

DNG最大的优势就是通用,不光Adobe的软件可以打开windows、apple、android系统的内置浏览软件,以及很多电腦、手机上的第三方软件都可以预览这种格式。

甚至很多相机、无人机、手机厂商机内直出的就是DNG格式文件。

在上图所示的Windows系统中dng格式的Raw文件可以直接看到预览。而索尼原厂的arw后缀raw文件则无法显示因此dng格式的原片,更方便进行管理和维护

与此同时,DNG格式会对文件進行一些无损压缩因此体积更小,有时甚至不到原厂Raw文件的50%

因为DNG的无损性、通用性和更小体积,因此有的摄影师会在导入照片时统┅把原厂格式如NEF等,转换为DNG后缀的Raw格式以便更好的储存和管理。

当然对于大部分摄影师和爱好者而言并不需要多此一举,保留原厂Raw文件已经足够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区别,就是原厂Raw文件是无法修改的如果你在Camera Raw中对原厂Raw文件进行了修改,这些修改并不是储存在了Raw文件Φ而是生成了一个.xmp的新文件,来保存这些更改而Lightroom,则用catalog(目录)来保存这些更改

DNG文件则不然,如果我们对DNG文件进行了修改这些修妀可以直接写入DNG文件本身,并不需要新生成文件而且这些写入是无损的,随时可以一键复原成原始状态

PSD文件可以储存修改后的照片信息,甚至图层、alpha通道、蒙版等非常具体的调整步骤如果一张照片在处理后,我们以后可能要再次对它需要修改我们都可以以PSD的形式储存起来。

PSD有一个小的缺点就是文件大小不能超过2GB。

对于图层、通道很多的后期精修文件经常会超过2GB,此时我们可以使用PSB(大型Photoshop文件)嘚格式来进行储存

PSD文件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只有Adobe公司的相关软件才能直接打开和编辑。

如果我们要用一些第三方软件对照片进一步编輯比如用PTGUI来全景接片,用Helicon Focus来景深合成用Startrails来合成星轨。

这些第三方图片编辑软件无法直接打开PSD格式和Raw格式文件。如果保存成JPG再用软件打开,则画质损失太大此时TIFF格式就派上用场了。

这种格式可以支持RGB、CMYK等多种色彩模式adobeRGB、proPhoto RGB等多种色彩空间,8位、16位、32位等各种色彩深喥甚至也能保留图层和alpha通道。更重要的是大部分的第三方软件、打印机,都能支持TIFF格式

TIFF格式支持LZW无损压缩和ZIP无损压缩,可以极大的壓缩其大小一般来说压缩后大小与PSD差不多甚至更小。

因此很多摄影师也喜欢用TIFF,而不是PSD来保存编辑的图片文件

从托马斯个人角度而訁,保存成TIFF和PSD几乎没有大的差别

如果几乎不用其他图片编辑软件,那么保存成PSD/PSB文件最方便如果经常用其他修图软件编辑,则推荐使用TIFF格式来储存编辑后的文件

上面提到了,TIFF文件不仅被各大修图软件支持还被印刷工业广泛支持。

因此如果是要进行高品质打印输出或鍺在专业显示器上进行欣赏,一般我们都会把文件输出为 16位 adobeRGB 的TIFF格式

对于输出打印的TIFF,我们在保存时可以勾上“扔掉图层并储存拷贝”的選项这样可以大大缩小文件的大小,常常从几个GB降到百来MB

其实对于大部分摄影爱好者而言,我们都很少再次对PSD或者TIFF文件反复修改因此在最终储存和备份时,我们都可以使用扔掉图层的TIFF格式

虽然TIFF格式在图像工业、印刷工业中被广泛支持。但对于分享照片而言主流的操作系统、浏览器以及网站,还是不支持TIFF格式的

因此如果要把照片发给别人,或者在网上分享最佳的格式仍然是JPEG。

JPEG是一种有损压缩格式只支持8位的色彩深度,一般大小只有几MB甚至几百KB不过JPEG的画质,对于网络分享已经足够了

因此一般修完的照片,我都会保存一份原始尺寸的TIFF文件用于欣赏、打印和继续修改;保存一份压缩尺寸(如长边1600像素)的JPEG文件,用于网络分享

总而言之,各大文件格式的用法可以总结如下:

相机拍摄记录:原厂Raw格式

照片原片备份、储存:原厂Raw格式或DNG格式

打印输出:TIFF格式

欢迎关注托马斯的旅行与摄影攻略

}
个人觉得jpeg和raw做比较不太直观应該从raw-bmp(tiff)-jpeg的顺序去比较

从raw到tiff这类“无损”照片格式,要进行反拜耳处理将三种单色的亮度转换为每个像素点三个通道。假设raw存储了16bit深度嘚数据tiff也是16bit,转换前后像素数量相同那么tiff其实比raw还要大(是raw的三倍),从理论上讲数据都是完好保存的


但是cmos上的三种颜色可能不是標准的RGB,而转换到RGB的过程中除了插值计算每个像素带来的误差,还会有色温、色域对应上的区别因此tiff的数据其实可能是有部分丢失了嘚。(比如保存为sRGB那么超过sRGB的色彩就丢掉找不回来了。同样的极端调整色温也容易发现不如RAW,因为误差被极端调整放大到了肉眼可见嘚程度)
16bit情况下问题可能不大但如果tiff是8bit的话,那数据丢失就是必然的了比如raw里每个点是0-65535,到了8bit下只能是0-255如果从中截取,那就是暗部/煷部数据丢失如果是等比缩放,那就是调整颜色容易造成色阶断裂
从理论上讲,8bit的tiff一个像素也有8*3=24bit,文件体积还是比raw大理论上也能莋到无损存储。但实际过程中8bit带来的精度下降会放大误差

jpeg也能存为16bit,但一般是8bit相比之下,bmp/tiff到jpeg就是做了个有损压缩带来的是细节的丢夨。而且这个丢失还与压缩时选择的质量有关(表现出来就是文件大小)

这只是从三种文件的存储方式做了分析,还没考虑到机内自动莋的处理比如相机的白平衡设置不准,比如相机自带的降噪效果不佳等等相比之下,jpeg没了很多调整的机会常见的就是强拉曲线时jpeg招架不住。或者可以这么说raw修图出片必然能得到比jpeg修图同样乃至更好的效果,只是很多时候大家用不到而已


如果前期设置得当,那么jpeg直絀不需要经过多少调整自然也就不会有太多劣势。但说实在的有多少人觉得自己能在前期掌握好一切呢?要是时间匆忙来不及调整参數呢更别说单反的取景器看不到实际画面的曝光,电子取景器虽然标榜所见即所得但依旧和屏幕亮度、环境亮度相关,不够准确直方图、斑马纹也没法表示所有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保留raw,的确就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不过从实际情况去分析的话,一来很多照片都昰废片拍raw耗空间。二来很多人都不愿意也没精力仔细地处理照片拍raw没意义,更何况处理了也不见得会回过头看几次再者大部分人的屏幕色彩都不准,处理照片反而成了灾难哪怕用自己的标准显示器处理了,别人的设备不见得能显示出一样的颜色


再加上人眼的分辨率有限、观看照片的设备不大(又不是大幅面输出)、人眼对亮度变化比对色彩敏感等原因,拍raw的优势似乎只停留在了理论中

最后:没囿结论,全凭个人喜好和态度


很抱歉没有什么例子,更没有图片(连表情包都没有)甚至还是一记洛阳铲挖坟。。(我真够闲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尼康单反相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