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扫一扫二维码码打不开说是上传新产品是不是骗子

回复: 9 | 浏览: 1754
| 字体: tT
阅读权限40&主题117&UID8676593&帖子3102&积分1179&
91UID426515 &精华0&帖子3102&财富17290 &积分1179 &在线时间419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 字体大小: tT
刚看中央二台财经频道,说有人扫描不明身份的二维码瞬间被骗了2万多,具体情况没仔细看,因为当时正在吃饭,大家研究下吧。
阅读权限30&主题83&UID8562342&帖子1124&积分946&
91UID312263 &精华0&帖子1124&财富5081 &积分946 &在线时间493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啊?还有这事啊,谢谢提醒
正品堡狮龙巴拉巴拉童装白菜价清仓
阅读权限100&主题256&UID8435477&帖子21097&积分6402&
91UID85419 &精华0&帖子21097&财富540 &积分6402 &在线时间3855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咋被骗的呀?
我至今都还没开通手机支付,就是怕不安全。
花明澳洲代购,特价鱼油、钙片,芹菜籽、护肝片、胶原蛋白、蜂胶、葡萄籽,VE霜到货!
花明家的四川麻辣香肠、腊肉3斤起包邮!微信号:gzhuaming
新豆子开始发货了,四川农家土黄豆、黑豆,5斤起包邮:
阅读权限100&主题84&UID8426674&帖子9740&积分9143&
91UID76620 &精华0&帖子9740&财富 &积分9143 &在线时间4862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好象一般都不扫描二维码。。
琴棋书画不会,洗衣做饭嫌累!
阅读权限30&主题12&UID9662633&帖子460&积分435&
91UID9662633 &精华0&帖子460&财富2695 &积分435 &在线时间58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一般没人去扫描二维码吧
韩国原单童装
/shop/view_shop.htm?spm=686..154.Fen0rC&mytmenu
阅读权限100&主题1846&UID8355806&帖子29499&积分84504&
91UID5786 &精华9&帖子29499&财富 &积分84504 &在线时间6704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在网上,我昨天还扫银行的二维码啊。。。说可以加微信。。。以后要注意了。
阅读权限40&主题42&UID&帖子2440&积分1814&
91UID &精华0&帖子2440&财富9960 &积分1814 &在线时间277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扫描陌生的二维码确实非常危险
兜兜的外贸店
阅读权限40&主题98&UID8708720&帖子3530&积分2297&
91UID458678 &精华0&帖子3530&财富122403 &积分2297 &在线时间876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咋回事??一般不会去扫。骗子真是无处不在!
阅读权限30&主题18&UID8404420&帖子322&积分229&
91UID54371 &精华0&帖子322&财富3865 &积分229 &在线时间1174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怎么骗?想象不出来呢。二维码不等同于微信吧?我有时也会扫一些手里商品的二维码,看看价格多少?这也有风险吗
阅读权限100&主题202&UID8550312&帖子14664&积分11350&
91UID300237 &精华0&帖子14664&财富1885577 &积分11350 &在线时间4665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看来骗子也不是随便当的,要做到高科技,还要做到与时俱进。
毯子窝 家的双十二记者求证:扫二维码得充电宝是诈骗吗?
来源:第一百姓编辑:
查看数:评论0次
淮海网消息:最近两天,微信朋友圈被大家大量转发一个所谓的诈骗提醒:说在万达、卜蜂莲花超市、市中心等地,有几伙骗子,让市民扫描借贷宝二维码,拿着身份证、手机号、点头录个视频,就可以免费领一壶油或者一个充电宝,让大家千万别上当,说这是骗子利用你的身份证号码贷款。事情究竟是不是这样呢?来看记者的调查。市民小董就是参与活动的人之一,她手里拿着的充电宝就是赠的礼品。她说这个充电宝,是她在卜蜂莲花超市门口扫描二维码得来的。市民 小董:看有三四个工作人员 在那一边发充电宝 一边说安装软件并注册成功 就免费送一个小米充电宝 我当时想怎么有那么好的事小董先观察了一会,看见许多人扫描二维码后都得到了一部充电宝,她也就参与其中了。市民 小董:拿手机扫二维码,把借贷宝软件下载下来了,下载下来还不行,还得注册。扫描下载软件只是第一步,要想得到充电宝,后面还有很多个人信息要填写。市民 小董:然后工作人员再给你输入验证码,你再对着摇摇头,就注册成功了,你在注册过程中,有没有输你个人信息,比如名字 身份证号 手机号之类的 输手机号了吧 身份证号好像也输了小董说,当时很多市民都和她一样的心理,只是想拿到充电宝,所以才填写了个人信息。市民 小董:你拿充电宝以后,接着就把软件给删了呗,对自己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起先,小董也觉得没什么不太对头,直到这两天朋友圈里大量转发这个圈套后,她开始担心了。市民 小董:俺朋友说,他前两天也弄了一个这样的充电宝,好像这个点很多地方都有,市中心也有,他说他当时不是像我那样,对着摄像头摇头晃脑,他是拍了一个他身份证的照片,这个时候我就觉得,回想一下有点不太对劲。微信中说,市民填写的身份证等信息和拍照,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去贷款,干一些让当事人财产受损的事情,就是一个诈骗行为,这是真的吗?上午记者拨打了徐州市公安局的电话,公安部门表示,目前他们还没有接到,扫描借贷宝二维码被诈骗的报案。这件事究竟是诈骗、还是商家的营销手段或者本身就是网友在恶意造谣,公安正在调查中。不过民警说,现在骗子的诈骗手法层出不穷,很多都和信息泄露有关。泉山公安分局永安派出所民警 张豆:信息一旦泄露,一些不法分子,有可能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我们市民个人信息,然后依靠这些个人信息,通过电话 短信 网络 对我们受害人实施诈骗遇到类似的事情,市民有没有自我防范意识呢?记者随机进行了采访。市民:我得看是什么样的,我看扫二维码暴露什么信息吗?有信息肯定不扫了,如果让你填写比如个人的手机号、姓名、您还会做吗?可能不会做。市民:不会,这不是那个骗子吗?朋友圈看到了,如果有类似的,扫二维码积分,您会做吗?做过。市民:应该不会。(为什么?)浪费时间,因为下载app可能要半个小时。民警表示,很多市民被诈骗,就是因为自己一时贪念,或者脑子一热被犯罪分子所利用了。泉山公安分局永安派出所民警 张豆:如果一旦遇到需要填写个人电话、身份证号、家庭成员信息或者家庭住址信息,牵扯到个人私密信息的,一定不要轻易相信,提高警惕,辨清楚它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说是真的,有必要的话,提供给对方,如果莫不清楚真假的时候,尽量不要把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编辑:陈冬
版权声明:淮海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或者报道,但请注明出处
无线徐州、淮海网的记者们利用家长送考的间隙,邀请近30位送考家……
让我的声音做你的眼睛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二维码藏“陷阱” 手机扫描或跑流量
订东北网彩信手机报,移动发KTDBW到,联通发DBWY到电信发DBWY到 。
东北网手机版   搜索微信号dbwhlj关注东北网
  东北网11月9日讯 &扫一扫有惊喜&、&扫一扫礼品等着你&&&很多实体、网络商家打出这样的广告语。消费者用手机里的扫一扫功能,就能关注商家信息,或者领取小礼品。不过,一些二维码,藏着&陷阱&,扫一扫有风险。
   把手机扫中病毒了
  家住大庆新村新城枫景的崔晓女士,是位购物达人。电脑购物、手机购物,整得都挺明白。扫描二维码,获得商家优惠或礼品,对她来说,也是常有的事儿。平时逛街,只要见到商家广告牌上的二维码,她就会拿出手机来扫一扫。她说,这样关注商家促销活动,很方便。有啥优惠,自己能提前知道。
  前一阵,在一个购物网站,扫了一个二维码,出现了问题。像往常一样,下单之后,商家发给她一个二维码。说扫描关注,可返10元现金。崔女士二话没说,拿出手机就扫了。商家说话,也挺算数。收到货款后,返给崔女士10元钱。
  自从扫完那个二维码,崔女士的手机,就经常弹出广告。她确定,自己跟广告中的商家,从未接触过。这时,她还没太当回事儿。可是,手机广告,一天比一天多。到后来,她手机一开机,就死机。拿到售后,人家说是中了病毒。只能刷机,才有可能解决问题。从那以后,崔女士再也不敢乱扫二维码了。
   个人信息扫露了
  崔女士遇到的情况,不是个案。二维码制作简单,发布没有门槛。内容,没有专门的监管部门。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借助二维码,传播恶意网站,发布小广告。甚至,在二维码中,设置&陷阱&。用户扫描完,直接链接到钓鱼网站,或者木马程序。比如,伪装成银行网站,要求用户输入账号、密码等。以此,套取用户个人信息。让用户不知不觉中招,被扣话费、上网流量等。新村的李女士,用手机扫描一个团购信息。本想,第二天团购一次。
  早上开机却发现,已经欠费。自己明明刚交了100元话费,晚上根本没打电话。到营业厅查询明细才知道,自己扫的二维码,是个什么网络游戏。扫完之后,自动开始玩游戏。一晚上,跑了一百多兆流量。难怪,手机会欠费。类似的陷阱,还有很多。比如,伪装成购物网站客服,套取顾客信息。
  淘宝达人张楠,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一个外地的手机号,给她打电话。问她,是不是张楠女士?说她在网上买的商品,暂时没货。给她一个网址,让她按客服人员说的,申请退款。张楠警惕心强,虽然总网购,但买啥没买啥,自己还是知道的。商家说的东西,她没买过,哪儿来退款一说?
  那么,他们是怎么知道自己电话号和姓名的呢?这时她想起,自己曾经扫描过一个二维码。扫完之后,就总有人给她发链接信息。她赶紧把手机,重做了系统。
   请不要见码就扫
  二维码本身,是一个载体,并不携带病毒。但是,一些带毒网站,用其来装饰自己,伪装成优惠、打折信息。以此,来欺骗消费者。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用手机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应该为手机,安装二维码检测工具。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要扫描。现在,一些网站,上线了二维码支付通道。扫二维码,就可以实现购物和支付,特别便捷。但要提醒消费者:使用手机支付功能时,要看清网站域名。反复自动弹出的小窗口页面,不要轻易点击。自己的身份信息,不要轻易泄露。
  如果用手机和银行卡绑定,那么,不要在这张卡里,存过多的钱,避免发生连锁反应。另外,要注意选择发布二维码的平台。通常,报纸、杂志等正规出版刊物上的二维码,相对安全。而在网站、街头小广告上发布的,不要轻易扫描。扫描二维码后,如果遇到一打开就会自动下载安装软件的二维码链接,更需要警惕。当提示下载时,不要点击确认、下载安装。如果是通过二维码来安装软件,在安装好后,先用杀毒软件扫描一遍再打开,以确保安全。
24小时新闻排行
Copyright & 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为东北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草料二维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