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储蓄定期存款利息存,定期变投保

想存定期却被忽悠成买保险产品 存款如何变保险?
12:57&&来源:中国广播网&
&&& 【导读】5年前在邮政储蓄存钱,工作人员说存成保险更划算、利息更高,还有分红。如今存款到期,除了本金,储户拿到的钱比起一般存款的利息少一半。存款人大多是老年人,本想着养老的钱可以升值,谁知钱却越存越少。《天天315》本期聚焦:存款如何变成保险?
  央广网北京8月29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储户到银行存款时,经常会遇到工作人员介绍理财产品或者保险产品的情况,特别是当消费者有大额存款时,想要存定期存款最后被忽悠成买保险产品的情况时有发生。记者调查发现,目前这种情况已经不只发生在城市,更有向农村乡镇蔓延的趋势。上周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楼王镇的一些消费者来电投诉。
  【储户】去银行存款却带回一纸保险单
  顾先生是楼王镇的居民,2008年,他在当地邮政储蓄办理存款业务时,工作人员向他介绍了一种中国人寿的保险产品,存期为5年。工作人员说,这种产品比银行利息要高,而且每年都有分红,5年下来得到的收益要比单纯存到银行划算的多。顾先生当时没多想,就购买了这种保险产品。
  前不久,顾先生存的这份保险到期了,他去了镇上的邮政储蓄银行想把钱取出来,没想到的是,有很多储户正聚集在邮局。顾先生一问才知道,原来他购买的这份保险根本没有像当年说的一样有很高的利息和分红。他可以拿到的钱比预想的数额少了近一半。
  顾先生:到期之后我们拿了1200块钱,银行的利息存五年的话要达到大概以上,肯定不低于2500,它后面分红也没有了,所以很多人在那边闹着要解决。
  据顾先生了解,和他遭遇同样情况的有很多人,涉及到的金额有300万左右,而且涉及到的居民范围也不只限于楼王镇。在他看来,邮政储蓄是国有银行,是很值得信赖的,所以也就很相信他们推荐的保险产品。1万元的存款,最后只拿到了1000多元,而如果正常存入银行的话,利息少说也要有2500元左右。
  记者:当时您存的时候他有没有给您一个书面的东西,比如说存这个钱,利息是百分之多少。
  顾先生:没有,他就给一个人寿什么,保险的一个单子。
  记者:您花了一万块钱,其实买的是一份保险是吗?
  顾先生:对,现在就是拿了1200块钱利息,他们说属于分红,分的太少了,他当时口头承诺的,就是说比利息还要高,还要分红他这样讲的。
  记者:他只是口头承诺,没有形成一个书面的协议是吧?
  顾先生:对,当时都相信邮局,他是邮局的嘛,好像当时是邮局的局长,不光是楼王镇,别的镇也有。
  记者联系了和顾先生一起维权的另外一位储户王小姐(化名)。王小姐的父亲今年已经60多岁了,由于没有生活来源,于是把仅有的积蓄存到储蓄银行,作为今后养老的费用。由于老人年纪大,不识字,也根本不懂保险和存款的区别,但是听到银行工作人员说,利息比银行高,5年后可以拿到更多的钱,于是就把存款买成了保险。购买保险的还有王小姐的叔叔,他也误把存款买成了保险,没想到钱到期了,却只拿到1000月多元。两个人商量之后就一起去邮政储蓄讨个说法,一开始,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可能钱还没有到账,后来就告诉他们说亏本了,没有钱给他们了,可以给他们一些赠品作为补偿,王小姐觉得不能接受。
  顾先生对于银行给予赠品的补偿也表示不认同,他觉得银行工作人员不应该向他推销保险,本来到邮局是存钱的,也比较信赖邮局,听到利息高又有分红这样的宣传,难免会动心。而且很多人都回忆,当时工作人员确实口头承诺说最后的利息和分红会很高,1万元的存款最高甚至能拿到五六千元。
  王小姐觉得,把存款买成保险的大部分是一些镇上的老人,他们其实根本不懂存款和保险的区别,也不明白购买保险的风险。邮局的工作人员向他们的介绍存在一定的误导性。王小姐和顾先生还有一些同样遭遇的街坊邻居一起找到了邮政储蓄,看看怎么解决这个事情。随后,邮局方面联系了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三方一起协商之后,最终达成了补偿协议。
  王小姐:给我们的答复就是同意再给我们750块钱,他就说不可能赔了全都给我们,就赔750块钱。
  顾先生说,对于这个补偿的协议,大家还是比较满意的,1万元的存款,在拿到1300元分红的基础上,再补偿每个人750元,也就是总共拿到2050元。不过这个金额,比起在银行存定期存款,还是要亏掉一些的。
版权说明:&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
编辑:李静邮政储蓄银行存款变保单 消费者权益受损退保难
地方新闻网站 王鹏
 李先生给记者展示银行办理的保单 李先生给记者展示银行办理的保单  大量现金放家里觉得不安全,那放到银行总该放心了,急需用钱取款时才发现当初的“存款”原来是一份保单。日,昆明消费者李先生向本网记者反映,他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办理定期存款业务时,被误导买了一份新华人寿保险红双喜金钱柜年金保险(分红型)(保单号是:1401),1年后发现问题,要求退保时,才知道退保不易,高额退保手续费也让人望而却步。  李先生介绍,1年前,家住西山区永昌街道办事处的他来到中国邮政储蓄官南大道邮政支局,想把自己辛苦积攒的5万元办理定期存款。因为自己的存款一直在这家银行办理,李先生与银行的支局长代女士非常熟识。代虹燕支局长热情地告诉他,如果办理5年的定期存单,年利率不会太高,如果办理银行新推出的一种理财产品业务,年收益比存定期利率只高不低,还赠送一份保险的保障功能。过了5个月后,李先生看到新闻上有报道他们在银行办理的类似业务的市民反映被骗保,于是翻出自己的资料,发现和新闻报道的一样,变到银行向代支局长咨询了解退保,得到的消息是,等满1年后帮李先生调整交险金额,想不到满1年后要求退保时,被银行告知要扣近2万余元退保手续费。李先生表示从始至终代支局长只有特意的突出该产品的红利高,对于中途终止和退款会造成损失的风险没有尽到告知义务。“如果她直接说我办理的是保险业务,说什么我也不会同意的。”李先生说,当初就是因为非常信任代支局长,直到办理完之后,他还以为自己办的就是定期存单,另外多“赚”了银行赠送的一份保险。  7日上午,记者和李先生到达了位于北京路的新华人寿保险云南分公司。据新华人寿保险云南分公司银行保险部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份保险应该属于银行方面拉存款,如果现在退保将会造成1万余元的损失,该员工表示只能尽量为李先生减少损失,将在本周内给出李先生处理结果。  中午,记者就此事电话采访了中国邮政储蓄官南大道邮政支局支局长代虹燕。代虹燕表示,她给李先生推介了适合他年龄的产品,每年存一次,连续存5年,最长20年的保障,每年有一次分红。对于被保险人购险能力是否有评估过,代虹燕表示曾口头问过李先生。对于中途因为媒体的报道,而担心地去咨询退保的问题,代虹燕解释,等满1年后的建议是要看分红状况,再由李先生决定是否继续交保险。她称,银行不会误导储户,她向储户宣传介绍保险理财产品时,肯定不会作出“比存款利率只高不低”这样的承诺,“产品的风险和收益肯定都会客观地告诉储户的,不会只说收益而回避风险。”  无奈之下,李先生拨打了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12378热线进行投诉。保监局相关人士表示,对于消费者的投诉,保监局会第一时间派人向双方取证,但往往存在取证困难的情况,在没有书面证据和录音的情况下,销售人员通常不承认存在误导行为。因此,保监局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多个心眼,在对条款理解不清时可要求销售人员对收益、领取方式做个书面说明。消费者在收到保险合同之后的10天通常为犹豫期,犹豫期内消费者可全额退保,保险公司只能扣除少量工本费。  消费者所反映的问题何时能够得到妥善解决?本网将进一步进行跟踪报道。  链接:  消费者存款被误导买保险  无独有偶,广东消费者江女士也遇到与王某类似的遭遇,江某反映,她于号,到广东佛山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盐步支行办理定期存款,刚进门,就有一位身着工服的工作人员过来问她办什么业务,得知她想办定期存款业务时,这位工作人员马上向她介绍了一款理财产品,说是收益比普通定期存款的利息要高,还有年终分红等等。王某称:“这期间该工作人员只字未提涉及"保险"的任何内容,我也就一直以为这是银行的理财项目产品。”江某就这样将2万元钱交给了银行柜台内的工作人员,获得了一份“赠送的保险”。一年后,江某要用钱时才发现,自己买的是份人保寿险金鼎富贵两全保险(保单号:360),而且保期长达6年。她投诉要求退保,接待她的工作人员表示,按保险合同约定,现在如果要退保,要扣近4000元退保手续费。江女士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我该怎么办?”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天津消费者王先生反映自己母亲被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营业网点工作人员误导购买保险的经过。据王先生称,他的母亲在2010年4月下旬,来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天津佟楼支行存钱,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老人,说储蓄利息太低,并推荐了一款理财产品。称这款产品“利息高于定期存款,连存十年,按照每年"存入总额的"10%返还生存保险金,如果每年存1万,则第一年满返1000元,第二年满返2000元,第三年满返3000元,以此类推。 ……如果存够10年后不拿回本金,到第15年不但可以全额拿回本金而且5年内还可以拿总额10万元的生存保证金和高额分红。”基于对邮政储蓄职员的信任,王先生的母亲购买了每年存1万元的所谓“理财产品”,连续3年共交了3万元。2012年9月初,王先生家里要用钱时,才发现老母亲当年所买的,是一份保险,即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的太平人寿盈盛C款(保单号:306)。他投诉要求退保,保险公司回复,退保可以,按保险合同约定,要扣近1.5万元相关退保费用。&来源链接:http://www./html//577077.html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责任编辑: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9 邮箱:bd@一年前买的邮政三年定期存款现在发现变成5年,还是保险单 - 相关问题 - 110网法律咨询
一年前买的邮政三年定期存款现在发现变成5年,还是保险单,邮政银行是否有侵权
今年一月底我在邮政存了三万定期三年,然后工作人员给送了一份意外保险,单子什么的都是工作人员填的我只签了字,当时说是送的保险不影响我的存款,不到期中间取钱的话保险会自动作废的。现在我想用钱才知道被买成了五年期保险,现在取的话要扣几千块钱的本金,三年后也就够保本的。这不是银行和保险公司联合起来诈保吗,平时我们对银行那么信任根本就不会想到他会这样欺骗百姓。现在我要求退保并退还本金及利息,应该怎么做?
我去年在邮政本来要存1万块钱的,后来稀里糊涂的变成了保险了。我现在要用钱,去银行取钱,工作人员却跟我说只能退6000多。我怎么才能把损失降到最少,谢谢!
我去邮政存款定期5年,当时赠给一份保险单,说还能分红,所以就签字了,现在已经两年多了,有急事想取,但是邮局不让取,请问怎么才能把钱取出来?
2010年11月,在广州棠德花苑邮政银行,我母亲的10万存款被邮政工作人员张XX女士骗签成6年人寿保险,10天内未接到保险公司电话回访。
向邮政银行热线,他们客服管不了。
同张XX女士沟通,她转给保险公司客服也没有下文了。
我们手头有合约(全是邮政银行的盖章,只有合约末尾有保险公司合同章)、张XX的字迹(拿国华人寿骗我母亲,出的新华人寿的保险合同)。
请问各位律师,这种情形,我应该如何才能维权?
2007年我带着结婚的彩礼钱到邮局去存定期,问业务员怎么填单?她说现在有新的储蓄活动,存五年有3000利息还送一份保障,想想钱暂时用不着就答应了,签字时问她怎么没有定期的单子?她说存折上的扣款就是,我问她保单上给付的日期怎么不对?她说是送的保险所以不用管它,钱到期了保险自然就无效了,我问她到期就能取吗?她说一定能。五年后过了扣款的日期去邮局,大堂经理告诉我这是一份太平洋人寿保险,还有40年到期,现在取是退保,我很气愤,让她们联系经办人,她们说经办人不承...
一年前我去邮政储蓄存钱,本想存三年定期,到了那里前台服务上来问我们办理什么,我就说:“存钱,想存定期。”她说:“存几年?”我说“三年”她就说:“现在存钱有礼品,而且有分红什么的,还送一份保险,随后保险公司还有回访电话,他们问什么你就说“是,我知道。”我问利息怎么说,一年大概有多少?她说:利息是一年一结,如果到时候利息不取就按活期利息算,具体也不知道会有多少,因为还有分红,分红是不固定的。因为相信银行,他们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就拿着一份保单和一本活期存折...
您好,我想向你咨询:我一年前在邮局存款10000元,竟然买了份保险,还是存5年的死期,我现在急用,可以取出来吗
我母亲在北京一邮政存5年定期存款,然而10天后收到的回单确是一份人寿的保单。去邮政咨询,工作人员说:5年定期满后,银行会将本金,利息,分红一起打到,我母亲在老家买的泰康人寿保险的账户上,请问这合法吗,可不可以退保,只存定期?
我母亲把钱存入北京一邮政银行,为5年定期存款。银行工作人员说可以把钱用来买什么意外保险,母亲已经在老家买了养老保险,就不买。工作人员说这个没有影响,5年后如果离开北京,银行会自动把利息,分红和本金打到老家的养老保险账户上,到时候就可以取了,请问这符合规定吗,钱到时候能取出来吗,他们会不会从中代扣什么保险费用之类的?因为,现在有些邮政银行为了完成上级下的保险任务,就私自提前支取客户的定期存款,来购买保险,我们很担心,请帮忙回答一下,谢谢!
去年2月份我去当地的农行存钱,到那里银行里的工作人员推荐我定期6年,说是属于分红定期,说这种存款可以得到利息多,后来我签字,还听她说过几天会有人打电话95519问你,说是确定什么的。我当时什么都不知道,现在有人跟我说那是买保险。我现在好担心我的钱满6年后会不会连本带利的拿回?钱会不会少?那是我父母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简介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于日正式成立,是在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组建的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承继原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的邮政金融业务及因此而形成的资产和负债,并将继续从事原经营范围和业务许可文件批准/核准的业务。邮政储蓄自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现已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网点面最广、交易额最多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拥有储蓄营业网点3.6万个。
&&&&哈尔滨市一男子因文化水平低,他到邮政储蓄所存款时,被储蓄所工作人员“忽悠”,存成了保险产品。该男子在取款时,因保险没到期,不但存的钱没得到利息,1000元本金反倒被扣除了400元。7日,这名姓金的男子向媒体反映了此事...[]
&&&&当下,保险业何止一个“乱”字了得。保险产品琳琅满目,五花八门,投保人难以看懂;保险公司、保险代理人绞尽脑汁到处兜售,甚至不惜欺骗销售、误导营销,消费者屡屡“中招”...[]
男子进邮储银行存款变保险 两年一千变成四百
&&哈尔滨市一男子因文化水平低,他到邮政储蓄所存款时,被储蓄所工作人员“忽悠”,存成了保险产品。该男子在取款时,因保险没到期,不但存的钱没得到利息,1000元本金反倒被扣除了400元。
&&&&金先生来到哈尔滨市香坊区的中国邮政储蓄安乐街邮电支局,准备将这笔钱存成活期存款,以便有事时随时可取。“当时一个叫‘张薇(音)’的工作人员建议我存一款定期的产品,利息非常高。我怕工作人员不理解我的意思,我就问能不能想用的时候就取,工作人员说可以。”金龙云说,他寻思即能存下钱,又能得到很高的利息,就签字了&&[]
&&&&“当时存钱需要我确认时,储蓄所工作人员给的单子有好几张,上面密密麻麻的,我也没仔细看就签字了。”金龙云承认,因为他文化水平低,也看不懂,自己有一定责任。“我就纳闷了,储蓄所的工作人员怎么成了保险推销员了呢?我存的钱不但没有利息,就连本金也被扣了一部分&&[]
&&&&据邮电支局负责人讲,金先生当时办理的是银行的人寿保险产品,金先生识字,合同上也都是本人签字确认的,并且退保时也签字了,中途退保就要扣违约金。这事他们没有责任。至于金先生提到的“张薇”这个工作人员,并不在这个邮电支局&&[]
邮储银行“误导率”居高
&&日前,从事个人金融产品分析的国际金融服务公司银率网发布的2010年度银行业评测报告显示,去年超三成用户表示其在银行有过被误导的经历,值得注意的是,邮政储蓄银行以31.94%的误导率高居榜首,高出第二位的银行将近一倍。
&&&&多位受访者均表示,邮储银行对于保险产品的推广确实比其他银行力度更大,让人感觉不太踏实。
&&&&记者走访多家邮政储蓄银行网点了解到,在保险驻点销售被监管层叫停之后,邮储银行&风风火火卖保险&的情况确实较过去冷清很多,但是谈及理财产品必提保险的特点依然比较明显,该行客户王先生表示,误导客户的现象可能已经减少,但是如果邮储不给大家一个正面的示范效应,&乱卖保险忽悠客户&的帽子就永远摘不掉&&
&&&&邮储相关人员表示,由于邮储银行营业网点众多,难免会有个别网点出现销售误导的情况,客户经理在销售银行保险产品的过程中,未能将部分保险条款给客户解释清楚,导致客户的不理解,当然也有个别客户经理主观上误导客户。但是,绝大部分营业网点在销售过程中还是严格遵照流程&&
&&&&刘春文到衡阳市粤汉邮政储蓄所办理储蓄业务时,一名自称是邮政储蓄银行工作人员的人走过来,建议刘不要把钱直接存银行,而是存到&特别的账户&,可以得更多的利息。刘年纪大了不清楚情况,被此人忽悠一番后,签订了一大把协议,把钱交了之后才得知,钱并不是存了银行,而是被买了太平洋保险&&
&&&&从2010年5月份拿着活期存折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亲贤街支行取款时发现自己的存款&变&成新华保险后,家住太原坞城路、都已年过六旬的陈家姐妹已经去银行和保险公司协商过三四次了,但她们的20万存款还是无法取出来。而新华保险公司则声称,陈家姐妹是在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保险的&&
&&&&&我去邮局存2万元,怎么就变成买了1年的保险了?&昨天,来沪打工的朱先生致电本报,称自己在邮局存款时遭受了保险公司派驻邮局的人员欺骗,误买了保险。&老家有急事,我今天去邮局取钱,结果发现自己当初是买了保险了,现在提前拿钱非但没有利息,连本金都要扣掉6%。&朱先生大呼上当,明明是在这里办的业务,现在他们就撒手不管了&&
存款变保险 潜伏在银行里的保险乱魂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保监会正在起草《保险公司委托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规定》(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拟对保险公司在银保方面如何做好事前销售规范、加强对银行柜面人员的教育培训,如何与银行共同正确宣传产品给予客户足够产品风险提示,如何做好客户信息管理以及事后客户回访等做出规定&&
&&&&省消协工作人员认为,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的投诉日渐增多,消费者反映到银行办理的存款最后变成了“保险”。造成存款“变”保险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销售人员的误导,将银行理财产品或银行存款与保险理财产品混为一谈;另一方面是消费者盲目消费,单纯追求回报,没有认真阅读和了解保险条款&&
&&&&正如专家指出,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协议存在缺陷。但凡涉及储户资金的转账,由两家机构协议便可实施,那么,储户的知情权在哪里?毕竟储户资金的转移存取,须由其亲自办理或者书面授权银行办理。由此可见,所谓的“协议”直接侵犯的是储户的知情权及资金支配权。有关监管部门曾不止一次提及,银行在代办保险业务时应如实讲明具体内容,让消费者自主作出选择&&&&&保险公司和银行人员之所以会发生误导客户“购买”保险,动因主要来自“业绩”压力。由于相关人员的收入直接跟佣金挂钩,没有业绩就没有佣金。因此上述做法,实质利用了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对保险产品进行了“包装”,表面是赠送,实则变成购买。而且,一些银行人员认为反正推销的是保险公司的产品,有事儿找保险公司就行,与己无关,以致愈加有恃无恐
&&&&律师表示,首先,市民要注意银行利率的调整和规定是全国统一制定的,不要有贪图一时利率高的心理,一般办理存款业务各个银行的利率是相同的。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市民在签订合同之前一定要看清楚自己签订的到底是哪种合同,存款办理的是存款单,保险则签订的是一份保险合同,两者的内容和办理的业务都不同&&&&&“这种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沈阳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为这一行为如此定性。记者从沈阳市工商局了解到,开展正规的保险代理业务应当同时持有由保监会(局)发放的《保险兼业代理许可证》、《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邮政储蓄定期利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