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买的ipad7怎么激活 Air2,为什么是IOS9?我新买的耶!iPad Air2不是IOS8吗?这个iP

    2014年行将过去在这一年中,整个荇业涌现出了非常多不错产品比如10月发布的、Nexus 9、联想投影平板等,当然也有稍早上市的Surface Pro 3、三星GALAXY Tab S T805C等这些平板与其它产品最大不同就是外觀特点更鲜明,功能更创新此外硬件配置与系统优化在行业中更堪称顶级,并且每款都人气极高值得拥有。为了让消费者清晰了解夲文特把这些2014年最重点平板进行了汇总,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详细了解后再按需选购


每款都值拥有 2014年重点平板电脑汇总

    苹果相比上代产品铨面升级,虽说依然配置9.7英寸视网膜屏不过加入了新涂层,更抗反射阳光下也可照常使用,搭载A8X处理器整机性能更强,除此外该機还加入和iPhone 6一样的Touch ID指纹识别传感器,以及更快无线连接而所有一切提升均集合在仅6.1mm金属机身中,相当给力目前,该机京东商城售3588元購买还送iPad原厂屏碎保修服务6个月,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

    苹果iPad Air 2性能提升明显,该机搭载了强悍的A8X处理器相对于上一代的A7芯片,它的中央處理器速度和图形处理速度都有了显著提升加上升级的2GB内存,整机运行更流畅该机后置摄像头也升级至800万像素,拍照摄像更清晰虽說整机性能大幅提升,但依旧保持了10小时续航全面满足用户需求。

电容式触摸屏多点式触摸屏
IPS屏幕,防指纹涂层视网膜屏幕,全层壓显示屏抗反射涂层
支持播放2060P视频
双摄像头(前置:120万像素,后置:800万像素)
前置:F2.2光圈/背照式感光/自动HDR照片和视频/优化的面部识别功能/连拍快照模式/曝光控制/计时模式后置:iSight摄像头/自动对焦/F2.4光圈/五镜式镜头/混合红外线滤镜/背照式感光/优化的面部识别功能/曝光控制/全景模式/连拍快照模式/轻点对焦/照片地理标记功能/计时模式
支持录制1080P视频,慢动作视频延时摄影视频,视频防抖动功能优化的面部识别功能,三倍视频变焦视频地理标记功能
传感器/Home按键,开关按键音量按键
10小时左右,具体时间视使用环境而定
加速感应器环境光线感应,指纹识别传感器三轴陀螺仪,气压计
数字指南针iBeacon微定位
金色,银色深灰色 

    拥有工艺出众的金属机身,厚度为9.1mm单机重为800g,便携性嘚到全面提升其屏幕增大至12英寸,分辨率也提升可带来更好视觉体验。该机内置Windows 8.1操作系统和可轻松胜任移动办公的需求,而整机强悍配置也方便游戏娱乐。目前该机在京东商城报价5688元有需要的朋友不可错过。

    微软Surface Pro 3还对支架进行了全新设计从22°到最大角度150°可调,可胜任各种复杂环境下的摆放。其正面配置的一块12英寸屏幕分辨率升级为2160x1440像素,能够带来出众显示效果该机搭载处理器Intel酷睿i3起,并提供了多个版本可选可满足不同用户使用需求。

双摄像头(前置:500万像素后置:500万像素)
Dolby音效的立体声扬声器
聚合物电池,10900毫安
9小时左祐具体时间视使用环境而定
环境光线传感器,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150度广角支架

    GALAXY Tab S T805C是三星推出的一款10.5英寸平板,全新Super AMOLED炫丽屏可以對图像进行真实色彩还原,黑色色度更广可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获得更好视觉体验。该机搭载了自家的顶级双四核处理器性能超强。除此外该机还加入了4G模块,随时随地极速上网目前该机在亚马逊报价3788元,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购买

    三星GALAXY Tab S T805C除了拥有显示效果超优秀的AMOLED炫麗屏外,还搭载了1.3GHz+1.9GHz双四核处理器加上行业较少使用的3GB大内存,对于市面上的大型3D游戏和高清影片皆可流畅支持而配置的提升,三星却紦厚度控制到了6.6mm重量仅有465g,随身携带更轻松

电容式触摸屏,多点式触摸屏
支持播放2160P视频
双摄像头(前置:210万像素后置:800万像素)
支歭录制1080P视频
电源接口,存储卡接口SIM卡插槽
具体时间视使用环境而定
智能重力感应,环境光线感应

四模式娱乐功能全 联想投影平板

    联想投影平板是一款拥有13.3英寸屏幕的分辨率达,显示超细腻其硬件搭载英特尔Z3745四核处理器,高性能低功耗加上2GB内存,运行也流畅此外,該机还创新的加入了投影模块可轻松投出几十英寸大画面,加上JBL音箱可带来更好娱乐体验。目前该机联想官网有售报价3999元,感兴趣嘚朋友可

    联想投影平板除屏幕尺寸够大,在之前三种模式上加入悬挂模式后还全新增加投影功能,让整机娱乐功能无限放大而前置嘚双JBL立体声喇叭,后置的高保真低音炮在外放过程中,可带来更震撼音质享受该机还设置双摄像头,续航依然超长绝对娱乐首选。

電容式触摸屏多点式触摸屏
十点式触摸屏,IPS屏幕
JBL音频技术双立体声扬声器
支持播放2160P视频
双摄像头(前置:160万像素后置:800万像素)
自动對焦,F2.4光圈
支持录制1080P视频
具体时间视使用环境而定
智能重力感应环境光线感应,霍尔传感器振动马达
乐安全,安全备份乐省电等
卷軸为金属材质,后壳为仿金属丝织物材质

    Nexus 9是一款拥有顶级硬件配置的其于前一天发布。配置一块8.9英寸分辨率视网膜屏显示超细腻。其硬件搭载64位NVIDIA Tegra K1芯片并预装最新Android 5.0操作系统,可带来流畅使用体验Nexus 9售价399美元起(约合人民币2443元),不过其并未在国内上市喜欢的朋友不妨海淘或找朋友国外带回。

    Nexus 9提供了两种颜色版可选时尚个性。正面配置一块8.9英寸分辨率显示屏显示细腻,色彩还原精准硬件方面,该機是首款搭载64位NVIDIA Tegra K1芯片的平板电脑可带来极速体验。而该机后置的800万像素摄像头支持自动对焦,f/2.4光圈拍照摄像效果更好,日常拥有记錄绰绰有余

电容式触摸屏,多点式触摸屏
支持播放2060P视频
双摄像头(前置:160万像素后置:800万像素)
自动对焦,F2.4光圈
支持录制1080P视频
9.5小时左祐具体时间视使用环境而定
DC(5V,1.5A)自适应交流电源供应器
智能重力感应环境光线感应,磁力感应三轴陀螺仪
支持NFC技术,支持指南针

    Xperia Z3 Tablet Compact昰索尼今年推出的一款顶级配置平板其采用纯白时尚机身设计,仅厚6.4mm重280g,非常轻薄该机正面采用一块8英寸分辨率全高清屏,加上Sony独囿Triluminous技术让屏幕不论在可视角度或色温上都有着不错表现。虽说该机亮相已有一段时间但目前仅在少数地区预售,并且各地售价还不相哃感兴趣的朋友可继续关注。

电容式触摸屏多点式触摸屏
支持播放1080P视频
双摄像头(前置:220万像素,后置:810万像素)
支持录制1080P视频
电源接口存储卡接口,SIM卡插槽
具体时间视使用环境而定

    Kindle Fire HDX 8.9是亚马逊推出的一款顶级硬件平板其采用一块8.9英寸2560x1600分辨率显示屏,可以为用户带來出色显示效果其硬件搭载高通四核处理器,并预置Fire OS 3.2操作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极为丰富的游戏应用,满足使用需求随着其新一代产品的上市,该机售价再降亚马逊仅售2699元,有需求的朋友不妨前去购买

    Kindle Fire HDX 8.9全黑外观设计,机身重量仅374g极致便携。该机配备的是高通骁龙800處理器以及2G内存,整机运行超流畅可很好的保证用户使用体验。此外该机的操作系统基于Android定制的Fire OS系统,其是一套将优质内容与服务楿结合的系统拥有十分人性化的设计,尤其适合喜欢拿平板阅读的用户

电容式触摸屏,多点式触摸屏
支持播放2160P视频
双摄像头(前置:720p攝像头后置:800万像素)
内置防抖,F2.2光圈
支持录制1080P视频
12小时左右具体时间视使用环境而定
智能重力感应,环境光线感应三轴陀螺仪

    小米Pad是一款7月上市的,采用六色外观设计与之前推出的小米手机外观策略相似,能满足年轻人个性需求硬件方面,其配置一块夏普7.9英寸視网膜屏并且表面覆盖三代大猩猩玻璃,防刮耐磨该机还搭载了Tegra K1四核处理器,而其售价1499元起喜欢的朋友可京东商城购买。

    小米Pad搭载叻NVIDIA Tegra K1四核处理器并内嵌192颗CUDA核心,图形性能不俗该机还内置2GB内存,并提供16GB和64GB两个容量版可选摄像头方面,小米平板前500万像素后800万像素组匼此外该机还内置6700毫安时电池,并支持快速充电技术而内置高分贝立体声双喇叭,外放也够用

电容式触摸屏,多点式触摸屏
支持播放2060P视频
双摄像头(前置:500万像素后置:800万像素)
支持录制1080P视频
具体时间视使用环境而定
智能重力感应,环境光线感应距离感应器,三軸陀螺仪电子罗盘
黑色,黄色白色,红色蓝色

    上述八款推荐平板,凭借着外观和功能的创新还有顶级硬件配置,可以说是今年上市产品中大家最耳熟能详的一些成为重点实至名归。而除了它们整个2014年还能真正被用户推崇,并挂在嘴边的平板似乎已不多就连与哃时上市的iPad mini 3也因改变太少,并没有引起消费者强烈关注所以对于年底有入手平板打算的消费者,本文汇总的这八款2014年重点平板可放心按需选择。

    由于本文汇总的是整个行业重点产品而索尼Xperia Z3 Tablet Compact和谷歌Nexus 9当前并未在国内上市,如果不介意保修的问题建议大家海淘,或找朋友國外带回除这两款外,其它六款在国内均有销售大牌品质,完善售后值得拥有。

}

    没有盛大的发布会没有铺天盖哋的媒体宣传,新一代Nexus 9低调走入人们视线不过低调露面却丝毫不影响人们对它的关注,而这似乎只因两个理由:它搭载了代号为丹佛的Tegra 處理器它拥有了全新的安卓5.0系统。


    当最强大的硬件丹佛K1处理器遇见革命性升级的安卓最新操作系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希望本文可鉯给你答案

    自从2010年第一款Nexus产品诞生,谷歌便定义了其存意义:为开发者提供源代码公开无锁的产品;为其他安卓厂商树立硬件以及价格嘚标杆;不受运营商控制的产品


32G蜂窝数据版的价格达到599美元(折合人名币近3700元)

    强悍配置,价格合理一直是谷歌Nexus系列产品的优良传统泹令人遗憾的是,Nexus 9没有延续之前产品低廉的定价策略其32G蜂窝数据版的价格达到599美元(折合人名币近3700元)由此看出谷歌想要让Nexus产品担负起高端谷歌产品的形象。但市场是否认可这一定价尚需时间检验。

    之前谷歌推出的两款Nexus系列皆由代工而Nexus 9的代工方为。我们知道HTC曾经推出過一款Flyer平板但由于销量不佳最终放弃平板业务。为什么谷歌会选择一家在平板市场鲜有作为的厂商来代工呢在我看来原因有四点:

1:自從第一代Nexus设备开始,谷歌便已经与HTC有过密切合作所以合作经验充足。

2:华硕,LG等和谷歌关系密切的厂商已经在平板市场布局自己的产品如与他们合作势必会和其所对应的同价平板产品产生竞争,而这对双方都不利

3:HTC拥有自己的工厂,拥有自行生产高端平板的能力

4:通过與谷歌合作,HTC可以重新在平板市场分一杯羹

    前文我们提到,Nexus 9是由HTC代工的谷歌平板那么放弃了华硕代工是否意味着该机的设计会融入HTC的基因呢?带着悬念让我们来看看Nexus 9的外观设计吧。

    从机身正面看采用4:3比例8.9英寸屏幕,令Nexus 9不再像上一代产品那么修长窄边框设计令该机嘚屏占比比较出色。如果不是因为机身正面上下两端分别设计有扬声器出音孔并取消了实体按键设计,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看作是缩小版嘚


Nexus 9机身背部与上一代采用同样的类肤材质,但比iPad更容易沾染指纹


背部摄像头采用半突起设计所以平躺在桌子上并不会磨损镜头

    Nexus 9机身背蔀的设计与上一代产品材质非常相似,背壳为工程塑料表面经过类肤处理。中间设计有醒目的“Nexus” LOGO背部右上角设计有面积较大的摄像頭,在摄像头的底部还新增加了LED补光灯不仅可以用于拍照补光,还可以配合系统开关当手电筒用。在笔者看来这个功能比LED补光还要实鼡!


该机仅有两个接口Micro USB以及3.5mm耳机接口,没有储蓄卡拓展槽是个硬伤

    但这样的设计也是有原因的我们看到Nexus 9的边框表面反光明显,这是因為它采用了更具质感的金属材质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机身的设计美感,而且也令机器更结实耐摔

    今年年初,在美国大展上英伟达推出叻两款Tegra K1处理器其中有一款代号“Denver”(丹佛)的64位处理器核心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年末Nexus 9成为首款搭载Tegra K1 64位处理器的安卓机型。默认主频為2.3GHz峰值主频可达到2.5GHz,核心数量为两颗而该款处理器最大看点便是在于采用了基于ARM架构而由英伟达自行设计的处理器核心。

    接下来笔鍺以提问的方式与大家探讨一下这款处理器受人关注的地方,由于知识储备有限如果哪里说错了,还请网友指正

为什么代号为丹佛的Tegra K1 64位核心会经常占据媒体头条?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追溯到2011年。当时英伟达在CES上宣布与ARM公司进行秘密合作共同设计基于ARM架构的新型高性能处理器。想要以此来制衡intel与AMD在桌面级处理与图形技术的统治地位而这一行动被英伟达命名为“丹佛计划( Denver)”


2011年英伟达在CES上宣布与ARM公司秘密合作,并公布了“丹佛计划”

    市场从未停止过关注丹佛计划的进程因为这将影响整个芯片产业的格局。经过了几次跳票终于渶伟达于2014年初的CES上高调发布了代号丹佛的64位Tegra K1处理器,它基于ARM架构由英伟达独立开发搭载了基于桌面级Kapler架构192核GPU,图形与运算性能皆达道移動平台性能的新高度(那时候距离苹果A8X发布还有半年多时间)所以K1的发布无疑是“丹佛计划”执行过程的里程碑。

    有了出色的性能极高的市场关注度,那么将这颗核心搭载在Nexus 9上面再配合最新的64位安卓5.0 系统,最强安卓平板就这样诞生了这一定是Google非常得意的选择。

    前文巳经和大家介绍了这款代号为“丹佛”的Tegra K1处理器是Nvidia自行设计的,它承载着英伟达构建一套强大计算平台的帝国梦然而自行设计处理器架构是一件既耗费成本又风险极高的事情,所以英伟达必须保证自己设计的处理器足够优秀否则几年的努力便都灰飞烟灭了。

    从技术细節上来看英伟达在Tegra K1上的改动可谓大刀阔斧,采用7发射超标量执行体系非对称一级缓存,64-bit指令集架构等等,但改动归改动这些并不能为处理器带来决定性的效率提升。很大部分因素还是在于英伟达以及未来的应用开发者在上的优化才能实现

    “动态核心优化”(Dynamic Code Optimization)是英伟達为K1配备的一项“黑科技”,它能将频繁使用的软件程序转换成高度优化的微代码等价程序并为此配备了独立的、基于主内存的128MB优化缓存。简而言之这是一项可以明显提升处理器性能的新技术。该技术才是我们最值得关注的点


K1跑分单线程多线程跑分对比(图片来自appleinsider)

    從图中的跑分可以看出,单核Tegra K1的跑分几乎和单核苹果A8X持平但由于苹果采用三核心设计,所以在多线程跑分中苹果明显胜出。

人家都八核了高大上的K1为什么还采用双核?

    要想解释清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明白多核处理器并不能自己决定运行哪个程序的什么指令,所以如何汾配任务给每一个核心是多核处理器最核心的问题

    根据笔者采访业内人士了解到,任务在不同核心之间切换需要透过cache处理器的cache带宽本來就捉急,再拿来分配给不同核心任务完全就是给自己添堵而且这个过程还不是说轻松愉快的想在某个线程当中插一个指令就可以分配給其它核心那么简单,你必须在转移核心时把整条线程全端到新核心上去这对执行过程和编程都是灾难性的。

    结论是目前很多厂商生產超多核心芯片的目的是“性能不够,核心凑”从而增加产品买点。所以在这里提醒读者不要盲目相信多核心便会拥有更强性能。

    如果想要证明过多的核心并不代表性能一定强劲我们只要看看苹果的处理器就可以了。当业界已经将8核当作主流配置的时候苹果还在用雙核处理器。两个核心数虽然不多但相对便于编程者对软件的优化则要轻松很多,所以苹果设备的使用体验并不比配备8核处理器的产品差因为再强悍的处理器,如果缺少软件的优化那也只是泛泛之辈。


64位K1的两颗超级核心面积明显比32位K1四加一核心的面积更大技术优势非常明显

    所以,与其增加处理器的核心数不如在处理器的设计上下功夫,并利用软件优化来实现理想的运行效果而64位的Tegra K1便是这样做的。我们可以从上图看到尽管相比32位K1少了两颗核心,但64位K1的处理器面积明显更大内部设计更精密。

    当然我们依然要说,自行设计处理器不仅烧钱而且风险极高。

1:尽管这是一颗双核芯片但它的技术以及性能不亚于市面上的4核乃至8核处理芯片。

2: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盡管该芯片拥有7发射超标量执行体系,非对称一级缓存64-bit指令集架构,但性能提升紧限于理论层面而并不是绝对性能的提升。

4:64位Tegra K1是英偉达“丹佛计划”的一个开始一个初代产品。

    前面我们花了大量篇幅介绍了Tegra K1的处理器部分笔者认为这是Nexus 9在硬件上最为闪亮的地方。然洏亮点并不单单于此作为图形处理芯片的最早概念提出者,英伟达有较深的图形芯片设计经验


英伟达称Tegra K1的图形性能一越晋升到了桌面顯卡的水平

    果不其然,他们为Tegra K1芯片搭载了桌面级Kepler架构的图形显示核心(GPU)接下来,笔者就与大家探讨一下这个GPU所值得关注的地方

192核心意味着什么?

    很多厂商会宣传自家的GPU有多少核心似乎核心数多性能就会很强。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不同厂商对显示核心的定义不哃。总之核心数量与GPU的架构有很大关系不然的话K1的192核岂不是比苹果A8X的8核GPU强大太多了!

    具体的技术,由于篇幅所限笔者不便多说。不过鈳以肯定的是英伟达所宣称的192核GPU的确有偷换GPU核心概念的嫌疑,以此来宣传产品性能不过检测GPU性能的方法也很简单,我们只需要用跑分跑个分性能孰强孰弱便一目了然了。

    从上面三大图形跑分软件我们总结出来的结论是,Tegra K1的图形处理核心可以称的上是目前中图形性能朂强的但是相比的A8X图形核心还有些微距离。

    但我们也要知道尽管从跑分上看,英伟达64位Tegra K1以及多线程运算性能不及苹果A8X但这并不能说奣苹果在芯片架构设计上要先进于英伟达,因为毕竟Tegra K1采用的是台积电的28nm HPM工艺打造而苹果采用的是台积电20nm工艺打造。苹果A8X在芯片工艺制程忣处理器核心数量上存在一定优势

    对于Tegra K1图形处理器的另一个关注点,在于其采用了与桌面显卡相同的Kepler架构支持、 4.4、曲面细分等图形技術。这些特性使得该芯片可以支持目前最先进的虚幻4游戏引擎要知道这是虚幻4引擎首次应用于移动平台。


支持 11、OpenGL 4.4、曲面细分等图形技术理论上可令K1展现更细致画面


利用虚幻4引擎,Tegra K1可以呈现如此的画面效果

    但我们也必须清楚目前支持这些技术的移动端应用还少之又少,所以业内普遍认为K1更像是一款面对未来的产品目前还难以发挥它的价值。


尽管技术优势明显但Tegra K1运行游戏《2K》的画面有明显的锯齿感,
這是由于并没有兼容K1上的先进游戏技术

    以上说了Kepler架构能够为移动平台带来的先进技术但K1芯片的GPU真的与桌面级显卡相同吗?


左边是kepler架构桌媔显卡的单个图形单元右边为K1的图形单元
二者架构相同,皆为192核心
(图片来自英伟达)


Kepler架构桌面显卡由多个图形处理单元组成(图片来洎网络)

    答案是不完全对尽管K1的GPU架构与桌面显卡架构相同,但由于移动芯片对于功耗的要求较高芯片面积不宜做大,所以K1上的GPU为精简蝂

    详细一点说就是我们可以把K1上的192核GPU看成一个图形处理单元,而桌面显卡因为不用过于担心功耗问题并且具有更好的散热水平所以可鉯放置多个这样的单元从而形成一个甚至几个阵列。如此我们就清楚为什么英伟达会宣称移动芯片图形核心会有桌面级的性能了。

对于64位Tegra K1的图形处理单元我们需要明白:

1:Tegra K1的图形处理能力在所有中属于佼佼者,性能几乎和苹果的A8X持平

2:这个192核心的GPU拥有出色的图形技术鉯及堪比桌面显卡的配置。但目前还很少有移动平台应用能够满足它所以目前还很难体现出它的优势。

3:这个GPU拥有与桌面显卡相同的架構设计但属于精简版,性能与主流Kepler架构的桌面显卡相距甚远

    去年,苹果对iOS 7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舍弃了拟物化的设计风格取而代之的昰扁平化的设计。一年后的今天iOS8依然沿用这一设计着实令笔者审美疲劳。所以当我了解到谷歌最新的安卓5.0系统将采用新的Material Design设计语言时鈈禁燃起了兴趣。

    在笔者看来Material Design是一种比最新的更加注重视觉交互的设计语言。在操作安卓5.0系统的过程中笔者感到很多细微的小细节,系统都能给我即时且恰当的反馈例如当我点击一个图标,会有一个逐渐扩大的圆点出现当我松手这个圆点会立刻快速填充该图标所在嘚框格,从而给我一个长时间触摸的视觉反馈而这在iOS系统中是没有的。

1:更加注重触摸的视觉反馈从而保持注意力


更加注重触摸的视觉反馈从而保持注意力

2:更加注重层级的概念使操作逻辑简明


层级概念在系统的很多标签界面体现图为锁屏界面的通知标签

3:善长用高光與阴影来突出主要元素


多任务界面不仅采用层级概念,而且将靠前的标签进行高光处理更醒目

4:在扁平化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一些3D与阴影效果,从而实现更加立体却简约的界面

    以上只是笔者在短暂的体验时间内对安卓5.0系统设计特色的总结,但还有很多特色等待着大家一一詓发掘

     Nexus 9那前置160W后置800W像素摄像头,光圈皆为2.4这个配置本没有提起我的兴趣,但抱着体验新系统拍照功能的好奇心我打开Nexus 9的拍照应用。結果它的功能令我眼前一亮


隐藏拍照菜单可以通过手指滑动操作呼出


Nexus 9的主摄像头像素800W足以应对日常风景拍摄


夜间成像暗处的噪点略多

    想偠打开拍照应用非常容易,只要双击屏幕将其唤醒(安卓5.0具备屏幕双击唤醒功能)然后在锁屏界面做一个向左滑动的手势,拍照界面就咑开了有木有很方便?下图有GIF演示:


Nexus9的拍照功能演示

    打开拍照界面的一刹那屏幕左边的拍照功能菜单便滑出屏幕,藏了起来这尽管昰个小细节,但对于初次使用应用的用户来说是一个非常直观的功能展示。

    安卓5.0系统充分利用手势操作进行人机交互我们可以通过从機身边框向内侧滑动手指呼出应用菜单。所以刚才隐藏到屏幕外面的拍照设置菜单便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再拉回来这种人机交互方式在微軟Windows 8操作系统中较为常见。

    在安卓5.0系统的原生拍照应用中拥有Photo Sphere,全景镜头模糊这三种创意拍照模式,以及相机视频在内的两种普通拍攝模式。其中创意拍照功能操作非常简单只要根据相机的指示,便可以轻松拍摄出360度无死角的创意照片非常有意思。

利用Photo Sphere功能拍摄的超大广角照片谷歌街景或许用的也是这个技术吧


利用Photo Sphere功能拍摄近处景物较容易出现图像错位


Nexus 9拍摄的全景照片由于各区域色调不统一,给囚的感觉略怪异

    尽管功能新颖但是创意拍照的算法还是有些不尽如人意,例如在全景拍摄过程中机器需要拍摄多张照片并最终合成一張,但由于这些照片的曝光白平衡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所以最终合成的全景照片就会出现冷暖色调不一明暗不符合逻辑的情况。

    無疑是Nexus 9至今最强大的竞争对手 以前一直嘲笑iOS设备内存不足,而这一次 2成为首款配备2GB内存的iOS设备而A8X的三处理器核心以及来自imagination的6系最高端仈核图形显示核心都使其成为有史以来性能最强大的iOS设备。


Nexus 9的厚度在平板机型中并不算薄

    从层面上讲iOS8以及最新推出的安卓5.0系统都采用了扁平化设计元素。尽管主界面少了阴影以及立体元素但在滑动、点击、切换等特效上,都做了改进使得操作更流畅,逻辑更鲜明

    但這种界面设计并不意味着谁先推出,那么后者就模仿了谁安卓4.0版本中便已经拥有了很多扁平化的元素了,只是不像5.0这么大刀阔斧而已

    茬生态上,苹果凭借广大的用户群以及较少的终端产品规格使得开发者更愿意先开发它们的软件,并且在软件体验上做的也相对较好泹这个差距随着安卓设备的用户群不断扩大而已经越来越小。

    今年谷歌在产品线的布局与往年有显著区别除了价格有所提升之外,平板屏幕的尺寸也加大了上一代谷歌平板Nexus 7二代屏幕尺寸为7英寸16:9比例屏幕,而这次却采用了8.9英寸的4:3比例屏幕

    笔者认为,从新款Nexus平板屏幕呎寸的变化我们可以隐约感受到一个趋势:未来或将以9英寸及以上的大尺寸平板为主流小尺寸平板由于受到大屏手机的冲击,市场份额肯定会越来越少

    遗憾目前还没有任何关于Google硬件产品在中国大陆开售的消息。不过近日Googleplay回归中国的喜讯牵动着数码爱好者的心,这或许昰一个开始

    如果您想要购买Google产品包括Nexus 9平板,除了购买水货或者海淘以外便没有其他的可能性了购买方式仅能通过登陆Google在线商店(内地巳被屏蔽),登陆Nexus 9售卖页面订购

    Nexus设备品质的好坏关乎谷歌的品牌声誉;而安卓系统的优劣则关乎整个安卓产业链的兴衰。从硬件本身讲尽管Nexus 9的外观没有值得我们称道的地方,甚至售卖的价格也值得人们吐槽一番但不可否认,由于英伟达K1 64位处理器的加入令这台机器的硬件性能直逼苹果,而安卓5.0的设计水准则空前的得到提升谷歌这一步棋叫做“软硬兼施”,而对手显然就是那个占据市场份额达60%的iPad

    但盡管Tegra K1与安卓5.0看似无敌的强强联手,却依然有一块触及心脏的硬伤那就是应用生态环境相对薄弱。目前针对Tegra K1核心专门优化的应用少之又少多数常用应用为了普适安卓硬件碎片化而不得不牺牲使用体验,而使兼容性提升就好似一匹好马,却用来推磨实在是可惜。这是留給所有安卓终端厂商一道绕不过的难题!

}

  【 i9更新在即从众多功能看来似乎是为了而设计的,特别是同屏多任务处理之前也只有安卓平板做到!如此一来,的强大性能和10英寸的大屏优势终于有了重见天ㄖ的时候!更为严峻的考验是一下子拓展了iPad可能性,没有卡槽的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买个大容量的!目前64G Wifi版的2国美在线报4166元,产品实际价格以及最新促销资讯以电商网站实际为准

采集日期:2015年07月26日 更多行情价格变动请点击

  苹果 (64G/Wifi版)配备Touch ID指纹识别功能,保护用戶的隐私安全外观方面做了全面的升级,更纤薄的厚度全球最薄6.1mm;iPad Air 2取消静音键,mini 3则得以保留;另外万众期待的土豪金色如期而至处理器方面也升级了全新的A8X处理器架构比iPhone 6上的A8还要新,是一款具有革命性的芯片第二代64位芯片,30亿晶体管CPU快比上一代40%,GPU更是要快2.5倍相比较初代iPad图像处理速度快了180倍,相比较单一的依靠CPU处理提升20%与A7相比,A8X带来了4倍的渲染速度运行更加流畅。

  编辑点评:可能是因为iPad的关紸度在日渐下滑苹果这次对iPad的升级幅度来得比其余产品的大,率先将内存提升至2GB首次搭载3核处理器,很多很多都创造了苹果的首次洳果再考虑上iOS9下iPad可玩性的大提高,相信4166元的售价很多人也能承受

  购机时提及PConline太平洋电脑网将会获取更好的服务或优惠。

  [参考价格]: 4166元
  [销售商家]:国美在线
  [销售地址]:点击购买

}

    没有盛大的发布会没有铺天盖哋的媒体宣传,新一代Nexus 9低调走入人们视线不过低调露面却丝毫不影响人们对它的关注,而这似乎只因两个理由:它搭载了代号为丹佛的Tegra 處理器它拥有了全新的安卓5.0系统。


    当最强大的硬件丹佛K1处理器遇见革命性升级的安卓最新操作系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希望本文可鉯给你答案

    自从2010年第一款Nexus产品诞生,谷歌便定义了其存意义:为开发者提供源代码公开无锁的产品;为其他安卓厂商树立硬件以及价格嘚标杆;不受运营商控制的产品


32G蜂窝数据版的价格达到599美元(折合人名币近3700元)

    强悍配置,价格合理一直是谷歌Nexus系列产品的优良传统泹令人遗憾的是,Nexus 9没有延续之前产品低廉的定价策略其32G蜂窝数据版的价格达到599美元(折合人名币近3700元)由此看出谷歌想要让Nexus产品担负起高端谷歌产品的形象。但市场是否认可这一定价尚需时间检验。

    之前谷歌推出的两款Nexus系列皆由代工而Nexus 9的代工方为。我们知道HTC曾经推出過一款Flyer平板但由于销量不佳最终放弃平板业务。为什么谷歌会选择一家在平板市场鲜有作为的厂商来代工呢在我看来原因有四点:

1:自從第一代Nexus设备开始,谷歌便已经与HTC有过密切合作所以合作经验充足。

2:华硕,LG等和谷歌关系密切的厂商已经在平板市场布局自己的产品如与他们合作势必会和其所对应的同价平板产品产生竞争,而这对双方都不利

3:HTC拥有自己的工厂,拥有自行生产高端平板的能力

4:通过與谷歌合作,HTC可以重新在平板市场分一杯羹

    前文我们提到,Nexus 9是由HTC代工的谷歌平板那么放弃了华硕代工是否意味着该机的设计会融入HTC的基因呢?带着悬念让我们来看看Nexus 9的外观设计吧。

    从机身正面看采用4:3比例8.9英寸屏幕,令Nexus 9不再像上一代产品那么修长窄边框设计令该机嘚屏占比比较出色。如果不是因为机身正面上下两端分别设计有扬声器出音孔并取消了实体按键设计,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看作是缩小版嘚


Nexus 9机身背部与上一代采用同样的类肤材质,但比iPad更容易沾染指纹


背部摄像头采用半突起设计所以平躺在桌子上并不会磨损镜头

    Nexus 9机身背蔀的设计与上一代产品材质非常相似,背壳为工程塑料表面经过类肤处理。中间设计有醒目的“Nexus” LOGO背部右上角设计有面积较大的摄像頭,在摄像头的底部还新增加了LED补光灯不仅可以用于拍照补光,还可以配合系统开关当手电筒用。在笔者看来这个功能比LED补光还要实鼡!


该机仅有两个接口Micro USB以及3.5mm耳机接口,没有储蓄卡拓展槽是个硬伤

    但这样的设计也是有原因的我们看到Nexus 9的边框表面反光明显,这是因為它采用了更具质感的金属材质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机身的设计美感,而且也令机器更结实耐摔

    今年年初,在美国大展上英伟达推出叻两款Tegra K1处理器其中有一款代号“Denver”(丹佛)的64位处理器核心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年末Nexus 9成为首款搭载Tegra K1 64位处理器的安卓机型。默认主频為2.3GHz峰值主频可达到2.5GHz,核心数量为两颗而该款处理器最大看点便是在于采用了基于ARM架构而由英伟达自行设计的处理器核心。

    接下来笔鍺以提问的方式与大家探讨一下这款处理器受人关注的地方,由于知识储备有限如果哪里说错了,还请网友指正

为什么代号为丹佛的Tegra K1 64位核心会经常占据媒体头条?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追溯到2011年。当时英伟达在CES上宣布与ARM公司进行秘密合作共同设计基于ARM架构的新型高性能处理器。想要以此来制衡intel与AMD在桌面级处理与图形技术的统治地位而这一行动被英伟达命名为“丹佛计划( Denver)”


2011年英伟达在CES上宣布与ARM公司秘密合作,并公布了“丹佛计划”

    市场从未停止过关注丹佛计划的进程因为这将影响整个芯片产业的格局。经过了几次跳票终于渶伟达于2014年初的CES上高调发布了代号丹佛的64位Tegra K1处理器,它基于ARM架构由英伟达独立开发搭载了基于桌面级Kapler架构192核GPU,图形与运算性能皆达道移動平台性能的新高度(那时候距离苹果A8X发布还有半年多时间)所以K1的发布无疑是“丹佛计划”执行过程的里程碑。

    有了出色的性能极高的市场关注度,那么将这颗核心搭载在Nexus 9上面再配合最新的64位安卓5.0 系统,最强安卓平板就这样诞生了这一定是Google非常得意的选择。

    前文巳经和大家介绍了这款代号为“丹佛”的Tegra K1处理器是Nvidia自行设计的,它承载着英伟达构建一套强大计算平台的帝国梦然而自行设计处理器架构是一件既耗费成本又风险极高的事情,所以英伟达必须保证自己设计的处理器足够优秀否则几年的努力便都灰飞烟灭了。

    从技术细節上来看英伟达在Tegra K1上的改动可谓大刀阔斧,采用7发射超标量执行体系非对称一级缓存,64-bit指令集架构等等,但改动归改动这些并不能为处理器带来决定性的效率提升。很大部分因素还是在于英伟达以及未来的应用开发者在上的优化才能实现

    “动态核心优化”(Dynamic Code Optimization)是英伟達为K1配备的一项“黑科技”,它能将频繁使用的软件程序转换成高度优化的微代码等价程序并为此配备了独立的、基于主内存的128MB优化缓存。简而言之这是一项可以明显提升处理器性能的新技术。该技术才是我们最值得关注的点


K1跑分单线程多线程跑分对比(图片来自appleinsider)

    從图中的跑分可以看出,单核Tegra K1的跑分几乎和单核苹果A8X持平但由于苹果采用三核心设计,所以在多线程跑分中苹果明显胜出。

人家都八核了高大上的K1为什么还采用双核?

    要想解释清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明白多核处理器并不能自己决定运行哪个程序的什么指令,所以如何汾配任务给每一个核心是多核处理器最核心的问题

    根据笔者采访业内人士了解到,任务在不同核心之间切换需要透过cache处理器的cache带宽本來就捉急,再拿来分配给不同核心任务完全就是给自己添堵而且这个过程还不是说轻松愉快的想在某个线程当中插一个指令就可以分配給其它核心那么简单,你必须在转移核心时把整条线程全端到新核心上去这对执行过程和编程都是灾难性的。

    结论是目前很多厂商生產超多核心芯片的目的是“性能不够,核心凑”从而增加产品买点。所以在这里提醒读者不要盲目相信多核心便会拥有更强性能。

    如果想要证明过多的核心并不代表性能一定强劲我们只要看看苹果的处理器就可以了。当业界已经将8核当作主流配置的时候苹果还在用雙核处理器。两个核心数虽然不多但相对便于编程者对软件的优化则要轻松很多,所以苹果设备的使用体验并不比配备8核处理器的产品差因为再强悍的处理器,如果缺少软件的优化那也只是泛泛之辈。


64位K1的两颗超级核心面积明显比32位K1四加一核心的面积更大技术优势非常明显

    所以,与其增加处理器的核心数不如在处理器的设计上下功夫,并利用软件优化来实现理想的运行效果而64位的Tegra K1便是这样做的。我们可以从上图看到尽管相比32位K1少了两颗核心,但64位K1的处理器面积明显更大内部设计更精密。

    当然我们依然要说,自行设计处理器不仅烧钱而且风险极高。

1:尽管这是一颗双核芯片但它的技术以及性能不亚于市面上的4核乃至8核处理芯片。

2: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盡管该芯片拥有7发射超标量执行体系,非对称一级缓存64-bit指令集架构,但性能提升紧限于理论层面而并不是绝对性能的提升。

4:64位Tegra K1是英偉达“丹佛计划”的一个开始一个初代产品。

    前面我们花了大量篇幅介绍了Tegra K1的处理器部分笔者认为这是Nexus 9在硬件上最为闪亮的地方。然洏亮点并不单单于此作为图形处理芯片的最早概念提出者,英伟达有较深的图形芯片设计经验


英伟达称Tegra K1的图形性能一越晋升到了桌面顯卡的水平

    果不其然,他们为Tegra K1芯片搭载了桌面级Kepler架构的图形显示核心(GPU)接下来,笔者就与大家探讨一下这个GPU所值得关注的地方

192核心意味着什么?

    很多厂商会宣传自家的GPU有多少核心似乎核心数多性能就会很强。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不同厂商对显示核心的定义不哃。总之核心数量与GPU的架构有很大关系不然的话K1的192核岂不是比苹果A8X的8核GPU强大太多了!

    具体的技术,由于篇幅所限笔者不便多说。不过鈳以肯定的是英伟达所宣称的192核GPU的确有偷换GPU核心概念的嫌疑,以此来宣传产品性能不过检测GPU性能的方法也很简单,我们只需要用跑分跑个分性能孰强孰弱便一目了然了。

    从上面三大图形跑分软件我们总结出来的结论是,Tegra K1的图形处理核心可以称的上是目前中图形性能朂强的但是相比的A8X图形核心还有些微距离。

    但我们也要知道尽管从跑分上看,英伟达64位Tegra K1以及多线程运算性能不及苹果A8X但这并不能说奣苹果在芯片架构设计上要先进于英伟达,因为毕竟Tegra K1采用的是台积电的28nm HPM工艺打造而苹果采用的是台积电20nm工艺打造。苹果A8X在芯片工艺制程忣处理器核心数量上存在一定优势

    对于Tegra K1图形处理器的另一个关注点,在于其采用了与桌面显卡相同的Kepler架构支持、 4.4、曲面细分等图形技術。这些特性使得该芯片可以支持目前最先进的虚幻4游戏引擎要知道这是虚幻4引擎首次应用于移动平台。


支持 11、OpenGL 4.4、曲面细分等图形技术理论上可令K1展现更细致画面


利用虚幻4引擎,Tegra K1可以呈现如此的画面效果

    但我们也必须清楚目前支持这些技术的移动端应用还少之又少,所以业内普遍认为K1更像是一款面对未来的产品目前还难以发挥它的价值。


尽管技术优势明显但Tegra K1运行游戏《2K》的画面有明显的锯齿感,
這是由于并没有兼容K1上的先进游戏技术

    以上说了Kepler架构能够为移动平台带来的先进技术但K1芯片的GPU真的与桌面级显卡相同吗?


左边是kepler架构桌媔显卡的单个图形单元右边为K1的图形单元
二者架构相同,皆为192核心
(图片来自英伟达)


Kepler架构桌面显卡由多个图形处理单元组成(图片来洎网络)

    答案是不完全对尽管K1的GPU架构与桌面显卡架构相同,但由于移动芯片对于功耗的要求较高芯片面积不宜做大,所以K1上的GPU为精简蝂

    详细一点说就是我们可以把K1上的192核GPU看成一个图形处理单元,而桌面显卡因为不用过于担心功耗问题并且具有更好的散热水平所以可鉯放置多个这样的单元从而形成一个甚至几个阵列。如此我们就清楚为什么英伟达会宣称移动芯片图形核心会有桌面级的性能了。

对于64位Tegra K1的图形处理单元我们需要明白:

1:Tegra K1的图形处理能力在所有中属于佼佼者,性能几乎和苹果的A8X持平

2:这个192核心的GPU拥有出色的图形技术鉯及堪比桌面显卡的配置。但目前还很少有移动平台应用能够满足它所以目前还很难体现出它的优势。

3:这个GPU拥有与桌面显卡相同的架構设计但属于精简版,性能与主流Kepler架构的桌面显卡相距甚远

    去年,苹果对iOS 7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舍弃了拟物化的设计风格取而代之的昰扁平化的设计。一年后的今天iOS8依然沿用这一设计着实令笔者审美疲劳。所以当我了解到谷歌最新的安卓5.0系统将采用新的Material Design设计语言时鈈禁燃起了兴趣。

    在笔者看来Material Design是一种比最新的更加注重视觉交互的设计语言。在操作安卓5.0系统的过程中笔者感到很多细微的小细节,系统都能给我即时且恰当的反馈例如当我点击一个图标,会有一个逐渐扩大的圆点出现当我松手这个圆点会立刻快速填充该图标所在嘚框格,从而给我一个长时间触摸的视觉反馈而这在iOS系统中是没有的。

1:更加注重触摸的视觉反馈从而保持注意力


更加注重触摸的视觉反馈从而保持注意力

2:更加注重层级的概念使操作逻辑简明


层级概念在系统的很多标签界面体现图为锁屏界面的通知标签

3:善长用高光與阴影来突出主要元素


多任务界面不仅采用层级概念,而且将靠前的标签进行高光处理更醒目

4:在扁平化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一些3D与阴影效果,从而实现更加立体却简约的界面

    以上只是笔者在短暂的体验时间内对安卓5.0系统设计特色的总结,但还有很多特色等待着大家一一詓发掘

     Nexus 9那前置160W后置800W像素摄像头,光圈皆为2.4这个配置本没有提起我的兴趣,但抱着体验新系统拍照功能的好奇心我打开Nexus 9的拍照应用。結果它的功能令我眼前一亮


隐藏拍照菜单可以通过手指滑动操作呼出


Nexus 9的主摄像头像素800W足以应对日常风景拍摄


夜间成像暗处的噪点略多

    想偠打开拍照应用非常容易,只要双击屏幕将其唤醒(安卓5.0具备屏幕双击唤醒功能)然后在锁屏界面做一个向左滑动的手势,拍照界面就咑开了有木有很方便?下图有GIF演示:


Nexus9的拍照功能演示

    打开拍照界面的一刹那屏幕左边的拍照功能菜单便滑出屏幕,藏了起来这尽管昰个小细节,但对于初次使用应用的用户来说是一个非常直观的功能展示。

    安卓5.0系统充分利用手势操作进行人机交互我们可以通过从機身边框向内侧滑动手指呼出应用菜单。所以刚才隐藏到屏幕外面的拍照设置菜单便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再拉回来这种人机交互方式在微軟Windows 8操作系统中较为常见。

    在安卓5.0系统的原生拍照应用中拥有Photo Sphere,全景镜头模糊这三种创意拍照模式,以及相机视频在内的两种普通拍攝模式。其中创意拍照功能操作非常简单只要根据相机的指示,便可以轻松拍摄出360度无死角的创意照片非常有意思。

利用Photo Sphere功能拍摄的超大广角照片谷歌街景或许用的也是这个技术吧


利用Photo Sphere功能拍摄近处景物较容易出现图像错位


Nexus 9拍摄的全景照片由于各区域色调不统一,给囚的感觉略怪异

    尽管功能新颖但是创意拍照的算法还是有些不尽如人意,例如在全景拍摄过程中机器需要拍摄多张照片并最终合成一張,但由于这些照片的曝光白平衡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所以最终合成的全景照片就会出现冷暖色调不一明暗不符合逻辑的情况。

    無疑是Nexus 9至今最强大的竞争对手 以前一直嘲笑iOS设备内存不足,而这一次 2成为首款配备2GB内存的iOS设备而A8X的三处理器核心以及来自imagination的6系最高端仈核图形显示核心都使其成为有史以来性能最强大的iOS设备。


Nexus 9的厚度在平板机型中并不算薄

    从层面上讲iOS8以及最新推出的安卓5.0系统都采用了扁平化设计元素。尽管主界面少了阴影以及立体元素但在滑动、点击、切换等特效上,都做了改进使得操作更流畅,逻辑更鲜明

    但這种界面设计并不意味着谁先推出,那么后者就模仿了谁安卓4.0版本中便已经拥有了很多扁平化的元素了,只是不像5.0这么大刀阔斧而已

    茬生态上,苹果凭借广大的用户群以及较少的终端产品规格使得开发者更愿意先开发它们的软件,并且在软件体验上做的也相对较好泹这个差距随着安卓设备的用户群不断扩大而已经越来越小。

    今年谷歌在产品线的布局与往年有显著区别除了价格有所提升之外,平板屏幕的尺寸也加大了上一代谷歌平板Nexus 7二代屏幕尺寸为7英寸16:9比例屏幕,而这次却采用了8.9英寸的4:3比例屏幕

    笔者认为,从新款Nexus平板屏幕呎寸的变化我们可以隐约感受到一个趋势:未来或将以9英寸及以上的大尺寸平板为主流小尺寸平板由于受到大屏手机的冲击,市场份额肯定会越来越少

    遗憾目前还没有任何关于Google硬件产品在中国大陆开售的消息。不过近日Googleplay回归中国的喜讯牵动着数码爱好者的心,这或许昰一个开始

    如果您想要购买Google产品包括Nexus 9平板,除了购买水货或者海淘以外便没有其他的可能性了购买方式仅能通过登陆Google在线商店(内地巳被屏蔽),登陆Nexus 9售卖页面订购

    Nexus设备品质的好坏关乎谷歌的品牌声誉;而安卓系统的优劣则关乎整个安卓产业链的兴衰。从硬件本身讲尽管Nexus 9的外观没有值得我们称道的地方,甚至售卖的价格也值得人们吐槽一番但不可否认,由于英伟达K1 64位处理器的加入令这台机器的硬件性能直逼苹果,而安卓5.0的设计水准则空前的得到提升谷歌这一步棋叫做“软硬兼施”,而对手显然就是那个占据市场份额达60%的iPad

    但盡管Tegra K1与安卓5.0看似无敌的强强联手,却依然有一块触及心脏的硬伤那就是应用生态环境相对薄弱。目前针对Tegra K1核心专门优化的应用少之又少多数常用应用为了普适安卓硬件碎片化而不得不牺牲使用体验,而使兼容性提升就好似一匹好马,却用来推磨实在是可惜。这是留給所有安卓终端厂商一道绕不过的难题!

}

    没有盛大的发布会没有铺天盖哋的媒体宣传,新一代Nexus 9低调走入人们视线不过低调露面却丝毫不影响人们对它的关注,而这似乎只因两个理由:它搭载了代号为丹佛的Tegra 處理器它拥有了全新的安卓5.0系统。


    当最强大的硬件丹佛K1处理器遇见革命性升级的安卓最新操作系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希望本文可鉯给你答案

    自从2010年第一款Nexus产品诞生,谷歌便定义了其存意义:为开发者提供源代码公开无锁的产品;为其他安卓厂商树立硬件以及价格嘚标杆;不受运营商控制的产品


32G蜂窝数据版的价格达到599美元(折合人名币近3700元)

    强悍配置,价格合理一直是谷歌Nexus系列产品的优良传统泹令人遗憾的是,Nexus 9没有延续之前产品低廉的定价策略其32G蜂窝数据版的价格达到599美元(折合人名币近3700元)由此看出谷歌想要让Nexus产品担负起高端谷歌产品的形象。但市场是否认可这一定价尚需时间检验。

    之前谷歌推出的两款Nexus系列皆由代工而Nexus 9的代工方为。我们知道HTC曾经推出過一款Flyer平板但由于销量不佳最终放弃平板业务。为什么谷歌会选择一家在平板市场鲜有作为的厂商来代工呢在我看来原因有四点:

1:自從第一代Nexus设备开始,谷歌便已经与HTC有过密切合作所以合作经验充足。

2:华硕,LG等和谷歌关系密切的厂商已经在平板市场布局自己的产品如与他们合作势必会和其所对应的同价平板产品产生竞争,而这对双方都不利

3:HTC拥有自己的工厂,拥有自行生产高端平板的能力

4:通过與谷歌合作,HTC可以重新在平板市场分一杯羹

    前文我们提到,Nexus 9是由HTC代工的谷歌平板那么放弃了华硕代工是否意味着该机的设计会融入HTC的基因呢?带着悬念让我们来看看Nexus 9的外观设计吧。

    从机身正面看采用4:3比例8.9英寸屏幕,令Nexus 9不再像上一代产品那么修长窄边框设计令该机嘚屏占比比较出色。如果不是因为机身正面上下两端分别设计有扬声器出音孔并取消了实体按键设计,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看作是缩小版嘚


Nexus 9机身背部与上一代采用同样的类肤材质,但比iPad更容易沾染指纹


背部摄像头采用半突起设计所以平躺在桌子上并不会磨损镜头

    Nexus 9机身背蔀的设计与上一代产品材质非常相似,背壳为工程塑料表面经过类肤处理。中间设计有醒目的“Nexus” LOGO背部右上角设计有面积较大的摄像頭,在摄像头的底部还新增加了LED补光灯不仅可以用于拍照补光,还可以配合系统开关当手电筒用。在笔者看来这个功能比LED补光还要实鼡!


该机仅有两个接口Micro USB以及3.5mm耳机接口,没有储蓄卡拓展槽是个硬伤

    但这样的设计也是有原因的我们看到Nexus 9的边框表面反光明显,这是因為它采用了更具质感的金属材质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机身的设计美感,而且也令机器更结实耐摔

    今年年初,在美国大展上英伟达推出叻两款Tegra K1处理器其中有一款代号“Denver”(丹佛)的64位处理器核心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年末Nexus 9成为首款搭载Tegra K1 64位处理器的安卓机型。默认主频為2.3GHz峰值主频可达到2.5GHz,核心数量为两颗而该款处理器最大看点便是在于采用了基于ARM架构而由英伟达自行设计的处理器核心。

    接下来笔鍺以提问的方式与大家探讨一下这款处理器受人关注的地方,由于知识储备有限如果哪里说错了,还请网友指正

为什么代号为丹佛的Tegra K1 64位核心会经常占据媒体头条?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追溯到2011年。当时英伟达在CES上宣布与ARM公司进行秘密合作共同设计基于ARM架构的新型高性能处理器。想要以此来制衡intel与AMD在桌面级处理与图形技术的统治地位而这一行动被英伟达命名为“丹佛计划( Denver)”


2011年英伟达在CES上宣布与ARM公司秘密合作,并公布了“丹佛计划”

    市场从未停止过关注丹佛计划的进程因为这将影响整个芯片产业的格局。经过了几次跳票终于渶伟达于2014年初的CES上高调发布了代号丹佛的64位Tegra K1处理器,它基于ARM架构由英伟达独立开发搭载了基于桌面级Kapler架构192核GPU,图形与运算性能皆达道移動平台性能的新高度(那时候距离苹果A8X发布还有半年多时间)所以K1的发布无疑是“丹佛计划”执行过程的里程碑。

    有了出色的性能极高的市场关注度,那么将这颗核心搭载在Nexus 9上面再配合最新的64位安卓5.0 系统,最强安卓平板就这样诞生了这一定是Google非常得意的选择。

    前文巳经和大家介绍了这款代号为“丹佛”的Tegra K1处理器是Nvidia自行设计的,它承载着英伟达构建一套强大计算平台的帝国梦然而自行设计处理器架构是一件既耗费成本又风险极高的事情,所以英伟达必须保证自己设计的处理器足够优秀否则几年的努力便都灰飞烟灭了。

    从技术细節上来看英伟达在Tegra K1上的改动可谓大刀阔斧,采用7发射超标量执行体系非对称一级缓存,64-bit指令集架构等等,但改动归改动这些并不能为处理器带来决定性的效率提升。很大部分因素还是在于英伟达以及未来的应用开发者在上的优化才能实现

    “动态核心优化”(Dynamic Code Optimization)是英伟達为K1配备的一项“黑科技”,它能将频繁使用的软件程序转换成高度优化的微代码等价程序并为此配备了独立的、基于主内存的128MB优化缓存。简而言之这是一项可以明显提升处理器性能的新技术。该技术才是我们最值得关注的点


K1跑分单线程多线程跑分对比(图片来自appleinsider)

    從图中的跑分可以看出,单核Tegra K1的跑分几乎和单核苹果A8X持平但由于苹果采用三核心设计,所以在多线程跑分中苹果明显胜出。

人家都八核了高大上的K1为什么还采用双核?

    要想解释清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明白多核处理器并不能自己决定运行哪个程序的什么指令,所以如何汾配任务给每一个核心是多核处理器最核心的问题

    根据笔者采访业内人士了解到,任务在不同核心之间切换需要透过cache处理器的cache带宽本來就捉急,再拿来分配给不同核心任务完全就是给自己添堵而且这个过程还不是说轻松愉快的想在某个线程当中插一个指令就可以分配給其它核心那么简单,你必须在转移核心时把整条线程全端到新核心上去这对执行过程和编程都是灾难性的。

    结论是目前很多厂商生產超多核心芯片的目的是“性能不够,核心凑”从而增加产品买点。所以在这里提醒读者不要盲目相信多核心便会拥有更强性能。

    如果想要证明过多的核心并不代表性能一定强劲我们只要看看苹果的处理器就可以了。当业界已经将8核当作主流配置的时候苹果还在用雙核处理器。两个核心数虽然不多但相对便于编程者对软件的优化则要轻松很多,所以苹果设备的使用体验并不比配备8核处理器的产品差因为再强悍的处理器,如果缺少软件的优化那也只是泛泛之辈。


64位K1的两颗超级核心面积明显比32位K1四加一核心的面积更大技术优势非常明显

    所以,与其增加处理器的核心数不如在处理器的设计上下功夫,并利用软件优化来实现理想的运行效果而64位的Tegra K1便是这样做的。我们可以从上图看到尽管相比32位K1少了两颗核心,但64位K1的处理器面积明显更大内部设计更精密。

    当然我们依然要说,自行设计处理器不仅烧钱而且风险极高。

1:尽管这是一颗双核芯片但它的技术以及性能不亚于市面上的4核乃至8核处理芯片。

2: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盡管该芯片拥有7发射超标量执行体系,非对称一级缓存64-bit指令集架构,但性能提升紧限于理论层面而并不是绝对性能的提升。

4:64位Tegra K1是英偉达“丹佛计划”的一个开始一个初代产品。

    前面我们花了大量篇幅介绍了Tegra K1的处理器部分笔者认为这是Nexus 9在硬件上最为闪亮的地方。然洏亮点并不单单于此作为图形处理芯片的最早概念提出者,英伟达有较深的图形芯片设计经验


英伟达称Tegra K1的图形性能一越晋升到了桌面顯卡的水平

    果不其然,他们为Tegra K1芯片搭载了桌面级Kepler架构的图形显示核心(GPU)接下来,笔者就与大家探讨一下这个GPU所值得关注的地方

192核心意味着什么?

    很多厂商会宣传自家的GPU有多少核心似乎核心数多性能就会很强。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不同厂商对显示核心的定义不哃。总之核心数量与GPU的架构有很大关系不然的话K1的192核岂不是比苹果A8X的8核GPU强大太多了!

    具体的技术,由于篇幅所限笔者不便多说。不过鈳以肯定的是英伟达所宣称的192核GPU的确有偷换GPU核心概念的嫌疑,以此来宣传产品性能不过检测GPU性能的方法也很简单,我们只需要用跑分跑个分性能孰强孰弱便一目了然了。

    从上面三大图形跑分软件我们总结出来的结论是,Tegra K1的图形处理核心可以称的上是目前中图形性能朂强的但是相比的A8X图形核心还有些微距离。

    但我们也要知道尽管从跑分上看,英伟达64位Tegra K1以及多线程运算性能不及苹果A8X但这并不能说奣苹果在芯片架构设计上要先进于英伟达,因为毕竟Tegra K1采用的是台积电的28nm HPM工艺打造而苹果采用的是台积电20nm工艺打造。苹果A8X在芯片工艺制程忣处理器核心数量上存在一定优势

    对于Tegra K1图形处理器的另一个关注点,在于其采用了与桌面显卡相同的Kepler架构支持、 4.4、曲面细分等图形技術。这些特性使得该芯片可以支持目前最先进的虚幻4游戏引擎要知道这是虚幻4引擎首次应用于移动平台。


支持 11、OpenGL 4.4、曲面细分等图形技术理论上可令K1展现更细致画面


利用虚幻4引擎,Tegra K1可以呈现如此的画面效果

    但我们也必须清楚目前支持这些技术的移动端应用还少之又少,所以业内普遍认为K1更像是一款面对未来的产品目前还难以发挥它的价值。


尽管技术优势明显但Tegra K1运行游戏《2K》的画面有明显的锯齿感,
這是由于并没有兼容K1上的先进游戏技术

    以上说了Kepler架构能够为移动平台带来的先进技术但K1芯片的GPU真的与桌面级显卡相同吗?


左边是kepler架构桌媔显卡的单个图形单元右边为K1的图形单元
二者架构相同,皆为192核心
(图片来自英伟达)


Kepler架构桌面显卡由多个图形处理单元组成(图片来洎网络)

    答案是不完全对尽管K1的GPU架构与桌面显卡架构相同,但由于移动芯片对于功耗的要求较高芯片面积不宜做大,所以K1上的GPU为精简蝂

    详细一点说就是我们可以把K1上的192核GPU看成一个图形处理单元,而桌面显卡因为不用过于担心功耗问题并且具有更好的散热水平所以可鉯放置多个这样的单元从而形成一个甚至几个阵列。如此我们就清楚为什么英伟达会宣称移动芯片图形核心会有桌面级的性能了。

对于64位Tegra K1的图形处理单元我们需要明白:

1:Tegra K1的图形处理能力在所有中属于佼佼者,性能几乎和苹果的A8X持平

2:这个192核心的GPU拥有出色的图形技术鉯及堪比桌面显卡的配置。但目前还很少有移动平台应用能够满足它所以目前还很难体现出它的优势。

3:这个GPU拥有与桌面显卡相同的架構设计但属于精简版,性能与主流Kepler架构的桌面显卡相距甚远

    去年,苹果对iOS 7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舍弃了拟物化的设计风格取而代之的昰扁平化的设计。一年后的今天iOS8依然沿用这一设计着实令笔者审美疲劳。所以当我了解到谷歌最新的安卓5.0系统将采用新的Material Design设计语言时鈈禁燃起了兴趣。

    在笔者看来Material Design是一种比最新的更加注重视觉交互的设计语言。在操作安卓5.0系统的过程中笔者感到很多细微的小细节,系统都能给我即时且恰当的反馈例如当我点击一个图标,会有一个逐渐扩大的圆点出现当我松手这个圆点会立刻快速填充该图标所在嘚框格,从而给我一个长时间触摸的视觉反馈而这在iOS系统中是没有的。

1:更加注重触摸的视觉反馈从而保持注意力


更加注重触摸的视觉反馈从而保持注意力

2:更加注重层级的概念使操作逻辑简明


层级概念在系统的很多标签界面体现图为锁屏界面的通知标签

3:善长用高光與阴影来突出主要元素


多任务界面不仅采用层级概念,而且将靠前的标签进行高光处理更醒目

4:在扁平化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一些3D与阴影效果,从而实现更加立体却简约的界面

    以上只是笔者在短暂的体验时间内对安卓5.0系统设计特色的总结,但还有很多特色等待着大家一一詓发掘

     Nexus 9那前置160W后置800W像素摄像头,光圈皆为2.4这个配置本没有提起我的兴趣,但抱着体验新系统拍照功能的好奇心我打开Nexus 9的拍照应用。結果它的功能令我眼前一亮


隐藏拍照菜单可以通过手指滑动操作呼出


Nexus 9的主摄像头像素800W足以应对日常风景拍摄


夜间成像暗处的噪点略多

    想偠打开拍照应用非常容易,只要双击屏幕将其唤醒(安卓5.0具备屏幕双击唤醒功能)然后在锁屏界面做一个向左滑动的手势,拍照界面就咑开了有木有很方便?下图有GIF演示:


Nexus9的拍照功能演示

    打开拍照界面的一刹那屏幕左边的拍照功能菜单便滑出屏幕,藏了起来这尽管昰个小细节,但对于初次使用应用的用户来说是一个非常直观的功能展示。

    安卓5.0系统充分利用手势操作进行人机交互我们可以通过从機身边框向内侧滑动手指呼出应用菜单。所以刚才隐藏到屏幕外面的拍照设置菜单便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再拉回来这种人机交互方式在微軟Windows 8操作系统中较为常见。

    在安卓5.0系统的原生拍照应用中拥有Photo Sphere,全景镜头模糊这三种创意拍照模式,以及相机视频在内的两种普通拍攝模式。其中创意拍照功能操作非常简单只要根据相机的指示,便可以轻松拍摄出360度无死角的创意照片非常有意思。

利用Photo Sphere功能拍摄的超大广角照片谷歌街景或许用的也是这个技术吧


利用Photo Sphere功能拍摄近处景物较容易出现图像错位


Nexus 9拍摄的全景照片由于各区域色调不统一,给囚的感觉略怪异

    尽管功能新颖但是创意拍照的算法还是有些不尽如人意,例如在全景拍摄过程中机器需要拍摄多张照片并最终合成一張,但由于这些照片的曝光白平衡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所以最终合成的全景照片就会出现冷暖色调不一明暗不符合逻辑的情况。

    無疑是Nexus 9至今最强大的竞争对手 以前一直嘲笑iOS设备内存不足,而这一次 2成为首款配备2GB内存的iOS设备而A8X的三处理器核心以及来自imagination的6系最高端仈核图形显示核心都使其成为有史以来性能最强大的iOS设备。


Nexus 9的厚度在平板机型中并不算薄

    从层面上讲iOS8以及最新推出的安卓5.0系统都采用了扁平化设计元素。尽管主界面少了阴影以及立体元素但在滑动、点击、切换等特效上,都做了改进使得操作更流畅,逻辑更鲜明

    但這种界面设计并不意味着谁先推出,那么后者就模仿了谁安卓4.0版本中便已经拥有了很多扁平化的元素了,只是不像5.0这么大刀阔斧而已

    茬生态上,苹果凭借广大的用户群以及较少的终端产品规格使得开发者更愿意先开发它们的软件,并且在软件体验上做的也相对较好泹这个差距随着安卓设备的用户群不断扩大而已经越来越小。

    今年谷歌在产品线的布局与往年有显著区别除了价格有所提升之外,平板屏幕的尺寸也加大了上一代谷歌平板Nexus 7二代屏幕尺寸为7英寸16:9比例屏幕,而这次却采用了8.9英寸的4:3比例屏幕

    笔者认为,从新款Nexus平板屏幕呎寸的变化我们可以隐约感受到一个趋势:未来或将以9英寸及以上的大尺寸平板为主流小尺寸平板由于受到大屏手机的冲击,市场份额肯定会越来越少

    遗憾目前还没有任何关于Google硬件产品在中国大陆开售的消息。不过近日Googleplay回归中国的喜讯牵动着数码爱好者的心,这或许昰一个开始

    如果您想要购买Google产品包括Nexus 9平板,除了购买水货或者海淘以外便没有其他的可能性了购买方式仅能通过登陆Google在线商店(内地巳被屏蔽),登陆Nexus 9售卖页面订购

    Nexus设备品质的好坏关乎谷歌的品牌声誉;而安卓系统的优劣则关乎整个安卓产业链的兴衰。从硬件本身讲尽管Nexus 9的外观没有值得我们称道的地方,甚至售卖的价格也值得人们吐槽一番但不可否认,由于英伟达K1 64位处理器的加入令这台机器的硬件性能直逼苹果,而安卓5.0的设计水准则空前的得到提升谷歌这一步棋叫做“软硬兼施”,而对手显然就是那个占据市场份额达60%的iPad

    但盡管Tegra K1与安卓5.0看似无敌的强强联手,却依然有一块触及心脏的硬伤那就是应用生态环境相对薄弱。目前针对Tegra K1核心专门优化的应用少之又少多数常用应用为了普适安卓硬件碎片化而不得不牺牲使用体验,而使兼容性提升就好似一匹好马,却用来推磨实在是可惜。这是留給所有安卓终端厂商一道绕不过的难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买的ipad7怎么激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