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三方支付数据据如何清除让人查不到

姜奇平:第三方支付数据应由国内公司掌握 - IT人
您的位置:
姜奇平:第三方支付数据应由国内公司掌握
5月16日消息,近日,支付宝股权变更一事,引发业内关于第三方支付金融数据安全的关注和讨论,对此,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评论称,第三方支付交易数据应由国内公司掌握。同时,他也提醒国内金融行业的其他单位,与外方进行支付合作中,涉及数据业务时,也应注意数据保护。姜奇平认为,支付行业主要为数据业,而非金融业。由支付服务产生大量用户敏感信息和交易数据,既为数据增值业务提供基础数据,为消费者带来利益,同时作为敏感信息,又存在信息安全问题。无论从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还是国家信息安全角度讲,这样的数据应该由国内公司掌握。互联网是国内各产业中跟国际接轨程度最高的领域之一,绝大多数知名互联网公司都具有一定的外资成分。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财付通分别由阿里巴巴集团和腾讯创立,而阿里巴巴集团和腾讯都具有外资成分,其他如快钱等支付公司据信也接受了大量来自外资的风投。跟一般公司不同,支付公司掌握了大量的用户基本信息,用户的日常支付行为也会产生大量的交易数据,根据国务院此前公布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这些都属于信用信息的范畴。保护这些信息事关国家的金融信息安全。事实上,从国家安全角度管制企业间交易的情况在国内外都很普遍。今年来,华为、中石油等中国企业屡屡在海外遭遇并购危机。华为收购旧金山湾区技术开发商3Leaf Systems的资产一案就被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叫停。中石油收购加拿大峻岭油区资产50%的权益的交易,虽然只涉及到收益部分,并不是真正收购加拿大的石油公司,也依然受到来自加拿大工业部长的阻力。这些都说明,任何市场和交易都必然受到政治和国家利益的影响,支付宝也不例外。(韦蒲)
你觉得怎样?
网站或博客
4 + 7 = ?&& 输入表达式的结果
申明:本文以及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跟我们联系。
本周人气新闻
IT人网官方微博投稿@业务爆料@广告合作@账号互推QQ : 微信:zhifuquan01邮箱:
近几日以来,各地出现多起银行存款莫名消失的情况,目前已经引起银监会 人行以及央视媒体的关注,出现的事件都是由于在于银行贴息,涉及银行内部人员管理不严格,与不法分子勾结作案,但是本次的案例是属于利用第三方支付通道进行恶意资金转移,希望监管机构能够引起重视,各支付机构能够积极有效的管理支付通道的对接,做到合理合法!也希望涉事的支付机构能够积极处理,保证消费者安全!希望支付机构的主管单位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事件的跟踪,避免出现过激的行为发生!支付企业的通道接口违规使用,代扣业违规使用的情况据支付圈了解在行业内并不少见,但是直接大金额的划款的情况还是有点猖狂,难道支付公司的风控是虚设的吗?这么大金额和频繁的交易难道没有发现还是默认?看看银行的清单大家就都明白了!!每次出问题都说 人民银行颁发了牌照,人行给你牌照没让你违规啊??支付牌照不是挡箭牌!监管在哪里?不好意思 对监管在屋里!如果不出支付圈预料的本次事件一定也是会 最后赔付了事,但是我想能做第一次就能做第二次!!如果类似的事件不能够严格的管理,那么.....只能......呵呵.....相关新闻阅读:小编提示: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环迅支付)工商银行的交易清单显示,老钱的五十万存入后第五天,便被第三方服务平台连续转走,最终只剩下95元  人民网福州2月5日电(李挺 蒋巍念)150万元,不是一个小数目。2014年,年近六旬的福州市民老钱(化名)将150万元人民币分成两拨,分别存入了中国银行福州二环中路支行以及中国工商银行福州方圆支行的活期储蓄账户。可是今年1月初,老钱去银行取款时却发现,当初存入了100万元的中行账户,只剩下了148元;存了50万的工行账户,只剩下95元,这让老钱吓出了一身冷汗。  储户:卡从未离身,密码只有自己知道,钱怎么不见了?  “当初怕账户不安全,在开户申请表中注明,钱只能是凭借密码支取,也没有开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密码只有我自己一个人知道,卡也一直在自己身上,钱会去哪了?”  老钱说1月2日那天,他先是在工商银行取款时,发现账户里的50万元不见了踪影。工商银行提供的交易明细清单显示,老钱日存入的50万元,从1月8日起,连续十天通过银行的后台系统被转入了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几天后,老钱发现同样的问题出现在自己存了100万的中国银行账户上,钱同样是在存入后不久,便被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分多笔转走。  “我从来没有与任何第三方支付公司签订过划款协议,钱为什么会从我的账户里转出去?”老钱急着找银行理论,可事情过去了一个月,老钱还是拿不到本该随时可以取出的钱。工商银行:正按程序处理,没有违规,我们也是受害者  2月4日下午,记者与老钱一起来到中国工商银行福州方圆支行。银行方面表示,目前正在协调处理此事,但并没有告诉老钱,他的钱什么时候能够找回来。  “我们现在做了三件事:一是我们已经向公安部门报案,公安也已经立案。第二,我们已经向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上报了此事。第三,我们也在配合积极取证。”负责管理方圆支行的工商银行福州五四支行尹姓副行长向人民网记者表示,银行方面并没有违规,老钱账户里的钱被转走,也是在按照人民银行规定的程序处理。  “只要人民银行给第三方支付公司发了牌照,第三方支付公司就能够进入银联清算平台。在我们看来,第三方支付公司通过银联系统发转账需求过来,就和其它的银行要求从我们银行转账一样的,我们没办法拒绝的。”这名负责人强调,在老钱存款丢失事件中,工商银行同样是受害者。  记者了解到,老钱存在工商银行的钱是通过一家第三方支付企业——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深圳分公司交易平台转走的。尹姓负责人表示,第三方支付企业与银联系统建立第三方支付关系时,都会缴纳一笔为数不少的保证金,但由于工商银行并不是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保证金存放银行,因此目前无法动用这笔保证金的钱赔付老钱的损失。他表示,“我们现在还要开协调会,解决这个问题。”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2月4日下午,另一家涉及老钱存款丢失的银行——中国银行福州晋安支行也与相关第三方支付公司、银联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召开了协调会,商议对策。但截至发稿前,中国银行福州晋安支行仍未正面接受人民网记者的采访。第三方支付企业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涉案,至今无正面回应  记者了解到,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2011年就已经获得了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首批《支付业务许可证》。可老钱清楚记得,自己从没有和这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签订过任何协议。  “出了这个事情之后,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一名姓高的负责人给我打过电话,说一周以后会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可是到现在都没有一个答复。”老钱还向记者透露,曾经有办案民警找过他,让他鉴定一份合同上的签名。  “民警来找我,问我一份合同上的签名是不是我签的,我一看,根本不是我写的,字这么小,一看就像一个女孩子写的。”老钱怀疑有人伪造了他与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三方支付合同,并借机通过银行后台系统划走了他的存款。  当记者找到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潘姓负责人了解相关情况时,该名负责人以具体情况不清楚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中国银行福州晋安支行被起诉,当地法院已受理  等了一个多月,仍未等回自己储蓄卡里莫名丢失的150万元,老钱几天前决定向法院起诉中国银行福州晋安支行,希望通过法律途径先向中行要回储蓄账户里的一百万。  “打官司真的是被逼无奈,我诉讼费都要先垫付13000多元,可是不这样,又有什么办法?”老钱表示,目前福州市晋安区法院已经受理了该案,择日将开庭审理。  “我只想要回我的钱,如果银行可以把钱还我,我可以撤诉,老百姓真的不愿意打官司的。” 老钱说,由于存款丢失,目前家庭经济遇到了困难,同时起诉两家银行,诉讼费太高,难以承受。  “就先起诉丢钱丢得多的中国银行吧,先想办法把100万要回来。”老钱向记者表示。  福州多名储户丢失巨款,涉及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在福州,像老钱这样莫名丢失巨款的事件不是个案。近期,多名储户同样发现存在银行账户里的钱莫名失踪,涉及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  “这些问题为什么集中在最近这段时间爆发?因为日,《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人民银行加大了对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管理,有些违规操作的公司就不能继续下去了,资金链断了,漏洞就出来了。”一名银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因为《办法》的实施,加大了对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管理,同时也集中暴露出了一些先前累积的问题。  “与现在出现的越来越多的支付手段、新的金融环境相比,相关监管手段和办法、一些法律法规是明显滞后了,怎么样让管理政策更加符合新的金融市场环境,这是有关管理部门要积极考虑的。”这名银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来源【人民网】相关阅读:说明:以下事件的发生时间为:2012年 仅供参考 今年8月11日,程腊平持一家国有大行的借记卡取现,不料发现3万多元账户余额不见了。程随即在开户行的一家支行调取账户交易明细,发现钱已被中国银联以代缴划转直到8月底,银联一人士告诉程腊平,“你的钱划转到了捷银支付(上海捷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捷银的系统被不法分子入侵了,相当于是被黑客‘黑’掉了,从而客户的信息泄露,导致了不明不白代扣的业务”。出现类似情况的不止她一个人。在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银行卡上的资金究竟如何“被代缴”的?上海一位第三方支付业从业人士解释,“代缴业务的前提是客户签定银行卡代扣协议。之前曾出现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了一些代扣协议,从而导致意愿外的代缴扣款。但是第三方支付公司审查系统出现漏洞,导致多人资金被盗的行为很少,需要引起重视。”近日,在第四批支付机构风险管理工作专题会上,央行支付结算司相关部门负责人披露的第三方支付五大问题,就包括内控风险管理能力普遍不足。据记者了解,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已经介入调查捷银支付的这一事件。代缴协议复核权限被盗程腊平发现账户资金被划走后,赶紧找开户行咨询,但对方称具体什么途径划走,他们并不清楚。从这家银行提取的账户交易明细显示,7月31日,程账户上的33500元存款,被分为五笔划走。第一笔试探性地划走了1分钱,之后三笔分别转走了1万元,第五笔将账户上最后的3500元也转走了。划款事项显示:银联代缴。所谓代缴,就是持卡人与商户签订一个协议,银联从持卡人的卡里代扣一部分费用给商户。上述第三方支付从业人士称,代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持卡人绑定了银行卡代扣协议,也就是银行卡的代收业务;另一种,部分支付机构为企业用户代扣持卡人资金,比如为中国联通代扣用户话费等,“两种情况下,均需要持卡人签字确认才可以”。但程腊平说,她从未和任何商户签订过代缴协议,这张卡也一直放在家里。随后,程向银联、开户行咨询,得知资金被转到了广东银联的一个账户上,以代缴名义划转,代缴协议由捷银支付审查通过。上述捷银支付人士称,之前公司已发现这笔交易异常,捷银的一台电脑遭遇木马病毒,客户的银行卡信息被盗,同时入侵者通过进入捷银系统,盗取了捷银代缴协议的复核权限,自己审批通过了划转协议。她称,出现类似账户资金被划转情况的,在10人左右。“接到投诉我们就开始核查,采取了一些措施,控制了入侵者进一步作案。”该捷银支付人士称。不过截至18日,捷银仍未在网站上进行事件说明和风险提示。令程腊平不解的是,她坚称自己从未和捷银支付签订过任何协议和业务往来,为何因对方代缴协议复核权限被盗,而被殃及?这是否意味着,任何一个银行账户都有可能因为一家第三方公司的系统问题,出现风险?对此,捷银回应称,目前代缴协议分风险等级,对支付公司也有准入。风险等级按商户来划分,一般一些资质较差商户的代扣协议算高风险等级,这类代缴可返还性较差,需要借记卡密码才可以操作;水电费、话费等基础代缴协议,不需要密码。目前捷银只做低风险的代缴。对于程腊平希望获取当时代扣协议的要求,捷银表示,“这些东西(代缴协议)如果你需要,必须通过正规的法律途径,或通过警方备案才能够提供给警方,由警方转交给你。”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经过交涉,捷银和银联都表态,只要程腊平的开户行出具一份退款协查函和明细,就可以将33500元退还给她。9月15日,这笔资金已被转回到程腊平账户。“我们现在在完善内部机制和系统,增加复核环节,控制风险。”上述捷银支付人士称。据了解,获得许可的19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量、支付业务金额已分别占全国总规模的82%、95%。捷银支付、年前4月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了55%、37%、60%、109.6%。“不过,现在有些支付企业重市场,轻系统建设、风险意识。”上述第三方支付从业人士说,遇到类似上述风险问题,支付企业往往得垫付、赔款。信任的重建远比破坏难,也非赔付了事。33500元转回账户的当日,程腊平注销掉了这张银行卡。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43551 更新:
人气:32317 更新:
人气:31139 更新:
人气:22988 更新:
支付圈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一张图看懂FEI公司
女生瘦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回复【7979】,赢走专属豪礼,转发好友再获双重惊喜!
静的力量 (深度好文!)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当前位置: &
& 【支付数据】2012年12月第三方支付服务月度覆盖人数分布情况
【支付数据】2012年12月第三方支付服务月度覆盖人数分布情况
&&日09:55&&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2012年12月中国典型第三方支付服务PC、APP、WEB端月度覆盖人数分布情况,其中PC端月覆盖人数为6178.2万人,同比增长4.6%,月度总访问次数为47153万次,同比下滑12.5%;APP月覆盖人数为6947.8万人,月度总访问次数为149008万次;WEB月覆盖人数为3384.3万人,月度总访问次数为万次。
【】【】【】【】【】
「关键字」
& &(1)凡本中心注明“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或带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水印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及其他任何形式的作品 ,其版权均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中心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与本中心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违者本中心将依法追究责任。
& &(2)转载或引用本中心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中心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中心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中心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中心不承担责任。
& &(4)凡本中心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网站与机构,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中心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5)关于本中心发布的用户投诉稿件,信息均由用户通过本中心投诉通道提供,本中心不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内容真实性有误,请与本中心联系,本中心将在核实后进行处理。& &(6)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中心内容者,本中心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中心联系的请发送相关内容至邮)& &此版权声明解释权归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所有。
  &520&,因谐音&我爱你&,成为电商近年来新造的一个节日。因该节日紧靠六一儿童节,是各大电商年中大促的序幕。作为自4月8日跨境电商税收新政后的首个大促销活动,目前各家电商交出的答...
行业热点:
曝光专区: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以下企业,请联系:
以下企业,请联系:
以下人士,请联系:
行业/频道:
产品/服务:
数据/研究:
导航/平台: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被央行勒令停止收单的八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受到处罚的原因是什么?
消息来源:八家主流支付公司从 4 月 1 日起,线下收单全国范围内停止接入新商户。这八家支付公司分别为:汇付天下、易宝支付、随行付、富友、卡友、海科融通、盛付通、捷付睿通。第三方支付市场现在是什么情况?
按投票排序
听说一些。主要是这么几个事情。一个是套码。套码 就是发改委对 信用卡刷卡时候规定不同种类商户有不同的手续费。其中最低的公益类,手续费是0%超市是0.38%,娱乐类,手续费是1.25%而控制这个商户类型的,就是收单号中的某4位数,MCC码,代表你的行业编码。例如5814是快餐类这样。那商户为了刷卡手续费降低增加自己利润,就会选择和收单机构作假,例如娱乐业拿到超市的码来用,把这4位数字替换掉,自己手续费就降低了0.8%左右,对利润还是很有帮助的。第二个是虚拟商户那套码的商户类型是根据公司注册地注册信息来的,要想套码套成别的类型公司,就必须要有另一个坑给你落。所以为了做出这个套码的公司,就是支付公司提供虚假商户注册信息,然后入网之后借给别的商户用,来完成套码。对于银联的支付网络来说,就存在虚拟商户风险。第三个是虚假预授权。大家可以去查预授权事件,这个事件基本是惩罚第三方支付的导火索。操作手法就是,你一个1万额度信用卡,你在信用卡里面存100万,然后用POS机预授权,预授权的时候由于可以授权15%的金额,你就可以授权115万,然后你再通过不合规的三方支付机构进行套现,你就取出了115万,凭空做出15万。据说有人把这个授权的金额做到了上亿,然后跑路。第四个是切机这个就更恶心一点。就是有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人,去商户那边游说你,说只要我帮你看看POS机,做个软件升级,你费率就降低了,失败了也不要钱。然后就通过POS机预留的调试接口,把里面的ROM信息重新写入,把原本清分的路径信息破坏修改,从此这个POS机就变成这家三方支付的POS机了。就和病毒木马一样。第五个就是套现这个就更常见了,去淘宝五百左右可以买一个一清机。费率大概就是0.38%左右,专门卖给个人套现用,配置好的虚拟商户,你买回去,在网络上banding你的结算卡和账户,所有在信用卡上的钱T+1就结算到自己银行卡里。第六个就是直接通道原本中国支付结算体系是收单机构接到银联,银联清分到各个银行账户结算。但是银联自己手上握着 0.2%左右的清分手续费。于是就有很多第三方支付公司就和分行谈判,直接接入结算,大家瓜分这个原本是银联的蛋糕。然后就是银联跳出来申明这是破坏中国的支付结算体系。要求监管直接叫停。声称如果这样可以,那银联何必投入时间精力建设结算体系呢?事实上,确实跳过银联的清算环节有风险,不是好事。但是这一个利益相关者和银联一向的“中国特色”形象让这一举动蒙上很多阴影。现在还有没这种通道,我也不清楚。总之,这种业务模式不好,但是银联也不是啥好鸟。基本就这么几个事。真要说直接导火索就是虚假预授权。因为这直接损害了正规支付结算体系,导致了这次处罚。当然,我觉得只有第三方收单公司被罚有
一点点不公平,因为有的银行现在水也深得很,干净不到哪去,银联商务好不到哪去,仗着裁判员爸爸耍小动作。反正,从12年开始,收单市场就已经乱的不行了,算是业内共识吧。--------------------------------------------要说原因的话。浅显一点的原因,就是10年央行颁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原本只有4大+股份制+银联商务的蛋糕,挤进来了大概百来家第三方金融机构分蛋糕,那原本正常玩法就能赚到钱,那现在赚不到了,只好用点阴的了。于是就有了上面的那些“秘籍”。要说深层次点的原因,其实就两个。第一个我觉得就是监管不力。原本4大+股份制+银联商务在玩,那监管好办啊,谁乱玩你银行一把手我就通报,那个行长敢拿自己政治前途开玩笑啊。现在各种企业一来,支付结算司都傻了,怎么管。其实那些拿牌照的还好管,更难管的是那些连牌照都没有的照样收单的,你一个人行支付结算司多少人你有功夫去地方抓人罚款么?发现自己没本事,干脆有不让第三方机构入网新用户了.......那不是那些有牌照没牌照的小支付公司更可以发展了,越大的越服从监管的支付机构越被压制?时代变化,自己还想着上个世纪的监管方式,来了俩新人,自己都觉得自己不会玩了。第二个就是收单市场定价问题,收单的分成是确定的7:2:1,收的费率又是发改委定的。换句话说,谁能拿下商户多,谁就有的赚。那这么比,不出现上面那种乱象才怪。既然收单市场化,那费率分成,收费都市场化,谁清算能力强,到账售后服务做得好,品牌口碑做的响,风险危机控制得好,谁才可以多要一些费率,可以多一些话语权。这样才是一个正确的导向。不过我觉得挺好,既然市场化,不死人是不可能的。死一批,活下来的肯定就比死掉的强一些,金融市场化创新大潮来袭,收单市场是第一个乱世,谁会是下一个呢?
转9月15日出版的财新《新世纪周刊》封面组文《第三方支付重整利益格局》财新记者 张宇哲/文9月10日下午,央行正式下发了针对汇付天下、富友、易宝、随行付的处罚意见,这是今年4月央行叫停8家机构预授权违规事件的继续。按照最终落定的处罚结果,汇付天下一年内需有序退出15个省市的现有收单业务,富友及易宝将撤离7个省的收单业务,随行付将撤离5省2市的收单业务。“所列省市之外的地区继续停止发展新商户,并对所有存量商户和受理终端按规定进行全面清理。”央行人士告诉财新记者,整改验收时发现这四家的收单业务违规仍然很严重。“找不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就变成行业中人的各种铤而走险。”全球支付巨头美国第一资讯公司(FDC,First Data Corp)大中华区总裁陈启彰告诉财新记者。前不久,负责监测市场违规行为的银联业务管理委员会发布“2014年上半年银行卡受理市场规范工作通报”:2014年上半年,全国确认违规商户46936户,占活动商户的5.84%,与2013年底相比,违规商户的增长已翻三倍;在46万违规商户中,有77%来自第三方支付机构,其余来自银行类机构。目前,在线下支付市场,银联商务在收单业务中市场份额第一,超过45%。而银行自营的POS机占到整个POS市场的40%份额。其余份额为约60家收单机构。违规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套码以进行费率套利,甚至不惜伪造一切所需文件、售卖银行的交易通道、随意出售POS机,而POS机是信用卡套现产业链中洗钱的不可或缺的工具。2014年上半年,银联在全国实施约束商户约20万户,约束金额达3.56亿元,其中补偿发卡银行3.12亿元。所谓约束金额属于补偿性追偿,并非行政处罚罚金,是银联按照“发改价格[2013]66号” 中发改委确定的商户类别,追偿违规“套码”的刷卡费率差额,即把非金机构帮助商户规避的费率折扣全部吐出来,90%补偿给发卡银行,10%是补偿给银联的转接费。收单业务的盈利模式是:当持卡人通过POS机进行一笔交易,收单业务的参与方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发卡行、收单机构和银行卡组织分成的比例为7:2:1。通过POS机刷了多少笔业务,意味着有多少笔手续费分成。刷卡手续费由收单服务费、发卡行服务费、银联的转接清算服务费组成。收单服务费实行发改委颁布的指导价,按不同类别的费率来定价,实际执行中可以指导价为基准上下浮动10%。对于外界质疑银联约束非金机构的行为是“角色错位、业务越位”,陈启彰表示,“这属于卡组织对银行卡行业的正常规范。在国外支付市场,卡组织对违规行为罚款很重,甚至可以取消收单方的牌照,收单机构冒险违规的成本非常高。”银联业务通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市场违规依然高发,大规模交易转移、买卖通道和“切机”等新型违规现象频发,愈演愈烈,形势严峻。“2013年以来,支付机构违规越来越多。根据银联的监测网络到的每个月违规行为的平均规模来测算,整个支付市场的不当得利,今年全年预计至少五六亿元至十亿元。”银联业管委一位人士透露,“从银联的角度讲,约束力度并不大,因为市场上的违规行为一年可能最多只发现了一半。”“支付市场的整体风险在总体上升,持卡人利益、商户利益、发卡行利益都得不到保障。”一位央行支付司人士无奈坦承。尴尬的是,由于缺少支付行业的上位法,“央行需要依法行政,但央行缺乏对违规机构的处罚退出机制。”从“套码”到造假一位银行员工向财新记者反映,他在上海一家餐馆吃饭,刷卡对账单显示“交易地点为东北某地饲料厂”。业内人士道出其中猫腻:这是因为上海餐馆的费率是1.25%,而东北“购买饲料”属于“三农”县乡领域,商户扣率只有0.25%。这种做法业内俗称“套码”,即违规套用低费率行业的商户类别码(MCC)。不同MCC码代表不同行业,刷卡手续费率不同。按发改委日“66号文”中新下调的费率规定,“5812”代表餐馆,手续费率1.25%;“5311”代表百货商店,手续费率0.78%;“5411”代表超市,手续费率0.38%,“三农”业务更低,最低一档仅0.25%。银联2014年上半年业务通报显示,“套码”是最普遍的违规。“大家都这么做。”一位汇付天下人士透露。2014年,银联统计发现,商户名称不规范商户高达160余万户,同时伴有套用MCC或特殊计费等违规行为。上半年,全国共确认违规“套码”商户18万多户,占全部违规商户近40%,其中80%以上是违规套用低扣率MCC商户,快钱、盛付通、汇付和乐富等机构违规排名靠前;其余是违规套用“特殊计费优惠”,快钱、乐富和通联大量利用产业给予“三农”商户的特别优惠政策进行套利。今年以来,违规套码不断“创新”升级。据业内人士介绍,主要有四种做法。第一种是直接伪造虚假商户信息,包括伪造营业执照与商户入网材料。近期部分地区公安机关还查获收单外包机构伪造的人民银行支付许可证、银联POS收单业务授权书和商户合同,甚至还私刻了工商、税务和银联公章。一些收单机构或其代理商对外宣称个人办理POS机具仅需提供“一证一卡”(一张身份证和一张银行卡),其他入网材料则由系统自动伪造生成。2013年12月底,宁波6家某第三方支付机构旗下的代理商存在伪造工商营业执照的违规行为,涉及商户共5628户;浙江、湖北和江西等多个地区均发现上述机构PS商户门脸及店内照片、工商营业执照等商户入网材料。据业内人士透露,过去的违规是大量套码,但商户业务和营业执照是真实的,如果被监测到了,就改掉;“这是因为过去收单机构主要是银行,银行对商户真实交易背景的监督相对规范;现在出现大量第三方支付机构之后,管理和风控松懈,直接伪造营业执照。”第二种造假手段是批量申请营业执照。据浙江工商局向银联反映,今年有很多第三方机构一次几百份地批量申请工商执照,但是执照中的营业范围不符合实际情况,属于故意造假。根据各地收单专项检查结果显示,2014年4月、5月和6月,快钱分别新增商户28.2万户、55.1万户和68.5万户,其中伪造的虚假商户占比分别80%到90%以上。其中高峰期是6月份,一个月之内快钱新增近70万商户,90%以上是虚构的。“央行检查结果发现很多商户是假账户,有的商户都找不到了。”接近央行人士透露。信用卡有消费记录的对账单,而没有对账单的借记卡的消费信息变造更厉害。“借记卡就直接转到银行,变造消费类型,用一笔0.3元的方式,给银行做代收业务。”第三种造假手段是“切机”。这是指一些收单机构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以升级POS机的名义直接把此前央行暂停新开商户的8家支付机构(汇付、易宝、随行付、富友、卡友、海科融通、盛付通、捷付睿通)的商户强行变更为自己的商户。一般以免费降低扣率为诱饵,劝说商户升级POS机,然后偷偷换上自家软件,使之变成自己的客户。比如,从外观上看,POS机是汇付的,被快钱“切机”后,后台的资金清算就从汇付变成了快钱,但商户和发卡行都不知情。今年一季度,因信用卡预授权漏洞套现危机,央行从4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暂停汇付、易宝、随行付、富友、卡友、海科融通、盛付通、捷付睿通8家第三方收单机构接入新商户,中国银联旗下的银联商务、广东嘉联也被要求自查,对存量违规商户整顿。银联业务管理委员会的一份业务通报显示,根据机构投诉,快钱、乐富和中汇等机构涉嫌授意或指使外包机构利用切机抢夺前述八家及其他机构的商户资源,同时大量伪造商户名称和代码。第四种造假手段是平台化、智能化造假。即收单机构利用自身平台,智能化判断金额、卡BIN等,通过变造交易类型或交易渠道等各种手段,把同一商户交易组合成多套交易信息,选择不同渠道(银联线上渠道、银联线下渠道或银行渠道)上送交易,直接批量按‘特殊计费’费率,始作俑者也是快钱。比如,同一笔交易同一个大悦城的商户号码,但智能化变造交易导致对账单显示了十笔,交易行业“一会儿显示是工业领域,一会儿是‘三农’领域,地区一会儿是上海一会儿是山东、福建等,但都是同一笔交易,目的就是躲避监管和银联的监测”, 前述银联专家表示。“银联能监测到的只是一部分,监测不到的就发了,堪比印钞机。”一位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透露,只要没被抓住,利润还是挺高的,“有的机构已直接把银联的约束金额计入成本。”违规套码的后果,是导致持卡人大量投诉及调单、退单,发卡行运营成本快速增加。“切机”风险由于第三方机构在地方开设分支机构的力量有限,大量依靠省或市级外包代理商。银联上半年业务通报显示,收单外包代理商通过冒用监管和银联名义撒网式拓展商户,在拓展过程中大量存在变造、伪造、虚设商户,也包括任意“切机”。财新记者随手网上搜索就发现, 百度贴吧的帖子显示,“我公司为‘乐富’POS机河北、山西、北京地区一级代理,自有POS机的均可‘切机’享受优惠费率,个人办理市场最低价。”江苏巴德斯支付服务有限公司的业务广告显示,南京POS机办理“切机”,费率0.38,或者0.26-0.35封顶,可对私办理,当天下机,更有T+0与T+1到账为你服务;并称自己是汇支付、优乐通、快钱、乐富的全国与省级代理商。由此可见“切机”的猖獗之势。业内人士称,“切机”的最大风险是商户资金无法保障:一是在没有告知原有商户的情况下,把原来的POS机刷成“二清机”,为收单外包代理商截留商户资金提供了机会。所谓“二清机”,即交易资金未按规定将资金直接清算给这个商户,而是先清算给这家强行“切机”的支付公司或其收单外包代理商,然后再清算给这个商户。按照央行的规定,正常程序,在持卡人通过POS机完成支付后,收单机构应将清金直接快速清算给商户。但一些不规范的收单机构,由于业务规模快速增长,资金清算来不及,就把某地区的资金结算也包给代理商,支付完成后,由该代理商把资金划给该地区拓展的几百家甚至上千家商户。目前,这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安装的POS机,资金到账多为T+1或T+2等模式,也就是说,这些代理商手里可能每天会沉淀上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结算资金,可能存在操作风险。前期宁波有商户,就出现了长假后30多万元资金未到账的情况。一旦代理商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债务纠纷、涉嫌赌博吸毒等,商户资金很难保障。最近曝出的浙江义乌案件中就出现了代理商“跑路”、商户未收到资金的现象。商户反映,使用快钱“二清机”后,代理商私自更改了该POS资金清算账户为自身账户,代理商第一次先把100元清算给了商户,但此后11笔共32万余元清算资金再也没有清算给该商户,代理商携款潜逃,警方已介入调查。据一家收单机构透露,目前“二清机”在非金机构中占比约有三成。只要代理商承诺拓展商户,第三方机构就把资金和POS升级的密钥都交给代理商管理,为代理商“切机”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违反央行规定的。央行的收单管理办法规定,最迟要在三天之内把资金清算给商户。这意味着代理商可以做短期拆借。大银行基本都是T+1结算,即当天交易第二天将资金清算到账上。一部分收单机构为了增加竞争力,和商户约定是 T+0清算,后者则需要垫资及融资。据业内人士反映,快钱“切机”最为“凶悍”,甚至切到了银行的机具。这相当于通过盗取其他机构的机具开展业务。出售POS机是大部分第三方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只有收单行和两家第三方机构通联和银联子公司银联商务是自己铺设POS机具,拥有POS机具的财产权。农行浙江省分行信用卡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农行浙江分行海宁市支行在今年6月中旬对其发展的POS商户巡检时发现,今年5月,快钱的一家外包代理商以把刷卡费率从0.78降低到0.38的名义,私自篡改了农行的POS机交易程序,将收单机构从农行变成了快钱,结算资金从农行划给商户,变成快钱或者快钱的代理商把资金划给商户。但商户和农行对此均不知情。农行这份报告称,这种做法是当前收单市场乱象的极致体现,严重破坏了基本的收单市场秩序,突破了企业的商业道德底线,不仅损害了原收单行、发卡行、银联等相关方的利益,更是给商户、持卡人、收单行、发卡行带来了极大的风险隐患。对于持卡人来说,一位大行信用卡中心人士说,第三方支付机构“套码”、变造虚假信息等违规行为会影响到持卡人个人信用状况的积累。猫鼠游戏银联上半年业务通报中,点名最多的就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快钱。“银联监测到快钱的违规规模越来越大,形式也在不断翻新。”银联风险专家透露,“大量套用‘特殊计费优惠’的违规行为就是快钱首创的,快钱是引领违规的创新者。”除了前述四种创新手段,6月份快钱玩起了新花样——大规模转移交易、直连发卡银行。银联上半年业务通报显示, 2014年6月,快钱将自身拓展的商户交易变造后大规模转移给北京银行上海分行、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和湖北银联商务处理,导致接收交易机构交易量暴增,在三天之内,使得相关几十家商户的日交易量从平常的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突增到十几亿元。由于担心风险,三家机构迅速中断了交易。事后得知,是快钱把其全国网络里的支付交易都推送到这三家机构的清算接口所致。换言之,快钱直联银行和银联商务的清算通道,擅自变更收单主体,其中大量的交易信息涉嫌伪造。业内人士分析称,快钱的这一做法目的有两个,一是规避银联网络对违规交易的监控和核查,二是为了规避银联的约束性追偿。“这种现象前所未有。从银联的监测网络里可以看到,几家银行的交易量突然上升,快钱的交易量突然下降。根据交易规模和性质的异动,涉及洗钱嫌疑,需要向反洗钱中心报告,并说明原因。”有关银联专家称。在前述大规模转移模式里,银行也是受害者。因为大量交易通过银行的结算通道进行,银行违反了央行规定的大商户模式,即一个商户一个编码。因为银联只能对收单机构进行约束,也即要罚得罚银行,而快钱创造了这一违规模式,却可逃避处罚。当惩罚机制不到位,违规者的示范效应显著。业内人士透露,最近三个月通联、乐富等其他第三方机构开始紧跟,模仿快钱。“这很快会为其他非金机构树立反面榜样,银联正全力遏制这种情况。”银联风险专家表示。银联有专门团队和风控系统监测违规现象,每月给全国支付机构发布监测数据,监测重点每月都在变化。第一季度的违规快钱会根据金额判断情况,能够合规的就走银联网络,不能合规的就套到线上或者直连银行。“银联是对消费行为的侦测,而快钱反侦测能力也很强。”前述人士举例说,比如智能化造假,同一笔交易变造出56个商户,变造MCC码直接就变造了50多次,银联发现的少,它就获利的多;银联对笔均小于200元不监测了,快钱就把大额的拆开,以规避监测;对于银联重点监测的地区,快钱就把这些地区的名称变造成全国其他地区的,不停变换地方名称。“我们在快钱的帮助下,侦测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前述银联风险专家说,“下个月不知道他们又会变出什么花样,每个月都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据业内人士透露,快钱有一个20多人的团队专门研究反侦测。“根据快钱的造假速度和每个月的约束金额推算,预计快钱今年的不当得利能达上亿元。”一位快钱人士认为,既然银联对其约束力度比较大,不如不做收单机构,还是做收单外包机构,这样就不必通过银联做交易。这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未拿到收单牌照之前,都是在收单银行后面做收单外包机构,包括通联、银联商务、快钱、汇付等。定价机制弊病在陈启彰看来,造成前述乱象的主要原因是收单价格并非市场自主定价,而是由政府拍板;定价太低,支付机构只能各出奇招,钻各种空子挣钱,甚至衡量违规和风险收益,铤而走险。与国际支付行业相比,中国的银行卡费率价格体系在国际市场一直较低。财年,VISA综合费率从万分之15.6提升到20.0,银联则从3.8下降至2.9。这被国际卡组织指责为银联恶性压价、不正当竞争。但银联对定价并没有自主权,费率降低,主要缘于国家发改委于2013年调低了银行卡刷卡手续费,降至原来的6折-8折。第三方机构普遍认为“721”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收单银行同时也是发卡方,但银行可以不计成本,因为银行是靠吸引客户的存款放贷款盈利,但收单机构只靠收单赚钱。一位大行信用卡部门人士对此证实,虽然银行收单也不挣钱,但是由于银行同时也是发卡方,银行可以靠银行卡积累的客户存款去放贷,是为了留住客户。汇付人士表示,本世纪初政府制定的721分配规则倾向于银行,当初是为了鼓励银行发卡,但目前用卡环境已大大改变,中国人均拥有信用卡的张数已经超过美国,卡的数量已经饱和了,但中国收单受理环境远远低于美国。“如果鼓励收单环境的改善,利益分配机制应适当调整,以鼓励收单机构去更好地发展受理环境,而不是总是恶性竞争。美国的收单市场是高度垄断的,中国目前收单模式市场的问题是20年前的美国遇到的问题。”银联总裁时文朝亦指出,中国绝大多数问题都出在定价机制上,衍生出所有经济主体的行为扭曲。中国的发卡端已有38亿张银行卡,发卡市场已经饱和,下一步就要把银行卡的受理环境建设好,目前的这种行政定价机制,第三方收单机构根本活不下去,就没办法建设好受理环境,中国的第三方不赚钱甚至亏钱,只能去绕银联,或者做风险大的衍生增值业务。“在中国,没有一家专业收单机构能够只靠收单赚钱,这是极不平衡的状态。”陈启彰援引国外经验说,美国零售商户扣费率信用卡高达2.5%至2.7%,收单机构合理利润在0.5%到0.7%, 而借记卡可能一半都不到。陈启彰认为,“套码”的关键问题是借记卡和贷记卡应分类收费。“把借记卡当做信用卡来使用,大家没钱赚就铤而走险。”财新记者获悉,央行与发改委已达成初步的一致意见,将对银行卡收单市场的定价体系重行调整,有望参照国际支付市场的定价模式,实行银行卡交易手续费“借贷分离、统一商户类别”。所谓“借贷分离”是根据借、贷记卡成本和风险的不同收取交易手续费;“统一商户类别”即取消目前按行业收取刷卡手续费的方式,代替以统一的商户代码,防止收单机构套利,即“套码”。银联是促成前述定价机制重新调整的主要推动方。时文朝在2013年10月履新不久就开始牵头协调定价事宜,协调各方利益,此前已经和人民银行、发改委讨论数轮。是否仍由政府制定收费标准,还是如欧盟国家给借贷卡刷卡收费一个上限即半市场化,或定价机制完全市场化,在中国目前只有银联一家清算机构的现实下,“定价方案还待探讨”。央行支付司有关人士表示。陈启彰表示,不同支付方式依成本, 风险差异,定价机制应该平衡商户、持卡人、第三方的利益。在国外定价有一个合理方法,即根据支付成本、商家可接受成本来定价;支付成本包括参考银行卡收费成本,了解使用信用卡和现金的成本,因为银行有协助商户减少持有现金,处理运送保护现金的成本,发卡行有制卡成本,要垫款、收单等。 “从国际趋势看,收单机构的利润在下降,但并非像中国的支付市场无利可图。”无利可图为何火爆“国内支付行业被炒得太热了。”陈启彰说,“中国收单市场状况太混乱。支付行业是一个规模化生存的行业,没有量根本赚不到钱。”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财新记者,绝大多数第三方收单机构根本活不下去,因为收单业务本身无利可图。“这也是第三方支付机构都绕开银联的原因。”一位银联高管对此表示理解,但他也强调,即便第三方通过绕开银联省去了微薄的转结算手续费,但还是活不下去。无利可图为何还要做?“收单机构线上不挣钱也要做,主要是为了拿到商户信息、沉淀资金,为此延伸的相关金融业务被视为未来第三方支付的增长点,比如可利用沉淀资金给商户做增值业务,比如余额宝等现金管理、小额贷款等。这也是为何第三方支付机构尽管不赚钱,还吸引了众多VC追捧。” 金联万家一位高管表示。第三方支付机构积累了大量商户信息资源,自然延伸经营一些与支付相关的增值业务,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除了开展收单业务,其子公司也推出了理财和小贷业务。比如,高阳科技除了旗下的随行付在做POS机收单业务,旗下玖富公司还推出微理财和小微贷业务。据财新记者了解,目前收单的第三方机构中,只有一两家靠做大规模赚钱,比如通联、拉卡拉。收单机构的盈利来源,一是卖POS机具,二是销售大量商户的信息,通过对商户信息的脱密处理后,把这些信息卖给银行,银行对这些商户提供贷款。银联人士提示说,正确的用卡消费习惯是刷信用卡,不应刷借记卡,因为信用卡有消费记录,借记没有;刷借记卡时,各种个人信息都会留存到银行或第三方机构,但银行不会对外出售信息,而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盈利来源之一就是出售个人信息。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前十大第三方卖牌子、合并、收购不断发生,求售、求购频频。“未来三年是支付行业的大洗牌阶段。”金联万家前述人士表示。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宏民认为,被热炒的根源在于资本对客户资源的激烈甚至疯狂的争夺。如今商界都认为“得客户者得天下”,对于一些大型第三方支付企业,未必是把支付作为盈利业务在做,而是将其看作一个跳板。从支付端切入以争夺客户,是个非常有效的切入点,支付宝已经给资本做了很好的示范。套码也好,切机也罢,对于这些支付企业而言,主要目的还不是成本与利润,为了获得商户和客户的信息资源,以及进一步渗透互联金融的目标。监管和立法需补缺“前两年油门踩得狠了,眼下恐怕要踩两下刹车了。”陈宏民认为,监管部门的当务之急是加强监管,提高惩罚力度。在业内人士看来,一方面,定价机制不合理、竞争激烈、监管滞后、第三方支付机构违规凶猛;另一方面,由于支付行业的上位法缺位和监管滞后,整个支付环境让支付链条上的各方都很进退维谷,监管部门、银联、第三方支付机构各有各的难处。陈启彰认为,在国外,监管力度做为最后一道防线,对支付行业这一基本的金融基础建设应重点监管。“现在第三方支付机构同质性高, 竞争剧烈,但缺少长期规划。”财新记者获悉,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正在牵头做代理商管理规则以规范市场行为。“不处罚市场机构,监管失职,但央行最大的处罚手段就是暂停业务,这震不住第三方。” 央行人士表示。面对支付市场乱象,央行迄今最严厉的处罚手段仅仅是今年4月暂停了8家非金支付机构新开商户,至今尚未恢复新开业务。这8家非金机构由于信用卡的预授权漏洞,今年一季度引发了数十亿元信用卡利用POS机的套现危机。9月10日,央行又下发了对其中4家整顿后仍不合格的机构处罚意见。按《行政许可法》,部门规章并不具有处罚权。2010年6月央行发布的《第三方支付管理条例》(下称2号令)是部门规章,应升级为法律法规。但2014年2号令并未列入人大的立法计划。发改委的行政定价,看似硬性降低了费率,但副作用也很明显。“第三方支付机构违规,发改委不对其价格执法;恶性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又涉及工商部门,职责不清”。北大金融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陈钟告诉财新记者,国外的第三方机构的外包代理商也有上千家,但国外的第三方机构从未像中国有多达二三百家第三方支付机构,且整体信用环境规范,违规会进入黑名单。“中国的诚信建设不到位、制度约束不到位,对于支付机构违规行为,既不从法律上追究法人责任,也不追究商户和外包代理商的责任,也不用上征信记录的黑名单。”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认为,近年来中国监管部门对于支付机构的态度宽松,市场开放度也相对较高,但随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整合,现有的支付机构很多都会出现业务萎缩、丧失竞争优势,机构数量的减少是必然的。对此,应该使得竞争力不足、无力进行风险控制的支付机构逐渐退出市场。监管部门可能需要适度把握牌照发放数量,并且逐渐建立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同时,重点监管第三方支付系统的重要性机构,抓住主要矛盾。随着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格局演变、市场集中度提升,也要注意新的反垄断问题。他表示,在银行间支付清算、非银行支付、证券支付结算三大体系中,对后两者加强监管,已成为最新的全球趋势。他援引国外例子称,各国对类似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管理都比较严格,包括准入和相对严格的日常动态监管。杨涛建议,应以支付为着手点,推动跨部门的监管协调,加快推动更高层面的法律规则建设。很多国家的中央银行除了成立专门的支付体系管理部门,还有专门的支付结算委员会,用于进行监管协调。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他认为,其中提到的金融基础设施,很大程度上应该指支付清算体系。支付体系应该从过去的技术后台,逐渐走向金融体系的中前台,甚至放到与货币政策同等重要的地位。■全文详见9月15日出版的财新《新世纪周刊》封面组文《第三方支付重整利益格局》
其实就那么两件事情最重要。套现和套码(有些地方也叫套扣)。还有部分支付公司到处接本代本,任凭代理瞎发展商户,不报备或者瞎报备。
长期违规加上年前预授权套现案
据说是套码.......就是使用低费率行业的商户码分配给高费率行业的商户,导致银联收钱收少了~传说而已,没研究过~~楼下大神不要理我~
楼上大部分都是一知半解啊。首先,真正的内幕就不多说了,总是利益方面的问题。其次,预授权是导火索,不过要弄清楚里面的持卡人、银行、收单机构、代理等这些角色的关系,持卡人持卡通过预授权套出大量资金然后逃掉,银行于是不清算给收单机构,银行难道没有发卡的责任?第三方支付的错误在于给了没有预授权资质的商户开通了这个权限,造成问题。银行这样的作风只会让第三方支付更加聪明和猛烈的进攻和防守,很多年前,银行对于支付宝也干了很多类似的事情,结果呢。汇付一年万亿的交易量当然有人看了不爽,于是就这样了。很多朋友说到了mcc,真实的操作哪有那么简单,套码是通过系统进行的,理论上套码是查不出来的,虚假商户是查得出来的。这个实在不能说的太细了。为什么大家会这么做呢,pos中最优质的商户在银行自己这里,其次在银联商务这里,第三在通联这里,当年银联造反切过去的,反正没有依靠市场竞争的,这就是我说的教训和后发之力的关系。中国不是过去了,依靠垄断的优势会越来越难,这不是谁想保得住的问题。
导火索是3月份的预授权套现事件。原因是树大即招风,羊养肥了自然是要宰的。收单这行既想不违规,又想吃饱饭,那是很难的,接下来应该是相关配套法规的出台,这个行业太需要整顿了。
做过一段时间的pos业务,八个里面有个是之前做的。当时用了一切办法。换码,替换营业执照,升级机器,峰顶机,最后都联络银行职员啦。新手就靠这些伎俩拿提成,高手不做事,手下有这样的新人就行。想挣钱,还想要脸,正正当当,你连汤都喝不到。最后公司、代理被罚,交完罚款,风声一过,继续。或者换个别的公司的产品继续搞。感觉是短阶段性的蓝海,有点像拔在睡着老虎的毛。
主要还是预授权那事涉及金额太大牵扯出大量的虚假商户,损失无法追回。套码不是主要原因套码是银联更关心。
央行对虚假商户的违规更敏感。
第三方支付市场目前混乱不堪,以套代码为主要手段争取商户,想要保持正规根本就是等着自己的市场份额被吞掉。现在的一般商户看重的都是刷卡手续费,很少有考虑到后期的服务及资金安全。银行如果发力收单,其他第三方根本毫无竞争力可言,以银行的财力完全可以免手续费来拉贷款。据说明年手续费不分行业了,变成统一的,到时就是凭借各家的专业化服务了。不过也有人说,现在收单市场的混乱是部分第三方有意为之,目的就是扰乱市场等待收购。如果是商户,还是选择大型的第三方刷卡机比较好,手续费是可以谈的,资金也相对安全一点。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三方支付数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