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信银行理财产品查询买的安邦理财产品好不好

该问卷旨在调查您在中信银行瑞城中心支行个人理财业务情况,以及您个人的态度。问卷为匿名,您回答的真实性将会直接影响调查结果,请您务必认真作答!
感谢您的参与。
第1页/共1页1.您的性别?&*A.男B.女2.您的年龄?&*A.20岁以下B.20-35岁C.36-50岁D.50岁以上3.您的教育程度?&*A.初中及以下B.高中C.大专及本科D.硕士研究生及以上4.您的职业?&*A.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B.企业人员C.个体工商户D.自由职业E.学生F.离退休人员G.教师H.其他5.您(家庭)的金融资产总额是多少?&*A.10万以下B.10万-50万C.50万-100万D.100万-300万E.300万以上6.您在中信银行瑞城中心支行是否会选择个人理财业务?&*A.从不B.偶尔C.经常7.您一般通过何种方式了解中信银行理财产品或个人理财业务?&*A.银行宣传折页及相关人员介绍B.上网C.报纸或广播D.听朋友介绍8.您在中信银行瑞城中心支行通常选择的个人理财业务种类是?&*&[多选题]A.理财顾问服务B.个人贷款服务C.综合理财服务D.其他9.您通常会选择哪种渠道购买理财产品?&*A.银行柜台B.网上银行C.手机银行10.您的投资偏好是?&*A.余额理财(如薪金煲)B.在售理财产品(如天天快车)C.基金(如富国天成红利)D.保险(如安邦,信诚)E.贵金属11.您更为关注个人理财业务的哪个方面?&*A.安全性B.收益性C.灵活性D.稳定性E.其他12.您在瑞城中心支行做理财业务时,理财经理是否明确告知产品风险。&*A.明确告知,很清楚风险所在B.比较清楚,大部分能理解C.模模糊糊,不是太清楚风险D.未明确告知风险13.您购买理财产品后,如何了解该产品的盈亏情况及最新信息。&*A.理财经理定期回访B.银行信函,短信通知C.自行查阅银行网站浏览信息D.银行未有任何反馈,自己也不主动了解E.其他14.您所做的理财业务收益情况如何?&*A.理想B.比较理想C.不理想15.您选择瑞城中心支行进行理财业务的原因?&*&[多选题]A.离家近,方便。B.对银行客户经理信赖。C.对中信银行理财产品信赖。D.支行环境舒适,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良好。E.能够获得最新的理财消息。F.帮助银行业朋友完成业绩。G.其他16.您是否能明确感受到不同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差异?&*A.强烈感受到B.隐约感受到C.几乎没差异D.完全没差异17.您对中信银行瑞城中心支行个人理财业务是否满意。&*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满意D.比较不满意E.非常不满意18.您认为瑞城中心支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哪些问题?&*&[多选题]A.支行较小,日常人多,办业务慢。B.理财经理不够专业,不能详细解答产品问题。C.相比金融同业产品收益率较低。D.银行服务不佳。E.其他
*19.您对中信银行瑞城中心支行个人理财业务未来发展的态度?&*A.信心十足B.继续观望C. 信心不足20.您对中信银行瑞城中心支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建议?安邦人寿保费暴增银保渠道理财产品成利器|安邦保险|银行保险|理财产品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安邦人寿保费暴增银保渠道理财产品成利器
  导语:安邦人寿之所以能短时间内快速吸金,主要靠银保渠道销售部的高收益理财产品,这已经成为投资驱动负债类保险公司的主要业务模式,除了安邦、前海人寿、珠江人寿、华夏人寿、富德生命都是同样玩法。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云 在资本市场上纵横捭阖的安邦保险让业内人士大呼“有钱就是任性”,而在保险业务市场上,安邦的表现亦令行业兄弟侧目。
  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前11个月,安邦人寿总保费564亿元,是去年同期的7.2倍;在上海、北京等地,安邦人寿在短短一年时间,打败、平安寿险等老牌保险公司,坐上了头把交椅。
  记者采访中发现,安邦人寿之所以能短时间内快速吸金,主要靠银保渠道销售部的高收益理财产品,这已经成为投资驱动负债类保险公司的主要业务模式,除了安邦、前海人寿、珠江人寿、华夏人寿、富德生命都是同样玩法。
  雄霸上海滩
  各路资金汇集的上海滩,向来是险企竞逐的高地,今年则因为一个中小险企的忽然壮大改变了既有的格局。
  今年1至11月,安邦人寿上海分公司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已达到约109亿元,远超老牌保险公司平安人寿和中国人寿的91亿元、67亿元。去年同期安邦人寿在上海分公司保费收入仅有549.26万元,规模增加1984倍,如此暴增让业界大为惊奇。
  在北京市场前十月的保费数据中,第一把交椅依然是平安人寿北分公司,保费收入为113.9亿元。而安邦人寿以原保险保费99亿元紧排其后,作为寿险老大的中国人寿只有68.5亿元。
  保监会公布的前11个月保费数据显示,安邦规模保费达到564亿元。而2013年全年,安邦人寿原保费只有13.68亿元,投资类保费为82亿元。
  一家上海市场排名前三的寿险公司银保渠道负责人表示,安邦保费暴增的奥秘在于依靠银保渠道高收益产品和手续费迅速蚕食市场。
  这几款产品究竟是何方神圣,竟然具有如此魔力,经济观察报对上海的一些银行网点进行了走访。
  闵行沪闵路一家邮政储蓄网点的银保产品只有一款安邦长寿利丰保险,其他都是基金产品。安邦该产品的2年期预期年化利率为4.71%,五年期为5.84%,比银行定存收益高出不少。
  网点营销员表示,这是和银行合作的保险理财产品,但是没有保险功能,收益除了比存银行划算,收益也是保证的。建议买两年期,最长五年就可以拿出来,放久了不划算。
  该产品说明书显示,这是一款在人身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后,为了回馈客户推出的自主定价、收益固定的保险计划,一经投保利益就可锁定。
  如此多的“优势”,自然吸引了不少客户。一位来存钱的周阿姨买了这款产品,她表示退休工资刚好够两万就买这个产品,相比较股票型基金不保本,收益不稳定,还是选择这个产品安心。旁边的网点保安介绍,上午已经做了三个单子,都是五万或十万。
  在网点,银保渠道只有两款产品,一个是新华人寿的惠福宝,保本保息年化收益4.5%,安邦财险的一个三年期安邦共赢三号投资型综合保险产品的收益却高达5.17%,比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国债都高出不少。
  而两家网点的营销员推销的一个共同点则是,都是纯理财产品,附带的保险全都是赠送的。
  在保险业回归保障,回归保险核心优势的大环境下,安邦保险的模式无疑显得另类且激进,但是这在上海保险监管部门看来,鼓励销售保障类产品但是并不意味着不能卖纯理财的保险产品。不过保险卖纯理财产品,成本要高于基金公司,除非能达到超高收益。
  而靠银保吸金的不止安邦人寿,经济观察报得到一份内部交流数据显示,前10个月,华夏人寿银保渠道的保费达到了563亿元,富德生命为498亿元,人保寿险为474亿元,前海人寿达到256亿元,占总体保费规模的90%左右。
  上述寿险公司银保渠道负责人表示对安邦的激进模式不敢认同,承诺的收益高,成本增加对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管控的要求很高,如果大的投资环境好的话,还好;否则,风险累积形成滚雪球效应,一旦投资不能覆盖成本出现破产,这些公司将逃脱不了。他同时预期,安邦2015年还将采取这种模式,因为资金链不能断。
  另一家银行系寿险公司负责人表示对这种发展模式是羡慕、嫉妒、恨,但是他们绝对不会走这条路,会在银保优势上继续走保障产品路线。
  颠覆传统路数
  在这种高收益、高手续费吸金的模式背后,是随着保险业逐步开放,保险公司差异化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以安邦为代表的以投资渠道负债模式的盛行,完全颠覆了行业以往承保加投资两条腿走路的平衡模式。而这种投资模式对业界的冲击力依然在继续。
  12月25日晚间公告,收到安邦人寿、安邦财险、安邦保险集团和和谐健康保险通知,至25日,安邦共持有民生银行普通股股票共计47.8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 06%。这是一周之内安邦保险第二次举牌民生银行,累计斥资超过174亿。
  12月份对的增持,安邦保险耗资超180亿元;公开数据显示,再加上安邦集团及其子公司还是、、、、、、的前六大股东,安邦累计持有市值超过一千亿。
  在今年海外投资中,安邦连续收购华尔道夫酒店、比利时保险公司FIDEA、德尔塔?劳埃德银行100%股权,耗资至少超过150亿元人民币。
  而从投资路径来看,与以往注重资产配置和负债久期不同,这些公司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并购整合银行地产等优质资产,除了股票权益类收益,还可以分享企业发展的长期利润,这种示范效应已经获得业内认可,但是有投资人士指出,看好并非可以驾驭。
  今年12月初安邦集团完成319亿元增资,注册资本提升至619亿元,位居行业首位,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保险公司短时间内迅速崛起,给了很多公司示范效应。
  富德生命人寿也是如此,目前位列金地集团、首钢资源、必美宜、、大股东,两家公司甚至经常出现在同一个项目的竞争中,比如金地集团、招商银行。
  甚至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保险资金投资领域的逐步放开,保险资金比以往活跃很多,这在他看来才是真正的金融,因为有放大杠杆,可以获取超额收益。保险产品的竞争力除了要创新个性化,投资收益的高低决定着其吸引力。这对降低费率、提高分红都是最直接的优势,以往的投资收益太低了。
  而在本轮大蓝筹推动的股市上涨路径中,提前布局的险资受益颇多,今年的收益有望创新高。除了国内市场,险资出海的步伐也在加快,近日保监会近日批复前海人寿、泰山财险开展境外投资业务。
  激进另类、有钱任性,这些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带给注重稳健经营的保险业的冲击或许还将继续。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自从2005年发行以来,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近年国内融资需求猛增而货币政策偏紧,刺激起国内银行理财产品十分火爆。  根据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按照管理运作方式的不同,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理财服务。一般所说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实是指其中的综合理财服务。  在现实之中,银行理财产品除了是一种理财服务,它还成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渠道。在国内的影子银行或者说银行的影子业务中,理财产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据有关统计,国内银行共发行了4.9万只理财产品,比2012年的3.2万款增长高达40%。2013年的银行理财产品从银行来看,发行能力最强的是,2013年理财产品的数量为4946款;其次是、、、广发银行、,5家银行发行数量超过2000款。很明显,国有大行和股份制成为银行理财发行的主力。  不过,理财产品的泛滥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首先是理财产品的迅速膨胀形成了大量的表外资产。有研究机构估计,2013年的理财产品资金规模可能突破25万亿元,是2012年的7.1万亿的3倍多,其中贡献最大的来自短期产品。有50.9%的银行家认为理财产品形成的大量表外资产,可能会对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经营稳定性带来影响。  其次,大量发行理财产品埋藏了潜在的违约风险。不久前的“诚至金开1号”理财产品差点爆发债务违约风暴,最后由来历不明的第三方投资者出面摆平此事。市场人士怀疑,政府介入摆平此事实际上是掩盖和推迟了风险的发生。在国内1年期定存最高3.3%的情况下,能获得9%至11%报酬率的理财产品的确很有吸引力。但是,这些巨额资金大多被投向实际情况并不透明的风险商品。美国信评机构标准普尔已发出警告,在增长放缓的背景下,获利恶化的理财项目及面临经营破产的投信业者正在增加,“理财商品不会出问题”很可能被颠覆。一旦发生债务违约,其冲击将是系统性的,可能成为跨国大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金融监管层对银行理财产品发出过警告。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春节前曾对银行理财产品提出批评,称现在银行理财产品看起来很红火,实际上问题重重,尤其是有些银行为了周转资金,特意发行理财商品救急,来偿还到期债务,“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根本就是一个庞氏骗局”。肖钢甚至不避讳地自曝,他的夫人就热衷于投资理财产品。在肖钢看来,理财产品盛行其实就是银行资金超贷的后遗症。  在我们看来,肖钢的批评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一种风险警告。全球金融风暴的教训告诉我们,金融产品的创新如果泡沫太大、衍生程度过高,它包含的风险就越难以识别,也越难以预测。从常识来看,任何金融理财产品要想赚钱,都需要从资金运营中来获利,而资金运营的最终作用点必须是实体经济。然而,如果在国内银行一边倒的推动之下,规模巨大的银行理财产品最终完全可能演变为一种“庞氏骗局”。  我们还注意到,另一位重量级金融人士、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日前表示,如果国内金融产品全是刚性兑付,隐含担保,没有违约事件发生,那么中国永远不可能有健康的。其建议应明确风险责任,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在所谓的“大而不能倒”的问题上,吴晓灵表示,在中国,应该把银行稳住,而且银行目前还没有出现风险的可能性。至于小头和乱的市场,比如各种银行理财产品、、资产管理等等,这些本来就是直接金融,应该让投资人承担风险。吴晓灵的表态显示,监管层并不希望政府为各种理财产品的风险来最后兜底。  国内过于泛滥的银行理财产品正在积聚风险,如果风险一旦爆发,显现出的就不是一两只理财产品的偶然风险,而很可能变成一种波及银行体系的系统风险。过去一直高枕无忧地发行理财产品的国内银行恐怕要警惕了,要当心理财产品受到来自政策面的打击。
& 彩版 & [] &&& 11:4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信银行理财产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