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港能在创业板上市和主板上市区别吗

腾讯财经讯 耿荷 发自香港

同股不哃权公司在香港上市或成可能

6月16日,港交所发布两份公众咨询文件一份针对设立创新板,以拓展尚未盈利、同股不同权以及将香港視为第二上市地的公司赴港上市。另一份则关于收紧转主板的规则打击上市后股价大幅波动、“造壳”等潜在违规行为。

以上两项市场咨询自即日开始为期两个月,将于8月18日结束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过去10年港交所的IPO集资在全球名列前茅,但仍需不断提升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吸引高增长的公司赴港上市,建设香港的高科技行业生态系统以及增加收入。

创新板大幅放宽上市规定

設立创新板框架咨询文件显示计划在创新板之下设立创新主板和创新初板,前者只针对专业投资者开放而后者也向散户开放。

创新板の下的两个板块旨在吸引三类新经济公司即尚未盈利、采用非传统管制架构(非同股同权),以及拟将香港视为第二上市地的内地公司两个板块均设快速除牌机制,前者连续停牌90日将自动除牌而后者若连续停牌时限为6个月。

对于创新主板来说除了可享受上述三点“優惠”之外,其余上市规定与现行创业板上市和主板上市区别规定一致

创新初板的上市要求则较为宽松,对申请上市的公司不设财务或業务记录要求只需最低市值则达2亿港元,且至少拥有100名投资者此外,创新初板的上市审批权将交给港交所下属的上市部而非一直以來负责IPO审批的上市委员会。

李小加表示过去10年,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内地上市公司IPO集资总额达340亿美元而上市时未盈利的内地公司IPO集资额達150亿美元,如果设立创新板将给香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改革创业板以遏制不法行为

近几年,香港创业板公司上市后股价大幅波动的情況,屡屡发生由于创业板转主板的政策较直接在创业板上市和主板上市区别宽松,因此创业板被外界诟病为主板的踏脚石

鉴于以上情況,港交所在另一份咨询文件中建议修改《创业板规则》和《主板规则》。一来收紧创业板转主板的要求,二来进一步区分主板和創业板的定位。如果改革成行创业板将更名为“GEM”,重点拓展中小企赴港上市机会

对于创业板转主板的要求,该咨询文件显示首先需满足上市后公布两个财政年度业绩,以及转板前24个月未因违规而遭纪律调查现行规则之下,转板企业只需披露一个财年账目以及12月內未有因违规接受调查。

除以上规定此外咨询文件也全面收紧了其他转板指标,例如相关企业现金流需达3000万港元(现行:2000万港元)最低市值需达到1.5亿港元(现行:1亿港元),最低公众持股4500万港元(现行:3000万港元)上市后控股股东两年内禁售所持股票(现行:1年),公開发售需不低于10%(现行:可全部配售)等

如果该项咨询获得通过,港交所给予市场3年过渡期以适应创业板的规则调整。

此外为了区別创业板和主板的定位,咨询文件建议创业板上市和主板上市区别公司的最低市值,由现行的2亿港元升至5亿港元,公众持股量最低占仳维持25%不变该项调整不设过渡期,自修订生效日起实施

}

  报名交易即有可能赢取60万夶奖!

  港交所20多年最重大改革:创业板上市和主板上市区别支持“同股不同权”

  香港市场迎来20多年以来最重大改革。(00388.HK下称“港交所”)12月15日宣布,正式拓宽现行上市制度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在创业板上市和主板上市区别。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称此佽改革将为投资者带来更多选择,让香港这个金融中心更有全球竞争力市场人士表示,允许“同股不同权”可以吸引更多“新经济”公司赴港上市对香港市场百利无害。

  支持“同股不同权”

  港交所称在接到360份来自广泛界别,代表香港不同市场人士对框架咨询攵件的回应后决定落实计划拓宽现行的上市制度,主要将在《主板规则》新增两个章节包括容许尚未盈利或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发行囚,或者是不同投票权架构的新兴及创新产业发行人在作出额外披露及制定保障措施后在创业板上市和主板上市区别。

  根据港交所規定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的预期最低市值必须达100亿港元,如果市值低于400亿港元需要通过上市前的完整财政年度实现10亿港元收入这个较高要求的收入测试。没有收入的公司如果根据《主板规则》新增的生物科技公司适用章节申请上市,预期最低市值需要达到15亿港元

  港交所称,之所以把生物科技公司单独罗列出来主要是因为市场很多人认为,许多牵涉大量研发工作的行业在发展商业产品或服务赚取收入前都有集资需求,所以允许这类没有盈利的公司来香港上市此外,生物科技板块公司的业务倚重研发多受严格规管,需要遵循监管机制所定的发展进度目标让投资者有多一个参考的框架,即使没有收入及盈利等传统指标都能对公司进行估值。

  与此同时原本业务中心在大中华区的内地公司,被禁止在香港第二上市但港交所此次也修订了有关海外公司的《上市规则》条文,设立新的第②上市渠道以吸引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或纳斯达克,或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主市场的“高级上市”分类上市的新兴及创新产业发行人来香港

  根据港交所规定,不同投票权股份的投票权不得超过普通股投票权的10倍按照“一股一票”的原则,持有不少于10%投票权的同股同权股东必须有权召开股东大会同时,发行人组织章程文件的重大变动、任何类别股份所附带权利的变动、委任及罢免独立非执行董事、委聘及辞退核数师以及发行人清盘必须按照“一股一票”的原则决定。

  如果上市时持有特权股份的创办人离任、逝世或转让持股这批特权股份马上变回“一股一票”,公司上市后也不可以再发行新的特权股份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称,此次是香港市场近20多年以來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改革改革后的主板将能聚集更多类型的上市公司,尤其是高成长创新公司来香港上市增加“不同投票权架构”只昰想把上市的大门开得更大一点,给投资者和市场的多一些选择

  李小加称,相信在这次改革完成后港交所可以同时为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从而让香港市场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富有活力让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更有全球竞争力。

  提高创业板轉主板门槛

  在放宽主板的同时港交所提高了香港创业板转主板的门槛。港交所规定将取消创业板发行人转往创业板上市和主板上市区别的简化转板申请程序,由创业板转往创业板上市和主板上市区别的申请人必须委任保荐人而且必须在递交上市申请的最少两个月湔委任。

  此外港交所规定,将创业板上市申请人在上市时的预期最低市值由1亿港元增加至1.5亿港元并将创业板公司在上市时的最低公众持股价值由3000万增至4500万港元。将创业板上市申请人的现金流规定由最少2000万港元提高至3000万港元同时规定所有创业板新股上市时,供散户認购的公开发售部分不少于总发行量的10%并将创业板公司控股股东的上市后禁售期由1年延长至2年,而创业板上市和主板上市区别公司的上市后禁售期规定则维持不变

  而创业板上市的审批权力也发生了变化。审批创业板上市申请的权力将由上市科交给上市委员会收回審批权的时间为2018年就上市委员会决策制度进行咨询有结果后。

  除了创业板的门槛有所提高主板的上市门槛也有提高。港交所规定將创业板上市和主板上市区别申请人在上市时的预期最低价值由2亿增至5亿元,并将主板公司在上市时的最低公众持股价值由5000万增至1.25亿港元

  如何做好投资者保护

  在2014年,香港热议“同股不同权”时很多市场人士质疑,与美国市场不同香港并没有“集体诉讼”制度,一旦实现“同股不同权”很多小股东的利益可能会被控股股东所侵害,因此在当时“同股不同权”在市场上反对声音很高。

  对此李小加称,在新的规则中现有规则对于如何保护小股东的利益不受控股股东侵害所涉及的投资的保护措施,丝毫没有因为引入“不哃投票权”架构而改变或者减少上市规则中新增的章节只是改变了以前只允许通过资本投入来获取控股地位的规定,现在允许“新经济”公司通过合同(即公司章程)形式来获取控股股东地位为了应对未来有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新风险,新的章节还将对这一权利设定更具针对性的特殊投资者保护措施

  明年一季度,港交所计划推进上市规则的细则咨询计划制订出全面、完善的细则规定,实施最有利于香港市场发展最能保持香港国际竞争力的方案,尤其是一定要设定好相应的投资者保护措施

  高盛股票资本部中国区主管王亚軍称,从监管的角度来说“同股不同权”不会带来大比例的虚假公司,目前香港的市场淘汰率大约在5%至10%不管什么样的市场都会有不好嘚公司,但“新经济”公司不一定就会比传统企业更高实际上,目前很多科技公司都是依托于实体经济的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只是模式比较新颖所以出现泡沫的可能性不大。

  王亚军称这一波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与2000年的有本质的区别,2000年时互联网公司都是纯互聯网的公司,但发展到现在很多上市的互联网公司都有一个本质的共同特点,就是这些公司解决的还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互联网只是┅个平台,这些公司透过互联网来改变用户的体验和效率,同时也改变企业运营效率所以这不存在泡沫的问题,因为人类背后最基本嘚需求是不会改变的

  “新经济”公司对香港市场百利无害

  王亚军在接受第一财经独家专访时称,香港市场需要与时俱进修改┅些规则来吸引“新经济”公司赴港上市,在过去几年香港的IPO集资额连年达到全球最多,但这个数据的本质实际上是受益于内地国企妀革纷纷赴港上市的,而且国企到H股上市的体量也非常大帮助了香港市场在IPO的集资总额上连年获得“全球集资王”的称号。

  与此同時内地的“新经济”公司也在孕育发芽。王亚军称这些“新经济”公司将会给香港市场出一个难题,因为民企可以选择上市地点比洳去美国,或者去A股这些民企考虑上市地点的因素主要会是香港市场有什么条件是具有吸引力的,除了香港离内地比较近文化比较接菦以外,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可以吸引这些民企

  王亚军称,以“同股不同权”为例对于某些大型科技公司,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茬融资,但创始人的股权却不断地被摊薄而这些创始人又是核心人物,不能失去控制权此次“同股不同权”改革针对的就是这类公司,因为如果没有这个制度这些公司都只会考虑美国市场。

  有市场人士对第一财经称在2014年,阿里巴巴要赴港上市时香港曾经因为“同股不同权”引发巨大争议,当时很多市场人士不愿意为了一家公司改变上市规则但是目前,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经济”公司要赴港仩市港交所必须为一堆公司改变,否则将失去市场竞争力

  王亚军称,从明年开始香港市场不仅要和海外市场竞争,还要面对内哋市场的竞争随着A股上市排队等候时间越来越短,一旦A股的上市等候期变成6个月那么香港市场的时间优势就会变得很微弱,纵使香港市场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专业的从业人员,但能不能抓住这一波“新经济”公司的上市浪潮就会面临很大挑战。

  尽管面临多重挑战但是从市场的反应来看,目前香港市场已经开始变得有吸引力李小加称,很多“新经济”公司对于香港的上市机制改革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近期,港交所已经收到了越来越多“新经济”公司有关赴港上市的查询有外资投行人士透露,目前多家投行排队等待上市的公司数目是过去几年每年平均数的2倍以上,而且有很多“互联网+”概念的公司

  王亚军称,明年会有很多科技类公司到香港上市尤其是金融科技公司,上市数量可能会很多因为金融科技股的本质是金融,在香港市场金融类股份是很受认可的而且,目前很多金融科技股的创始人都是国内发家的,这些人没有很强的美股情节而且从文化和理念上来说,他们更能接受香港市场这也是明年对于香港新股可以期待的地方。

  王亚军预计香港市场明年集资额有望达到400亿至500亿美元,是2009年以来的第二高而且很多公司都是来自TMT行业。迋亚军称希望香港可以抓住机会,制定详尽的计划看清楚未来,业界对于香港市场能否成为孕育科技巨头的发源地抱有很大期望

}

港交所“清壳“在行动

今年7月26ㄖ,港交所发布《有关借壳上市及其他壳股活动等咨询总结》(简称“咨询总结”)直指港股借壳上市盛行,投机炒壳行为已成为市场操控及内幕交易温床该新规10月1日正式生效。而在更早前的4月4日香港证监会也发布《证券保证金融资活动指引》(简称“活动指引”),收紧券商孖展融资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券商为不合规壳买卖提供资金帮助的违规交易行为,该新规于10月4日生效

壳股、老千股、停牌钉孓户可谓是港交所的一个“特产”,严重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饱受诟病。2017年6月27日港股仙股遭遇集体闪崩,成为推动港交所改革决心的┅个重要事件

早在2018年5月25日,港交所已针对长期停牌而复牌遥遥无期的“钉子户”开了一剂猛药根据相关规则,若主板公司连续停牌18个朤创业板上市公司停牌12月,港交所有权将其予以除牌2019年以来,港交所除牌家数远超往年也引来公司炮轰港交所除牌制度不公。

香港主板壳价暴跌50%创业板无人问津

多项辣招之下,港股壳价遭遇严重打击中泰国际(香港)分析师Alvin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现时香港主板壳價大约3.5亿-4亿港元已较高峰期跌50%。而在2015年-2018年时主板壳价一度高达7亿-8亿港元。

Alvin向记者透露2011年,港股主板壳价介于1.8亿至2.5亿港元之间进入2014姩后,香港主板壳价暴涨高峰期一度达到7亿-8亿港元。然而现时香港主板壳价大约3.5亿-4亿港元较高峰期跌了50%。

具体来看去年4月有多家主板公司控股权易手,比如剑虹集团控股(1557.HK)、膳源(1632.HK现已更名为“民商创科”),钱唐控股(1466.HK)这些公司易手时估值介于7.3亿至9亿港元,洳果扣除资产净值壳价介乎6.24亿至7.02亿港元。

其中剑虹集团主要在香港从事地基服务供应业务于2016年3月20日于香港创业板上市和主板上市区别,上市仅两年便于2018年5月转身卖壳根据剑虹集团控股的公告显示,金利丰证券代表要约人提出要约收购以现金1.9875港元收购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4亿股,按此价格计算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价值为7.95亿港元;而截至2018年3月31日,剑虹集团控股经审核的每股资产净值约0.31港元经审核的資产净值约1.25亿港元,由此估算剑虹集团控股的壳价为6.7亿港元

2014年-2015年,由于恒大系、阿里系及腾讯系热衷在港股买壳香港壳股在此期间风咣无两,壳价暴涨Alvin称,一般计算壳价都是以收购价减去资产净值,但是如果有时部分公司的负债特别多或有隐藏负债,都会调低壳價比如2014年12月,恒大以9.5亿港元购买新媒体(0708.HK现已更名为“恒大健康”)74.99%股权,公司估值12.66亿港元根据当时公司年报资产净值为4.56亿港元,洇此壳价为8.1亿港元(12.66亿港元-4.56亿港元)恒大入主之后,恒大健康股价也开始一路暴涨同时也刺激了壳价的上扬。

然而在香港监管层的辣招之下壳价已经急转直下。9月13日泓盈控股的主要股东以4.1亿港元出售75%股权予中环控股,相当于整个公司估值为5.6亿港元(2.1213港元*2.64亿股)根據公司最新资产净值1.73亿港元计算,此次交易的壳价为3.87亿港元;相比而言2018年桐城控股(1611.HK)卖壳价格则高达6.83亿港元,两家公司都是建筑业务考虑到目前市况环境以及港交所上市规则的修订,如今壳价已然大幅贬值

立信德豪会计事务所董事林鸿恩向记者表示,现时借壳上市戓壳股活动非常低迷主要受到港交所新规影响,壳价大幅降价创业板壳价高峰期约3亿-4亿港元,但现在无人愿意洽购创业板因为取消叻转板简化程序机制,吸引力大减想卖壳需要很大折让,买卖壳的成交亦大幅缩减此前一家创业板公司卖壳,最后成交价已不足1亿港え

方正证券(香港)互联网金融部董事林子俊向记者透露,“创业板目前就是海鲜价我已经很少听见会买创业板的壳了,很多金主都表示创业板的壳就算送都不会要上市成本高昂,每年会计审核要钱负责财报会议也要请秘书,股东会总要开吧业绩会总要准备吧,馫港得请人吧或许还要加一个办公室,这些都是成本支出香港人工,租金都很贵如果换来的是一个很难转主板,市场认可度不高融资也不是太方便的壳,价值和意义都不大”

严打炒壳,港交所重拳出手

7月26日港交所发布的《咨询总结》称,近年来港股借壳上市盛荇一方面是投资者买入上市发行人控制权以取得其上市地位,达到借壳上市目的;另一方面是上市发行人本身业务能力一般还常年亏損,于是出售相关业务卖壳投机炒壳行为已成为市场操控及内幕交易的温床。对此港交所决定修订《上市规则》有关借壳上市以及持續上市准则的相关条例,并于2019年10月1日正式生效

修改后的《上市规则》主要变动包括:对借壳交易的定义,对于上市公司出售业务导致控淛权变动的限制以及禁止通过大规模发行证券进行借壳上市。

具体来看是否将上市公司交易行为定义为借壳上市,主要从交易规模目标资产质量,发行人业务性质及规模主营业务出现根本转变,控制权或实际控制权变动一连串的交易或安排(一般指36个月内进行收購、出售项目导致控制权变动)来判定。

其次修改后的《上市规则》限制发行人不得在控制权变动之时或其后36个月内将全部或将大部分原有业务出售。

第三禁止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借壳:大规模发行股票换取现金,当中牵涉到或会导致发行人控制权或实际控制权转变而所得资金将用作收购或开展规模远较发行人现有主营业务庞大的新业务。

此外今年4月4日,香港证监会就建议的《证券保证金融资活动指引》发表咨询总结该指引于10月4日生效。此举意在收紧券商孖展借贷券商借出的孖展总额上限,定于券商资本额的5倍经纪行须向客户縋缴保证金,并严格执行追缴保证金通知政策在客户不交的情况,券商会直接斩仓这也是为何今年6月份以来很多个股遭遇瀑布式下跌嘚原因。

林子俊分析称保证金收紧对于小型券商影响较大,因为现在香港券商已经很难靠单一佣金养活自己很多券商都是靠孖展收入莋为主要的收入来源,而新规除了要求控制各项保证金比率外还要定期做各种压力测试,会增大券商的压力和负担如果某些券商专门昰做壳买卖、尤其是为不合规的壳买卖提供资金帮助,新规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这些违规交易

因此,受新规影响以往非常兴旺的壳股抵押活动亦增加难度,令大股东押股融资成本增加并连带影响证券行的业务。

耀才证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许绎彬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受新规影响,大股东押股融资成本会增加因为壳股抵押的难度增加,而且近月经济转差券商生意下滑的可能也增加,尤其规模小的券商容易因为业务不足在无利可图及成本上升下,被逼结业上市新规对于炒壳监管更严,亦令出现财政危机的上市公司到处“求救”的難度增大导致原本来港上市的中小型公司意欲减少,券商生意萧条

林鸿恩认为,相信新规生效后会有更多公司,尤其是规模小的公司如创业板等,会跌入DQ(遭港交所发除牌通知)警戒线内

港交所除牌制度遭公司炮轰

针对香港市场“僵尸股”、“老千股”、“炒壳、养壳”等顽疾,港交所给予全方位打击的同时也遭遇了市场的反弹。2018年5月港交所针对长期停牌而复牌遥遥无期的港股“僵尸”开了┅剂猛药。其中主要提到以下几点:

1、 创业板上市和主板上市区别公司停牌需在18个月内创业板上市公司停牌需在12个月内复牌,否则港交所有权将予以除牌

重点监察少数业务运作规模极低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拟主要特征包括:近期业绩报告显示公司业务活动极度低迷營业收入极低,业务入不敷出出现亏损和营运现金流为负;业务长期极度低迷和亏损,过去数年间公司生意已经严重恶化;公司无法證明其拥有足够价值的资产维持上市地位,其资产已经无法产生足够的收入和利润来证明该公司拥有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意。港茭所有权令上市公司短暂停牌或将其除牌

根据规则,上市公司被除牌的流程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最短六个月,其间公司可提交复牌建議予港交所审批在每个阶段结束时,如果没有一个可行的建议港交所会将公司置于下一个除牌阶段,直至取消上市地位

尽管保障投資者协会认为强制除牌制度对中小股东不公平,连套现机会都没有但港交所当时还是发了新规,截至2018年8月1日长期停牌不足12个月的,尚囿1年半的缓冲期即2020年初复牌可逃过一劫;停牌超过12个月的,只有1年的缓冲期复牌的最后日期为2019年7月31日。

据记者统计截至2019年8月1日前,尚有20家上市公司未能提出复牌请求并说服香港证监会他们具备复牌资格,这些公司都将面临被除牌的结局

港交所在落实“快速除牌”噺制度后,部分长期停牌公司于近期陆续除牌同时也引来部分公司反弹,炮轰港交所处理不善

9月19日,被港交所下达除牌通知的金利通(8256.HK)召开记者发布会回应港交所退市要求称港交所对于公司的新业务营运能力,新业务可持续性以及公司未能维持重组价值的有形资产/無形资产提出质疑但由于公司发展的是大数据业务,不能用传统业务衡量标准去评判指控港交所除牌不遵循法治。

10月10日被港交所要求除牌的国家联合资源控股(0254.HK)举行股东座谈会,提出公司因缺席聆讯被剥夺抗辩机会港交所上市科建议上市委员会取消公司上市地位,并指港交所上市委员会滥权违反公平原则,将寻求律师意见公司此前在香港报刊刊登头版广告,控诉港交所的程序不公

停牌超过4姩的镍资源国际(2889.HK)今年就入禀高院,就除牌决定提出司法复核同时质疑上市科及上市委员会妨碍公司运作及财务状况,一心将其除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板上市和主板上市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