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价格2支与5%葡萄糖100豪升配有微威险

贵阳市延安中路48号世贸广场B区22楼2204室/2209室/2210室 
    联系电话:9
    传     真:2
省人民政府印发《贵州省关于加快推进新医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贵州省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年)》的通知
贵州省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日
&&点击:1121
省人民政府印发《贵州省关于加快推进新医药
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贵州省新医药产业
发展规划(年)》的通知
黔府发〔2014〕24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贵州省关于加快推进新医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贵州省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
(此件公开发布)
贵州省关于加快推进新医药
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加快推进新医药产业发展,既是我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现实需要,也是我省实现后发赶超的战略选择。为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医药产业跨越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发〔2012〕2号文件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主基调、主战略,抢抓医药新需求、新技术激发新产业模式的重大机遇,按照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借力发展、聚集发展的原则,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为主线,以改革开放、科技创新为动力,聚焦龙头企业、知名品牌、高新品种和制造环节,推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在新医药产业的应用,做强做优中药、民族药,培育发展生物制药、化学药,积极拓展医疗器械产业,大力突破新医药衍生产业,加快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新医药产业体系。
(二)发展原则。
——坚持突出优势、特色发展。充分发挥我省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生物资源、民族医药、药品品种等优势,大力发展民族药、药食两用等特色优势产业。
——坚持科技兴药、创新发展。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加强创新药、专利药、抢仿药研发,突出中西医结合,推动生物技术、化学工艺在民族制药中的应用,改造提升传统制药产业。
——坚持招商引智、借力发展。围绕优势资源和产业导向,开展专业招商,引进龙头企业、知名品牌、高端人才和重大项目,做大产业增量。
——坚持行业整合、聚集发展。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实行“一企一策”,精准化扶持,促进品种、技术向优势企业集中,推动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2017年,全省新医药产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形成100亿元医药大集团1个以上,50亿元医药集团1个以上,20亿元医药企业10个以上,10亿元医药企业10个以上。培育20亿元医药大品种3个,10亿元医药大品种10个,5亿元医药大品种30个,1亿元医药大品种40个。
二、重点任务
(四)优化产业布局。立足我省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以贵阳为核心,发展壮大益佰、乌当、修文、清镇、龙里、贵安等医药产业园,打造“贵阳新医药产业圈”,形成全国一流的新医药产业示范区。鼓励红花岗、兴义、凯里、西秀、大方、六枝等有条件的地区,依托医药骨干企业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集群。围绕18个道地特色中药材大品种,在38个重点县打造规范种植及良种繁育基地。加快建设1—2个综合性现代医药物流园区、4—6个产地交易市场,推进医药服务与大数据、医药流通与物联网结合,构建现代医药流通网络。(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扶贫办;责任单位:省商务厅,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五)做大做强中药、民族药。以益佰、百灵、信邦、景峰、同济堂等骨干企业为重点,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中药、民族药开发。优先扶持独家品种、大品种,重点发展艾迪注射液等肿瘤、心脑血管类重大疾病药,提高仙灵骨葆胶囊等大宗常用药品的市场占有率。支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新品种,挖掘开发民间组方、验方,加快推出一批作用机理明确、技术含量高、疗效可靠的药物。重点发展黄芪甲苷葡萄糖注射液、参花消痤颗粒、妇科花菊颗粒等新品种。支持优势品种二次开发,促进“老药新用”研发,发掘新的临床适应症,突破有效成份提取、分离与纯化技术,提高中药现代化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中药生产规范和标准,确保中药质量可控和安全。加快中药材基地建设,为药材资源就地转化提供支撑。(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扶贫办,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六)培育发展生物制药。以泰邦、中泰、泛特尔等企业为依托,引进优强企业,发展胎盘多肽注射液、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人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等生物制品。推动人纤维蛋白原临床研究和申报生产,开展人凝血因子Ⅷ、炭疽免疫球蛋白(一类新药)的创新研究和产业化。开展药物设计筛选、药效及安全性评价、药代动力学等关键技术攻关,突破药物合成、结晶纯化、剂型工艺等产业化技术。大力开发预防、诊断重大传染病的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加快在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方面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创新药物。(牵头单位:省科技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七)加快发展化学药。重点支持益佰、圣济堂、天安、天地、科伦、景峰等企业,针对防治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发展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等药物。引进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开展创新药、专利药研发,加快控缓释、靶向给药技术开发,推进替芬泰(一类新药)等新产品、新制剂产业化。抢仿米格列奈钙、苯磷硫铵、阿齐沙坦等国外专利到期大市值品种,加快实现项目落地。依托福泉、息烽等市县精细化工产业基础,发展化学原料药和中间体,激活闲置药号。(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科技厅;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八)提升发展医疗器械及医用材料。发挥我省军工企业优势,促进军民融合,重点开发生产医用氧气加压舱、电动轮椅智能控制系统等数字化、智能化医疗设备。以贵州苗药、天使、扬生、康琦、金玖等企业为基础,支持生产医用贴敷类、医用高分子材料等产品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大产学研合作,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开发精密输液器、蛋白质芯片传感器、可吸收生物材料等高质医用耗材产品。引进一批数字影像、检验检测、诊疗设备、医用特种车辆等生产企业落户我省。结合大数据产业,发展穿戴设备、移动医疗设备、家庭健康产品、医用传感器等智慧医疗产品。(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九)拓展新医药衍生产业。大力发展药食两用产品,推动贵州道地大宗药材进入新资源食品目录,以天麻、杜仲、灵芝、太子参、薏苡仁、半夏、银杏、何首乌、桔梗、金银花、刺梨、鱼腥草、石斛等药材为重点,开发药膳、药酒、药茶、保健品等产品,打造知名品牌,实现“蛙跳式发展”。依托宏宇、百灵等企业,以艾纳香、迷迭香、灵芝等贵州道地中药材为原料,开发化妆品、日用品、添加剂等产品。促进新医药与健康养生产业融合发展,在种植、制造、物流、医疗、健康管理等产业链上培育新业态。(牵头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责任单位:省扶贫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卫生计生委,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十)打造龙头企业。实施“巨人计划”,引进和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采取优先安排新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检查、药品招投标、药品技术转让注册审批等措施,“一企一策”支持优强企业并购重组。鼓励同类产品企业强强联合,推进上下游关联产业整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品种、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支持上市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平台,并购医药制造、流通、种植企业及医疗服务机构。积极探索跨地区企业兼并重组利益共享机制,妥善解决财税利益分成、统计数据归属等问题,实现成果共享。(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责任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扶贫办、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统计局、省卫生计生委,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十一)培育优势品种。建立优势品种培育机制,实施品种目录动态管理,每年遴选20个品种“一品一策”精准扶持,重点发展肿瘤、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药和大宗常用类药品。支持品种二次开发和中药再评价,激活“休眠”品种。重点扶持艾迪注射液、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等成为20亿元大品种,盐酸川芎嗪、仙灵骨葆胶囊、骨康胶囊、肺力咳合剂、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抗妇炎胶囊等成为10亿元大品种。推动优势品种进入国家医保、基药目录和省级医保目录,力争进入国家基药目录的独家品种有新的突破。将中药材种植与扶贫相结合,重点发展金银花、太子参等18个道地特色中药材大品种。(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卫生计生委、省扶贫办;责任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十二)狠抓招商引资。选择产业发展较好、企业较为集中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北地区持续招商,着力引进国药等国内知名优强企业,立足资源优势,发展壮大中药和民族药规模;立足补齐短板,培育发展化学药、生物制品和医疗器械;立足产业新导向,拓展新医药衍生品。抢抓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地方基本药物目录增补等机遇,鼓励采用融资租赁等方式,吸引产业投资。加快推进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功能配套,聚集发展要素,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项目落地。(牵头单位:省投资促进局;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省扶贫办、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卫生计生委,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十三)增强创新能力。发挥贵州大学、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遵义医学院、中科院天然产物重点实验室等省内外科研资源优势,推动产学研合作,建设省级公共技术和中试平台,支持综合性创新药物和单元技术研发,重点建设人体干细胞、中药、民族药、药用植物、动物、微生物及矿物等资源库。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新增一批医药科技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新医药研发模式,鼓励开展合同研发,推动相关企业在药物设计、新药筛选、安全评价、临床试验及工艺研究等方面开展研发外包服务。建立和完善医药创新服务体系,积极支持开展新药初步安全性评价及临床研究。力争“国家苗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尽快落户我省。(牵头单位:省科技厅;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十四)完善市场体系。加快贵阳市综合性现代医药物流园区建设,加大对碧江、大方、绥阳、施秉4个中药材产地市场的支持力度。依托贵州医药集团、康心、苗都、乌蒙山、一树等企业,大力发展药品配送中心、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着力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健康服务等销售网络向乡镇延伸,积极开拓最广阔的农村医药市场,解决好健康下乡“最后一公里”问题,构建高效、快捷、便民的现代医药流通体系。(牵头单位:省扶贫办、省商务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卫生计生委,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三、政策措施
(十五)加大财政支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新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建立财政投入与产业发展同步增长机制。统筹发展改革、科技、经济和信息化、扶贫、商务等部门的相关专项资金,集中支持优势企业、高新品种、著名品牌和中药材基地建设。
省内企业成功并购省外企业并将工厂搬迁到我省的,省级一次性奖励200万元,项目所在地市、县政府奖励300万元;省内优强企业并购省内企业的,省级一次性奖励100万元,项目所在地市、县政府奖励200万元;通过国家中药再评价的大品种,省级一次性奖励100万元,企业所在地市、县政府奖励200万元;进入中国药典(2015年版或增补本)的品种,省级一次性奖励50万元。省级奖励资金由省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支出。
取得国家新药证书的品种,省级一次性奖励100万元,企业所在地市、县政府奖励200万元;对首仿专利到期的原研药转移到我省生产且获得新版GMP认证的,每个品种省级一次性奖励50—80万元;并购、激活省内“休眠”、“半休眠”品种且销售收入达到2000万元的,省级一次性奖励50万元。省级奖励资金由省科技厅专项资金支出。
企业外包研发成果在我省投产后年销售收入达到3000万元的,企业所在地县级政府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对投资超过5000万元的专业化公共研发技术服务平台,项目所在地市级政府认定后给予投资额5%的一次性奖励,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牵头单位:省财政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扶贫办、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政府)
(十六)强化金融支撑。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贵州省医药产业投资基金,与天使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共同构建多层次投资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新医药产业贷款利率不上浮,创新金融产品,延伸服务网络。鼓励开展医药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支持医药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牵头单位:省政府金融办;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人行贵阳中心支行、中国银监会贵州监管局、中国证监会贵州监管局)
(十七)保障土地供应。对投资额3000万美元或5亿元以上项目,由省级优先保障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实行“点供”。实施并购整合形成5亿元以上规模企业,涉及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益,按规定计提各种专项资金后的土地出让收益市、县留存部分用于支持项目建设。企业因整合而退出的原工业用地性质的土地,可按有关政策纳入挂牌流转程序改变土地使用属性,按规定计提各种专项资金后的土地出让收益市、县留存部分返还企业。对投资建设综合性现代医药物流园区、养生养老场所、大型医疗服务机构的,优先保障土地供应。(牵头单位:省国土资源厅;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扶贫办、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卫生计生委、省民政厅,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十八)落实税收政策。在我省新投资注册的医药企业,投资额在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上的,从企业投产之日起3年内,企业所交纳的增值税地方分成部分,由企业所在地市、县政府全额补助给企业,用于支持企业发展。项目投产3年以上、5年以内的,以减半方式给予扶持。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用实现利润进行再投资的,视同新引进的投资。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对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按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牵头单位:省投资促进局、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十九)加强人才保障。鼓励新医药产业来黔创业,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经认定符合条件的,可参照《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黔党发〔2012〕31号)和《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加快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黔党发〔2013〕12号)等文件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且增幅超过30%的成长型企业,由所在地县级政府对企业领导班子给予50万元奖励。国内外行业领军人才在我省新办医药企业投产后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万元的,企业所在地县级政府给予个人一次性20万元奖励。引进的企业高管和专家,在我省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前5年全额返还。省外高科技人员到我省专职引领国家新药项目开发或生物医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且工作期限签订5年以上的,所在地县级政府一次性给予购房补贴10万元。企业聘用博士、正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与企业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奖励,每年年底直接奖给个人,期限为3年。(牵头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四、组织保障
(二十)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完善由分管副省长任召集人,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负责人为成员的全省新医药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新医药产业发展工作,研究和解决我省新医药产业发展重大事项。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日常组织、协调、督查、调度和推进工作。各市(州)、贵安新区成立相应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制定配套措施,抓好政策落实,形成政策叠加效应和强大合力。(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统计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扶贫办、省卫生计生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二十一)强化监测考评。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新医药产业发展监测,强化对各项奖励资金和优惠政策的监督管理,掌握产业发展动态和趋势,开展产业发展政策研究,定期编发上报产业发展情况。省科技厅、省统计局、省扶贫办、省商务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林业厅等要继续开展贵州新医药产业年度统计工作,适时对外发布中药材种植、科技、流通、监管等有关数据。探索建立新医药产业发展评价体系,全面科学衡量新医药产业发展水平。将新医药产业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完成情况列为所在地市、县党政领导班子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将扶持医药产业政策落实情况列为省直有关部门领导班子考核重要内容。省政府督查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牵头单位:省科技厅、省统计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责任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扶贫办、省卫生计生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林业厅、省商务厅,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二十二)强化协调服务。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大行动,省有关部门组成工作组,重点帮助解决基药目录、医保目录、药典、药品批号等重大问题,积极争取国家部委给予我省新医药产业发展倾斜支持。设立省新医药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调整充实省医药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开展行业指导和服务。(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卫生计生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
贵州省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
新医药产业是由生物、信息和材料领域新技术所激发,并在健康领域新需求牵引之下产生的新产业模式。加快推进新医药产业发展,既是我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现实需要,也是我省实现后发赶超的战略选择。为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结合我省实际,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年。
一、发展背景
(一)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我省医药产业已形成中成药、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生物制品、医疗器械、药用包装材料和卫生材料、中药种养殖业等七大门类。全省医药工业企业已达254户,其中药品生产企业155户,医药高新技术企业36户,建立医药科研平台38个,涌现出益佰、百灵、信邦、汉方、神奇、同济堂等一批重点企业。总体来看,具备以下优势:一是药材资源好。我省是中药材资源大省,是全国中药材四大主产区之一。现有中药材品种资源4802种,占全国中药材种类总数的40%,居全国第2位。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58万亩,居全国第3位。二是民族医药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药独家品种154个,占全省药品品种总数16%。2013年,全省苗药销售产值达到150亿元,是全国销售额最大的民族药。三是医药品种多。药品生产批准文号2317个,其中中药1205个,化学药1092个,生物制品20个。药品品种1327个,独家品种336个。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品规567个。单品种销售上亿药品36个,其中10亿元以上药品1个,5亿元以上药品7个。四是产业发展快。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总产值实现294.61亿元,同比增长28.5%,占全省工业比重3.7%;工业增加值68.45亿元,同比增长14.4%,占全省工业比重2.5%。
近年来,我省医药产业与全国的差距拉大,位次靠后,规模仅为山东1/15、江苏1/13、广东1/6、四川1/4,排全国24位。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活。缺乏龙头带动企业,产值上亿元的企业仅45户,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仅5家,32%的医药企业资产不足500万元,20%企业亏损。二是产品结构单一,品种利用率低。中药、民族药占比超过90%,化学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发展严重滞后。化学药品种批号资源与产值贡献背离,有超过一半的药品批号闲置,47.4%的批号产值贡献率仅为3.6%。三是核心技术缺乏,创新能力不足。新药研发、专利药首仿和关键共性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水平较低,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升级慢,缺乏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医药知名品牌和优势品种。四是经营理念滞后,缺乏整合动力。省内制药企业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的观念,市场意识和危机意识不够,对产业政策、市场信息分析研究不足,互补合作意识不强,经营模式僵化,管理水平较低,缺乏做大做强的动力。
(二)发展环境。
——国际方面。国际药品市场年均增长速度7%,高于世界经济3%的增长速度。全球医药行业核心技术掌握在世界制药50强企业手中,50个大品种药年销售额达到2103亿美元,占世界药物销售总额20%。跨国医药巨头在全球掀起并购重组热潮,外企进军国内步伐加快。新药研发难度加大,“重磅炸弹”新药增长缓慢,仿制药呈快速增长态势。
——国内方面。医药持续快速增长,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7150户,全行业主营收入达2.17万亿元,增长17.9%。大医药集团、大品种药、高端药以及技术、资金、人才等产业要素资源配置主要集中在东部省区。新版GMP提高门槛、医保品种基药品种定价机制调整、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部分医药行业结构性过剩等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药行业进入并购重组高峰期。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发〔2012〕2号文件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主基调、主战略,抢抓医药新需求、新技术激发新产业模式的重大机遇,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为主线,以打造大企业、培育大品种为目标,坚持走特色化、差别化、精准化发展路子,聚焦龙头企业、知名品牌、高新品种和制造环节,推进中西医结合、医药服务与大数据结合、医药流通与物联网结合、食药结合、养生与休闲旅游结合,巩固壮大以中药民族药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扩张生物制品、化学药和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大力突破新医药衍生产业,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新医药产业体系,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医药产业集聚区和增长极。
(二)基本原则。
——坚持突出优势、特色发展。充分发挥我省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生物资源、民族医药、药品品种等优势,大力发展民族药、药食两用等特色优势产业。
——坚持科技兴药、创新发展。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加强创新药、专利药、抢仿药研发,突出中西医结合,推动生物技术、化学工艺在民族制药中的应用,改造提升传统制药产业。
——坚持招商引智、借力发展。围绕优势资源和产业导向,开展专业招商,引进龙头企业、知名品牌、高端人才和重大项目,做大产业增量。
——坚持行业整合、聚集发展。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实行“一企一策”,精准化扶持,促进品种、技术向优势企业集中,推动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
(三)发展目标。
——做大规模。到2017年,全省新医药产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形成100亿元级医药大集团1个以上,50亿元级医药集团1个以上,20亿元级医药企业10个以上,10亿元级医药企业10个以上,5亿元级医药企业20个以上。
——做强品种。到2017年,培育20亿元级医药大品种3个,10亿元级医药大品种10个,5亿元级医药大品种30个,1亿元级医药大品种40个。
——做优结构。到2017年,中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特色更加突出,中药、民族药支柱地位进一步巩固,药食两用产品跨越发展,化学制药、生物药、医疗器械和新医药衍生品加快发展,新医药产业体系基本健全。
专栏1 主要指标(亿元)
指标年新医药产值合计457800
一、制造业产值295600
1、中药、民族药制造业产值2654502、生物药、化学药制造业产值18503、医疗器械制造业产值12504、新医药衍生制造业产值——50
二、中药材产值162200
三、产业布局
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结合“5个100工程”和重点医药企业,推动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医药产业集群,加快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形成“一圈多点、集群发展”的产业格局。
(一)着力打造“贵阳新医药产业圈”。
以贵阳为核心,发展壮大益佰、乌当、修文、清镇、龙里、贵安等医药产业园,建设“贵阳新医药产业圈”。加强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医药公共服务体系,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聚焦重点项目,形成全国一流的新医药产业示范区。
专栏2 贵阳新医药产业圈重点产业园益佰医药工业园。
以益佰为龙头,开展中药、化学药等领域的研发、孵化与生产,聚焦抗肿瘤类、心血管类、呼吸系统和保健品类等重大领域,吸引中小医药配套企业集聚,形成现代医药制造业集群。到2017年,医药产业总产值100亿元。
乌当医药产业园。以健兴、威门、景峰、远程、天安、新天、康心等企业为龙头,开展中药、化学药等研发、孵化与生产,发展医药物流、检测等多元化,形成现代医药研发产业集群。到2017年,医药产业总产值100亿元。
修文医药产业园。以同济堂、德昌祥、维康、和仁堂、绿太阳等企业为龙头,以中药、民族药为发展重点,推进中药创新研发和二次开发,打造现代中医药研发生产基地。到2017年,医药产业总产值80亿元。
清镇医药产业园。以科伦、圣济堂、天使医疗等企业为龙头,建设大容量注射剂、糖尿病系列药品、医疗器械等生产及研发基地。到2017年,医药产业总产值30亿元。
龙里医药产业园。以神奇、良济、柏强、瑞和、益佰女子等企业为龙头,未来形成涵盖民族药、化学制剂、原料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产业聚集区,拓展医药商贸流通、产权交易、研发孵化和中介服务。到2017年,医药产业总产值80亿元。
贵安新医药产业园。围绕贵安新区建设国家级新区的战略机遇,规划建设总面积不少于10平方公里的新医药产业园,重点建设研究孵化、生产制造、贸易物流、康健服务、综合配套等五大功能区。到2017年,医药产业总产值30亿元。
(二)发展壮大区域特色医药集群。
鼓励西秀、红花岗、兴义、凯里、大方、施秉、六枝、丹寨等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医药产业,引导形成一批具有区域辐射效应的医药产业集群。
专栏3 重点产业集群
西秀。以百灵等企业为龙头,强化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等核心中药品种的市场地位、专利保护、技术升级,集中优势资源拓展基药市场,做好化学药替芬泰(一类新药)项目临床研究和糖尿病秘方糖宁通络胶囊等新药研发,吸引相关研发、种植、制药、流通等配套产业集聚。到2017年,医药产业总产值50亿元。
红花岗。以百花、廖元和堂、万胜、家诚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中药、民族药生产研发基地。到2017年,医药产业总产值25亿元。
兴义。以天地、心意、德良方、苗药等企业为龙头,建设大容量注射剂、中药民族药及外用膏贴剂等医药生产研发基地。到2017年,医药产业总产值20亿元。
凯里。以中泰、飞云岭、苗仁堂、华盛等企业为龙头,发展生物医药、中药民族药、医疗器械,建设苗侗药、瑶浴研发中试基地和健康养生保健产业基地。到2017年,实现医药产业总产值20亿元。
大方。以同威、九龙天麻、君安等企业为龙头,发展中药材种植加工、保健食品生产等。到2017年,医药产业总产值10亿元。
施秉。以三泓、昌昊中药等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太子参、头花蓼、天门冬、何首乌等中药材品种,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研制生产新型中药饮片。到2017年,医药产业总产值10亿元。
六枝。以大华、宏奇、康众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大小容量注射剂、中药民族药制造、中药材种植加工等。到2017年,医药产业总产值10亿元。
丹寨。以昌昊生物、广药中药材、森柒、欣紫鸿等企业为龙头,全力打造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基地。到2017年,医药产业总产值20亿元。
其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医药产业,重点扶持具有区域带动力的医药企业。
(三)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
围绕18个道地特色中药材大品种,在全省38个重点县(市、区)打造规范种植及良种繁育基地。专栏4中药材种植重点县方阵(38个)天麻(大方县、德江县、遵义县、雷山县、道真县等)、太子参(施秉县、黄平县、丹寨县、余庆县、石阡县、玉屏县等),丹参(松桃县、石阡县、修文县、西秀区等),党参(威宁县、道真县、七星关区等),石斛(赤水市、独山县、安龙县、习水县、遵义县、兴义市、乌当区等),刺梨(龙里县、兴仁县、大方县等),艾纳香(罗甸县、安龙县、黎平县等),金银花与山银花(安龙县、兴义市、兴仁县、绥阳县、道真县、织金县等),何首乌(施秉县、黄平县、都匀市、正安县等),桔梗(普定县、关岭县、西秀区、六枝特区等),续断(威宁县、龙里县、修文县、七星关区等),半夏(赫章县、大方县、威宁县等),苦参(七星关区、大方县、松桃县等),淫羊藿(雷山县、修文县、龙里县等),钩藤(剑河县、锦屏县、丹寨县等),白术(松桃县、乌当区、大方县、施秉县、西秀区、玉屏县等),吉祥草(紫云县、西秀区等),头花蓼(施秉县、乌当区、织金县、玉屏县等)。
四、重点任务
(一)巩固壮大中药、民族药。
——中成药。以益佰、百灵、景峰、同济堂、健兴、汉方、信邦、维康、神奇、拜特等企业为骨干,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中药、民族药尤其是苗药产品开发。优先扶持独家品种、大品种,重点发展艾迪注射液、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等肿瘤、心脑血管类重大疾病药,提高仙灵骨葆胶囊、骨康胶囊、肺力咳合剂、抗妇炎胶囊、舒肝宁注射液、醒脾养儿颗粒等大宗常用药品的市场占有率。
——中药新品种。支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新品种,挖掘开发民间组方、验方,加快推出一批作用机理明确、技术含量高、疗效可靠的药物。重点发展黄芪甲苷葡萄糖注射液、七香筋骨通巴布膏、参花消痤颗粒、妇科花菊颗粒等新品种。
——中药优势品种二次开发。促进“老药新用”研发,发掘新的临床适应症,推动化学工艺、生物技术在民族制药当中的应用,重点突破有效成份提取、分离与纯化技术,提高中药现代化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中药生产规范和标准,确保中药质量可控和安全。
——中药材种植。加快中药材基地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建设,为药材资源就地转化提供支撑。
(二)培育发展生物制药。
——血液制品。重点支持泰邦、中泰等企业加快发展,开发和生产人血白蛋白、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
——创新药。促进胎盘多肽注射液、人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扩大应用及生产规模。推动人纤维蛋白原临床研究和申报生产,开展人凝血因子Ⅷ、炭疽免疫球蛋白(一类新药)的创新研究和产业化。加快在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方面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创新药物。
——疫苗及诊断试剂。大力开发预防、诊断重大传染病的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
——生物关键技术。开展药物设计筛选、药效及安全性评价、药代动力学等关键技术攻关,突破药物合成、结晶纯化、剂型工艺等产业化技术。
(三)加快发展化学药。
——重大疾病药。重点支持益佰、圣济堂、天安、天地、科伦、景峰等企业,针对防治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发展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格列美脲片等药物。
——创新药、专利药。重点引进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开展创新药、专利药研发,加快控缓释、靶向给药技术开发,推进替芬泰(一类新药)等新产品、新制剂产业化。
——抢仿药。重点抢仿米格列奈钙、苯磷硫铵、阿齐沙坦等国外专利到期大市值品种,加快实现项目落地。
——原料药、中间体。重点依托福泉、息烽等市县精细化工产业基础,发展化学原料药和中间体,激活闲置药号。
(四)提升发展医疗器械及医用材料。
——先进医疗设备。重点发挥我省军工企业优势,促进军民融合,重点开发生产医用氧气加压舱、电动轮椅智能控制系统等数字化、智能化医疗设备。引进一批数字影像、检验检测、诊疗设备、医用特种车辆等生产企业落户我省。
——高质医用耗材。重点支持以贵州苗药、天使、扬生、康琦、金玖等企业为基础,推动生产医用贴敷类、医用高分子材料等产品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大产学研合作,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开发精密输液器、蛋白质芯片传感器、可吸收生物材料等高质医用耗材产品。
——智慧医疗。结合大数据产业,发展穿戴设备、移动医疗设备、家庭健康产品、医用传感器等智慧医疗产品。
(五)拓展新医药衍生产业。
——药食两用产品。实施一批药膳、药酒、药茶、保健品等药食两用产品的深加工项目,实现“蛙跳式发展”。推动天麻、太子参等道地大宗药材进入药食两用原料目录和新资源食品目录。以天齐、九龙天麻、山里妹等企业为骨干,把天麻、杜仲、灵芝“贵州三宝”做成全国知名品牌。加快华丰、薏米阳光、鑫龙等专业生产企业发展,培育薏仁系列产品。推动同济堂、苗姑娘、朗笑笑、绿缘、三泓等企业以折耳根、金银花、刺梨、太子参等为原料,拓展纯天然植物保健饮料市场。开发石斛、半夏、桔梗、银杏、何首乌等药材的药食两用功效,促进产业化。
——化妆品、日用品、添加剂。以贵州道地中药材为原料,开发化妆品、日用品、添加剂等产品,重点发展护肤类产品、洗发类产品及牙膏等。
——新业态。促进新医药与健康养生产业融合发展,在种植、制造、物流、医疗、健康管理的产业链上培育新业态。
专栏5 新医药衍生产品培育方阵
一、药食两用产品方阵
1、药膳、药酒、药茶、保健品等药食两用产品深加工项目。
2、天麻、杜仲、灵芝贵州三宝的开发及生产。
3、薏仁系列产品的开发及生产。
4、折耳根、金银花、刺梨、太子参等纯天然植物保健饮料的开发及生产。
5、开发石斛、半夏、桔梗、银杏、何首乌等其他药材的药食两用功效,促进产业化。
二、其他衍生产品方阵
1、以中药为主题的化妆品、添加剂、日用品等。
2、促进新医药与健康养生产业融合发展,在种植、制造、物流、医疗、健康管理的产业链上培育新业态。
(六)聚焦培育龙头企业。
实施“巨人计划”,引进和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到2017年,整合形成50—80户优强企业,益佰率先打造为100亿元级医药大集团,百灵打造为50亿元级医药集团,形成20亿元级、10亿元级医药企业各10个以上,全省排名前20位的制药企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70%。
“巨人计划”培育方阵
一、100亿元级企业培育对象(1个以上)存量企业:益佰集团(含益佰制药、益佰女子、民族药业等)。
增量企业:引入国内外投资,新增为培育对象。
二、50亿元级企业培育对象(1个以上)
存量企业:百灵集团(含百灵制药、天台山、世禧、和仁堂、乾元、正鑫等)。
增量企业:引入国内外投资,新增1-2户培育对象。
三、20亿元级企业培育对象(10个以上)
存量企业:景峰(含安泰等)、同济堂(含同济堂制药、老来福等)、健兴、汉方集团(含汉方药业、汉方制药、汉方息烽、德昌祥等)、信邦(含科开等)、圣济堂(含大华等)、维康、神奇制药(含神奇药业、盛世龙方、金桥药业、柏强制药、君之堂等)、拜特等。
增量企业:引入国内外投资,新增一批培育对象。
四、10亿元级企业培育对象(10个以上)
存量企业:泰邦、天安、远程、百花、太和、瑞和、威门、科伦等。
增量企业:引入国内外投资,新增一批培育对象。
五、5亿元级企业培育对象(20个以上)
存量企业:新天、天地、万胜、恒霸、天使、中泰、润生、家诚、恒和、弘康、三仁堂、千叶塑胶、宏宇、三力、绿太阳、飞云岭、廖元和堂、光正、昊天生物等。
增量企业。引入国内外投资,新增一批培育对象。
六、成长型企业培育对象
各地选择一批成长性较好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
(七)精准扶持优势品种。
建立优势品种目录,实行动态管理,给予重点扶持。培育壮大一批优势品种,研发引进一批医药新品种,首仿生产一批专利到期品种,激活提升一批休眠品种。
——存量药品培育方阵。用4年左右时间,重点培育已获准上市的药品存量做强做大,优先扶持独家品种,基本形成大品种发展格局。
专栏7 存量药品大品种培育方阵
一、20亿元级大品种培育对象(3个)
艾迪注射液、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等。
二、10亿元级大品种培育对象(10个)
盐酸川芎嗪、仙灵骨葆胶囊、骨康胶囊、肺力咳合剂、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抗妇炎胶囊、芪胶升白胶囊等。
三、5亿元级大品种培育对象(30个)
舒肝宁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维C银翘片、热淋清颗粒、复方斑蝥胶囊、枇杷止咳胶囊、益心舒胶囊、醒脾养儿颗粒、枇杷止咳颗粒、肤痔清软膏、咳速停糖浆、杜仲降压片、宁泌泰胶囊、伤科灵喷雾剂、格列美脲片、妇炎消胶囊、脉血康胶囊、胆炎康胶囊、肺力咳胶囊、癃清胶囊、儿脾醒颗粒、妇科再造丸、日舒安洗液等。
四、1亿元级大品种培育对象(40个)
羟苯磺酸钙胶囊、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银杏叶片、珊瑚癣净、八味和胃口服液、四季草颗粒、六味防脱生发酊、克咳胶囊、药用PVC硬片、益肺止咳胶囊、斑蝥酸钠注射液、强力枇杷露、生精胶囊、康妇灵胶囊、咽立爽口含滴丸、金感胶囊、枇杷止咳胶囊、泌淋清胶囊、六味安消胶囊、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夏枯草口服液、全天麻胶囊、经带宁胶囊、隔山消积颗粒、复方透骨香乳膏、血压安巴布膏、儿童回春颗粒、清热散结片、黄芪散结片、黄芪颗粒、杜仲壮骨丸、百仙妇炎清栓等。
——增量药品培育方阵。根据药品产业化的不同阶段,培育发展一批增量药品,重点发展用于治疗肿瘤、免疫功能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老年性疾病的新药、中成药。
增量药品培育方阵
一、已获得药品批准文号的新药(6个以上)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六味祛风活络膏、杜仲补天素胶囊、双冬胶囊、疏肝益阳胶囊、柏花草胶囊等。
二、已完成临床试验申报生产的新药(9个以上)
黄芪甲苷、黄芪甲苷葡萄糖注射液、米格列奈钙及片和胶囊、七香筋骨通巴布膏、乳没肩痛贴、郁枢达片、黑骨藤伸筋透骨喷雾剂、参花消痤颗粒、妇科花菊颗粒等。
——中药材大品种培育方阵。抓中药材种植品种,将中药材种植与扶贫相结合,结合品种生长适应性和新医药产业原料需求,重点发展山银花与金银花、天麻、太子参、刺梨等18个道地特色中药材大品种,打造规范种植及良种繁育基地,实现万亩连片、规模发展,加快建设医药物流园区、产地市场,促进药材资源就地转化。
专栏9 中药材大品种培育方阵(18个)
60万亩:山银花与金银花。
30万亩:太子参、刺梨。
20万亩:天麻、钩藤。
10万亩:石斛、艾纳香。
5万亩:半夏、丹参、党参、何首乌、续断、苦参、淫羊藿、桔梗、白术。
2万亩:吉祥草、头花蓼。
五、构建医药自主创新体系
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的新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发挥贵州大学、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遵义医学院、中科院天然产物重点实验室等省内外科研资源优势,建设省级公共技术和中试平台,支持综合性创新药物和单元技术研发,重点建设人体干细胞、中药、民族药、药用植物、动物、微生物及矿物等资源库。争取“国家苗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尽快落户我省。到2017年,全省医药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个以上,新建医药科研平台10个以上。
专栏10 医药创新体系重点方阵
一、公共服务和中试平台
贵州省中科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贵州省中药生物药学重点实验室、贵州省药物制剂重点实验室、贵州中药材繁育与种植工程实验室、贵州省药用植物繁育与种植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贵州省中药民族药开发应用工程实验室、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基础药理重点实验室、国家苗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二、产业技术平台
贵州信邦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实验动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苗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新型释药系统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中药民族药固体制剂工程技术中心、西南民族药新型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贵州省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民族药中药复方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中药注射剂与民族药新型制剂工程研究中心、西南药物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中药民族药炮制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中兽药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民族药经皮给药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薏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及推广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少数民族药食同源功能食品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
三、企业技术中心
贵州千叶塑胶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贵州太和制药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贵州瑞和制药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贵州远程制药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贵州科晖制药厂企业技术中心、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贵州本草堂药业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贵州健兴药业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贵阳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贵州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贵州景峰注射剂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贵州百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贵州万胜药业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贵州联盛药业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贵州三仁堂药业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等。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协调。
健全和完善全省医药产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统筹指导医药产业有关工作,协调解决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形成发展合力。建立协调咨询机制,组建高规格的医药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医药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咨询。协调争取国家部委对口支持,对贵州实施差别化政策,争取更大发展空间。建立政府、协会、企业联动机制,切实发挥省医药行业协会等商(协)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市场机制推进,开展行业指导和服务。
(二)强化招商引资。
开展医药产业大招商,着力引进和培育重大项目。搭建招商平台,把医药产业列为招商引资重点产业,作为全省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专题招商方案和推进计划,加强医药产业招商成果考核评估。选择产业发展较好、企业较为集中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北地区建立良好的招商互动机制,积极引进国外、省外大型医药龙头企业进入我省。进一步包装医药优势产业项目,积极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扩大我省医药增量。
(三)强化财政扶持。
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新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建立财政投入与产业发展同步增长机制。统筹发展改革、科技、经济和信息化、扶贫、商务等单位的相关专项资金,集中支持优势企业、高新品种、著名品牌和中药材基地建设。对涉及产业培育发展的企业并购、新版GMP改造、进药典进基药进医保、企业技术改造、中药再评价、品种产业化等,省级给予奖励,奖励资金在省工业和信息化资金中列支。对涉及产业技术创新的创新药研制、仿制药研制、改剂型药研制、闲置药号激活等,省级给予奖励,奖励资金在省科技专项资金中列支。
(四)强化帮扶服务。
积极争取国家将除高风险品种外的药品生物技术转移、转让审批权下放我省。制定支持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一企一策”、“一品一策”精准化扶持,分梯次培育重点企业、重点品种。鼓励和引导药品生产企业加快实施新版药品GMP改造,促进医药产业升级。对企业兼并重组或企业集团内部优化资源配置而发生的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等申请,优先评审和审批。对重点培育企业,通过优先安排检查等措施,鼓励其全部生产线一次性通过新版GMP认证。
(五)强化人才支撑。
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引进新医药产业人才来黔创业。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经认定符合条件的,可参照《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黔党发〔2012〕31号)和《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加快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黔党发〔2013〕12号)等文件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积极推进人才柔性流动,吸引医药产业高端人才进入我省,支持校企合作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支持院校开展委托培训,鼓励在医药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对医药研究和产业发展贡献较大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营销人才,给予特殊津贴和奖励。发挥行业平台作用,加强与国内外医药行业高端人才的对话交流。依托我省医药类学校和医院,成立一批人才培训机构,积极培养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产业人才,满足我省新医药产业发展需求。
(六)强化市场建设。
增加我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国家基药目录的药品品种。加强医药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医药流通平台。研究制定有效政策措施,推进医药流通企业资源整合,构建现代医药物流网络,打造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态,推进药品配送中心、连锁销售机构和药材物流中心建设。在贵阳—黔南建设1-2个面向全国和国际市场的现代化医药物流园区,在全省布局4-6个区域性中药材产地市场。完善药品销售网络,着力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健康服务等销售网络向乡镇延伸,积极开拓农村医药市场,解决好健康下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鼓励制药企业与药品销售企业建立新型产销模式,降低药品购销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打击制假售假等扰乱医药市场的不法行为,保障人民用药安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关键字快速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丹参川芎嗪价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