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 vivohtc vive虚拟现实头盔设备多少钱

谷歌三星HTC三大虚拟现实设备对比 各有千秋
[摘要]Google Cardboard让获得虚拟现实体验变得廉价和简单,而将问世的HTC Vive则会将虚拟现实游戏带到全新高度,加上三星Gear VR三款设备。
腾讯数码讯(Eskimo)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业界所关注和讨论的热门话题,不少厂商也已经纷纷展示了自己研发的技术产品。 Cardboard让获得虚拟现实体验变得廉价和简单,而定于今年晚些时候问世的 Vive则会将虚拟现实游戏带到全新的高度。由于定位的不同,这两款设备并不适宜被放在一起进行全面对比,但我们依然可以从机身外型的角度来观察它们身上所存在的不同。最近,就有媒体对HTC Vive、Google Cardboard和Gear VR三款设备的真机进行了对比。把三款设备放在一起,你首先会注意到HTC Vive硕大的外型。沉浸式体验是虚拟现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具体执行方式是让目镜与显示屏配合工作,把图像填充进用户的视野。外界普遍认为,只有高于100度的视野才能带来最佳的沉浸体验。就这三款设备而言,第二代Google Cardboard的视野为100度,三星Gear VR为96度,而只有HTC Vive达到了100度以上。更宽的视野并非HTC Vive的全部优势。三星和谷歌的设备都是依赖于横向方式的智能手机来显示图像的,而Vive则使用了两块纵向的分辨率显示屏,后者所带来的纵向空间是单独一块智能手机屏幕所无法比拟的,这也带来了体验上的大不同。而在尺寸、便携性和售价方面,HTC Vive就很难和谷歌以及三星的产品相比了。HTC的这款设备必须在室内连接计算机使用,而其余两款设备则不受此限制,仅凭一部智能手机便可工作。而超高的便携性也让用户可以将这份虚拟现实体验和他人分享,如此一来,这两部设备身上又多了一丝社交的属性。来源:
[责任编辑:yannwang]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从深海恐怖到僵尸射击!虚拟现实眼镜HTC VIVE
日 08:05&&&转载:&& 作者:爱活网&& 编辑:陈明 分享
沉浸式体验 全方位无死角空间感而“全方位无死角”必须通过一个固定区域的两个距离传感器来实现,用来体验的房间用木板围城了一个四方形,目测十五六个平方米的样子,在房间两个对角线上方的墙角上分别架着两台距离传感器,HTC VIVE的定位非常精确,这两个传感器在工作时会亮起绿色的指示灯,眼镜上也有数十个传感器,包括陀螺仪、加速计、激光位置传感器等等,用来帮助追踪使用者的运动信息。它跟其他的虚拟现实设备最大的不同,就是可以在固定的区域里随意走动,而不是傻傻地坐在椅子上挥手。根据房间的大小不同,传感器的距离可以调整,因此想要体验HTC VIVE,对环境还是有一定要求,可以准备一个4.5m*4.5m的无障碍屋子,以便体验者能够在佩戴HTC VIVE时移动。HTC VIVE在外观上并不讨巧,看上去是一坨黑色的笨重护目镜,实际戴起来分量非常轻,比SONY Playstation VR(Morpheus)更轻,一点都不会对头部造成压迫感。眼镜本身应该不进行运算,而是通过一根1cm左右的电缆线从头部上方穿过背后,实际使用的时候线缆也会始终拖到地上,这根线长5米,另一头连接着一台性能强大的电脑(演示现场用的是外星人),由这台电脑负责规模庞大的运算工作。在护目镜这端,这根线缆分成了5根数据线,负责音视频和电源信号的输入输出。工作人员会帮助坐在椅子上的体验者佩戴HTC VIVE,眼镜的左右和上方都有可以调节松紧的带子,我在第二次佩戴的时候已经可以凭自己的摸索来调节舒适度,戴好后眼镜就固定在眼前了,在我的两次15分钟体验里,并没有不适感。跟SONY Playstation VR相比,HTC VIVE并不需要屈光度调节,可以戴眼镜使用,事实上如果近视,戴眼镜的效果会更好,不戴反而会看不清。戴上HTC VIVE后,还要佩戴一个任意品牌的耳机,耳机除了用来隔离外部声音、收听音乐音效,还可以接受工作人员的指令。用手感受 用脚丈量每一步完成眼镜和耳机的佩戴后,就能直接看到虚拟现实里“空间”的画面,放松一下,站起来,工作人员会把椅子移开,这时,呈现在我眼前的就完全是一个沉浸式的虚拟现实场景了,现实世界里在发生什么事,我什么都不知道。HTC VIVE的分辨率达到了,刷新率90fps,完全没有延迟感、头晕或者画面和头摆动不同步的情况。之前在MWC的体验中,工作人员会在使用者的腰间系上一个辅助装置,现在已经免去这步动作了。事实上,整个体验的全程都可以用“amazing”来形容,唯一的缺憾就是脑后这根电缆线在我走路的时候很容易绊到脚,一旁工作人员的任务就是在我身边打转,不停的帮忙拉线,防止我因为踩到线缆而对体验造成被“另一个次元”干扰的情况。而工程师们强调说,未来上市的版本是会通过无线传输,不会使用线缆,不禁让人松了一口气。尽管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蒙着眼睛走路,不过也不必担心撞墙,装在天花板对角线的距离传感器会在画面上提醒体验者不要走到实体空间的尽头。你看过电影里那种走近就能把人大卸八块的镭射光网吗?虚拟空间的边界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的,当边界光网亮起时,就说明你在现实世界中快撞墙了……想要沉浸式体验,让自己感受到“手”是必不可少的。跟SONY Playstation VR一样,HTC VIVE也是用两个手柄来代替手的操作,手柄会投射到眼前,有时候是手柄的样子,有时候是你的手,有时候是一把枪,理论上可以是任何工具。这个硬派的手柄看上去要比的MOVE振动棒高级许多,握住手柄后,大拇指位置是触摸式的圆形表面,用来触摸选择,食指的位置就是普通的“扳机”按键,在进行射击游戏时就是一把枪的扳机,在画画的时候按下就能出墨。在正式体验之前,一段吹气球的教学demo会迅速让人学会使用手柄。HTC提供了6个场景demo供体验,其中三个是MWC上放出来过的,另外三个则是全新的场景。第一个场景:深海鲸鱼(下面的演示图片都来自网上的视频demo截图)当场景启动时,我已经置身在海底的一艘沉船上,“用脚”在夹板上走一圈,发现沉船应该有些日子了,走到船身边缘此放眼望去,下面是一望无际的黑暗,让人不敢抬脚再走。身边时不时有小鱼游过,伸出手(手柄)触摸一下它们,一碰它们就游走了。此时工作人员通过耳机提醒我往左看,我一抬头,一条巨大的鲸鱼(就是在水族馆里看到的最大的鲸鱼大小)向我游过来,虽然它看上去并没有想袭击我的样子,而且我明知道就算它在虚拟世界里袭击我,也不会把我怎么样,但是巨大的压迫感让人不禁一阵,随后,这条温柔的鲨鱼从身边离开,身后一条魔鬼鱼大小的大鱼看上去想要进攻,而经过了巨鲸的压迫感后,此时我已经很淡定,深处手柄摸了摸它,手柄从它身上穿过,没有发生什么事,第一个场景结束了。第二个场景:虚拟画笔(Google TiltVrush)虚拟画笔听起来就是一个虚拟现实的画画程序,开启虚拟画笔的场景后,整个空间都是我的画板。右手的手柄是一支笔,左方会出现类似photoshop的工具栏,这个工具栏是个圆柱形立体菜单,触摸左边手柄上的触摸区域,菜单就起来了,可以用来选择画笔,颜色等等,右手可以用来发挥想象力在整个空间上作画。所有画出的图案全都是立体的,它不是在一个平面上画画,图案会画出前后的距离感,我可以绕道画板的背后继续涂鸦,而在我行走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到我的画作从面到线、再到立体的过程,最后我把整个房间都画满了,请注意,不是整个房间的四面墙,而是整个房间所有空气存在的空旷区域都画满了,顿时觉得我是一个了不起的画师。第三个场景:机器人工作室这个场景开始时是一个厨房,伸出手柄给煤气灶点火,可以在虚拟空间里展示一下厨艺。厨房里有三个抽屉可以打开,抽屉的把手要靠按下手柄去拉动,打开和关闭抽屉都需要用到手柄的”按“和”推“的动作。此时工作人员又通过耳机提醒我别光顾着了解厨房,注意身后,身后的卷帘门打开,一个圆头细腿的破烂机器人跌跌撞撞向我蹒跚而来,我菊花一紧,这不是《太空堡垒》里的反派机器人吗?这个机器人似乎有点坏了,眼球的指示灯亮起,似乎是让我去拉一下。我用手柄向外一拉,整个机器人像是被我用一根线牵引了一样,身体里的零件全部被拉出来,并按照里外顺序排成一排,每个零件身上都标了参数,转轴的地方都可以用手柄转动它,检查每一个零件,这感觉就像是《复仇者联盟2》里钢铁侠在修奥创一样,想想也是醉了。突然间,右侧的大门打开,零件散落一地,机器人貌似要进回收站了,一个更大型的机器人似乎要发射中华大加农了,虽然我明知道再大对我也没什么卵用,但我仍然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此时工作人员又通过耳机提示我,不要怕呀,没事的。我当然知道没事的,然而我还是可耻的往后退了,因为我脚下的地面开始崩塌,眼前的机器人落下了万丈深渊,我不想跟着一起掉下去,不自觉地往后退了一步。如果你在环球影城玩过《变形金刚》的4D过山车,这个机器人工作室的场景跟它有点像,不同的是有了HTC VIVE,你可以摸摸它,转转它,丢丢它,亲眼看着它掉下深渊……后面三个场景是全新的DEMO:第四个场景:模拟工作-办公室这个场景非常轻松,开启后我就置身于一个卡通风格的办公室中,屏幕上提示我要先给自己泡一杯咖啡,用手柄完成拿起杯子,按下咖啡机按键,将咖啡往嘴里送的一个个动作。随后办公桌上的电脑没有插电,我也要使用手柄的操作将它插上电,打开电脑,输入密码,随后用手柄拉开抽屉里的文件,放到碎纸机上粉碎。完成了这个场景后,我感觉对手柄的操作已经很熟练了,我开始不听任务提示,在办公室里扔东西,把杯子一个个扔在地上,然后弯腰(是真的弯腰)捡起来,再走到(用脚走)桌子下地垃圾桶边回收。虽然局限在一个办公室,但其实也有蛮高的开放度,办公室的东西可以随便拿,让人很有整理和破坏的欲望……第五个场景:僵尸射击游戏 亚利桑那阳光在排队体验的时候,就听到房间里时不时传出妹子的尖叫声,我猜想也许DEMO里会有恐怖游戏,结果真有一个僵尸射击游戏。这个射击游戏是所有DEMO里最High的一个,大概是考虑到妹子天生对恐怖事物的接受程度较低,工作人员反复提醒如果游戏过程中出现不适可以随时叫停。而对于我一个笔名都是恐怖游戏的人来说,这点程度僵尸想来根本不算什么。僵尸游戏的场景开启时,我置身在荒凉的美国西部山丘上,这个画面很像《最后生还者》的秋天,我打量了一下前后,身后是一条上山的路,前方是一条下山的路,然而并没有什么僵尸。环绕了一下场景后,右手边发现一把手枪,用手(手柄)去握住它,因为手柄的前方按键和手枪的扳机一样,所以把手柄当枪使特别有代入感,毫不违和。此时僵尸同志才慢悠悠的出现在远方,用手枪瞄准僵尸(瞄准处会出现红点),爆头一枪解决,其他部位要打三枪。随后,左右手会跟别配一把手枪,意味着难度提高了。山上走下来两个僵尸,正在用左手解决。然而发射几枪以后,手枪突然没子弹了,工作人员提示要按下触摸板换弹夹(靠,怎么不早说),在换弹夹的时间,山下两个“循声者”速度的僵尸突然以“跑者”的速度冲上来,我寻思着被咬到会怎么样,于是它就真得冲上来咬我了,我一受惊吓,连按几枪,我人当然是没什么事(不知道今晚会不会变异),但是说好不怕为啥要开枪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最后,我已经有了使用机关枪的资格,这是一大波僵尸要向我涌来了嘛?此时天上一架飞机似乎要坠毁了,巨大的飞机眼看就要将我压在废墟里,画面暗了下来,什么鬼?难道大BOSS要来了?其实是游戏结束了,哦册那……事实上这个在烈日下打僵尸的游戏做的并不恐怖,但还是吓到了不少妹子。如果调暗光线,增强恐怖的音效,或者把《寂静岭》、《生化危机》、《求生之路》、《最后生还者》直接改编成HTC VIVE版本,想来是非常非常恐怖的。因为当你身临其境时,跟本不知道背后会有什么跟你擦身而过,HTC VIVE并不能做到触觉体验,再恐怖的东西在碰到你的同时你会发现,它们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然而光靠沉浸式的视觉和听觉的体验,已经很让人激动万分了。第六个场景:寻找白色图腾估计是怕人受到上一个场景的惊吓,最后一个场景也是卡通型的,我置身于一个魔法小屋,一个长得像《小黄人》里的反派维克多的大叔进屋给我布置任务,要我用手中的魔法棒(此时手柄已经变成魔法棒)找出五个白色图腾,于是我就在房间里用手边翻箱倒柜寻找。这个游戏也是探索型游戏,在熟悉手柄用法的过程中,跟房间里物品发生互动,还会经历变大变小的过程,而大叔变大后让人仰望,也十分有压迫感。这才是VR的未来在HTC提供的这六个场景中,每一个场景都是我用脚一步一步丈量出来的,当然在游戏里,我能清楚地看到脚下的画面,却不能看到我的脚。在游戏体验的启动画面里会出现Steam的登录界面,这也就意味着以后游戏是可以通过Steam下载的,这也是HTC要举办开发者大会的目的,只有更多的开发者参与进来,这个目前市面上最顶级的VR设备才会有更加实际而且有用的应用场景,而不仅仅是玩一下让人惊叹而已。用语言很难形容如此抽象的体验,网上的视频demo根本无法体验身临其境的震撼,这样的体验实在是太棒了,这才是虚拟现实的未来,HTC明天还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公开体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想尽办法参加。那么问题来了,那么诺VR设备售价几钱、何时发售?并不知道,据说明年春天会有消息。那么问题又来了,耪ㄌ斓HTC VIVE值得买吗?当然值得,但是首先你要有个20平方左右的大房间,装上两个距离传感器,布置成一个空旷的游戏室,辅以一台性能超强的电脑,并且最好还有副手时不时通过麦克风给你点语音提示。知道自己穷了?那么你还是好好上班吧……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131人浏览 105人浏览 76人浏览 74人浏览
汽车之家内容精选
每日精选16120 编辑宋宋和大国推出的脱口秀节目3149玩客 最好玩的活动与试用平台 0编辑部的故事 0泡美美 分享最美科技 4797科技生活体验时被吓退几步,我开始觉得 HTC 的未来可能在这个产品身上
如果不是自己亲眼看到,你不敢想象这 150 多家媒体排了几个小时就为几分钟的场景是发生在 HTC 这个品牌的展台上。
在这之前,HTC 的印象是衰落、艰难转型、裁员,很难想象这个智能手机开创者的情况现在是有多糟糕,不过在体验完最新的 HTC Vive 后好像看到了一些契机。
所以基本在 HTC Vive 的峰会上聊手机业务的问题,HTC 高层的回复基本上等同于不予置评。
一些媒体追问手机和 VR 两个业务在未来公司的重要性上,王雪红这样回答:
这也不是我们的业务转型,我们不会有业务转型,HTC 有一个很大的团队,关乎软硬件,他们都用来来服务消费者和开发者,在部门的投资很大,这是科技的延续和发展。
很难说业务分工,非要说的话手机和 VR 业务的未来的比重,5:5 吧,或者说 100:100。
今天的主角是 HTC Vive,我们先来聊聊这款产品,此前欧姓编辑对这款产品有过。
超爽的 HTC Vive 初体验
HTC Vive 完整的体验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头显、交互手柄和 Lighthouse 激光底座(光学动作捕捉设备)。
HTC Vive 是 PC 头显,连着一根线,开发者版戴在头上并不轻松。和虚拟世界的交互通过两根手柄进行。如果玩家的自由移动区域不足,按下手柄的触板可以伸出去一段距离让玩家够到虚拟世界远处的机关。Lighthouse 激光底座对用户进行动作捕捉,通常在对侧各放一个。
所以有了这个激光底座,它就允许用户在一个 3 * 5 m 范围的空间内进行走动,而激光底座用来捕捉头显以及控制器的位置,以此来与游戏中的场景剧情进行交互。
比如说,我在媒体体验日早早的就跑到了现场,大概分为六个游戏 DEMO,而有三个游戏欧姓编辑在此前的文章中已有介绍,这里简单说一下剩下三个。
《Job Simulator》是一个办公室内的工作场景,游戏中手里的控制器会变成的双手,远处的黑板报会给出你一定的问题,你需要完成类似插电源打开电脑、整理文件,丢弃文件、自己做一杯咖啡等任务,两只控制器可以同时操作,这算是一个比较初级的。
《Arizona Sunshine》是一个打僵尸的游戏,在游戏开始前就有工作人员提醒我,如果有任何的不适应,可以立即提出我们会终止这个游戏。
大概是这样的,你站在一个荒野沙漠,拿起手中的枪射击远处走来的僵尸,有的场景需要你提枪换子弹,并且前后转身摇头找四周冲过来的僵尸,声音的体现也是环绕的,你大概可以听出几点方向冲过来的僵尸,并将其击毙。
有的时候你会听到僵尸走过来的声音,但是在视线范围内看不到僵尸的时候,内心真的有一种恐惧感。甚至在试玩过程中,隔壁屋子传来了不少女记者的尖叫声。
《Shop Keeper》是一个寻找图腾的游戏,场景大概像是在魔幻世界,你需要在桌子上、窗台上甚至窗帘后找到白色图腾。你寻找屋子内会有一些奇怪的小宠物,他们的模型有点像是《魔兽世界》里的,所以走过去看它内心会有一些害怕。
整体来讲,我这样描述更像是一种“降几个维度”的描述。文字甚至视频都难以展现这种体验带来的震撼,不过我拍摄了在开发者峰会上一些游戏制作商的 2D DEMO,大致可以了解一下这个产品的体验。
HTC:市面上还没能与之竞争的产品
在开发者峰会上,王雪红甚至将其描述为 18 年前在智能手机上的惊喜感,所以大致上 HTC 让它的发展轨迹也遵循了智能手机的逻辑。
比如说 HTC 想要做一个 Vive 的内容制作与产品的服务平台,包括 VR 设备 – VR 内容 – VR 内容服务平台。这样的产品未来将会面向个人消费者以及商用产品。
在产品技术层面,HTC 王雪红直言不讳:市面上目前没有比 HTC Vive 更好的 VR 产品。比如王雪红描述了一个比较宏达的未来应用场景。
科技技术在发展,它已经跳出传统科技,这也是 HTC 一向想做的事情。比如利用 Vive 可以有很多的想象,目前来看就有很多,在医疗、教育,商业领域有很大潜力。
确实是这样,在最近的一些 VR/AR 应用新闻中,已经有不少这样的实例。
王雪红说,“比如说,我们也邀请了世界顶级的医疗团队咨询,人未来在医学的教育实践中,让一个实习医生进入虚拟的人脑实施教学,这个可以马上落地于很多医院。再比如奥迪汽车,已经把 HTC Vive 和他们的展示的系统相结合了,客户可以进入不同的车型,走进车的结构里。他们已经准备放到各大旗舰体验店里面,这是明年就要发生的事情。”
体验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选择 VR 而不是 AR?负责 Vive 技术的高管 Raymond Bao 这样说:
现在 VR 和 AR 的探讨还是很多,不过 VR 技术两年内可能会被快速的做起来,AR 可能不会那么快,但是我们不愿意把两个技术视为分离开的两条线。
技术上讲,AR 在你的实镜中贴一个显示屏,这样的产品目前是没有沉浸感的,短时间内 AR 做到很好是很困难的,但是随便贴一个显示屏,我们也可以做到,但这不是我们要做的体验。
我始终认为两个不同的走法,但可能会走到一个交叉点, 不过我们也不会限制自己,只是想一步一步的走,VR 阵营和 AR 阵营我们不把它看成两端,什么对社会以及科技有贡献,我们就会去尝试。
还可以理解做手机 VR 研发可能比 PC 的 VR 更容易一些,但实际上两者存在是没有什么差异性的,手机 VR 更便携,它适用于一些场景,这些产品也是站的住脚的。
简单来看,技术的促进和发展是需要看整体环境的,HTC 认为在中国大陆的市场来看,科技的进步已经超出了全世界的任何国家,并且这里孕育了大量的年轻开发者,他们有更多好玩的想法,可以颠覆行业的想法。
比如 HTC 举了一个例子说,中国手机市场的发展快于任何一个国家,而且手机的 Mobile Pay 也先于世界的任意一个地方。
不过也真巧了,说完这句话的时候,Apple Pay 和 Sumsung Pay 都宣布正式与银联合作进入中国。
在峰会现场,内容开发商讲出了更多体验的维度。
比如说 3D 定位的音频,它需要提供更精准的位置信息给你更沉浸的感受,游戏或电影中的存在感,可以分为感官和心灵上的体验,在这方面,你置身于一个虚拟空间,成为体验环节中的一部分,你可能会改变你的情绪,感同身受,你可能会兴奋或害怕。
比如负责站台的《马达加斯加》制作团队的一名高管这样说:
未来的电影中,你可能已经是一个主角,你可能也会变成一只兔子,你可能可以切换人物视角。
互动也是可能的,你可以更真实的感受到人物中的悲伤,你甚至想去帮助她,坐在女主角的旁边陪她一起哭,这仅次于现实的生活。
而负责《铁拳》的日本制作人这样聊未来的 VR 游戏。
我们对《铁拳》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但在《铁拳》开发的时候就可能会有一些问题,比如说因为太真实,你看到的角色就不能那么面目可憎了,要看起来更漂亮更喜欢,不能是恐惧。
一些打斗的感觉也要重新设定,比如说我们重新设计这个游戏的时候不是简单将之前绚丽的打斗游戏画面移植过来,因为绚丽的技能效果会造成眩晕,所以制作 VR 游戏是重新考量哪些是重点,游戏需要重新制造。
而类似的养成游戏《夏日课堂》中,你可以更近距离的接触到游戏中的女孩,你可能会有紧张感、心跳感,并且制作的时候你要考虑玩完这次游戏之后还会继续愿意遇到她。
看重大陆市场的机会
从北京召开开发者峰会,邀请其他地区的媒体,这大体上也能看出 HTC 对于大陆市场的重视。
这个产品没人体验光听我在这说也是没人懂得对吧?
所以他们也说了更看中大陆市场的年轻人、年轻公司,他们有很好的想法,而在商业拓展上,他们选择了跟顺网合作。
跟顺网的合作就是为了让更多的游戏用户来体验这个 VR,有一些手机商店可能也会有这个产品的体验区。
我们这样做就是复制体验区域,让大家都体验到这个产品,很难凭借一个公司的实力做到,所以覆盖到 12345 线城市,我们需要做得就是考虑一种商业模式。
HTC 也对这个产品充满了很大信心,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要做的就是帮助开发者做出更好的内容产品,这种产品的应用未来可以说是无限大。
HTC 认为:
这个平台下,也许某一个未来的“微信”应用就突然火了。
真的让我兴奋
简单来说,这个产品得到了国内外一众媒体的好评,我也是在昨天媒体体验日排队排了三个小时才玩完了共计六个项目,而坐落在角落的还有一个专门用于国内内容开发者的体验区。
我大概跟国内内容开发商超凡视幻的一名技术人员聊了一下:
从目前硬件来看,现在的 Oculus 的产品还不能跟 HTC Vive 相比,两者配置参数方面,HTC Vive 也应该是目前最好的。当然明年 Oculus 更新后的版本可能会追平 HTC Vive 的硬件参数,那个手柄的感觉更比现在的 HTC Vive 的控制器完成度更高。
而 PS VR 的内容局限性比较大,目前几家都是独立的内容提供商。
Gear VR 这样的产品强调的是移动性,体验也可以做好,但是画面的质感和计算能力跟 HTC Vive 肯定不是一个级别的。
我在超凡视幻的体验区把玩了一下他们的游戏,是通过 XBOX 手柄控制一个人物进行对打,我自己体验来看,视觉方面肯定是更有沉浸的体验,我可以听到对手脚步走近走远,但是打击的效果以及画面并没有 2D 时代的那种畅爽,基本就是攻击,然后对方后仰。
不过我还是为这种技术感到兴奋。
当然任何文字的描述对于真正体验前都是苍白无力的,我真的建议你在 19 号公众体验时间去体验这个产品。
有好的产品或者项目希望我们报道,猛戳这里
368文章总数
使用微信扫码关注爱范儿微信公众号
关注爱范儿微信号,连接热爱,关注这个时代最好的产品。
想让你的手机好用到哭?关注这个号就够了。
关注玩物志微信号,就是让你乱花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tc 虚拟现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