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检索论文北邮 李曦李曦研究方向

北邮研究生导师简介25-第4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北邮研究生导师简介25-4
接入;马自卫,男,北京邮电学院有线电通信工程专业毕业,;温向明,男,北京邮电大学毕业,教授;曾志民,男,北京邮电学院毕业,教授;郭志刚,男,长期从事光纤传输和光接入技术及宽带接;袁超伟,男,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毕业,博士后,教授;武穆清,男,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毕业,;寿国础,男,作为项目主研人员和项目负责人,完成国;纪晓东,男,北京邮电大学博士毕业,
接入。主讲GSM系统及CDMA课程。曾编写出版了《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通信新技术续篇》、《移动通信技术》等书。 马自卫,男,北京邮电学院有线电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研究员。在美国OHIO等大学研究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目前研究方向为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以及基于Internet网上的多层应用结构及组件技术的应用。先后主持开发和实现了现代电子图书文献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管理系统、Internet网上数据库应用系统等,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现任北邮电信特聘教授和信息数字化研究中心主任。 温向明,男,北京邮电大学毕业,教授。研究方向为IP 及路由网技术、IP OVER SDH /DWDM和光传送网等领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国家863项目&宽带光纤用户网总体技术研究&,得到国家科委专家好评。另外,&我国接入网发展战略的研究&、&V5接口用户接入系统的监控技术研究&、&邮电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研究与实践&等项目,已通过鉴定。目前,指导的在校研究生共有8人,课题生5人,课程生3人。2002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5-10人。研究生毕业后的去向:出国学习或工作及国内外著名大公司等。
曾志民,男,北京邮电学院毕业,教授。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在的研究方向为多媒体通信、宽带网络技术。曾任北京邮电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处长;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北京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发表了论文数篇,培养了多名硕士研究生;主持、参加了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现主要负责教育部&宽带非对称业务传输的研究&项目、国家自然基金&扩频蜂窝低速率视频通信系统的研究&项目的研究开发。 郭志刚,男,长期从事光纤传输和光接入技术及宽带接入网网管的教学、科研工作。前后承担过国家863、原邮电部等纵向重点科研项目,以及通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多项横向项目。已毕业的研究生受到企业的期待,均入围国内外知名IT产业。 袁超伟,男,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毕业,博士后,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信息安全、CTI、WCDMA关键技术研究、计算机应用、电信网发展规划等。先后得到国家自然基金等8项科研项目资助,目前科研课题3项。 武穆清,男,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毕业,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及信令网的研究工作。现研究方向为通信领域中ATM、IP与B-ISDN。参加过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建设ISDN模型试验网&的研究;研制成功了&2B+D基本接入第一类网络终端设备(NT1)&;国家&863&计划通信主题&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实用化ATM用户接入设备&的研制;与东方通信的横向研究项目&支持第三代移动的高速数据交换平台&项目等等。发表论文十余篇。 寿国础,男,作为项目主研人员和项目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通信技术主题和光电子技术主题项目、国家&九五&攻关项目、信息产业部项目以及企业合作项目多项。先后获得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十余篇。通过多年工作,形成了由教师、工程师和研究生组成的20余人的研究开发团队,其中副教授以上教师有4人,共同进行研究和开发,研究课题包括宽带接入网技术、V5/VB5接口技术、网络测试技术以及网络监测管理技术,并与企业合作推进相关技术的产品化和产业化。目前承担国家和企业合作项目多项,工作条件良好,热忱欢迎优秀人才加盟。 胡怡红,女,北京邮电大学工学硕士毕业,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光纤通信、宽带接入技术、接入网网管和监测等。近年来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九五&攻关项目,有&FSN全业务接入系统&、&具有V5接口的DLC网元管理系统&、&V5接口规程测试分析仪&、&CAN2000接入系统&的等项目。目前从事&接入网技术及网管监测&项目组科研工作。研究课题包括宽带接入网技术、V5/VB5接口技术、网络测试技术以及网络监测管理技术。该项目组承担多项国家和企业合作项目,工作条件良好,热忱欢迎优秀人才加盟。 刘勇,男,北京邮电大学工学硕士毕业,副教授。目前,主要从事金融和证券城域接入网业务的开发和建网。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研人,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部级以及横向项目。 纪晓东,男,北京邮电大学博士毕业,副教授。现专业为信息与信号处理,研究方向为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项目为计算机网络技术、Cable Modem系统等。 冯春燕,女,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硕士毕业,现为北京邮电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现代通信网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系统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网络技术、交换技术,如IP与ATM融合技术、MPLS技术等。合作编著出版了《程控交换专业英语》、主编出版了近50万字的《通信与计算机专业英语》。在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作为负责人和主研人,承担了&ATM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CDMA无线本地环路&项目的开发研制等科研工作。 孙斌,女,北京邮电大学硕士毕业,副教授。主要从事Internet上多媒体通信系统的研究。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各种网络中多媒体通信业务的信息安全问题及Internet上多媒体通信的QoS问题。先后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过&八、五&攻关项目,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个部级重点项目及若干横向项目,获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在国内外会议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 靳浩,女,北京邮电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北京邮电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网络的资源管理、网络管理、宽带网络(IP网、MPLS网等),对综合业务的QOS支持等。一直从事宽带网接入技术与ATM方面的研究。作为主研人,先后参加了国家&863&项目,&实用化的ATM用户接入设备的研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综合业务流的建模&ITU一厂跟踪项目&、&BDISDN资源管理&等大型项目的研制工作。 廖青,男,北京邮电大学毕业,副教授。现从事通信领域中ATM、IP与B-ISDN领域的研究工作。研制成功了&2B+D基本接入第一类网络终端设备(NT1)&;参加了国家 &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实用化ISDN数字电话机的研制& 和 &实用化ISDN终端适配器(TA)的研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通信网向ISDN过渡的高技术研究&和 &ISDN传输方式与新业务的研究&,参加国家&863&计划通信主题&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实用化ATM用户接入设备的研制&。发表论文多篇。蒋达娅,女,副教授,博士,毕业于挪威卑尔根大学 UNIVERSITY OF BERGEN, NORWAY激光和光学专业。 年发表论文8篇文章:近年完成的项目:光在单轴晶体中的传播和聚焦(原邮电部青年基金)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光学和光信息学。 王永钢,男,教授,1962年生人,1990年在中国科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教授。招生专业:光学。研究方向:光纤通信技术。近年来参加了数项国家863和邮电部重点项目,如:&光孤子传输技术研究&,&光孤子传输实验系统的研究&,&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补偿的研究&等。杨伯君,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期主要从事量子光学,非线性光学和光纤通信技术研究。目前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的多项科研任务。现有的研究方向为&非线性光纤通信系统研究&,&高速光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自动补偿的研究&和&利用光学压缩态进行量子通信的研究&等。 肖井华,男,教授,生于1965年。1990年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1996年被北邮破格聘为副教授,1999年7月获北京师范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7月至2001年1月公派到香港浸会大学物理系作访问学者。现为北邮理学院主讲教授,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协联成员,分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一次。科学研究领域为非线性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混沌控制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在国际刊物上发表高质量论文二十余篇,并被SCI收录的刊物上引用50多次。 于丽,副教授,在教学的同时主要从事非线性光纤通信的研究,先后主持了2 5Gib/s及10Gib/s的主动锁模光纤环形激光器的研究。其中于丽参与的《光孤子在光纤中的传输特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获信息产业部三等奖。 俞重远,教授,博导。主讲大学物理、量子力学、电动力学、高等量子力学、广义相对论基础、非线性光学、特殊函数概论等多门课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利用双模压缩真空态进行量子通信的研究、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自动补偿的研究与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高速ps光开关的研究等科研项目。近年来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被EI检索。曾经获得过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张晓光,教授,硕士,1988年北京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毕业,现为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物理部主管学科发展的责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非线性光学、高速光通信教学与研究。曾经承担过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十多个课题研究。已经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被国际著名三大检索SCI检索6篇、EI检索15篇、ISTP检索1篇。近期主要研究方向为色散管理与色散补偿、光纤光栅、光孤子通信、偏振模色散与补偿。 张茹,女,副教授,199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科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近年来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在光通信器件中的应用研究及偏振膜色散补偿研究。参加两项国家863基金项目和负责主持一项校基金项目。招生专业:物理电子学。研究方向:纳米材料与光电子器件。 丁金扣,女,副教授,198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88 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硕士学位。硕士生导师,招生专业:密码学。研究方向:信息安全。主持和参加过多项科研项目,目前在研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高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项目等。主要从事密码学相关课题的研究。郭玉翠,女,1962年5月生,副教授,应用数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善长求解解析解与数值解,在以力学和材料科学为背景的理论及工程问题的研究中有突出成就。近年来,从事电磁场及通讯领域中偏微分方程边值和混合问题的分析与解法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罗守山,男,教授,1962年生,教授。研究方向:信息安全,编码、密码学。目前参与&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9年作为访问教授,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学习与工作。 牛少彰,男,教授,1963年生,教授,目前主要从事密码学及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研究,在研的科研项目有校科研项目:代数理论在加密算法中的应用,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信息伪装理论与技术研究。可为研究生提供助研及助教岗位三个。 欧智明,男,教授,1990年毕业于中科院数学所,获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北京邮电大学工作,其间从98年5月至99年4月在卡尔顿大学做高访。 回国后自学了计算机科学。目前仍从事数论及编码理论的研究, 部分项目是在卡尔顿的工作的继续研究项目有《数论中若干基本问题的研究》、 《二元线性码的最大纠错能力》, 经费自筹, 大约3万元。 孙洪祥,教授,博士,35岁,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概率统计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图上随机游动的分形性质,概率论及随机过程在通信中的应用。在《数学学报》等一级杂志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主持完成多项科研项目,曾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 温巧燕,博士(后),教授。自1993年起开始研究编码和密码学,在代数学、运筹学、密码学和信息安全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先后承担了十余项国家级、部级及其它科研项目,成果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其它奖励数项。发表论文40余篇,专著一部。目前研究兴趣为密码学、信息与网络安全、编码理论和应用数学。可为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理论研究、工程应用、成果转化等相应条件。有讲师、助教和企业兼职职位。 张筱华,教授,男,55岁,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学科专业名称: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方向:多媒体通信。1978年成为北邮&文革&后第一批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1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进修,后担任Colorado University at Colorado Springs 客座教授。主编过约150万字的教材,其科研成果也多次获奖,并有多篇论文发表。作为我国成人教育方面的专家曾任函授学院、高职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远程学院的院长。1998年,作为教育部远程教育专家组的成员主持北邮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了开创性的工作,使北邮跻身于国家第一批远程教育试点大学的行列。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曾担任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客座教授,原邮电部工程技术人员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任。近年来主要从事多媒体信息的压缩、处理及其在IP网络上的传输问题。为支持远程教育的发展,领导创建了网络教育技术研究所,该研究所致力于网络教育技术的研究,技术实力雄厚,经费充足,形成了以张筱华教授为首的研究梯队。能提供足够多的助教岗位。2000年获得1名企业奖学金资助。 勾学荣,教授,女,48岁,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学科方向:通信与电子系统,研究方向:宽带多媒体接入技术。主持多项关于ISDN方面的重大科研项目并获奖。30多万字的专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研项目863项目&建立跨城域的宽带IP远程教学系统&,原邮电部支持的项目有&网站建设&、&多媒体课件制作&。领导创建网络教育技术研究所,研究课题:宽带多媒体接入技术;多媒体业务建模的研究;多媒体接入系统的质量控制机理;远程教学系统中的虚拟仿真技术;远程教学的评估体系;卫星远程教学系统的对接技术。已指导毕业硕士生13名,7名获直博资格,毕业分配在通信领域的研究开发部门,在读硕士研究生7名,2000年获得两名企业奖学金资助,能提供足够多的助教岗位。 文福安,副教授,男,39岁,工学硕士,网络教育学院网络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主持项目主要有网络交互多媒体课程及其制作系统的研究开发、Internet网站与Intranet内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空间并联机器人的CAD等。主编编著教材两本,发表论文16篇。研究成果96年获得国家教委三等奖,论文、教材和科研先后获得北京邮电大学的奖励。每年可提供6个助研岗位。 第6 贴. 发表时间: 05-20-续啜刚,副教授,男,1959年12月生, 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通信理论、移动通信理论与系统实现、通信软件等。1994年以来在学报、期刊以及国际会议上发表了4篇以上学术论文等;近几年来参加了国家863计划,&九五&期间重大研究项目&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基站收发信机子系统的研究开发&的开发研制工作,是项目的主要参与人员之一;并且还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华为科技基金项目&移动通信中切换技术&;还承担了北邮网上大学&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课件的研制开发工作,是项目负责人;2000年被聘为东方通信有限公司高级顾问. 李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经济哲学、伦理经济学。近五年分别在《哲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求索》、《学习与探索》、《江淮论坛》、《社会科学辑刊》、《学术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等二十多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出版的学术著作有:《社会转型代价论》(独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经济哲学论纲》(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参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丛书副主编)。翻译出版了《经济学方法论新趋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李钢博士负责承担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经济哲学研究&,以及&社会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高等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透视&等课题。 胡春,198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在读博士生。1988年7月到北邮任教,从事市场营销学、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金融、经济学等课程的教研工作。在《经济学动态》、《经济日报》、《中华商标》、《北邮学报(社科版)》等报刊发表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方面论文二十余篇,出版的学术著作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两人合作,第一作者,贵州人民出版社98年版)等2部。译著有:《知识、创新与经济》(两人合译,第二译者,江西教育出版社99年版)。参加过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 高维钫,教授,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网络哲学。近几年来主编和参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类认识史上的著名哲学家》等六部著作;主持了&两课系列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社会转型与伦理道德& &两课教学改革与学生道德认知、道德能力的提高&等四项省部级和横向科研课题,并在《中国高等教育》等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 唐任伍,男,经济学博士。1954年12月出生于湖南邵阳县。中共党员。现为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带头人。1999年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副会长,亚行援助中国项目中国专家组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学科组专家成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学科组成员,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师范大学学报、世界经济与政治等多家学术刊物编委,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出版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各种社会兼职10多项。 ///////////////////////////////////////////////////////////////// 第三部分: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博导、硕导简介与联系方法。注意有的博导不招硕士研究生! 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简介 叶培大教授:中科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名誉校长,我国著名的微波与光纤通信专家,他曾相继担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中国通信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微波通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87年被选为跨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FELLOW),兼任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通信学会(COMSOC)国际活动委员会委员、亚太地区委员会委员,国际集成光学及光通信会议国际委员会委员,IEEE北京分会主席,1990年受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磁科学研究院(TEA)院士。他还是第四、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七届民盟中央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光学组组长等职。现在仍指导多名研究生及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联系电话: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高等教育、专业论文、北邮研究生导师简介25等内容。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导师个人及科研情况简介 周炯 教授 周炯,男,1921 年生,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学士;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科学系,硕士;曾任北洋大 学、天津大学...  北邮导师介绍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张英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张英海,男,1951 年生,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邮电...  因为北邮院系改革,而且很多老师都没有到位,因此报考专业可能出现变化,一 切以即将出的 09 招生简章为准 Q:北邮的研究生报考时给其他学校不一样,要先报导师,但...  北邮导师介绍及联系方式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详细介绍北邮导师,并且有联系方式,是考北邮同学必须的材料北邮计算机学院导师简况 陈俊亮,男,博士生导师,...  电信工程学院简介 电信工程学院是北邮规模最大的学院,现有教职工 139 人,在校...博士生导师,共同领导着以 图象处理、 图象通信和图象识别为研究方向、30-40 人...  北邮导师联系方式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各院研究生博士生导师的联系电话和实验室位置,另外还有以前的一下分数参考北京邮电大学原电信工程学院导师介绍(...  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博士生、 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博士生、硕士生导师简介(除特别注明外, 博士生导师也招硕士生, 下面所注为硕士招生专业) 物理电子学...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爱考机构-北京邮电大学2014法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专业 030100 法学 研究方向 招生导师 考试科目...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爱考机构-北京邮电大学2014密码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导师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您现在的位置: &
2015年北邮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考研专业目录
11:23:32 &&&&
【导读】招生专业研究方向序号研究方向招生导师初试专业课招生联系人联系电话Email信息与通信工程01无线信号处理与网络王文博、靳浩、郭文彬、纪晓东、胡春静、全庆一、彭木根、郑侃、赵慧、张兴、彭岳星、彭涛、李勇、、孙...
研究方向序号
初试专业课
招生联系人
信息与通信工程
无线信号处理与网络
王文博、靳浩、郭文彬、纪晓东、胡春静、全庆一、彭木根、郑侃、赵慧、张兴、彭岳星、彭涛、李勇、、孙卓、龙航、孙少凡、李景春、孙震强、王健全、吕召彪、舒磊
801通信原理
信息与通信工程
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新理论及技术
张平、田辉、刘宝玲、陶小峰、冯志勇、张建华、王莹、李立华、崔琪楣、许晓东、邓钢、唐晓晟、胡铮、王强、张治、姜军、李慧镝
801通信原理
信息与通信工程
Web多媒体搜索与挖掘,网络智能信息处理
郭军、蔺志青、张洪刚、刘刚、徐蔚然、张闯、陈光、刘瑞芳、张彬、徐雅静、胡佳妮、邓伟洪、徐前方、肖波、包秀国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未来移动通信、移动云计算与数据挖掘
林家儒、郭莉、牛凯、贺志强、林雪红、别志松、李永华、龚萍、许文俊、徐文波
801通信原理
贺志强、司中威
hezq@、sizhongwei@
信息与通信工程
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及信息处理
温向明、武穆清、刘勇、廖青、徐春秀、苗建松、郑伟、陈自清、张成良、张智江
801通信原理
miaojiansong@
信息与通信工程
大数据处理与传送技术
纪越峰、乔耀军、孙咏梅、田慧平、李慧、王宏祥、黄治同、顾仁涛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移动互联网与空间通信
张琳、靳东滨、吴晓非、苏驷希、刘雨、禹可、顾昕钰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杨大成、杨鸿文、常永宇、桑林、王亚峰、张欣、高月红
801通信原理
信息与通信工程
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与新技术
曾志民、冯春燕、郭彩丽、张天魁、石晶林、徐强、张同须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未来网络技术与应用、软件定义网络
刘韵洁、黄韬、崔鸿雁、孙礼、王振凯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宽带和移动IP网络
雷振明、何刚、周文莉、杨洁、刘芳
801通信原理
信息与通信工程
多媒体通信、数字电视、图像处理
门爱东、王海婴、魏芳、石明军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大数据与安全技术
纪阳、裘晓峰、朱心宁、詹志强
801通信原理
信息与通信工程
移动通信与宽带信息网络
尹长川、刘丹谱、郝建军
801通信原理
信息与通信工程
无线多媒体通信与信号处理、物联网技术
孙松林、刘玮、程新洲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无线移动通信与宽带互联网
纪红、高泽华、孙文生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下一代接入网与移动互联网
寿国础、郭志刚、胡怡红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认知无线电、多协议网络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应用
张陆勇、黄小军、陈佃军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传输
李学明、别红霞、赵海英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移动通信与系统
啜钢、李广成、刘辛越
801通信原理
信息与通信工程
无线通信新技术、嵌入式系统、物联网技术
蒋挺、邹卫霞、陈萍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宽带移动通信与网络融合
王晓湘、张鸿涛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移动通信、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
吕铁军、陆月明
801通信原理
信息与通信工程
泛在通信与未来网络融合技术
李屹、李曦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软件无线电、移动多媒体通信
李绍胜、黄孝建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与互联网
罗涛、李剑峰
801通信原理
信息与通信工程
无线通信、数字信号处理与下一代网络技术
赵成林、许方敏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赵衍运、庄伯金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磁场、图像处理、信息安全
景晓军、李佳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wanglei_elf@
信息与通信工程
宽带通信网络与接入技术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801通信原理
信息与通信工程
无线信号处理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论编码与无线通信
801通信原理
信息与通信工程
无线通信与电磁兼容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无线通信技术、无线Internet应用
801通信原理
信息与通信工程
多媒体通信、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网络定位与导航技术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无线与移动、物联网
801通信原理
yuancw2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新理论及技术、物联网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移动互联网与数据中心(IDC)新技术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移动互联网、安卓系统、嵌入式多媒体技术
801通信原理
信息与通信工程
视频搜索、数据挖掘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新一代移动互联电视手机终端和测试技术研究
801通信原理
电子与通信工程
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新理论及技术
张平、田辉、刘宝玲、陶小峰、冯志勇、张建华、王莹、李立华、崔琪楣、许晓东、邓钢、唐晓晟、胡铮、王强、张治
801通信原理
电子与通信工程
Web搜索与挖掘,网络智能信息处理
郭军、蔺志青、张洪刚、刘刚、徐蔚然、张闯、陈光、刘瑞芳、张彬、董远、徐雅静、胡佳妮、邓伟洪、徐前方、肖波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未来移动通信、移动云计算与数据挖掘
林家儒、郭莉、牛凯、贺志强、林雪红、别志松、李永华、龚萍、许文俊、徐文波
801通信原理
贺志强、司中威
hezq@、sizhongwei@
电子与通信工程
大数据处理与传送技术
纪越峰、乔耀军、孙咏梅、田慧平、李慧、王宏祥、黄治同、顾仁涛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杨大成、杨鸿文、常永宇、桑林、王亚峰、张欣、高月红
801通信原理
电子与通信工程
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及信息处理
温向明、武穆清、刘勇、廖青、徐春秀、苗建松、郑伟
801通信原理
miaojiansong@
电子与通信工程
移动互联网与空间通信
张琳、吴晓非、苏驷希、刘雨、禹可、顾昕钰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未来网络技术与应用、软件定义网络
刘韵洁、黄韬、崔鸿雁、孙礼、王振凯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宽带和移动IP网络
雷振明、何刚、周文莉、杨洁、刘芳
801通信原理
电子与通信工程
无线系统与网络
王文博、胡春静、全庆一、张兴
801通信原理
电子与通信工程
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大数据与安全技术
纪阳、裘晓峰、朱新宁、詹志强
801通信原理
电子与通信工程
面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传输及网络技术
郑侃、赵慧、彭岳星、龙航
801通信原理
电子与通信工程
先进无线传输和智能组网技术
彭木根、纪晓东、靳浩、李勇
801通信原理
liangdong@
电子与通信工程
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与新技术
曾志民、冯春燕、郭彩丽、张天魁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多媒体通信、数字电视、图像处理
门爱东、王海婴、魏芳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移动通信与宽带信息网络
尹长川、刘丹谱、郝建军
801通信原理
电子与通信工程
无线移动通信与宽带互联网
纪红、高泽华、孙文生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下一代接入网与移动互联网
寿国础、郭志刚、胡怡红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认知无线电、多协议网络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应用
张陆勇、黄小军、陈佃军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新型无线通信系统与应用
彭涛、郭文彬、孙卓
801通信原理
电子与通信工程
无线通信新技术、嵌入式系统、物联网技术
蒋挺、邹卫霞、陈萍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宽带移动通信与物联网应用
王晓湘、张鸿涛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移动通信、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
吕铁军、陆月明
801通信原理
电子与通信工程
泛在通信与未来网络融合技术
李屹、李曦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传输
李学明、别红霞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软件无线电、移动多媒体通信
李绍胜、黄孝建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与互联网
罗涛、李剑峰
801通信原理
电子与通信工程
无线通信、网络安全与物联网技术
赵成林、许方敏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赵衍运、庄伯金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wanglei_elf@
电子与通信工程
宽带通信网络与接入技术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801通信原理
电子与通信工程
无线信号处理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无线多媒体通信与信号处理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信息论编码与无线通信
801通信原理
电子与通信工程
无线通信与电磁兼容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移动通信与网络融合
801通信原理
电子与通信工程
多媒体通信、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大数据挖掘与统计学习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无线与移动、物联网
801通信原理
yuancw2000@
电子与通信工程
可信无线通信
801通信原理
电子与通信工程
移动通信系统与应用技术
801通信原理
电子与通信工程
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新理论及技术、物联网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移动互联网与数据中心(IDC)新技术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电磁场、图像处理、信息安全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电子与通信工程
移动互联网、安卓系统、嵌入式多媒体技术
801通信原理
电子与通信工程
新一代移动互联多媒体手机终端测试技术研究
801通信原理
军事通信学
国防通信技术
801通信原理
军事通信学
无线通信与电磁兼容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军事通信学
模式识别、信息安全
801通信原理或804信号与系统
yh_tan@bupt.edu
无相关内容
如果下面的推荐课程让您意犹未尽,请查看全部课程
专业课一对一专项辅导
一对一辅导,随报随学
全科考前90天集训班
10月-12月集训
公共课半年通关集训
公共课考前30天密训
考前最后30天冲刺押题密训
高校推行专业...
自2009年教育部(微博)决...
copyRight @北京博研堂教育集团&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 0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4号中关村科技发展大厦C座2401室
总编邮箱: &&给博研堂教育网提建议:
&&合作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牧羊歌 李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