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假期里预习中班下学期工作总结的功课有什么作用,反正在学一课前我都会先预习啊

现在暑假已经在上预习班了,我想知道初二(人教版)一年学习的重点内容,我的英语也不太好,正在寻找方法,希望大家提供一点方法,感激不尽!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暑假打好基础,_百度作业帮
现在暑假已经在上预习班了,我想知道初二(人教版)一年学习的重点内容,我的英语也不太好,正在寻找方法,希望大家提供一点方法,感激不尽!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暑假打好基础,
现在暑假已经在上预习班了,我想知道初二(人教版)一年学习的重点内容,我的英语也不太好,正在寻找方法,希望大家提供一点方法,感激不尽!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暑假打好基础,
明媚忧伤卬
初二的基础一定要打牢啊!不要急着上预习班,一定把初二不懂的全都弄懂了!
既然知道非常非常重要,首先要把课本上的东西不管是背也好还是做题也好,反正要弄的很熟.数学课本上的蓝体字,物理书上的概念都是重中之重,只有弄熟了这些才能在做题中很好应用.
另外,物理书上会有很多图片,实验和问题,现在看看能不能解释各种物理现象,熟悉每一个实验,回答上每一个问题.额外做题是额外的事,书本才是根基.如果要做题,西城的《学习探究诊断》是好东西.
英语是积累的结果,一朝一夕是不可能快速提高的.英语的基础在于词汇量.单词和词组熟了,文章自然就能读懂.
扫描下载二维码我初二,下学期任务重,时间紧,寒假想预习下册课程(课本,全解,作业都有),求学霸们往点建议,最好说明各科预习方法方向。_百度作业帮
我初二,下学期任务重,时间紧,寒假想预习下册课程(课本,全解,作业都有),求学霸们往点建议,最好说明各科预习方法方向。
我初二,下学期任务重,时间紧,寒假想预习下册课程(课本,全解,作业都有),求学霸们往点建议,最好说明各科预习方法方向。
语文应该背一下那些文言文和书下注解
先看一遍课本。然后再看一课课文,借助全解看懂,然后先写了那课的作业,写完再对答案。一课课来。就这么简单,关键是你自己要看明白。
用王后雄先过一遍,然后跟老师的思路一起复习,配53和套卷。语文是古文和作文,数学是证明和函数,英语是语法,物理是电学,化学是基础。这些都要有毅力坚持。
扫描下载二维码雏鹰文库—学生成长百卷读本(27)课前课后
&&&&&&&&&&&&&&&&
/ 雏鹰文库—学生成长百卷读本(27)课前课后 
学习新方法第一章绪论一、科学的学习方法1.学习需要科学的方法  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故事。古代有一位能点石成金的仙人。有一次,这 位仙人碰到一个穷汉,就将路旁的一块石头点成金子送给他,不料这个穷汉 竟拒绝了这种恩施。穷汉对仙人说:你给的金子,我总是要用完的,还是把 你点石成金的方法教给我吧!”  故事里的穷汉是不是太黑心了,这里姑且不论,但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 启示:金子固然宝贵,但更可贵的是获得金子的方法。引申到学习中来,可 以这么讲:知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说“会学”了,就是离开了老师,照样可以独 立地去获取新知识和不断增长能力。  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都十分重视学习方法,并把它看成是取得学习成 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2C00 多年前,我国学者对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已有了科 学的总结。在《礼记》中有一篇文章叫《学记》,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善 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意思是说:“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努力,学习可以事半功倍,并且能学以 致用;不善学习的人,老师很费力气,但学习效果是事倍功半,老师还要受 到埋怨。”在这里,说的善不善学,就是指学习得不得法。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一个公式:A=x+y+z。A 代表成功,x 代表艰苦劳动,y 代表正确的方法,z 代表少说废话。这个公式用在学习上,就是 说,要想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一要靠勤奋;二要靠学习方法;三要靠效 率。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习方法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作为学生,在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过程中,必须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 法,学会独立获取知识。学习方法这么重要,可是要问你,什么叫学习方法,还真可能一下子答不上来。表面看,有点可笑。其实,一点也不可笑,这正说明了相当多的学 生很少考虑这个问题。正像天天上楼梯,可一下子说不出有多少级一样,因 为从来没数过,也没想数过。  什么叫学习方法呢?学习方法就是学习时采用的手段、方式或途径。正 如一个想过河的人,他采取什么办法过河呢,是坐船、过桥,还是游过去? 一个人只要学习就必然会采用一定的方法,区别在于采用什么方法,是科学 的还是不科学的;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我们学习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 迅速去掌握一套科学的、高效的学习方法,抛弃不科学、低效的学习方法。 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在同样几个老师的指导下,用的 是统一课本,大家都很用功,基础也差不多,可是不久就会在学习上出现明显差距,其中有一条主要原因,就是学习方法不同。 例如,上课前,有的学生搞预习;有的学生就不搞预习。就是搞预习的学生也不一样,有的每门课程全预习;有的只对自己的弱科搞预习。预习的 方法也很不一样,有的像看小说,过目一遍,就算预习完了;有的预习时又看书又动手又动脑,预习时一定要把不懂的地方弄明白,甚至,有的还要做 预习笔记。  上课时,表面上都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但听讲方法也大不一样:有 的学生只重视记笔记,不重视听讲思考;有的边听边记,以听为主;有的边 听边划书;还有的听讲只重点听老师讲课的思路。  下课后做作业,有的下课后拿起作业本就做,不会时再查书;有的先回 忆复习一下上课的内容,然后再看书整理笔记,最后才做作业。  总之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上,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早重视学习方法, 早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以早受益、早主动。在实际中由于科学的学习方 法不见得都能立竿见影,有时是“慢效应”,所以在检查学习中的问题时, 学习方法经常被忽略。而找到的问题又往往是“皮毛”,什么马虎啦、粗心 啦、没记住啦,而更多的学生把学习成绩不好归结为还不够“用功”。只要 分数一下降,就在延长学习时间上找出路,采用“拼”的办法。拼一下,可 能暂时起点作用,但终究是属于低效率的“蛮干”。对许多已经十分用功但 成绩仍然不好的学生来讲,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延长了。再延长就要挤掉 吃饭、睡觉的时间,就要挤掉锻炼身体的时间,这样做,最终会把身体搞垮。 而聪明的学生,则在学习知识、发展自己各种能力的过程中,不断学习 并摸索适合本人特点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注意在勤奋的前提下,进一步从科 学的学习方法中去挤时间。这样不但可以减轻自己的学习负担,而且可以提 高学习质量。应当懂得“并非勤奋者都能获得科学的明珠,这里还有一个方法问题。  实践证明,科学的学习方法将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越 学越聪明,给学习带来的是高效率;而拙劣的学习方法,将阻塞才能的发挥, 越学越死,给学习带来的是低效率。因此,迅速学会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 对于中小学生来讲,是一个急待完成的重要任务。2.什么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关于学习方法,目前在广大学生中存在一些不正确的想法。比如:“只 有学习欲望就行”;“学习成绩好的人学习方法也好”;“学习时间越长越 好”;“只要努力就行”等。如前所述,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比掌握有限的 具体的科学知识更为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是正确、科学的呢? 学习是一种思维运动。和自然界一切运动形式一样,思维运动也是有规 律的。什么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是按照思维规律办事,就 是按照客观世界本身的规律去认识客观世界。只要我们遵循思维规律去学 习,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就可以少走或不走弯路,就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加快学习的进度。 思维有普遍规律,又有特殊规律。普遍的思维规律适用于一切人的思维,但每一个具体的人的思维又有它的特殊性。比如记忆与遗忘的矛盾,表现于 一切人的记忆过程中。记住的东西,迟早会淡薄和遗忘。要与遗忘作斗争就 必须复习,复习的最好方法是“循环记忆法”。这些都是普遍规律,适用于 一切人的记忆。但是,识记速度的快慢、遗忘开始的迟早、复习周期的长短, 又因人而异,要靠自己摸索、试验。每个人偏重于什么记忆类型,也要靠自 己在记忆实践中观察认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最要紧的是了解自己思维 的特点,找出自己思维的特殊规律。因为只有适合于自己思维的规律,才能 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思维的普遍规律和别人的经验,必须结合自己的思维实际,经过自己的试验决定取舍。不结合自己的实际,照搬普遍规律;不经 试验,套用别人的学习方法,都不会有好的效果。二、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还不够,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良的学习 习惯,常常使学习效果明显降低。“习惯成自然”。习惯是一种力量,它能 导致自发的学习要求和自动的学习行动,一学习就采用正确的方法,不这样 做反而觉得别扭、不自然。  习惯是相同行为长期积累的结果。习惯的养成,总是从不习惯开始的。 坏的习惯,可能是自发地、自然地形成的,可能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好的习 惯,特别是大有益处、大有意义的习惯,则必须有意识地去培养。开始时, 经过试验认定哪些方法适用于自己的学习,然后就强迫自己去执行,并约束 自己长期坚持下去,天长日久,就逐渐养成习惯了。下面是一张学习习惯检查表。检查一下,你的学习习惯怎么样?学习习惯检查表(1)在固定的时间进行学习吗?是否(2)有面对书桌就是没有兴趣把时间浪费掉的时候吗?是否(3)身边经常备有辞典、字典之类吗?是否(4)学习时有下意识动作吗?是否(5)在学习中有经常沉迷于空想的时候吗?是否(6)做过快速读书的练习吗?是否(7)学习结束之后,收拾书桌吗?是否(8)学完后,背诵所学内容吗?是否(9)有一边听广播或看电机一边学习的时候吗?是否(10)开头学习方法好吗?是否 评分办法:上述第(l)、(3)、(6)、(7)、(8)、(10)答“是”得 2 分,答“否”得 0 分; 第(2)、(4)、(5)、(9)题答“是”得 0分,答“否”得 2 分;难以确定的题得 1 分。将各题所得分数相加,总分在3 分以下,则说明你的学习习惯非常差,应该从头培养;4~7 分,学习习惯 较差;8~12 分,学习习惯一般;13~16 分,习惯较好;17 分以上,说明学 习习惯非常好,应继续坚持。第二章制定计划一、要想学习,先有计划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管做什么 事情,如果事先有个打算,往往能够取得好的效果,否则,就有可能失败。” 这说明了活动之前,计划的重要性。同样,要学习好,首先要制订切实可行 的计划,并按照它执行。1.没有计划的学习是盲目被动的低级活动  为什么有些学生的学习会处于后进状态呢?学习缺乏计划性,往往是一 个重要原因。放学后,如果玩球,就没个完,天不黑不散;如果不玩球,回 到家,则看看这个,摸摸那个;看几页书,又去听广播;看着书,又想着干 别的;有的干脆串门、聊天、打扑克;作业总是从下午拖到晚上。晚上,虽 然口头说要学习,不看电视,可是电视机一开,总要找几条理由来看电视, 等到电视看够,自己已没有什么精神了,不是开夜车赶作业,就是明早再说。 这种散漫疏懒、松松垮垮、毫无计划的学习是荒唐的,这样学习下去不 可能有进步。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与没有远大志向、缺乏意志固然有关,但没有认识到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恐怕也是一个原因吧!2.制订学习计划的好处  (1)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蓝图。一个有明确学习目的的学生,除了知 道要勤奋外,必然要想到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目标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要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去完成。可以说时间和任务的科学结合,就诞生了计划。为了实现学习目的,制订计划, 并努力去实现它,就可以使自己离目的越来越近,使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具 有明确的目的。计划是实现学习目的的蓝图。每一个想把学习搞好的学生, 头脑中都应当有这张蓝图。(2)实施计划时,可以磨练意志  有了计划,使自己的行为置于计划之下,就具有了明确的目的。而学习 生活是千变万化的,总要千方百计地冲击你的学习计划,总要千方百计地诱 你离开计划。这就是理想的计划和实际学习生活之间的矛盾。矛盾出现后,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计划,就要排除一切困难和干扰。在这个过程中意志品质越好,计划越容易实现,学习上的收获、进步就会与日 俱增。看到这些进步、收获,不仅心情愉快,而且还可以不断增加实现计划 的信心。  如果个人的学习计划和集体的有益活动发生了矛盾,怎么办呢?应当服 从集体的活动,以后用机动时间来弥补或适当调整计划。意志坚强不应当表 现为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损坏集体的利益、违背学习规律、损害身体健康。 常见的现象是为了保证学习计划的完成,违反作息制度开夜车。看起来,意 志品质不错,但效果、方法并不好。(3)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形成 按照科学的学习计划行事,使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节奏分明,一旦形成了条件反射,那么,就不用再为每一个学习行动付出意志上的努力了。到时 候起床,到时候睡觉,该学习时能安心学习,该锻炼时能自觉去锻炼。所有 这些,都成了自觉的行动,不用人催,不用人管。  过惯了集体生活的学生,往往比住家里的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习惯。因为 集体生活本身的计划性就比较强,个人计划比较容易实现,又加上能更多地 得到老师的帮助,因此,可以加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4)能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计划里要办的事,应当说都是有益的。一个有计划的学生知道如果他多玩一个小时,多聊一个小时,将会使计划上的 哪项任务完不成,而这项任务没完成又将会给整个学习带来什么影响。有了 计划,就不会轻易去浪费时间;有了计划,每一步干什 么都很明确,不用临 时动脑筋、费时间去想下一步干什么,也不用为决定下一步干什么而游移不 定。二、自我检查——你正在有计划地生活吗?  这里给出一张学习计划检查表。请结合问题,检查一下你的学习是否有 计划。学习计划检查表(1)编制以周为单位的功课表进行学习吗?(2)开始学习时,制订了当天的计划吗?(3)在假期,为学习而编制特殊的功课表吗?(4)睡觉、起床大体定时吗?(5)运动、游玩等大体定时吗?(6)听广播、看电视的节目和时间大体一定吗?(7)制订学习计划时,与家里人商量吗?(8)经常检查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利用的吗?(9)新学年开始时,制订一年的学习计划吗?(l0)新学年开始时,确定一年使用的教材、参考书吗?  如果上表中你有 8 个以上都回答“是”,那么说明你的学习生活是有计 划的,而且计划比较科学、严密;如果以上问题你只有 5 个以下回答“是”, 那么你就有必要好好地坐下来想一想,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 合理的学习计划了。  三、制订学习计划要注意的问题l.计划要全面  思想、学习和身体是相互影响的。在订计划时,一定要兼顾这三个方面。 计划里应当有进行社会工作、为集体服务的时间;要有锻炼身体的时间;要 保证睡眠时间;要有娱乐活动的时间。不能只有三件事:吃饭、睡觉和学习。 如果计划真是这样,那么这个计划就是片面的。2.计划中的“一线”和“二线”  计划中的“一线”,主要指那些常规学习活动。这部分时间主要用来完 成当天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  计划中的“二线”,指自己安排的学习活动后,所剩下的时间。主要根 据自己的特点做两件事:一件是补课还债,另一件是提高深造。  “一线”时间内的计划比较好订,只要完成老师交待的学习任务就行了; “二线”时间内所要进行的这两件事,是需要认真考虑的,要由自己安排。 “二线”任务如果完成得好,就可以改变自己学习中的被动局面或者使自己 的学习优势或特长进一步发展起来。因此,“二线”计划是制订计划时的重 点。这是高水平计划应具有的内容。尝到完成“二线”计划给学习全局带来 的甜头后,就会努力地去提高完成“一线”任务的效率,以挤出更多的时间 来增加“二线”的时间。当然,对学习差的学生来讲,开始时,“二线”时 间较少,但由于学习水平的提高,就可以使“二线”的时间逐渐增多,学习 的自由度也就逐渐增大,主动、生动的学习局面就有可能形成。3.长计划、短安排  长和短是相对的。月计划和周计划比,前者长后者短;周计划和月计划 比,前者为长,后各为短。总的意思是说,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究竟干 些什么,应当大致有个计划。由于客观事物的发展千变万化,往往无法预测, 因此,长计划不能太具体,不可能这个月把下个月每天干什么全都划出来。 但下个月计划在学习上解决哪几个问题,应当心中有数。而第一个星期要做 什么则要具体些,第一星期的每天干什么那就应当更具体些。这就把一个较 大的任务,在短期内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分到了每周、每天去完成,这样在 每天学习时,心中就会明白今天的学习在全局学习任务中的地位。有了具体的短安排计划,长计划中的任务就可以逐步得到实现;有了长计划,就可以在具体完成学习任务时有明确的目的。有了长计划,但没有转 化为短安排,长计划要实现的目标就永远无法达到。4.要突出重点,切忌平均使用力量  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学习的内容是无限的,所以必须讲重点,保证 重点,兼顾一般。所谓重点,一是自己学习中的弱科,学科中知识、能力上 的薄弱环节;二是知识体系中的重点。  订计划时,一定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来攻下重点。如果你的化学和外 语都较差,那么,外语就可以在“一线”时间内抓,而“二线”时间先全部 用来补习化学,专门订一个补习化学的计划,坚待一、一二个月,化学的学 习状况必将改观。5.从实际出发,计划不能订得过高  这主要是指订计划时,不要脱离了学习的实际情况。不少同学在订计划 时满腔热情,想得很好,可是行动起来,却发现寸步难行,意志再坚强,也  无法实现。主要原因就是订计划时脱离了实际,没有脚踏实地。 实际是什么呢? 知识和能力的实际。就是指每个阶段,在计划中要接受、消化多少知识?要注重培养哪些能力? 时间的实际。指在每个阶段,学习的时间有多少?“一线”时间(常规学习时间)有多少?“二线”时间(自由支配时间)有多少? “欠债”的实际。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知识和能力上有多少欠缺? 教学进度的实际。订个人计划不能脱离老帅教学的进度,一天新学的知 识要在“一线”时间内消化,“一线”任务完成后,才谈得上“二线”任务。 “一线”的知识量往往决定于老师教学的进度。知道了教学进度的实际就可 以妥善分配“一线”时间量,保证“二线”时间。不掌握这个实际,往往发 生“二线”时间内安排的学习任务,因“一线”任务未完成而受到冲击。很多个人学习计划的“破产”就是因为不掌握教师教学进度的实际。6.注重效果,不断调整  每一个计划执行结束或执行到一个阶段,就应当检查一下效果如何。如 果效果不好,就要找找原因,进行必要的调整。检查的内容是:(1)计划提出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2)是不是基本按计划去做的?  (3)学习效果好不好?这里的学习效果,不见得一下子可以看出来,要 靠自我的感受,要靠自己做一些难度较高的练习题来检验一下,也可以通过 自己学习成绩的变化,来对比分析。(4)没有完成计划的原因。什么地方安排太紧?什么地方安排太松?  原因当然又可以分为主观原因,如意志薄弱;客观原因,如这一阶段学 习难度太大,作业量太大,活动太多等等。要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经过检查,再制订学习计划时,要改变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每天写日记的时候,一定要把一天学习计划的完成情况认真考虑、记录,以利改进。7.要留有余地  计划终归不是现实,只是一种可能性。把计划变成现实,还有一段很长 的努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客观情况干变万化。计划订得再实际,也会 出现估计不到的情况。例如,如果对新学知识的难度估计不足,那么计划所 安排的个人学习进度相对来说就快了;某一阶段集体活动较多,占用了不少 时间等。所以,为了保证计划的实现,订计划时不要太满、太死、太紧,要 留出机动的时间,要安排一些时间性不太强的学习任务,完成不完成这项任 务,对当前学习不会带来直接的影响。这样,在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上有了一 定的机动性、伸缩性,就可以应付变化的情况,使计划有了一定的弹性和可 变性,完成计划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8.脑体结合、文理交替  “心之官则思”,思维要靠大脑。学习是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要想 使大脑的神经细胞正常工作,必须保证脑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脑细胞消耗 着人体需氧量的 1/4。血糖量为 120 毫克时(指 100 毫升血内),记忆最佳; 血糖量为 60—70 毫克时,思维迟钝;血糖量为 45 毫克时昏迷、惊厥。可见, 在思维活动正常进行时,脑细胞消耗着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并产生大量的废 物和二氧化碳。所以,在安排计划时,不要长时间地从事单一的活动。学习和体育活动要交替安排。比如学习了一下午,就应当去锻炼会儿,再回来学习。锻炼时 运动中枢兴奋,而其它区域的脑细胞就得到了休息。安排科目时,文科和理 科要交替安排,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9.个人计划要和老师的计划相结合  一般不要离开老师的教学进度另搞一套。另搞一套的前提是完成老师提 出的学习任务。在“二线”时间内安排的另一套,最好也和老师当时教的学 习内容有关。例如,有的学生物理的力学和电学全没学好,计划到了高三用 “二线”时间补一下,而高三老师讲的新课内容是电学,所以在安排“二残’ 补习计划时,应当首先考虑补习电学。这种安排“一箭双雕”,既补习了过 去学的电学知识,又促进了高中电学的学习。如果安排补习力学,而老师讲 电学,为了学好电学就会逼着你去补习电学的知识,结果力量分散,战线长, 互不相关。最后,有可能力学没补上,高中电学也没学好,甚至又欠了“新 债”。10.最佳和最差学习时间的利用  早和晚安排着重记忆的科目,如外语等等;完整的长时间,心情比较愉 快、踏实的时候,安排比较枯燥、自己又不太喜欢的科目;零星时间、注意 力不易集中的时间,安排做习题或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订计划是为了把一天中有限的归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安排好。如果在订计划时,能考虑到上述 10 点,那么订出的计划就有可能变为现实。此外,计 划订好之后,要写在纸上,贴在床头、桌角、住室的墙上等显眼的地方,经 常对照,检查自己的执行情况。一个学习劲头十足、意志顽强、方法科学的 同学,将会把一份份计划变成丰硕的学习成果。人类活动的高级之处,就是活动之前有明确的目的和步骤。科学的、实际的、真想去执行的学习计划必将促进你的学习,因此是有用的;那些脱离 实际的、不科学的,订了之后从来不想去执行的计划只能是一张废纸。第三章预习  预习就是上课前的自学。在老师讲课以前先自己独立地去阅读新课的内 容,做到初步了解,并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工作,这个自己学习的过程叫 预习。一、预习的必要性1.预习的重要性。  在学习的几个环节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是预习这一环。很多同学课后急 急忙忙地写作业,然后复习当天所上的功课,最后拿出点时间随便翻一翻第 二天要上的课,这样就算预习过了。有许多同学还没有把预习列入自己的日 程,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要讲,何必重复劳动,浪费时间。”不错,预习确 实是“重复劳动”,但不是浪费时间。出为经过预习,对教科书上的内容有 了初步的认识,听课时就可以有所侧重。原来已经懂的,可以理解得更深刻, 原来错误的认识可以得到纠正。中学课程往往需要经过一番深入思考才能理 解。但老师讲课是连贯的,不可能有很多时间让你思考。一些思维较慢的同 学常常是想通了上一个问题,却没有听到下一个问题,顾此失彼,听课效率 很低。怎样才能解决思考和听讲这对矛盾呢?预习就是极好的方法。经过充 分预习,一般性的问题自己已经事先解决,上课时就可以集中精力听老师讲 解预习中未解决的一些疑难问题,取得学习的主动权。相反,没有预习,上 课时只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处于被动的地位。两者相比,当然是主动学习 比被动听课理解得深、记得牢。2.预习是提前思考。  有的同学认为,学习是单纯为了完成作业和应付考试,这是错误的,是 把手段当成了目的,本末倒置了。所以在学习中应该去掉盲目性,增强自觉 性。要增强自觉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必须带着问题学。这就需要预 习。通过预习,不仅能弄清某一章节的主要内容,而且通过提前思考,把教 材中容易解决的问题先解决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集中起来,拿到课堂里 来解决。这样,你在听课时就会进入一种全新的精神状态,给你的学习带来 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预习时,在新旧知识衔接的地方,在新知识的关键部位,往往会发现一些问题,这正是我们所要捕捉的对象。听课时紧紧围绕着它,回想时思路对 准它,记忆时注意力向它集中。主要问题攻下了,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预习成了习惯,门门功课“提前思考”,就会越学越主动。清华大学计 算机系白硕同学,很早的时候就懂得了预习的重要性。当他还是在初中读书 时,就经常想到高年级数学上的问题。π是怎样算出来的?三角函数表、对 数函数表又是怎样算出来的?“提前思考”使他的学习充满乐趣,生气勃勃。 有时为了解决一个问题,需要学习很多知识。学习之后印象之深、记忆之牢、 理解之透、速度之快,绝非一般应付考试的学习所能达到的。正是这种学习,最后促使他跨进了计算机科学研究的领域。二、预习的种类  预习从时间和内容上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课前预习,指上课前预习 下一节课的内容;阶段预习,指预习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范围往往以章 计算,需要一个比较完整的时间才能进行;学期预习,指开学前在假期里, 预习下学期的学习内容,这时往往需要看整本书的内容。这三种预习当然一 个比一个线条要粗,大范围的预习主要是了解一下知识的体系、自己的弱点, 并采取些相应的措施,以便使自己的学习可以站在全局的高度上来进行。  从预习的广度和深度上说可以将预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粗略地 过目教科书中第二天讲授的部分,重点和不懂之处划上重点线,新单词和汉 字查阅字典。这是准备阶段的预习,必须进行到这样的程度。第二阶段:为 了上课的预习。这不仅要过目,还要解答问题,查阅过去与此有关的知识, 并要一面阅读教科书一面做摘要笔记。第三个阶段:与教学无关,以自学精 神不断向前进展。参考书,习题集和教科书并用,从各种角度进行查阅。这 是对擅长科目的学习法。从以上三个预习阶段可以看出,预习时一定要做到 前两个阶段。            三、预习的好处这里以课前预习为例,来讲讲预习的好处。  1.培养自学能力。预习一般是自己独立地首次接受新知识。要自己独 立地阅读和独立地思维。经过长期预习实践的学生,阅读的速度快、思维敏 捷,很善于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能比较迅速地发现问题,抓住 问题的本质。这种自己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旦形成,终生受用不尽。我曾 见过一个初一的学生,在老师没讲课以前,就能对文章的各段大意加以概括, 对文章的层次、线索分析得头头是道,还能够对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独 到的见解。他所表现出的较高的能力,据了解,是与他长期坚持预习分不开 的,因为预习为他的阅读和独立思维提供了一个练习的阵地。学生不可能一 辈子靠老师来向你灌输消化好的知识,也不可能让老师代替你思维。因此不 要轻易丢掉了可以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一环——预习。  2.提前消灭听课中的“拦路虎”。通过预习,必定会有部分内容看不 懂。为什么看不懂呢?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掌握好有关的旧知识, 或者说,没掌握好新课的预备知识。通过预习,就像“火力侦察”,可以发 现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不使它成为听讲时的“拦 路虎”,也加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的学生,所以听讲效果差,有一 条原因,就是没有准备好听新课所必须的旧知识,从而给听新课带来各种困 难,很难当堂理解。这样,上课的时间就白白地浪费了,很可惜。而预习, 就可以避免这种被动局面的出现。例如,课前预习到高一化学第三章的第五 节《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时,一开始有这样一段话,“在初中化学里, 我们已经学过,电解质溶于水后就电离成为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里所 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由于经过了一个暑假,过去理解了 的东西有可能忘记了,所以,对课文中出现的电解质、电离和离子等概念, 有可能搞不清了。如果不预习,在上课时老师直接用这些旧概念讲新课,有 的学生就会听不懂。因为正在上课,所以既无法问同学,也来不及查找,结 果造成听课的被动现象。这节课可能把你弄得心烦意乱,毫无成效。如果在 预习的过程中,你发现了电解质、电离和离子这几个概念不清楚,这就抓住 了明天听课的“拦路虎”。在预习时,你就应当把这些“拦路虎”消灭。办 法很简单,翻开初中化学课本查找并理解“离子、电解质和电离”的概念, 为防忘记,可以把以上的内容抄在笔记本上相应的部位。如果每次预习发现问题,都这样穷追不舍,那么在听讲时,就不会因为“拦路虎”而影响新课的学习。听起课来很轻松,才有可能把听讲时的主要 精力放在重点问题上。  3.提高听讲水平。由于预习的时间有限,个人能力也有限,因此预习 不可能把新教材全理解了,总会遗留下一些不懂的问题,盼望着上课时解决。 这样听讲的目的非常明确,态度也是积极的,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果 好。比那些坐在教室里像录音机一样,老师讲什么听什么,头脑里没有学习 重点、没有具体目标的学生要强得多。  至于在老师讲到预习时已理解的部分时,可以把老师的思路和自己的思 路进行比较,看老师是怎么提出问题的?是怎么分析问题、怎么解决问题的? 老师的思路比自己的思路高明在什么地方?自己理解得是否正确?比较后, 可以取长补短,加以改进。同样是坐在教室里,没有预习的学生,单纯在学  知识,忙得很,没有精力去考虑别的问题。而预习过的学生,则有可能在上 课时,进行验证比较,学习怎样进行思维,这种听讲水平,无疑是高的。例 如,老师写出:AgNo3+NaCl=NaNo3+AgCl↓,这时,预习过的学生,立刻 就知道下一步要写离子方程式,就可以迅速地把 Ag+Cl-=AgCl↓在头脑中过 一遍,当老师写出这个离子方程式时,自己就可以对照、检查,看看自己想 得对不对。由于抢在老师前面思考,实际上又等于复习巩固了一遍。可见, 预习后,上课不是没事干。  4.提高记笔记的水平。由于预习时看过书,所以老师讲的内容,黑板 上的板书,书上有没有,心里一清二楚。凡是书上有的,上课则可以不记或 少记,也可以留下空白下课再补记。而上课时,着重记书上没有的部分,或 自己不太清楚的部分,以及老师反复提示的关键问题,这样做,就可以把更 多的时间用在思考理解问题上。例如,高一化学书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这部分内容,总结得比较好,条理清楚。由于预习过,知道是书上有,就不 必急急忙忙地抄了。有的学生,由于不知道书上的内容,着急地抄板书,根 本顾不上听讲,使自己记笔记完全陷入盲目性,上课丢掉了很多思考问题的 时间。  如果预习时间充分,可以选择一二门学科做出预习笔记,并以此笔记作 为上课笔记的基础。当然,笔记本上要适当留点空白,以便上课时能补充上 老师板书的一些内容。这样的笔记,才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由于要自己做笔记,必然有利于预习时深入钻研,有利于预习时注意力的集 中。选择什么科目来做预习笔记的尝试呢?应当选择老师也是主要依据课本 做笔记的科目,以免自己做的笔记和老师的板书相差太大。凡是“录音机” 式的笔记。无益于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也无益于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只 能锻炼速记能力。可以说,预习是把学生从盲目记笔记中“解放”出来的好 办法。5.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学习困难的学生,上课往往听不懂,或只能理解一部分。预习主要是排除了听课中的障碍,往往可以使学习困难的学生, 结束学习的恶性循环。预习充分,虽然开始费点时间,可是上课可以听懂, 减少了上课因听不懂而浪费的时间,并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因为懂了,下课 后,复习的时间也比原来减少了,做 作业也快了。预习虽然用掉了一些时间, 但从提高了上课、复习和做作业的效率上得到了补偿。时间一长,学习被动 的局面就有可能改变,学习成绩就有可能上升。因此,建议学习差的学生, 从你学得最差的那门学科开始,进行预习,看看学习局面会不会有所改变。 学习差,再不预习,上课听不懂,花大量时间复习和做作业,实在不合算。 学习上的债总是要还的,预习时还“债”最好,因为这时还了“债”,直接 可以在听讲时受益。有人把预习后开始的学习过程叫“加速运动”,把不预 习的学习过程叫“减速运动”,是有一定道理的。四、预习的方法和步骤  1.预习时的具体任务,主要是以下几个:初步理解新教材的基本问 题和思路;复习巩固和预习有关的旧概念、旧知识,找出新教材中自己 不理解的问题;尝试做预习笔记。为了这到预习的上述目的,仅仅看一 遍书是不够的,还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课,选择好侧重点。  例如,如果某堂课偏重概念或定理,那么我们把书上的内容通读后,首 先应该回想一下,这一节有几个概念、几条定理,它们都说了些什么?如果 还不清楚的话,就应该再仔细地阅读,不能怕“浪费时间”。等把这些问题 都弄清了,再结合书中的例子,对每条定理、每一概念逐一进行剖析,加深 理解。例如,初中物理关于力的概念这一节中讲到的起重机吊货物、铁锤打 铁、磁铁吸引大头针等许多例子,就能使你体会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打铁时,铁锤对铁块有力的作用,铁块对铁锤也有力的作用这一事例,可以 使你体会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值得注意的是,定义是用最精炼的语言写成的,抽去或者忽略其中任何 一句话,甚至一个字,都可能歪曲其本来面目或者产生理解上的错误。所以, 预习时对这些定义应该逐字逐句地分析。例如,“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或发生形变的作用。”其中,“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 作用”这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二是物体 甲对物体乙有作用力,物体乙则必定对物体甲有反作用力。如果抽去这句话, 力的定义就会不完整;如果忽略了这句话,就会无中生有地“创造”出一些 根本不存在的力。让我们再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物体 A 沿斜面下滑,试分 析此物体的受力情况。初学者往往容易得出这样的结果:物体 A 受重力 G、 弹力 N、摩擦力 f 和下滑力 F 的作用。其实,这样的结果是错误的。原因就 在于没有真正理解“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如果对 以上四个力仔细分析一下的话,就可以看出,重力 G 是地球对物体 A 的作用, 弹力 N 和摩擦力 f 都是斜面对物体 A 的作用,然而,下滑力 F 是根本不存在 的。当然,如果对某个定义中的某句话百思不得其解,那也不必死抱着不放。 因为这往往就是本节内容中的难点,可以先把它记下来,待上课时再仔细听老师讲解。  如果这堂课是做实验,那么我们首先应该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用的 器材。其次是要了解实验步骤,一边看书,一边在脑子里进行实验,尽力想 象每一步骤中会出现什么现象,这些现象可以用哪些定理、定律来解释。第 三,对于书上指出的一些注意事项,我们也要想一想,为什么要注意这些问 题?反之又会如何?这样可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也可以加深对实验的印 象。例如,在“用阿基米德定律测比重”的实验中,书上要求称金属在水中 的重量时,要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而我们在实验时往往忘记这一点。如 果我们预先考虑到金属块不全部浸入水中就无法用阿基米德定律计算其体 积,那么就不至于出现这一差错了。同样,在“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 验中,如果事先没有想到砝码用手拿后会生锈,就很可能忘记用镊子去夹取 砝码。最后,可以根据书上实验中的原理,广泛地思考一些问题。例如,用 阿基米德定律能测出物体的比重,是否还可以测液体的比重呢?多思考一些 问题,有助于开阔思路,把知识学活。2.合理安排预习的内容和时间。  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教材本身的内在联系和难易程度,确定课前自学 的内容和时间。自学能力较低的学生,一般是自学第二天老师要讲的新课。 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前一星期自学下星期要学的新课;也可以先初 学一遍新教材,然后在上新课之前(一天或一星期)再自学一下即将(次日 或下星期)要学习的内容。  自学时间,一般安排在完成当天功课之后的自习时间内。预习时间的长 短,要根据学习计划可以提供多少实际时间来安排。不能因为过多地抓了预 习,而挤了别的学科的学习时间。时间多时,预习的内容可以多点,钻得也 可以深点。预习时间少,则可以少预习点,钻得浅点。3.认真研读教材,并参考有关参考书。  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有关的参考资料,多问几个为什么,进行 积极的独立思考,发掘新旧教材的联系,尽力弄懂教材中的每一个新概念, 找出重点和难点,掌握新课的基本内容,明确新课要解决的问题。  预习时,先粗看一遍教材,掌握其基本内容,并标出重点和难题。对于 书上的定义要认真研读,理解其含义,对定义有一个深刻全面的理解。并结 合教材中的例子,加深理解,进行运用和验证。  预习时,除了阅读新教材之外,看点相关的参考书是必要的。尤其对概 念和定义的掌握更为有用。预习时,可以用彩笔勾划出书上的重要内容,在 书上的空白处也可写上批注。总之,课本要经过初步“处理”,勾划要有重 点。对于有的科目,可以边预习边写预习笔记。将内容预习完,初步掌握后,做一些自选的练习题,及时验证自学效果。还可进行一些必要而又可能做到的某种实际操作、现场观察、调查研究等, 以丰富感性知识,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总结预习过程,分清主次、重点和难点,尤其要把新教材中弄不懂的问题和词语记下来或在书上做上记号,使自己的大脑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为 接受新知识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只有通过大脑进行有效的独立思考,才能使 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精神财富。五、预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预习不要全面铺开。一方面时间不够,另一方面预习质量也无法保 证。最好选择一二门学科进行试点,这一二门学科最好是自己学起来最吃力 的。从这一二门试点,取得经验后,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再逐步展开。对 于自己擅长的学科,可以不预习、少预习。如果预习了,那么就应当对自己 提出更高要求,要在听讲时和老师的思路进行比较,从而把学习提到一个更 高的水平。  2.预习时不要钻牛角尖。预习也不见得非把所有的问题都弄懂才罢 休,留点问题到课堂上听老师讲,这也是正常的。所有问题在预习时全解决 了,对有些学生,因为对自己提不出更高的要求,就自认为上课没什么可学 的,从而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这是要避免的。  3.要真正读进去。预习是学习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所以不能走过场, 要“读进去”。有些同学说:预习时遇到新的公式、定理、定义和需要仔细 琢磨的地方,要像打球那样,给自己叫几次“暂停”。要细读、深思;读不 懂、思不透的地方,要提出疑问。这话说得很对。  有的同学在预习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一看,浅尝辄止。朱熹说:学习 “如人入城廓,须是逐街坊里巷、屋庐台榭、车马人物一一看过才是。今公 等(诸位)只是外面望见城是如此,便说我都知得了”。像朱熹所批评的“公 等”,在预习中,也是不应有的。虽然是预习,也应力求取得最好的效果, 更能够发现问题,找到难点。假使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预习又何必呢?预习时,应边读边划、边读边批、边读边写。“划”就是划层次,划重点。读了一段如果看不出层次,抓不住要点,那就是没有读进去。“批”就 是把自己的体会,看法写在旁边。这些体会,看法究竟对不对,可以在听课 中验证。“写”就是把自己的问题简单地整理出来。“划”、“批”、“写” 这是阅读的“犁铧”,思考的种子只有在耕耘过的土地上才能更好萌发。4.独立思考。预习时遇到问题,不懂、不会的知识点是正常的。但是一遇到问题就记下来,留待课堂上解决这也是不可取的。对于问题,必须开动 脑筋,力争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多解决一些问题,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学, 可以使问题的大部分得到解决。5.新教材与学过的教材是连续的,新知识是建筑在对旧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的。课前自学时,如果发现与新课相关联的旧知识掌握不牢,一定 要回过头去把有关的旧课弄懂。补习旧知识,可以结合某一个不懂的问题进 行;如果旧知识缺漏太多,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系统的补习。第四章 复习  复习就是指再去学习已学过的知识。复习时要归纳和总结,要记忆,更 重要的是进一步消化和理解。复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一环,起着承前启后的 作用。每个学校都给学生安排了一定的复习时间,一般是:每一单元结束, 留一些时间给学生复习;每一学期结束,期终考试之前,又留一定的复习时 间;毕业班,课程学完了,毕业考试之前,则留给学生更多的复习时间。同 时,每天上完新课,做作业和习题之前,也要先进行复习。总之,学生的复 习时间是比较多的,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时间,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这是 每个同学都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一、——复习是提高和升华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说,复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据《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那时的书是用竹筒刻或写的,写好或刻好后,再把竹筒用熟牛皮编联在一起, 所以叫“韦编”。熟牛皮是很牢固的东西,竟被孔子弄断了三次,可见他对 这本书的确十分喜爱,读了又读,不知读过多少遍了。孔子为什么对这本书 这样喜爱呢?他在另一地方回答道:“温故而知新。”因为他每读一遍,都 有一些体会,都能从中得到新东西。这就告诉我们,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是在重复中学习,对书的内容又有新的体会,领会更多有益的道理。复习 是对知识的提高和升华。读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真正掌握知识,一靠理解;二靠反复。德国工人哲学家狄慈根有一句名言:“重复是学习的母亲。”狄慈根是通过自学 成名的,他的这句话,是经验之谈。我们的古人也说:“好书不厌百回读。” 一部好书如果只读一遍、两遍,一定还有许多地方未读透,甚至有许多重要 的地方被忽略了。再读、三读、多读几遍,原来被忽略的地方往往被注意到 了,理解不深的地方理解深了,原来是一团乱丝,现在分出条理来了。 反复阅读,还有助于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脑子里逐渐形成一个知识 网。新旧知识之间本没有一条鸿沟,但由于学习是分阶段进行的,所以新旧 知识之间好象隔着一堵墙,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打通的。只有经过多次复习, 仔细琢磨旧知识,掌握得牢固,吸收新知识的能力才会增强,新旧知识才能 联成一体。所以复习对学生来说,是绝对不能忽视的环节。 复习可以分为课后复习和系统复习,另外考试总复习也有其特点,在此也单 独讲一下。二、课后复习  按照学习的正常程序,放学后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复习当天的学习内容。 虽然做作业也具有复习的意义,但是最好还是在做作业前,认真地进行课后 复习。  课后复习可以考虑做四件事;尝试回忆、看教科书、整理笔记和看参考 书。1.尝试回忆  就是不看书,独立地把老师讲的内容回想一遍的过程。这是自己考自己, 逼着自己专心致志去动脑筋的方法。人坐在椅子上或在院子里散步,表面很 平静,可头脑中却十分活跃。有人把这叫“过电影”,即在头脑中把上课的 每一个关键问题“放映一遍”;有人比喻为“反刍”,就像老黄牛那样,在 休息时使食物重回口腔,细细地加以咀嚼。由于尝试回忆前,经过了预习和听讲,所以完全具备了回忆的可能性。 尝试回忆有四点好处:(1)可以检查当天听课的效果。 如果能回忆出全部或大部分内容,就可以证明自己的预习和上课是有收获的,效果是好的,从而增强了认真预习和专心上课的信心。如果相反,就应当及时寻找原因,改进预习和听讲。例如,学习了高一物理的第二章《力 与物体的平衡》的第一部分以后,在课后尝试回忆时,可以顺利地回忆出: 力的定义;力作用效果的体现;测量力大小的单位;矢量和标量的区别;力 的表示法和力的分类。这说明学习的效果不错。有的只能回忆出其中的一部 分内容,那就应当分析一下原因了。回忆时,可以边回忆边对照书;也可以回忆后看书。为了使回忆专心,也可以在草稿纸上把回忆的主要内容写出来。(2)可以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 因为尝试回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具有专心和开动脑筋两个特点。学过的知识,只要尝试回忆一遍就会巩固强化一次。不少学生用自己亲身的实践,认识到尝试回忆是加强记忆能力的好办法。(3)提高看书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和目的性。 有的学生讲:“通过回忆,把老师上课讲的在脑子里复述一遍,要求是不看书和笔记,记住的恰好是你已经懂得的部分,没记住就证明你还没有掌握。”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不理解的知识,往往忘起来快。可以说,尝试 回忆是学习成果的无声表达。每次尝试回忆后,如果有一部分想不起来,自 然会很着急地去看书、翻笔记,这样,通过尝试回忆提高了看书和整理笔记 的积极性,并会自觉地把忘记的部分作为重点来看,从而使看书、整理笔记 有了明确的目的。对于一个善于总结的学生来讲,尝试回忆还会促使他寻找 具体原因,来与遗忘作斗争。(4)培养了爱动脑筋的习惯 课后直接看书当然要比回忆省事,但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效果往往不好。而尝试回忆,要追寻思索的过程,要概括上课的主要内容。一旦想不起 来,还要干方百计地寻找回忆的线索,很费脑筋。一个经常回忆的学生,不 仅记忆力大增,而且养成了爱动脑筋的习惯。有的学生,也抓课后复习。复习的方法是:拿起书,像看小说似的从头到尾看一遍。看书时,好象挺明白, 也好象全记得,但是一放下书,真要用时,看的内容又忘了。为什么会这样 呢?就是因为这种课后复习方法没有充分调动起自己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充 分开动脑筋。为什么有的学生在课后复习时,一面看书一面打瞌睡呢?原因 之一是采取了这种消极的复习方法。2.看教科书  尝试回忆后,应该从头至尾、逐字逐句地去看书。因为看的是教科书, 是最基本的概念和最基础的知识,绝对不能马虎。要看看、想想、再看看?? 低头看书,抬头思考,思考时也可以使眼睛得到适当的休息。当然,由于这 时看书已不是初次,是在预习、上课和回忆的基础上进行的,应当是全面过 目,有重点的看和思考。对于已经理解和记住的部分,不用再花很多的时间, 要把时间花在回忆时想不起来、记不清楚、印象模糊的部分。  在看书时,可用彩色笔在书上的重点部分、新的概念、容易忽略的部分, 勾划一下。在书的四周空白处,可以记上一些自己的简要体会,高度概括课 文内容的语言,有利于记忆的,带提示性的只言片语,以便再查阅时,从这 些批注中迅速地得到启示,回忆起书中的关键内容。例如,生物书中新概念 很多,为了查找方便,在看书时,把第一次出现的概念写在书四周的空白处。 在看书时,边看、边理解、边动手,这对于今后复习会有好处。因为从某种 意义上来说,书又成了“词典”,可随时查找,十分方便。有的学生平时不 认真看教科书,也不注意对教科书进行“加工”,往往到了考前,为了查找 一个新概念,急得满头大汗,你这时再看他的书,不是勾划的太多就是从未 处理过,难怪无处可寻了。3.整理笔记  笔记本不应当仅仅成为上课的记录本,录音带式的笔记,不见得是一份 好笔记。应当把笔记变成一份经过提炼加工的适合自己用的复习材料。笔记本可以这么安排:把笔记本打开后,右边这页可以叫正页,在正页靠右边处,划一竖道,把正页分为两部分,正页主要用来记老师的板书,在 竖道的右侧主要记上课时自己发现的需要思考的问题,老师强调的重点问题 和注意事项,自己的重要体会,等等。而笔记的左边这一页,可以叫副页,副页主要在预习和课后复习时用。  整理笔记时,首先把上课没有记下的笔记补上,记得不太准确的部分更 正过来。在正页的右上角最好用几个字概括一下这页笔记的中心内容,如“电 流强度”、“电压”、“电阻”,等等,以便查找时更方便一些。每页笔记 以写一个中心内容为宜。  下面着重说一下副页的使用方法。例如,学习初三物理《电功率》一章 时。在预习时,可以把自认为掌握得不太好的旧慨念,复习后摘录下来,抄 在副页上。例如,把“电流强度 I”、“电压 U”,“电阻 R”等旧慨念及它 们之间的关系在初二物理课本中摘抄下来,还可以把参考书中有价值的内容 摘抄在副页上。例如,老师在讲到电流做的功时,用到了公式 W=UIT”。2在课后复习时,发现一本参考书上写有W= uRt和W=I 2 Rt,这也是常用的求电功的公式,就可以把这些内容抄在副页上。 总之,副页主要用来记以下内容:①预习时发现自己掌握得不太好或已忘记了的旧概念、定理、公式等等。②预习时发现的问题或体会。③上课、看书时自己悟出来的重要体会。④易出现的错误或易混淆的概念。⑤从参考 书上摘录下来的、针对性很强的精采部分。⑥补充书上或老师讲课中的不足, 等等。  如果平时下功夫把笔记整理好,一旦阶段复习时,打开笔记本心中就有 数了。因为笔记的索引清楚,中心突出,内容简要,联系着有关的旧知识和 易错的问题,等等。将来在复习考试前,就不用再突击查旧书,翻材料,重 新思考,临时归纳了,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只要看看笔记,就可以迅速回忆 起有关的旧知识。看来,平时整理笔记花的时间,使学习的进度慢了点,实 际这种“慢功”,正孕着关键时刻的“快”。  总之,整理笔记是把知识深化、简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带着浓厚的个人 特点,是未来特别有用的个人复习材料,要妥善保存。4.看参考书  可以在课后复习时进行,也可以在做完作业后或阶段复习时进行。办法 是围绕老师讲的中心内容去看参考书的有关内容。每门课程选择一本主要的 参考书,其它参考书为辅。仔细阅读与教科书中不相同的解释和理解。争取 学会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问题加以解释。这样能博众家之 长,充实大脑,不仅加深对原来概念的理解,又学到了许多知识,扩大知识 面。另外,看参考书时要做好笔记。把书中的精彩部分、精彩题目,摘录进 笔记本的相应部分。看参考书的时间伸缩性较大,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多看 一些。  三、系统复习  从时间上划分,如周复习、期中复习等;从知识上来划分,如力学的复 习,光学的复习等等。1.复习的任务  复习究竟为了什么呢?不少学生认为,复习就是为了考试,只在临考前 才进行复习;有的学生认为,复习就是简单的重复。因此,他们在复习时很 少开动脑筋,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我们说,复习的任务大致有三项:  (1)强化记忆,使学习成果牢固地贮存在大脑里,以随时取用。有些学 生总抱怨自己记性太坏,学过的知识,到了该用的时候却想不起来了,对学 习丧失信心;有些学生则认为,学过的东西反正要忘,早记没用,寄希望于 考前突击,但由于临考前要记的内容太多了,又记不过来,感到很烦恼。  其实,遗忘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早在 1885 年,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 浩斯用无意义音节作为材料进行实验,发现刚记住的材料,一小时后,只能 保留 44%;经过两天,留下的只有 28%;6 天以后为 25%。可见学习以后, 所有的人都会发生先快后慢的遗忘的过程。有的学者认为,经过学习,大脑 形成了一定的神经联系,这种联系,如果不通过反复的、有效的刺激来强化, 那么,就会慢慢消退,表现为遗忘现象。而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复习,正是为了强化和完善这种神经联系。  有的学生认为,只要理解了就会自然地记住。这种看法比较片面。我们 说,理解了的知识便于记忆,这是对的。但理解了的知识,还是要通过复习 才能真正记牢。记性好的学生,不仅重视理解,而且要重视复习。他们是“每 天有复习。每周有小结,每章有总结”。不止一次地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 层次上进行复习,从而产生了良好的记忆效果。(2)查漏补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我们说,影响学习的因素很多,在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很难保证各种因素都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完整的 知识学下来,难免出现漏洞和缺欠,通过复习,自己检查出来之后,就可以 及时补上。凡是抓紧复习的学生,学习中的漏洞和缺欠,都及时地得到了补 足,很少在学习上“欠债”。因此,他们的知识总是比较完整的。(3)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这里所说的“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就是指系 统化的知识。可以说,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正是复习的中心任务。  一个学生,通过平时分科、分章、分节的学习,可以说基本上完成了对 各种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任务。通过复习时的全面回顾,查漏补缺, 又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这时,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没有完成,复习的中心 任务也没有完成。为什么呢?因为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仍然带有“半成品”的 特点:从量上说,太多;从质上说,太乱。这里的“乱”指所学的知识还比 较孤立、片面,还只是堆积式的知识,只是建造知识大厦的原材料。例如, 初中植物学中,有关绿色开花植物的形态、构造和生理功能这个完整的系统 的知识,是分为 6 个部分学的。经历了 28 节课,用了 14 个学时才学完。怎 样把这么长时间学习的知识系统起来,从而使自己的认识更深入一步呢?就 要通过复习,把长期学习的各部分知识有机地“组装”起来,或者说,将学 的各部分知识融会贯通,透彻理解。这个复习时的加工整理过程,一定要遵  循思维的规律,采用基本的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比较归类、抽象概括、 归纳演绎等)来进行,直到掌握了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完成了知 识系统化的任务为止。所谓融会贯通,编织知识之网也就是这个意思。古人 所说“温故知新”,就是说温习旧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这个新的 理解和体会,主要指形成系统化的知识。  系统化的知识具有少而精的特点,具体说,知识的量少了,重点突出了, 含义深刻了,关系清楚了,十分有利于理解和记忆。例如,初一的植物学学 到藻类植物,分别学了绿藻、蓝藻、褐藻、红藻等,知识量大,记起来比较 困难。如果把这几种藻类,从几个方面比较一下,就可以找到它们的共同点 和不同点,抓住了它们的异同点,记忆的负担一下子就减轻了,还不容易混 淆。  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能一次完成,复习表面看是重复,实际上是认识的 深入。复习时的重复方式和重复后所取得的学习效果都与初次学时大不一样 了。通过复习在头脑中形成了牢固、完整而又系统化的知识,这就是复习的 收获。2.应注意的问题(l)复习要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来进行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班下学期班务计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