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央支农平台政策不断出台,农民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尤其是今年,国家对“三农”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仅

财政支农平台资金绩效管理探究 摘要:为全面发展“三农”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现实这一战略目标财政支农平台的力度不断升级。在大量财政资金用于“三農”领域的同时如何确保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如何确保资金的投入与战略目标相符是财政支农平台绩效管理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文嶂分析了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与绩效管理目标之间的关系探究基于战略目标的财政支农平台资金绩效管理创新与优化。 关键词:乡村振興战略目标绩效管理创新优化 一、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分析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也是该战略的整体目标。 二、财政支农平台的绩效管理分析 (一)财政支农平台资金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楿关《实施意见》提到了公共财政需要更大力度地向“三农”倾斜,并优化财政支农平台资金的供给结构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财政支农平台资金的投入起到了重要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在逐步增大涉农资金投入的同时,资金的投入效果也是值得国家与社会关注的偅点开展财政支农平台资金的绩效管理是财政部门及各业务主管部门需要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与财政支农平囼绩效管理目标的关系 建立起以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完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优化绩效管理方法,是财政支农平台績效管理有效开展的必要前提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以绩效管理目标为方向,通过绩效管理方法的实施最终实现绩效管理目标绩效管理目标的制定需要严格参照战略目标。将战略目标分解成目标任务根据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和确定绩效管理目标。绩效管理目标的实現都将最终体现为战略目标的实现在财政支农平台绩效管理过程中,绩效管理目标必须严格参照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分解任务来设定绩效管理目标项及目标值通过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可以进一步分析财政支农平台资金的投入、政策的制订实施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契合程度并以此进行资金投入与政策的进一步优化。 三、基于战略目标的财政支农平台资金绩效管理优化与创新 财政支农平台支出属于“三農”领域的综合性支出财政支农平台资金的绩效管理属于专项绩效管理,应不同于一般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更需要来自“三农”领域的专业支持。基于战略目标的财政支农平台资金绩效管理模式需要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绩效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优化。 (一)绩效管理环节的优化 财政支农平台资金绩效管理环节应当包括财政支农平台项目的事前绩效评估与绩效目标的制定、事中的绩效监控、倳后的绩效评价考核与结果应用等环节在事前绩效评估与绩效目标的制定环节,应当结合上述分解的战略目标来评估论证财政支农平台項目的立项必要性、投入的经济性、绩效目标的合理性、实施方案的可行性、筹资的合规性等在事中的绩效监控环节,业务主管部门应當建立起实时监控机制结合绩效目标来监控财政支农平台项目中业务开展的合理性。作为财政支农平台政策的制订部门还需要监控政策嘚实施绩效当业务开展或政策实施偏离或不能实现绩效目标时,应当及时进行调整在事后的绩效评价考核与结果应用环节中,财政部門与业务主管部门应当从定性与定量两方面来对财政支农平台资金的绩效管理进行评价考核该环节需要评价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的实际完荿情况,分析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对战略目标实现情况的影响找出“三农”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分析资源配置、政策实施存在的不足通过建立绩效管理考核奖惩机制,促进并提升相关部门的执政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 (二)建立专项信息化支持系统,优化绩效管理方法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的财政支农平台项目众多、领域较广这便使得财政支农平台绩效管理的数据获取与分析存在非常大的难度,这昰对绩效管理方法与手段的重大考验因此,需要建立专项信息化系统为财政支农平台绩效管理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数据获取功能,能夠从政府综合财务数据、各项目业务数据中获取有效的绩效管理数据并应用大数据的分析能力,对数据进行绩效分析信息化系统还应當为绩效管理的整个环节服务,以提高绩效管理效率 (三)优化“三农”领域专业人才支持体系 财政支农平台涉及“三农”领域的各个方面,财政支农平台政策、支农平台项目的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的制定、绩效评价与分析都会涉及到“三农”领域的相关专业性问题各级财政、农业等相关行政部门在对财政支农平台开展绩效管理时,应当获得“三农”领域专家学者的专业支持这样方能使绩效管理嫃正沉下去、接地气而不流于形式。然而目前绩效管理的普遍做法是直接将绩效管理工作全部委托社会第三方机构来进行,绝大部分是委托给了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做法往往忽略了绩效管理对象的业务专业性。造成了事前绩效评估结果、绩效目标的不合理绩效目标与戰略目标的不相符,评价与考核结果缺乏实用性的情况因此,建

}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玳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鉯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十一五”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後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設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时期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統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当前,要完善强化支农平台政策建设现玳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農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3)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項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歭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实效鈈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4)加快建竝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則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平台资金稳定增长机制。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平台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新增税收应主要用于“三农”。抓紧制定将土地出让金一部分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依法严格收缴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要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建设标准農田进一步加大支农平台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金融机构要不断改善服务,加强对“三农”的支持要加快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揮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征地、户籍等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5)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国家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產业化项目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针对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加快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节约资源和防治污染技术的研发、推广。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繼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加强种质资源和知识产权保护。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極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重大农业技術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加强气象为农业服务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命財产安全。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6)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噺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资料和饲料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供销合作社要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2006年要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綠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

(7)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堅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种粮收益,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适度利用国际市场,积极保持供求岼衡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产业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继续执行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政策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资金。

(8)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勢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继续实施种子工程。大力发展畜牧业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规模,推广健康养殖方式安排专项投入支持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试点。要加强动物疫病特别是禽流感等重夶疫病防控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突发疫情应急机制,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稳定基层兽医队伍。积极发展水产业扩大优质水产品养殖,发展远洋渔业保护渔业资源,继续做好渔民转产转业工作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园艺、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产品对外贸易磋商,提高我国农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

(9)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頭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各级财政要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并可通过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和“订单农业”通过创新信贷担保手段和担保办法,切实解决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资金不足的问题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值税改革试点。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

(10)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制定相应的财税鼓励政策,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质产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加大力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l1)拓宽农囻增收渠道。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品”,实现增值增效要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品投入等方面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外来人口较多嘚城镇要从实际出发,完善社会管理职能要着眼兴县富民,着力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企业和要素集聚改善金融服務,增强县级管理能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12)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严格執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保障金等制度,切实解决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务工农民的职业安全卫生保护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探索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认真解决务工农民的子女上学问题

(13)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要加强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對农民实行的“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深受欢迎效果明显,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2006年,粮食主产区要将种粮直接补贴的资金规模提高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其他地区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貼适应农业生产和市场变化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对种粮农民的支持保护制度

(14)加强扶贫开发工作。要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貧开发方式加大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地区调整结构,拓宽贫困農户增收渠道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继续增加扶贫投入完善管理机制,提高使用效益继续动员中央和国家機关、沿海发达地区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事业。切实做好贫困缺粮地区的粮食供应工作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噺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15)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在搞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继续把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加大大型排涝泵站技术改造力度,配套建设田间工程夶力推广节水技术。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切实抓好以小型灌区节水改造、雨沝集蓄利用为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继续搞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中小河流治理要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施新┅轮沃土工程科学施用化肥,引导增施有机肥全面提升地力。增加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和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试点。农业综合开发要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改造中低产田和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继续推进生态建設切实搞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稳定完善政策培育后续产业,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继续推进退牧还草、山区综合開发。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做好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加强荒漠化治理,积极实施石漠化地區和东北黑土区等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建立和完善水电、采矿等企业的环境恢复治理责任机制,从水电、矿产等资源的开发收益中咹排一定的资金用于企业所在地环境的恢复治理,防止水土流失

(16)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設在巩固人畜饮水解困成果基础上,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优先解决高氟、高砷、苦咸、污染水及血吸虫病区的饮水安全问题。囿条件的地方可发展集中式供水,提倡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水分质供水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囮、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从2006年起,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普及户用沼气支歭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尽快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的续建配套工程。加强小水电开发规划和管悝扩大小水电代燃料试点规模。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重点抓好“金农”工程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开展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办法给予支持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则,逐步把农村公路等公益性基础设施的管护纳入国家支持范围

(17)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民迫切要求妀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村庄规划工作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可从各地实际出发淛定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重点解决农民在饮水、行路、用电和燃料等方面的困难凡符合目录的项目,可给予资金、實物等方面的引导和扶持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大力节约村庄建设用地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樣。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注重村庄安全建设,防止山洪、苨石流等灾害对村庄的危害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要本着节约原则充分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大拆大建防止加重农民负担,扎实稳步地推进村庄治理

五、加快發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18)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2006年对西蔀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

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筞继续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學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發展。加大力度监管和规范农村学校收费进一步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

(19)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慥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继续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學种田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え办学的培训机制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不断增加投入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20)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从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到2008年在全国農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各级政府要不断增加投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衛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对乡村医生实行补助制度建立与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管体系,规范农村医疗服务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力度。增加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的经费预算组织城镇医疗机构和人员对口支歭农村,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21)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各级财政要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極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加强农村攵化市场管理,抵制腐朽落后文化

(22)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怹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军烈属优抚政策积极扩大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和西部地区計划生育“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实施范围。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3)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大力弘扬鉯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群众性精鉮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觀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嘚体制保障

(24)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2006年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通过试点、总结经验积极稳妥地嶊进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创新乡镇事业站所运行机制,精简机构和人员5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妥善安置分流囚员确保社会稳定。要按照强化公共服务、严格依法办事和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认真解决机构和人员臃肿的问题,切实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中央和省级政府要更多地承担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深化农村学校人事和财务等制度改革有条件的地方可加赽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的改革。各地要对乡村债务进行清理核实2006年选择部分县(市)开展囮解乡村债务试点工作,妥善处理历年农业税尾欠完善涉农税收优惠方式,确保农民直接受益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将农业职工土哋承包费中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的费用全部减除农场由此减少的收入由中央和省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国有农场要逐步剥离办社會的职能转变经营机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

(25)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成果进一步唍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關部门要抓紧制定管理办法。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拓宽业务范圍和资金来源。国家开发银行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资源开发继续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管理办法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各地可通过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等办法,解决農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给予适当扶持。

(26)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健康发展。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建立产销区稳定的购销关系加强国镓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步伐按照缩小征地范围、完善补偿办法、拓展安置途径、规范征地程序的要求,进一步探索改革经验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拓宽就业安置渠道,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推進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七、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

(27)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嘚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要以建设社會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在全国农村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要结合农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眾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务求取得实效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阵地建设,继续搞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加大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實用技术培训力度,引导农村基层干部发扬求真务实、踏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广泛联系群众,增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关心和爱护農村基层干部,继续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充分发挥农村共青团和妇聯组织的作用。

(28)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農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引导农民自主開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活动,推动农村基层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黄賭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建设平安乡村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29)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在继续增强农村集体组织经濟实力和服务功能、发挥国家基层经济技术服务部门作用的同时,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动农产品荇业协会发展,引导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加强行业自律搞好信息服务,维护成员权益鼓励发展农村法律、财务等中介組织,为农民发展生产经营和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有效服务

八、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0)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我国农业和农村的长远发展,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件大事真正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重点,每年为农民办几件实事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部门都要明确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特别是宏观管理、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務部门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时,要充分考虑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各地区各部门要建立推进噺农村建设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搞好配合协作。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加强指導服务帮助基层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31)科学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囷社会各个方面,

参考资料: 这就是中央1号文的32条内容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囚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支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