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普查软件及里面的数据发送给别人?我曾经做过可口可乐官网普查,但是公司没给我结工资,现在让我发证据

弃Oracle用DB2 解密可口可乐数据库迁移
  用了多年的Oracle,联合可口可乐瓶装公司在做了一项评估之后,决定改用DB2。
  堪称世界最有价值品牌之一的可口可乐,每天要配销 10亿杯以上的饮料到全球五大洲、超过200个国家。为了达成制造与销售的任务,为可口可乐制造、销售饮料的联合可口可乐瓶装公司 (Coca-Cola Bottling Co. Consolidated,CCBCC)多年前即将SAP ERP平台部署在 Oracle 数据库上,以处理相关的流程及产销存信息。然而,随着产量增加、流程改变,以及希望提升效率等原因,原来的SAP平台已不能满足需要,此时 CCBCC 需要将 SAP R/3 Enterprise 系统升级至 SAP ERP 6.0,但这样一来,就必须拿出大笔资金,升级Oracle 数据库,并且要购买额外的 Oracle 使用及维护授权。
  在做了审慎的评估之后,CCBCC 最后决定不升级 Oracle 数据库,而转为采用DB2。2008年4月份,CCBCC将SAP迁移到了DB2平台。现在三年过去了,CCBCC技术部门的Thomas De Juneas和Andrew Juarez近日来到中国,讲述了他们的使用感受。
  节省软硬件及维护成本
  为什么CCBCC会做出弃Oracle用DB2的决定?CCBCC当时做了一项成本评估,发现使用Oracle和DB2在成本上的差异巨大,这既包括软件成本也包括硬件成本。经过三年的使用,CCBCC验证了当年的评估结果。“当时是出于节省的目的,后来随之得到可靠性、易用性以及性能上的好处。”CCBCC首席SAP Basis/DBA工程师Andrew Juarez 说。
  从软件成本上看,使用Oracle和DB2差异明显。对CCBCC来说,Oracle的软件许可费用每年有5%的增长。而升级SAP就要升级现有的Oracle数据库,并购买其他Oracle许可证,就面临着增加新的采购费用。
  “在SAP升级的过程中,就看到如果继续在Oracle上面跑,成本会更多,需要花很多的钱购买Oracle的许可。为什么不能看看DB2?因为DB2跟SAP合作了。” CCBCC系统经理Thomas De Juneas说。
  “我们发现DB2获得软件许可的费用不是每年都增长,基本上是持平的。即便是采购了新的SAP HR模块产生了数据库成本的增加,但是DB2的增加和Oracle的增加来比较,还是比较低。” Andrew说。Thomas和Andrew一直在想如何降低成本,碰巧那时IBM也在销售DB2,他们就开始了解DB2的功能、特性和使用成本。
  从硬件成本上看,使用DB2可以带来存储成本的明显降低。如果不是三年前改用DB2,可口可乐早就需要购买存储硬件了。
  使用SAP会产生大量供销存数据,甚至可以说SAP应用得越好,数据量就越多。这些数据随着生产不断地增长,在用Oracle时,可口可乐每个月数据的增长量是35GB。
  Thomas和Andrew在考虑用DB2的时候,算了一笔账:同样多的数据,如果使用DB2 9的深度压缩功能(Deep Compression),可以节省很大的存储空间。依靠40%的压缩率,CCBCC现在每个月的存储增长是15GB,每月就相差20GB的存储量,那么长年累月节省的存储硬件的成本就非常可观了。
  对CCBCC来说,迁移到DB2后,到2011年4月,数据量与2008年4月使用Oracle时数据量相同,也就是说,存储的增长能够延迟三年。
  供应链效率提升65%
  节流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不差钱”的企业始终是少数。“对于我来说,我负责财务,如果只是性能好,而不省钱,我也不会拿到老板那边批。” Thomas说。但是更换数据库对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IT项目,如果省了钱,而性能却不能保证,就是顾此失彼,非明智之举。
  Thomas在跟他的老板提出更换数据库建议时,是打了包票的。他向老板保证,迁移不只是省钱,效能和稳定性也是可以保证的。
  实际上,对CCBCC来说,数据库迁移后,SAP的执行比以前更加顺畅,更加快速。由于系统性能的提高,批处理时间减少了65% 以上,从而供应链的整体效率也得到了提高,这也就意味着CCBCC的供应链变得更加敏捷,市场竞争力也得到提高。
  “今天早上跟其他客户谈过,他们迁移到DB2以后,物流经理第二天问他们,你们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系统突然间好像快了很多?”IBM公司DB2/SAP销售Loke Peng Yuen说,很多客户在从Oracle迁移到DB2以后都明显感受到了性能的提升,“这个程序本来跑90分钟,现在只用了30分钟。”
  运行更高的SAP版本,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系统资源,但SAP升级以后反而跑得更快了。“虽然工作量增加了580%,但是性能更好。”Loke说。
  性能提升的原因在于DB2和SAP的深度合作。SAP ERP 6.0是在DB2平台上开发的。此前SAP的版本都是在Oracle的数据库上开发的。SAP与Oracle和DB2都有合作,为何性能表现前后差异如此之大?
  “这是因为DB2跟SAP有更深层次的合作,DB2开放很多源代码。” Loke解释说,“我们不是在这里抨击别的数据库有什么样的问题,不是说别人不好,我们只是说,我们恰巧跟SAP有这样的合作关系,这样的合作关系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复杂操作变简单
  CCBCC也受惠于SAP和DB2联合为SAP用户开发的简单易用的仪表盘,通过仪表盘SAP DBA Cockpit for DB2,数据库管理及监视作业可以轻松完成,这个仪表盘也非常易于DBA上手操作。
  Andrew给记者展示了这一仪表盘。“坐在电脑前,整个SAP运行系统,包括数据系统,都一目了然。” Andrew说,“这是SAP和DB2共同开发的,专门为SAP用户使用的仪表盘界面。在这个界面上能够很详细地看到数据库的各种工作状态。”
  操作数据库是比较复杂的工作,有上万个报表需要调整。如果没有仪表盘的话,用Oracle数据库,就需要非常有经验的Oracle的DBA;用DB2,就需要非常有经验的DB2的DBA。有了仪表盘之后对DBA的要求也降低了,因为很多操作都变得自动化和简单化了。比如性能仓库,在CCBCC,以前用Oracle需要几个小时来做;现在用DB2以后,几分钟就可以搞定。仪表盘减少了管理工作量,还降低了管理成本,因为所有的数据库管理和监控任务都可以通过仪表盘来完成。
  Andrew举了一个例子,比如用户在查询昨天的汽水产量时,敲完回车键之后很长时间结果才出来,甚至到楼下抽根烟回来结果还没有出来。这时DBA就需要查出数据库变慢的原因,他就要看哪些地方影响了系统性能,就要去看很多表。如果没有数据库仪表盘的话,这需要花很长时间。
  “那些还在用Oracle的用户看到这个仪表盘以后就问是从哪里来的。同为SAP系统,为什么我们看不到?”Loke解释说,“这是因为DB2跟SAP是深层合作开发,而在Oracle和其他数据库上,就没有这些仪表盘,用户需要的话就要自己去开发。”
  迁移时间缩至18小时
  谈到做大型数据库的迁移,Andrew说:“迁移最重要的是不要影响业务,这样就要把迁移时间缩到最短。最困难的问题在于把时间缩短,又不要影响业务运作。”
  CCBCC使用DB2的深度压缩 功能,不仅如前面所说使存储成本降低,还可缩短后续 SAP 软件升级的备份时间和执行时间。“我们把迁移时间缩短到18个小时。” Andrew说。
  迁移数据库平台,对绝大多数的企业来说,都不轻松。由于DB2对Oracle的良好兼容性,CCBCC的这次迁移过程很平滑。
  “从Oracle转到DB2,大概有94%~97%的应用兼容,这也是可口可乐转移很成功的原因。DBA就很容易管理,虽然他之前没有用过我们的数据库,转到DB2以后也很容易上手。” 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信息管理软件及业务分析总经理卢伟权说。
  更换数据库,并没有给CCBCC的DBA带来困扰。因为用了多年的Oracle,CCBCC 的DBA具有很强的 Oracle 技能,他们花费了几周的时间就可以充分掌握 DB2 的技术。从 Oracle 到 DB2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转换很简单,因为 DB2 很友好。
  “Oracle的DBA就可以管理DB2的数据库,所以不存在把员工都换掉的问题。只需要经过一些培训,就可以从管理Oracle转到DB2了。” 卢伟权说。
  CCBCC的数据库迁移到DB2以后,系统可靠性也提高了。以前Andrew每天都会接到电话说系统出了问题,这次他出差已经两个礼拜他都没有接到电话。
  Andrew认为在维护方面有一点他感受很深,现在他们可以直接打电话跟IBM DB2的技术人员谈一些技术问题,但是他在做Oracle的时候就没有这个机会。
  “我在SAP方面也算是一个老手了,在Oracle这方面也已经有了12年的经验,我在DB2方面的经验就是这三年。2008年,我用两个月的时间来评估DB2,那两个月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这三年的使用也验证了我当时的信心,现在如果叫我回去用Oracle,我不会愿意,因为用过DB2之后,发现DB2用起来真的比较舒服。” Andrew说。
  记者手记
  他们俩如胶似漆
  采访前不久,刚好看到一则新闻,欧莱雅、宝洁、汉高等8家化妆品巨头在欧洲被指控操纵价格,因此被处以高额的罚金。相比日化巨头的行业“合谋”,数据库市场的两大巨头Oracle和IBM的针锋相对甚至“恶语相向”是出了名的。
  “我们炸掉了IBM的大门,我们要粉碎它的神话,我们要用一台占地面积不到IBM创下记录的计算机的10%的机器来打破这个记录。”
  “在我看来,Oracle就是IBM的跟屁虫。我们将DB2数据库和我们自己的硬件结合,并专门对DB2进行了优化。我们这样做了十多年了,我一点也不觉得这有什么新鲜和可炫耀的。在处理器方面,我们早在20年前就开始为数据库进行优化了。”
  二者之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拉锯战迫使他们不断升级武器:IBM对SAP运行在DB2上做了许多优化,加强与分析软件的结合;Oracle在Sun SPARC处理器上进行一系列针对数据库的优化。从去年双方各自亮出的“加速计划”和“破甲行动”可见一斑。
  34岁的Oracle和18岁的DB2,最后谁能胜出,很难下定论。但相比几大化妆品巨头的亲密,二者如胶似漆、打得不可开交的关系对用户来说反而是大大的好事。引用论坛上一位坛友的话:“Oracle:笑傲江湖,惟我独尊;IBM:合纵联横,倚天屠龙;客户: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责任编辑:刘瑞刚)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7月29日起,Win10在全球范围内的推送全面开启...
移动新发现
近期热点关注  %2010年:据交管部门公布,9月本市迎来了机动车增长高峰,日均净增近2000辆。截至10月11日,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57.1万辆     ----------------------- 除去限号以及坐地铁的算300万(这还只是算一辆车一人开)    地铁广告说日均运载700万人    -----------------------算上往返350万在除去有事跑2趟的算300万    公交集团公司2009年共完成了运送乘客50.37亿人次的客运任务,2010年,北京公交集团公司计划行驶里程18亿公里,计划运送乘客50亿人次。截止2010年9月底,已完成行驶里程13.39亿公里(公共电汽车9.99亿公里)。客运总量36.28亿人次(公共电汽车35.75亿人次),日均客运量1345万人次;日最高客运量达1586万人次。
    ---------------------- 日均客运量1345万人次算上往返的672.5 除去换乘以及地铁私车算600万    这就1200万人了(注意前面大数所说的是日均)    北京还有多少人走路,住单位?  还有多少骑自行车电动车?  有多少退休的老人?  多少没工作的人?  多少上学住校的孩子?  多少周边的农村?      转一位网友的博客  .cn/s/blog_5bcd5df00100gtqk.html  北京市到底有多少人?  今天上班路上,感觉怎么那么清静,甚至有点冷清,路上行人寥寥,等公交车的人没有几个,道路行车非常顺畅,压根就不堵,平时这个点,那绝对是走走停停。也难怪,我所生活的区域,人口密度大家知道是多少吗?每平方公里超过40000人!这还是保守数字,人口总数和面积数都很权威,现在哗啦一走,对比立现。我知道大家都回老家过春节去了,留下来的主要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和已在北京生根发芽、把父母子女都搬了过来的所谓外地人,于是产生了一个想法:北京市到底有多少人?    我所能浏览到得官方最新统计数据是说,2009年末,采取抽样推算的方法,全市常住人口1755万人,其中,外来人口509.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9%。1750多万,好大一个城市!可我总是觉得说少了。我咨询过几位同事,都觉得绝对不止这个数,与我们的日常经验不符,怎么着也在2000万以上。上网查阅资料,综合一下,主要有三种说法,一种就是官方的数字1755万;第二种,主要说是2200万至2500万左右,第三种,推算有3000万至3200万。三种说法之间各相差500万左右,乖乖,100万人口的城市就是大城市,这一下足足差了5到12个大城市!如果我们城市的管理者连这个城市到底居住了多少人,亦即您为多少人服务这样一个基本数据都搞不清楚的话,何谈科学管理?我看现在就是这种情况。换一个角度,如果置身于这个城市的人,不管是北京户口也好,外地户口也罢,老外也罢,如果连有多少人与我们自己同时置身于同一城市也弄不清楚的话,是不是活得有点太稀里糊涂了?    让我们简单梳理一下头绪:    第一种说法中,户籍在京人口1200多万应该说是准确的,公安局有底,就是这么来的,没问题;外来人口509万也是有底的,因为按照规定,外地户口人员在京居住一定时间以上就应到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派出所登记,凡登记的政府都掌握,这509万就是这一块。那么政府的说法哪有问题呢?他们落掉了没有登记的这块。    在我周边,有太多的人混迹于北京遍地开花不计其数的中小企业,他们中,胆子小的去登记了,胆子大的来多少年都不登记;农民工,登记个屁,我来这是干活拿钱的,登记,登记嘛玩意?亦即政府不完全掌握这块的情况,但政府做事都比较谨慎,既然不掌握,他就不说,并且我认为是在有意无意地忽略这一块。为什么?两点。一是抬高政绩。在以前一个省市的人均GDP计算很简单,就是拿总体GDP除于户籍人口数;但大概五六年前吧,一些人口输出大省大概觉得很吃亏,那么多的农民工、大学毕业生户口在我这,但人却在你东部沿海地区给你们创造那么多GDP,没在我这创造财富,算的时候我这还得除于他们,你们算的时候完全不除于他们,难道他们没有给你们创造财富么?试问在北京买那高价房不眨眼的富人,有多少是北京市土生土长的呢?大多数还不都是户口不在京的各省市财富精英么?后来经过博弈,这一块采取一边一半对半分的办法去除,比如你四川省,假设80万来北京打工,北京的人均GDP就得在总GDP除于人口数量的时候,不光除于户籍人口,还得把你四川80万的一半即40万除进去。所以,北京市现在说是509万人外来人口,他就得拿全年GDP除于(1200多万+254.5万),这样人均GDP和以前相比就不容易出成绩。如果把估测的(我相信政府绝对有办法估测出来,不是能不能,只是他想不想的问题)未登记但常住于京这一块也算上,那人均GDP就更少了,你当领导你也会忽略之,是不是?二是北京市的政府服务理念陈旧。以我的观察,目前仍以服务户籍人口为主,外来人口只服务于登记那一会,除此之外只有三处服务,一是招商引资,你外地老板有钱,把你公司引过来落我地头,上税算我的政绩,把你弄过来了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我就不管了;二是城管队伍对流动小摊贩猫捉耗子式的“服务”;三是警察同志对刑事犯罪的外来人口(据说占到总刑事犯罪的60—70%)的犯事后“服务”。    那么,问题来了,这一块到底有多少?我的观点是:加上登记的,所谓外来人口(如果硬要这么分的话)1300万—1500万之间。理由一:春节前夕是个观察的好时机,说句北京人可能爱听的笑话,该走的走了(外地的),该来的还没有(旅游的)。今天是农历28号,我记得,大概在七天前,我的同事刚一上班就感慨地说,这一过节,公交车上人少那么多啊?真松快!平时都挤死了。我问:少一半有吗?他说:不止一半,绝对不止,快三分之二了。这是现实的生活体验,与我今晨的观察一致。今下午饭点去吃过桥米线,好家伙,就一食客,餐厅差不多空的,平时起码得三五人吧。(北京户籍人口也有回老家的,但大多数还是留京过年 ,这块怎么着也有1100万。另外,外地人也不都回家,有的有事,有的留这挣钱。)理由二:其他时段的生活经验。在北京数量众多的老旧小区里,不计其数的原房东出去住了,把一个房子隔出好多间,这块租住着大量的外地人;在部分城郊结合部农民自搭的违法建设和合法建筑里,外来人口与本地人的比例是10:1!这不新鲜,大家可以去考察考察。    说法三的3000多万主要是指瞬间人口,包括了来北京短期旅游、转站过路的朋友。    结论:北京市常住人口约2500万至2700万。叹息啊!咋那么多?并且还会多。一家之言,希望有专业人士估测外来人口准确数据,指正。所以,所谓专家、政府所言2020年北京市人口规模控制在1800万人的目标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把戏罢了,控制的只是户口,不是人口!须知人口是控制不住的,各类别、各层次人才的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前提。您还别说,这些所谓外地人春节一走,生活质量大受影响,种种不便都来了,我今晚嘴馋本想出去吃个宫保鸡丁盖饭,好家伙,走了一条街,十几家饭馆全关门了,最后只好打包带了盒香河肉饼回家;还有我这头发,大过节的长了,得理干净迎接新的一年吧,得,家门口这条街理发屋全关着门。    这个数字有意义吗?有意义。意义一:底数明,任务清。比如政府铺一个人行步道,1800万人踩和2500万人踩是不一样的,所以损坏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建的厕所坑数也该多,等等,对不对,吃穿住行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可惜政府一直是以1800万来设计的。 意图建设世界城市的北京,应该张开双臂,欢迎外地人带来的便利,而不是忽略和排斥;应该张开双臂欢迎老外,人均GDP也可以除于常住的他们嘛,有什么吗,没什么,老百姓照样过日子。意义二:1755万的统计里面,外地人只占约3成,户籍人口占7成,传递出这样的信息,首都是首都人民的首都,外地人是配角。我这2500万的估计里,外地人占了50%以上,所传递的信息是——首都是全国人民的首都。所以,政府的思维和工作趋势将被扭转。记得海淀图书城立交桥往北那里,好几年来一直竖着一块牌子:首都人民欢迎你!现在不知有没有了。每次打那路过,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在想:首都人民?谁是首都人民?有户口的么?还是在这住的都算?其实,按照人民这一词汇的本意,应指所有在这个城市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的所有人,包括农民工、包括蚁族、包括门口摊煎饼的,等等,但是我总是隐约感到在那些竖牌子的人心中,首都人民指的是有北京市户口的人。    也许读者你会说,你操啥子心算这个,年底就十年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了,数就出来了。呵呵,老弟啊,你参加过全国经济普查没有,我有朋友亲历过,那真是“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三个因素,一、公司。很多公司瞎报乱填,唯恐政府掌握其真实经营情况。二、基层普查机构。要求的时间快到了,人手不够,还没弄完,怎么办?编吧!三、领导。每一级行政区域的领导在面对下面摸上来的数据时,基本上都是一个心情:怎么那么少?比XX地方(主要竞争对手)少吧?加!不能比他少。我很担心国家依据这个多了还是少了我都搞不清楚的东西去决策(如果我是领导我也愁,信不信这数字,不信的话我又能信什么呢?呵呵) 一个建立在虚假数据之上的决策对真正的重点难点能有几分针对性呢?我表示怀疑。    老百姓发明的谚语真是深刻,不服不行。所以还得自己算,在这里,经验也许比“权威”更重要,谁让咱也是首都人民呢,也得为伟大祖国的首都建设添砖加瓦不是?         日于思无邪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自欺欺人的说,有多少人根本就没统计上,我们单位里打工的10个有8个没统计上的
  其实春节期间那些不方便是因为外地来京人口带来的产业畸形,有些行业都被这类人占据了。如果一直都没有这些人,也就恢复回来了……至于理发,理由同上,而且因为有正月不剃头的说法,一般那时候剪发的也少。
  @就看看啥名不能用
回复日期: 9:24:00    自欺欺人的说,有多少人根本就没统计上,我们单位里打工的10个有8个没统计上的  ---------  我也没见到普查人员,上门确实上了,但那会就我妈在,我妈说的人员情况,要是租户呢?或者房东可能就不会如实说了吧?毕竟隔断或者住多少人是不允许的
  保守估计加上流动人口大概在3500万以上
  ZF的不重视看来是资源充裕啊~
        
流动1800万以上!
    从7月6日以来,贵州省江口县遭遇严重干旱,降雨量仅有40mm,水稻、烤烟、蔬菜、茶叶等作物受灾面积达3.4万亩以上。图为该县太平乡岑忙村一个不足一平方米的小水池里,竟有多达23台抽水泵轮番抽水。    北京有没有这一天??
  有多少人跟我一样被人口普查忽视了?这轰轰烈烈的普查到底有多少水分?     到处都在宣传说11月1号——11月10号要人口普查,  电视上天天轰炸,连公交车上都在滚动新闻请大家做好准备,配合普查。  考虑到人家可能晚上来查,我回家都不敢像平时那样进门就换家居服,还贴心的准备好户口本备查……      结果,直到今天,都没有人来查过我:(      我想,大概是查的时候在白天我不在家,那也应该给我留个预约条啊?    终于,我在小区进出的大门口发现了真相:      一张华丽丽的A4打印版《告小区居民书》:         你们好,我们是人口普查员,来你家进行人口普查登记,多次上门你们都不在家,为配合普查工作,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感谢您对人口普查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     ……     ……     原来这次所谓出动人次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普查就这么水啊??!!从此中国十几亿人口中不是不就没有了姐的份?    /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2338720.shtml#from=bottom_left         更好玩的是,今天上班一问,居然十有四、五的同事都没有被普查到,那最后统计出来的人口与实际数字到底相差多少?         没有被普查到的“被忽视公民”请举手,我很好奇有多少人漏掉了?
  有的是主动漏掉的,还有是自己躲的,我们小区就是,好多租房住的人,都躲着人口普查,三番五次上门去查,就是躲,不晓得躲什么,我们是个老小区,没有物业费,只有每个月7块钱垃圾处理费,据说是人口普查时一起收,据说好多租房的为了躲这个7块钱,据说啊,真实情况我不知道,但是我们小区租户里至少有一半没被统计
  就北京大度,谁来都行!    害的北京本地80后都是合同工,不包分配,没稳定的工作!    不怨社会,怨谁啊?
  实际上北京的外地人(不是流动人口,他们拉家带口的超生的赖着不走)已经远远超过北京当地人!!
  我的企业禁止用外地人!
  一座桥载重50T,交警看见辆货车过来问司机 载了多少T的货  司机:48T  交警:OK ,没问题可以走    其实要是68T后果严重不?司机会不会瞒报?    一次不塌,二次不塌,你能确定永远不塌?    什么时候ZF部门能联合一下啊,不用天天的踢皮球,这个不属于我们管属于有关部门……  
  反正这个数字里有我。
  北京人口一定在3000W以上
  是不是人多了GDP比不过其他城市以及外国城市了??
  也就3000万吧 !
  我也觉得 北京起码3000万以上人口,而且 外来人口和 本土人口基本上 快平分秋色了。
  春节那几天,开车,很爽
  08年时超过5000万,09年时超过7000万,....11年的现在有1.2亿人,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    外来是本市人口的10倍以上,(北京1200万)
  7,8月是北京的旅游旺季,外地人像tmd洪水猛兽一样暴涨。地上,地下,便道上简直满视野的全是外地人。前几天,有资料说北京人均水资源210立方米,昨天最新消息是人均120立米,水的危机已威胁京城的生活和生存!!!!
  @jw995907
回复日期: 16:32:00    08年时超过5000万,09年时超过7000万,....11年的现在有1.2亿人,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        外来是本市人口的10倍以上,(北京1200万)  ---------    这个有点夸张吧……
  @东后河沿
回复日期: 17:51:00    7,8月是北京的旅游旺季,外地人像tmd洪水猛兽一样暴涨。地上,地下,便道上简直满视野的全是外地人。前几天,有资料说北京人均水资源210立方米,昨天最新消息是人均120立米,水的危机已威胁京城的生活和生存!!!!  ------------  最悲剧的就是北京周围的人了,真说水没了,河北也没的给了,灵道们肯定有的用,有家乡的回家也有的用……
  @jw995907 回复日期: 16:32:00      08年时超过5000万,09年时超过7000万,....11年的现在有1.2亿人,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            外来是本市人口的10倍以上,(北京1200万)    ---------        这个有点夸张吧……   ********************************************************************  夸张,一点也不夸张.看看你周边的外来人有多少,就知道了,100%的一比十.
  2500万靠谱!顶lz!
  去各小区的地下室,地下车库看看吧。。。这帮垃圾要是清除了,北京好一大块!
  相信普查数据,不如相信驴
  人太多了,城市要爆炸了,必须要控制人口,将人口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了
  @zfwid6
回复日期: 14:45:00    人太多了,城市要爆炸了,必须要控制人口,将人口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了  -------  是啊 ,人太多了,ZF天天喊口号,说要控制了 从老毛喊到现在了……    结果人口不但没减,反而不断上升~~    悲剧啊·
  2800万,靠谱
  其实说这么多都没用,别说超3000万了,就是超1亿了能怎么着?会有相关政策出台吗?
  北京人口分布不均 近80%人口集中在城市核心区      
日07:16中国广播网
字号:T|T     中广网北京5月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数据显示,北京近80%的人口集中在城市核心区,每平方公里23000余人,是拓展区的3.1倍,发展新区的24.4倍,生态涵养区的109.8倍。      朝阳区常住人口最多,其次是海淀和丰台。此外,昌平、大兴、西城和通州的常住人口也都突破百万,门头沟区只有29万人。      资源分布不合理是造成人口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感觉外来人口要比北京户藉人口多几倍不止吧,就说过年,明显感觉人少好多,至少要省了五分之四不止吧,那么,留下的,还不全是北京人,还有没回家过年的,还有外地人把家人接北京过年的,这么算来,北京人口~~~
  经济发展不均衡。
  1988年时候的北京,马路上是解放卡车,北京吉普,和红棺材332的时代,北京人活着实多磨潇洒啊,在绿荫下扇扇子,在八一湖游泳,没有城管,没事到    干家口个体户图书街上看看书,一块钱吃5个包子,10快钱在双鱼树国营饭馆吃一顿涮羊肉。到小饭馆点碟小花生米,要个鸡爪,和大碗乘的啤酒,迎着夏日的凉风,自斟自饮,还有隔三差五的小雨陪伴。那时的希望就是有个日本磁带随身听。    而现在的北京,像个爬满蚂蚁的脸盆。没了风景,只有水泥,没了古庙,只有    烧饼冒儿,没了胡同, 只有前篇一律的大楼,没了大树,只有光杆小树像罚站一样矗立街道两旁。 、    可悲的是再也看不到邻居拿着鸡汤让我们尝尝的人情味了,住了10      年对门干嘛的都不知道。套用流行词,各种排队,各种拥挤,各种污浊,各种      争吵,各种情绪爆发,各种争抢,各种欺骗,     人不像蚂蚁会忍耐,会秩序,人稍有不顺,    就爆发。
  %2010年,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为704.5万人,其中,6-14岁的外来学龄儿童为24.9万人,占常住外来人口的3.5%。全市常住人口中,6-14岁学龄儿童为88.8万人,外来学龄儿童占全市学龄儿童的28%。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全市学龄儿童减少41万人,外来学龄儿童增加13.4万多人,外来学龄儿童在全市学龄儿童中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官方数字乘以3-5,比较靠谱。
            一趟地铁能拉多少人   早高峰期间拉了近1600人,到底多还是不多?“不多。”南京地铁运营部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他们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让地铁上千名员工不携带任何东西往地铁的各个车厢各个空间“玩命”地挤,然后数人头,一共1860人。昨天南京地铁每列车在早高峰期间拉了近1600人,相对于1860人,实载率只达到85%,还差了260人。    北京有多少列地铁……      
    学校还没开学呢近日乘车感觉人又明显增多    北京准备装多少人呢?    
  这是日春节期间的地铁一号线,朋友:喜欢吗?      
  公司里300多人,只有俩北京的......当然我说的是一张嘴说话就知道是北京人的那种土生土长的,不排除有个把入了北京户口的,虽然我也确实没拿他当北京人吧
  三个人中有一个是北京人就不错了。  
    说实话,我也质疑真实的数字。    北京的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比例的真实数字我也很怀疑。    
  @JW1-8-9 8:49:00    @jw995907 回复日期: 16:32:00        08年时超过5000万,09年时超过7000万,....11年的现在有1.2亿人,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                外来是本市人口的10倍以上,(北京1200万)      ---------......  -----------------------------  我现在的办公室里,少说几十号人,就我一个北京的.
   是不是人多了GDP比不过其他城市以及外国城市了??
自03年非典以后取消暂住证,北京的人口已经无法在控制了~
3000万比较靠谱
让此贴在飞一会……
北京的人啊!~巴拉巴拉脑袋~我敢说~外来人口比本市人口多~!自己没事做公车多留意下~一辆车上2/3的人都是外来的~!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口可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