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项对照实验 变量的定义中,必须有几种变量

参与下列探究讨论回答问题:探究 I:请你参与“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如右图,制作一个箱子,以箱子内横轴中线为界,一边放潮湿的土壤,另一边放相同高度干燥的土壤,然后放进20条状况相同的蚯蚓,盖上纸板.三天后检查箱子内中线两边的蚯蚓,注意作好观察记录.(1)请你作出假设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有影响.(2)你确定这个实验的变量是土壤湿度不同.(3)你的实验结果:蚯蚓在潮湿(请填“潮湿”或“干燥”)土壤的一边.探究 II:右图为李兵同学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时设计的实验装置(所使用的种子均为具有萌发能力的种子,烧杯内为清水,甲装置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乙装置放在寒冷的环境中),据图回答:(1)对萌发而言,种子内最重要的结构胚.(2)实验中,2号种子和4号种子是否是一组对照实验?不是.(3)几天后,最有可能萌发的种子是2号种子,因为它具备种子萌发所需的所有外界条件,即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三个外界条件.探究 III: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蜜蜂的声音是翅膀振动造成的.湖北省监利县一位名叫聂利的12岁小学生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膀没有动,仍能嗡嗡叫个不停.于是,她开始探究:她把蜜蜂的翅膀粘在木板上,使其无法振动,但仍能听到蜜蜂的声音.经过反复42次实验,认定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1)小聂利探究这一生物科学事实所采用的方法是实验法;(2)在她的探究过程中,所探究的变量是翅膀振动;(3)小聂利经过反复42次实验才得出结论.多次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4)最后,她得出的结论是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
解: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其它量皆相同,并且是适宜的.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快,变量就是土壤湿度不同,如潮湿的土壤和干燥的土壤.实验应有对照组和实验组,并且重复实验几次.实验的问题、假设、结论最好一致.Ⅰ(1)根据:参与“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因此提出的问题是: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有影响吗?假设是: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有影响.(2)这个实验的变量是土壤湿度不同,如潮湿的土壤和干燥的土壤.(3)实验结果:蚯蚓在潮湿土壤的一边.II、(1)对萌发而言,种子内最重要的结构胚.(2)实验中,2号种子和4号种子不是一组对照实验,因为有两个变量,一个是水,一个温度.(3)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有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三个外界条件.最有可能萌发的种子是2号种子,因为它具备种子萌发所需的所有外界条件,即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三个外界条件.III、(1)小聂利探究这一生物科学事实所采用的方法是实验法.(2)在她的探究过程中,所探究的变量是:翅膀振动&(3)小聂利经过反复42次实验才得出结论.多次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4)最后,她得出的结论是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故答案为:探究 I&&(1)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2)水分或土壤湿度;(3)潮湿;探究 II&(1)胚;&&(2)不是;&&(3)2;&&&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探究 III(1)实验法;&&&(2)翅膀振动;&&&(3)避免偶然因素(减少偶然性);(4)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或蜜蜂的声音不是翅膀振动造成的或蜜蜂发声与翅膀振动无关等)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蜜蜂能够发声,则一定有振动.解:探究一:(1)实验Ⅰ中碘几乎不溶于水,实验Ⅱ中氯化钠易溶于水,所以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2)实验Ⅰ碘几乎不溶于水,实验Ⅲ碘易溶于酒精,所以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探究二:(1)由三个实验的对比可知加入的物质种类不同,这也是三个实验单一的变量;(2)实验Ⅰ和实验Ⅲ中都含有钠离子,但是实验Ⅰ是在氯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试液不变色,证明钠离子不能使酚酞变色;实验Ⅲ中碳酸钠中加入酚酞变红色,说明钠离子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3)实验Ⅱ是将水加入酚酞试液没有变红,说明水分子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因为酚酞溶液中本身有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该实验没有必要做;控制单一实验变量的一点体会是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只允许有一个变量,其他量必须相同.故答案为:探究一:(1)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2)Ⅰ;Ⅲ;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探究二:(1)加入的物质种类不同;(2)钠离子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3)证明水分子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酚酞溶液中本身有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只允许有一个变量,其他量必须相同.分析:探究一:(1)根据碘几乎不溶于水和食盐易溶于水考虑;(2)根据溶质相同,溶剂不相同分析;探究二:(1)对照三个实验找出不同点分析;(2)根据具有相同的离子却得出不同的结论进行分析;(3)根据碳酸钠溶液中存在三种微粒:水分子、钠离子、碳酸根离子进行排除法.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成分的推断以及溶液中使指示剂变色的离子的实验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结合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化学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利用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通电后,电极上出现,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正极产生的气体能,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结论:(1)正极产生的气体是,负极产生的气体是.(2)水发生变化,其文字表达式为:.(3)已知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那么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4)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是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小于1:2,则原因可能有:①;②.
科目:初中化学
32、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利用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请根据电解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通电后电极上出现,并汇集到试管上端.(2)负极产生的气体与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经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是(填化学式),正极产生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011?翔安区质检)实验是化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对实验条件加以严格控制,实验才会有科学价值和意义.其中单一变量控制是实验条件控制的重要一环.探究一:物质的溶解性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物质的溶解性可能与溶质的性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实验]
碘几乎不溶于水,溶液呈淡黄色
氯化钠完全溶解,溶液透明无色.
碘完全溶解在酒精中(1)由实验Ⅰ和实验Ⅱ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2)由实验Ⅰ和实验Ⅲ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探究二:碳酸钠溶液中是哪种粒子使酚酞溶液变红?[猜想]可能是碳酸钠溶液中的Na+、CO32-&或H2O.[实验]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溶液变红(1)本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加入的物质种类不同.(2)实验Ⅰ和实验Ⅲ对照可以证明钠离子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3)实验Ⅱ的目的是证明水分子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有人认为实验Ⅱ没必要,理由是酚酞溶液中本身有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实验总结写出控制单一实验变量的一点体会只允许有一个变量,其他量必须相同.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年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实验是化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对实验条件加以严格控制,实验才会有科学价值和意义.其中单一变量控制是实验条件控制的重要一环.探究一:物质的溶解性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物质的溶解性可能与溶质的性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实验]实验序号ⅠⅡⅢ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碘几乎不溶于水,溶液呈淡黄色氯化钠完全溶解,溶液透明无色.碘完全溶解在酒精中(1)由实验Ⅰ和实验Ⅱ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由实验&&& 和实验&&& 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探究二:碳酸钠溶液中是哪种粒子使酚酞溶液变红?[猜想]可能是碳酸钠溶液中的Na+、CO32-&或H2O.[实验]实验序号ⅠⅡⅢ实验内容实验现象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溶液变红(1)本实验的单一变量是&&& .(2)实验Ⅰ和实验Ⅲ对照可以证明&&& .(3)实验Ⅱ的目的是&&& ,有人认为实验Ⅱ没必要,理由是&&& .实验总结写出控制单一实验变量的一点体会&&&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假设与实验结果必须一致 B.在实验中只能有一种变量C.在科学探索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D.设计对照实验要控制所有实验变量一致_百度作业帮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假设与实验结果必须一致 B.在实验中只能有一种变量C.在科学探索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D.设计对照实验要控制所有实验变量一致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假设与实验结果必须一致 B.在实验中只能有一种变量C.在科学探索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D.设计对照实验要控制所有实验变量一致(2008o嘉兴)课外活动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植物的生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要求大家分组进行探究.某小组讨论后认为可能有三个因素会影响植物生长.并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方案(说明:所用的花盆和植物相同.+号的数量表示浇水量的多步或光照时间长短.
(1)在科学实验中.当实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时.必须控制好变量.1、2号花盆的其它因素都是相同的,惟一不同的因素是 光照时间长短.
(2)仔细分析1号与3号花盆的实验设计.你认为他们所要探究的问题是 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为了通过与1号盆的比较来确定浇水量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请你参照上表的方法对4号盆的土壤种类、浇水量、光照时间作出设计.
(4)由于土壤的结构不同,因此它们的保水、通气等能力也是不同的.如果我们向2、3号花盆中同时浇一定量的水,则从盆底流出水分较多的是 3号花盆.
解:(1)分析1号2号花盆,土壤种类和浇水量相同,光照时间不同,所以本题答案为:光照时间长短(写光、光照.光照时间也可);
(2)分析1号和3号花盆,浇水量和光照时间相同,不同的是1号时壤土,3号时沙土,所以想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种类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所以本题答案为: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通过与1号盆的比较来确定浇水量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所以设计实验时只要浇水量不同,其他变量相同均可,所以本题答案为:壤土,++++,+++;
(4)土壤的结构不同,因此它们的保水、通气等能力也是不同的,这与构成物质的颗粒大小有关,壤土的构成颗粒较小,沙土的构成颗粒较大,所以沙土漏水明显,所以本题答案为:3.
植物的生长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题从土壤种类、浇水量、光照时间长短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实验的设计,设计实验方案时对变量的控制,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控制变量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如在研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需要让同一个钢球从不同高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在研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解答;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可让同一个钢球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需要换用质量不同的钢球,让它们从相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故答案为:质量,相同.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控制变量法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验变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