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新建调百里杜鹃之妻

您的位置:&>&&>& > 正文
杭湖锡线航道重大水上交通事故原因及教训
时间:日 13:52  来源:  已被浏览261次  评论0条
  日傍晚,浙江省杭湖锡线航道湖州菱湖大桥下游航段,&浙湖州货0482号&船与&皖灵璧挂0505号&船发生碰撞,造成&皖灵璧挂0505号&船沉没,随船人员6人全部落水,其中3人获救,3人死亡的重大水上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45万元左右。
  一、事故时间:
&&&&&&& 日19时左右。
  二、地点:
&&&&&&& 杭湖锡线航道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菱湖大桥下游65米航段。
  三、气象及水文:
&&&&&&& 事发当日水位1.04米(85国家高程基准)。天气:小雨,偏北风6-7级,阵风8级;能见度:大于3千米。
  四、航道情况:
&&&&&&& 事发航段南北走向,河面宽度约122米,菱湖大桥下游为直道;事发时无其他往来船只。大桥为三孔拱桥,两边孔为非通航孔,中孔为可通航孔,通航宽度42米;桥梁下游(离桥约55米起)右岸有数十艘船只顶头系泊过夜,船尾与桥梁中孔右(东侧)墩基本平。
  五、当事船舶、船员概况:
  1、甲方
  (1)船舶概况:&浙湖州货0482号&船,钢质,船长26米、船宽5.30米、型深1.90米,总吨:68、净吨38,核定干舷C级航区300毫米,参考载重吨(C级):99吨,主机功率:31.6千瓦。船舶国籍证书登记号:。船舶所有人:嵇林龙,湖州市菱湖镇费家埭村人。该船2004年1月私下转卖给菱湖镇菱东村范新新,但未办理过户。
  (2)在船人员:
  范新新,男、51岁,身份证号:761,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菱东村人;邮编:313018。
  姚小狗,男、56岁,身份证号:031,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东村村人;邮编:313018,持有四等二副船员职务适任证书,编号:76,事故发生时为&浙湖州货0482号&船当班驾驶。
  2、乙方
  (1)船舶概况:&皖灵璧挂0505号&船,钢质,船长19.50米、 船宽4.50米、型深1.25米,总吨32、净吨17,核定干舷C级航区:270毫米,参考载重吨(C级):65吨,主机功率26千瓦;船舶国籍证书登记号:;船舶所有人:安徽省灵壁县华联航运公司。
  (2)在船人员:
  胡扣余,男、58岁,身份证号:393,江苏省兴化市中堡乡冯家村人,邮编:225700,持有五等驾机员船员适任证书,编号:59;
  胡国军(胡扣余、郭杏兰之长子),男、31岁,身份证号:389,江苏省兴化市中堡乡冯家村人,邮编:225700,持有五等驾机员船员适任证书,编号:58;
  胡国兵(胡扣余、郭杏兰之二子),男、22岁,身份证号:389,江苏省兴化市中堡乡冯家村人,邮编:225700,事故发生时为&皖灵壁挂0505号&船当班驾驶;
  郭杏兰(胡扣余之妻),女、61岁,身份证号:390,江苏省兴化市中堡乡冯家村人,邮编:225700;
  向冬菊(胡国军之妻),女、37岁,身份证号:020023,贵州省天柱县风城镇国营农场人(侗族),邮编:225700;
  胡文兵(胡国军、向冬菊之子)、男,日出生。
  事发前,乙方船上人员在船分布:胡国兵操舵,胡国军在胡国兵旁边(生活舱棚上),胡扣余在船艏。郭杏兰、向冬菊、胡文兵在船舱内。
  六、事故经过 经调查,事故经过如下:
  日,甲方重载灰石145吨(超载),由姚小狗驾驶从湖州达强建材有限公司洞子门石矿驶往湖州菱湖百安居水泥厂,上行。乙方重载石粉95吨(超载),由胡国兵驾驶从德清洛舍镇东行第十石粉厂驶往上海青浦,下行。约18:30时,在菱湖双堂子叉口,有一货机船从甲方左舷追越,甲方靠右航行。约19时不到,当甲方航行到菱湖大桥下游新建菱湖海事所站房附近航段(距大桥约200米左右)时,欲过菱湖大桥后能左转弯进入菱新线航道,船位在航道中间偏本船左舷一侧位置,中速航行。乙方船位在航道中间,快速进菱湖大桥,船过桥后又减速。双方相距约145米左右时,各自互见对方红、绿舷灯,对驶相遇。在存在碰撞危险局面时,双方驾驶都没有使用会船声号(甲方喇叭已坏,乙方无声号设备)。甲方闪绿闪光灯(会船用,绿闪光灯灯罩色度不符《规则》要求)后,未见乙方回答,在对乙方动态不明时,甲方仍继续前驶;当双方处在紧迫局面时,甲方采取打(盘)左舵,船艏向本船左舷一侧转向。此时,乙方眼看两船要碰撞,本船右前方有停泊过夜船舶,立即采取左舵,拉足油门(全速),闪绿闪光灯,船艏向本船左舷一侧转向避让甲方。甲方在航道中间偏本船左舷一侧中速航行时,又判断本船有可能要碰撞菱湖大桥墩,继而又采取回(盘)右舵,同时加速,船艏随之迅速向本船右舷一侧转向。但终因两船距离过近,双方避让不及,在菱湖大桥下游65米航段处,甲方船艏与乙方距船艏6.2米右舷甲板处发生碰撞,并迅速骑压上乙方,致乙方船舶沉没。乙方6人全部落水,其中胡扣余、胡国兵、胡国军3人获救,在船舱内的郭杏兰、向冬菊、胡文兵3人逃生不及而溺水死亡。
  七、现场搜救和调查
  事故发生后,湖州地方海事处菱湖海事所&浙海事巡0327号&艇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开展抢险救助和现场维护工作;南浔区水上公安派出所也派出公安艇协助。湖州市地方海事局接到事故险情报告后,在现场会同湖州地方海事处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的事故调查处理组,启动应急预案,事故调查取证组、抢险救助组、现场维护组、善后协调组同时进行相关工作。获救船员被立即送往菱湖粮贸大厦,当地政府给他们购买了衣物,安排住宿和吃饭;海事部门迅速调集打捞船、清舱过驳船从各工作点赶赴出事地点。
  事故发生后,市交通局、市监督局、市地方海事局等单位领导以及当地政府领导非常重视,相继赶到现场,指挥、协调事故调查和抢险救助工作。
  &皖灵壁挂0505号&船已于11月26日早晨7时打捞出水,溺水身亡的郭杏兰、向冬菊、胡文兵3人尸体分别找到,并送入湖州市殡仪馆。海事机构责令肇事船舶指定驶往公安寄泊处停泊,南浔区公安分局也已开展刑事侦查。
  八、事故原因
  湖州市地方海事局&11.25重大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小组,经调查取证,取得以下证据材料:⑴、双方当事人《查询笔录》8份,⑵、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笔录》3份、⑶、双方船舶进行《勘验检查笔录》2份,⑷、航道《摄影》3张,⑸、双方船舶《摄影》8张,⑹、受害者《摄影》5张,⑺、对证人进行取证5份,⑻、船舶发货单位《装货凭证》2份,⑼、邀请有关核技术部门对水文、气象、船舶的技术鉴定《鉴定意见书》7份,⑽、取得物证1件;安徽省宿州市地方海事局出具:⑾、《证明》1页、⑿、《关于胡国军、胡扣余两人持证情况和说明》1页、⒀、《关于皖灵壁挂0505船所有权证书的说明》1页、⒁、《船舶国籍证书》复印件2页、⒂、《内河船舶检验证书簿》复印件8页。综合双方当事人陈述和证据材料,对本起事故的原因分析如下。
  1、主要原因
  (1)甲方船舶错走航路。甲方是上行船,应当避让下行船;然而甲方在看到乙方红绿舷灯,两船处在225度光弧范围,甲方一是没有意识到本船已处在对方正前方或接近正前方船艏左右各1~5度范围内,如果本船航向延续下去,会发生碰撞的严重后果;二是没有意识到在两船对驶相遇或接近对遇中,本船负有避让下行船的义务。因此,在无其他船舶交会的情况下,甲方船舶没有沿本船右舷一侧航道行驶,占据航道中间偏本船左舷一侧航路,即乙方船舶的航路。构成本起事故的紧迫局面。
  (2)甲方船舶人员没有保持高度警惕,避让措施不力。当甲方船舶采用绿闪光灯后,未见乙方回答,在对方船舶是左舷会船还是右舷会船动态不明的情形之下,甲方船舶没有采取有效的诸如减速、停车,必要时倒车等避免碰撞的行动。而是继续保速又打(盘)左舵前驶,是构成本起事故紧迫危险的原因之一。
  (3)乙方未保持安全航速。乙方在菱湖大桥上游下行时,应当知道本船已经进入桥梁附近和市河航段,应当考虑能见度、船舶操纵性能以及航道情况和周围环境,采用中速或慢速行驶,以防范突然发生的异常情况。然而乙方仍以快速下行,直至过桥后减速,又忽视了船舶的冲程作用影响,是构成本起事故紧迫危险的原因之一。
  (4)双方船舶人员了望疏忽,估计错误,操作失误。当双方互见对方红绿舷灯处在同一直线或接近同一直线时,乙方未认真了望,未能对局面作出充分估计。当两船距离也越来越近,处于紧迫危险局面,甲方既不对局面作出充分估计,错误判断本船可能触碰桥墩,又采取回右舵同时加速的不当操作,因舵角过大,加快船舶向右转偏转,终使事故不可避免。
  (5)双方没有使用船舶声响信号。号灯、旗号和声响信号,是船舶安全航行必不可少的工具。内河船舶交会,白天使用声号和旗号,夜间使用号灯和号笛,这是每个合格驾驶员必须具有的驾船技术和应懂得的航行知识。本起事故中,甲方船舶有声号装置,但失效;乙方船舶无声号设备。当双方互见后,除使用闪光灯外,再配合使用号笛,更能向对方表明本船航向意图。但双方船舶都没有做。
  2、次要原因
  双方船舶超载运输。根据对两船的勘验、对两船各自发货单位的取证及对两船技术上的鉴定,甲方船舶参考载重吨为99吨,实际装载145吨,证书核定干舷高度为300毫米(C级),超载后实际干舷只有100毫米左右;乙方船舶参考载重吨为65吨,实际装载95吨,证书核定干舷270毫米(C级),超载后枷木下边距水面20毫米,实际干舷150毫米。由于船舶超载,致使船舶丧失了一定的储备浮力,稳性下降。致使两船碰撞后,甲方船舶很快骑压上乙方船舶,使乙方船舶瞬间下沉,在舱内二位妇女及一婴儿无逃生机会。船舶超载,是本起事故的原因之一。
  3、关于胡国兵操纵问题
  在本起事故中,胡国兵是&皖灵壁挂0505号&船驾驶,但其在两船处在紧迫局面到紧迫危险局面过程中的操纵,经事故调查小组调查,综合分析如下:
  (1)乙方船舶是下行船,是权利船;胡国兵驾驶船舶在航道中间驶进菱湖大桥,过桥后当双方处在紧迫局面时,在本船右前方有停泊船停泊,不可能沿本船右一侧航行的情况下,船位继续保持在航路中间,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船舶在内河航行时,&&,下行船应当沿主流或者航路中间航行;&&。&的要求。而作为负有避让义务的甲方船舶,在本船右舷一侧没有其他船舶且水域允许的情况下,没有沿本船右舷一侧航行,避让下行的乙方船。
  (2)双方船舶对驶距离越来越近,处在紧迫危险局面时,一是由于乙方船舶右前方有停泊船舶,二是由于甲方船舶仍然占据着乙方船舶航路,致使乙方无法向右转向沿本船右舷一侧避让。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的了望、安全航速、航行原则和避让原则,是为避免船舶在航行中出现碰撞危险、紧迫局面、紧迫危险情况而规定的。本起事故,一是在碰撞危险时,甲方没有沿本船右舷一侧航行;二是在紧迫局面时,甲方船位没有向有利避免碰撞的方向变化,不是向本船右舷一侧避让,反而转左舵,加速了紧迫危险的形成;三是在紧急关头,单凭一船的行动已难于避免碰撞而需要另一船协作时,乙方采取了协助避让行动。
  根据上述分析,事故调查小组认为:胡国兵无证驾驶的违法行为,与本起事故没有必然联系。
  九、事故责任
  1、甲方:&浙湖州货0482号&船。
  (1)错走航路,未靠右航行。甲方船舶是上行船,沿航道中间偏本船左舷一侧航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第十条&机动船对驶相遇&第一款&两机动船对驶相遇时&&&,第(一)项&上行船应当避让下行船&、第(二)项&在潮流河段、湖泊、水库、平流区域,两船对遇或者接近对遇,&&,应当互以左舷会船&的规定;以及第八条&航行原则&第一款&&&。但在潮流河段、湖泊、水库、平流区域,任何船舶应当尽可能沿本船右舷一侧航道行驶&的规定。
  (2)没有保持高度警惕,避让措施不力。甲方船舶采用闪绿光闪光灯,未见乙方有相应的或不相应的回答,甲方没有采取有助于避免碰撞的措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第九条&避让原则&第一款&船舶在航行中要保持高度警惕,当对来船动态不明产生怀疑时,或者声号不统一时,应当立即减速、停车,必要时倒车,防止碰撞。&&&。
  (3)了望疏忽,估计错误,操作失误。没有认真了望,错误估计、判断本船可能要撞桥墩,以致操作上出现严重错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第六条&船舶应当随时用视觉、听觉以及一切有效手段保持正规的了望,随时注意周围环境和来船动态,以便对局面和碰撞危险作出充分的估计&的规定。
  (4)没有使用船舶声响信号。夜间两船交会,除使用红、绿闪光灯外,还必须使用声号。但甲方船舶号笛损坏,无法使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第四十二条&声响信号设备&第一款&机动船应配备号笛一个、号钟一只。&及第四十四条&船舶相遇时声号的应用&第一款第(一)项&&&。鸣放声号一短声时,夜间连续显示红闪光灯,白天在左舷挥动白色号旗,表示要求来船从我左舷会过;鸣放声号二短声时,夜间连续显示绿闪光灯,白天在右舷挥动白色号旗,表示要求来船从我右舷会过。&的规定。
  (5)船舶超载运输。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款&任何船舶不得超载运输货物或旅客&的规定。
  据上,&浙湖州货0482号&应负本起事故的主要责任。
  2、乙方:&皖灵壁挂0505号&船。
  (1)未保持安全航速。乙方在菱湖大桥上游全速下行行驶,忽视在桥梁附近和市河航段的减速要求;忽视船舶在快速情形下减速,冲程对船舶作用的影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第七条&安全航速&第一款&船舶在任何时候均应当以安全航速行驶,以便能够采取有效的避让行动,防止碰撞。&以及第二款&船舶决定安全航速时,应当考虑能见度、通航密度、船舶操纵性能、风、浪及航道情况和周围环境等主要因素;&&&的规定。
  (2)了望疏忽,估计错误。当发现甲方后,没有认真了望,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第六条&船舶应当随时用视觉、听觉以及一切有效手段保持正规的了望,随时注意周围环境和来船动态,以便对局面和碰撞危险作出充分的估计&的规定。
  (3)没有使用船舶声响信号。夜间两船交会,除使用红、绿闪光灯外,还必须使用声号。但乙方船舶没有号笛设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第四十二条&声响信号设备&第一款&机动船应配备号笛一个、号钟一只。&及第四十四条&船舶相遇时声号的应用&第一款第(一)项&&&。鸣放声号一短声时,夜间连续显示红闪光灯,白天在左舷挥动白色号旗,表示要求来船从我左舷会过;鸣放声号二短声时,夜间连续显示绿闪光灯,白天在右舷挥动白色号旗,表示要求来船从我右舷会过。&的规定。
  (4)船舶超载运输。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款&任何船舶不得超载运输货物或旅客&的规定。
  据上,&皖灵壁挂0505号&船应负本起事故的次要责任。
  十、对责任方的行政、刑事处分
  本起事故,造成&皖灵壁挂0505号&船沉没,船上3人溺水死亡,社会影响极大,后果严重。事故调查组作出如下建议: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八十一条规定,拟对&浙湖州货0482号&船罚款10000元的行政处罚;吊销事故主要责任者姚小狗四等二副船员适任证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六十六条规定,拟对&皖灵壁挂0505号&船罚款10000元的行政处罚,对胡国兵罚款2000元的行政处罚。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八十一条之规定,依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国务院2001年第310号令)规定,事故责任认定后,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十一、事故教训
  1、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法规、规章,船舶应尽可能沿本船右舷一侧航道行驶,船员要持证驾驶,守法遵章是船舶航行安全的保证。
  2、任何船舶在航行时,应保持正规了望和高度警惕;船舶在航时应保持安全航速。船舶航行必须配备号笛、号信、号旗,并使其处在适用情况下,作为船舶驾驶人员还要正确使用。
  3、船舶应当按核定的载重线装载货物,船舶干舷越大,储备浮力也就越大。反之,船舶超载干舷越小,储备浮力也就越小,极不安全。
  4、从本起事故的船舶登记看,任何船舶必须遵守国家《船舶登记条例》,船舶所有人应当向船舶登记机关办理船舶登记;船舶转让出售,所有权发生转移时,原船舶所有人和新船舶所有人应当持船舶文书和证书,到船籍港登记机关办理船舶注销登记和申请所有权登记。(最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风险世界网)
  5、船舶航行,应当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配备足以保证航行安全的适任船员。
  6、必须严格遵守和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乡镇人民政府和船舶所有人单位、企业,要加强对本乡镇、本单位船舶的安全管理,督促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和船员遵守有关内河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责任编辑:tingting
请输入您要的评论内容
热门排行国内国际本类
01020304050607080910
01020304050607080910
01020304050607080910专家解读三峡八大焦点问题&否认蓄水诱发地震
&&&&来源:&&&&
&&&&&&字号
原标题:专家解读三峡八大焦点问题 否认蓄水诱发地震
  江水通过三峡大坝泄洪深孔下泄(7月22日摄)。新华社发
  泥沙淤积情况怎样?西南大旱和三峡工程真有关系吗?……兴建20年、枢纽成功运行10周年,记者向权威专家请教并走访三峡坝区、库区及下游多个地方,试图梳理解读“三峡工程”上的诸多疑问。
  □焦点1
  泥沙淤积埋大坝?
  百年内维持200个亿的库容量
  质疑:泥沙淤积问题是三峡工程最主要问题之一。
  调查:三峡水库采用“蓄清排浑”的方法,即在汛期时加大排水量使浑水出库,在枯水季节大量蓄积清水,以此减少泥沙在水库内的淤积。近年研究表明,三峡水库泥沙入库量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三峡水库上游来沙减少趋势仍然持续。
  专家:三峡工程试验性
  蓄水阶段性评估项目组组长、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院士认为,一方面因为上游不断实施水土保护工程;另一方面,三峡上游新建了一系列水库,对泥沙有一定拦截作用。他表示:“随着上游新建各大水库的蓄水拦沙和上下游水库的联合调度,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总体会进一步缓解,三峡水库可以在100年内维持200个亿的库容量。”
  □焦点2
  地质灾害因水起?
  第一年后灾害锐减并趋缓
  质疑:三峡地区历史上就是地质灾害多发区,记载的大型崩塌滑坡就有10余处之多。三峡蓄水以后,库区地质灾害情况如何?
  调查:统计数据显示,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至日,三峡工程库区共发生新生地质灾害灾险情401起,其中湖北库区112起,重庆库区289起。在这401起地质灾害险情中,绝大部分发生在试验性蓄水第一年(2008年),占总数的83%。
  此后,随着库岸逐步趋于稳定,地质灾害发生率锐减,并渐趋平缓。
  库区米试验性蓄水以来地质灾害“零伤亡”。
  专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陈厚群院士表示,鉴于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水库蓄水后两岸高陡岸坡危岩崩塌险情难以发现预测,同时库区近年来城镇规模和人口的扩展,土地开发建设致灾危险性不容忽视,对地质灾害防治仍需高度重视。
  □焦点3
  蓄水诱发大地震?
  不可能触发汶川地震
  质疑:近年来,一旦我国西部地区发生强震,就有人把矛头指向三峡工程。这种说法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调查:三峡工程蓄水后记录到的最大地震,远小于初步设计论证报告中给出的预测值。对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来说,蓄水只可能触发距离库区较近且已接近极限状态的发震断层,库水沿断层深层渗透导致其抗剪断强度降低,是触发地震的主要原因。库水向外渗透距离不会超过库岸第一分水岭,一般距库岸边约3到5千米。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龙门山地震带,属地下深层次板块碰撞的结果。与三峡大坝所在的黄陵背斜所处的区域,完全没有构造上的联系。
  专家:对于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等西南强震是否由三峡水库诱发,专家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焦点4
  高坝阻断环流路?
  极端天气与蓄水未发现直接联系
  质疑: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正好是库区及其周边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的时期,如2006年川渝大旱、年西南地区干旱以及2011年长江中下游冬春严重干旱等。“三峡大坝阻断大气环流影响周边气候”的说法甚嚣尘上。这种观点认为,三峡原本是四川盆地的一个缺口,三峡大坝的修建阻断了原本自然形成的水汽循环,导致各类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
  调查:“大气环流的垂直高度为3000米,三峡大坝高度仅180多米,三峡大坝根本不可能阻挡或阻断大气环流。”中国三峡集团总经理陈飞说。
  中国工程院的评估报告认为,三峡水库对附近局地天气气候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对水面上方的气温有较为明显降低作用,但对库周的气温影响不大,影响范围不超过20千米。
  根据中国气象局今年发布的《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气候评估报告》,三峡水库蓄水后(年),库区大部分地区气温较蓄水前(年)有所升高,年均气温17.9至18.9摄氏度,平均增加0.2摄氏度左右。
  专家:中国气象局专家表示,近年来三峡库区及周边地区的极端天气气候,与东亚大气环流、海表温度变化以及青藏高原热力异常等因素的关系密切,但与水库蓄水未发现直接联系。
  □焦点5
  两湖喊渴伏危机?
  对灌溉供水生态用水产生影响
  质疑:近年来,洞庭湖、鄱阳湖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数次严重旱情,一些观点认为这与三峡蓄水有很大关系。而在湖南、江西省内,希望在洞庭湖和鄱阳湖湖口设闸拦水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调查:洞庭湖是长江重要的调蓄湖泊,有“容纳四水”的调节作用。长期以来,长江水携带大量泥沙入湖,导致洞庭湖泥沙不断淤积,湖面不断缩小。“三峡蓄水后拦蓄了部分泥沙,使下泄的水更清了,这对缓解洞庭湖的泥沙淤积情况十分有利。”沈国舫说,“与此同时,清水下切长江河道,对洞庭湖入江口的冲淘作用也更加明显。”
  鄱阳湖的情况略有不同。沈国舫介绍,洞庭湖和长江是互相换水的关系,但鄱阳湖更多是湖水外泄。三峡每年蓄水期间,水库下泄流量较天然流量减少,大坝下游干流水位降低,使得鄱阳湖湖口出流量增加。
  专家:中国工程院的评估报告对此做了更详细的分析,“三峡水库调度对洞庭、鄱阳两湖水资源利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汛后蓄水期间,长江干流水位下降,经荆南三口进入洞庭湖的水量减少,两湖出湖水量增加,枯水期提前,枯水位降低,对灌溉、供水及生态环境用水产生一定影响。”
  □焦点6
  珍稀物种今安在?
  特有鱼类种类减少种群改变
  质疑:三峡工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调查:在三峡工程批准建设之前,科研工作者曾赴实地进行全面考察。从陆生生态系统来看,库区陆生脊椎动物不仅可以主动迁离库区,而且在库区以外有广泛分布,不存在灭绝的危险。对于珍稀陆生植物,有关部门采取了种质资源保存、植物园保存、野外迁地保存、就地保护等措施。
  从水生生物看,三峡工程影响区内共存在6种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包括白鳍豚、白鲟、中华鲟、达氏鲟、江豚和胭脂鱼。为了保护这些珍稀物种,我国先后设立了河口中华鲟和白鲟幼鱼保护区、葛洲坝坝下中华鲟保护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等,并实施中华鲟的人工繁殖和幼鱼放流。
  专家:中国工程院的试验性蓄水阶段性评估报告显示,长江上游干流江段的特有鱼类资源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种类减少、种群空间分布改变、种群数量变动。但鱼类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也有差异。
  □焦点7
  黄金水道拥堵?
  川江全年昼夜通行
  质疑:近年来,三峡大坝船闸时常出现大批过坝船舶待闸的现象,不少人开始怀疑三峡工程对长江黄金水道的影响。
  调查:三峡工程建设前,川江航道等级低、通航条件差,制约了长江航运的发展。重庆至宜昌660公里的川江航道内,有激流滩、浅滩、险滩139处,绞滩站24处,单行控制航段46处。
  专家:三峡工程蓄水后,渠化了重庆以下航道,消除了坝址至重庆之间所有滩险、单行控制河段,川江全线实现全年昼夜通航。
  □焦点8
  河势“巨变”?
  崩岸多总体变化小
  质疑:三峡工程运用后,因清水下泄,水流挟沙能力增大,长江中下游的河势是否稳定,护岸工程的“崩岸”问题是否可控?
  调查:专家指出,这个问题在三峡工程论证阶段已经作出预测。由于近岸河床明显冲深,护岸工程下部的岸坡变陡,故“崩岸”现象较蓄水前有所增多,但大部分发生在蓄水前的原崩岸段和险工段。由于护岸工程在1998年后不断兴建和加固,故三峡工程蓄水以来长江的中下游堤防未发生重大险情。
  专家:实测资料表明,坝下游河道冲刷速度和范围大于论证阶段的预计,但河势总体上尚未发生巨大变化。总的来说,论证阶段的结论基本上是正确的。据新华社电
(责编:苏楠、崔东)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频道精选|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生娱乐圈之孕妻影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