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来会采纳,较量一下谁读6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好文章是这样写出来的(六年级上册)
&&&&&&&&&&&&&&&&&&&&&&&&&&&&&&&&好文章是这样写出来的(六年级上册)
写清楚“假设”的依据
反复使用的“但是”
《这片神圣的土地》中的抒情方法
写出人物和“我们”的不一样
把“诗”写进文章里面
写出“动物”的思想和感情
观察生活需要“主动”
为什么会记住“象鞍”和“战友冢”?
想象与联想:欣赏艺术作品的重要方法
为什么是“志”而不是“想”
知音,是靠文中的联想与想象表现出来的
恰当选用词句表达感情
学会联想,让你笔下内容丰富起来
一种事物想到有关联的道理。原本你是写一种事物,展开了联想,你就写了两种事物,或者既写了事物又写了思考,你说,你笔下的内容能不丰富起来吗?
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那座古桥”。看到古桥,作者想到了“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想到了“滚滚河水流向远方,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多少年了,你仍然坚持着,坚持着给我人生的启示啊!
的“野”》中,“一线天、百丈峡、十里画廊、西海临风、热恋情人”这些山岭的名字,都是由岭的特点联想到了性类似的事物得出来的。想到这些,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啊!
练习:找一件一直伴随着你到现在的玩具,想一想,它像什么美好的东西?(1、2、3……)写一写;再想一想:它的什么特点让你想到了你该如何做人做事?也写下来
学会写想象,让所写的事物鲜活起来
“鸟儿呼唤着我的名字……每一棵树都看着我……我脚下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变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枝叶,在年轮中旋转,流淌。”
的村落》:作者写田野中的爬行小虫,“这里,很多黑甲虫的村民,熙熙攘攘的往来。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看见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他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起欢悦地走回洞穴中去。”奇幻的画面称奇!
“索溪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
一会儿缠着大山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闹去了。它特别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一会儿手牵手,并
肩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山路哥哥倒不十分害怕,它请树木大叔帮忙,五根大树往索溪身上一搭,反从索溪身上跨过去了。山路哥哥还找石头帮忙,几块巨石一垫,山路便化成一条虚线,一跳一跳地从水中过去了。山路有更巧妙的办法,在弟弟的河床上垫一排大卵石,从它身子底下一个猛子扎过去。”
练习:看看你熟悉的的书包、文具,你对它们有什么感情?想象它们是……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写下来。
《山中访友》赏析
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大自然是美好的,只有你出了门才能体验得到。“就”,这里有“马上、即时、一下子”的意思从全文看,这是夏季,闷热的屋子中走出来,与微风撞个满怀,是怎样的清爽?再加上嗅到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清香的气息,怎能不爽?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撞”,冲撞、撞墙、相撞,意思是冲打、碰击,这可不是好事情。但是,作者在这里用
“撞”,用的是意思是“相遇”了,而且,“满怀”都与微风相遇了,这倒是内心渴求的事情了。
不骑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度过对岸,滚滚水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水中的那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就。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胳膊变成树枝,我的血液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的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你叽叽喳喳的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而到了这里,节奏开始紧凑、加快。你听,“你好、你好、你好、你好、你好、喂”,连续的五个问候,一个亲切的询问。五个“你好”所写的内容,句子的结构基本相似,读起来节奏感非常分明,而且,在问候一个“好友”,进行“询问、赞叹”之后,马上转入对下一个“好友”的问候,“哪个不是我的好友”,我得逐个问候。所以,“我”都有点应接不暇了,节奏自然要加快。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起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
落花、落叶,想到了生命旅程的奥秘,从石头上想到了生命的源头——生命,是火山带来的。这里的一切能够给我生命的思考,怎么不能成为我的朋友?作者这里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就好像用一段舒缓的旋律,让我们也闭上眼睛去思考。)
突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间再次急促起来,而且,而且,分贝突然提高了,乐曲到了高潮阶段,雷声在响,雨声在响。然而,这雷声雨声,并不令人可怕,而是令人振奋不已:一千个侠客在吼叫,一千个诗人在吟咏,这是怎样令人激动、令人心情爽朗的情形!雷阵雨都是好友啊,因为你能让我想象出美好的侠客和醉酒诗人!这里,作者仍然不忘写山——山中访友,山上的每一块石头都是好友,下雨了,山石能为我遮挡,这不是好友吗?“谁能说不是”,这是反问句式,强调了“是”,强调了天地给我的恩赐,大自然给我的恩赐,大自然就是这样神奇!)
雨停了,幽谷里传出几声犬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我该回家了,我轻轻的挥手,告别山里的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
好心情来,带着好心情和好的记忆归去,明天,照样是好心情!)
本文,就像欣赏着一首乐曲,感受着乐章在情感表达上的张弛变化。这是这篇文章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融入大自然,跟一草一木“对话”
这些文字,你的心里也开始痒痒了,我要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该多好。其实,你也能做到。真的,按照高老师的提示,试一试:
的村落》作者一样,你到大自然中原野去,想象着,你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了,融入到大自然之中,融入到另一个跟你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不一样的环境之中了。然后,你去游历,去与它们一起生活,去与它们“对话”。(当然,由于条件限制,你可能不能像《草虫的村落》的作者“有一次”,那不要紧,你可以躺在床上,回忆某一次你到大自然中去的情形,闭上你的眼睛“重温”,在回忆中去“游历”;还可能长这么大都没到大自然的原野中去过,也不要紧,在网上搜索一幅你喜欢的大自然风景画面,或者,找一段视频,再看视频,看画面的过程中去“游历”。方法总比困难多。)
什么美妙的事情,你友好地、亲热地跟他们聊天,向它们提出一些问题,想象着它们在向你做出怎样怎样让你高兴、让你受到启迪的回答;你可以设想你加入了它们行列,想象自己变成了它们之中之“什么”,在跟着它们一起想着什么问题,做着什么事情,有了怎样美妙的变化和结果。
巧借“对立面”,突出人物特点
我国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受到了中外好评”的故事。
主要内容。而当时的“帝国主义”的干扰阻挠,是陪衬,是次要内容,在五年级我们就学习过,要把能够突出人物特点的内容作为重点来详细写,而其它内容则可以作为次要内容简单写。
突出人物的特点;在文章中,为了表现人物特点,写进对立面的观点态度,然后让人物用行动和结果来反驳,这样,作者要表现的观点,就会更有说服力!
《詹天佑》语言赏析
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呢!”一句做了一个解释,再一点,他们根本就没有把中国这个国家当个主权国家看,这样看似矛盾的、不合逻辑的表述则表达出了外国人的狂妄、对中国的态度的轻蔑。
……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做具体事情的过程中——也就是说,他做了怎样的具体事情,表达了他热爱祖国的情感;热爱祖国,是一种强烈而持续的情感,也就是说,在很长的时间内,他总是在做事的时候产生着、表现着这种情感。
就是和平时期的边防战士,
……连接世界!
我们现在学习的祖国文化、祖国历史、祖国地理,就是我们从英雄人物中去承传“为国家做事”的强国理想。
怎样的精神品质?光靠空洞的“真爱国啊”,是不行的,得用具体的事实说话——他在怎样的情况下,在做什么?怎么做的,这样做跟他爱国是什么关系?要用具体的事实来说话,用“非常能够表现他这个特点的事实”来说话。这样,才能达到“感动人、启发人学习”的目的。
把日记整理下来,就能写成作文
练习:想一想,你对身边的“谁”比较感兴趣?他有什么特点?坚持一段时间,去观察他,看看你能发现哪些具体的不同事例、表现,能够说明他的这一特点?同时还要思考,他这段时间总在做着怎样的相同的事情来表现着这样的特点?然后,对日记进行整理,向大家介绍这个人物。
日记,文章中怀念自己母亲与怀念祖国交织来写。这又是为啥啊?你不是说,作者主要是表达爱国之情吗?是啊,这没有矛盾啊!母亲在哪里?母亲长眠在祖国,在家乡。祖国是什么?前面的文章中我谈到了,祖国就是家乡,祖国是伙伴朋友,祖国是亲人。祖国是被这些内容具体化的。作者引用的日记和文章中,再次写到母亲,继续让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对祖国的怀念就如同怀念母亲一般。
不写开头的环境行不行?
是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小说。小说写了“桑娜和丈夫渔父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西蒙死了,留下的两个还很小的孩子十分可怜,桑娜和丈夫收养了他们,这是每一个有爱心的人都会做的事情,桑娜和渔夫这样做,表现了他们对西蒙以及孩子的同情关爱,善良之心确实让人感动。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
行呢?比如,小说这样开头:丈夫外出打鱼还没回来。
睡觉还早。桑娜站起身来,把一块很厚的围巾包在头上,提着马灯走出门去……这样写,行不行呢?
如果是一般的人写文章,或许是可以这样写的,如果是一般的故事,或许也可以这样写。但是,在这篇小说中,删掉这些环境描写确实不行的。为什么呢?
我们先看看这两个自然段的环境描写写出了什么内容。
首先,天气恶劣,而且,已经到了晚上十一点多了。但是,丈夫还没回来。他干什么去了?小说中写到“丈夫清早驾小船出海,到现在还没回来”,为啥早早出去还没回来?为什么这么恶劣的天气下,他还要回来很晚呢?读下文的故事,我们知道,他“什么都没打着,渔网还被撕破了”。既然天气不好,早些回来不就行了嘛?不行,因为他打不到鱼的话,没准孩子们会挨饿——从早到晚出海打鱼,孩子们才勉强能够填饱肚子,连鞋都没得穿,打不到鱼怎么办?好了,作者写这自然环境、生活环境,我们联系起来知道了,他们家里很穷,穷到了必须在这样恶劣天气里也出去打鱼,否则,就可能揭不开锅。
好了,现在我们研究一下,不写这恶劣环境,不写他们家里很穷,行不行?不行吧。要是一对富翁,要是一对生活还能过得去的人领养两个孤儿,或许算不了什么,但是,他们家都穷到这个份上了,再多养两个孩子,行吗?能养活的了吗?而且,他们还那么小。这就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了,但是,桑娜和渔父做到了,而且,他们决定用“熬”的方式“总能熬过去”的,他明知道自己的生活会更加艰辛,生活会像“在水上蒸煮一样”难受,但是,他们要收养,而且收养了。
因此,前面的表现他们家很穷的环境,不写,就是不行。
还有理由呢。我们知道,小说中写了桑娜在抱回孩子之后“忐忑”的心情,矛盾,复杂。为啥这么矛盾?怕丈夫不同意,为啥?“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又为啥?穷啊!如果不写前面表现穷的环境,桑娜还会这样矛盾吗?不会。好了。那样的话,小说就不用写了。正是因为穷,桑娜虽然出于善心抱回了孩子,但是,她内心却不得为“穷”而复杂、纠结!这样写就非常真实、非常感动人了——“揍我一顿也好”与“总能熬过去”是一样的,都是收养两个孤儿的“坚定信念”啊。
你会问,写穷的环境,有用,不写不行。那么,写屋内温暖而舒适的环境,又有啥用啊?
我们细读这段话,看出了什么?桑娜勤劳,对孩子们非常关爱。试想,如果桑娜不是一个勤劳的人,不是一个对孩子充满爱心的人,及时抱回了两个孩子,他们能够养得活吗?怎么样,这段话不写也不行吧?是的,要不然,连“我们总能熬过去”的都不成立啊!
在写人物做事的时候,写环境,能够表现出人物的内心特点;人们读文章的时候就会思考:是在怎样的特殊环境下做的事情,从而感受到他面对环境内心的变化,总而受到感动!
练习:故事大意:老师说过,要想练好指法,得达到在冬天的雪地里,手指也能灵活敲击键盘。于是,这个酷爱手风琴的男孩,每天都坚持苦练。本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冬季的周日在室外练琴的情境……
请你为这个故事安排一段环境描写,用环境描写来突出小男孩练琴的刻苦程度。
把“变化”和“变化的原因”写清楚
练习:回忆,到了六年级,你为自己哪个方面的进步、变化而特别满足?想一想,有这样的进步、变化,是谁说了、做了什么,使你产生了发展、进步的动力,找到了好的方法?现在你的这个方面发展变化到了什么程度?分别用几句话,把这人、这事和你的变化,记录下来
《唯一的听众》表达赏析
父亲和妹妹对我的评价,使我沮丧;我自己听拉出的曲子像“拉锯”,沮丧。
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我拉出的小夜曲,在他们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
老人在听,我担心打扰了老人,让老人“受折磨”羞愧,老人说我能做你的听众,能够用心感受你的音乐,自己感到惭愧。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是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实,但是,作者听起来多么舒服啊,这语言怎么能不像“诗一般”的美好、深刻、令人激动万分!
老人说用心感受到了,我更加卖力气的练习,逐渐变得自信,“尽心尽力”地演奏。
变立”,这是我刻苦程度加深的表现,“每天清晨都尽心尽力”这是老人对我教育的效果体现,也是老人坚持听我练琴的一般性介绍。
…………鼓励着我,关怀着我,教育着我,让我对练琴确立自信,让我对人生、对人际、对教育有深深的思考……
打着节拍”,谜底在一点一点的透露,只是作者由于第一次见面老太太介绍,由于自己的练琴专注,由于老太太一直“平静”,才没能“破谜”。作者这里用妹妹的话来“揭开谜底”,让作者意外,也让读者以外,作品此事就像一首乐曲,到了“高潮”部分,读者的心情也为此感动起来。
练习:《唯一的听众》中,老音乐家用“善意的谎言:教育帮助“我”,激励我,使我最终成功。回忆一下,你的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善意的谎言”,记录下来。注意写清楚:是什么情况下,谁说的“善意的谎言”,想一想他(她)为什么说。
写法赏析:从“一次”写到“经常”
写“经常”,是一种写人物的方法,往往是先交代“有一天、有一次、有一回”发生的事情,而且一般把这件事情中人物的做法、言语内容写得很细致,然后,用“以后、从此,从这里开始”等过渡下来,简要地写“每天”都做什么,把任务做事的“经常化”情形写下来。“在某一时间地点做某一件事情,一般人都能克服一些困难做下来”,但是,要让他“坚持不断的总做这样的事情,坚持着、重复地去克服这样的困难而达到某种目的”这是相当困难的,表现了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坚持精神。而要表现这种“坚持精神”,把相同的情节反复写,又会重复,成了流水账。从“一次”写到“经常”,把“一次”当重点,用“从此(以后)——每天——便(就、都)”的句式,概括地写“经常”,这样的写法技能表达“经常”的意思,文章又“有详有略”,而且,“每天”、“便(都)”这些词语,能够强调“常态”的意思。
写出“常态”后的“变化”
‘经常’”的写作方法,我们了解到了“从‘一次’写到‘经常’”能够借助简要的写“经常”来突出人物特点。而生活中,事情往往不会像“经常”这样简单,而是会发生一些“令人惊奇”的变化,或者,
练习:你发现过一些“常态”之后的变化吗?把这样的“常态”写下来,再把“变化”也写下来
以“爱”衬“忧”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不怀念,怎能不夸赞!
这样下去,我们连自己生存的空间都没有了!
运用“搜集来的材料”写作
。高老师在前面给你们写的“功夫”里面,也多次谈到要去仔细观察,体验,然后写出真情实感。《只有一个地球》却有很多内容不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有的可能是听来的,有的就是作者查资料查来的。
感兴趣?你认为哪些很有用?你要“摘录”,这是积累地方法,同时,对很多同样的材料,你会对摘录的内容进行归类,加进自己的理解,这叫整理。搜集材料,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整理,融进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思考。否则,还是把它放在互联网上好了,面的占用你的“内存”。
用这些材料写文章的时候,你要写进自己的思考,用这些材料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在全文表达清楚明白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让读者信服。
练习:从下面一组材料中选择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发表一下自己的评论:
16世纪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颁布了一道命令:谁能发明一种价格低廉的方法,把苦涩腥咸的海水淡化成可供人类饮用的淡水,谁就可以得到10000英镑的奖金。16世纪末,人类试着用蒸馏器在船上直接蒸发海水来制取淡水,开创了人工淡化海水的先例。19世纪末,由于蒸汽轮船普遍发展,蒸发器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以满足锅炉用水和部分饮用水的需要。1877年,俄国在巴库建成世界上第一台固定式淡水装置。其他国家尤其是缺少雨水的干旱国家也相继建成固定式淡水装置。但是,真正大规模地淡化海水,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据统计,世界上共有70多个国家从事海水淡化工作。仅1980年6月,蒸馏法、反渗透法和电渗析法三种类型的淡化装置全世界即达2204个,总造水量每天约727万吨。科威特的“多级闪急蒸馏法”的装置达32级,它的海水淡化水平居世界一流。当今世界淡水总产量的70%是用此法生产的,能够日产水18万吨。中国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始于1958年,海水淡化技术出现了新的进展:中盐度苦咸海水淡化组件和频繁倒极电渗析技术等重大成果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
写清楚“假设”的依据
《只有一个地球》的作者表达了“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的观点。而这个观点是通过“假设”的方式来表达出来的:“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矿产资源的枯竭。”“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假设”,是一种情形而推导出另外情形出现的表达方法。“不加节制地开采”,这是假设的一种条件,而出现的结果就是“加速枯竭”,同样,“被破坏了”是假设的情形,推出来的结论是“我们别无去处”;“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推出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运用假设的方法来说明自己的看法、观点,绝不是仅仅用几个“假设的句子”,在文章中,首先要写清楚假设的依据:
首先,“假设”出来的情形,一定是客观生活中或者未来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需要你用事实把这种“假设情形出现的可能性”写清楚。
作者假设地球资源枯竭、假设地球被破坏,在文中,用了具体的事例来让我们感觉到“假设的情形”是非常可能出现的:
首先是地球资源枯竭的可能性:地球“只有那么大,不会再长大”,这是一个客观现实,而且,作者用了“只有、不会”,强调地球的容量是小的;矿物资源是几百万、几千万年形成的,所以,“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资源枯竭的情形,就会出现。
“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这至少是目前科学证明了的客观事实;人类生活中,“随意毁坏”、“化学药品滥用”,导致地球生态被破坏,这也是事实;依据其他星球还非常遥远,这也是事实,因此,“地球被破坏,我们别无去处”的假设,是非常可能出现的。
作者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担忧,对人类未来生存的担忧,使用这样的假设表达出来的,而这种担忧不是虚无飘渺的,是极其可能出现的,而且应该令全人类共同担忧并采取措施的,作者在文中为这样的假设提供了大量例证,是这个“假设”出来的观点,非常令人信服!
我们写文章,如果要想用表达一个“假设”的观点,就需要把现实生活中,过去的和现在的相关事实写进来,为这个“假设”写清楚例证。
练习:不自强,国必亡。这是一个假设的观点,“如果国民不自强,必然会亡国”。请你为这样的假设找出合适、充足的理由。
反复使用的“但是”
前面,我们研究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发现作者采用了假设的方式来证明一些观点,使得我们意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我们再细细读课文,还发现有一个词语反复使用了四次。这个词语就是“但是”。
请大家看课文,开始,作者先介绍了地球是美丽可亲的。然后,话题一转:“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而且,不会再长大”。我们本来很高兴的心情一下子被作者转折的语气给“沉”一下。为啥说地球不会再长大啊?
接着往下读,原来作者要谈资源的问题,资源是有限的。地球是慷慨无私的。在我们为地球的无私而感动自豪的时候,作者又是话题一转:“但是,由于…...必将加速矿产资源的枯竭”,这一转折,使我们才放松一线的心情,又“沉”了一下:这是一个可怕的结局啊!
作者接着介绍有些资源“本来是可以”
再生,好像有时我们看到了希望,这里,作者再次转折:“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我们读到这里,感情又一次由放松跌入低谷。
读着这两次“转折”的内容,我们发现,让我们心情低落的结果,原来是人类不恰当的活动造成的,于是,这“但是”后面的话语,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自己那些不科学的行为,深刻认识自己不科学的行为给地球、给我们生存带来的危害!再往下读,作者做了一个假设:“地球生存不了了,移居其他星球”,这是一个类似幻想的假设。于是,我们好像不再用为未来生存担忧了。这里,作者在此转折:“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一下子,我们的梦想又破灭了。
作者就是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但是”,阐述了我们面临的巨大的威胁,是我们的心,从在愉悦、放松的过程中不断地沉到低谷,不断地为自己的行为后果产生恐惧,不断地为自己不科学的行为而反思,最终,我们和作者一起深刻地认识到了:“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我们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们呼喊的时候,真正才是发自内心,发自对自己和人类生存的责任,对子孙未来的责任!
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够达到让我们对保护地球有这样深刻的认识和体验?是作者这反复使用的“但是”,
“但是”让我们将前后内容对比去思考,去感受。
其实,这是文章安排结构的一种方法,“反复转折”的方式来安排段落结构。
《这片神圣的土地》中的抒情方法
背景:《这片神圣的土地》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总统华盛顿给当时居住在“西雅图”(这个城市用当时的酋长名字西雅图命名)的印第安人酋长写信,要求购买这片土地,当时的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给总统写了一封回信,原文叫《西雅图宣言》,表达了自己和部落居民对土地深沉热爱的态度,也表达了对总统、对当时“所谓代表社会文明的白人”的叮嘱。
在原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在白人眼里,哪一块地都一样,可以趁夜打劫,各取所需,拿了就走。对白人来说,大地不是他的兄弟,大地是他的仇敌,他要一一征服。”“天、大地、母亲、兄弟都可以随意买下、掠夺,或像羊群或串珠一样卖出。他贪得无厌,大口大口吞食土地之后,任由大地成为片片荒漠。”“为什么野牛都被戮杀,野马成了驯马,森林里布满了人群的异味,优美的山景,全被电线破坏、玷污。丛林在哪里?没了!大老鹰在哪里?不见了!”在这里,我介绍原文的句子,是想帮助大家了解当时西雅图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当时的土地购买者们,在破坏环境,在亵渎神圣的土地,这是西雅图及其部落子民做不愿意看到的。但是,西雅图及其部落,是无奈的,为了保护自己的子民们不受伤害,同时也不愿看到人类种族间的屠杀,不得已搬迁到保留地。但是,西雅图给华盛顿回信,表达了自己和子民对土地的敬畏,热爱,叮嘱华盛顿代表的“白人们”,同样要敬畏土地,而且要求“白人们”教育后代,敬畏、保护好土地,是土地不受破坏。
因为是回信的方式,回信对象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虽然是写给总统华盛顿的回信,在世西雅图是在对华盛顿做代表的群体来说的),所以用了第二人称的方式“你们”。
本文写的情真意切,真实感人,文章的每一个段落、每一句话都在直接抒发着自己内心对土地强烈的“敬畏”之情,对土地“购买者”的真切期待。
一、作者在用词上,表现了对所居住的家园的敬畏:
“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一切都是神圣的。(这里的一切)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神圣,尊贵,崇高,不容亵渎;圣洁,比神圣还进一层:不容撒上一点污迹的。用这样的字眼,直接表达对土地及其土地上的一切的敬畏,每天都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们,对这一切不敢有一点损坏。
为什么呢?因为,流水是“闪闪发光”的,水声是“潺潺”像音乐一般的,对我们来讲,“滋润心田”、“养育”我们和子孙的;空气是“清新”、“幽香”、“宝贵”能够“滋养”生命的,风经过草地的味道是“甜美”的,胸怀是“温暖”的……
作者介绍土地及其土地上的一切的特征的时候,用词是极其讲究——在他们眼中,这一些都是美好的,词语在表达作者内心对土地及土地上一切的赞美之情。
二、作者大量运用了“比喻”的方法,把土地和土地上的一切比作亲人,强调居民对土地“亲人一般的相互敬爱的关系”,表达着当时印第安人对这块土地的依依不舍:
“就像婴儿眷恋着母亲温暖的怀抱”,把大地比作了母亲;“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姐妹,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我们共同是大地母亲的儿女,我们都如同亲人一般,是一家人这感情是多么深厚啊!“兄姐妹弟”的比喻,表达了这样一层意思:我们是平等的,人类不能自以为高出一等,主宰这个家园,就肆意破坏、杀戮。
三、为了表达这块土地上的一切都有密切关系,对大地上一切的喜爱,作者用了“排比的方式”。先是用排比穷尽地上“一切”与我们的关系密切:“每一处、每一片、每一座、每一条、每一根、每一只”,从大到小,从有生命,到“无生命”,从静止的,到运动的,仅此还不够,作者还从“地”写到了“天”,“记忆都是圣洁的”,没有一样特殊。你读的时候,就好像在闭上“一样一样”的清点身边的每一样事物的记忆,快节奏的,终于,你数累了,抬头望天,还有,于是发出感慨“都是圣洁的!”
再是写印第安人对空气的喜爱:“喜爱雨后清新的空气,喜爱她飘过水面的声音,喜爱风中飘来松脂的幽香”一个排比,把“喜爱空气的每一种情形”的意思表达的非常具体,让我们读者可以想象:“还喜爱,还喜爱”,排比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四、叮嘱的语气表达的真切,不容反驳。
作者叮嘱了对方四个方面。前面是哪个方面是叮嘱对方要“热爱河水、热爱空气、热爱动物”,这三个方面是保护“土地”最重要的,(因为你们的所谓文明,污染了河水,污染了空气,杀戮了动物),所以,作者连续三次采用了不容反驳的语气:“如果,你们一定要记住”,记住什么?“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前面介绍原因,要求你们换位,向我们一样敬畏她,保护她。
除此,作者还叮嘱对方要教育自己的孩子。这里没有采用“一定要记住”的语气,而是跟“照顾好动物”承接下来,用一句“言外之意”来告诫对方:“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情,终究会降临到大地的孩子身上”,啥意思?你们杀戮动物,你们的孩子将来也会遭此厄运,这是非常郑重的、意味深长的警告,比叮嘱(要求),要深刻得多,能够引起对方更加深刻的思考!
练习:模仿“一定要的语气”,想象着你是一位老者,针对我们目前环境恶化的问题,对未来的年轻人,提出三点叮嘱。
写出人物和“我们”的不一样
写人物,一定要写出人物的特点。怎么写出人物的特点?鲁迅先生在《少年闰土》中告诉了我们一种方法:“写出人物和‘我们’的不一样”
鲁迅先生写了少年闰土的外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闰土有鼻子、有眼睛、有身高、也穿衣服,但是作者都没写,只是写了闰土这三点。为啥啊?因为这三点是跟作者最大的不一样:闰土是在海边的,风吹日晒,皮肤变成了紫色的,圆脸,表示健康啊,这是跟我这城里整天猫在屋里读书的“少爷”不相同的,“头戴小毡帽”,这是江浙一带农村人常有的装饰,而我这样城里的读书少爷,一般是穿大褂,戴瓜皮帽的,这样写闰土,是跟我不一样的乡土气息;“银项圈”是父爱的标志“用圈子将他套住”,这是我的经历中没有的。
闰土还写了闰土介绍“雪地捕鸟”、“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在农村,在海边,还有许多农村儿童感兴趣的事情,但是,作者没去写,写了这三件。过去说过,在中国,“三”能代表很多,所以,其他事情不写,也能表达出“闰土的心里有许多新鲜的事”的意思。但是,作者为什么只选这三件而不选其他事情?比如,斗蟋蟀,捉青蛙,掏鸟窝,逮老鼠……
其实,在鲁迅先生的童年,也是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的。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介绍了自己的童年在百草园内,“拔何首乌,捉小甲虫,按一下蜈蚣,捉苍蝇喂蚂蚁,还有从闰土父亲那里学来的雪地捕鸟……”
只是,相对而言,这些快乐生活,仅仅是在“百草园”内,作者的少爷生活是被“四角的天空局限”了的,而闰土的生活是在更加广阔的大自然,更刺激,更有趣。
“游戏——装弶捉小鸟”,这是作者非常向往的,怎么“装”,怎么捉?作者对这些是非常感兴趣的,是那时候闰土能而“我”不能的(更是后来我学会了之后,经常在百草园内下雪时候干的事情);“看瓜刺猹”是充满危险经历的,在作者心目中简直是“令人惊心动魄”的事情的——在过去,在百草园,作者从不敢捉蛇,而且时时担心故事中“美女蛇”来吃人,而少年闰土,则能在月夜去刺那“状如小狗很凶猛”的东西,这是多么大的差距啊;“看跳鱼儿”这也是作者在“高墙大院”内所不知的。
无论是写外貌,还是写闰土介绍的“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儿”,作者都注意将看到的、听到的,与“我们(我和那些和我一样的少爷)”作比较,选择了和“我们”不一样的内容,这就是能够表现“闰土”特点的内容。选择了这些内容来写,少年闰土的“特点”:健康、活泼、勇敢、跟我一见如故无所不谈。
值得说明的是:在这里主要写闰土的外貌、他们之间的对话,表现出了少年闰土跟我“无所不谈”,作者是有用意的。这用意在《少年闰土》中看不出来,因为《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在《故乡》中,鲁迅先生用了大量笔墨写了成年的闰土,而成年的闰土,“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跟鲁迅几乎没什么话可说,“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作者在《少年闰土》中写少年闰土与“我”的大量对话,其实是要衬托成年之后的闰土的心理、性格变化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一读《故乡》。
鲁迅先生告诉我们:写人物,首先可以讲人物给自己的印象,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比较,看看要写的人物与自己相比,有哪些不一样,这些不一样能够说明什么?然后,从
“和我们的不一样”中确定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来写。这样,就能写出人物的特点。
练习:同样是爱读书,你们爱读书的同学,在读书表现上与你有啥不同?当然,还会有同学与你有其他相同的爱好,但是在各自表现上,也会有不同。了解一下,比较一下,写一写。
围绕要表现的“特点”选择材料
材料,从各个角度来说明一个共同的问题,非常有说服力。
``````思考——我们了解的哪些材料能表现中心?把能够表现中心的材料选出来,写进文章,而那些与文章中心无关的材料绝不能写进文章当中,就像我们要盖房去买建筑材料,我们绝不能把与盖房无关的彩电冰箱也买回来一样。
的材料才是充实的。以盖房为例,我们买的建筑材料应该有水泥、钢筋、砖瓦、木材等,你要尽可能购齐,盖房的材料才充分;而每一样的数量都是一定的,盖房够用以后,你买得再多也没用了。
练习:如果让你写一篇文章,写你的老师像母亲一样关心你们的学习和生活。想一想:你的哪位老师具有这样的特点?认真思考,列举出至少五个这样的事例。
想清楚,你“为什么要写这个人、这个特点”?
读者、教育读者,启发读者思考的目的。
用“三件事”写好一个人物
练习:前面练习中,你回忆了关于“老师向母亲一样爱我们”,你要赞美他,让同学都为你的老师感动,请你从回忆的材料中选择三件事情,思考,哪件事情你要详细写?哪件事情要件略写?再想想,怎么开始介绍这个人物?结尾怎么对这个人物进行总的评价。列一个提纲。
把“诗”写进文章里面
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读诗歌,一年级的教材中,大多是诗歌(注意啊,儿歌也算诗歌啊),到后来开始读古诗词读现代诗歌。从此,我们了解到,诗歌,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在唐宋,诗歌艺术几乎达到了顶峰。出现了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诗人,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五年级,我们不是才学过了《长征》吗?
其实,诗歌,并不完全都已“独立”形式存在,很多时候,作家们在写小说,写散文的时候,“诗歌”也会成为文章的重要要组成部分。
你看,我们过去读过《三国演义》重要章节《草船借箭》,大家读的是这一章节的一部分。在原文中,是有诗歌的。请看:第四十六回结尾:“正是:勇将轻身思报主,谋臣为国有同心。”三国演义的每一回的结尾,都是两句诗。我们还读过《景阳冈》,这是从《水浒传》第二十二回节选下来的。这一回的结尾写到:“直教:钢刀响处人头滚,宝剑挥时热血流。”《猴王出世》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在这一回中,我们课文节选的部分原本是有一首诗来写水帘洞的:“但见那: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冷气分青嶂,余流润翠微。潺蔽名瀑布,真似挂帘帷。”这是一首典型的五言律诗。《红楼梦》这部小说当中,更是多得了不得,据统计,小说中有诗:81首(其中五绝4首,七绝26首,五律9首,七律37首,排律2首,乐府一首,歌行2首); 词:18首; 曲:18首……&&&&&&&&&&&&&&&
&在这些小说中,诗歌与叙述描写相结合,让读者既能过足“小说”瘾,又能畅快淋漓地读诗唱词,要不然,怎么教“四大名著”呢!
不仅是古代小说,现代散文中也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我们读过老舍的《草原》,结尾“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作者就诗歌来赞美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友谊!&&&&&&&&&&&&&&&&&&&&&&&&&&&&&&&&&&&&&&&&&&&&&&&&&&&&&&&&&&&&&&&&&&&&&&&&&&&&&&&&&&&&&&&&&&&&&&&&&&&&&&&&&&&&&&&&&&&&&&&&&&&&&&&&
&&&&&&&&&&&&&&&&&&&&&&&&&&&&&&&&&&&&&&&&&&&&&&&&&&&&&&&&&&&&&&&&&&&&&&&&&&&&&&&&&&&&&&
从这些小说,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写文章,有些内容还可以用“写诗”的方式来表达,“诗歌”进了“文章”,感情的表达会更加深刻,文章的语言,就更加丰富。
我们还发现,好多文章的作者在写文章的时候,为了更好地表达事物的特点、自己的思想感情,常常会引用名家的诗歌。《梅花魂》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作者是引用这些这些诗句来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桂林山水甲天下》则用唐代王维《周庄河》中的名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来结尾,概括桂林山山水的景色特点。为啥要引用?人家说得好,说的有代表性,很多人读过这些诗句,引用过来,事物的特点,人物的情感表达,就更让读者明白,更深刻感人。
除了在文章中“写诗”、“用诗”,很多作者还将文章的语言写得像诗歌语言一般凝练、对称、优美。你看《索溪谷的野》:“旁逸斜出,崛起巍峨“斜山”;相对相依,宛若“热恋情人”;婷婷玉立,则好似‘窈窕淑女’”;再看《山中访友》:“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吟诵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这不就是诗吗?那欢快,那喜悦,那亲切,表达的淋漓尽致!
我们搜集诗歌,整理资料,赏析诗歌,千万别忘了反复吟唱,去感受那诗歌语言的节奏,音韵和意境,别忘了在平时多多背诵,积累。等你有一天写文章的时候,忽然间你会想到:原来有这样的诗句,可以表达我要表达的意思,你“引用”进来;读多了,背多了,你发现原来你会写诗了,于是,诗歌的语言,便出现在你的文章当中,为你的文章增色!
&&&&&&&&&&&&&&&&&&&&&&&&&&&&&&&&&&&&&&&&&&&&&&&&&&&&&&&&&
&&&&&&&&&&&&&&&&&&&&&&&&&&&&&&&&&&&&&&&&&&&&&&&&&&&&&&&&&&&&&&&&&&&&&&&&&&&&&&&&&&&&&&&&&&&&&&&&&&&&&&&&&&&&&&&&&&&&&&&
写出“动物”的思想和感情
动物,也是有感情的。如果你长时间与它交往,与它一起生活,跟它做朋友,那么,你会发现:原来他们也有思想,有智慧,有感情,它就能够成为你的伙伴,成为你的亲密的朋友。
《老人与海鸥》中的老人若干年来一直坚持给海鸥喂食,于是,海鸥成了老人的亲密朋友,老人去世了,他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盘旋飞舞,大声鸣叫;《闯进家里的松鼠》中的小松鼠,在我们家里,会坚持不断的给自己储藏食物;《最后一头战象》临死也不忘记自己用过的象鞍,自己搏斗过的战场,自己伙伴的埋藏地点,而且,自己给自己挖掘坟墓;《金色的脚印》中的老狐狸更是“足智多谋”:为了救小狐狸,“挖地道”,锁链啃不开改为“啃木桩”,最终救出自己的孩子,这恐怕是有些人都不能想出来的计谋啊!
书本里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故事也很多,最典型的是“狗”了:你在百度搜索一下,“六狗护主,誓死挡洪流”,“黑狗护主人尸体直到死去”;在电视的动物世界节目中,我们会看到“狮子、豹子”对待子女那份真情并为之而感动的落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太常见了狗能够“看家护院”,如果它在,外人休想从家里拿走哪怕是一根树枝!
动物是有思想和感情的。这需要你把它当做“人”来看,你尊重它,关心它,呵护它,它会感恩于你,与你厮守。于是,你也会为之而感动。
写他们的时候,就不再单纯是外表、习性,不再单纯是喜爱,把他们比做人来写,让别人也喜欢,而是写出他们的智慧,思想,情感,从而启示读者:我们该怎样思考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问题,该怎么样对待地球上的动物的问题,从他们身上受到怎样的思想和情感的启发,从而,是我们这个原本万物共存的世界更加美好!
练习:看一集动物世界,从中思考动物所具有的思想和感情,从中挑选一个片段,像写人一样,写他们如何做事,如何解决生存的问题,写进你的思考和感动。
观察生活需要“主动”去发现,去探究
《老人与海鸥》讲述的是一位退休老人十多个冬天,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往翠湖,只为了去给海鸥喂食。天长日久,老人与海鸥之间结下了难解难分的人鸥情缘。老人去世后,海鸥们就像失去了亲人一样翻飞盘旋、连声哀鸣,不忍离去。其中,老人喂海鸥的过程中,老人与海鸥的亲密关系,是通过对“老人喂海鸥时候的动作、语言,海鸥与老人的呼应表现”具体描写来表现的,海鸥对老人的依恋,是通过对“老人去世后,海鸥在遗像前的反常表现”描写来表现的。
作者为什么能够写得这么细致?
我们从网络上了解到许多的“忠犬”故事,大多是偶然遇到或者听到的故事。如果是我们偶然遇到或者听到,能不能写得这么细致?很显然,如果仅仅是听到的故事我们显然不能把故事场景写得那么细致。本文作者之所以能够写得这么细致,在于作者对生活的主动观察,主动发现,主动探究。
《老人与海鸥》原文很长,其中介绍说,他了解老人,是应一位摄影记者之约而去的,而在之前,他正在认真的思考者“孤独老人”的问题。原文把自己去了解老人的目的交代得很清楚:他要去了解孤独老人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也就是说,他此行是有目的的。
于是,他对老人喂海鸥的活动进行了细致观察,在细致观察老人如何喂海鸥的时候,发现老人喂海鸥的“节奏”、“呼唤名字”这样的细节特点——原本,老人呼唤的声音是
“像吟唱”的,经过作者“侧耳细听”才知道这是“亲昵的变了调的家乡话”是老人与海鸥之间的进行沟通的独特语言,并且,主动与老人认真地攀谈,了解老人的日常生活,从而对老人与海鸥的密切关系,老人“紧着自己,却舍得花钱喂海鸥”的内心世界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孤独老人”从海鸥那里得到“儿女天伦”的内心世界有了深刻的思考。
主动的有目的地去观察、了解、探究生活中的人和事物,就能够把最感人的细节捕捉到,搞清楚“这些细节的动作言语变化背后藏着的东西”。
有目的的主动去观察了解事物,不仅仅能得到希望了解的内容,还能收获意外。作者介绍说,老人逝世了,作者一行人原本是要在老人喂海鸥的地方举行一个追悼仪式,这是有目的的主动做的事情——“把遗像放好,替老人再喂一次海鸥”,从而了却老人对海鸥挂念的遗愿。但是,“意外”发生了,海鸥记住了这位“一眼就能认出来”的老人的音容笑貌,出现了“海鸥集体为老人举行悼念仪式”的感人场景,这是作者细致观察,发现海鸥“行为变化”后,联想出来的——他看到了海鸥面对老人遗像后一系列的行为变化,联想到人们遇到此情此景后的内心,从而体会到了“海鸥的内心”,从而深刻地感受到了“动物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只要你爱它们,它们也会爱你,能够跟你和谐相处”。
要想对生活有深刻的感悟和思考,需要我们主动的去观察生活中、自然中的人、景、物、事,主动地去看、去问、去听、去思考,必要的时候,需要做专门的研究。这样,你的积累才会丰富,你的思考才会深入,你才会有令自己兴奋不已的发现。而正是经过这样主动观察、研究、思考,你的笔下才能写出令人感动、深入思考的文章。
练习:开展一次“献给弗朗西斯的礼物”的活动
每年十月四日是“世界动物日”,这是人们为了纪念意大利著名修道士圣.弗朗西斯,表达人们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而确定的一个纪念日。弗朗西斯长期生活在意大利的阿西西岛上,热爱动物并与动物建立了“兄弟姐妹”般的关系。他认为动物给人类献出了爱心,要求人们在十月四日这一天“向给人类献爱心的动物们致谢”。于是,人们就将这一天定为“世界动物日”。
这一单元的习作要求我们写一篇热爱动物的习作,老师建议:我们结合本次习作开展一次以“献给弗朗西斯的礼物”为主题的活动,来纪念这位为人和动物和谐相处做出了榜样的人物。
活动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新闻的内容可以是
“世界各地的人们是怎样爱护动物”,还可以是“动物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什么”。
为了开好这个会议,我们要开展一次读书活动,到图书馆、到网络上,搜集、查找有关的资料。如果图书馆里这方面内容的图书不是很多,你可以在因特网上用搜索工具搜索一下“人类和动物”,或者再具体一点,比如“人类与狗”等等,会有大量的资料出现在你的面前。你可以下载文字,也可以下载图片(你们看老师下载的这张图片,是不是很有意思?)。如果这些条件也不具备,那就只好去问你身边所有可以问的人了。
资料找好以后,班上召开新闻发布会,大家互相交流搜集到的各种知识、图片、故事,相信大家一定会对这样的新闻发布会感兴趣。
活动的第二部分,是写身边人们关爱动物或者动物给人类帮助的故事。开展一次调查访问活动,了解一下身边哪些人特别关爱动物?然后,找他去了解一下“他的动物对他怎么样?”或者“他是怎么关心爱护他的动物的”,除了跟他交谈,还要认真地观察一下他怎么对待动物,它的动物跟他有怎样的表现……向《老人与海鸥》的作者那样有目的的主动、细致地观察、了解、思考。
然后,选择你最感兴趣或者最受感动的一件,写成一个让别人都能够感兴趣或受感动的故事。
写完修改完毕,誊抄清楚。班上召开一次“我们爱动物”的主题故事会,会上,每个同学都为大家讲自己创作的故事。故事会结束,还可以把自己写的故事发到网络上、既给远方的小伙伴,让更多的人来分享我们与动物之间的友谊,让更多的人关心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为什么会记住“象鞍”和“战友冢”?
——《最后一头战象》结构赏析
大象是有记忆的,有情感的。他的记忆能力超强。据资料记载,大象能够记住残害幼象人的信息,并且找到他的居住所、家人进行报复。大象能够准确预测自己的死期并独自到象冢死去。到底大象是怎样记住这些信息并进行推断的,目前科学家也没能解释,因此,这一点令我们人类非常称奇。大象又是温顺的,能够和我们人类和平相处,为人类做很多事情。所以,人们敬慕大象。
《最后一头战象》讲了大象帮助人们抗击日寇,战死沙场,成了人们抗击侵略者的功臣。这是大象能够与人类很好合作相处,帮助人类做事的写照。受伤的大象被人们治疗后,悠闲生活,这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写照。大象老了,能够记住自己的“象冢”,与“象群”中死去的亲人“合葬”,这是大象超群的记忆——不但是记住地点,而且能够记住情感的真实写照。
本文的作者,介绍了大象的特点。但是,在本文中,作者写大象,没有去“象冢”,而是“八十多头战象牺牲后埋葬的地方——战友冢”,这就有些让人称奇了。我们不禁会问:这是为什么啊?
作者在课文的前面,介绍了大象在临死之前,“暴躁”地寻找东西,找了半天,作者才发现,他在找“象鞍”,“整整二十六年了,它竟然还记得那么牢。”而且,从作者对大象和象鞍描写来看,表面是作者看到的和联想,其实可以理解为战象对象鞍特征、过去“战场”的记忆:
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suō)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象鞍上留着弹洞,似乎还有斑斑血迹,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烟、战尘和血液的奇特气味;象鞍的中央有一个莲花状的座垫,四周镶着一圈银铃,还缀着杏黄色的流苏。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两段话,前面看得出战象对象鞍的情感记忆,现在的情感回忆,情感变化;后面则是战象回忆的内容——它对这象鞍记忆的依据,“豪迈”则是大象记忆的升华,同时暗示出去“战友冢”的理由,不禁记住了象鞍,而且记住了一起战斗过的“战友”,作者这样安排情节,“战象”去“战友冢”,情理上就说得过去了。
一个问题是:大象临终,独自死去都是到“象冢”,为什么作者要安排“战友冢”?
这是一篇小说,小说要介绍的是“战象”的特征,而不是“普通大象”,他有着高尚的情怀,他不但具有普通大象所具有的对家族的记忆和热爱,更有对和“战友”一起作战激烈场景的记忆,对战友鲜血凝成真诚友谊的记忆。战,在一起,死,也葬在一起。作者要表现的是这样一头比不同大象更能记忆高尚友情“战象”,一位英雄,更是对“大象能够为人们抵御外来侵略战死”的怀念!
作者安排了这样令人称奇的情节,并且,把战象寻找“象鞍”、独自到“战友冢”的过程中,“战象”的表现——神情、叫声和行为变化写的非常细腻,动物是有人性的,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让我们的面前出现了一头“有感情、有思考、有精神”的英雄形象!
这是一篇小说。小说,总要依据现实生活去构思出让人惊奇的情节,让人们在“惊奇”的过程中,受到感动,净化心灵——大象尚且有如此高尚心灵,何况我们人类?!
《老人与海》是真实生活的介绍;《最后一头战象》作者虚构了令人惊奇的情节。无论生活中的,还是虚构的,我们读了,都为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感情、和谐相处而感动,我们会发自内心地呼吁:关爱动物吧,让他们与我们和谐相处!
想象与联想:欣赏艺术作品的重要方法
但凡成功的艺术作品,是有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蕴含其中的,令人思考,令人感动。这是作品的艺术魅力。怎样感受到艺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伯牙善鼓琴”,善,喜欢,鼓琴鼓得好啊,啥叫鼓得好?音韵美妙,怎么算美妙?能够表达出“高山之志”、“大海情怀”。你怎么知道他是表达这样的意思?“钟子期善听”,听了伯牙鼓出的旋律,啊,“巍峨兮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这是钟子期从伯牙的琴声中想象出来的,一边听,一边根据旋律想象,根据曲调的高低快慢音调变化,想象到了高山巍峨的样子,江河广大的样子,通过想象出来的高山大河的形象,钟子期联想到了伯牙内心的远大志向,并为之而感染。通过想象,和联想钟子期感受了伯牙“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表达出来的志向”。
《月光曲》写的是什么内容?文中的兄妹听着贝多芬“联想到了看到过的大海,想象出了大海的月光的美妙,波涛拍岸的景象”,联想到了贝多芬情感的变化和爱心,被陶醉了。
《蒙娜丽莎之约》介绍了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最杰出的肖像画《蒙娜丽莎》。作者在细腻描绘了画像中人物的“肖像”之后,从“蒙娜丽莎那微抿(mǐn)的双唇,微挑的嘴角”,想象着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好像有话要跟你说”;从“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想象到了蒙娜丽莎在向你传递“恬(ti&n)静、淡雅的微笑”;从“那微笑”,联想到了“有时让人舒畅温柔,有时让人略含误伤,有时让人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有几分矜(jīn)持”的神秘,联想到了“永恒的美”。
文中“觉得”,其实就是在联想。能够让读者从画中,运用想象和联想来体会这样的意思,这是画作的艺术魅力所在,也正是杰出所在。
我们欣赏艺术作品,就要善于细细品味艺术作品的艺术魅力,从而感受作品外在和内在之美。细细品味是有方法的,这方法就是“联想和想象”。通过联想和想象作品,发现艺术作品所描绘出来的美妙的画面,通过联想体会出作品的情节、人物、事物、故事所传递出来的感情。
我们要向别人介绍一件艺术作品,除了介绍这件艺术作品的表面特征,还特别需要把你听了、看了艺术作品想象到的、联想出来的,写进去,写的能够感染读者。
练习:从下面题目中二选一,写一篇赏析。
1、认真听一下长征组歌中的《七律长征》,结合歌词和曲调旋律,展开想象和联想,介绍一下这首歌。
2、仔细看右面这幅画,看看画面上都画了什么?展开想象与联想,介绍一下这幅画作。
《伯牙绝弦》赏析:为什么是“志”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这里用了“志”,按照一般的理解,这里完全可以解释为“想到”。但是,如果就这样一般性的解释为“想到”,那就没有味道了。《辞海》里这样解释“志”:志向、意志。举例《诗大序》“在心为志”。又例:“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现代汉语词典》,“志”有“志向、志愿”的解释。
那么,想到高山,想到流水,为什么用“志”而不用“念”?下文写到了“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念,《辞海》中解释为“念头、想法”,这很通俗,为什么前面要用“志”?
这需要结合下文来考虑。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想到“巍峨,泰山”,为啥钟子期想到的是泰山而不是黄山、秦岭、武夷山?难道是钟子期没看过其他的山吗?这样是解释不通的。在中国文化中,很多事有象征意义的。我们先来看看“泰”的解释:(1)骄恣——为威严、傲慢;(2)古代六十四卦之一——阴阳调和,社会和谐;(3)通,否极泰来;(4)平安——国泰民安。仅说“泰山”的泰字,就有这么多“好”的解释。再看“泰山”:本来就是一座山,却为“五岳之首”,因为这是神话传说盘古开山后盘古的头颅形成的;古代帝王常在泰山行大礼,封禅,后来人们干脆将比作有名望的人——泰山北斗等等。既然是泰山有这么多令人敬仰的东西,这里用“志”而不用“念”,就能解释的很清楚了——志向也行,志愿也行,总之,是伯牙内心向往“泰山”,或许要表达成为如泰山北斗这样的名人之志,这样的志向不是谁都能有的,也不是谁都能理解的。而伯牙有,钟子期能从琴声中听得出来。
有了上文,那么“志”在流水,就好解释了,绝不是“寻常人家小河流水”,一定是汹涌磅礴的大江大河了,于是,“洋洋兮若江河”就很自然了。
当然,这是我们的推测,作为艺术家,他的艺术作品总是要表现深刻意境的,高山大河,意境雄浑,博大,这可能是艺术家要表现的作品的意境,这也可能是“志”的用意。
这是一个“志”与“念”的区别。
知音,是靠文中的联想与想象表现出来的
——《月光曲》结构赏析
《月光曲》一文,写了哥哥听到了贝多芬弹奏的乐曲产生的想象:月光下,大海景色从平静到波涛汹涌的变化;还写了看到妹妹恬静的脸上睁大的眼睛时的联想:她仿佛也看到了……
如果不写这部分“哥哥”的想象和联想,只是交代:贝多芬在月光下又为他们弹奏了一支曲子,如何?
当然不行,这样的话,月光曲这首曲子的意境就不能表现出来了,那么,到底这首曲子是什么样的,文章也没讲清楚,文章的课题是《月光曲》,这里应该介绍一下,就像过去学过的《二泉映月》一样,就不能表现出音乐作品《月光曲》的艺术魅力了。
既然是要表现月光曲的艺术魅力,直接介绍月光曲的曲子,直接介绍月光曲的意境不就行了吗?比如,贝多芬想借助这幅作品,表达自己对穷兄妹的感激,对这个世界贫富差距太大的不平,曲调先是舒缓,婉转,突然节奏快了起来,让人觉得演奏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为什么这个传说故事,非要安排一对“穷兄妹”在故事当中呢?文中人物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
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将本来陌生的贝多芬和穷兄妹写到一起来的。
首先是:“走近”——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弹得正是他的曲子。这个时候,贝多芬可能会很好奇,很亲切;听到他们想“亲自听自己演奏”,但是没钱,于是“走进”,这个时候,贝多芬会想:太令人感动了,这样穷,竟然爱音乐,这样穷竟然爱我的曲子,前面我们学过了“伯牙绝琴”,这是知音啊!
贝多芬弹了一首刚才盲姑娘弹得曲子之后,盲姑娘说:弹得太纯熟了,感情多深啊!
这句话背后隐含着这样的意思:贝多芬感觉到,盲姑娘虽然穷,虽然弹的断断续续,竟然能一下子感受到作品的独特情感,而且猜测到这只有贝多芬才能弹奏出来——这真是知音!
作者接着写贝多芬又为盲姑娘弹了一首曲子,那么,此时此刻他内心想了些什么呢?他想通过曲子来传递一些什么呢?从穷兄妹的联想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贝多芬在表达这样的意思:美好事物的展示和赞美,对命运不平的愤怒等等。
作者写这一部分,与表现他们是知音,有什么关系。
结合穷兄妹的表现,结合他们联想和想象到的内容,我们能够体会到:他们能够真正听懂贝多芬的作品所传递的内容,他们能够真正欣赏到贝多芬作品的艺术魅力,真正能被贝多芬的作品所陶醉,忘我——连乐曲停下来都不知道,连贝多芬走了都不知道。
“不写这段联想和想象”不行吧?
恰当选用词句表达感情
——读《林海》学写作
写景物,要表达自己喜爱的感情,应该注意恰当地选用表达方法和词句。《林海》的作者老舍在《林海》中向我们传递了如下功夫:
1、恰当地选用修辞方法,描述事物的特点,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1)运用比喻的手法。“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作者把落叶松林比成海洋,形象地表达出了落叶松林之广阔,同时用“华、海洋”这样喜欢的事物表达了作者喜爱之情。比喻,往往能够借助具有相似点的“喻体”来表现事物的特点,并融作者的某种感情于其中。
(2)运用拟人的手法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一个“打扮”恰当地表达了作者对兴安岭的喜爱。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被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性格、情感,自然,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得到了恰当的流露。
(3)运用比较的手法
“每条岭都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但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孤风突起,盛气凌人”与温柔相对比,突出了大兴安岭“温柔”得让人觉得可亲的特点,突出表达了喜爱之情。
比较的手法,可以使要表现的事物特点更加突出、鲜明,从而使要表达的感情得到强调。
(4)运用反问的手法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是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作者通过“怎么不....呢”强调了感到亲切舒服。情感得到充分表达。
 反问的手法,可以通过反问来加重语气,是情感强烈起来。
 读《林海》学写作2
2、在描写事物特点的时候,选用带有鲜明感情色彩的形容词,恰当地去表现事物的性质、状态。
“两山只见往往流淌着清可见底的小河……”。这句话中,带有鲜明感情色彩的“清可见底”是描写河水清澈程度的形容词,恰当地表达了作者喜爱小河的情感。
词义,有时候具有褒贬的感情色彩,这是人们长期使用过程中赋予它的一种表达感情的特点。恰当选用,能使词句本身前当地表现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3、用陈述的方式,写出对事物的态度评价,直接表达内心的情感。
“于是,它的美丽和建设就结为一体,叫人心中感到心切、舒服。”这里,作者用陈述的方式,直接告诉读者自己什么样的感受。
4、用感叹句,抒发强烈的情感。
“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够写下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一个感叹词“呢”,一个感叹号,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绿颜色多!喜爱之情表达得非常强烈。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