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管向体外滑出了几个picc刻度怎么看处理

PICC断管处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PICC断管处理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品管圈活动在提高PICC体外导管固定正确率中的应用--《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PICC体外导管固定正确率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PICC体外导管固定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选定主题,对病区所有PICC带管者实施护理,比较QCC活动前后体外导管固定正确率的差异。结果:QCC活动后PICC体外导管固定正确率(85.71%)高于QCC活动前(55.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结论:开展QCC活动能有效提高PICC体外导管固定的正确率,与此同时护士参与科室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与工作能力均有提高。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472【正文快照】:
项目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4月5月6月7月8月(9月)贴膜粘贴不准确5 2 4 5 4 1导管固定弧度3 4 3 4 2 2导管外露长度2cm 1 0 1 0 0 0PICC连接接口固定不正确0 1 0 2 1 0由于PICC具有感染率低,操作简便,留置时间长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正确固定体外导管能显著降低导管打折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丽艳;王芬;曹娟妹;;[J];护士进修杂志;2012年03期
陈燕;任广丽;任星峰;;[J];现代临床护理;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熊春晖;章敏;万华;蒋静;都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05期
向艺;郑宣冬;;[J];中国护理管理;2014年03期
晋雯;袁晓梅;王芳萍;王彩弟;;[J];甘肃科技;2014年08期
高俊平;李育玲;贺美;翟晓梅;秦素芳;;[J];中国护理管理;2014年05期
刘昌丹;向永玉;赵薛莉;穆素芳;何玲;;[J];中国护理管理;2014年05期
李晓晴;朱敬香;廖彩容;;[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年12期
刘欢;邓霞;秦燕;吴咏梅;夏莘;曾颖;;[J];重庆医学;2014年19期
邹艳波;李雯;黄倩蓝;邓碧;陈玲启;;[J];中国护理管理;2014年06期
陈锦;高加蓉;李蒙;柏杨;;[J];重庆医学;2014年21期
陆金英;路志红;俞雪静;;[J];医院管理论坛;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海莲;姜德春;任雷涛;王雅葳;郭红;刘荣;李通;闫素英;;[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唐瑞璠;吕晚霞;戴春霞;梁瑞燕;卢肖兰;;[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杨展;唐姗钐;卞玲玲;;[A];2014年河南省心血管疾病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翟清华;郑蔚;卞玲玲;;[A];2014年河南省心血管疾病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谢春红;李雪;陈高腾;;[A];2014年河南省五官科专科护士培养及岗位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栗英;白玉玲;孙敏;;[A];2014年河南省外科现代护理理论与循证实践新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4年
唐起岚;王爱霞;;[A];2014年河南省外科现代护理理论与循证实践新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4年
丁芮;李争艳;;[A];2014年河南省腹膜透析护理新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4年
何丽君;程颖;;[A];2014年河南省腹膜透析护理新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4年
李茹;许丽红;李粉香;罗妮;马乐;;[A];2014年12月《临床心身疾病》杂志学术研讨会综合刊[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昊;[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石秀菊;[D];山东大学;2014年
李束;[D];南昌大学;2014年
蒋娟;[D];中南大学;2014年
袁华渐;[D];石河子大学;2014年
梁燕;[D];郑州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曹娟妹;周群英;黄丽艳;;[J];护士进修杂志;2010年11期
钟玉梅;;[J];护理管理杂志;2009年08期
张建林;杨沛芝;;[J];现代护理;2006年23期
王利香;李旺君;;[J];家庭护士;2008年03期
张红梅,徐佳美,骆芬霞,雷小华;[J];实用护理杂志;2002年12期
应晓薇;桂剑英;;[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2年06期
高雅琨;程敏;;[J];现代临床护理;2010年09期
王洪岩;成新莲;许红梅;付静;;[J];中华护理杂志;2010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利香;李旺君;;[J];家庭护士;2008年03期
王秀芳;;[J];全科护理;2011年12期
朱光辉;张友婷;吴瀛达;周璇;王增寿;张幸国;;[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1年05期
龚谢雯;孙维文;叶珠慧;;[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2年01期
王临润;汪洋;张相宜;饶跃峰;卢晓阳;张幸国;;[J];医药导报;2012年06期
章飞雪;王莲月;于燕燕;李云霞;徐枝楼;黄建莉;;[J];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27期
楼蓉;吴晓;金杨君;朱东升;;[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年12期
黄贤娜;;[J];中国美容医学;2012年16期
方丹嫔;张海英;蒋秋红;许红;;[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年04期
何春兰;;[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汤语忌;;[A];2013年河南省精神科护理危机管理与沟通技巧培训班论文集[C];2013年
李静;李海燕;宋超群;田翠;陆晓晓;;[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余巧灵;;[A];2011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康复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马慧仙;宋飞;汪怡翠;;[A];中华护理学会第16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大会资料[C];2012年
李志菊;;[A];2012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省护理学会分会场安徽省护理学会护理专业化发展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单松桂;赖伟华;陈奇;张昕;;[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单松桂;赖伟华;陈奇;;[A];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3年
单松桂;赖伟华;陈奇;张昕;;[A];2013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3年
吴明珑;杜杏利;;[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14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杨玲;;[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
谢雪飞;[N];健康报;2010年
舒泽蓉;[N];健康报;2012年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 肖明朝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 赵庆华;[N];健康报;2013年
刘欢;[N];健康报;2012年
;[N];健康报;2013年
姚常房;[N];健康报;2014年
孟庆普;[N];健康报;2013年
郑言;[N];中国质量报;2010年
廖志林;[N];健康报;2012年
福建省莆田市盛兴医院药剂科
张旭;[N];医药经济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昊;[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梁燕;[D];郑州大学;2014年
张秀梅;[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赵卓;[D];吉林大学;2015年
李束;[D];南昌大学;2014年
吴超;[D];吉林大学;2014年
袁华渐;[D];石河子大学;2014年
徐丽;[D];郑州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请问PICC置管过程中,插入多少厘米才要转头的公式怎么计算?_百度知道
请问PICC置管过程中,插入多少厘米才要转头的公式怎么计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
广泛应用于临床近20年,其优点是只需外周穿刺,穿刺危险小、创伤小、成功率高,外周留置感染率低(&2%),留置时间长(数月至1年以上),经济有效且容易拔管,能提供稳定的静脉输液,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并易于家庭自我护理,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满意率。
PICC穿刺包内物品齐全,由专业护士床边即可穿刺。导管材料为硅胶,柔软、弹性好,总长度为65cm(新生儿导管长50cm),可根据个体及治疗需要预先进行裁剪,导管上的厘米刻度标记使修剪导管时更为容易、准确。置管成功后,导管尖端位于腔静脉,可通过放射影像学确认导管及其尖端的位置。
PICC适应证:
o葡萄糖浓度&10%
o刺激性或毒性药物治疗
o长期静脉输液 ...
送管至10cm左右时,转头向穿刺侧,下颌压肩膀。标准答案!
都是我太笨
答案就是54厘米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picc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picc置管操作流程及常见并发症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picc置管操作流程及常见并发症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许秀妹& 黄秀凤& 程秋新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 351100)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02
  肿瘤病人需要长期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及高浓度营养物质[1]。需反复住院,反复化疗,致使病人需反复穿刺血管。不仅增加了患者穿刺血管的痛苦,而且化疗药物刺激性大,增加了对外周浅静脉的破坏。尤其化疗药物的渗漏,更是让患者苦不堪言。而PICC导管的应用,给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PICC导管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至上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其操作由护士完成,经外周具有安全、可靠、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2]。适用于恶性肿瘤的化疗、高营养液静脉输入、长期静脉输液等。PICC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无痛、持续的静脉路用药通道。但并非所有肿瘤患者都能认识并使用它进行静脉路用药。这时健康教育显得非常重要。现将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我科行50例PICC置管术。均为恶性肿瘤需要化疗的患者。其中乳癌14例,胃癌15例,食管癌9例,肠癌6例,肺癌5例,肝癌1例.年龄:29~71岁,男29例,女21例。
  1.2 导管资料:美国巴得公司单腔三向瓣膜式PICC,4F导管。
  2.健康教育内容:
  2.1 置管前的健康教育:
  2.1.1 口头教育:由专科护士对准备置管PICC的患者进行评估及讲解。先评估患者病情、年龄、血管条件、意识状态、治疗需求、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评估是否需要借助影像技术帮助辨认和选择血管。接着了解既往静脉穿刺史、有无相应静脉的损伤及穿刺侧肢体功能状况。了解过敏史、用药史、凝血功能及是否安装起搏器。然后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化疗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讲解应用不同输液方式的优缺点;讲解PICC的作用、适应症、优缺点、潜在风险、并发症、以及留置后日常维护的注意事项。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2.1.2 集中教育:个别静脉条件差、接受能力差的患者或家属要重点教育,尤其接受能力差的患者及家属,可以让其总集中一起,用通俗易懂的话让他们听懂、理解。或请已置管的病人现身介绍,让患者及家属与他进行沟通,让他们明白其中原理。同时我们应认真听取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种种问题并予以详细解答。
  2.1.3 专栏教育:利用科室专栏向患者和家属宣教PICC置管的优点、日常维护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发生的种种并发症。
  2.1.4 科普讲座:利用每月工休座谈会多向病人宣教PICC的概念、留置PICC的好处、适应证、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置管后的自我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
  2.2 置管中的健康教育:
  2.2.1 穿刺前教育:告知患者置入PICC的目的、方法、配合要点,如取平卧位,穿刺侧手臂外展90&,注意保暖。穿棉质宽松内衣,穿刺前准确测量置管长度。告知穿刺疼痛度如蚊子叮咬,一瞬间,不会很痛或告知疼痛如扎留置针一样。让其放松顾虑,正确积极配合。
  2.2.2 置管过程教育:置管过程,当导管进入肩部时,告知患者头转向穿刺侧,下颌靠肩以防止导管进入颈内静脉。并安慰患者,告知操作已基本完成。
  2.3 置管后的健康教育:
  2.3.1 穿刺后教育:PICC置管后,告知患者须进行X光拍片,确认是否到达指定位置(上腔静脉)。穿刺部位局部按压5~10分钟,嘱穿刺侧肢体应抬高制动6小时后进行日常活动,肘部关节避免剧烈运动;置管后注意观察穿刺点是否出血,若出血量较多,应加压包扎止血;置管后常规24小时内换药1次,以后每周换药且更换肝素帽1次,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若穿刺点敷料潮湿立即换药;嘱患者注意勿使穿刺侧过度弯曲。
  2.3.2 观察穿刺点:置管后第一个24小时,要告知患者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渗液;穿刺处有无红、肿、疼痛;上臂有无肿胀。
  2.3.3 保持PICC导管畅通:告知患者每次输液前要告诉护士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ml冲管,输液结束后进行常规冲管及封管。尽量避免在置管侧肢体测量血压。
  2.3.4 预防穿刺点感染:告知患者要按时换药。穿刺前需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穿刺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穿刺后局部的血迹用0.9%氯化钠注射液擦洗干净,并用2%碘伏消毒。连接输液及推注药物时均应严格无菌操作。治疗间断期间每周冲管、封管、换药1次。更换贴膜时需注意导管周围皮肤的消毒,顺时针、逆时针、再顺时针消毒法能够有效地清除汗毛孔周围的细菌,保持导管周围皮肤的无菌环境。如果患者感冒,换药时患者也应戴上口罩,避免增加感染。告知患者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寒战、发热、局部发红、肿胀、化脓等,应及时就诊。
  2.3.5 防止PICC导管脱落:PICC置管后应妥善固定导管,留在体外的导管应以S形或弧形以贴膜塑形好再固定,并做好外露刻度的记录。固定时,应选择透气性好、粘性好、大小适中的透明贴膜,一般为10&12cm大小。维护撕贴膜时要从下向上以零角度或180&撕。注意勿将导管拉出,仔细观察导管体外的长度,若有脱出应加强观察,严禁送入,贴膜有松脱应立即更换。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侧肢体,更衣时避免牵拉导管,穿衣时先穿置管侧衣袖,再穿健侧衣袖。脱衣时,先脱健侧衣袖,后脱置管侧衣袖,肘关节避免剧烈运动。
  2.4 出院健康教育:
  2.4.1 出院后如出现下列情况,请及时联系。告知医院的电话号码。(1)穿刺点有渗液、渗血;(2)置管侧手臂红肿、疼痛、麻木;(3)导管外移、脱出、断裂、破损;(4)发热高于38度;(5)冲管或输液有阻力;(6)呼吸困难。
  2.4.2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贴膜有卷曲、松动、贴膜下有汗液时及时请专科护士予以更换。应用10ml~20ml的注射器冲管、封管。
  2.4.3 置管后不影响从事一般性日常工作、家务劳动如煮饭、洗碗、扫地,体育锻炼如弯曲、伸展,但避免使用置管侧手臂提过重的物品、作用力甩手动作或作引体向上、托举哑铃等持重物锻炼,并避免游泳等可能浸泡到穿刺区域的活动。
  2.4.4 携带此导管可以淋浴,但应避免盆浴、泡浴。淋浴前用塑料保鲜膜在贴膜处环绕二圈至三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淋浴后检查贴膜下有无浸水,如有浸水应立即请护士更换贴膜。
  2.4.5 治疗间歇期每7天对PICC导管进行冲管、换贴膜、换肝素帽等维护,并做好记录。更换贴膜必须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应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和必备的消毒用品。每周更换贴膜或肝素帽1~2次或在发现贴膜被污染(或可疑被污染)、潮湿、脱落或危及导管时应立即更换。所有透明贴膜应该清楚地记录更换的时间。注意观察肝素帽有无松动、脱落,手臂弯曲时导管有无体外部分有无打折、破损。如有请先用边缘光滑的夹子夹闭导管,妥善固定,并及时到医院更换肝素帽。
  2.4.6 应选择与皮肤贴合性、透气性较好的贴膜,避免透明贴膜过敏。请相应缩短更换贴膜的间隔时间。
  2.4.7 在PICC留置期间,可以使用PICC导管进行常规加压输液,输液泵给药,但不能用于CT或磁共振等检查及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入造影剂。
  2.4.8 分发PICC导管维护小册子,及出院宣教单。嘱其切记按时来院维护。不能及时来院维护,请当地正规医院由专业护士为其维护,维护前请护士务必仔细阅读PICC导管维护小册子,维护后在维护表格上签字,不懂之处,请与我们联系。
  3.结果
  本组50例患者中,有1例因追路车致导管脱出,1例发生导管堵塞,1例中途拔管。1例化疗周期完成要拔管时发现患侧上臂下段栓塞。经抗凝治疗两周,彩超证实下安全拔管。有1例因家住在偏远地区,没有按时来冲管维护,出现漏液现象。经及时更换路厄氏接头,没有出现不良现象。其余45例均每周来医院维护、冲管未发生异常情况。25例已完成了规定的化疗周期。
  4.讨论
  PICC置管术在临床上日趋广泛的应用,避免了病人因反复穿刺浅静脉造成的痛苦和某些药物的特殊不良反应对血管的破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3]。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大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但健康教育如果不到位,不仅会带来了医疗护理风险,同时也是医疗纠纷的隐患[4]。本人认为在住院期间,最好由专科护士负责PICC导管的维护、冲管、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化疗间歇在家休养期间,PICC导管的护理患者必须每周到医院进行维护,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健康教育必须在住院期间就做好深入、细致的序贯整个治疗过程,才能保证导管的正常使用。健康教育不仅要对家属,对患者本身的教育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对接受能力较差的老年患者更应认真细致,反复强调,直至弄懂,使其真正知道导管维护的重要。
  参考文献
  [1]& 赵锐t,谢彩琴,曹素娟.25例PICC异位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J] .中华护理杂志 );526&528.
  [2] 宋葵.肿瘤患者留置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至静脉血栓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41&42.
  [3] 东文霞,乔爱珍,李新华,等.PICC插管与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中华护理杂志,):31.
  [4] 丁小萍,夏彩莲,李红梅,等.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血液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415.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icc刻度怎么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