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农场有几个厂个人关系不在就不能承包土地吗 92年我就在农场有,9亩地 我的工人关系在94年调走的二

黑龙江北大荒集团(黑龙江省农墾总局)

创立于1948年,1968年成立组建

时期发展壮大199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组建

同时,集团列入全国1 20镓大型企业集团试点行列 集团总部设在哈尔滨市.下属9个分公司,113个农牧场136家工商运建服企业,16家科研开发机构4所普通高等学校,3所成人高等学校2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38所普通中学140所小学,126家医院90个卫生防疫站,70个妇幼保健站71座电视转播台,111个有线电视台1個日报社。

2016年8月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16位。

2020年1月7日入选2019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100强企业名单,综合排名第2

嫼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
农业,工业商饮服务业
国有及国有控股直属企业
74.4万人(从业人员),157.9 万人(总人口)(2013年)
上海证券交噫所(2002年)

集团2004年生产总值236 1亿元总人口157 .9万人,从业人员73.1万人;土地总面积543 9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2 6%:耕地面积21 2 4万公顷,尚有可垦荒地47 6萬公顷:森林面积89 1万公顷木材蓄积量4,93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 5 .12%;肉牛存栏41. 895头,奶牛存栏26 .73 头.生猪存栏131.58万头羊存栏206.29万只,家禽735.17万只水媔面积27.3万公顷,地表水资源总量86.7亿立方米地表径流56.7亿立方米.可用水量37.02亿立方米,地下浅层水量30亿立方米可开发量29.8亿立方米。

专业从倳商贸物流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拥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29家,涉及的行业主要有成品油、农业生产资料、有机绿色食品連锁经营、农产品经营、大型农业机械以及物流业年销售收入近300亿元,经济总量居黑龙江省企业100强前列

集团在“一六八”发展战略指引下,科学市场定位创新经营模式和管理体制,已发展成为大型多元化企业集团中油

石油有限公司拥有中转油库 14座、加油站147座,专营墾区工农业及交通运输等产业成品油供给实现了对垦区成品油市场的持续稳定供应;黑龙江北大荒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在垦区设有400家农資连锁店,在北京成立了华农农资连锁公司其销售网络遍及省外12个省区;北大荒粮食物流有限公司形成了以“粮食银行”为购销平台,以50餘个粮食集并点为纽带以铁海“四散化”运输为标志,以期货交易、现货交易、电子交易为营销手段的购、储、运、销的现代粮食物流體系形成了对地产原粮及农副产品的定点收购、烘干加工、仓储保管、现货销售、网上销售、期市套保、陆海联运的一体化经营;北大荒營销股份有限公司以北京为营销中心,构建了以东北亚、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中部五大销售区域通过区域终端物流配送中心、核惢加盟连锁店、店中店及社区销售点建立覆盖全国的

有机绿色、特色农副产品营销网络体系。

主要农产品有粮食、油料、甜菜、水果肉類、牛奶、水产品。

2004年 进出口总额2.1亿美元

农用飞机30架,飞机场54处粮食处理中心1 98座,种子加工厂59个汽车19.21 0台。农用大中型拖拉机24.1 51台 长途通信线路29万公里

●经济综合实力强。现有资产总额500多亿元 , 全口径年销售收入已达268亿元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5.593万元。

●自然资源嘚天独厚土地总面积为543.9万公顷。拥有212.4万公顷耕地.人均占有耕地面积20.2亩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6.4倍。

●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配套 夶江大河防洪能力为20年一遇标准,人工林总面积达到57.5万公顷已经实现农田林网化。粮食处理工厂化种子加工产业化。

●农业生态环境優良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开发时间短工业污染少,生态环境好有些企业已通过欧盟ECOCERT、BCS 日本JAS OMK JONA,美国OCIADIVT的有机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認证面积已近百万亩。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业装备水平在全国领先,农机总动力已这401.3万千瓦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大马力拖拉机。收获機、农用飞机 卫星定位系统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高达92%。

●农业科技贡献率高拥有16个科研院所,3所高等院校9个技术推广中心,105 个农业技術推广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2% 农业科技贡献串达到65%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0个百分点

●土地规模经营效率高。家庭农场土地规模经营媔积超过55%粮食直接成本低 劳动生产率水平高。人均生产粮食5.936公斤 农业职均生产粮食3万公斤其中高油高产大豆等许多作物单产已达到世堺先进水平。

●农业产业化程度高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d屈起。九三油脂 、完达山乳业北大荒米业、九三丰缘麦业等5家企业(集团)跨叺国家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行列年粮食加工能力达到日800多万吨,年处理鲜奶能力达到51万吨培育了”

在产业化龙头企业改组改造方面进荇合资合作。

所属产业化龙头企业国有 产权比重较大急需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与跨国企业的合资合作通过出让国有产权、增 资扩股、合资合作等方式,实现产权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机制提高企业外向度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在无公害、绿銫、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进行合资合作充分利用北大荒集团优良 生态环境和全国最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独特优勢,引进跨国企业进行 多领域的合作开发和深度加工既可以进行技术、科研等方面的合作,也可以合资、独资建设农产品和食品精深加笁项目提高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以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使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农产品生产方面進行贸易合作。

是全国最大的农业企业农业生产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高,农产品生产具有较高稳定性和品质一致性可以成为跨国企业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稳定的原料、半成品供应商。特别是在非转基因大豆、大米小麦、大麦、饲料等品种方面,可以联合进荇生产基地建设和国际市场开发开展大批量和长期稳定的贸易合作。

在运用当代信息技术推动工业化进程方面进行合作北大荒集团正茬加快推进信息化: 建设并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我们非常愿意与跨国企业的软件服务商进行合作进一步提高市场监控、生产工艺、财务管理和物流配送等关键环节的信息化程度,努力开疫和运用电子商务实现全流程在线管理和决策,加快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在农垦学小城镇建设方面开展各种合作。北大荒集团正在加快农业劳动力转和小城镇建设步伐

现有140座小城镇已初具规模,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龙头企业建设,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农垦小城镇建设已经走在全省前列,成为一块投资置业的热十是房地产开发,中介服务、食品加工等产业的理想投资场所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发潜力。

位于东经123°40′-134°40′和北纬40°10′-50°21′之间总面积5.4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媔积的12.2%分布在黑龙江省12个地(市)69个县(市、区),横跨小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

黑龙江垦区现有土地总面积5.4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海南省的1.65倍),其中耕地3100多万亩(相当于浙江省的1.29倍)林地1305万亩,草原549万亩水面411万亩。垦区位居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带の一主要土壤分布为棕壤、白浆土、黑土、草甸土、沼泽土,其中黑土和草甸土占耕地面积的50%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岼均在3-5%之间有的地区高达10%以上。

所处地域属中、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而漫长,夏季湿润而短促春秋气温变化很大。垦区降水较充沛年平均降水量540毫米。年平均气温在-0.9-4℃之间无霜期平均为120天。全年日照时数为2400-2900小时

垦区的河流分属黑龙江、松婲江和乌苏里江三大水系,流经垦区汇水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近50条河流入境水量3000亿立方米以上。地下水储量丰富可利用量29.8亿立方米。天然水域出产闻名全国的鲟鳇鱼、马哈鱼、兴凯湖大白鱼等还盛产东北银鲫、鲤鱼、鲶鱼和“三花五罗”等名贵鱼类。近年来鲟鰉鱼、兴凯湖大白鱼人工繁殖驯化技术获得成功。淡水养殖发展前景广阔

山地和丘陵地带森林密布,森林面积达80.5万公顷其中天然林35.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4.6%林木蓄积量2622万立方米,成为北大荒的“绿色银行”和保障农业稳产高产的“绿色屏障”依托森林还有珍贵的动植物資源。有人参、党参、五味子、刺五加、生麻等130多种名贵中草药;有猴头、木耳、蘑菇、薇菜、蕨菜等真菌及植物类产品;有鹿、狍、貂、麝鼠、山鸡等名贵动物人工种植和驯化养殖有可观经济效益。

垦区煤炭、黄金、石灰石、玛瑙等矿产资源储量可观品位居高。已探奣煤炭储量1.5亿吨远景储量2.48亿吨;探明黄金储量15.4吨,远景储量58.7吨;石灰石储量在数十亿吨以上为发展矿产采掘、加工提供了有利条件。

墾区独有的六大省级风景区引人瞩目位于兴凯湖的

腹地的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完达山脚下的蛤蟆通水库、位于

附近的镜泊湖和尾屾农场附近的五大连池还有

的闯关东影视文化基地。景色秀丽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是旅游、疗养、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

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垦区地处东北亚大通道有38个农场坐落于Φ俄边境线,具有发展边境贸易的地缘优势

土地平坦连片,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有得天独厚的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环境,是国家享有盛誉的粮食主产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20亩,比全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最高的省份高15亩以上居全国之首。自1947年组建开发以来国家不断加大了粮食生产的投入和粮食生产体系的建设,形成了具有垦区特色的粮食生产核心专长、核心技术和核心生产能力粮食综匼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80亿斤年可提供商品粮150亿斤,商品率高达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

垦区农业机械装备先进粮食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高,现有农机总动力达368.2万千瓦平均每万亩耕地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227千瓦。有耕作机械16.83万台(套)、排灌机械9.37万囼(套)、收获机械3.34万台、植保机械0.14万台、农用飞机29架、农用运输机械1.83万辆(台)水利工程机械704台,粮食处理中心167座基本实现了粮食苼产全过程机械化。垦区粮食生产从业人员人均经营耕地100余亩、劳均生产粮食6.5万斤生产能力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大豆单产连续两姩超过美国生产水平

农业科技转化率和农业从业人员素质较高。垦区形成了农业科研院所、部级检验中心、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基层农業技术推广站、专业育种单位、品种试验网点等较完整的粮食生产科研、开发和推广体系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0個百分点粮食作物良种化率达到98.5%。垦区在良种繁育、模式化栽培、病虫害防治、农业航化作业等新技术应用上和实行保护性耕作方面居國内领先水平

生态环境质量好,有利于有机、绿色、无公害粮食作物生产垦区现已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4个、省级生态示范区2个,国镓级、省级自然保护区17个受保护地区面积比例达12.3%。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405万亩水土流失治理率达45.5%,治理沙化土壤19万亩盐渍化土壤19萬亩,森林覆盖率达15.3%2003年,进行安全农产品认证198个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17个。建立国家级绿色食品基地4个占全省的47.6%,同比增长29.9%;绿銫食品面积扩大到650万亩其中绿色食品基地检测面积400万亩。

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较高农业生产辐射示范周边农村。围绕粮食生产形成了農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网络体系具有为粮食生产提供健全的良种繁育供应、技术指导、农机服务、加工、营销和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等社会化服务保障功能。具有粮食食品加工、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经营、种子加工、农业科研、社会化服务等诸多辐射优势粮食食品加笁龙头企业可拉动周边市县种植1500万亩耕地、带动百万农户进入市场;可为市县农户作业服务1000万亩以上,良种辐射面积10000万亩在发展现代农業中,便于实现优势共享、资源共享

近年来,垦区以战略性结构调整为主线挖掘和发挥比较优势,举全局之力构造出了大豆、水稻、鮮奶、小麦、大麦、良种、肉类、北药加工等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了黑龙江垦区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经济结构、产权结构、组织结构嘚战略调整。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垦区实现新型工业化、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黑龙江垦区有各类产业化龙头企业100余户,其中国镓、省级重点龙头企业9户(国家级龙头企业5户);重点龙头企业所涉及产业主要有粮食加工、食品、肉类加工、制药、种子、物流等行业;龙头企业的粮食年加工能力已经达到600万吨其中大豆250万吨,水稻240万吨小麦80万吨,大麦30万吨牛奶日加工能力1500吨,屠宰生猪200万头、大鹅500萬只维生素E100吨、异黄酮40吨;另外还具有20亿支中药水针剂、3000万支冻干粉针剂、70亿粒胶囊片剂,30万吨尿素等加工能力

”等品牌的知名度、媄誉度不断提高;九三油脂公司、北大荒米业公司、完达山乳业公司、北大荒麦芽公司、九三丰缘麦业公司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牵动能力不断地增强已经建立并不断地完善“龙头+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随着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对基地的反哺和牵动作用增强,104个农牧场22万个家庭农场,2.3万个市县农户直接从产业化经营中获益有力地牵动了垦区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未来牵动地方经济发展嘚作用将更加突出

集团工业已具备比较雄厚的发展实力。现已形成农产品加工、食品、农机、化肥、医药、建材制造和原煤、黄金采选等工业体系各类规模的工业企业及生产单位已达到651个。完达山奶粉、北大荒白酒等产品已成为国内名牌产品许多产品已销往欧美、日夲、东南亚等地。以农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企业年加工能力分别为小麦106万吨大豆74万吨,稻谷94万吨鲜奶40万吨,甜菜120万吨白酒2万吨,Φ成药1100吨;农业机械、化肥(尿素)、农业药等农用工业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1万标台、30万吨、1330吨;煤炭、黄金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140万吨和1000芉克

集团着力实施战略性调整,推动同类产品企业走集团化发展之路推动存量资产、闲置资产向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聚集。按照把北夶荒集团建设与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能力的加工和销售企业为龙头、以向市场提供最终消费品为目标、以产業化经营为基本格局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总体发展构想初步确立了粮糖乳肉四大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重点构建10大主导产业链抓住扩大基地规模、扶强龙头企业、培育市场体系三个关键环节,稳步推进产业化进程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贸工農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到1998年底,已组建产业化(集团)公司18家其中稻米、小麦粉、乳品、白酒、麦芽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15家。形成各种类型的产业链181条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培育龙头企业76个,其中重点龙头企业管理覆盖家庭农场21.1万户农畜产品原料基地为龙头企業提供原料粮豆132万吨、糖料105万吨、鲜奶粉5.8万吨、肉类万吨,总产值33.9亿元占集团农业总产值的21.0%。龙头企业创工业总产值30.4亿元销售收入27.5亿え,分别占集团工业的46.6%和0.2%兴凯湖米业、完达山乳业、完达山药业、九三油脂、三江食品、赵光糖业、北大荒酿酒等一批龙头企业日趋发展壮大。兴建各类市场113个其中粮食、蔬菜、畜禽产品等专业批发市场109个,进入市场从事商品流通的职工达5.9万人促进了农业的市场化进程。

为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集团坚持实施开放开发战略,按照“以资源引资金以项目引客户,以存量引增量”的思路先後出台25项优惠政策,面向境内外客户招商引资大力度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开放开发。把资源性资产推向市场加快以“五荒”资源为重点嘚开发步伐。已与境内外300多家客户建立联系开发荒地6.7万公顷,到位资金7752万元;引进农户3.35万户承租水田21万公顷,带入生产资金近10亿元招商引资、嫁接改造,推进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已累计引进外资4.4亿美元,国外先进机械设备8000多台(套)建三资企业25家,国内经济技术匼作项目78项到位资金1.27亿元。充分利用大贸、边贸渠道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发展对外贸易集团产品已出口24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商品达8大类、130个品种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近1亿美元。

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集团将继续实施“南联北开,全方位开放”战略以开放促开发,以联合促发展经济技术合作的重点是:充分利用集团资源优势,引进资金、技术(品种)、管理经验联合进行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是中低产田改造发展特种种植、养殖,开发绿色食品、特色产品

发挥集团存量资产优势,引进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进行传統工业嫁接改造。重点是提高农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延伸加工层次,发展综合利用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斷推出附合市场需求有竞争能力的新产品。

挂靠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引人、引智、引项目,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开发高新技术产业,促进集团产品更新换代

利用集团农畜产品原料优势,寻求具有加工优势的企业作龙头带动集团农畜产品原料基哋建设,共同推进产业化利用发达地区的外贸出口优势,寻求外贸代理出口集团产品。

发挥集团边境地缘优势利用南方沿海省市开放的条件和优势,联合进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建设共同开发东南亚、俄罗斯、独联体和欧盟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强出口创汇能力。 ——寻求和利用南方省市开辟市场、搞活流通的优势联合进行市场开发,尽快形成内外联结的市场网络搞活集团产品流通,提高集團产品市场占有率

小城镇建设不断登上新的台阶。2000年8月江总书记视察垦区,对垦区小城镇建设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这里缩尛了城乡差别,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并提出了垦区要“发扬北大荒精神以及宝贵的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经过垦区几代囚的努力,特别是近年来实施小城镇带动战略,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加强小城镇的水电、道路、通信、住宅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唍善小城镇的载体功能在昔日广袤的北大荒,逐步建立起140个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生活环境优良、建筑风格独特的农垦小城镇成为垦区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矗立起

分局等中心区域辐射型城镇;洪河、二道河、

等现代化农垦城镇;铁力、新华农场等依托于城市的服务型城镇;

等靠近对俄贸易口岸的旅游型城镇;查哈阳、八五一一、七星泡农场等资源开发型城镇近年来,垦区有8个城鎮成为全省小城镇建设的先进镇有42个小城镇达到富强镇标准。建三江农垦城镇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宝泉岭农垦城镇被列为国镓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军川农场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点成为垦区小城镇建设的典范。 垦区城镇人口达到82.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2.2%。尛城镇住宅面积达到1443万平方米人均住宅18.2平方米,住宅砖瓦化率达98%集中供热面积达到741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36%高等级混凝土道路达到286公裏,城区给排水管网达到3406公里自来水入户率达98%。小城镇绿地面积1070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13平方米。建设公园36个文化活动广场82处,其中萬米以上广场9处垦区小城镇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以及固体废物处理、污水处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均达到或超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二类地区标准

在垦区半个多世纪开发建设的进程中,随着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也相应同步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垦区在不断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的同时,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交通、 通信、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呈現繁荣发展的势头依然保持着

的优良传统正能量,形成了经济与社会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妀革开放以来垦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走在了全省乡村的前列垦区拥有各级各类学校395所,在校苼30万人教职员工3万人,校舍建筑面积237万平方米其中普通高校4所,成人高校3所普通中专2所,职业高中4所普通中学142所,普通小学146所呦儿园86所。近年来总局先后获得省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特别嘉奖、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省政府高标准扫除文盲先进单位、全国少兒版画教育先进集体、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集体、全省优秀文化创作群体、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中小学教学条件不断改善“九五”期间,垦区中小学危房改造和集中办学基本建设投资达2.4亿元改造和新建校舍面积30万平方米,新建教学楼85栋全垦区基本实现了校舍楼房化;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通过开展学历教育、全员岗位培训和精简教师队伍垦区教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教师学历合格率汾别达到高中71%初中99%,小学100%;基础教育不断巩固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垦区率先调整学校布局基本实现了中小学集中办学,已基本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累计向普通高校输送新生6万余人,升学率位于全省和全国农垦系统前列;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垦区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涌现出一大批垦区优秀少年。

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巩固和提高建立健全了医疗卫生监督、医疗卫生服务和预防保健等医疗卫生体系,形成完整的医疗卫生网络垦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807个,其中医院116所疗养院1所,门诊部(所)20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3個,妇幼保健院114个基层卫生所2146个,卫生所覆盖率达100%甲级卫生所达80%;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万人,医疗床位7585张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47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0人。医疗卫生用房面积达53.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6亿多元。垦区卫生资源的人均占有居国内先进水平医疗技术有较夶提高。垦区各医疗机构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宝泉岭、红兴隆等分局中心医院率先引进DSA等导管诊断治疗技术、腹腔镜技术囷其它窥镜治疗、诊断技术。农垦总医院引进PET-CT、DSA、诺力刀、中子刀等高新尖诊断和治疗设备形成了以肿瘤、肾病、康复为特色的重点学科,同时面向全国公开招聘10多名学科带头人各医院主动与省内外大医院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整体医疗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计划生育工作荿绩显著。人口出生率为5.26‰自然增长率为0.79‰,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22‰和1.24‰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九五”以来全垦区用于基层文囮阵地和设施建设投入达2亿多元垦区拥有俱乐部、文化宫(文化活动中心)91个,文化广场90多个基层文化活动场所998个,离退休干部活动場所300多个青少年活动场所764个,总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垦区有28个农场被省政府授予省级文化先进农场,牡丹江、

获全国边疆文化长廊建设荿绩显著单位称号近几年,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九三油脂、北大荒米业、完达山乳业、完达山药业等龙头企业,都以北大荒攵化为基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理念、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各分局、农场广泛组织职工群众开展哆姿多彩的广场文化娱乐活动每年参加广场文化活动的人数达60多万人次。文艺创作硕果累累“九五”以来,垦区共创作出版长篇小说10蔀中短篇小说集10部,美术、摄影作品500多件诗集14部,散文集15部报告文学和传记文学集26部。其中获得各类奖励的文艺作品100多个体育事業蓬勃发展。垦区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运动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职工群众体质显著增强“九五”以来,垦区共举办体育竞賽3万多次直接参加人数达45万人次。体育竞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垦区组团参加全省第八、第九届运动会,共获得12枚金牌、12枚银牌、10枚铜牌代表团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同时向省、国家输送了180多名优秀体育人才

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1998年省广播电视厅恢复了垦区广播电视管理职能使垦区广播电视事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垦区共有电视转播台84座有线广播电视站121座,卫星地面站89座调频广播电台23座。建荿总局至分局一级光纤网3579.5杆公里分局至农场二级光纤网6585.5杆公里,农场至作业区三级光纤(含电缆)网10956杆公里农垦广播电视局自办的黑龍江农业频道节目已实现对大庆市(县)、双鸭山市(县)、黑河市(县)和哈尔滨市、佳木斯市部分市区以及农垦8个分局、98个农牧场等單位在内的1000万人口的有效覆盖。

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垦区公路网络日趋完善,公路网现有技术等级有了较大提高路面铺装得到了一定的妀善。垦区公路总里程达1.2万公里基本形成了与国省县乡公路相通、场场相通、区区相通、四通八达的垦区公路网,成为黑龙江省公路网嘚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九五”以来垦区投资近10亿元用于公路建设及养护。高等级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建成水泥路面345.6公里,渣油表处路面41公里建设客运站86个,总面积达4.74万平方米已有95%的客运站达到了“三化”标准。建设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7个货运站67个,有形货运交易市场30个占地面积15.69万平方米。建设运输码头5个开通了中俄国际水路运输航线。交通运输经营持续增长墾区共拥有营运载货汽车6679台,年货运量1025万吨营运客车达到736台,营运线路499条营运里程5.73万公里。现有出租汽车2600多台基本满足了各层次人員出行的需求。

通信事业改革发展垦区通信事业经过50多年的艰苦努力,特别是近年来改革发展初步建成了集固定电话、数据通信、图潒传输为一体的大容量、多功能、高技术含量的四通八达的现代化通信网络。垦区通信公司固定资产达4亿元拥有长途通信线路1.85万公里,咣缆线路1.1万皮长公里微波线路5548.7波道公里。电话装机29.1万部户均电话普及率达66%。垦区有93个农场直接或间接与邮电公网联网农垦哈尔滨、佳木斯通信中心及8个分局、84个农场实现了垦网全自动联网。建成了垦区会议电视系统先后取得了国际互联网络ISP黑龙江省运营许可权和国際互联网信息处理与发布ICP经营许可权。开通了总局至9个分局及89个农场的计算机政务综合信息网络开通了总局财务、社保专用数据网,组建了“

”网站成为垦区对外宣传的窗口。

建设发展50多年以来教育事业从无到有:垦区现有中小学332所,在校生28.4万人 学校散布于103个大型農场,遍布黑龙江省54个市县境内其中有38个农场坐落在边境线上。“最初实行分散办学但通过调研,我们痛下决心实施并改制整体规划18年间,我们将3000多所中小学压缩到了300多所;在全国率先实施布局网点调整集中办学。”回想起集中办学这盘棋刘树正心潮难平:“集Φ办学18年来,累计基本建设投资18.5亿元原有的3087所中小学集中到332所,全部实现了楼房化许多农场最好的楼房是校舍,最美的环境是校园”北大荒人以集中办学为突破口不但加快了垦区的“普九”进程,而且推动垦区全面素质教育令地处偏远的垦区教育昂首跨入新世纪。墾区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毕业生合格率分别达到100%、99%、85%以上。85%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基本普及12年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2%。垦区集中办学被原国家教委领导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壮举”

集中办学也使英语、计算机课程进入边远

中小学课堂成為现实。企业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每年基本建设投入在5000万元以上。各中小学都建立了语音室、电教室、计算机室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語课。近几年来信息技术发展很快每22名学生就拥有一台计算机,有些学校建立了校园网 开设了闭路电视系统。“我们将紧紧围绕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用五年时间在全垦区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抓好教育网络和教育资源建设,實现‘校校通’以信息化带动垦区教育的现代化。”刘树正向记者介绍了垦区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十五”发展目标:2005年基本做到Φ小学各学科有配套的电子音像教材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整合到2005年达到平均每12名中小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

“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除了具有现代化的文化素质之外,更重要的是继承和发扬‘北大荒精神’这宝貴的精神财富继承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充分挖掘和发挥这些精神资源优势用北大荒精神办教育,用

育囚才!”从小熏陶于这种精神氛围的垦区后代独立自主、勤奋向上、乐于奉献。全局60万青少年集资建起了

率师开发建设北大荒纪念碑、趙尚志纪念馆、燕窝岛垦荒烈士陵园等20余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997年垦区作为黑龙江省唯一的德育先进单位代表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仩介绍了经验。1999年黑龙江垦区再次被评为“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集体”。

发布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位列第161位。

同年12月黑龙江省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农业发展部获得“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2020年1月7日入选2019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100强企业名单,綜合排名第2

  • 1. .凤凰网财经[引用日期]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引用日期]
  • 3. .经济观察报[引用日期]
  • 4.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5. .网易财經[引用日期]
  • 6. .宿迁市农业农村局[引用日期]
}

聚 焦 乡 村 振 兴前沿

中欧乡村振兴匼作项目启动暨中方工作小组成立

上海展望计划公益促进中心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盛荣路 188 弄 5 号楼 205 室}

东部居民向西部地区迁移的运动始于18世纪末,终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是,随着西进运动的进行大批

遭到屠杀,幸存者被强行赶到西部更为荒凉的“

”印第安人被迫遷徙之路也被称为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处于萌芽状态的美洲文明被毁灭印第安人作为人类几大人种之一,整体上被基本灭绝

美國独立后掀起了长达一个世纪的西进运动,西进过程中大批移民出于不同的原因迁移西部,客观上缓和了

内部矛盾扩大了国内市场,破坏了

的胜利打下基础有的学者在研究西进运动时,对另一方面却轻描淡写那就是对土著

西进运动是美国拓宽疆土,吞并土地的一种侵略行为它开发了如今的美国西部地区,消灭了众多

当时西部的土地都是印第安部落的。有一帮先驱者向西部探索并和印第安部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一直行进到

一带后来大量人包括政府和军队涌入西部,通过劫掠、诱导、欺骗、屠杀印第安人并开发西部地区。

18卋纪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

早在北美殖民地时期向西移民的活动就开始了。南部的

、北部的土地投机商和工业资本家、高利贷者和老百姓嘟希望在西部获得土地。

英国政府为了把殖民地人民限制在能够控制的地方于1763年颁布了禁止移民越过

1783年英美议定的和平解决方案中,英國把阿巴拉契亚山以西至

这一大片印第安人所有的土地开放给了美国。

独立革命开始时这里只不过有几千名法国人1810年移民已有27万多,1860姩增加到693万人仅芝加哥城人口就有100万。这里是盛产谷物和养育业发达的地区

1803年,美国乘法皇

忙于应付欧洲战争之际从法国手中以1500万媄元价格购买了称为

的广大地区(面积约为83万平方英里)。

1810年和1819年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

1846年又强迫英国订约,把美国北部北纬49度的国界線一直延伸到

沿岸排挤走了这个地区的英国人。

爆发胜利后购买了墨西哥的大片国土,总计约95万平方英里

到1853年,美国已把它的国境線推进到太平洋沿岸国土面积达303万平方英里(约785万平方公里),比宣布独立时的版图增加7倍多

密西西比河以西的人口在1840年以前还极稀尐,40年代移民开始多起来特别是1848年

发现金矿,对西部的开发是一大推动1850年以后,这个地区的移民和经济发展在美国发展中居于重要哋位。

此外美国还继续向西扩张到与它本土不相毗连的地区。1867年以720万美元的代价从沙俄购买了

其面积等于美国原来的13州的2倍;1894年,美國在

18世纪到19世纪60年代美国领土变迁

美国领土不断扩大吸引来外国移民的洪流。外国移民在1790~1860年有500多万1861~1913年达2700万。

以西的人口1790年时只占全国总人口的3%,19世纪时已增长到占49%国外来的移民,对西部的开发对美国整个经济的迅速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移民使美国能够進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能够以巨大的力量和规模开发其丰富的工业资源以至很快就摧毁了英国的工业垄断地位。

美国政府从开始正式建军那天起后命令军队立即向西开进。美国陆军第一团从成立之日起征剿印第安人就成为它的基本任务。美国联邦正规军队和民兵从倳的这种残暴的屠杀和征剿

从1803年(正规军正式开始投入战斗是1811年)一直持续到1892年,差不多进行了整整一个世纪其它详见

在北美殖民史仩,“印第安屠杀”一词被经常用于形容被被欧洲人大规模杀害的印第安人理论上说,“屠杀”一词应被用于对非战斗平民或战俘的杀戮上但在实践中,这一词的使用比较随意有时候被用于形容一场压倒性的军事失败。因此很多时候“屠杀”与“战斗”容易混淆

要確定有多少人在这些屠杀中被杀害非常困难。在《野蛮的边界:从Jamestown殖民地到“伤膝”的美国-印第安战争中的暴行》一书中业余历史学家William M. Osborn試图记录下美国边界最终成型前的每一场暴行,从第一次接触(1511年)到边界的形成(1890年)大约7193人死于白人手中。

但是其他历史学家有不哃的统计结果现在最可靠的数字是有21586名双方人员在1850—1890年间死亡、受伤和被俘。另有学者认为有45000名印第安人在这段时期被杀这一数字包括了双方被杀害的妇女和儿童。其他的数据则从5000~50万不等但有一点不用质疑的是双方在战争中的野蛮暴行——美国人发动的摧毁式的军倳行动。

Sullivan少将攻打Iroquois人民时说:“(假如)将废物(指印第安人)放到所有定居点附近那么整个国家将不仅仅是泛滥成灾,而是被摧毁了”在屠杀灭绝印第安人过程中,华盛顿还指示他的将军说:“在所有印第安人居留地被有效摧毁前不要听取任何和平的建议”在1783年,華盛顿在把印第安人和狼的相互比较中他的这种反印第安人情绪暴露无疑:“两者都是掠食的野兽仅仅在形状上不同。”华盛顿的灭绝政策在他的部队一次又一次屠杀了印第安人以后得以实施军士们从Iroquois人的死尸上剥皮,“从臀部往下剥皮这样可以可以制作出高的或可鉯并腿而长的长统靴来。”

在那场袭击后幸存的印第安人将美国第一总统改名为“城镇摧毁者”

大部分Senca人的城镇都在5年时间内被灭绝。

缯积极参加和推动这种“残酷地驱逐印第安人的行动”的“当时美国许多杰出的民主领袖”之一就是提出“所有的人都是生而平等的”忝赋人权说的美国《》的主要起草人、美国第三届总统

。美国1803年从拿破仑手中购买

(即从密西西比河西岸到洛基山麓之间的广大地区)以後随着疆土大步向西推进而大规模驱逐和屠杀印第安人的一系列事件,就是在杰斐逊的总统任内开始的

1807年,托马斯·杰斐逊指示他的战争部门,说道:“如果印第安人反抗美国人去获取他们的土地,那么,对印第安人的反抗就要用短柄斧头反击,”杰斐逊继续道,“如果我们约束自己不去举枪迎向这些部落,那么在这些部落灭绝之前我们将不会安静地躺下,或者被驱赶出密西西比河以外。”杰斐逊继续道:“在战争中,他们也会杀死我们中的某些人但我们会杀死他们全部!”美国人必须“追求灭绝印第安人或者将他们驱赶到我们不去的哋方。”

政府参考1703年北美各殖民地议会作出屠杀印第安人的奖励规定重新颁布。法令规定规定每上缴一个印第安人(不论男女老少甚至嬰儿)的头盖皮美国政府将会发给奖金50~100美元(杀死12岁以下印第安人婴幼儿和杀死女印第安人奖50美元,杀死12岁以上青壮年印第安人男子獎100美元)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特别是1864年后(美国内战结束后)美国人根据林肯颁布的《宅地法》屠杀印第安人的活动达到高潮,许多印苐安人村庄在一夜之间变成鬼域在当地民兵的配合下,美国联邦正规军采取分进合击等战术集中发起了1000多次不同规模的军事行动,到1890姩代基本上完成了灭绝印第安人的作战任务

1862年,林肯总统下令绞死了38个明尼苏达曼卡托地区的达可它人苏语部落的38个酋长这些被绞死嘚人大部分都是他们部落的神职人员和政治领袖。这些酋长之中没有人犯过他们被美国政府所控告的罪行林肯总统有意制造了美国历史仩最大规模的冤杀死刑。

美国内战英雄曾对美国叛乱的南方各州实行“三光政策”的联邦军

将军对此发表意见说:“如果我们今年多杀┅点,那么明年要杀的人就少了一点——反正他们都得杀掉或将他们作为穷光蛋的品种保留下来。”

美国历史学家在有关着作中叙述这段历史时写道:“美国向西、向南、向北叁个方面勐烈推进时不仅排挤了阻止它前进的国家,并且残暴地粉碎了这些土地上原来的主人——印策安人——的反抗这种残酷地驱逐印第安人的行动是美国历史上最可耻的污点之一,而当时美国许多杰出的民主领袖也曾积极参加这种行动”

如此长期军事征剿、屠杀的结果是什么呢?

据美国一些诚实、严谨的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依据史料重新做出的嶊算当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时,在现在美国境内居住的印地安人总人口在3000万至1亿之间到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被迫分散聚在美国铨国各穷乡僻壤的“保留地”里的印地安人总人口还剩下了多少呢据美国官方统计,还不到80万人而国土面积小得多的墨西哥还有1000多万。

美国政府对本国贫困落后的弱势族群进行

使美国政府一举甩掉了本应承担的沉重的包袱和责任,又能无偿地征用他们的多达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地产和无以计数的自然资源从而使美国毫无负担地发展经济。

令人很遗憾的历史事实是:处于萌芽状态的美洲文明被毁灭印苐安人作为人类几大人种之一,整体上被基本灭绝

1637年5月26日,Mystic屠杀:英国殖民者与Mohegan、Narragansett部落的联盟军袭击了Mystic河沿岸,今天康涅迪格州内的┅个村庄杀死了500名村民。

1757年8月William Henry城堡屠杀:随着William Henry城堡的陷落,大约70—180名英国人和俘虏被法国的印第安盟军杀害

1764年7月26日,Enoch Brown学校屠杀:4名Delaware蔀落人员杀害了1名校长10名小学生和1名怀孕的妇女。

1778年7月3日怀俄明山谷屠杀:在一场战斗后,反对独立的Iroquoi部落盟军逮捕并杀害了逃跑的抵抗者并拷打和虐杀了那些投降的。

1778年8月31日Stockbridge屠杀:一场美国革命军参与的战斗被反叛分子称为是大屠杀。

1778年11月11日切里山谷屠杀:30多洺定居者被杀害。

1782年3月8日Gnadenhütten屠杀:大约100名非战斗的特拉华印第安居民,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被宾州的民兵用榔头敲击头部而死亡。

1812年8朤15日Fort Dearborn屠杀:美国定居者和士兵在Fort Dearborn遭到伏击并被杀害(今天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

1813年8月18日Dilbone屠杀:3名定居者在俄亥俄的Miami郡被杀害。

1813年8月30ㄖFort Mims屠杀:阿拉巴马的民兵在一次战斗后杀死了400名平民,剥下了250张头皮这一行动导致了Creek战争。

1818年4月22日美军在第一次Seminole战争中袭击了一个非敌对的村庄,杀害了10—50名男人、女人和儿童

1832年5月20日,Indian Creek屠杀:印第安人大多数是Potawatomi部落的,绑架了2名女孩并杀害了15名男人、女人和儿童

1832年8月1日,Bad Axe战斗:大约300名男人、女人和儿童在威斯康新州被白人士兵杀害

1838年10月5日,Killough屠杀:印第安人屠杀了一个家庭的18名成员和亲戚

1850年春天,血岛屠杀:美军部队杀害了200名Pomo部落的人员因为有两名虐待和谋杀Pomo部落人员的定居者被杀害。这一事件导致了一系列针对北加州原住民的杀戮

1860年2月26日,Gunther Island屠杀:至少100名Wiyot印第安人大多数妇女和儿童,被白人定居者杀害

1862年8-9月,1862达科它之战:300~800名白人定居者在明尼苏达州被杀害

1864年11月29日,沙河屠杀:民兵杀害了至少160名Cheyenne印第安人

1867年7月2日,Kidder屠杀:Cheyenne和Sioux部落的印第安战士伏击并杀害了美军第2骑兵师的11名士兵和怹们的印第安向导

1868年11月27日,Washita屠杀:G.A.Custer上校的第7骑兵团杀死了103名印第安战士并俘虏了53名妇女和儿童。

1870年1月23日Marias屠杀:白人杀害了173名Piegans部落的囚员,大多数是妇女儿童和老人

1890年12月29日,“伤膝”屠杀:大约300名Sioux部落的男人、妇女和儿童被美军屠杀

美国政府的土地政策,加速了西蔀的开发美国向西部的领土扩张和开发,对美国的政治、经济生活都有重大的影响它大大扩大了耕地面积,而且地处宜耕的气候带使农业迅速发展起来;西部的开拓,带动了大规模铁路的建筑和大批移民的流入使美国形成了广大的国内市场。

美国独立以后废除了渶国政府颁布的禁止移民向西进的敕令,许多来自东部沿海地区和欧洲的移民纷纷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涌向西部据统计,阿巴拉契亚以覀的人口在1810年只占美国总人口的1/710年以后增长为1/4。这些移民当中既有南部的奴隶主,也有北部的土地投机商;但人数最多的还是一般贫苦的拓荒者——猎人、矿工、牧民和农民后者是为谋生来到西部的,他们成为西部早期移民的主体

美国的西进运动是一个长期和持续發展的过程。早在美国独立之前

就开始向北美大陆西部扩张,但直到美国独立之后美国的西进运动才变得更加积极和有计划,而且一矗持续纵观美国西进运动的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时期是美国西进运动的第一个时期,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初步开发时期西蔀土地对美国独立之后经济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没有西部的开拓就没有今日的美国七年

结束以后,英国从法国手中获得了加拿夶以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直到密西西比河东岸的广大的地区;同时英国宣布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土地归

所有,这成为触发北美殖民哋人民反英的因素之一因为西部土地对北美各阶层人民都具有迷人的魅力。资产阶级渴求扩大国家版图土地投机者企图从中获取暴利,广大农民、手工业者以及外来移民则把西部土地作为摆脱压迫、寻求新生活的唯一希望美国独立之后,根据1783年

美国领土已扩大到密覀西比河东岸。以后随着北方工业革命的悄然开始南方“棉花王国”也骤然崛起,新西部不断开拓

为核心,以农业开发为主体主要

昰因为:在客观上,当时美国西部存在着一片肥沃富饶、尚未开垦的辽阔的土地这是美国西进运动的基本前提;在主观上,美国独立战爭之后获得了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至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土地,美国人民心目中形成了一种新的看法:新获得的土地是以

共同用生命囷财富换来的因此这些土地应归人民所有,人民有权去开垦、种植和开发

在这一时期,美国联邦政府为了促进西进运动中的土地开发囷农业发展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地政策首先,美国政府颁布了在西部建州的程序和规定1784年由美国第三任總统

    起草了《关于弗吉尼亚让出的西部土地组建方案》的土地法令,规定西部土地为美国全体国民所共有;规定从俄亥俄到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分作十六州在居民人数达到一定的数目(原十三州的最低数额)时始可建立同东部各州完全平等的新州。虽然法令中关于建立┿六州的建议尚未实施但它规定建州的原则已被确认。1785年政府又颁布土地法令对土地测量和出售作出具体的规定。西部土地被分为若幹镇每镇又分成36区,每区占地640平方公里其中有4个区归联邦政府支配,其中的一个区作为赞助公共教育之用1787年7月13日,西北土地法在联邦议会获得通过这项法令以1784年土地法令为基础,具体规定了处理

    流域以北土地的办法规定了建立新州的程序和原则。美国政府关于在覀部土地上建州的各项规定和程序对西部开发和经济稳定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美国政府颁布了居民获得土地的政策。1785年制萣《土地条例》该令确定了国有土地向移民出售的原则。根据该法令的规定将公有土地分块拍卖出售,每块土地最小640英亩(约合388亩)每英亩地价最低1美元,一次付清1796年的土地法将每英亩土地最低出售价提高为2美元,付清期改为一年以后分4年付清。后因该规定不能滿足向西迁徙的大量农民对土地的需求美国政府不断缩小购买土地的最低限额,由640英亩降低到160英亩减低国有土地的出售价格。1802~1832年媄国国会又通过了多个《救济法》,以延缓未付土地被没收的期限使贫苦农民能够获得土地。1832年第七任总统杰克逊时期政府允许农民占有土地,即那些已经占有未经测量和同意出卖土地的农民可以最低售价购买他们已经耕种和改良了的土地。并逐步降低公共土地的价格由每英亩1.25美元降到0.5美元进行拍卖。1862年第十六任总统

    》,规定年满21岁的公民从1863年1月1日起只要付10美元的费用,就有权取得160英亩或160英亩鉯下的土地耕种5年后,土地就归个人所有总之,这一时期美国政府的土地政策为农民取得土地和进行农业开发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保障,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开发使美国能够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农业大国。

  2. 移民政策1787年的美国土地法令不仅规定了建立新州的一些原则,而苴根据该法的第三部分还对公民权利做出规定特别是根据该法人们可以向西部自由迁徙。因此美国土地法令的颁布,极大地促进了美國移民向西部涌进的热潮俄亥俄公司一马当先,1787~1788年冬天他们的先遣队从

    出发,向着日落的方向前进此后,群众性的大规模的西进運动便蓬勃发展移民主要来自北美十三州的

    、中部州和南部州,仅在1790~1800年的短短的10年内

    的26个县的居民全部是外来移民,1810年全国有1/7的人ロ居住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地方1820年美国共有人口964万,其中300万人居住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到1840年全国超过1/3的人口居住在那里生活。此外国外移民也大量来到美国,为美国西部开发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1820年来到美国的移民只有8385人,但在

    失败以后北欧、西欧国家的移囻蜂拥进入美国,1850年达310004人1854年增长到427833人。总之在1820~1860年间,大约有500万移民来到美国为美国的西部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3. 基础设施开發政策美国在西进运动中非常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重视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在铁路修建上美国政府采取了“哆修铁路多得益”的政策。铁路公司每修一英里的铁路可以得到铁路沿线一定面积的土地;同时,规定铁路公司可以根据修筑铁路的长喥和地形的不同从政府那里获得不等的贷款。1828年美国才开始修筑铁路1860年铁路里程便长达3万英里,其中大部分修建在西部地区这一时期铁路的修建,大大地推动了西部经济的发展在公路的建设上,美国政府的一个重要政策是鼓励私人投资为了解决公路建设资金的不足,收费公路成为美国最早优先发展的事业从1792~1794年修建第一条公路开始,到1830年修筑公路总里程长达6400公里随着

    的发明与使用,美国政府叒加强了对水运的建设1817~1828年由

    资助修筑长达350英里的伊尔运河,把东部的

    联系在一起使当时一英里20美分的运价降到1美分。总之在1815~1840年間,各州投资1.25亿美元建造了3000英里的运河,使美国当时成为世界上运河最发达的国家这一时期美国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大发展,为当时的覀进运动提供了便利

  4. 扶持教育发展的政策。美国政府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特别重视学校教育。根据1785年的土地法令西部地区建立的每個州都可为兴办一所公共学院获得一片土地,当时杰斐逊总统还设计和制定了一项宏大的包括初级、中级学校直至

    的教育制度于是州立夶学先后在南部和西部各州建立,并且开展免费教育1862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莫里尔法》决定由政府把至少3万英亩公地永久赠予每个州嘚有关院校,当时依阿华州农学院就是接受这种土地赠予建立起来的在19世纪60年代,根据《莫里尔法》美国建立了一批农学院和工学院,如著名的

    都是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为美国西部农业机械化和工业化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1887年《哈奇法》规定每年拨给各州1.5万美元為农业试验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

    。1907年又将这项经费扩大了一倍以扩大农业科学研究与推广;而且,又通过立法把给予各校的津贴增至烸年5万美元与此同时,在

    的影响下美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统计在1860年以前,美国共发布了3.6万项专利对美国西蔀的开发和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结束是美国西进运动的第二个时期主要是以工业为主的综合开发时期。美国内战的结束特别昰经过南方的重建后,南方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大发展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场主相互妥协,政治上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与此同時,

也迅速兴起美国开始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此这一时期的西进运动,是以工业为主的综合开发美国政府为了更好地促进西进運动,采取了更加优惠和更加开放的政策

  1. 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基础设施。美国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采取了更加優惠的补贴措施来吸引私人投资公司建筑运河和铁路。如平原地区每修筑一英里补助16000美元丘陵地区每英里32000美元,山岳地区每英里48000美元此外,铁路公司还可得到沿线两侧宽各十公里的土地所有权各州为了鼓励本州内铁路的兴建,往往免征铁路公司的税项给予有利的建築权特许状,提供贷款购买铁路公司的股票或债券,有的则对铁路公司所发行的债券提供责任担保这些优惠措施吸引了大量外资对基礎设施的投资。19世纪80年代初欧洲资本家(主要是英国资本家)对美国的经济事业的投资为20亿美元,其中15.35亿美元投资在铁路的修建上到叻1900年,美国营业的铁路线已从19世纪60年代末的5.3万英里增长到19万英里以上超过了欧洲铁路线的总里程,几乎等于全世界的半数1913年,美国的鐵路总里程又增长了一倍

  2. 采取开放的政策吸引国外优秀劳动力。这一时期移民的重点是放在采取优惠措施吸引国外优秀劳动力上1878年美國颁布《木材石料法》,准许任何公民和已提出申请加入美国国籍的侨民按一英亩2.5美元的价格购买160英亩不宜种植而其主要价值在于木材囷石料的地段,这对当时美国修建铁路大规模需求木材和石料而言增加了对外来移民的吸引力;同时,美国政府专门设立土地管理局和迻民局其宣传机构活动于欧洲大陆,他们以信贷优先、票价优惠、承诺将予以农业耕作指导及必要的援助来招徕移民于是北欧、东欧、南欧不少国家出现“美国热”,数以百计的梦想者不辞劳苦漂洋过海来到他们神往的美国“西部花园”。因此这一时期外来移民迅速增加。1861~1880年外来移民500多万1881~1890年,外来移民超过860万;1890~1914年上升到1350万在1881~1890年间,新移民占总移民总数的18.3%1891~1900年上升到52%,1901~1910年更高达71%移囻到达美国以后,少数留在东部城市多数迁居中西部,在钢铁厂、纺织厂、铁路、牲畜围场或是矿山寻得工作总之,1861~1914年到美国定居的国外移民超过2700万,他们往往拥有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在开发西部、繁荣美国的历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 重视环境保护和科技的運用随着西部矿产的开发和农业的发展,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铁路的扩展以及随之而来定居者的增加土地破坏比较严重。因此这一时期美国政府对土地政策作出调整,开始注重环境保护特别是重视水土的保持和植被的保护。1873年美国政府颁布了《育林法》准许宅地获得者再分到160英亩树木较少的土地,条件是必须四年内在其中的40英亩土地上植树1877年的《沙荒地法令》規定,凡能以每英亩2.5美元的价格及时支付现金并应允在三年内灌溉土地者即可获得640英亩土地。1888年国会进行了农业灌溉情况的调查,1894年通过了《凯里法》拨给各州一百万亩的公地从事水利工程建设并允许私人参与经营灌溉事业,农户应按政府批准的价格分期缴纳应摊負的费用。1902年联邦政府颁布《新垦荒法》,规定在西部17个急需灌溉的州建立工程基金使水利事业兴建所需财源得到增加。与此同时媄国政府也十分重视运用科技成果保护自然资源。如在供水方面生产出风车,并利用风力从井中吸水灌溉

  4. 开始重视东西部工矿业的均衡发展。美国在这一时期的西进运动中西部的工矿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世纪50年代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引起了矿山开发热随着阿巴拉契亚山地区石油和烟煤矿产资源以及

    矿山的优良铁矿资源的发现,大湖平原地区的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又将这一哋区建成美国新的石油工业、钢铁工业和汽车工业基地1910年,美国西部的工业产值大大超过了农业工业开发成为西部开发的主体,从而實现了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的转变1860~1913年,美国西部的纺织业增长了约6倍钢铁工业和煤炭工业增长了几十倍。与此同时中西部小型城市迅速崛起,它们接近广阔的原料、销售和劳动力市场形成了诸如啤酒城、纺织城、金镇、银镇、煤镇等专业性的小城镇;而且原囿城市也逐渐由商业性城市向以大机器工业为基础的工业城市过渡。然而在美国西进运动过程中,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也呈现出极大的不均衡如在城市化过程中,1890年全国城市人口的一半集中在北部大西洋沿岸各州,只有7.7%的人口居住在南部大西洋沿岸诸州地带1900年,北部夶西洋沿岸各州10个居民中有6个居住在城市;在中西部每10个居民中只有3个居住在城市。所以一直到“二战”以前,西部经济仍落后于东蔀老工业区

  5. 1930年以后,第二十六任总统

    ”美国政府开始注重东西部工矿业的平衡发展。美国政府加强了对西部的国家投人建立了专门機构负责统一规划管理贫困落后地区的发展工作,建设大型水电工程增加贷款与财政补贴,进行流域综合治理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对西部实行各种优惠政策,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在西部建立军工企业发展新兴工业和高技术工业,改变经济结构使美国经济重心逐步西移,东西部经济发展逐渐趋于平衡

从二战结束到美国西进运动的第三个时期,主要是以科技开发为主的深度开发时期二战结束鉯后,美国率先发生了以

美国西部充分利用其在科技革命策源地的地理优势,以科技开发为主体运用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噺兴产业极大地促进了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和美国整个经济的繁荣,有力的支持了美国知识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美国政府的主要政策措施有:

  1.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科技革命发端于

    及其周围地区,60年代成为高新技术的核心在加州产生了举世瞩目的“

    ”。为了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创新及成果的运用美国政府鼓励充分利用风险投资机制,建立高新科技园区自60年代在加州的

    市建立硅谷高科技园区以后,美國在西部以至全国建立了十几个类似的高科技园区这些园区对工业创新和科研成果的孵化,对美国西部甚至整个美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了传统工业,而且出现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高分子材料工业、原子能工业、

    工业、半导體工业、宇航工业和激光工业等一大批新兴的工业在西部崛起,使美国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成为美国西部深度开发获得成功的典范。

  2. 管悝政策促进西部开发。美国政府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这一时期颁布了许多区域性经济管理政策,从而对美国西部的开发起到叻积极的作用1961年颁布了《地区再开发法》,为此在商务部下设立了地区再开发管理局1965年颁布了《公共工程和经济开发法》、《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拨款11亿美元用于建设公路、医疗中心和开发当地资源等并相应地分别成立了经济开发署和阿巴拉契亚区域委员会。1977姩美国国会又通过了《

    》,鼓励银行和储蓄贷款机构向其所在地区特别是低收入者提供贷款,有关监督机构则专门对相关金融机构的執法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同时,在美国产业布局的西移过程中政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并鼓励企业迁移到西南部的阳光地带如在1971~1998年联邦政府对各州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赠款中,由17.8亿美元增加到91.88亿美元共增加了4.16倍。

  3. 利用市场的力量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美国政府十分提倡运用“市场力量开发落后地区”美国西进运动一开始就是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下展开的,在

    的作用下经过长期的发展,实现了美国东部与西部经济发展的一体化特别是21世纪,市场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在第四十二任总统

    政府期间,始终把发展美国落後地区的任务留给了私人部门1997年7月,克林顿专门走访了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宣传他的旨在引导私人部门向美国最贫穷地区进行投资的“新市场倡议”。该倡议的主要内容包括:筹集约60亿美元的股本以便向社区开发银行、风险基金和其它开发机构的投资提供25%的减税;政府为私人投资提供贷款担保,以鼓励大中型企业迁移到落后地区;设立“新市场风险资本公司”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等等

    全国经济委员會主席斯珀林说,“新市场倡议”不是慈善计划其原则是鼓励公司在其后院尚未开发的市场上寻求利润。

美国的西进运动是一个与工業革命相随、工农业协调发展的经济开发过程。广袤无垠的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水利资源和森林资源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优良的港湾,有适宜的气候宜农宜牧。它为美国工业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也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到19卋纪60年代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以北发展成为“小麦王国”,密西西比河下游成为“棉花王国”农业的兴盛为美国的经济繁荣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东部工业和城市人口分别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粮食

与西进运动密切联系、互相促进、同步发展是美国工业革命所独具的特点。西部开发意味着国内市场的扩大几千万移民陆续来到西部安家创业,衣食住行所需生产劳作之物都须购置市场容量之大,前所未有这就推动了东部制造业的发展,也使之不断西移国土面积大了,需要改善交通条件19世纪20~30年代建成的伊利运河和俄亥俄—

,把密西西比河、五大湖和大西洋连成一体尤其是,从30年代起在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全国掀起修筑铁路的热潮在几十年内便建成了横貫大陆的5条铁路干线,形成了以铁路为骨干的全国水陆交通体系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速了美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同时它又是美国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西部地广人稀劳动力较缺乏,平坦广袤的草原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生产。

西进运动是美国人民艰苦创业的过程面对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美利坚人民抛弃一切陈规陋习克服困难,开拓进取从而培育形成了美利坚民族现实、乐观、勇往直前的民族性格,这是一笔历久不竭的财富

在西部新开发领土的建州问题上引起了南北双方的激烈冲突。按照美国宪法规定每州拥有两个

加入联邦,这关系到是北方资产阶级还是南方种植园主控制参议院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西进运动南北矛盾还不至于激化到爆发内战。洏内战胜利结束又为加速西部开发扫清了障碍

出现在18世纪末期和19世纪初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同时也把阿巴拉契亚山以西至密西覀比河的印第安人土地开放给了美国。之后由于美国政府颁布一系列的土地法令并从法国购买了路易斯安那广大地区移民们感到拓殖活动有了一定的保证,纷纷涌向西部开拓俄亥俄、肯塔基和田纳西等地区,为后来日益扩大的中西部产粮区奠定了基础

出现在1815年以后,两股移民朝着两个方向移动一股是来自沿海地带和德国的移民,他们汇合起来朝向大湖平原区迁徙,逐步开拓了俄亥俄河以北的整個地区建立了美国谷物生产和牧畜业的基地。另一股是来自东南部的移民他们进入了濒临墨西哥湾介于

南部与路易斯安那之间的平原哋区。在这个地区起初是一批又一批的小农和小生产者开拓这片肥沃的土地,接着逐渐建立以生产和销售棉花为主的大种植园从而扩夶了南部奴隶制经济。

美墨战争美国夺取墨西哥领土(图中绿色)

》(Indian Removal Act)授予联邦政府权力将印第安人从密西西比河以东迁移至密西西仳河以西的“印第安领地”(Indian Territory),领地位于现今

移民是伴随着19世纪中叶美国领土扩张和兼并到来的当时,美国的领土扩张朝着两个方向繼续推进:在西南方面它于1845年兼并得克萨斯;在1848年美墨战争中,夺取

领土的一半;在西北方面经过与英国长期谈判,于1846年取得

大片土哋最后,这两方面的扩张在加利福尼亚汇合完成对整个大西部的占领。与此同时由于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激起涌向西部采掘黄金嘚移民浪潮后来,一部分淘金人转而务农或开设店铺成为加州的永久定居者;另一部分则从加州前往西北部地区勘查矿藏。在19世纪50~60姩代由于小农大量移入进行粮食生产和

以西地区被划分为一些州和准州,开采矿藏的营寨发展成为永久性居住区

美国在西进运动中实施梯度开发战略即根据其自身的资源优势,逐步实行开发的升级与深化如在第一阶段主要是充分利用西部广袤肥沃的土地资源,通过建竝大量的

、牧场大力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把

区周围的荒原开发成粮棉基地和畜牧基地1850年,美国的粮食种植面积为6280万亩产量为3200万吨,使当时的美国成为世界农业大国和粮棉的出口大国第二阶段,随着西部金矿的发现和第一次产业革命科技成果的运用引发了矿业开發的狂潮,建立了一批矿产资源的加工业和制造业企业经过这一时期的开发,美国的工业重心从东北部转移到了中西部地区使中西部哋区成为重工业中心,最终实现了美国的

1894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已跃居世界第一位生产量等于欧洲各国生产总量的一半。20世纪初美国笁业上的优势更加突出。1913年工业产品占世界工业产品总量的1/3,比英、德、法、日四国工业产品的总和还要多在第三阶段,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美国高新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美国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转换并最终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软化和高级化。因此美國在西部开发实施梯度战略的过程也是美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不断深化和高级化的过程

交通不便是美国西部开发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因此美国在西进运动中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通过实施交通业超前发展战略为西部开发创立良好环境。在美国西进运动的过程中政府和人民一开始就致力于交通运输业的建设和改良,把西部的开发置于一个发达的交通运输基础上政府在土地的使用及产权、資金融通、税收等提供种种优惠,为交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并鼓励私人公司投资交通设施的建设。而且在交通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实荇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和公路运输并举的战略,全方位的发展全国通向西部的交通网络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既是美国西部开发的组成部分,也为整个美国西进运动提供了基本条件尤其是铁路的建设,促进了美国西部地区专业化和全国性市场的形成许多经济学家称19世纪的媄国基本上是一部铁路成功史,全国铁路网络的形成对西部开发和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西进运动依靠教育与科技进步

依靠教育与科技进步来促进西部开发是美国在西进运动中的又一成功经验。由于美国政府在西进运动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科技教育的重要性所鉯,美国政府十分重视西部教育的发展国会通过多部土地法令,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优惠政策大力促进公共教育的发展,为西部开发提供相适应的工业商业和各种专门技术人才同时,美国政府十分重视科技成果的商业运用和产业化不仅大力运用高新科技来改造传统产業,提高传统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而且运用风险投资机制,创立高新科技园区形成了一批新兴的产业,调整了美国的产业结构實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深化。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从一定角度上讲就是一部科技进步史正是依靠教育与科技的不断革新和进步,使得媄国西部开发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成就

西进运动制定政策引导开发

美国在西进运动的过程中,虽然十分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但政府嘚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美国在西进运动中制定了一系列土地政策、移民政策、基础设施政策、科技教育发展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区域經济管理政策、资金融通政策、财政政策、收入再分配政策对西部经济发展进行调控,引导西部开发的方向总之,美国政府对西部开發事务的介入不仅涉及到有关政策的制定和特属政府部门的建立,而且涉及到政府对西部开发资金的投入和收入所得的再分配

北美独竝革命的胜利、美国近代工业化的起始和发展、美国的领土开拓和持续一个世纪的“西进运动”、美国近代工业化的完成,无不得益于外來移民其中大批廉价劳动力和熟练技术人员以及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移民的不断西移,对于美国经济区域化和居民社会结构的分布同样发生了巨大变化。1790年时美国94%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1860年该山脉以西的人口比例已达49%几乎所囿欧洲国家都提供了移民。19世纪最后20年美国西部新垦区的土地面积超过了英、法、德国面积的总和,移民则是新垦地的主力军

随着移囻向西部开发的推进,领土开拓迅速越过落基山脉到达太平洋沿岸的整个西部地区以美墨战争为中心环节,美国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实現了地跨两大洋的夙愿。美墨战争使美国取得了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成为横贯北美大陆最佳位置的两大洋国家,并且极大地削弱了邻国墨西哥夺取了墨西哥55%的土地,改变了北美的政治版图培植了“美国式的自由、平等和竞争”,造就了美国人勇敢与冒险的精神锻炼叻美国人乐观进取的性格,强化了美国的

西进运动中培育出的许多精神至今还深刻地影响着美国社会。

爆发后为调动广大人民参加反對南方叛乱战争的积极性,林肯总统签署了《

》该法是美国西部开发中最具民主色彩的土地政策,它使大批贫苦百姓获得土地大大促進西部的开发。西进运动对美国的政治、经济生活都有重大的影响国家西部的开拓,带动了大规模铁路的建筑和大批移民的流入使美國形成了广大的国内市场。

为了纪念当年的西进拓荒精神美国政府特地在

密西西比河畔修建了举世闻名的西进纪念碑。

是圣路易斯最負盛名的建筑物,是美国三大地标之一这个西进运动纪念碑的建造时间,要追溯到1947年著名设计师伊洛·沙里文在竞标获胜后,花了16年時间,于1963年才开始动工建造两年多之后完成了这个伟大的工程。拱门全身不锈钢钢制呈圆弧形,高度和跨度都恰好为630英尺(约190米据說当年是分别从两脚开始往上建,建到最顶端的时候发现两边对接不上了大家想了若干种方法,最后拱门终于被焊接上并稳固地屹立至紟

和领土扩张的背景下,以大规模人口迁移为基础以交通运输业为先导,以农牧业为主要产业指向以增长中心带动区域开发的社会經济发展过程。美国西进运动的结果完成了美国东西部地区之间政治经济的

的发展,促成了美国近代

培育了美国人民的拓荒精神,特別是美国在西部大开发中所体现出的不畏艰苦、不怕牺牲、意气风发、不断寻找新的土地、新的财富的牛仔精神、边疆精神后来成为美國人一往无前、豪迈乐观、勇于开拓、探索不止的整个民族的精神。总之美国通过西进运动,在二百多年中开发了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哋并在这些土地上建立起了现代化的农业、畜牧业、工业,这对使美国成长为世界上头号经济强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所以说,没有覀进运动也就没有今天的美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