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测三极管的B,C,E的极性(以NPN管子为例)

一只标志不清的晶体管三极管,可鉯用万用表判断它的极性,确定它是硅管还是锗管,并同时区分它的管脚对于一般小功率管,判断时一般只宜用Rx1K档.步骤如下:

1. 正测与反测 将红黑表笔测晶体管的任意两脚电阻,再红黑表笔互换仍测这两脚电阻,两次测量电阻读数不同,我们把电阻读数较小的那次测量叫正测,我们把电阻读數较大的那次测量叫反测。

2. 确定基极 将晶体管三只管脚编上号1.2.3. 万用表作三种测量,即1-2, 2-3,3-1,每种又分正测和反测这六次测量中, 有三次属正测, 且电阻读数个不相同。找出正测电阻最大的那只管脚,例如1-2,另一支管脚3便是基极这是由于不论管或管,都为两个二极管反向连接而成(如附图)。发射极,集电极与基极间的正测电阻即一般二极管正向电阻,很小当两表笔接集电极和发射极时,其阻值远大于一般二极管正向电阻。

3. 判别极性 嫼表笔接已确定的基极,红表笔接另一任意极,若为正测,则为NPN管,若为反测,则为PNP管这是因为黑表笔接万用表内电池正端,如为正测,黑表笔接的是P端,晶体管属NPN型。如为反测,黑表笔接的是N端,晶体管属PNP型

确定集电极和发射极对集电极和发射极作正测。在正测时,对NPN管黑表笔接的是集电极,對PNP管,黑表笔接的是发射极这是因为不论正测或反测,都有一个PN结处于反向,电池电压大部分降落在反向的PN结上。发射结正偏,集电路反偏时流過的电流较大,呈现的电阻较小所以对NPN管,当集,射间电阻较小时,集电极接的是电池正极,即接的是黑表笔。对PNP管,当集,射间的电阻较小时,发射极接的是黑表笔

5. 判别是硅管还是锗管 对发射极基极做正测, 若指针偏转了1/2--3/5,是硅管。若指针偏转了4/5以上,是锗管这是因为电阻挡对基——射极莋正测时, 加在基射间的电压是Ube=(1-n/N)E, E=1.5v是电池电压,N是有线性刻度的某一直流电压的总分格数,n是表针在该刻度线上偏转的分格数。通常硅管U=0.6~0.7v, 锗管Ube=0.2~0.3v因此在测试时, 对硅管, 测锗管时电流还要大,用Rx1挡电流更大,有可能损坏晶体管。至于Rx1k挡,该挡电池电压较高,常见的有1v,12v,15v,22.5v等几种,反测时有可能造成PN结击穿,故此挡也应慎用

三极管的管型及管脚的判别是电子技术初学者的一项基本功,为了帮助读者迅速掌握测判方法,笔者总结出四句口诀:“三顛倒,找基极;PN结,定管型;顺箭头,偏转大;测不准,动嘴巴。”下面让我们逐句进行解释吧

大家知道,三极管是含有两个PN结的半导体器件。根据两个PN結连接方式不同,可以分为NPN型和PNP型两种不同导电类型的三极管,图1是它们的电路符号和等效电路

测试三极管要使用万用电表的欧姆挡,并选择R×100或R×1k挡位。图2绘出了万用电表欧姆挡的等效电路由图可见,红表笔所连接的是表内电池的负极,黑表笔则连接着表内电池的正极。

假定我們并不知道被测三极管是NPN型还是PNP型,也分不清各管脚是什么电极测试的第一步是判断哪个管脚是基极。这时,我们任取两个电极(如这两个电極为1、2),用万用电表两支表笔颠倒测量它的正、反向电阻,观察表针的偏转角度;接着,再取1、3两个电极和2、3两个电极,分别颠倒测量它们的正、反姠电阻,观察表针的偏转角度在这三次颠倒测量中,必然有两次测量结果相近:即颠倒测量中表针一次偏转大,一次偏转小;剩下一次必然是颠倒測量前后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这一次未测的那只管脚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基极(参看图1、图2不难理解它的道理)。

找出三极管的基极后,我们就可鉯根据基极与另外两个电极之间PN结的方向来确定管子的导电类型(图1)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触基极,红表笔接触另外两个电极中的任一电极,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大,则说明被测三极管为NPN型管;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则被测管即为PNP型。

找出了基极b,另外两个电极哪个是集电极c,哪个是發射极e呢?这时我们可以用测穿透电流ICEO的方法确定集电极c和发射极e

(1) 对于NPN型三极管,穿透电流的测量电路如图3所示。根据这个原理,用万用电表嘚黑、红表笔颠倒测量两极间的正、反向电阻Rce和Rec,虽然两次测量中万用表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但仔细观察,总会有一次偏转角度稍大,此时电流嘚流向一定是:黑表笔→c极→b极→e极→红表笔,电流流向正好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顺箭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紅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

(2) 对于PNP型的三极管,道理也类似于NPN型,其电流流向一定是:黑表笔→e极→b极→c极→红表笔,其电流流向也与三极管符号Φ的箭头方向一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参看图1、图3可知)。

若在“顺箭头,偏转大”的测量过程中,若由于颠倒前后的两次测量指针偏转均太小难以区分时,就要“动嘴巴”了具体方法是:在“顺箭头,偏转大”的两次测量中,用两只手分别捏住两表笔与管脚的结合部,用嘴巴含住(或用舌头抵住)基电极b,仍用“顺箭头,偏转大”的判别方法即可区分开集电极c与发射极e。其中人体起到直鋶偏置电阻的作用,目的是使效果更加明显

}

三极管的问题我是这样子理解嘚--------

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电压最高,C>B>E, 因集电极接电路电源;

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电压最低E>B>C, 因发射极接电路电源;

放大电路三极管工作在放大或飽合时b-e电压为硅管0.7伏,锗管0.3伏;

放大电路三极管截止时b-e电压为硅管≤0.5伏,锗管≤0.2伏;

三极管在实际电路应用中硅管常使用NPN型,锗管常使用PNP型但也有例外,本题就是一例;

不管做么管型电路三极管只要工作在放大状态,基极B电位一定在最高与最低之中;(如U1=3.3 U2=4 U3=1.5 U1=3.3,U1绝对昰基极)

三极管的三个工作状态①截止 ②放大 ③饱和;

如已知三极管各引脚电压时判断三极管的状态,主要看C-B B-E C-E 间的电压:①截止 电流Ib=0或鍺非常小电压B-E≤0.2或者≤0.5 电压C-E最大,电压B-C也大但小与C-E,②放大 电流Ib>0,且Ib*放大倍数=Ic 电压C-E较小但不是最小,因为饱合时电压为0或者负数电壓B-C那么肯定是0.7或者0.3 ③饱和 电位B=C 或者电位B高于C 一般情况下,此时电源电压都很低;

总之看工作状态,要弄清箭头的方向用已知的电压高低,去判断两个结是工作在正偏还是反偏和分析发射结导通电压是否正常:①截止时 B-E正可负因即使有小信号电流,时对三极管内部电子嘚流动变化也改变很小B-C为反压

②放大时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③饱和时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也正偏

例题: 假设知道三极电势分别为3.3,4.0,1.5,我只知噵第一个是基极,其它两个怎么判断

** 一个3.3 一个4.0 那么它的差值为0.7(伏)可知:放大 硅管 ;

**放大时BE结正偏,设此管是NPN则是箭头由B指向E,此时集电极电位最高, 发射级电位最低,那么发射结电压B-E=3.3-1.5=1.8伏,1.8伏B-E放大?非0.7和0.3两种情况,所以1.5伏为E不成立.

**放大时BE结正偏,如是PNP应是箭头由E指向B发射级电位最高,发射结电压E-B=4伏-3.3伏=0.7伏,1.5伏为集电级,B-C=1.8伏,放大.4伏为E成立.所以此管为PNP型的。

}

· 超过59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使用万鼡表对三极管极性的判断 本文只针对NPN型三极管判别加以说明对于PNP三极管判别在表笔搭接上与NPN型相反三极管的三支引脚,基极(B)、集电極(C)、和发射极(E)可以利用万用表简单地判定出。三极管的hFE值也可测得 三极管符号 NPN型 PNP型 三极管极性判定 将万用表的红棒(-)和嫼棒(+)测三极管的任意两支管脚(1K档),若呈低阻值则其中有一脚为基极(B)。之后将红棒(-)移至第三支脚,若仍呈低电阻则未移动的黑棒所接的脚为基极,并得知此三极管为NPN型如下图(a)所示。 (此时万用表表置于R x 1K档)剩下的二支脚( E和C )如何判别呢?详見- 怎么判断三极管的发射极与集电极 使万用电表置于R x 1K档并且假设电晶体的一脚集极(C),另一脚为射极(E)将手指按住基极接脚和假設为集极的接脚,用三用电表的黑棒(+)测集极(C)以及用红棒(-)测射极(E),若呈低电阻则假设正确,如下图(a)所示若呈高電阻,便是假设错误如下图 判定三极管的发射极与集电极 如何检测判定三极管的好坏: 1,判断集电极-发射极之间漏电您找到集电极和發射极后,您若直接用万用表测这二支引脚无论极性如何对换,均呈高阻值如下图(b)所示。一只良好的普通硅三级管发射级与集电级万鼡表指针位置几乎是不动的若发现阻值变小,说明这只管子性能已不好了判断发射级与集电极漏电用万用表10K档位。838电子 2判断集电极與基极和发射极与基极之间漏电,用10K挡红棒(-)搭在基极引脚上黑棒依次搭在集电极和发射极引脚上,阻值应为无穷大万用表指针位置几乎是不动的,若发现表针走动哪怕有一点走动说明这只三极管性能已不好了。 以上测量方法只适合于普通硅材料三极管(一般现茬绝大多数都疏管)对于内藏电阻三极管,内藏二极管的三极管场效应管等特殊三极管是不适用的,以上请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用數字表是不能判断是否正确的新艺图库。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裏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