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没有小痰盂儿能拍出大片吗吗?

印度总理莫迪会见马云 或谈电商合作|印度总理|阿里巴巴|马云_互联网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印度总理莫迪会见马云 或谈电商合作
印度总理莫迪会见马云
  新浪科技讯 3月31日凌晨消息,昨日晚间,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在位于首都新德里的总理府会见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莫迪在过去几年中曾多次到访中国大陆,今年5月他将开启自己担任印度总理后的首次访华之旅。
  印度当地媒体报道,这位总理对“阿里巴巴模式”的兴趣由来已久,对电商、互联网金融、社会化物流、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等均有相当了解,并致力于用互联网力量提振本国经济发展。马云与莫迪总理进行了约一个小时的会谈。
  据悉,阿里巴巴集团目前在印度已有数个团队分布在孟买、德里、钦奈、班加罗尔等城市。
  不久前,阿里巴巴的关联公司“蚂蚁金服”向印度移动支付解决商One 97 集团投资5 亿美金并获得后者 25% 的股份,One 97的核心资产Paytm在印度有近3000万移动钱包用户。(天涯)
  扫一扫,一起坐看风云变幻。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科技官方微信(也可微信搜索:techsina或新浪科技)。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好看,国观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有料的帖子了。
  顶你个肺  
  印度再次发生3名女童奸杀案 年龄最小者仅6岁(图)  法新社     印度首都沦为“强奸之都” 民众示威  据法新社2月20日报道,印度警方20日称,印度西部3名6至11岁的姐妹近日被先奸后杀。   据报道,这3名女孩生前均系学生。她们于2月14日失踪,尸体于上周被发现。这3名女孩的家人表示,女孩们当天外出寻找母亲后,便杳无音讯。  “3名年轻女孩的尸体在一个井中被发现,井里还有她们书包和鞋袜。验尸后发现这些女孩遭先奸后杀。”当地警方同时强调她们的年龄分别为6、9和11岁。   目前,当地村民正为被害女孩表达抗议。近期,印度发生了多起强奸案件,其中包括举世震惊的黑公交轮奸案,一名23岁的女生在黑公交内遭暴力轮奸,随后不治身亡。这些强奸案件已在印度全国范围内引发针对保护妇女与女童权益的大讨论。
  @佛曰不可说2013
00:41:28  在正式展开本帖以前,还是带您多少了解一下印度。假如您也计划去趟印度,这个功课万万不能省啊。这些资料基本来自于网络,觉得与自己的亲历非常的吻合,于是便偷懒拿来一用。如涉及版权,万望只会一声,马上就删。  为了免除您看纯文字帖的枯燥,提前插播一些图片供您解闷。    -----------------------------  @yikesi69 473楼
17:07:08  图片上的女孩是白种人吗?  -----------------------------  这个女孩的胸部太平了。唉
  @以前都用公用马甲
01:13:38  楼主很恶心  表面说的冠冕堂皇各种爱国,其实夹带私活严重  不是人参公鸡,但是楼主面相就是一个奸诈的人,跟北美负责人有的一拼!  说是印度旅游贴,说什么海量图片游印度,根本就是流亡印度的藏传佛教的参拜路线,还tmd是恶心的发国内来打算骗同情心过多的2B们的钱  说的流亡政府多可怜似的,他们要流亡,还不停的在国际上黑我们,难道是中国逼他们的!什么佛教信仰,毛线,要不是他们红果果的对政治的追求,他......  -----------------------------  @胖黛玉瘦宝钗 466楼
15:32:13  你看别人是PIG,首先你自己就是一个PIG  没有看完楼主的全文,一看到敏感的东西自己就狗急跳墙的愤青  楼主都说了不谈政治,只看他在印度看到的,听到的不同的声音  你这么激动何必?  -----------------------------  不过看到此,感觉还确实多是在参拜印藏传佛教的内容,印度的风土人情内容少,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图游印度,不知后面是否更丰富些。
  @佛曰不可说楼
15:13:40  今天先到这里吧,累坏了。  -----------------------------  楼主辛苦了!
  @佛曰不可说2013
00:54:48  人口:  日,印度人口普查委员会又对印度全国的人口进行普查,显示印度的人口达到12.1亿,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口第二大国。人口主要分布于恒河平原,72.22%的人生活在超过55万个村庄中,其余生活在2000多个城镇和城市中。  印度的识字率为61%(男: 73.4%;女: 47.8%),性别比是1.064 男/女,预期寿命68.59 岁,人口增长率为1.606%,出生率为22.69 /1,000 人。印度由于贫富差距大,都市中有不......  -----------------------------  @非主牛河蟹
08:13:07  蒙古信的是佛教吧?  啥时叫楼主改成了伊斯兰教的?  -----------------------------  @佛曰不可说楼
14:21:43  似乎,我并没有说现在的蒙古是信伊斯兰教的。但作为黄金汗国远支的印度沃默尔王朝的创建者们,确实是一群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历史并不是我的强项,说错了莫怪。  -----------------------------  楼主你好,16世纪的印度建立了莫卧儿王朝(),这个王朝是一个统治南亚次大陆绝大部分地区的伊斯兰教封建王朝。又名蒙兀儿王朝、莫卧儿帝国。是巴布尔建立的印度朝代。该帝国的官方语言是波斯语,但是统治者是有突厥血统的蒙古人,是帖木儿(Timur Lenk)的后裔。 所以说他们是蒙古血统,是对的。只不过这群蒙古人长期在中亚活动,已经伊斯兰突厥化了。
  @佛曰不可说2013 ooo
  @佛曰不可说楼
01:46:37  出金庙,抓拍街景。        卖木瓜的小贩。    卖锡克战刀的店铺。    /p/m/.jpg......  -----------------------------  看到真实的印度街景,赞!
  @佛曰不可说楼
01:49:12  我们的车停在对面的停车场,等司机去拿车。趁此机会,随便拍下街景。  印度,真没办法说,非常混乱,但似乎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东西牵引着这一切,各忙各的,相安无事,该干嘛干嘛,几乎没有看到过争吵的,更别说打架的了。  富人知足,穷人安命。  一种很奇特的和谐!      ......  -----------------------------  富人知足,穷人安命,杂乱中的和谐。这是传统的魅力,还是缓慢前行的根源?
  @佛曰不可说楼
01:53:22  终于可以出发了,向着印巴边境!  能想象吗?这里可是相当于国内省会的大城市啊,事实上也是印度北方最大的城市了。  这,才是真正的印度。  这,才是为何感慨达兰萨拉干净的原因。  这,才是感触印度混乱和谐的出处!      /p/m/.jpg......  -----------------------------  好,它在这里;孬,它也在这里,谁还能把我怎样了?这大概也就是印度人的大国心态吧?
  @拿来出新 586楼
06:17:46  印度人忽悠中国那不是盖的!  按:印度教认为,释迦摩尼佛是毗湿奴的化身,创立佛教来把坏人骗入地狱。佛教在信仰印度教的人眼里是地狱教。  释迦以自创之佛教,打垮了所罗门教,他信佛吗,他不信佛,他信他自己,他只相信他自己,在他看来,他自己就是佛。总有蠢人说什么独夫民贼,蠢人们不知道,他们所供奉的的释迦佛正是独夫之首,众贼之王。不附合社会发展的伪文化,最终的归宿必然是死亡,在印度,印度教最终击......  -----------------------------  说的好!!!
  我猜楼猪是所谓的搞艺术的那种人,我见过一个这种人,比较扁执,与正常人有点不同,不怕脏,脑子一根筋。
  等楼主,最近对三哥感兴趣
  喜闻乐见
  楼主很恶心  表面说的冠冕堂皇各种爱国,其实夹带私活严重  不是人参公鸡,但是楼主面相就是一个奸诈的人,跟北美负责人有的一拼!  说是印度旅游贴,说什么海量图片游印度,根本就是流亡印度的藏传佛教的参拜路线,还tmd是恶心的发国内来打算骗同情心过多的2B们的钱  说的流亡政府多可怜似的,他们要流亡,还不停的在国际上黑我们,难道是中国逼他们的!什么佛教信仰,毛线,要不是他们红果果的对政治的追求,他们会选择流亡!  国内什么时候残害他们的信仰了!不要脸,这烂逼帖子赤裸裸的洗白贴。  恶心的一逼。
  楼主快回来更新
  继续紧随楼主步伐
  @发现00 822楼
20:09:50  楼主很恶心  表面说的冠冕堂皇各种爱国,其实夹带私活严重  不是人参公鸡,但是楼主面相就是一个奸诈的人,跟北美负责人有的一拼!  说是印度旅游贴,说什么海量图片游印度,根本就是流亡印度的藏传佛教的参拜路线,还tmd是恶心的发国内来打算骗同情心过多的2B们的钱  说的流亡政府多可怜似的,他们要流亡,还不停的在国际上黑我们,难道是中国逼他们的!什么佛教信仰,毛线,要不是他们红果果的对政治的追求,他......  -----------------------------  来点新鲜的,人云亦云有什么意思。除了这点人身攻击,您还会干什么?!不想看?点击右上角的红色x、x,该干嘛干嘛去!没人稀罕搅屎棍子!
  日  阿姆利则(Amritsar)----德里(Delhi)  阿姆利则(Amritsar)距离德里(Delhi)大约490公里,我们23日下午5:30从阿姆利则出发,24日天快亮了才赶到德里。  路上还算顺利,就是路况太差,车辆混杂,跑不起来速度。  大约23日夜里11点左右的样子,有些饿了,这才想起晚饭还没吃呢。恰巧在一加油站旁边发现一家麦当劳餐厅,停车,车加油人吃饭。      说实话,里面十分的冷清,只有几个职员在布置彩球,这才想起就要圣诞节了。客人,除了我们三位外,几乎没有了。印度人对于自己的咖喱食物,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执着,认为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品。对于这一点,我们要学学人家,国人有太多的崇洋媚外了,什么麦当劳、肯德基、披萨,哪一个不是人头攒动。当然麦当劳在印度的价格,相对也是很贵的,而且由于印度宗教禁忌的复杂性,不得不推出了素食汉堡包。觉得新鲜,试了一个,味同嚼蜡,就是一个咖喱味。  印度这个民族,有其盲目自大井底之蛙的一面,但更多地体现在对于传统的坚守,就以圣诞节为例,几乎看不到什么节日气氛,平安夜、圣诞夜、甚至元旦那天,也没有什么喜庆的迹象。这是后话,后续会有介绍。  吃饱喝足,继续赶路。  大约24日临晨4点,终于第二次来到德里!  德里,才是印度首都的名字。  德里本是一个古都,后来在旁边慢慢扩建了一座新城区,称为新德里,以康诺特广场(Connaught
Place)广场为界,也有以德里门(Delhi Gate)为分界线的,以南为新,以北为旧。新德里和旧德里是相隔仅一步之遥的同城兄弟,而并非泾渭分明的两地。无论新旧,在外来游客看来,实在是区分不了,同样的脏、乱、差,同样的遍地人流,同样的垃圾满地到处乞丐,但同样的处于一种十分不可思议状态下的和谐。  是的,和谐。  动物可以满街闲逛;  乞丐可以夜宿富人门前;  小商小贩可以到处乱摆卖;  汽车可以擦擦碰碰;  贫民可以搭个窝棚,富人可以建个别墅。  贱民可以沿街乞讨,婆罗门可以环游世界。  有权势的可以大贪,小职员可以小贿;  但很少有因此而厌烦、红脸、吵架、叫骂、眼红、仇官、仇富的,更没有城管来收箱砸铺,拆除违建的。  这里有世界级富豪也有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这里有最发达的软件科技也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文盲。  这里有不可思议的和谐!  她的炎暑寒冬,她的污染喧闹,她的神秘混乱,她的丰富嘈杂,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也令很多人迷恋不舍。  这是一个混乱的世界,同样是一个和谐的世界。  路上阿松虽然电话不断,但仍未能在西藏小村预定到房间,只得在网上极力推荐的,所谓背包客天堂的巴哈尔根杰(Pahar Ganj)住宿。巴哈尔根杰位于德里门(Delhi Gate)几乎正东方的位置,习惯上认为这里属于旧德里。在这里所有的旅游信息、换钱、电话卡都很容易搞定,尤其赶早晚班火车也方便,但是这里也是德里典型的脏乱差代表,到处都是“地雷”,随时可见满街大小便的男人。  巴哈尔根杰(Paha Ganj)的房间又小、又陈旧,条件远不如西藏小村(Majnu Ka Tilla),但双人房的房费却要2000卢比/每天。比原先在西藏小区(Majnu Ka Tilla)的住宿,贵了差不多4倍!  此时的德里,不仅西藏小区房间爆满,在巴哈尔根杰也差不多没房可定了。除非住德里的5星级酒店,一晚接近20000卢比,住不起啊!主要是由于,这几天正赶上噶玛巴900年庆在德里举行,全世界的信众蜂拥而至。前几天的活动没参加,但明天,即25日上午10点在新德里佛祖公园(Buddha Jayanti Smarak Park)举行的灌顶法会是万万不会错过滴!  身上的卢比不多了,在巴哈尔根杰(Pahar Ganj)附近也可搞定,但酒店美元兑卢比按照1:49计算,街上黑市按照1:50.5计算,且人民币不能兑换。这里是德里典型的脏、乱、差代表,随时可以见到随意大小便的,人员情况十分复杂,没敢在这里兑钱。  24日临晨4点赶到德里,找酒店找了1个多小时,5点多才安置好。
  随便休息了一下,一阵阵鸽子的咕噜咕噜叫声,伴随着手机的叫醒铃声,把我们从睡梦中赶出来。一看都上午10点了。很困,但不能再睡了,今天安排的还是很紧地。  窗外的鸽子。在窗台上有个鸽子窝。    我们临晨入住的酒店,竟然供奉着弥勒佛,开来全世界的生意人都喜欢招财进宝啊。  中国产的意见箱。  意见箱左边这个小门,不是什么储藏室的门,而是电梯门。里面站不了2、3个人就满了,就这还在维修,今天用不了。            下楼,出酒店,花80卢比打一个屁屁驴子到西藏小村(Majnu Ka Tilla)。        旦达有些不解,为什么把当地印度人称为“auto”的“出租车”叫屁屁驴子,笑着跟他解释,这三轮摩托噪音极大,屁屁屁的总冒着黑烟,还有些驴脾气,老是向前一窜一窜的颠簸的厉害,不是屁屁驴子是什么?!  这种屁屁驴子,就是上世纪8、90年代中国内地一些地方时常可见的机动三轮车,加个顶棚就是德里的出租车主流了。在整个北印度,包括首都新德里,国人印象中的出租车很难见到,满大街跑的都是这种屁屁驴子。  谈笑之间,来到西藏小村附近。  过这个天桥,马路对面即是西藏小区。    
  作者:以前都用公用马甲 时间: 01:13:38   楼主很恶心  表面说的冠冕堂皇各种爱国,其实夹带私活严重  不是人参公鸡,但是楼主面相就是一个奸诈的人,跟北美负责人有的一拼!  说是印度旅游贴,说什么海量图片游印度,根本就是流亡印度的藏传佛教的参拜路线,还tmd是恶心的发国内来打算骗同情心过多的2B们的钱  说的流亡政府多可怜似的,他们要流亡,还不停的在国际上黑我们,难道是中国逼他们的!什么佛教信仰,毛线,要不是他们红果果的对政治的追求,他们会选择流亡!  国内什么时候残害他们的信仰了!不要脸,这烂逼帖子赤裸裸的洗白贴。  恶心的一逼。  ========================================  感觉是这么回事
  故地重游,二赴此地。  德里西藏小村的印度名字叫——马久奴卡提拉或满久哲拉Majnu Ka Tilla,英文名为Tibetan Refugee Colony,是1959年印度政府在德里藏人提供的帐篷区,以前是个乱葬岗。位于旧德里的Majnu Ka Tila区的亚穆纳河Yamuna River河畔,靠近沃济拉巴德桥Wazirabad,在旧德里火车站(Delhi RS)还要往北的位置。  直到现在,从打的士去那里,仍有出租车司机以治安不好和闹鬼吓人为名不愿意去,其实只是想找借口多敲些钱罢了。到这里,还可以搭乘地铁至Vidhan Saba (各州议会)站,然后4、50卢比搭屁屁驴子行驶约1.5公里的距离,到一人行天桥,过天桥即是。  这里的住宿条件要比印度人开的旅馆强很多,房间宽敞整洁,加上雪白的床单、干净的被褥。并且,这里的交通条件也十分便利,并不像网上一些所谓攻略说的坐车不便。可惜房间早已爆满啦。  德里西藏小村,貌似一个步行街集市,比德里大多数地区要整洁干净得多,最起码街上没有到处乱跑的野猪和神牛,更没有遍地的垃圾。这里居住了约万余藏人,有座小藏传佛教寺庙,里面大约有14、5个喇嘛。        西藏小村,果然不是盖得!1:52.6全德里最高的汇率,而且人民币升值到1:8.05,可以自由兑换。  按照之前12月21日在达兰萨拉打电话回来的预定,顺利的拿到了26号与旦达飞中央邦(Madhya pradesh)的卡杰拉霍(Khujaraho)的机票。坐飞机,一是为了节约时间,二是旦达还没坐过飞机,想帮他圆一个梦。26日去27日下午回,往返机票每人8889卢比。  但是,旦达注定没有这个命。在预定和取票时,由于受到之前在国内网上一个不负责任的烂攻略影响,一直认为中央邦(Madhya pradesh)的首府帕博尔(Bhopal)就在克久拉霍(Khujaraho)旁边,两地紧邻,是城里和郊外的关系。所以一直和西藏小村的旅行社说:“要去克久拉霍,因此定两张去帕博尔的机票。”尤其是现场取票时,拿出攻略,指着克久拉霍说只是为了去这里,对方一直也没有任何异议,只是一味的收钱了事。作为一个旅行社的老板,怎么着也不会不知道,虽然克久拉霍没有机场,但与有机场的帕博尔两地之间还相差着380公里呢!在印度,380公里的距离足够跑一天的了!26日一大早出发飞到帕博尔,坐车跑一天半夜到克久拉霍。27日临晨,再做一天车赶到帕博尔赶飞机飞回德里,这不是有毛病吗?  唉!也怨不得别人,只怪自己功课做得不够细。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第一次产生了回国后写一篇详细旅游攻略的想法,也算本帖的一个缘起吧。  当时是不知道,拿到机票很高兴。本想在这个藏族女子开的(帖子开头有其照片)旅行社,一并将27日回来后的租车办了,但当时心底就是不想再和她打交道了,执意要选择另外一家公司。后来证明,这个直觉是对的。最后,在一位印度人琪米先生开的旅行社里,确定了12月27日临晨至1月5日共10天的包车业务,仅仅是问了一下大概的行程,爽快的以58000卢比的全包价决定了下来。预付28000卢比,余下的30000卢比,1月5日再结清。  办完事情,趁机吃了个午餐。家乡风味,真不错!
  最近较忙,马上带您游德里,感受下印度首都的风貌,请给点耐心。
  @riia 831楼
11:01:55  作者:以前都用公用马甲 时间: 01:13:38  楼主很恶心  表面说的冠冕堂皇各种爱国,其实夹带私活严重  不是人参公鸡,但是楼主面相就是一个奸诈的人,跟北美负责人有的一拼!  说是印度旅游贴,说什么海量图片游印度,根本就是流亡印度的藏传佛教的参拜路线,还tmd是恶心的发国内来打算骗同情心过多的2B们的钱  说的流亡政府多可怜似的,他们要流亡,还不停的在国际上黑我们,难道是中国逼他们的!......  -----------------------------  欢迎理性的探讨。这样总换马甲,一味的攻击谩骂,有意思吗?不想看,赶紧滚蛋!
  时间还早,此时不游历下德里更待何时?  和喇嘛阿松、旦达一起,80卢比打了个屁屁驴子直奔西藏小区正南方位于亚穆纳河畔(Yamuna River)的甘地陵(Raj Ghat)而去。  总打屁屁驴子,一是省钱方便,到处都是,招手即停,花费又不多,二是在新德里,哪怕它是印度的首都,满大街也看不见我们印象中的正规出租车,反正在印度30天,我是一辆也没看见,满眼的都是窜来窜去的屁屁驴子。
  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  甘地家族属于印度教排名第四的吠舍种姓的一支,即莫德?班尼亚种姓,早先的祖辈以种田或从事零售商业为生,其祖父乌昙昌德?甘地曾做过班达的土邦首领,当时称之为“帝万”。  所谓吠舍,又作吠奢、毗舍、毗奢等,意译作居士、田家、商贾。是印度四姓之第三阶级,指从事农业、畜牧、手工业、商业等生产事业之一般平民阶级。  圣雄甘地一生饱经忧患,历尽坎坷。他既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也是现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  甘地出生于英国殖民桎梏下的印度,成长在一个虔诚信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的印度教毗湿奴教派的家庭,16岁丧父。  甘地自幼腼腆、羞怯、循规蹈矩,13岁便遵从当地印度古老风俗,依父母之命与一同龄文盲女孩结婚,其第 1个孩子出生便夭折。  从小学到中学,甘地一直平庸无奇。少年时代虽受当时革新之风的感染,曾经尝试打破素食以强身健体、振兴民族国家,终因摆脱不了从小所受的教育,半途而废。  印度教毗湿奴教派禁止其教徒航海远行。如果甘地要赴英留学,漂洋过海,这不是违背了教规吗?一旦触犯教规,就意味着缺乏信徒之心,后果极其严重。但甘地不为所动,19岁时,不惜冒着被开除种姓身份的威胁,毅然远涉重洋,赴伦敦求学。  异域的文明曾令甘地产生过深刻的自卑而拜倒在它的脚下,宗教陈规的约束使他在一个全新环境里无所适从。短时的迷惘与摸索之后,他终于放弃了对西方文明的盲目模仿,坚持了原有的宗教信仰并兼收并蓄其他宗教教义,接受了英国法制思想的教育,取得了伦敦大学的律师资格。  学成归国后,他开始在孟买从事律师业务,却历遭挫折。第一次替人打官司就因临阵怯场而砸锅。半年后打道回府,在家乡拉奇科特靠兄长和亲友的资助维持律师业务。律师业务的毫无起色及令人窒息的环境,使他倍感苦闷压抑。  当有个来自南非印度人的案子要他处理时,他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南非的历程。  在南非这个种族歧视根深蒂固、无处不在的英国殖民地,甘地作为有色人种先后遭遇到了一连串的歧视与侮辱。民族自尊心和同胞在此所受的苦难驱使他走上了领导南非印度人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并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  正是在南非这块充满种族歧视的土地上,甘地对他曾经倾慕过的西方文明产生了否定,培养和锻炼了自己从事公众工作的能力,掌握了作一个成功律师的秘诀,基本形成了他的宗教、人生、社会政治观。他在南非领导的艰苦卓绝的反种族歧视斗争,为南非印度人争取到了基本平等的权利。他从中也试验成功了一种有效的武器——真理与非暴力学说及其实践。不过,在这种反歧视过程中,甘地对英帝国仍充满幻想。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  回国初年,他坐三等列车游历印度各地,以深入了解他久别的祖国。  一年以后,他开始发表演讲,宣传自己的主张,从事非暴力斗争,试验并发展了非暴力学说。他对当时正在进行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予以支持,鼓励印度人加入英国阵营为英国而战,希望以此换取英国的开恩,给予印度自治。但战后殖民当局的种种作为,最终使甘地由一个英帝国的忠实追随者变成了不合作者。  月间,为抗议 “罗拉特法”,他发起全国性的非暴力抵抗运动。由于殖民当局的血腥镇压和群众的暴力反抗,甘地一度宣布暂缓非暴力抵抗运动,试图与政府合作,但英国政府继续在哈里发与旁遮普问题上我行我素,彻底打破了甘地的幻想。  在印度全民反英斗争高涨的形势下,甘地的不合作思想趋于成熟,并率先在哈里发运动中发起群众性的抵制殖民政府的立法机构、法院、学校、封号、洋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而推广为全民反英斗争形式。  1920年9月,国大党加尔各答特别会议和12月的那普尔年会正式通过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及甘地起草的党纲,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争取“印度自治”成为国大党的现实斗争目标,国大党也因此由一个少数上层分子主要依靠宪政手段从事活动的团体,变成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依靠群众性直接斗争,进行全面反帝斗争的现代资产阶级政党。  甘地在国大党内的领导地位也因此确立。此后,不论甘地是否在国大党内任职,他始终是国大党的“灵魂”,左右着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方向。  1922年2月,因运动中出现暴力事件,甘地宣布停止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挫伤了士气,引起国大党内的思想混乱。甘地也身陷囹圄。  甘地共坐了两千三百三十八天的牢,出狱后甘地致力于重振民心士气。  日,国大党拉合尔年会通过争取印度独立的决议,并授权甘地领导新的不合作运动。  其后,甘地一直为印度的独立自由而不懈地奋斗者。  日,星期五。  这是耶稣受难日,也是甘地人生的最后一天。  这一天甘地接待了很多客人,下午4点,甘地处理了他这一天最后的也是最棘手的一个问题。桀傲不驯、注重实际的内政部长帕迭尔与刚烈执著、富于理想的尼赫鲁无法合作共事,帕迭尔已提出辞呈,并给甘地送来辞呈副本。  甘地力图说服帕迭尔改变主意,因此之故,一向守时的甘地耽误了10分钟才赶到原定5点的晚祷会场。  5点10分,甘地在摩奴与阿巴的扶持下走向通往晚祷会场的草坪,但平日随侍左右的两位关键人物不在场:苏悉拉医生尚未从巴基斯坦返回,负责保护他的警官因市政部门的职员计划罢工而被紧急招回警察局。  甘地平日走路时,常把双手搭在摩奴和阿巴肩上,当靠近人群时他习惯地收回手臂,然后独自走上台阶,双手合十向群众致意。  此时,就在甘地收回双手即将走向平台的一霎那,早已潜伏在此的“国民公仆团”的头目纳图拉姆?戈德森跑到甘地面前,他先向甘地鞠躬行礼,口中低声说道:“圣父,您好!”。  摩奴以为此人想要抚摸甘地的脚,伸手礼貌地将他挡开,纳图拉姆却猛然推开摩奴,从口袋里掏出手枪,顶住甘地赤裸的胸口连开几枪,殷红的血立刻染红了甘地一直穿着的洁白的印度传统服装类似于袈裟的土布“拖地”。  甘地双手合十,似乎想迈出最后一步,口中喃喃念到:“哦,神啊!”随后徐徐倒地。  倒地时,这一双手合十的姿势依然未变。  这位终身提倡“非暴力”的老人就这样死在了狂热分子的枪口之下,结束了他那伟大而不平凡的一生。  此时正是日下午5点17分。  凶手打死甘地后并未趁机逃走,反而大声呼喊警察,束手就擒。  凶手纳图拉姆?戈德森是一个狂热的印度教徒,出身婆罗门。他奉行素食,节欲,早年崇拜甘地,投身不合作运动,并因此而入狱。  1937年,他受沙瓦迦尔的影响,参加了以复兴印度教统治地位为目标的印度教大会,并创办了“国民公仆团”。  1944年,他买下一家报纸《印度民族报》,自任社长,宣传反甘地和反伊斯兰教及其他非印度教等教派的政治主张,不遗余力地宣传暴力和种族至上,并因此而刺杀了甘地。  甘地被抬进房间,人们把他放在卧榻上,阿巴在血迹斑斑的“拖地”上盖上被子。  人们开始清理他的遗物:一架木纺车,一双拖鞋,3只小猴雕像,一本《薄伽梵歌》,一只怀表,一个痰盂和从耶拉伏达监狱带回来的一个金属洗脚盆。
  题外话:印度尼赫鲁-甘地家族,和圣雄甘地并无任何血亲关系,但两个家族私交甚笃则是事实。网上所谓甘地去英国读书的时候思想进步,放弃了种姓,所以他再回到印度时很可能要当贱民。于是尼赫鲁家族收养他做干儿子,尼赫鲁是婆罗门,甘地也跟着成婆罗门种姓了。这完全是扯淡。  严格来讲,甘地反对的并不是印度的种姓制,而是从属于种姓制的不可接触制度,即贱民制。他试图废除种姓制中不合理的成分,而不是废除种姓制。因此在甘地看来,种姓制的存在有其正当性,但贱民制却在毁坏这种正当性,如此便出现了甘地式的关于种姓制和贱民制的矛盾思想:“贱民阶级一旦清除,种姓制度就会净化。”  针对甘地的这种说法,后来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多数的学者认为甘地在种姓制的问题上自相矛盾甚至自欺欺人,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他反贱民制而不反种姓制实际上是一种高明的政治策略。  在甘地之前,印度人并没有真正的种族意识,是甘地首先使印度有了种族意识  在写于年间的《幽暗国度》中,出生于中美洲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一个印度婆罗门家庭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维?苏?奈保尔说:?   “贱民阶级一旦清除,种姓制度就会净化。”乍听之下,这句话仿佛是甘地式或印度式的矛盾思想,甚至可以被理解为承认种姓制度的正当性。但事实上,它是一种对种性的评估和看法。……把政府的职位保留给贱民,对谁都没有好处。这样做,不啻是将重大的责任交由不适任的人承担;出身贱民阶级的公务员,很难安于其位,因为一般民众对他们早已存有成见。需要改革的是制度本身,应该被摧毁的是种姓阶级心态。所以,甘地不怕别人嫌他唠叨,一再提到印度人到处丢弃垃圾和粪便,一再提到厕所清洁工的尊严,一再提到服务精神和勤劳工作的重要性。从西方的观点来看,甘地的信息不免显得过于狭窄、琐碎,甚至有点怪诞,但事实上,他是透过一个在西方殖民地长大的印度人的眼光,把西方的一些简单理念应用于他的祖国。  可以看出,至少从言辞上说,奈保尔并不像甘地那样对贱民怀有同情之心,他对贱民实际上是很不放心的。因此,他觉得将政府的职位(公务员)保留给贱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他放心的实际上依然是婆罗门,但他又对婆罗门的失职、服务精神的缺乏和勤劳品质的丧失感到痛心,他认为印度并没有理解甘地的良苦用心,实际上甘地反贱民制而不反对种姓制是使印度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有效策略:通过取消贱民制而得到改造种姓制的目的,并最终摧毁各种姓阶级的心态。因此,甘地反对贱民制并不是一种机械行为,并不是要将多少公务员名额分配给贱民这样一个简单的比例问题。  但可悲的是,印度却使甘地变成了一个悲剧性人物,“身为印度人,甘地不得不跟象征打交道。于是乎,清扫厕所变成了一种神圣仪式,因为它受过‘圣雄’——伟大的灵魂——的赞许,但厕所清扫工人还是跟以前一样被人轻视、践踏。”印度人从甘地那里学到的恰恰是无意义的、象征性的仪式,至今他留给印度的只是一个崇高而缥缈的名字。在当代印度社会中,虽然他还是不断被人提起,但他对印度现实生活似乎早已没有任何意义。奈保尔不无悲哀地说,是“印度毁了甘地。他变成了‘圣雄’。印度人敬仰他的人格;至于他一生所传达的信息,则无关紧要。”  在《幽暗国度》一书中,奈保尔对不卫生的印度进行了不厌其烦的描写,其用意实际上并不在于揭露印度的丑陋、阴暗,而更多、更深的意义实际上还是在重复甘地数十年前的良苦用心。
  甘地陵(Raj Ghat)免费,不收门票。这里其实就是一个不大的公园,很整洁肃穆,大概在公园中心位置,有一个凹进地面一些的四四方方的的“园中园”——中心墓地,即是甘地陵。进入需脱鞋存放。            
  事实上,这里只是甘地1948年遇刺后火葬之处,他的骨灰在火葬之后撒入了恒河,所以甘地并没有陵墓。只是在后来,印度政府在这里放置了一块方形的黑色大理石平台,作为纪念,一如他一生简洁而刚毅的举止。平台正中是一盏长明灯,义瑜甘地精神永存。每天都有不少印度人来到“墓”前献花点灯以示追思,足见这位非凡的民族英雄留在印度民众心中崇高而久远的地位。  入口的墙上用英文和印度文镌刻着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的教诲:“我希望印度自由强盛,敢于牺牲自己,勇于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每个人应当为自己的家庭牺牲,每个家庭应当为自己的县牺牲,每个县应当为自己的省牺牲,每个省应当为自己的国家牺牲,每个国家应当为全人类牺牲。我期望天国降临尘世。”   甘地是呼吁和平的最强的音符,印度独立之夜他在加尔各达孤身维和,赤手空拳,用演讲、劝说、绝食、静坐创造了印、穆两教平和相处16天的奇迹。  他的墓地相当简洁,没有丝毫的装饰。  尽管这里没有埋藏甘地的任何遗物,可他临终前的那句话似乎还在墓地的上空萦绕:哦,神啊(He Ram)。        
  阳光很好,从中心墓地出来,在公园草坪上随处走走。  一家子,小女儿很漂亮。看肤色应当种姓不低,好来通过旦达交流,才知道是英裔印度人。            又是学生们,在午餐、嬉戏、玩耍,享受着阳光和幸福的童年。                    回望中心墓地。    自由自在的松鼠、苍鹰。      对面走过来几位,他们脚下那些刺眼的黑点,是牛粪,似乎在提醒你,这里仍是印度。  
  参观完甘地陵,沿大门出来向北,过门前的圣雄甘地路(Mahatma Gandhi Marg),到对面的甘地博物(功德)馆(Gandhi Darshan)。  注意,要不是上网查甘地纪念馆的资料,还不知道关于甘地生平的建筑设施有两个。之前一直以为我去的是甘地纪念馆,直到此刻才知道不是,应当称为甘地博物馆或甘地功德馆(Gandhi Darshan),而甘地纪念馆(Gandhi Memorial Museum)位于甘地陵及甘地博物馆的南面。当时其实准备去的是甘地纪念馆(Gandhi Memorial Museum),业务不熟害人不浅啊。  这也说明,一个准确而详实的旅游攻略多么重要,更加坚定了完成本帖的信念,因为绝对可以帮到后来人,省却很多麻烦。      
  印度、印度
  @佛曰不可说2013 4楼
00:39:02  印度,因遥远而神秘!因隔阂而遥远!  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不同的印度!  这个国家因混乱而和谐!  日月至日,整整30天,终于亲赴印度,行万里拜佛之旅,一了夙愿!  由于种种原因,一拖再拖,转眼间已经来到了2013年,再不梳理下记忆自己都已模糊。出于对一位仁波切的承诺,思量再三便有了这篇文章。  上万张照片,带您遍游北印度古迹和佛教八大圣地。期间,更偷渡尼泊尔,只为朝拜......  -----------------------------  这老头下面的布袋里是不是小弟弟?如果是,还有点自卑啊
  辛苦了。。。。。。。。。。
  mark一下,回头慢慢品尝
  @佛曰不可说楼
12:06:51  昨晚入住已是临晨6点,简单收拾一下天已大亮。抓紧时间睡了3个多小时,10点左右匆匆吃了点早餐,就按耐不住好奇,上街逛逛。  大门左拐,沿小路向西,向镇中心出发。没走几步,便见到几位正在干活的尼泊尔大叔。看他们干活,说什么好呢?难道遵循传统,就是劳动效率低下最好的借口吗?这样运沙子,人累,马累,看着更累!说白了,无非是懒!果不其然,早上10点路过,晚上10点钟回来,就一小堆沙子还剩半堆没动。  /p/m/.jpg......  -----------------------------  楼主最后一张图片里的缠头的老头是锡克人,不是印度教徒。
  顶下楼主,虽然我不相信宗教,但透过楼主的相机见识外面的世界,了解外面的民风民俗,参观外国的建筑也是一个乐事,希望楼主能够把贴子继续下去,拜托了。
  阿彌陀佛,  分享你的遊歷照片、圖文並茂,  謝謝樓主!
  第六页
  @佛曰不可说楼
12:26:02  参观完甘地陵,沿大门出来向北,过门前的圣雄甘地路(Mahatma Gandhi Marg),到对面的甘地博物(功德)馆(Gandhi Darshan)。  注意,要不是上网查甘地纪念馆的资料,还不知道关于甘地生平的建筑设施有两个。之前一直以为我去的是甘地纪念馆,直到此刻才知道不是,应当称为甘地博物馆或甘地功德馆(Gandhi Darshan),而甘地纪念馆(Gandhi Memorial Museum)位于甘地陵及甘地博物馆的南面。当时其实准备去的......  -----------------------------  楼主写的很好  但是有一些问题想请教楼主。  1975年印度吞并锡金,现在的锡金人过得怎么样?  锡金人跟藏人有什么区别?  锡金国王还有王子和公主以及一些流亡海外的锡金人,目前对锡金复国有什么行动。  印度占领的藏南地区,你接触的喇叭们都是怎么看的?  那些地方我认为要不回来了,他们留印藏人有没有在藏南独立建国的打算  毕竟他们也不能永远流浪下去,没有土地寄人篱下的日子也不好过  还不如 在藏南建国算了呢,省得看阿三脸色  1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20万海外藏人完全可以过得很舒服  最近关注不丹这个国家,楼主如果有时间介绍一些不丹的风土人情  印度跟西藏接壤的地方居住的黄种人大约是多少比例?  这些黄种人跟大陆的黄种人外貌区别有多大?  由印度人说尼泊尔人跟中国人长得一样,是否属实?
  @佛曰不可说楼
12:15:00  阳光很好,从中心墓地出来,在公园草坪上随处走走。  一家子,小女儿很漂亮。看肤色应当种姓不低,好来通过旦达交流,才知道是英裔印度人。  -----------------------------  楼主,印度的英国后裔有多少?这些人是英国独立后没有离开印度回英国的那些人吗?  是否这些人掌握大量资产?  印度人看起来都比较黑,相貌差距还是很大的,印度最近强奸案比较多,印度男人是否比较喜欢浅肤色的女性?  这样藏族女的是否很受欢迎,通婚是否比较多?  这五十年来藏传佛教在印度有什么大发展?我看你的照片里很多都是白人信徒,难道印度人就没有皈依到藏传佛教门下的人吗?是藏传佛教不愿意面向深肤色人种,还是其他原因,为什么信仰基督教的改信藏佛的那么多,而本地印度人却鲜见信仰藏传佛教呢?  这种奇怪的现象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这些喇嘛的理想是什么?我知道伊斯兰的阿訇,基督教的牧师,都是以传播宗教为己任  在印度这么多的藏教喇嘛却不向印度人广传佛音,提倡众生平等,普渡众生,是否是严重的失职?是否代表藏传佛教已经不适应当今的发展呢?印度有上亿贱民,佛光何日能照在他们身上,何时能带领他们脱离苦海,难道藏传佛教连这点心胸都没有吗?  我知道印度有一个特雷拉修女,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了,非常乐于助人,但是我看楼主你拍的照片毫无体现佛教精神的地方,除了风景就是风景,人难道不应该有一颗奉献的精神吗?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藏传佛教为什么不深入印度社会,也做一些乐于帮助众生的好事,为什么总是围着藏人,而没有更宽广的胸怀普度天下呢?  试问这样的宗教印度社会能会给他们好脸色看吗?佛就是奉献,希望楼主能多拍一些藏传佛教为印度底层人民奉献的照片,那样更能打动人
  标一下,再看  
  回复第854楼,@美国索罗斯  @佛曰不可说楼
12:15:00   阳光很好,从中心墓地出来,在公园草坪上随处走走。   一家子,小女儿很漂亮。看肤色应当种姓不低,好来通过旦达交流,才知道是英裔印度人。   -----------------------------   楼主,印度的英国后裔有多少?这些人是英国独立后没有离开印度回英国的那些人吗?   是否这些人掌握大量资产?   印度人看起来都比较黑,相貌差距还是很大的,印度最近强奸案比较多,印度男人是否比较喜欢浅肤色的女性?   这样藏族女的是否很受欢迎,通婚是否比较多?   这五十年来藏传佛教在印度有什么大发展?我看你的照片里很多都是白人信徒,难道印度人就没有皈依到藏传佛教门下的人吗?是藏传佛教不愿意面向深肤色人种,还是其他原因,为什么信仰基督教的改信藏佛的那么多,而本地印度人却鲜见信仰藏传佛教呢?   ...  --------------------------  问的好犀利,顶给楼主看!  
  要是有小姑娘一不小心信了lz的文,一不小心去了印度,一不小心被轮了,找lz报销么?
  马克留名  
  @佛曰不可说2013
15:13:40  今天先到这里吧,累坏了。  -----------------------------  @jay154 664楼
15:14:55  大叔加油!辛苦了。:)  -----------------------------  哈哈,多谢支持。
  @佛曰不可说2013
01:13:26  @h_wealth 676楼
16:26:36  以前还不相信,现在信了,身在国外更爱国。  这是我在美一年归来的最大收获!  -----------------------------  严重同意,感同身受。
  @逍遥九九枪楼
16:44:43  挺好的一个帖子。楼主开篇就说了,这是一个信徒在印度拜佛之旅的记录,不喜欢看这类话题的朋友可以选择不看。虽然本人不是佛教徒,但我只关心楼主的记录是否真实,其他我们理解不了的一些情感或者信仰方面的东西,你完全可以略过不看,反正你也看不懂。  -----------------------------  多谢理解。
  @苍山似海残阳如血 686楼
16:49:26  回复第606楼(作者:
@佛曰不可说2013
13:21)  @拿来出新
06:22:00  信仰印度化是中国之大不幸—胡适……  ==========  出新对几大宗教学说都采取批判态度,对儒家学说更是深恶痛绝,一个对自己国家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的人,其学说的价值有多少?lz不必在意。  -----------------------------  谢谢。您说得对。
  @老子叫外套 689楼
17:15:51  -----------------------------  朋友,本帖开宗明义,是一个印度的拜佛之旅。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印度,因此有自己的看法是正常的。我们可以理性的探讨不同的观点,这样才能使本帖更加有意义。当然,作为一篇游记,我也试图尽量详实的用相机记录下一些细节,力求为后来人提供一个力所能及的的参考。
  @kensho 693楼
18:17:49  @佛曰不可说2013
02:05:5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顶LZ,对自己的信仰要坚定不移,又不是去崇拜某人,图片和文字越朴素越真实,把自己的感受抒发出来就是最美妙不过!  -----------------------------  多谢多谢,天涯还是明白人多啊。
  作者:叶子2222 时间: 20:47:23  @hendywei 507楼
20:08:26  本来看了前三页,很感触,正打算去了印度一定也要去那些地方看看,可是看了很面的东东,夹带太多,木有兴趣了。有钱多去几次咱们的西藏算了。  -----------------------------  @佛曰不可说楼
02:23:29  果如此,那太抱歉了。不用受本帖的影响,印度还是值得一去地。但,也就是一次,足矣。  -----------------------------  楼主,其实开贴觉得颇有兴趣,说实话,你夹带了太多的主观判断。   ----------------------------------------------  客观的说,每个人说话撰文都是主观的表达,都是“我”所思“我”所想,没有绝  对的客观。所以说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印度。就本次游印度来说,也是“我”所看、  “我”所见,原意是在梳理整个游记的同时,客观上对想去和对印度感兴趣的朋友提供一个借鉴、一个视角,无意响任何人的主观价值判断。
  @scybwj楼
20:39:00  楼主辛苦了!很好很详细  -----------------------------  谢谢。
21:05:50  楼主看起来有点岁数了,可看文中语气怎么像个小青年?  看起来印度流亡藏人虽然穷,可也有点仙风道骨...  寄人篱下的滋味确实不好受  -----------------------------  是。
  @_@(^_^)  
  @以前都用公用马甲
01:13:38  -----------------------------  @佛曰不可说2013
01:32:02  -----------------------------------------------  @alpha楼
21:22:21  楼主海量啊,别跟它们计较。  -----------------------------  哈哈,是。有的人不骂两句就无法体现他们的“价值”。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sky_whu 710楼
23:41:39  原帖跟过来的,LZ请继续。  -----------------------------  谢谢支持。
  @妮维雅唇膏 711楼
00:01:51    楼主大哥继续。  真有意思啊,发个帖子还要上纲上线的,烦不烦啊,喜欢看就看,不喜欢看就点叉叉,  最烦那指指点点的人了,幸亏天涯有只看楼主的功能,要不我就疯了。  楼主大哥上大宝法王的照片啊,加油  -----------------------------  还是小妹有见地。大宝的照片25号新德里那篇会有。
  @验证码5d44 740楼
01:41:06  “要么不做,做就坚持到底。”  顶!!!  -----------------------------  坚持就是胜利。不过,这个工程量确实挺大,现在也就是20分之一吧。
  @猪哥恐龙2 776楼
12:05:46  楼主辛苦了。让人看到印度的另一面。  -----------------------------  哈哈,理解万岁。
  @黄小蚁 784楼
20:40:14  锡克教的金庙那段不错,干净有序。  印度的街道真是混乱啊,满地的垃圾。  那盆洗碗水太让人反胃了,呕吐。  男军人头顶的那把扇子搞笑。  -----------------------------  哈哈,是。
  @酱油打得飞起 785楼
20:52:45  多谢楼主分享旅行经历  -----------------------------  希望对朋友们能有所帮助。
  @jinkaiji 788楼
23:21:23  很不错啊  -----------------------------  发帖也是个体力活儿,喜欢就好。
  @剑出随风 789楼
23:43:49  英国记者爱得华卢斯在担任《金融时报》南亚局主任期间,曾记录下一个援助机构领导人在印度的经历:  “那真是太具喜剧性了,”尼克希尔·德对我谈及那段经历,“那些政府官员把我们带到一座拦河坝,我们事先已经知道在他们的支出账目上,这座水坝已经被写成了四座。而他们又带我们从另外三条不同的路去这座水坝去了三次,却希望我们没有发现这是同一座水坝。我们甚至都无法生气,只是感到太可笑了。”  -----------------------------  印度特色。
  @大炮王五 798楼
23:06:45  海量的信息!  -----------------------------  是不少,这才发了20分之一吧。
  @liunhi_楼
16:23:01  感觉不错,蛮真实的  -----------------------------  谢谢。喜欢就好。
  @zhu2006888
19:50:46  楼主,你的帖子太罗嗦了,谁这么有耐心看,能发图就发图,简单的加点文字最好,这么详细人家也只会看图的!  -----------------------------  @佛曰不可说2013
01:03:14  图片太多,不解释我自己都会弄混了。  -----------------------------  @jinkaiji 792楼
04:45:37  感谢您的解释,看解释更好明白,才清楚您的经历  -----------------------------  哈哈,多谢多谢。
  @xkwth 790楼
00:56:31  不错  标记  -----------------------------  感谢。
  @逍遥九九枪楼
00:41:48  好看,国观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有料的帖子了。  -----------------------------  尽力而为。
  @佛曰不可说2013
15:13:40  今天先到这里吧,累坏了。  -----------------------------  @武汉王鸿 812楼
13:56:44  楼主辛苦了!  -----------------------------  多谢。
  @佛曰不可说2013
00:54:48  人口:  日,印度人口普查委员会又对印度全国的人口进行普查,显示印度的人口达到12.1亿,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口第二大国。人口主要分布于恒河平原,72.22%的人生活在超过55万个村庄中,其余生活在2000多个城镇和城市中。  印度的识字率为61%(男: 73.4%;女: 47.8%),性别比是1.064 男/女,预期寿命68.59 岁,人口增长率为1.606%,出生率为22.69 /1,000 人。印度由于贫富差距大,都市中有不......  -----------------------------  @非主牛河蟹
08:13:07  蒙古信的是佛教吧?  啥时叫楼主改成了伊斯兰教的?  -----------------------------  @佛曰不可说2013
14:21:43  似乎,我并没有说现在的蒙古是信伊斯兰教的。但作为黄金汗国远支的印度沃默尔王朝的创建者们,确实是一群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历史并不是我的强项,说错了莫怪。  -----------------------------  @xoyk 813楼
14:04:49  楼主你好,16世纪的印度建立了莫卧儿王朝(),这个王朝是一个统治南亚次大陆绝大部分地区的伊斯兰教封建王朝。又名蒙兀儿王朝、莫卧儿帝国。是巴布尔建立的印度朝代。该帝国的官方语言是波斯语,但是统治者是有突厥血统的蒙古人,是帖木儿(Timur Lenk)的后裔。 所以说他们是蒙古血统,是对的。只不过这群蒙古人长期在中亚活动,已经伊斯兰突厥化了。  -----------------------------  长知识,多谢补充。历史确实不在行。
  @佛曰不可说2013
01:46:37  出金庙,抓拍街景。  -----------------------------  @武汉王鸿 815楼
14:26:41  看到真实的印度街景,赞!  -----------------------------  哈哈,只要不嫌烦,后面多得是。
  @佛曰不可说2013
01:49:12  我们的车停在对面的停车场,等司机去拿车。趁此机会,随便拍下街景。  印度,真没办法说,非常混乱,但似乎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东西牵引着这一切,各忙各的,相安无事,该干嘛干嘛,几乎没有看到过争吵的,更别说打架的了。  富人知足,穷人安命。  一种很奇特的和谐!  -----------------------------  @武汉王鸿 816楼
14:37:19  富人知足,穷人安命,杂乱中的和谐。这是传统的魅力,还是缓慢前行的根源?  -----------------------------  深刻。个人以为,任何事情都是双刃剑。所以,两者均赞同。
  @桃花岛主楼
15:24:15  我猜楼猪是所谓的搞艺术的那种人,我见过一个这种人,比较扁执,与正常人有点不同,不怕脏,脑子一根筋。  -----------------------------  其实,人生在世,做什么都需要执着。吃水到井边,拜佛到西天,万事一理。您说对吗?
  @峨眉山下客 820楼
16:11:39  等楼主,最近对三哥感兴趣  -----------------------------  不会让您等太久滴,虽然这个活儿确实很累人。
  @夕阳笑 821楼
17:31:07  喜闻乐见  -----------------------------  哈哈。
  @uujsj 826楼
00:12:54  继续紧随楼主步伐  -----------------------------  争取发的快一些。
  @佛曰不可说2013
12:06:51  昨晚入住已是临晨6点,简单收拾一下天已大亮。抓紧时间睡了3个多小时,10点左右匆匆吃了点早餐,就按耐不住好奇,上街逛逛。  -----------------------------  @coolkeair 848楼
16:45:25  楼主最后一张图片里的缠头的老头是锡克人,不是印度教徒。  -----------------------------  是,多谢提醒。
  @天我不注册了 846楼
16:24:48  辛苦了。。。。。。。。。。  -----------------------------  应该的,唯求对朋友们有所助益。
  @肉肉不肥 850楼
17:05:18  顶下楼主,虽然我不相信宗教,但透过楼主的相机见识外面的世界,了解外面的民风民俗,参观外国的建筑也是一个乐事,希望楼主能够把贴子继续下去,拜托了。  -----------------------------  一定坚持。您的支持,是最好的动力。多谢。
  @hkfu楼
17:34:24  阿彌陀佛,  分享你的遊歷照片、圖文並茂,  謝謝樓主!  -----------------------------  哈哈,不客气。
  @佛曰不可说2013
12:26:02  参观完甘地陵,沿大门出来向北,过门前的圣雄甘地路(Mahatma Gandhi Marg),到对面的甘地博物(功德)馆(Gandhi Darshan)。  注意,要不是上网查甘地纪念馆的资料,还不知道关于甘地生平的建筑设施有两个。之前一直以为我去的是甘地纪念馆,直到此刻才知道不是,应当称为甘地博物馆或甘地功德馆(Gandhi Darshan),而甘地纪念馆(Gandhi Memorial Museum)位于甘地陵及甘地博物馆的南面。当时其实准备去的......  -----------------------------  @美国索罗斯 853楼
01:46:02  楼主写的很好  但是有一些问题想请教楼主。  1975年印度吞并锡金,现在的锡金人过得怎么样?  锡金人跟藏人有什么区别?  锡金国王还有王子和公主以及一些流亡海外的锡金人,目前对锡金复国有什么行动。  印度占领的藏南地区,你接触的喇叭们都是怎么看的?  那些地方我认为要不回来了,他们留印藏人有没有在藏南独立建国的打算  毕竟他们也不能永远流浪下去,没有土地寄人篱下的日子也不好过  还......  -----------------------------  对历史和政治,本人是外行。既然您问到了,就简略探讨一下。说错莫怪。  印度吞并锡金,这个问题个人认为,是我们的失策。对于所谓的锡金复国运动,听闻的不多。  其实,藏族人关心政治的真不多,只是一小撮以政治为生的人在搞搞震。我接触的喇嘛们,几乎没有关心讨论政治的。  在藏南独立建国,这个是个不错地的想法。反正已经被印度实际控制了,给他们添点乱也不错。您可以丰富一下这个思路,看有关部门会采用不?  不丹这个国家,据我所知,全面信佛,自然环境保持的非常之好。可惜还没去过。以后如有机会,一定再发帖子。  印度跟西藏接壤的地方居住的黄种人大约是多少比例,这个真不知道。其实历史上的藏族文化圈,包括您提到的锡金、不丹、尼泊尔、藏南等地,个人认为均属藏族的分支。在印度的喜马偕尔邦,很多人从外貌上和藏胞无异。由于历史,特别是传统文化上的原因,边界的划分一直非常的模糊,国家疆土的概念也是十分的初级,这也是日后错综复杂的边界纠纷的缘由之一。据我此行所见,这些黄种人跟大陆的黄种人外貌区别不大。但奇怪的是,有很多外贸与南美印第安人很像。  印度人说尼泊尔人跟中国人长得一样,这绝对是谣言。历史上,印度、尼泊尔均属于古印度,种族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区别。释迦摩尼佛,即出生在现在尼泊尔的蓝毗尼,后文会有介绍。
  @佛曰不可说2013
12:26:02  参观完甘地陵,沿大门出来向北,过门前的圣雄甘地路(Mahatma Gandhi Marg),到对面的甘地博物(功德)馆(Gandhi Darshan)。  注意,要不是上网查甘地纪念馆的资料,还不知道关于甘地生平的建筑设施有两个。之前一直以为我去的是甘地纪念馆,直到此刻才知道不是,应当称为甘地博物馆或甘地功德馆(Gandhi Darshan),而甘地纪念馆(Gandhi Memorial Museum)位于甘地陵及甘地博物馆的南面。当时其实准备去的......  -----------------------------  @美国索罗斯
01:46:02  楼主写的很好  但是有一些问题想请教楼主。  1975年印度吞并锡金,现在的锡金人过得怎么样?  锡金人跟藏人有什么区别?  锡金国王还有王子和公主以及一些流亡海外的锡金人,目前对锡金复国有什么行动。  印度占领的藏南地区,你接触的喇叭们都是怎么看的?  那些地方我认为要不回来了,他们留印藏人有没有在藏南独立建国的打算  毕竟他们也不能永远流浪下去,没有土地寄人篱下的日子也不好过  还......  -----------------------------  @佛曰不可说楼
13:37:08  对历史和政治,本人是外行。既然您问到了,就简略探讨一下。说错莫怪。  印度吞并锡金,这个问题个人认为,是我们的失策。对于所谓的锡金复国运动,听闻的不多。  其实,藏族人关心政治的真不多,只是一小撮以政治为生的人在搞搞震。我接触的喇嘛们,几乎没有关心讨论政治的。  在藏南独立建国,这个是个不错地的想法。反正已经被印度实际控制了,给他们添点乱也不错。您可以丰富一下这个思路,看......  -----------------------------  多谢楼主的赐教,万分感谢  只是看到楼主你介绍在印藏人生活困苦,才使我有在藏南建国的想法  国内的藏人生活越来越好,也是中华大家庭的一份子,对比印度藏人寄人篱下的生活真是天上地下  这些藏人在印度也不是白去的,没有接纳藏人的这个借口,印度凭啥占着藏南呢  所以我对藏人的生活困苦非常不平,他们可不是白去印度的  那十万藏南印度占着,却不给藏人合法的地位,这根本说不过去  十万领土的资源20万藏人可以活的很好了,藏南森林矿产水资源远远比今天的西藏强百倍  西藏这么恶劣的环境,我们700万藏胞都活的还不错,藏南那么富饶,养活700万藏人完全没问题,根本不需要看阿三的脸色过日子
  @佛曰不可说2013
12:15:00  阳光很好,从中心墓地出来,在公园草坪上随处走走。  一家子,小女儿很漂亮。看肤色应当种姓不低,好来通过旦达交流,才知道是英裔印度人。  -----------------------------  @美国索罗斯 854楼
02:12:14  楼主,印度的英国后裔有多少?这些人是英国独立后没有离开印度回英国的那些人吗?  是否这些人掌握大量资产?  印度人看起来都比较黑,相貌差距还是很大的,印度最近强奸案比较多,印度男人是否比较喜欢浅肤色的女性?  这样藏族女的是否很受欢迎,通婚是否比较多?  这五十年来藏传佛教在印度有什么大发展?我看你的照片里很多都是白人信徒,难道印度人就没有皈依到藏传佛教门下的人吗?是藏传佛教不愿意面向......  -----------------------------  这次赴印度,时间确实有限,所以看似30天,但还是在走马观花。  了解一个民族,绝非简单的事情。  对于您提的问题,要想获得详实的解答,我看得求教于专家啦。  本着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地初衷,再简略的说一下我的看法。  印度确实有不少英国殖民时期的英国人后裔,具体所占比例不清楚,但绝对不会太多。此行所见欧美人士不少,但无法区分其是印度公民还是游客。  这些人应当大多属于上流社会,中产之上的。原因显而易见,本就是殖民时期的真正地印度的统治阶级,而印度独立后并未脱离英联邦,更没有经历过彻底的均贫富的这类“革命”,所以对这些人的财产的继承和继续积累不会造成本质上的影响。  印度人种的肤色分别十分巨大,一般种姓越高,肤色越浅。因此上,在印度受到歧视和欺凌的,多是肤色较深的下等种姓民众。  印度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很多,作奸犯科的毕竟是少数。这些强奸犯的取向不太清楚,但从犯罪成本上分析,侵犯肤色较浅的高种姓妇女,有这个胆量的应当不会太多。  无论男女,印藏通婚的极少。事实上,印度人和外国人,包括欧美人通婚,根据其教义也是一件可耻丢人的事情。在印度,宗教的传统势力,大的超乎你的想象。虽然民众崇尚欧美的不在少数,但通婚的很少,宗族家庭的势力,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是,对于这一点,本人倒是非常的赞同!不要只要是老外,什么人都敢嫁!  这数十年间,佛教,当然主要是藏传佛教在海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具体到印度,由于生存的需要,一些低种姓的加入佛教的不在少数,尤其是在边远贫穷的的地区。原因就是,佛教讲求众生平等,这些人才有翻身的机会。虽然加入佛教是怀着这样的美好诉求,但实际上能否实现真的很难说。在印度,传统的宗教势力,尤其是印度教、伊斯兰教,绝对是一哥。所以,即便有一些印度的低种姓民众改奉佛教,也仅仅是出于生存、政治的目的,真正信佛的,几乎没有。  佛教不是不愿意面对印度信众,实在是印度的社会格局太过复杂。基督教在印度的传播,还不如佛教,一路上几乎没有见到教堂。  信仰基督教的改信藏传佛教的是有不少,个人以为这是由于佛教的体系博大而精深,很多的教义不仅和现代的科学非常的吻合,而且对于人的心灵上的启迪也非常的助益。据了解,欧美改奉佛教的均知识水平偏高,且社会发达压力也相对偏高。爱因斯坦最后该信佛教,也是马斯洛生存需求的具体体现吧。  说明一点,汉传佛教同样博大精深,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国际上的影响远不如藏传佛教,因此欧美佛教信徒多信藏教就不足为奇了。  大多数的喇嘛,和汉传佛教的和尚没什么区别,均是出家的佛弟子。这些在印出家人,同样在宏扬佛陀的教化。大宝法王一直致力于宣传众生平等,众恶莫为,众善奉行,保护自然,爱护环境。  佛教的慈悲,不会因境而转。一个人深陷火坑,旁人再想救他,也得这个人伸手才行啊。否则你再怎么伸手想拉他出来,也是没用啊。因此说,佛陀只是将解脱的道理告诉了我们,我们要依教奉行,实修实证,才是正道。一个老师,在高明,也无法代替学生学习。一顿晚餐,再丰盛,别人即使替你吃了,但挨饿的人仍然是你自己。自己的业力因果任何人也无法替代,佛陀的慈悲光辉不仅从未离开过印度的贱民身上,也从未离开过你我及一切众生身上。没有人可以替代你的生命,没有人可以代替你活着,这实在是无关佛教或藏传佛教的心胸啊。  佛教里,不存在一个万能的救世主,不存在一个许诺为你包办一切的教主。佛陀主张,每个人均是自己的主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明白了佛陀的教育,并亲身实践做到了,你也就成佛了。因此说,众生皆有佛性。  佛教主张自觉、自救、自渡,这是佛教区别于其他主要宗教的根本不同之一。  印度的特蕾莎修女,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非常乐于助人,这是菩萨的境界,我们应当随喜赞叹。但是,援人以鱼远不如受人以渔,救急不救穷。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种族的真正崛起,思想、行为意识、道德观、价值观的转变,绝对是最主要的先决条件。一身是铁能捻几根钉?虽然我们赞同这种行善布施的的行为,但更赞同教化的功德。一个传授正确知识的学院,其意义比一个慈善基金会意义更为深远。  奉献有多种形式,打动人、感动人不难,难得是心灵上的真正净化和转变。
  简略回答了朋友们的一些问题。下面继续我们的印度之行。  鲜花掩映的甘地博物馆也免费,这里展出了大量的与甘地有关的历史图片。      
  甘地博物馆墙外精美的浮雕。    进门是一个登记处,登记下护照国别什么的,当然,欢迎您留下自己的感想。    反应印度传统文化的壁画、娟秀、图片。        民居沙盘模型。  
  地图。    这了类似民国年间的“拉洋片”,可以看幻灯图片。    甘地各个时期的照片。            合掌,是最好的武器。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痰盂能拍风景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