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2016年冬小麦一喷三防是什么什么时候开始采购?

为科学应对和预防异常气候对生长的不利影响,广大农民朋友应做好以“-喷三防”为重点的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工作。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小麦一喷三防是什么,其主要措施是什么。

在具体实施上,要立足早防早治,在小麦扬花后根据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防治,提倡杀虫剂、杀菌剂和营养剂(磷酸二氢钾或水溶性复合肥)或天达2ll6等综合运用,达到-喷三防的目的。要每隔5一7天喷施-遍叶面肥,确保在5月底前喷施2一3遍叶面肥。对小麦灌浆期间墒情不足麦田,要及时浇好扬花灌浆水。注意,在小麦收获前l0一l5天左右不要再浇水。

小麦一喷三防的药剂配方

亩用烯唑醇50克+吡虫啉20克+磷酸二氢钾l00克,兑水30千克喷雾防治。

防治麦蜘蛛加l5%哒螨灵乳油3000倍液

小麦一喷三防的注意事项

l、配制可湿性粉剂时,-定要先用少量水化开后再倒入施药器械内搅拌均匀,以免药液不匀导致药害。

2、用药量要准确。根据亩用药量及用水量配制药液。配制采用标准计量器,切勿随意加药。

3、田间喷药要选在早晨无露水或下午4点后进行,严格农药操作规程以免不安全事故发生。喷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补喷。

}

为切实做好今年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病虫、干热风、早衰危害,促进小麦中后期正常生长灌浆,确保夏粮丰产丰收,2月17日,河南省农业厅提出2016年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指导意见。

一、因时因地制宜,细化技术方案

根据近年本省小麦中后期生产形势及“一喷三防”开展情况,省农业厅组织植保、土肥、农技、药检等方面的专家研究提出了《河南省小麦“一喷三防”药肥使用建议》(见附件)。各级农业部门要结合当地小麦生长发育及病虫害实际发生情况,预报发生趋势,确定喷防重点,细化技术方案,提出适合本地使用的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品种及配方。

二、强化监测预报,合理使用药肥

小麦抽穗后即进入后期田间管理与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各级植保、土肥、农技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做好监测指导。植保部门要进一步增加监测网点,充实技术力量,加强重大病虫预测预报工作,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科学确定施药时间和种类。土肥部门要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与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成果,认真调查植株营养与土壤养分供应状况,确定叶面肥施用类型及数量。农技部门要加强中后期麦田调查,根据今年生产实际,提出综合喷防技术措施,提高喷防效果。同时,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随时掌握气象部门有关干热风、高温热害发生的预警预报,指导农民群众科学落实防灾减灾措施。

三、加强分类指导,推进统防统治

一要科学配方。应根据中后期各种病虫发生程度、干热风预报及小麦长势情况,统筹兼顾,提出杀菌剂、杀虫剂和叶面肥配方,各计各量,混合喷施,尽量做到一喷多效。要严格按照农药、肥料使用规定,严格把握喷施剂量、时间和方法,合理混配不同性质药肥,防止药效、肥效损失和药害、肥害事故发生。二要准确掌握喷防时间。由于我省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小麦生育期及病虫发生种类、时间、程度等不尽相同,各地要在全面调查,准确掌握情况的前提下,确定 “一喷三防” 的有利时机。三要积极推进统防统治。要以高标准粮田建成区、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及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区为重点,利用现有植保、土肥、农机等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推进统防统治,争取整片推进,努力提高喷防作业组织化、机械化、专业化程度,确保喷防效果。

四、深入一线督导,搞好技术服务

在小麦“一喷三防”期间,各级农业部门要下派专家督导组,深入生产一线,现场指导,搞好服务,督促工作。各地要结合“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分片包干,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以“一喷三防”为主的麦田中后期管理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田。同时,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短信、互联网、技术培训以及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加强政策宣传,及时解答群众咨询,让农民充分了解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掌握合理喷防时间和科学喷施方法。

《河南省小麦“一喷三防”药肥使用建议》主要内容如下:

以小麦蚜虫、吸浆虫、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为主,兼顾叶枯病、叶锈病、麦叶蜂等。

1. 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噻虫嗪、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毒死蜱、氧乐果、敌敌畏、抗蚜威、阿维菌素、乐果等。

2. 杀菌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氟环唑、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氰烯菌酯、蜡质芽孢杆菌、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等。

3. 其他符合国家规定登记用于小麦的单剂及混配制剂。

以上农药品种均为通用名称。高效氯氰菊酯以4.5%含量为主,高效氯氟氰菊酯有2.5%、5%、10%三个含量;吡虫啉有10%、25%、35%、48%、70%五个含量;啶虫脒有3%、5%、20%、70%四个含量;烯唑醇以12.5%含量为主;戊唑醇有12.5%、25%、30%、43%、80%五个含量;三唑酮以15%、20%两个含量为主;丙环唑以25%含量为主;氟环唑以12.5%含量为主。不得使用含有高渗助剂的农药产品。

1. 农药供货单位应为信誉高、产品质量好的生产企业;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

2. 农药产品必须“三证”(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文件、农药登记证、产品标准证)齐全,并在有效期内。

3. 农药产品应在小麦上取得登记。

4. 各地采购的农药产品,供货单位在交货时必须附有逐批次的检验合格报告。

5. 供药单位应对所供农药逐批次抽样检测,并封样备查。

6. 招标单位应对采购农药逐批次抽样,并封样备查。

1. 中高肥力或偏旺生长麦田。以喷施磷酸二氢钾为主,亩喷施量不低于200g,若喷施其它水溶肥料,亩喷施量不低于50mL或50g,降低干热风的危害,提高小麦粒重。

2. 低肥力麦田。有针对性的选用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含氨基酸、含腐殖酸、有机水溶肥料(含聚谷氨酸类),强化营养平衡,增强光合作用,防止早衰,增加粒重,提高品质。

3. 晚播与基肥施用不足麦田。视苗情与土壤供肥情况,选用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或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含氨基酸、含腐殖酸、有机水溶肥料(含聚谷氨酸类),迅速补充营养,满足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提高结实率。

4. 旱作麦田。以选用具有抗旱作用的黄腐酸液肥为主,同时,结合小麦生长实际,喷施磷酸二氢钾、大量元素、有机水溶肥料等营养类水溶肥料

(二)叶面用肥技术指标

1. 磷酸二氢钾。符合化工行业标准HG 2321-92(磷酸二氢钾)农业用指标要求。

2. 尿素。符合国家标准GB (尿素)农业用指标要求。

3.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符合农业行业标准NY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技术指标要求的微量元素型产品。

4. 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液体)。符合农业行业标准NY (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技术指标要求的大量元素型产品。

5. 有机水溶肥料(含聚谷氨酸类)。含有有机质、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水溶肥料液体产品。产品技术指标应达到登记要求。

6.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液体)。符合农业行业标准NY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技术指标要求的微量元素型液体产品。

7.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符合农业行业标准NY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技术指标要求。

1. 喷施时间要适宜。若晴天喷肥应在上午9时前或下午16时后,尤以下午16时至17时效果最好;喷后4小时内遇雨,须重喷。

2. 喷施浓度要适当。肥液浓度过高,易造成肥害,一般气温较高时,在作物适宜的浓度范围内,应坚持就低原则。不同叶面肥的喷施浓度一般为:尿素、磷酸二氢钾0.5%-2.0%,各类水溶性肥料喷施浓度以在农业部肥料登记的使用说明为准。

3. 喷施方法要科学。全面、均匀喷施,喷施量以叶片不滴水为宜,尤其要注意喷洒叶片背面和生长旺盛的上部叶片,增加吸收能力与吸收速度。对有脱肥现象、墒情较差的麦田,或有干热风发生时,要酌情增加喷肥次数。

4. 添加助剂要适量。为增加肥液的附着性能,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可在肥溶液中加入适量增效剂或湿润剂(如中性皂液、质量较好的洗涤剂)等,提高叶面喷肥的效果。

5. 结合苗情综合防治。根据小麦生长需求或病虫发生及预防情况,可综合选用叶面用肥品种与农药,混配原则以品种特性与使用说明中的注意事项为准,严禁将酸性与碱性药肥混用,严禁将混配后会减小或丧失药肥效果、产生毒害等的药肥混用。

1. 肥料供货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相应生产经营范围的营业执照;企业注册资金500万元及以上,其中磷酸二氢钾生产企业注册资金不少于2000万元。

2. 生产的水溶性肥料产品必须取得农业部颁发的肥料登记证,适用作物必须包括小麦,且在登记有效期内。

3. 磷酸二氢钾生产企业拥有相应产品的生产与质检设备,年生产规模不低于1000吨。

4. 各地采购的肥料产品,供货单位在交货时必须附有逐批次的检验合格报告。

5. 供肥单位应对所供肥料逐批次抽样检测,并封样备查。

6. 招标单位应对采购肥料逐批次抽样,并封样备查。

7. 投标企业产品需在近两年内国家、省级肥料质量抽检中质量合格,且该企业在豫招投标中无不良记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麦一喷三防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